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农业科技状况与战略透析论文

2024-04-14

对于农业科技状况与战略透析论文(精选8篇)

篇1:对于农业科技状况与战略透析论文

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的原因分析

从我国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状况看,明显存在不足的现象,经费的支持度偏低。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农业科技研究的重要内容,从当前的情况我国农业科研人力不足,科研人员整体素质比较低也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水平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从我国现代农业科技人员的数量看,其绝对规模比较大,但是相对我国庞大的农业部门本身规模来说,呈现相对比较小的局面。科研人力投入相对不足已经影响到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整体趋势。农业科研具有人力资源集约型的特点,农业科研人员的整体素质将直接决定农业科研能力,从现代农业科研发展趋势对农业科研人员的要求看,具有几个显着性特点,农业科研人员的学历水平是科研工作的基础,因此正规性教育已经成为科研人员获取知识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现代农业科研人员的学历水平直接反映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趋势。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机制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比较弱。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研究中需要对农业科研成果进行转化。从现阶段看,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成果转化存在一定的弊端。农业科研、技术水平和农民技能教育培训之间存在分离的问题。这种模式产生的结果是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很难得到真正的提高,获取各种文化信息技术的机会较少,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扩散速度会进一步的降低,农业科技传播和扩散的范围比较少对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看,当前我国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不属于同一个部门领导,因此二者没有建立起相互交流的机制,两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顺畅,农业推广和农业科技之间的不衔接导致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对整个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会产生负面影响。从当前的情况看,我国每年产生农业省部级可科研成果达到6000多项,但是其成果转化率仅达到30%。而美国的农业科技成果率转化达到60%,其他一些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成果转化率也都在60%左右。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事业受到一定的冲击,其主要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性质认识不清,对市场只做了片面性了解。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过程中受到短期效应影响,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长时间人们放弃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农业科技推广活动没有很好的组织和协调,大幅度削减农业科技推广的事业经费,这样形成了所谓的断奶、脱钩政策。因此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出现危机,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对科技成果推广产生一定的影响。农业科研成果的扩散和传播在农村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技术交流落空、技术指导失灵,导致农业科研技术推广不到位,从根本上影响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农业科研管理体制自身存在问题,行政干预性较强对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产生负面影响。农业科研发展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文件、会议、报表和指标等形式进行行政干预,农业科研系统运行过程中可以分为分配型运行和执行型运行,因此农业科研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附属物。

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策略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需要强调政府服务职能,从根本上优化农业科技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需要强化政府服务职能,从根本上优化农业科技发展的整体环境。在集约型经济增长过程中,政府的重要职能是推动农业科技全面发展,通过农业科技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从技术进步行为角度看,需要从农业技术选择的决策者向农户技能服务的方向转变,从根本上诱导农业技术选择。因此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技术信息服务水平,从根本上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推广服务。根据用户导向基本运行机制向农户型推广机制方向转变,建立以国家推广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制度。其次需要提供风险保障服务,针对新技术风险和自然风险建立保险业务,如果农户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遭受到一定损失之后,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经济补偿。最后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督服务机制,针对技术选择问题需要投入各种要素,政府必须进行监督服务,从根本上减轻中间商对农户的盘剥,从而达到降低农户交易成本的根本目的。增加我国农业科研投资,从根本上保证农业科研发展的后劲。现阶段需要明确政府在农业科研投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且按照法律的模式规定财政对农业科研投资的比例,政府应该成为农业科研投资的主体,从宏观上对农业科研活动进行组织协调。从而达到保证和维持农业科研活动达到最优选择的根本目的。我国农业科研经费的筹集机制关系到农业科研发展的整体趋势,通过开展多种渠道的经费筹集机制,从而达到丰富农业科研资金来源的根本目的。所以单一化的政府农业科研投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的根本性要求,所以需要开展其他模式的筹资渠道来弥补政府筹资的不足,当前需要制定有利的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从而鼓励企业对我国现代农业科研活动进行投资。从而实现基地、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转变,这才是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的根本性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策略。农业科研基金的管理体制建设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的重要策略,需要对农业科研资金进行优化配置,建立规范的农业资金归口政策。健全农业科研成果推广体制,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是现阶段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的重要策略,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

篇2:对于农业科技状况与战略透析论文

目前在广大化工企业的生产里,已经对化学物品产生了很强的依赖。虽然这些化工物品的使用对化工生产有着十分关键的效果,但若是过多或不科学使用,同样会导致化工行业环境的破坏。

