粮食安全生产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2024-04-10

粮食安全生产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共6篇)

篇1:粮食安全生产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粮食安全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粮食安全的定义

粮食安全界定为“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有营养和安全的食物”。从广义上说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粮食对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的保障程度。其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消费量加储备量。

我国现实粮食生产状况

1996年,我国发表了“中国粮食白皮书”,根据“白皮书对我国2000-2030 年粮食需求预测,2000年,我国总人口达13(亿)的条件下,平均每人消费385公斤粮食,需求粮食5亿吨。2010年,我国总人口达14(亿)的条件下,平均每人消费390公斤粮食,需求粮食5.5亿吨。2030年,我国总人口达16(亿)的条件下,平均每人消费400公斤粮食,需求粮食6.4亿吨。

改革开放26年,中国粮食生产出现过3次供大于求。第一次是1984年,稻谷价格跌到统购价以下,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第二次是1990年,国家及时出台了保护价、专项储备等政策。第三次是1996年。每次供大于求之后都带来了更长时间的粮食产量徘徊。在经历7年的粮价低迷之后,去年10月开始中国粮食价格上涨。

现实的情况使人担忧,中国粮食生产从1998年到2000年的3年间,总产减少500多亿公斤,减幅达9.84%。2000年,我国粮食总产4.6268亿吨,2002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15.91亿亩,总产4.5264亿吨,比2000年又减少2.1%,人均粮食产量为360公斤。两年产量和人均占有均低于“百皮书”预测值。众所周知,在我国人口基数近一二十年不能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粮食生产的极不稳定对我国意味什么。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1.耕地流失严重,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严重制约了我国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1996—200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约减少了上亿亩。近几年来,各地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普遍调减了粮食播种面积。连续几年的持续调减,出现了粮食生产的较大滑坡,进而导致了供求关系的失衡。

2.种粮比较收益低,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我国粮食生产的徘徊不前。近些年来,由于粮食价格的持续走低,农民种粮的纯收益大幅度降低,甚至出现了亏本现象。这种现象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导致许多农民弃农经商或外出打工,出现了撂荒的情况。粮价对农民种粮的作用非常明显。1994—1996年国家曾连续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提价幅度达40%,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1997年以后,受粮食市场供大于求的影响,粮食价格持续下跌。到2000年,粮食定购价格已降至1994年的水平,而粮食市场价格已低于1994年的水平,农民种粮已基本无利可图。农民对粮价下跌的直接反应就是减少粮食种植面积,改种经济效益较高的其它作物。

3.加入WTO以后,我国农业基础的脆弱性更加突出,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能力较弱。国外粮食一旦大量流人国内,必将冲击我国的粮食市场,导致粮食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农民增收将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我国粮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不具有价格竞争优势。

4.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并出现多样化的特点,加大了粮食供应的 难度。今后随着农村居民收入逐步增加,对粮食的间接消费量必然增大,从而带动粮食消费总量的增加;此外由于我国各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粮食消费需求又存在着多样性的特点,这又增加了保证粮食供应的难度。

近几年粮食面积和产量减少较多,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主动调整的合理因素,也有非正常的因素;既有市场经济法则的作用,也有不少政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突出的有两点:一是乱征滥占耕地,大搞各种开发区、园区,既侵害了农民利益,又损害了粮食生产能力;二是一些地方片面理解农业结构调整,把调整结构与粮食生产对立起来,以为结构调整就是压粮扩经,致使一些地方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

正确对待粮食安全生产挑战

具体标准因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水平而定。我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划定了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粮食安全标准,即人均占有量温饱阶段为350公斤,小康阶段为400公斤,中等富裕阶段为450公斤。而且每个阶段的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社会(国库和民间)储备量联合国的标准按消费量的18%计算,我国因农业人口多,考虑到传统储粮习惯,按30%计算,对粮食工作稍有放松,就可能使粮食供求形势发生逆转。

考虑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应掌握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务必要加强农业和粮食的基础地位,从而保证我国粮食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二是国家要掌握一定的粮食控制权,对粮食储备、进出口和粮食一级市场应保持必要的控制力;三是要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持我国粮食基本自给的水平;四是要保证在我国让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有饭吃;五是我国生产和市场供应的粮食与其它食品要符合卫生质量标准;六是积极利用国际粮食市场,通过粮食进出口来有效调节国内市场的供求平衡。

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问题是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温家宝同志多次强调粮食安全问题。2003年10月国务院还专门召开了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明确了确保粮食安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重大政策措施。

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了1万亿斤的水平,实现了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跨越。正是有了这个前提,我们才有条件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才有基础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总的看,我国粮食供求形势是好的,当年产量加上现有库存仍然是供大于求的格局,市场供给是有保证的。现在强调粮食安全,并不是说粮食安全出了问题,而是要防范和消除影响粮食安全的隐患,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和苗头已经出现,粮食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变化。如果这些问题任其发展下去,加上目前粮食市场信号的放大效应,各地各方面粮食购销的同步效应,以及粮食生产的滞后效应的影响,就会危及我国的粮食安全,就会对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措施

1.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方针,始终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坚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

2.遏制耕地锐减的势头。为了支持经济的外延发展,牺牲一部分耕地是必要的,也是难免的。但如果耕地递减速度过快,面积减少过大,将直接对粮食安全生产构成威胁,必须引起警惕。

3.科学调整粮经作物比例。为了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又不至影响农业结构调整,在种植结构调整上,应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粮食生产走标准化、专用化、规模化的道路,促进粮食安全生产。

4.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现有耕地单位面积产量,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等工程和生物措施,以达到提高粮食生产的目的。同时给农业结构调整留出更多的空间,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要加快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进农科教统筹结合,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要大力推广生态农业、优质高效农业等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并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指导。要运用科技成果保护农业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农业资源的流失与耗竭。要建立粮食安全的技术保障体系,完善良种繁育、引进、推广体系,提高品质育种和良种覆盖水平,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科学施肥、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配套技术。近期要重点解决水资源缺乏问题,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5.稳定农村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认真执行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保护粮农利益,通过税收调节或其它方式给粮食生产以适当补偿,确保 粮食安全生产。

6.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安全生产能力。增加农业投入,主要是指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以提高粮食安全生产水平。

7.加快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所谓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当地农民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为依托,通过生产要素的重组,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管理企业化、技术资金投入集约化和服务社会化。我国粮食生产集约化程度低,经营粗放,高投入、低产出,这是造成种粮经济效益低下的根本原因。实施农业产业化,通过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途径,解决农工商分离、产供销脱节的问题,从而把千家万户的农业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市场衔接起来,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农业生产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要以发展特色农业和订单农业为突破口,大力优化农业区域结构、主导产业结构及农产品品种结构。粮食生产要发挥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各种不同的生产基地。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的现实意义是根据消费需求的变化和资源、技术、社会条件的不同,对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其目的在于优化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现阶段,我国农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整体效益不高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成为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中央在科学分析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基础上面向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

虽然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依然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效益不高、农民增收困难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在产品供求关系、生产目标、增长方式等方面都出现了显著变化,使我国农业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

1.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出现了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新情况。产生农民增产不增收,收入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就是农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表现在:(1)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大、种植业比重大的格局虽经过几年调整,仍未有较大的改观。(2)农村第二、三产业相对不发达,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低。目前,我国农产品的综合价格已经很高,有些品种单价已经高出国际市场价格许多,靠提价增收已无空间,相当多的农产品由于成本高、质量差,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形成低水平的供大于求,造成大量积压,引发农产品卖难,致使价格下跌;而现代人们追求更好的口感和观感、更高营养价值、更有利于健康的优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却相对不足。2.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由资源约束变成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农业生产是在自然中进行的,严格地受土地、水分、热量等自然条件的约束。我国国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农业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加之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平衡性,严重地束缚着我国农业发展。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相对匮乏,尤其在现有的技术和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下,南方的地少与北方的水少,开发利用的强度已经达到了极限,农业大幅度增产的余地很小,即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对我国农业的深层发展构成了制约。

