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化论文

2022-04-30

摘要:该文从发展现代农业对职业农民的需要与目前农业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模、质量之间的矛盾进行,分析提出了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为加快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供人才支撑。关键词:阜阳市;职业农民;农业职业教育;农业现代化农业是根本,教育为基础。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化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化论文 篇1: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摘 要] 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是夯实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是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促进中国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职业院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可以通过培养和输送农业人才,提高农民素质,可以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通过农业科技知识创新和科技攻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成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职业院校 人才培养 策略

一、新农村建设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

(一)新农村建设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

1.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职业教育人才支持。农业现代化过程是传统农业、传统农村和传统农民的变革过程,它依靠农业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农业现代化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对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是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养。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建设“富裕新村、能源新村、生态新村、数字新村、文明新村”,农村现在面对的能源匮乏、工业污染、医疗落后、产业规划、道路设计等全新的问题需要更多的新型专业岗位,如农业生物技术、农村医疗人才、农业信息技术等人才来参与和解决。

2.促进农村教育发展需要职业教育的人才帮扶。教育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将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在政府给予农村大量宏观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在一些硬件基础设施上有所改善,而“软件”设施——人才、管理制度方面依然薄弱,农村人才资源处于贫乏状态。我国目前农村教育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但仍存在很大问题,农村人才还极其缺乏,农民素质还处在较低的水平,其中村一级最缺人才,高等人才几乎是空白。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要职业教育的支持。我国是世界上农村人力资源最多的国家,最大的现实就是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日益提高,农业现代化逐渐推进,必将有一大批农村劳动力被闲置,农村人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浪费。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数量还将持续增长。随着农村人口的增长,今后每年还将净增600万的剩余劳动力。拓宽就业门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耕地稀少,人地矛盾相当突出,农业效益很低,依靠农业本身的发展来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在短期内是不现实的。因此,要富裕农民,就必须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化和城镇化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从掌握劳动力资源,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培训,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完善的管理和服务。

(二)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

1.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职能要求。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经济教育分类标准,与普通高等教育培育学术型、工程型人才相对应,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其根本目的是在高中文化的基础上,培养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急需的既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知识,又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能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是职业教育的职能要求。首先,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高素质人才,而培养人才是职业院校的职能。其次,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设新农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支撑这工程的核心要素是科学技术。发展科学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是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能。再次,职业院校服务社会的职能应直接体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是职业院校的职责与使命。

2.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时代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天的高职教育更强调服务新农村建设,我们可以从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国家推行的政策找到依据。一是从国家指导方针上看,职业教育承担着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的时代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二是从国家政策来看,建设农村小康社会,需要以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基础,这需要大量的专门劳动者与人才。国家推行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目的是招募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地区贫困县的乡镇一级,开展为期1至2年的支教、支农、支医、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此计划指向西部,服务农村。职业院校由于其与农村的高度相关性,更应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积极利用自身优势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对策

(一)强化政府作用,建立保障体系

政府应该给予职业院校应有的地位,在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发展并重的情况下,政府应一视同仁的对待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要切实转变“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把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的态度转化为切实的行动。政府应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和措施,把优秀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吸引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发挥职业院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拨出专项经费给予职业院校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课题研究,发挥职业院校人才和智力优势,在机制、思路及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构建具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思路与格局。国家应借助经济杠杆,对主动与职业院校进行深层合作的涉农企业给予政策性激励,保护企业在“订单”培养、为院校提供奖助学金、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赠送实验设备、选派兼职教师、共同研发产品、提供行业标准、聘用员工等方面,全方位地参与高职高专院校的建设发展,既增强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又确保高职教育与行业、产业不脱节。

(二)完善职业院校招生、就业与培训政策

在新农村建设中,职业院校中的涉农专业将会发挥重大的作用,因此应该建立科学的农业行业的就业制度,通过增强职业院校涉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来促使更多的人来主动认识和在思想上接受涉农职业教育,从而实现逐步提高“三农”人才素质的目标。在招生上,应该给予职业院校更多的权利,进一步扩大这些学校对农村生源的招生数量,从而保障职业院校生源的数量与质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奠定基础。

从某种程度来说,农村即是为职业院校提供生源的关键所在地,也是职业院校学生将来展示自己才能的大舞台。职业院校应该把自己培养的人才推向农村,让他们在农村大展拳脚,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和才能。这对职业院校来说,既是一种历史的使命与任务,也是一种挑战和机遇。