(1)滥用化学物品在化工行业排污中的污染。化学物品是目前化工行业生产的基本措施之一,但由于过分依赖化学物品的作用。不科学的生产方式造成许多有毒化学物品融入地面水,进而进入江河湖泊甚至地下水,造成藻类等许多水生动植物的大量死亡,水质恶化。

(2)滥用矿物燃料对化工行业环境的破坏。使用高效的燃烧物对保障化工行业生产是很关键的。但因为许多燃烧物如煤炭的有效使用率不高,通常只有50%到60%,产生的`气体与废渣主要都散发在空气里和吸收到土壤里,尤其是吸收到土壤、水源、动植物体内,在自然界的食物链中出现依次递进的危害循环。

(3)废弃物在化工行业排污的因素。垃圾处理技术的推广对废弃物的处理带来了明显效果,但因为成本问题迟迟得不到真正使用。许多废弃物无法自主迅速的分解,丢弃在空地或者农村会影响耕作,又会导致土壤的质量下降。土壤里化工废弃物渐渐累计增多,由于影响了土壤原有结构而造成土壤水肥保持效果降低,影响了作物根系发育及土壤里养分、空气、水分子的良好循环。

增强保护及改善化工行业排污的宣传教育力度多方实施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化工行业环境保护观念,广泛号召大家进行化工行业环境保护,将相关知识、规定等在化工行业中专、夜校及化工院校相关专业中进行普及教育。适时对广大化工行业工作人员开展的授课和一定的培训,增环保队伍的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将增强全民环境意识与培养环保专门人员融会贯通。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在大力贯彻落实环保法和化工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等法律政策的前提下,还要制定实施化工行业排污和环境保护的政策制定与详细标准,将化工行业中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建立于法律政策的前提下,依法对化工行业排污情况进行改善,必要时依法对责任单位、责任人进行处理。组织健全专业的化工行业排污观测保护单位化工行业排污的检测单位是进行化工行业排污状况改善的行政支持。这种机构利用观测研究,能够迅速充分的了解化工行排污境的现状和污染程度及来源,并有效的实施相应的办法与整救措施,预防或降低污染与环境破坏的后果。严格考察化工企业的生产水平与治污能力,对于他们的生产以及化工排污会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要可续考量第一是科学全面的进行规划,根据本地的地理特点与生产布局、地方环境因素的情况来建设专门的化工工业园区,布局上尽量集中,可以将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也有利于处置和治理;同时根据产业结构的情况,进行规模化生产,提高化工产品的技术进步,降低资源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物的“产出”量,大力普及绿色生产技术。优化化学物品的利用,实施环保综合防治模式利用化学、环境科学、管理等各种技术提高化工污染防治水平,优化化工行业的利。用摈弃一味“下猛药”的做法,熟悉化学物品使用安全标准,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教育培训,使他们增长科学知识,学会科学的化学物品使用方法。同时化工行业科学工作者要多方研发推广危害低、残留少、易分解的化学物品,尽可能降低排污中的“毒性”,保护生态的稳定。

篇3:对于农业科技状况与战略透析论文

1 数字时代的科技情报学

1.1 数字时代的特征

互联网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美国由军用转为公开民用以来,短短的20多年,它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的方方面面,影响并改造着我们的社会。

美国学者认为,互联网正在成为地球的“神经系统”,把每个人的神经都连接起来,准确地说,是把全世界的大脑都连接起来,成为网络“有机体”的一部分。与工业时代不同,数字时代的就业人数将大大增加,但工作场所将更加分散,更多的人将从事知识性的工作,会接触大量的信息,而网络则把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

数字时代的基本社会形态特征是网络社会。它是由计算机和网络构成的虚拟社会,尽管形式上游离于现实社会以外,但网络社会是社会在数字时代的最新表现形式和必然发展趋势,它与现实社会始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网络化、数字化方式的通信交流与相互作用,使人们摆脱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限制,极大地拓展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作、学习、思维和娱乐方式。

1.2 崭新的科技情报学

情报学是一门发展中的交叉学科,吸收和融合了其他多门学科内容,包括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语言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数学、行为科学、概率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的内容。近年来,得益于通信和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科技情报学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现在,自动采集数据、自动分类整理、自动信息群聚类、自动网页链接、自动全文内容概括、自动相关信息提示、自然语言处理、概念检索、信息多渠道传送、智能化分析、数据挖掘、知识发现、信息过滤等已经将科技情报学推上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舞台。

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知识和知识管理,无论是在其采集、组织、交流和传播,还是在其创新、利用和决策支持方面,其所采用的方法都将不同于20世纪情报学所创造的各种分类法、索引法、文摘法和引文分析法,真正基于知识单元的科技情报学已经到来了。