另外,农业产品的品质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长期形成的重数量增长、轻品质优化的农业增长模式,明显受到了需求的制约。我国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长期短缺、限量供应的紧张状态已基本结束,开始进入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单一的资源约束变为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的新阶段。

3.农业生态环境日趋严酷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是在“以粮为纲“的主导思想下发展起来的,过去粮食产量成为唯一的追求目标,传统落后的耕作方式和对农业自然资源的粗放经营,带来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耕地质量下降、“三化”严重、干早缺水、水土流失加剧和自然灾害日益严重等。例如,盲目的和非科学地增投化肥,超过农作物的需要和土地负载能力,不但提高了农产品生产成本,浪费了生产资料,而且也造成水体、土壤和环境污染,导致土地板结、农作物减产、牲畜发育不良等后果。另外,大量除草剂、塑料农膜的使用,也加剧环境和耕地质量的下降。4.农业劳动者素质低下,剩余劳力越来越多

我国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目前3.4亿从事农业的劳动者中,文盲与半文盲占24.99%,小学文化程度占38.4%,初中毕业程度占29.37%。这种状况就造成了农民掌握科技知识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知识含量较高的工作,只能从事初级的、粗放的、技术含量低的生产。

而且,我国农村剩余劳力越来越多,其原因:(1)我国人多地少,农村就业结构仍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发展很慢,致使农村本身就业空间狭窄。(2)过去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力的乡镇企业,正经历着结构调整的阵痛,关停并转了一批经济效益差、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乡镇企业,所以使处于调整中的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有所下降。(3)国家也正在进行工业结构调整,实行减员增效,不少企业工人下岗,城市剩余劳力增加,也使得一部分进城打工的农村劳力重返故土。随着我国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力越来越多,单靠仅有的土地从事第一产业不可能吸收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力。

5.加入WTO,国际市场直接影响农产品供求变化

我国已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农业面对国际农产品市场越来越大的竞争力。1999年,我国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相当于1995年的80.3%,但粮油等大宗农产品价格仍高于国际市场,如小麦、玉米、大米筹大宗产品的国内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2-7 成;同时,我国农产品质量又不高,缺乏竞争力。加入WTO后,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国内市场就等同于国际市场,这就要求农产品生产的品种、规格、质量同国际市场接轨,即农 产品面临着国内市场国际化的竞争,从而使得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农业生产来自于国际市场的压力明显增大。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要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对传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增长的结构变动效益。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应是:(1)保持农业生产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2)实现农产品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农产品的品种、品质适应市场需求;(3)通过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经济、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4)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传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指数量或面积上的比例关系变动,这一思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有作用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并考虑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必须考虑以下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

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把符合市场要求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适应农产品市场的现实需求,又要注意研究预测潜在的和未来的市场需求;既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基本数量需求,又满足多层次、优质多样化的需求;既要适应国内农产品市场的需求,又要研究分析国际市场的需求,发展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2.效益最大化原则 由区域内自求平衡逐步向发挥区位优势、形成区域间专业分工协作转变;由单纯的种植业向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转变,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积极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3.依靠科技原则

科技对农村结构调整具有关键作用。实现农业提质增效,最根本的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步伐,在优化品种、品质结构上求得突破,实现农业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资源利用从粗放向精深加工转变,使科技进步成为优化产业结构的主要推动力。

4.发挥优势原则

要使农产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发挥好资源优势、产业优势。针对我国耕地、水资源短缺状况,调整和压缩耗耕地、耗水资源的农业,发展劳动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农业,发展一批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推进专业化分工和区域经济发展。

5.可持续发展原则

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不仅要解决好当前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而且要着眼于农业长远利益,有效地利用、配置、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业发展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新一轮的结构调整,不是一般的适应性调整,不是简单地多种什么、少种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向农 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不断开拓农业增效增收的空间,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1.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

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品种和品质结构。(1)调整大农业结构,重点是发展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水果业。调整种植业结构,要在保证粮食面积相对稳定、主攻单产、增加总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瓜果、花卉等高效作物,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亩产值、亩效益。(2)调整品种结构。要立足市场需求,淘汰产量低、品质差的老品种,发展适销对路的高产优质新品种。(3)调整品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农业,重点发展名特优产品和精细特色农业产品,实施绿色农业战略,发展绿色食品,包括发展无公害粮、油和蔬菜、畜禽、水产品及其加工食品。同时要积极发展新型企业,如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标准农业等。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我国是一个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耕地、林地、草地和水资源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

3、1/

8、1/3和1/4。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增地减的矛盾不可能逆转,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对农产品需求的增长不可能逆转。我国农业不可能走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经营的路子,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目前,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品种、质量的竞争,是科技含量的竞争。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走集约经营的路子。要推动我国农业科技革命,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这就要求:(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提高科技人员的生活待遇,改善科研条件,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逐步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开发优质新品种,提高农业科技竞争能力。(2)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普及成熟适用农业技术等示范技术。(3)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举办各种类型的农业技术培训班,兴建农民技术学校,发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农民了解农产品、提高素质创造条件。

3.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多次增值增利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低,主要低在农产品加工滞后,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低。我国农产品是进行粗加工或根本没有进行加工就直接进入市场,势必造成竞争能力不强、价格低,影响农民收入。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将成为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必须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使之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各地要围绕本地主导产业,有计划地办好各种类型的加工企业。乡镇工业要重点发展以农副产品为主要来源的加工业并加强与科研单位、国有企业、外商的联合,形成一批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起来。

4.积极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我国人多地少,大量劳动力滞留于种植业,大量人口滞留于农村,这是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低的重要原因,也是农民收入水平低于其他产业的根本原因。从农村经济角度来看,农村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特别是食品加工业和以农产品储藏、运输、销售为主的服务业。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包括旅游业、商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开拓农村非农产业的就业空间。只有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大批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才能真正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提高环境承载力

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以土壤为标志的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已经到了临界点。农业结构调整、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应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在长期发展中,生态环境恶化与贫困一直是一对恶性循环的互为因果的关系。吸取发展历史上众多经验和教训,必须从现在起,做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化。为此,必需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加强生态建设,遏制生态恶化。防止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和超标污灌所带来的化学污染和其他面源污染,摈弃那种高消费、高投入、高污染和高浪费的发展模式,推行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进而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靠,缓解对环境的压力。同时,根据生态建设的需要,加强相应的科学研究与科学规划,通过各种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引导农民改变传统落后的耕作方式,扬长避短,合理选择适合各地特点的优势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加快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牧业、水产业和经济作物产业,从根本上改变农业产业结构,促进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合理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逐步改善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环境承载力。粮食安全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本质上讲都是需要同样土地禀赋资源的农业生产,只是生产类型侧重点的不同,一方面的发展必定会占用另一方面的资源,本质上就是不易协调的一对矛盾。对于突发性灾难而言,粮食生产的意义比结构调整更为重要,安全比调整更为需要。解决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实与我国粮食安全存在“所需资源的稀却性与冲突性” 和“粮食安全生产与产业结构调整协调的艰巨性”。但是,无论如何,粮食安全是第一位的,结构调整是第二位的。结构调整是粮食生产的高级阶段,没有粮食的安全生产,结构调整便是无源之水。

农业结构调整问题与粮食安全问题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在粮食主产区,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两者的关系处理得好,就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处理不好,两者就会产生矛盾,相互制约。我们要把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和发展粮食生产有机统一起来,统筹兼顾,及早谋划,强化措施,主动应对,既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又要下大力气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两者的矛盾:

农业结构调整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推进与完善和应对加入WTO的实际需要,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需要,是配合满足城乡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丰富人民生活,提升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但是,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由于种粮的经济效益低,必然会带来粮田面积不断减少的趋势。今年的粮价上涨,形成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几年来农业结构调整中粮田面积调减的效应正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 一。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一方面要确保粮食安全,这正是我们所面临的矛盾。

解决的办法

要把结构调整和粮食生产统一起来

着眼于提高质量效益,着眼于全面调整,着眼于提高科技含量,不能把粮食生产同结构调整对立起来,片面把结构调整理解为压缩粮食生产,减少粮田面积,必须坚决纠正有些地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只顾眼前利益,随意改变基本农田用途的错误做法。实际上,调优粮食品种,提高粮食品质,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扩大粮食加工转化等,既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是近年来我国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政策。目前个别地方存在的片面理解农业结构调整、单纯强调发展粮食的现象。为此,要转变认识,予以正确处理,既要努力发展粮食生产,稳定粮食供给,为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基础;又要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优势农产品,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农业结构调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压粮扩经”,要由传统的单一粮食观向多元化食物观转变,统筹考虑粮食与畜牧水产品和蔬菜水果等替代关系,适应膳食结构变化,全面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粮食安全生产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要努力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协调好粮食安全生产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无论如何,粮食安全生产是第一位的,农业结构调整是第二位的。结构调整是粮食生产的高级阶段,没有粮食的安全生产,结构调整便是无源之水。农业结构调整并不是简单的播种面积、作物品种的调整,而是要在结构调整中使整个农业的竞争能力、经济效益上一个台阶。目前,中国农业结构调整中发展最快的是畜禽、水产等产业,但没有足够的粮食作为基础,结构就无法调整。各地必须对粮食在统筹城乡、工农协调发展中的战略作用有清醒的认识,绝不能把强调粮食生产与结构调整对立起来,“只有吃饱饭才能够进行结构调整”。

我国要树立新的粮食安全观,同时按比较优势进行农业生产的结构调整,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我国的粮食安全保障。

国际大环境决定我国大部分时间处在和平发展时期,从客观角度来看,实现粮食安全决不能单纯通过自给来保障粮食安全,而是在合理成本的基础上,从粮食自给率、粮食国际贸易的可行性、粮食储备等方面来综合考虑。国家粮食安全的程度,不是取决于粮食自给率,而是取决于国家安全的程度,取决于国家的综合实力,取决于国家保证国民充足的粮食供应的能力,取决于国家获取粮食的能力,特别是在非常态情况下获取粮食的能力,取决于国际政治因素是否对我国有利。以“国家获取粮食的能力”为原则,将能使我国更有效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参与国际分工,享受国际贸易带来的福利,而不再单单强调必须种植多少亿亩粮食;也不是盲目依赖国际市场进口,而是理性、客观地分析国际政治因素、我国获取粮食的能力之后,决定我国粮食供给在粮食自给率、国际贸易、粮食储备中所占的比重。

此外,还要按比较优势进行农业生产的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重视粮食生产,又要考虑农民增收和生态安全。因此,要运用市场机制,按照比较优势进行资源配置以及分工合作,在西部生态脆弱区 应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林、草、畜牧业。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应大力发展高值、出口创汇型特色农业。中部粮食主产区应发挥粮食生产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粮食生产,规模经营。同时,改革国家粮食政策,使农民增产增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继续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要依靠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把我国精耕细作的传统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发展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变劳动力“包袱”为财富,让有限的土地等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挥出更好的效益。要适应市场抓调整,不断满足国内外市场日益增长的优质化、多样化需求,积极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要突出特色抓调整,做大特色产品,做强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围绕加工抓调整,建好生产基地,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有效形式,又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量;既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又是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要落实有关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民走向市场的依托,是新型的市场竞争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户找到了龙头企业,就是找到了市场。要切实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完善企业和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

对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首先,农业生产要以粮食安全为主要目的,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结构调整。

第一、依法保护基本农田,确保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供给能力,确保粮食生产的大致平衡。根据我国“中国粮食白皮书”预测计划(“在正常年份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的前提下:①粮食的播种面积:稳定在1.1亿hm2 ;②提高粮食单产:保证粮食单产在1996-2010年之间每年递增l%,2010-2030年之间每年递增0.7%(注:过去46年之间,中国粮食单产的年递增率为3.1%);③保证粮食单产增加的措施:增加灌溉面积,增加化肥等农用物资的投入,普及、更新优良品种,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等。依靠科学技术实现和确保我国粮食大致平衡。第二、加强国家储备粮基地建设,确保灾难发生后的粮食应急供给能力。第三、加强建设我国农村地区的公共管理和公共危机管理系统,包括构建农业和农村危机的评价指标体系;农业和农村危机的预测和预警体系;农业和农村危机信息处理和信息披露机制;危机损失评估体系、控制体系、补偿机制、保险体系、危机公共管理与协调体系、公共预算投资体系等,以降低突发性灾难所造成的人员和经济损失;同时能够评估危机可能产生的风险、损失,提高农村抗灾自救能力。第四、直接补贴粮食生产者。包括正常条件下的补贴和危机状况下的补贴。第五、加快农民生产组织发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生产效益。第六、促进我国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变革农村农业生产方式。

其次,依靠科学技术,实施粮食安全与结构调整有效整合。第一、提高现有耕地单位面积产量。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等工程和生物措施,以达到提高粮食生产的目的。第二、开 发后备耕地资源,扩大耕地面积。弥补结构调整用地。第三、利用非粮食食物资源潜力,提高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能力和方式。比如,我国水域、草原、山地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据统计,全国1747万公顷内陆水域中,可供养殖的水面675万公顷,目前利用率仅为69%;可供养鱼的稻田670万公顷,利用率仅为15%;海水可养殖面积260万公顷,利用率仅为28%。努力提高现有水域的生产能力,保持水产品继续快速增长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又如,我国现有草地面积3.9亿公顷,其中可利用面积3.2亿公顷,居世界第三位,若将其中的大部分建设成人工草场,提高草原畜牧业集约化水平,就能增加大量的畜产品。还有中国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70%,具有发展木本食物的良好条件,增加木本食物的前景也十分广阔。第四、合理设计和计算农业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生产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包括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市场竞争率,流通加工率,粮食自给率,粮食商品率,粮食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率。

二、坚持稳粮调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但最主要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就是农民增收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关系到农村的发展、稳定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增加农民收入,在新的阶段必须有新的思路,采取多种途径、多种办法,努力开辟新的渠道,拓展新的空间,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去年,在全国大范围出现主要农产品市场低迷、农产品价格下滑、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的情况下,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仍保持了4.96%的较 高增长率,主要得益于我们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持续不断地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向农业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要效益、要收入,得益于我们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产销衔接,促进农业基地化、专业化生产和商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使农民更多地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的转化增值附加利润,多方面带动农民增收。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稳粮调结构、提质增效益、增收保稳定”的工作思路,牢牢把握质量和效益这一中心环节,面向市场,依靠科技,探索新路子,创建新机制,做好做足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推进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一)强化粮食安全意识,稳定粮食生产。历史地看,我市的粮食生产,“八五”时期,全市粮食平均总产仅为88.7万吨左右。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还相对短缺的情况下,我们主要通过增加粮播面积,依靠增产措施,努力提高粮食单产、增加总产,以弥补粮食供给的不足。“九五”以来,全市粮食生产连年获得丰收,年平均总产达到122.95万吨,1999年达到历史最高的127.76万吨,粮播面积平均达到426万亩,基本解决了广大农村人口的用粮问题,并为城镇提供了部分商品粮。“十五”期间,我们要继续强化粮食安全意识,稳定粮播面积,稳定粮食总产。同时,通过积极调整粮食种植结构,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布局,依靠科技,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粮食生产,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粮食生产经济效益,实现稳定粮食生产与结构调整的统一。如果只讲粮食生产,不讲结构调整,只增产不增收,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拉大,会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反过来,如果不以粮食安全为前提,一味地搞结构调整,当粮食生产出现问题后再回 过头来搞饭吃,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就无从谈起,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最终也会落空。只有做到一手抓粮,一手抓钱,让农民手里有粮,兜里有钱,才能“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二)进一步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十五”期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要紧紧围绕巩固、发展、壮大“农业六大支柱”来进行,要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精心组织,集中资金,集中精力,把“农业六大支柱”建设成为确保粮食安全、支撑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