(三)职业院校定位与教学改革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这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职业院校应该认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政策和精神,增强加快发展的意识,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理念,拓展办学的思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优秀的人才。

职业院校办学活动要始终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服务“三农”培养、培训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专业设置上要做相应的适当的调整,把相关专业以及学科人才的培养与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有效衔接起来。

(四)职业院校要精心设计人才培养的计划

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方案,要以素质教育为本,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应变能力,使他们能够可持续的发展。适用的培养方案,有效的培养途径,优良的培养条件,是保证育人质量的基础。因此必须坚持标准,严格教育、严格管理,设计合理的毕业制度,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保证学生的质量,提高办学的质量和信誉。应该坚持面向农业农村生产的第一线,通过职业教育为农村基层培养大量的具有理论知识、拥有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五)以职业院校为主建设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职业院校可以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秉承学校的传统,探索建立以职业院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主要内涵是依托学校的科技优势,整合校地农业科技资源,重组农业科技价值链,建立以农村示范基地为主体,以科技培训和信息网络为支撑的“一体两翼”的科技推广平台,探索实践“大学+基地+科技示范户+农民”的推广通道,通过技术创新、技术示范、技术培训、信息传播四轮驱动,促进科技成果进村入户。

三、结论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政府应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郭振堂.職业院校如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考[J].科技与教育,2008,(5).

[2]方小斌,叶玲.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定位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责任编辑 潘 瑀

作者:刘江毅

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化论文 篇2:

发展农业职业教育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摘 要:该文从发展现代农业对职业农民的需要与目前农业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模、质量之间的矛盾进行,分析提出了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为加快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供人才支撑。

关键词:阜阳市;职业农民;农业职业教育;农业现代化

农业是根本,教育为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人才。进一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把身份农民转变为职业农民、把传统农民转变为现代农民,这是现代农业发展大势所趋。

农业职业教育是农业和教育的有机结合。农业职业学校(院)承担着为农村和农业产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据调查,涉农类职业学校(院)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资金投入不足、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专业设置与地方农业生产不协调、教学内容老化、办学模式僵化、教学手段、方式方法落后等。总之,农业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实际需求不适应,需进一步改善提高。

1 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大批新型职业农民

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目前,农村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规模化经营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阜阳市是皖北“四化”协调发展的先行区,确立经营农业的理念,提出围绕“规模、结构、转化、合作”农业八字方针,建设美好乡村。2013年阜阳市在57万hm2的耕地上,建成高标准农田1.05hm2,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120多万hm2,实现“九连丰、七连增”;流转土地23.5万hm2,农业经营活力进一步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4 935家,家庭农场438家,农业组织化程度逐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种植基地49.9万hm2,特色专业示范村242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04家,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主要农作物农田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居全省前列;畜牧业坚持“稳生猪、保家禽、促牛羊”,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信息化转型快速发展,产值、肉产量位居全省第一位。

但是目前阜阳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年龄老化,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超过50岁,个别地方甚至达到57岁。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创业型农业人才严重缺乏,同时农村人才流失问题突出。如何在日益老龄化的农村培养一批扎根土地立志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摆在政府和社会面前的重要课题。

阜阳市在规划农业发展中明确提出: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即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内容,制定培养职业农民方案,实施培育职业农民工程,并积极实施“凤还巢”工程,吸引智慧青年返乡务农,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确保农业“后继有人”。

2 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以阜阳为例,阜阳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着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在校学习与函授教育并存的格局。学历教育主要包括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成人农业职业教育;非学历教育有资格证书教育、农业新技术推广、农民短期技术创业培训等。目前阜阳市从事农业职业学历教育机构:阜阳职业技术学院、阜阳农业学校、阜阳农干校、市(县、区)农广校及5所职业中学。此外,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等省内外高校在阜阳招收少量涉农专业学历教育函授生。所开专业包括:现代农艺、畜牧兽医、农机应用与维护、农村电气、园林艺术、农村经济综合管理等。农民短期培训分别由农业、人社、财政、工会等部门承担。