1.3 信息竞争成为科技情报学的核心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一个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竞争与合作、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已初步形成。世界上所有国家的经济都将纳入到一个经济体系中,国与国的竞争、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竞争,无论是竞争的内容还是竞争的形式都与工业时代的竞争有着根本性的区别,都体现着知识经济的特点。而所有竞争的焦点就是高科技,也就是科技情报的竞争,因此,信息的竞争必然成为科技情报学的核心内容。

信息竞争主要包括3个层面的竞争: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及信息使用能力的竞争。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产生成几何级数增大,信息量浩瀚如海,及时并无漏无误地发掘、分析、整理、抽取对国家、企业发展有用的信息,已经成为国家与企业信息处理的主要任务。例如,国外许多跨国公司通过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和遍布全球的办事机构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地搜集当地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信息并及时传递到总部。信息处理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国家与企业运用信息支持国家和企业竞争的能力高低。而跨国公司都有超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信息处理后所形成的各种数据报表如果不加以使用就是一堆废物,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业只有把这些数据、报表用于国家政策制定和经营决策中,才能将信息优势转化为国家与企业的竞争优势。信息使用能力是信息竞争的最终体现,代表着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的竞争水平。

2 传统科技情报学的战略突围

2.1 传统的做法

公共科技图书馆作为科技知识和信息聚集、传播、交流、共享的枢纽和门户,一直是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和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建创新型国家服务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国家、各级地方政府和科技企业提供了各类优质信息服务,在我国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使得人们在获取科技信息时不受时空的限制,从而使得传统的科技图书馆被动服务的局面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要想获取信息,已经不用像过去那样,非得到图书馆里,通过复杂的手续,来借阅纸质书籍。如今,人们可以通过网络,通过鼠标点击就能轻而易举地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2.2 战略的突围

竞争是组织间信息不均衡分布及信息能力不对称的结果。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2002年指出:“对一个企业来说,外部环境中的任何变化,包括技术的、经济的及政治的因素,都可能对企业的利益乃至其生存产生重大影响。如果能够通过‘阅读’早期的预警信号,发现并预知这些可能的变化,就可以利用所剩余的时间,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开威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这种能力在当今社会中已越来越至关重要了。”

这段话中的“预警信号”是指可以通过情报的搜集、分析、加工与研究获得的信号。这就需要企业开展信息竞争,抓住瞬息万变的信息,在众多的信息中去伪存真,把信息变成有用的情报,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强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制造出有用的情报,这显然是科技情报部门的强项和优势。形势的变化要求科技情报机构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自身绝对优势,主动出击,积极打造科技信息精品,供各类政府决策者和企业家使用,建立起信息精品市场。

2.3 展现实力

正如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所说:“我们周围充满了信息,但却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情报。”信息时代的信息爆炸给人类带来了无限创造力的资源,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造成信息污染和过剩。在信息污染和过剩的环境中,任何组织和企业要及时获取真正有用的信息,就如大海捞针一样困难。因此,组织和企业需要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精炼准确的情报,这一任务只有科技情报机构方能胜任。

以笔者所在单位——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为例,该单位在处理情报、信息、事实方面具有专业化水平和能力。事实就是零散的资料,信息则是零散资料的汇总,而情报是能使你作出正确决策的信息分析。尽管信息不是情报,但信息是情报的原料。在零散、混乱的信息流中,有一定的知识模式,将这些知识联系起来并加以分析,可能发现许多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情报。情报与信息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包括了把分散的有关竞争对手的信息、资料转化为互相联系的、准确的、可使用的知识的分析过程。这些经过分析、处理的知识能使企业的决策人员清楚地了解有关竞争对手的地位、绩效、能力和动机。有了这些知识,他们在制定战略决策时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便大大减少,作出正确决定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近年来,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每年均承担政府部门下达及社会委托的调研、咨询、开发、研究等课题50多项,接待企事业单位各类客户5万人次以上,完成企事业单位委托检索查新、项目包装与策划、科技成果转化等课题2 000多项,开展各种技术服务和技术交易等活动100多项(场),开展技术咨询2万多人次。特别是近2年,针对广西的产业优势,该所重点编辑出版了《产业最新情报》,每期均以广西的一个重点产业为主题进行信息搜集与分析,提供给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业决策者参考,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新、最急需的信息,充分掌握决策的主动权,保证本地企业的产品在国内市场甚至国际市场占据一定的竞争优势。