1、烤烟在稳定生产、收购总量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质增效,逐步提高上中等烟比例。加大漂浮育苗、土地轮作、揭膜管理等有效科技措施的推广力度。扩大国标烟、综示区的面积和范围,使昆明烤烟质量效益再上一个新台阶。还要继续完善烤烟收购基层标准站(点)建设,进一步规范收购秩序,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良好收购环境。

2、蔬菜要在稳定面积、稳定总产的基础上,优化结构,发展精细蔬菜、特色蔬菜和无公害蔬菜,发展脱水蔬菜,提高附加值,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外销蔬菜、出口蔬菜的比例,使蔬菜成为外向型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花卉产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把云南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花卉生产、出口基地的总要求,充分利用昆明的科技、区位优势,加快发展。要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品种,提高质量,提高效益。要抓住国家计委批准在斗南建设“昆明国际花卉交易中心拍卖市场”的历史机遇,加快昆明花卉产业发展的步伐,完善花卉产业发展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使花卉产业成 为昆明农业最具生机和活力,适应国际市场要求的新兴产业。

4、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重点抓好畜禽商品基地、特别是草食畜商品基地建设,发展特色养殖、良种繁育推广、疫病疫情防治等重点项目,发展畜产品深加工业,带动产业链的延伸。要大力发展奶牛饲养和奶制品加工业,使之成为“十五”我市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要充分利用荒滩、宜渔低洼荒地,加快发展池塘水产养殖业。

5、继续巩固林果业。要在总结“九五”林果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品种,提高品质,筛选适合昆明特点的林果,重点加以培育、发展。要发展精加工和储藏、保鲜技术,提高林果产品的附加值。

6、在巩固、发展、壮大“农业六大支柱”产业的同时,还要加强生物资源开发的力度,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昆明农业开发中的新兴产业,如绿色产业、绿色食品、保健制品等,为结构调整寻找新的突破口。

近几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在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基本保持稳定,对全省的改革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从目前的情况看,虽然我省粮食商品库存可以满足全省的周转和余缺调剂,但由于我省自然条件严酷,农业生产基础脆弱,粮食生产能力相对较弱,所以从长远看,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农业生产,特别是对粮食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更不能掉以轻心。

就做好全省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陆浩强调,农业结构调整是我们要继续坚持的一条主线。新一轮的结构调整,不是一般的适应性调整,而是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调整;不是简单地多种一点什么、少种一点什么的问题,而是要通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依靠科技,走出一条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的高产高效路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正确认识粮食生产与结构调整的关系,决不能把发展粮食生产与推进结构调整对立起来。

篇2:粮食安全生产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部分省区粮食趋紧给长期缺粮的甘肃敲响了警钟.有效解决粮食安全、结构调整和生态建设的关系,是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议题.文章分析问题的`矛盾所在,指出三者的辨证发展关系,并主要提出七点措施:保证一定的播种面积,努力增加粮食产出;建立合理的粮食储备规模;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总量稳定增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省内不同地区的粮食生产;继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省内粮食总量基本自给的同时,逐步解决好区域性、结构性短缺问题;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利用虚拟水战略解决生态脆弱区、生态敏感区等局部地区的粮食生产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作 者:吴文恒 牛叔文 曲玮 王志锋 WU Wen-heng NIU Shu-wen QU Wei WANG Zhi-feng 作者单位:吴文恒,牛叔文,王志锋,WU Wen-heng,NIU Shu-wen,WANG Zhi-feng(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730000)

曲玮,QU Wei(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730000;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兰州,730070)

篇3:粮食安全生产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999年冬开始, 重庆市酉阳县与全国同步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十年来, 酉阳县农业生产发生了很大变化, 与此同时, 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为此, 笔者收集了一些相关数据, 参阅了相关的研究文章, 就酉阳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保障问题进行粗浅分析, 提出思考和建议。

1 环境条件

重庆市酉阳县地处东经108°18′25″~109°19′2″, 北纬28°19′28″~29°24′18″的武陵山区腹地, 镶嵌于渝、鄂、湘、黔四省 (市) 结合部, 全县南北长119.7 km, 东西宽98.3 km, 幅员面积5158.47 km2, 总耕地面积5.3余万hm2。全县海拔处于263~1985 m之间, 境内地质构造复杂, 地势起伏, 沟谷嶆坝交织, 相对高差较大, 垂直气候明显, 灾害性天气频繁。

千百年来, 酉阳县各族人民以农业为生, 多种植水稻、玉米、黄豆、红苕 (红薯) 、洋芋 (马铃薯) 、高粱、巴山豆 (赤小豆) 、绿豆及荞麦等作物以维持生计, 故有“酉、秀、黔、彭山旮旯, 红苕、洋芋、苞谷粑”之说。新中国成立以来, 酉阳县农业得到很大发展, 粮食667 m2产量由1949年的几十千克提高到1999年的221千克, 各族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基本改善。自1999年后进入农业结构调整十年来, 酉阳县农业的基本情况变化用一个“大”字形容不为过分。随着拆区并乡的行政区域调整, 乡镇数、行政村数、居民小组数大大减少, 而与农业密切相关的主要基本指标也发生很大变化:农业户数增加7.99%, 农业人口增加12.62%, 农村劳动力资源增加25.86% (其中在劳动年龄内的有效劳动力资源增加14.88%) , 年末实有耕地面积减少10.84% (其中稻田面积减少4.08%, 旱地面积减少14.54%) ,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30.16% (见表1) 。

2 主要成果

酉阳农业结构调整十年来, 粮、经作物种植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在主要粮食作物中, 大麦不种了, 小麦播种面积减少92.59%, 水稻播种面积减少2.50%, 玉米播种面积减少14.61%, 高粱播种面积减少70.98%, 而薯类播种面积增加了88.69% (其中洋芋/马铃薯播种面积增加了22.66%) , 其它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了34.48%。在经济作物中, 芝麻、向日葵、麻类、烤烟、桑园等传统的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均大幅度减少 (其中麻类减少96.57%、桑园减少68.13%、向日葵减少51.29%、烤烟减少39.41%) , 取而代之的是油菜、花生、药材、蔬菜、果用瓜、饲料、茶园、果园等 (其中果园面积增加797.08%、药材播种面积增加605.45%、饲料播种面积增加307.46%、蔬菜播种面积增加146.46%、果用瓜播种面积增加121.76%、油菜播种面积增加16.87%) , 尤其是烤烟种植面积下降了39.41%, 这表明酉阳这个“烟财政县”正在转型 (详见表2) 。

3 生产变化

3.1 主要粮油作物生产结果动态变化

酉阳经过十年的农业结构调整, 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与生产结果比十年前分别增加13.82%、48.16%, 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则总体减少22.94%, 粮食生产结果比十年前减少0.44%。将粮食生产结果进行分类统计, 从中可以看出小春作物播种面积减少最多, 为42.88%, 生产结果也减少了33.09%;大春作物播种面积减少了11.52%, 生产结果增加了11.23% (见表3) 。从表3中大春生产结果的增加数据看, 这种生产结果的增长来源于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 (十年间单位面积产量增长了25.74%) 。