涉农类职业学校(院)作为支撑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主力,能否担当起这一重任?客观现实不容乐观。据调查发现,近年来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态势逆转,发展规模逐年下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2.1 农业职业教育管理多头,资源分散,形成不了合力,发挥不出优势 承担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任务的机构分散在教育、农业、科技、人社、财政、工会等部门。各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缺乏必要的统一、协调,农民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的组织管理政出多门,责任难落实,部门之间缺少沟通衔接,急需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建设。农科教各成体系,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和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着行政性分离,人、财、物相互分割,科研成果进教室难,农技推广与教育沟通少,农业科技教育推广与农业生产脱钩,严重影响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2.2 政府和社会对农业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发展缓慢 农业职业教育的经费不足,财政投入只能保障教职工工资,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的投入主要靠学费收入。但是,涉农专业在校生源逐年减少,并且农业职业教育学费收费标准偏低,因此,农业学校(院)学费收入每况愈下,学校自身发展“造血”功能弱化。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决定了以服务于农的职业学校(院)吸收社会资金极少。导致农业职业学校(院)用于添置教学设备能力不强,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投入不足,落后的办学条件,根本原因是“差钱”。开展农民培训经费来源单一,主要是中央和地方财政拨付的资金,常常不能充分满足培训支出,同时,由于培训机构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致使在农民培训上不愿有较大投入,直接影响着培训效果。

2.3 教育设施设备陈旧短缺 实训条件差,实习没基地;教师动嘴多,动手少,是当前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最大难题。实习课程只有在校内完成,少数学生动手操作,多数学生当观众。学校与涉农企业很难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学生没有固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动手实践机会少,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培训机构力量有限,基础条件差,缺乏培训所需设施、设备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往往是临时聘请),多数通过合作开展培训,常常是一训了之,后续指导乏力。

2.4 农业职业教育针对性差,不能适应区域性农业生产实际需要 首先是农业职业学校(院)开设专业面狭窄,如阜阳农业生产需要的专业:蔬菜种植、中药材种植、农产品营销(农村经纪人)、经济作物栽培等。阜阳市几所农业职业学校(院)教学内容普遍套用传统模式,存在所学非所用,所用学不到的情况。农业生产急需新知识如: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农业标准化、农村改革法规等不能及时编入教材,灌输到学生头脑中去。其次,短期农业技术培训往往不能根据区域农业生产形势组织学习,培训内容与农民的实际需求差距大,培训方式与农民多样化的需求不适应,培训效果不明显。

2.5 农业职业教育“三大难题”没有根本破解 一是招生难。多年来涉农专业学校生源严重不足,面临生存危机。20世纪80~90年代农业中专学校办学红火的局面很难看到。农民参与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性不高,部分农民受小农思想束缚,视野狭窄,安于现状,认为没必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接受培训,更不愿因参加培训而失去赚钱机会。二是办学难。农业职业学校没有必须的生产实习基地,农业优质品种的引入、试验、示范和推广等教学活动开展难,教室里讲养猪,黑板上学种田。师资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由于长期人事冻结,专业资师严重缺乏,教师跨专业代课多,青年教师大学毕业直接到校任教,没有实践经验,教学质量难提高。三是“农”字类毕业生就业难。多数学生不是回乡务农,而是进城打工,有的村几乎是空白。

3 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建议

3.1 进一步明确农业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 农业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农业职业教育事业的公益性,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把育人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效性工作来抓。农业职业教育应定位于服务区域性农业生产,为地方农业产业化培养批量职业农民。因此,要在区域农业定位的基础上,研究现代农业的特点及岗位特征,进而确定新型农民的职业范畴、层次及培养要求,准确把握职业农民的内涵、容量、从业现状、专业需求等,突出办学特色,找准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方向。

阜阳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立足阜阳,围绕阜阳农业现代化需求办职教,着力为当地农业生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养具有职业操守和道德、农业经营能力、具备科学素养,适应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

3.2 整合农业职业教育资源 针对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情况,政府应设立专门的管理协调机构,明确职责任务,负责新型农民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加强农业科研、教育、农技推广、涉农龙头企业的沟通协调;负责农业职业教育的规划制定,组织农民参加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教员教材的编制、资金管理、证件发放等工作。同时还要强化政府对农业职业教育的宏观调控功能,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农技教育培训体系。