3 结语

随着全社会对信息的需求量不断扩大,互联网对传统科技图书馆和科技情报机构的冲击很大,在图情合一的状况下,科技情报部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空前的机遇。因为,伴随着情报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起源于文献检索、偏重于信息处理与存储的情报学也在不断地丰富研究内容,拓展研究范围,完善理论框架。尤其是情报学博采信息技术、商业智能、市场情报之长,面向经济信息服务领域,面向企业市场需求,将科技信息精品这一特定的情报需求作为其学科外延和理论体系的拓展,不仅使情报学确立了新的学科发展增长点,而且使情报研究的理论、方法、技术在竞争情报研究领域的实践中得到升华,既可以成功地实现战略突围,而且预示着未来发展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邱冠华,等.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技术支撑与方案[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

[2]贺德方,等.美国政府科技报告管理和服务体系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篇4:对于农业科技状况与战略透析论文

【关键词】血液透析;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

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力低下,由于输血、手术、透析等危险因素, 乙型及丙型肝炎患病率高于健康人群[1]。乙型及丙型肝炎已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并发症之一, 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存活率、生活质量及肾移植术后存活率的重要因素[2]。本文通过检测我院2011年1月1日~2012年5月31日10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旨在了解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分析可能的感染因素,从而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1日~2012年5月31日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6月的患者106例,透析前HbsAg、抗-HCV阴性,男性72例,女性34例;年龄18~76岁。其中糖尿病肾病13例,高血压肾损害2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39例,其他26例。透析时间3.5~4小时∕次,透析频率2~3次∕周,血流量200~300ml∕min, 透龄6月~4年,其中透龄<1年有47例,透龄≥1年有59例。透析后有输血史患者26例,透析后有手术史患者24例,排除既有输血史又有手术史的患者。

1.2检测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HBsAg与抗- HCV。1.3统计学处理 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乙肝、丙肝标志物检出情况 106例血液透析患者HbsAg阳性16例,阳性率为15.09%;抗- HCV阳性11例,阳性率10.38%。

2.2 肝功能情况 16例HBsAg阳性患者中ALT>80 U/L的7例,占43.75%, AST>80 U/L的4例,占25%;11例抗- HCV阳性患者中ALT>80 U/L的8例,占72.73%,AST>80 U/L的4例,占36.37%。

2.3 输血史与肝炎标志物的关系 比较有输血史与无输血史血液透析患者其抗-HC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间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4 透龄与肝炎标志物关系 透龄<1年的血液透析患者HBsAg阳性率与透龄≥1年的患者HBsAg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透龄<1年的血液透析患者抗- HCV阳性率与透龄≥1年的血液透析患者抗-HCV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输血史与肝炎标志物的关系 乙型肝炎呈世界性流行, 据WHO統计,全世界约20亿人感染过HBV,其中3.5亿为慢性感染者。我国一般人群HBsAg阳性率为8.22%, 属乙肝高流行区[3]。不同地区HBV流行强度差异很大。本文106例血液透析患者HBsAg阳性16例,感染率15.09%,其中血液透析后有输血史的患者HBsAg阳性率24.53%,无输血史的患者HBsAg阳性率13.75%,两组患者P> 0.05。由此可见,输血不再成为导致血液透析患者HBV感染的最主要原因。本组患者BsAg阳性率较高,考虑与凉山处于偏远山区,患者生活条件和习惯差,加之40岁以上的患者多未接种乙肝疫苗等因素相关。另一方面,血液透析后有输血史的患者抗-HCV阳性率23.08%,无输血史的患者抗-HCV阳性率6.25%,P<0.05,说明输血是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血液透析患者输血次数、输血量是增加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早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率高主要与反复输血有关。因此对血液透析患者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尽可能减少输血。

3.2透龄与肝炎标志物的关系 透龄<1年的血液透析患者HBsAg阳性率与透龄≥1年的患者HBsAg阳性率相比,P> 0.05,表明透析年限的增加不是HBV感染增加的主要危险因素。血透患者免疫机能低下,普遍存在免疫缺陷,研究发现,在透析人群中注射乙肝疫苗有助于减少乙肝病毒感染[4]。本文中透龄<1年的患者抗- HCV阳性率与透龄≥1年的患者抗-HCV阳性率相比, P<0.05。单因素分析丙肝抗体阳性率与透龄正相关,透龄越长丙肝的感染率越大,这和国内外的观点一致。Hinrichsen等认为,透析年限增加是HCV感染增加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时间透析的危险度大于输血危险度,这也提示透析过程可以看作是与输血无关的独立危险因素,说明存在着与透析相关的医源性传播途径。