3.2 十年人均粮食生产量动态变化

1999年, 酉阳县粮食作物总产366655 t, 农业人口人均生产粮食564.9 kg, 其中人均生产稻谷164.68 kg, 生产玉米147.56 kg。结构调整十年后的2009年, 全县粮食作物总产365034 t, 农业人口人均生产粮食499.3 kg, 其中人均生产稻谷162.25 kg, 生产玉米148.09 kg (详见表4) 。从表4结果看, 十年来酉阳县农业人口增长了12.63%, 人均粮食生产总量下降11.61%, 平均每年人口增长1.26%, 人均粮食生产量下降1.16%。

4 思考

从以上数据分析结果看, 酉阳农业结构调整后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农业人口增长, 粮食总产量下降。十年间农业人口增长12.62%, 粮食总产量下降0.44%; (2) 粮食单产提高幅度与粮食播种面积下降幅度基本持平, 十年间粮食播种面积年递减2.29%, 单产年递增2.92%; (3) 人均粮食年生产量下降, 这意味着人均占有量的下降。

纵观酉阳的农业生产发展过程, 其生产结构的确需要调整, 但如何调整, 这是一个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 农业结构的调整, 首先要考虑有足够的生活用粮, 就目前酉阳的农业人口人均生产粮食总量看, 虽在500 kg线上, 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 用于口粮的主要粮食 (稻谷) 人均年生产量仍然很低 (表4) 。

酉阳粮食的消费主要包括口粮、饲料用粮及部分工业用粮, 其中口粮和饲料用粮占大头, 而口粮主要为稻谷, 饲料用粮包括玉米及薯类作物。表4的数据反映了这样一个现实:目前农业人口人均年生产162.25 kg稻谷, 折人均年占有110 kg大米 (出米率68%) , 即人均每天只有0.3 kg大米, 这对在农村劳动的人来说显然是不够的。

其次, 酉阳的小麦生产面积比十年前下降92.59%, 总产量减少了92.11%, 基本等于未种。酉阳人有早餐食用面食习惯, 全县有70余万人, 设每天有10万人食用面粉100 g, 则每年需要面粉3650 t, 折需要小麦近万t, 这些都需要从外地调入, 显然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联合国粮农组织1974年11月于罗马的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首次提出“粮食安全”的问题, 几经演变, 现在的表述是“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 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 才实现了粮食安全”。我国有专家指出, 中国“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 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这个概念包括三个具体目标: (1) 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 (2) 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 (3) 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粮食。对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关于“粮食安全”的概念和国内专家设定的粮食安全目标, 不难看出酉阳粮食还存在着不安全因素, 形势让人担忧。

5 建议

(1) 加大力度保护耕地。粮食安全首先要有耕地安全, 1.2亿hm2耕地是我国粮食安全保证的底线, 酉阳县的耕地安全底线是多少呢?按照全国耕地安全底线人均数计算, 酉阳县的耕地应有6.7万hm2才够, 但酉阳县没有这么多, 十年前也只有54282.2 hm2, 且现在各地都在抓基础建设、建各种园区, 到了2009年, 酉阳县年末实有耕地下降到48398.5 hm2, 减少了5883.7 hm2, 降幅10.84%, 因此, 要组织人员对保证酉阳县粮食安全底线的耕地进行研究和规划, 以提出万全之策。

(2) 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尤其要稳定水稻和玉米播种面积, 保总产不滑反升是根本。笔者认为, 酉阳县的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1.8万hm2、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hm2对全县的粮食安全保障有利。

(3) 大力发展油菜面积。酉阳县是全国油菜生产最优势区域, 2003年《国家“双低”油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设定长江上游油菜优势区36个县 (市、区) 中重庆全市4个县 (市、区) , 酉阳县就是其中之一, 因些要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大力发展油菜生产, 并将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hm2以上。

(4) 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酉阳县地处武陵山区, 中药材生产条件得天独厚, 白术、玄参、银花和杜仲等品质优良, 尤其是玄参品质全国第一, 白术与浙白齐名。农业结构调整十年来, 酉阳县药材生产发展很快, 种植面积比十年前增长了605.45%, 产量达到21838 t, 但这还不够, 还需充分利用山区立体气候优势, 规模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 这对增加农户收入和增加县域税收都是有利的。

(5) 进行土地资源深度开发。酉阳县现有耕地面积中2/3是中低产田, 要通过改造, 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对水资源的调蓄能力,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扩大灌溉面积, 将这些有限的耕地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高产变稳产, 并努力把复种指数提高到2.5, 通过这样的土地资源深度开发, 可有力地促进粮食生产高产稳产, 将平均667 m2产量再提高50~100 kg是有可能的, 这就等于无形中增加耕地面积, 为保证粮食安全奠定了基础。

(6) 发展粮经间作套种, 立体种植和集约化经营。酉阳县要充分利用特有的气候资源和空间, 依靠农业科技先进技术,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努力推广粮经作物优质和专用品种 (如优质专用小麦、专用玉米、专用大豆、“双低”油菜、脱毒薯类等) , 加大秸杆覆盖与还田、配方施肥、化肥深施、节水灌溉技术及高山反季节蔬菜等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 提倡玉米套作黄豆或薯类, 开展设施农业建设,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 加快“粮经间作套种主体高效模式”的普及, 从而稳定发展酉阳的粮食生产, 优化全县的农业种植结构, 达到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目的。

(7) 调整作物品种、品质结构, 积极发展绿色粮食生产。农业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粮食作物要着力优化品种结构, 提高质量。经济作物要合理调整区域布局, 充分发挥地区优势, 着力提高品质和价值, 逐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带、产业区”。根据这一定义, 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地调整粮食品种、品质结构, 适时监测和正确引导酉阳县的化肥、农药使用, 充分发挥酉阳生态农业的潜在优势和后发优势, 发展高品质的绿色粮食, 有效地保证全县公民粮食消费的卫生健康、营养安全, 增强酉阳粮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总之, 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保证, 确保粮食安全是我国长期的战略方针。酉阳县是一个既没有工业支撑, 又农业综合投入不足、生产基础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的山区农业大县, 能否在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 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需求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 统筹兼顾粮食生产与结构调整的关系, 努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供给安全, 是全县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摘要:综合分析重庆市酉阳县农业结构调整十年来的成果、主要粮油作物生产结果动态变化等, 提出酉阳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篇4:粮食安全生产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达到1.2万亿斤,比上年增产247亿斤,增长2.1%,实现粮食十年连续稳定增长。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大约在1.4万亿斤。按照目前1.2万亿斤的产量基数,要保持年度产需基本平衡,粮食总产要增加两千亿斤,这个任务非常艰巨。只有抓住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个核心,才能确保这一基本目标顺利实现。

做好财政支农工作,必须深刻认识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保障粮食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充分认识到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农业的生产与发展是靠农业自然资源禀赋来支撑的,农业的自然资源主要由水、土壤、气候、生物四大资源构成。但目前我国农业的自然资源面临着不可持续,甚至有些方面已难以为继,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就水资源来讲,目前全国用水总量已突破6000亿立方米,占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的74%。其中农业用水约占64%,工业约占22%,居民生活用水占12%,生态环境补水占不到2%。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比重居高不下,生产1公斤粮食耗水量高达800公斤,而世界平均为500公斤。此外,雨量分布不均,南涝北旱比较突出。北方地区长期干旱,一些西部地区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雨农不同季,需要种粮的时候没有水,不需要时洪水泛滥。更严重的是,由于大量超采地下水,全国已形成大量地下水漏斗区,其中河北是全国最多的地下水漏斗区,影响较大的7个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面积达4500平方公里。据调查,华北某县共打井两千三百口,有两千二百口已经不能再用,若再抽水,还得往下打。水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就土壤资源来讲,第一,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扩大,大量耕地被侵占,而且大部分被侵占的耕地都是好地。习总书记讲占平原补山区,占平地补凹地,占粮田补荒地,这是一个严重问题。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任务十分艰巨。