3.3 切实为农业职业教育提供资金保障 农业职业教育是一项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事业,各级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资金投入,将农业职业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提高农业学校(院)、农民教育培训机构人均经费标准,大幅度增加农民教育培训的财政投入。

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应纳入国家资助体系,目前中职教育涉农专业享受免学费资助,面窄量少,吸引力不强,对职业农民的培训效果不明显。解决农民免费接受职业教育问题,是对种植养殖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鼓励,引导农民以半农半读形式,在家门口就地就近接受农业专业教育。并建立国家出资购买农民学习成果的公益性补偿制度,通过学成后补贴、政府购买学分的形式,享受学习补贴。

3.4 强化农业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职业学校(院)是培养农业人才的主阵地,其教育水平决定着人才培养的速度和质量。加强市县乡村四级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确保教学有设备、下乡有工具、学习有场所、实习有基地。能够进村、入社、到场,把教学班办到乡村、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村社区和家庭农场,方便农民学习。加强农民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民教育信息化步伐,构建农民终身享受农业技能培训的公共服务平台。

建立以涉农专业教师为主,选聘农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和壮大技能型教师队伍。加强同农业高校、农业主管部门、涉农企业的协作。关注农业领域最新技术成果,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注重教材针对性和实用性,组织编写创业型、技能型乡土教材。

3.5 改变办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坚持服务农业、农学结合、实用开放、方便农民、科学规范原则,将农民职业教育与农业生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改革传统专业教育为现代产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与农业岗位、教学目标与职业能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实际全面对接和深度融合,加快培养适应现代农业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经营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

农业职业院校围绕农业生产实际,完善专业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围绕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关键环节设置教学培训课程。以农业产业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送教下乡”、“工学结合”、“半农半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行业、企业全程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机制,直接面向农村农业生产一线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改革农业职业学校(院)改革招生方式,允许免试入学、免费培养,积极招收农村大龄农民(45岁以下学历教育、50岁以下的技能培训)。农民自愿报名、学校统一录取注册,并纳入招生计划,享受全日制中职学生待遇。毕业后颁发学历证书、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从“学历教育”向“产业教育”转变。

对农民学员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采用适合农学交替、半农半读学习方式的学分管理制度,把生产经营技能、职业资格等学习成果纳入学历教育学分的认定。经考试、考核成绩合格者发毕业证。实行弹性学制,为务农农民完成学业提供便利。延长修业时间(可定3~6a),顺应农民居住分散、学习与生产兼顾的实际,教学点办到村镇,实践点设在田间地头,农闲时间集中上课,农忙时兼顾学习和生产,重视学用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3.6 实行农民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建立“职业农民注册登记”制度。职业农民要通过考试设置门槛,根据等级取得资格,让农民成为政府认证主营农业的农村生产经营主体。研究制定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探索职业农民准入及退出机制,进行动态管理,以提高农民对现代农业科技吸收转化运用能力为核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农业发展活力。

3.7 优化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环境 一是把宣传农业职业教育摆上应有的位置。党委、政府要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宣传职业农民培训新政策,宣传农业战线上的成功人士,宣传农科教统筹结合的好典型,让广大农业劳动者深刻认识到技能更新的重要性。二是强化行业指导。农业管理部门发挥熟悉农业生产实际、了解农民需求的优势,加强对农业职业学校(院)在人才需求预测、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等方面的指导,提出针对性建议。支持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人员走进讲堂,提高教育与农业生产的结合度。三是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对农业创业者给予资金奖励和政策支持,鼓励毕业生在农村办经济实体,引导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四是学校加强毕业生创业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农字类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让他们看到农村发展的广阔前景,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素质。发挥技术信息资源优势,与毕业生保持长期联系,进行技术指导,跟踪服务。

参考文献

[1]毛义成.湖南高职林业人才培养浅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3(5):73-74.

[2]杜保德.日本农业职业教育的做法与启示[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1):3-6.

[3]魏明.德国农业职业教育[J].农民文摘,2010(10).

(责编:徐焕斗)

作者:高伟

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化论文 篇3:

从社会学角度探析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招生难问题

摘 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招生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从社会学角度看,其根源是农业生产者的社会地位较低造成的。改善和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才能从根本上缓解或化解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招生难的困境。

关键词:社会学;社会地位;农业中等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梁桂(1971-),男,汉族,广西蒙山县,经济学士,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高级讲师、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中等职业教育。

一、当前农业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招生难的困境

招生并轨以后,取消了包分配和国家干部指标,加上大学扩招,“普高热”持续不减,给农类院校招生带来巨大冲击。特别是处于农类教育最底层的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呈现急剧萎缩的局面,很多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传统农类专业正在慢慢消失,只有畜牧兽医类专业还勉强可以维持原有的规模。这种局面对解决“三农”问题是相当不利的。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招生难的困境具体表现为以下四方面:

(一)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人数少

招生并轨以后,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急剧下降,特别是农作物类的专业,几乎招不到学生,很多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只好改变办学方向,有的把主要精力放在办高中,有的大力开发工科类专业,已经名不副实。以广西为例,全区有八所农业厅管辖的农业中等职业学校,有七所已经以非农专业或办高中为主,农类专业在校生所占比例非常小。只有一所农业中等职业学校靠畜牧兽医专业支撑着。多年来,在国家有关政策的调控下,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总体规模正在逐年扩张。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却逆势而行,不但相对数在萎缩,绝对数也在萎缩,招生形势非常严峻。

(二)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成本高

在教育产业化的大潮中,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可以说已经进入了市场化运作时期,为了招揽生源,每个中等职业学校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广告,公关,成立专门的招生队伍,组建庞大的招生网络等等,市场营销的理念和手段全面运用到招生工作之中,竞争非常激烈。生源介绍费的标准越来越高,并且逐年上升。据知情人士透露,沿海发达地区的某些中等职业学校为了从内陆省份抢夺生源,2006年开出的生源介绍费竟然达到1300元/人,更令人瞠目咋舌的是2007年一下子飙升至2300元/人。尽管教育主管部门明令禁止招生支付生源介绍费,但在利益驱使之下,也是为了生存与发展,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招生困难的学校,不得已而为之。很多中等职业学校核算招生成本后都得出这样的结论:新生入学一个学期后才能收回招生成本。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在招生弱势的情况下当然无法超脱,不但招生投入巨大,而且收效甚微,难以扭转招生人数逐年下降的趋势。

(三)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生源文化基础差

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几乎没有了文化基础的门槛。除了热门的中等职业学校可以设置招生入学分数线之外,一般的中等职业学校几乎是来者不拒。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当然无法设置招生入学分数线了。由于农类专业历来在社会中声望不高,中考考分较高的学生绝大多数不愿意选择农类专业,造成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文化基础相当差。可以说相当多的学生根本就不具备学习专业技术所需的基本文化知识条件,尽管可以拿到毕业证书,但纯属滥竽充数。

(四)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我国当前加快了工业化建设进程,非农专业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并且就业环境越来越好,这必然会给本来就举步维艰的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带来更大压力。按照某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实现工业化必然会促使从事农业的人口逐步向工业领域转移,从事农业的人口的比例会逐步下降。近年来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呈下降趋势其实是与这一大气候相一致的,因此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的前景不容乐观。当前每一所农业中等职业学校都在想方设法开辟非农专业来谋求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如果只有单纯的农类专业将承受着很大的办学风险。

二、从社会学角度探析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招生难的原因

(一)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基本理论

由于存在各种社会差别和社会不平等,全体社会成员不可能处于同一水平的社会位置上,从而形成了各种高低有序的社会层次。这种现象在社会学中称为社会分层。社会分层是社会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德国社会学家韦伯首创了社会分层理论,他提出了划分社会层次的三重标准:财富-经济标准,权力-政治标准,声望-文化标准。现代社会分层理论虽然明目繁多,分层标准五花八门,但基本特点仍然源自韦伯的分层模式。当代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倾向于把职业作为社会分层标准,因为现代人的财富、权力、声望大多来自于其所从事的职业,不同的职业联系着不同的报酬、福利、特权和声望,所以职业能从整体上折射出个人的社会地位状况。社会分层现象表明了社会成员在某个时点上的社会位置。从较长的时间段来考察,社会成员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又是经常发生变动的,这种现象在社会学中称为社会流动。社会流动可以分为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社会学家研究的重点是垂直流动,因为无论社会成员的个人表现还是整个社会的结构性质都受垂直流动的影响。