第二,土地的面源污染问题。一个是农业牲畜粪便的污染,全国大约每年产出25亿吨的牲畜粪便,这些牲畜粪便大都没有进行处理,而是直排到农地。二是农作物秸秆每年要产出6到7亿吨,秸秆大量焚烧,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最大源头。三是农用薄膜,即所谓的白色污染,在使用滴灌的高产地区,白色污染尤为严重,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使用的农膜标准低,不能回收,长期埋在地里,导致土壤有机质减少。

第三个是重金属污染问题。经专家论证,我国耕地污染中重金属污染约5000万亩,但根据国土资源部统计,目前全国耕地面积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而且污染还在转移扩散。

第四个是化学污染问题。我国的农业高产要靠化肥、靠农药。我国农业生产每年大概消耗1亿吨化肥,等于每5斤粮食就要使用1斤化肥。每年使用130万吨农药,是国际平均水平的2.5倍。化肥施用率在33%,农药施用利用率为30%。

第五个是由于长期不注重生态保护,很多地方水土严重流失,呈现石漠化、沙漠化和盐碱化,森林资源锐减,草原蜕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

此外,温室效应,空气污染,霾等各方面都导致气候发生了变化,对农业产生直接的影响。

农业综合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业和农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3月国务院召开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联席会议全体会议,会上汪洋副总理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农业综合开发取得的成效,特别指出,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持续推进,为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强调农业综合开发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支撑,是发展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农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重要途径,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经国务院批准,到2020年全国要建4亿亩高标准农田,其中农业综合开发独立承担3.4亿亩。因此,农业综合开发必须要以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为首要前提,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调整开发布局,充分发挥在粮食安全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今后,农业综合开发要“把握一个总基调,明确三项硬任务,落实三大推进措施,构建一个保障体系”。一个总基调就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为着力点,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三项硬任务就是集中精力建设高标准农田,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三大推进措施就是优化农业综合开发布局,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创新农业综合开发机制。一个保障体系就是强化部门协作和组织保障。

为确保三项任务的完成,要围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线,重点采取以下关键措施。首先,要根据农业资源环境状况,划分重点开发、保护性开发、限制性开发三大区域。具体来说: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能够永续利用的地方划为重点开发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开展大规模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我国粮食核心产区;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但有一定的恢复潜力,通过开发能够达到生态平衡的地方划为保护性开发区,适度开展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打造我国农业生态区;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差、生态比较脆弱的地方作为限制性开发区,不再大规模进行土地治理,使这些地方修养生息,恢复生态。按照三大区域的划分,调整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以县为开发单位,通过编制年度滚动计划和三年发展规划,有效实行规模开发。

nlc202309041322

其次,实施“保”、“调”、“转”、“退”、“减”、“进”六字方针。

保,就是围绕“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战略,确保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根据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到2020年,全国建设高标准农田4亿亩,改造重点中型灌区1575处。

调,就是要调整开发布局、开发结构和中央财政资金投入比例。调布局,就是要在批准的各省(区、市)总体框架下,把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按照三大区域划分的原则,分解落实到适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开发县。无论哪一类区域,都要以水资源为前提,以土壤资源为基本,以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为必备条件。在适合种粮食的地方,既支持以灌溉农业为主的地区大规模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又支持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地区加大土地治理力度和节水工程设施建设。将不适合种粮食的地方,调整为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时,完善开发县退进机制。调结构,就是既以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为开发重点,同时兼顾其他地区,发展各具特点的优势特色产业,并按照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要求,把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一县一特”产业发展、生态治理等项目调整到合理区间。调比例,就是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以及生态治理项目投入比例,根据不同区域分别确定不同的比例。其中,重点开发区域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保护性开发区域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化项目的投入要适当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限制性开发区域用于生态治理的投入要占较高的份额。同时,三大区域用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投入比例也应有所区别,特别是支持发展股份合作的投入比例要逐步增加。

转,就是要转变农业综合开发方式。突出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线,围绕农业发展转型升级这一抓手,立足发展现代农业这一中心,大力支持发展生态环保农业,扶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和“一县一特”产业发展,探索财政补助资金形成资产交由合作社持有和管护,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转变。

退,就是要退出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包括重金属严重污染的耕地、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的耕地,以及一些投入产出效益很低的项目。同时,严禁在湿地、草地、林地和25度以上坡耕地上开发农田,严禁围湖造田和填海造田。

减,就是要在实行保护性开发的地方,缩小开发范围,降低开发强度。对依靠开采地下水、又得不到有效恢复的地区,减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对年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尽量不再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进,就是要按照市场化、商业化模式,支持农业企业“走出去”,同时研究探索运用国内现有财政支农政策,对符合国家要求的农业“走出去”项目给予支持。

按照上述方针,对三大区域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开发方式、实行有差别的中央财政投入政策,这是今后一段时期农业综合开发实行战略性调整必须抓好的首要任务。同时,促进农业综合开发战略性调整,必须坚持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多部门共同协商和参与的工作机制,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作者系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

篇5:粮食安全生产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粮食供给由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矛盾,库存高企、销售不畅、优质粮食供给不足、深加工转化滞后等问题突出。为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产品供给、有效解决市场化形势下农民卖粮问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粮食质量安全为重点,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夯实产业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市场主体地位,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新动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针对粮食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制约瓶颈,强化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监管服务等作用,着力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

坚持产业融合,协调发展。树立“大粮食”、“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理念,充分发挥粮食加工转化的引擎作用,推动仓储、物流、加工等粮食流通各环节有机衔接,以相关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培育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提质增效。围绕市场需求,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体制机制、经营方式和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等新动能,提升粮食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主体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粮食产业发展模式。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引导,推进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注重整体效能和可持续性。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初步建成适应我国国情和粮情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带动农民增收。绿色优质粮食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增加,全国粮食优质品率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粮食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左右,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88%,主食品工业化率提高到25%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的粮食企业数量达到50个以上,大型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粮食产业集群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粮食科技创新能力和粮食质量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培育壮大粮食产业主体

(四)增强粮食企业发展活力。适应粮食收储制度改革需要,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济,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市场化经营能力和产业经济发展活力。以资本为纽带,构建跨区域、跨行业“产购储加销”协作机制,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延长产业链条,主动适应和引领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做强做优做大一批具有竞争力、影响力、控制力的骨干国有粮食企业,有效发挥稳市场、保供应、促发展、保安全的重要载体作用。鼓励国有粮食企业依托现有收储网点,主动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开展合作。培育、发展和壮大从事粮食收购和经营活动的多元粮食市场主体,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国家粮食局、国务院国资委等负责)

(五)培育壮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工作中,认定和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带动力的粮食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引导支持龙头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构建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优质粮食品种种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参与承担政策性粮食收储业务;在确保区域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创新龙头企业参与地方粮食储备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农业部、财政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中储粮总公司等负责)

(六)支持多元主体协同发展。发挥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多元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融合,大力培育和发展粮食产业化联合体。支持符合条件的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产后服务体系建设等。鼓励龙头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各类市场主体成立粮食产业联盟,共同制订标准、创建品牌、开发市场、攻关技术、扩大融资等,实现优势互补。鼓励通过产权置换、股权转让、品牌整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粮食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部、工商总局等负责)

三、创新粮食产业发展方式

(七)促进全产业链发展。粮食企业要积极参与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发展“产购储加销”一体化模式,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推动粮食企业向上游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产销对接和协作,通过定向投入、专项服务、良种培育、订单收购、代储加工等方式,建设加工原料基地,探索开展绿色优质特色粮油种植、收购、储存、专用化加工试点;向下游延伸建设物流营销和服务网络,实现粮源基地化、加工规模化、产品优质化、服务多样化,着力打造绿色、有机的优质粮食供应链。开展粮食全产业链信息监测和分析预警,加大供需信息发布力度,引导粮食产销平衡。(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农业部、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等负责)

(八)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深入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发挥区域和资源优势,推动粮油产业集聚发展。依托粮食主产区、特色粮油产区和关键粮食物流节点,推进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布局,完善进口粮食临港深加工产业链。发展粮油食品产业集聚区,打造一批优势粮食产业集群,以全产业链为纽带,整合现有粮食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销售以及科技等资源,支持建设国家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基地),支持主销区企业到主产区投资建设粮源基地和仓储物流设施,鼓励主产区企业到主销区建立营销网络,加强产销区产业合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中国铁路总公司等负责)

(九)发展粮食循环经济。鼓励支持粮食企业探索多途径实现粮油副产物循环、全值和梯次利用,提高粮食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以绿色粮源、绿色仓储、绿色工厂、绿色园区为重点,构建绿色粮食产业体系。鼓励粮食企业建立绿色、低碳、环保的循环经济系统,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和物耗水平。推广“仓顶阳光工程”、稻壳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大力开展米糠、碎米、麦麸、麦胚、玉米芯、饼粕等副产物综合利用示范,促进产业节能减排、提质增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国家能源局等负责)

(十)积极发展新业态。推进“互联网+粮食”行动,积极发展粮食电子商务,推广“网上粮店”等新型粮食零售业态,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完善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体系,拓展物流运输、金融服务等功能,发挥其服务种粮农民、购粮企业的重要作用。加大粮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支持爱粮节粮宣传教育基地和粮食文化展示基地建设,鼓励发展粮食产业观光、体验式消费等新业态。(国家粮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旅游局等负责)

(十一)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加强粮食品牌建设顶层设计,通过质量提升、自主创新、品牌创建、特色产品认定等,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全国性粮食名牌产品。鼓励企业推行更高质量标准,建立粮食产业企业标准领跑者激励机制,提高品牌产品质量水平,大力发展“三品一标”粮食产品,培育发展自主品牌。加强绿色优质粮食品牌宣传、发布、人员培训、市场营销、评价标准体系建设、展示展销信息平台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品牌创建和产销对接推介活动、品牌产品交易会等,挖掘区域性粮食文化元素,联合打造区域品牌,促进品牌整合,提升品牌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鼓励企业获得有机、良好农业规范等通行认证,推动出口粮食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加大粮食产品的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国家粮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国家知识产权局等负责)

四、加快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十二)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大力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优质优价的粮食生产、分类收储和交易机制。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进绿色优质粮食产业体系建设。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开展标准引领、质量测评、品牌培育、健康消费宣传、营销渠道和平台建设及试点示范。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生产企业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实现内销转型,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调优产品结构,开发绿色优质、营养健康的粮油新产品,增加多元化、定制化、个性化产品供给,促进优质粮食产品的营养升级扩版。推广大米、小麦粉和食用植物油适度加工,大力发展全谷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推动地方特色粮油食品产业化,加快发展杂粮、杂豆、木本油料等特色产品。适应养殖业发展新趋势,发展安全环保饲料产品。(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I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林业局等负责)

(十三)大力促进主食产业化。支持推进米面、玉米、杂粮及薯类主食制品的工业化生产、社会化供应等产业化经营方式,大力发展方便食品、速冻食品。开展主食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认定一批放心主食示范单位,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作坊置换+联合发展”等新模式。保护并挖掘传统主食产品,增加花色品种。加强主食产品与其他食品的融合创新,鼓励和支持开发个性化功能性主食产品。(国家粮食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等负责)

(十四)加快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与转化。支持主产区积极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带动主产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着力开发粮食精深加工产品,增加专用米、专用粉、专用油、功能性淀粉糖、功能性蛋白等食品以及保健、化工、医药等方面的有效供给,加快补齐短板,减少进口依赖。发展纤维素等非粮燃料乙醇;在保障粮食供应和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着力处置霉变、重金属超标、超期储存粮食等,适度发展粮食燃料乙醇,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探索开展淀粉类生物基塑料和生物降解材料试点示范,加快消化政策性粮食库存。支持地方出台有利于粮食精深加工转化的政策,促进玉米深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环保、能耗、安全生产等约束,促进粮食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倒逼落后加工产能退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负责)

(十五)统筹利用粮食仓储设施资源。通过参股、控股、融资等多种形式,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扩展粮食仓储业服务范围。多渠道开发现有国有粮食企业仓储设施用途,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粮食产后服务,为加工企业提供仓储保管服务,为期货市场提供交割服务,为“互联网+粮食”经营模式提供交割仓服务,为城乡居民提供粮食配送服务。(国家粮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证监会等负责)

五、强化粮食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

(十六)加快推动粮食科技创新突破。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粮食领军企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开展创新活动。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通过共同设立研发基金、实验室、成果推广工作站等方式,聚焦企业科技创新需求。加大对营养健康、质量安全、节粮减损、加工转化、现代物流、“智慧粮食”等领域相关基础研究和急需关键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推进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在粮食产业中的应用,加强国内外粮食质量检验技术标准比对及不合格粮食处理技术等研究,开展进出口粮食检验检疫技术性贸易措施及相关研究。(科技部、质检总局、自然科学基金会、国家粮食局等负责)

(十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深入实施“科技兴粮工程”,建立粮食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定期发布粮食科技成果,促进粮食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科研机构等与企业有效对接,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发挥粮食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成果推广示范作用,加大粮食科技成果集成示范基地、科技协同创新共同体和技术创新联盟的建设力度,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部、国家粮食局等负责)

(十八)促进粮油机械制造自主创新。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发展高效节粮节能成套粮油加工装备。提高关键粮油机械及仪器设备制造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粮食品质及质量安全快速检测设备的技术水平。引入智能机器人和物联网技术,开展粮食智能工厂、智能仓储、智能烘干等应用示范。(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粮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农业部等负责)

(十九)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实施“人才兴粮工程”,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支持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搭建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平台,遴选和培养一批粮食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凝聚高水平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粮食产业服务。发展粮食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支持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开设粮食产业相关专业和课程,完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加快培养行业短缺的实用型人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培育“粮工巧匠”,提升粮食行业职工的技能水平。(国家粮食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负责)

六、夯实粮食产业发展基础

(二十)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体系。适应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需要,整合仓储设施资源,建设一批专业化、市场化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粮食“五代”(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服务,推进农户科学储粮行动,促进粮食提质减损和农民增收。(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负责)

(二十一)完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加强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和应急供应体系建设,优化物流节点布局,完善物流通道。支持铁路班列运输,降低全产业链物流成本。鼓励产销区企业通过合资、重组等方式组成联合体,提高粮食物流组织化水平。加快粮食物流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促进粮食物流信息共享,提高物流效率。推动粮食物流标准化建设,推广原粮物流“四散化”(散储、散运、散装、散卸)、集装化、标准化,推动成品粮物流托盘等标准化装载单元器具的循环共用,带动粮食物流上下游设施设备及包装标准化水平提升。支持进口粮食指定口岸及港口防疫能力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中国铁路总公司等负责)

(二十二)健全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支持建设粮食质量检验机构,形成以省级为骨干、以市级为支撑、以县级为基础的公益性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加快优质、特色粮油产品标准和相关检测方法标准的制修订。开展全国收获粮食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和安全风险监测,加强进口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建立进口粮食疫情监测和联防联控机制。建立覆盖从产地到餐桌全程的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平台,进一步健全质量安全监管衔接协作机制,加强粮食种植、收购、储存、销售及食品生产经营监管,严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或用于食品加工。加强口岸风险防控和实际监管,深入开展农产品反走私综合治理,实施专项打击行动。(国家粮食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农业部、海?P总署、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等负责)