社会分层是产生社会隔阂和社会冲突的根源。在人们不可能完全消灭社会分层现象的情况下,合理的社会流动可以抵消社会分层的负面影响。在提供平等流动机会的社会中,社会分层往往能有效地激发人们的内在潜能,促使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和才智,发挥自己的个性,有利于促使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和谐。

(二)教育的社会分配作用影响着人们对教育类型的选择

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很多,社会学家已经识别出来的主要有社会结构因素、社会出身或家庭背景、个体特征、自然因素、教育因素五类。前四种因素对于个人来讲,要么是不可控制的,要么与教育关系密切。所以,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因素已经成为影响社会流动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或文凭、学历等)成为人们获取社会资源,向上流社会流动的一项重要指标和条件。教育社会学中的分配理论认为,教育是对人进行合法分类,并权威地将其分配到社会各个位置的一套制度化的规则。布劳和邓肯的研究证明(1967):教育对于人的地位获得具有直接影响,尽管有时个人的能力并没有因受教育而提高。教育对个人职业的影响,即使在晚年仍然产生较大作用。因此,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人们选择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个人社会地位的升迁。由于教育的社会分配作用,选择何种程度与类型的教育就预示着选择了在未来社会中处于何种社会阶层的职业。

(三)农业生产者的社会地位较低是导致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招生难的社会根源

接受普通高中教育或中等职业教育,接受非农中等职业教育或农业中等职业教育,都与个人未来的职业、社会经济地位密切相关。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直接从事第一线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的初、中级技术工人。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培养从事基础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等研究和开发的专门人才。后者的培养目标比前者的培养目标在社会中的地位要高,由此可见,“普高热”的出现是有深刻的社会根源的。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当然是面向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初、中级技术工人了。众所周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初、中级技术工人历来在社会上的声望与收入都相对较低,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必然会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选择接受农业中等教育,造成农业中等教育招生困难。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农业的弱势地位就一直没有改变过,农业平均投资收益率低于工商领域的事实一直没有改变。尽管发达国家的农业已经实现了现代化,但仍然离不开政府的大量补贴与扶持。我国改革开放至今,农业和农村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三农”问题仍然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2007年末,“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在中央党校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务农农民成为“改革受益最少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想在短时期内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社会声望和收入看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招生难不会是暂时的,还具有长期性。

三、应对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招生难问题的设想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从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际的分析中得出的科学结论。农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始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农业教育。农业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农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得到加强。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改善和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才能从根本上缓解或化解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招生难的困境。以下为本人提出的几点应对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招生难问题的设想,仅供参考。

(一)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优化农业就业环境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广泛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农民一家一户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的分散经营成为了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由于规模小,投入有限,导致仍以手工劳作为主,生产设备简陋,工作环境和条件差,生产效率较低,收益也相对较低。要改变目前仍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的局面,必须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从而优化农业就业环境。

(二)从制度上提高和保护农业技术人才的应得利益

农业技术人才一般都工作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工作与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然而事实是他们得到的报酬并不高,这与农业生产的效益有限有密切关系,这也是我们把农业当作“艰苦行业”的主要原因。我们要发展农业,必须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制度上提高和保护农业技术人才的应得利益。这样农业技术工作岗位才会后继有人,才能够吸引素质更高的人才走上农业技术工作岗位,我们的农业生产发展才能稳步健康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和贯彻农业就业准入制度

推行就业准入制度的意义在于加快劳动者素质提高,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提高效益,保护消费者利益等。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同时意味着提高了就业门槛,对保护现有从业人员的应得利益具有很重要意义。当前,这项工作已经在农业领域开展,但主要停留在职业资格认证方面。必须进一步完善和贯彻农业就业准入制度,使之落实到实处。

(四)深化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改革

招生并轨后,意味着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角色需要改变。面临招生难可以认为是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角色转换没有到位所致。因此,必须不断深化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使农业中等职业教育能做到与时俱进。农业中等职业教育主管部门有必要重新整合现有的农业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率,发挥规模效应,树立农业教育的品牌;同时需要对农业中等职业教育进行重新定位,开辟新的教育市场,寻找新的生源。现在仍坚持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大多数人是谁呢?农民。笔者认为,大力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才是农业中等职业教育主战场。可喜的是,各个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农民技能培训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2]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张祥卉

作者:梁 桂

上一篇:自闭谱系障碍儿童教育技术论文下一篇:班级群体互动发展体育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