七、完善保障措施

(二十三)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充分利用好现有资金渠道,支持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国家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基地)建设和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利用商品粮大省奖励资金、产粮产油大县奖励资金、粮食风险基金等支持粮食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功能,积极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加大对粮食产业的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置仓储、烘干设备,可按规定享受农机具购置补贴。落实粮食加工企业从事农产品初加工所得按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政策和国家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税务总局、国家粮食局等负责)

(二十四)健全金融保险支持政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粮食收购、加工、仓储、物流等各环节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政策性、商业性金融机构要结合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粮食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建立健全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融资担保机制,降低银行信贷风险。支持粮食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筹集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粮食企业上市融资或在新三板挂牌,以及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和并购重组等。引导粮食企业合理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管理价格风险。在做好风险防范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企业厂房抵押和存单、订单、应收账款质押等融资业务,创新“信贷+保险”、产业链金融等多种服务模式。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为粮食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和“走出去”提供保险服务。(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粮食局、农业发展银行等负责)

(二十五)落实用地用电等优惠政策。在土地利用计划中,对粮食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用地予以统筹安排和重点支持。支持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依法依规将划拨用地转变为出让用地,增强企业融资功能。改制重组后的粮食企业,可依法处置土地资产,用于企业改革发展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落实粮食初加工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政策。(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等负责)

(二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制定推进本地区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划或方案,加强统筹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加大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实绩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中的权重。要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大力开展粮食产业扶贫。粮食部门负责协调推进粮食产业发展有关工作,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加强粮食产业经济运行监测。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强化对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粮食产业。各相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抓紧完善配套措施和部门协作机制,并发挥好粮食等相关行业协会商会在标准、信息、人才、机制等方面的作用,合力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各省级人民政府、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负责)

国务院办公厅

2017年9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篇6:农业生产及产业结构调节收益论文

贵南县农业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度和大力支持下,在稳田保粮的`基础上,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发展要求,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着力打造贵南特色的高原特色农业,贵南农业种植结构布局不断优化,土地产出率明显提高,推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农牧民增收,实现了农业快速发展。

1、20农业生产概况。

(1)种植业结构调整基本情况。

一是豆类基地建设:建设以沙沟乡为重点的高原豆类基地建设,共种植1049.9hm2,其中种植蚕豆712hm2,豌豆340.2hm2(其中有机肥施肥示范种植豌豆128.7hm2)。

二是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实施双膜双垄马铃薯种植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种植示范田200hm2。

三是有机肥种植示范:有机肥种植碗豆示范推广340.2hm2。

(2)农作物种植测产情况。

通过测产预计小麦平均产量达到4125kg/hm2(良种田平均产量6750kg/hm2),总产达352.5×104kg;青稞平均产量3750kg/hm2,总产达3727.98×104kg;蚕豆平均产量达5550kg/hm2,总产达395.2×104kg;豌豆平均产量3600kg/hm2,总产达122.5×104kg;马铃薯平均产量达26625kg/hm2(全膜双垄最高产量达56250kg/hm2,平均产量30000kg/hm2),总产达1206.6×104kg;油料作物平均产量达1200kg/hm2,高产创建示范田平均产量达1650kg/hm2),总产达1294.1×104kg,预计全县农作物总产达7451.38×104kg。

2、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完成情况。

(1)豆类基地建设。

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我县扎实推进豆类基地建设工作,于今2月25日开始开展了以沙沟乡为重点的技术培训、调运种子及化肥农药等工作。按春播时节从3月10日开始播种,至4月下旬全面完成种植工作,期间为部分村购置蚕豆点播机共3台,调运籽种31.7×104kg,开展支农服务20余次,培训农牧民群众达余人次。

①种植情况。

全县完成豆类种植共计1052.2hm2,其中种植蚕豆712.1hm2,豌豆128.8hm2),蚕豆品种为青海9号、12号,豌豆品种为草原23号。

②支农资金使用情况。

从县财政产业化扶持资金中每公顷补贴种子利息525元,共补贴资828.7万元。

③产量情况。

经测产蚕豆平均产量达5550kg/hm2,预测总产达395.2×104kg;豌豆平均产量3600kg/hm2,预测总产达122.5×104kg。

④订单销售情况。

订单企业为青海源兴公司,于年初签订了订单收购协议,蚕豆最低保护价为2.8元/kg,收购价按市场价协议收购,目前收购价暂定为5元/kg。

(2)马铃薯全膜双垄种植技术示范田建设。

今年2月份开始与省业务部门衔接落实马铃薯全膜双垄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并于3月份开始落实地块、开展培训,种植工作于4月份开始,期间落实地块200hm2,开展培训13次,培训农牧民1340人次,调运种薯52.5×104kg。

①种植情况。

完成种植200hm2,其中沙沟乡33.3hm2,茫曲镇133.3hm2,茫拉乡33.3hm2。种植品种为青薯168号、下寨65号等品种,种薯均从海东地区引进。

②资金使用情况。

省级项目补贴资金共计52.2万元,县财政补贴资金共计60万元,主要用于种薯补贴及购买地膜。

③产量情况。

经测产全县马铃薯平均产量达2662.5kg/hm2,其中全膜双垄最高产量达56250kg,平均产量可达30000kg/hm2,其中在高海拔3153m达玉村旱地种植的近26.7hm2全膜马铃薯喜获丰收,平均产量可达30000kg/hm2,比露天种植产量高8250kg左右;在高海拔3282m的巴塘新村旱地试验种植的13.3hm2全膜马铃薯失败,产量均为6000kg/hm2左右,其主要原因是田间管理不善,特别是出苗没能及时放苗,没人管护,牛、羊、猪践踏现象普遍,地膜被破坏十分严重,同时没人锄草,杂草丛生。

(3)有机肥种植示范田。

有机种植做为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农产品效益的有效方式,在过马营镇直亥村实施有机豌豆种植42hm2,茫拉乡拉干村示范种植有机豌豆86.7hm2。种植工作于3月份开始,4月底全面完成种植工作。施用农家肥共计3.86m3,调运籽种共计3.86×104kg,培训农牧民230人次。

①产量及收割情况。

经测产有机豌豆平均产量达3300kg/hm2,预测总产达83.6×104kg;有机油菜种植平均产量达1125kg/hm2,预测总产达0.75×104kg。有机种植农作物已全部收割完成。

②资金补贴及使用情况。

有机油菜种植每公顷补助1500元,共补助1万元,由县财政补助。有机豌豆种植每公顷补助600元,共需补助资金15.2万元,由县财政补助。主要用于籽种补贴。

3、种植结构调整效益分析。

(1)豆类种植效益分析。

经农技人员测产全县蚕豆平均产量4050kg/hm2、豌豆3600kg/hm2,按5元/kg计算,蚕豆公顷均产值27750元,豌豆公顷产值18000元,与种植小麦进行对比每公顷产值分别增加15000元、5625元,蚕豆收入增加14655元/hm2,豌豆收入增加5025元/hm2.

(2)全膜马铃薯种植效益分析。

经农技人员实际测产,最高产量可达56250kg/hm2,最低26250kg/hm2,平均产量可达30000kg/hm2,相比露天种植可增加产量6750-18750kg/hm2。如果按去年市场价马铃薯按1.4元/kg收购,全膜马铃薯可实现纯收入37305元/hm2,比种植小麦增加收入27750元。但按目前市场价格浮动只能卖到0.54元/kg左右,与种植小麦进行对比产值增加3825元/hm2,收入减少3525元/hm2。实事证明在我县实施全膜马铃薯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是成功的,只是市场价格难以预料,导致群众马铃薯种植增产而不增收。

(3)有机肥种植示范田。

上一篇:家长会班长班级总结下一篇:职场新人饮酒需要掌握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