4 结论

输血是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透析年限增加是HCV感染增加的主要危险因素。血液透析患者乙肝、丙肝的感染率较高,与输血、透析时间等有关, 血液透析单元应严格掌握患者输血适应症,尽可能减少输血,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肝炎病毒阳性者与阴性者应严格分区分机隔离透析,阳性患者透析器严禁复用,不同区域内的护理人员及物品应避免交叉,以减少患者的感染机会。

参考文献:

[1] 杨慧芳,俞建芬.血液透析患者乙肝、丙肝感染现状调查[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8(2):105-106

[2] 李六亿,刘玉树.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3]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内科学杂志,2006,45(2):162-170.

篇5:对于弱势群体生活状况的调查论文

学号:201317040 姓名:谢金利

关于大学生对弱势群体生活状况关注度的调查与分析

提要:弱势群体,一般集中在社会上处于底层的人,比如缺乏劳动能力的人,包括老人、孩子、残疾人;又比如没有劳动机会的人,如下岗失业人员。还有一部分比较特殊,他们虽然有劳动能力,也有劳动机会,但因为是流动人口,在城市务工却被贴上了农民的标签,这些都属于弱势群体。

在一个社会中,如果有弱势群体,那么就会有强势群体,现在,正是我国进步与发展时期,强势群体也就付出的辛苦多了些,来填补弱势群体。所以,在此期间,弱势群体也感受到了国家、社会、人民对他们的关怀。关键字:弱势群体 存在原因 对策

一、调查背景: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中,人人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这个无形的竞技场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有很多人处在社会的边缘角落,如丧失了劳动能力的老人、未成年的孤儿、还有街头流浪的人群等等,他们都需要社会给予特殊的关心和帮助。

二、调查目的:我们在校团委与院领导的许可下组成了此次 “提高大学生对社会弱势群体生活现状的关注度”的主题调查活动。旨在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心理状态,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关注程度,号召和呼吁社会广泛关心和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使他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为构建和谐社会出一份力。

三、调查方式:此次调查我们采用了网上电子问卷调查和到弱势群体中去发放问卷的调查方法,旨在全面的了解大学生对弱势群体生活状况的关注程度和弱势群体的真实生活状况,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最后我们进行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客观地反馈调查结果。

我国弱势群体在社会发展中产生的状况和存在原因。弱势群体的界定:弱势群体是指工人队伍中那些在就业和报酬待遇问题上遭受歧视和不公正对待,或者是竞争力不强的群体。目前弱势群体大体上有9类:童工和未成年人工人;女工;残疾工人;移民工人;年龄较大工人和退休工人;非规范就业工人,包括非全日制工、家庭工、临时工、和劳动承包工;非技术工人;失业工人;非正规经济部门工人。这九类工人互有交叉。国际劳工弱势老工群体之所以处于易受损坏的弱势地位是由于性别、种族、年龄、国籍、健康以及就业方式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到歧视,导致就业机会和报酬待遇上的不平等。非规范性就业很少享有甚至不能享有社会保障、福利和职业培训的机会。

所谓“弱势群体”至少有三层含义:

1、他们的现实生活处在一种很不利的状况之中,从更现实的意义上来说,就是其物质生活的贫困状态。弱势群体中的一些人,尽管他们拥有工作,但可能因为个人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连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都没有完全解决。

2、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我国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个人的地位、个人从社会中能够得到的报酬,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这样的机制有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会对个人造成极大的压力。而弱势群体则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地位,造成这种劣势地位有社会的原因,如社会的制度安排;也有个人的原因,如身体的原因、受教育程度的原因等。

3、在社会和政治层面,他们也处于弱势的地位,这主要表现在他们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上。强势群体虽然可以动用自己所掌握的资源,影响公共舆论,影响政治家的态度,甚至可以影响选举过程,影响政府的决策。但是他们掌握的资源很少,尽管可能人数众多,但他们的声音很难在社会中表达出来。说句老实话,如果政府和媒体都不为他们说话,他们自己很难有效地表达和追求自己的利益。农民工、非正规就业者以及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对于这一类弱势群体,社会支持则主要是增加个人权利、提高个人能力和改变社会环境。[1] 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

1、社会存在隶属关系 :并不单单身份关系存在隶属关系,某些契约关系同样可以产生隶属关系。劳动关系即属此例,虽然劳动者有出卖或不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为了摆脱这种“悲苦”的境况,劳动者通常是成为一名被雇佣者,由此雇主获得了对劳动力的支配权,同时,也获得了对劳动者的支配权,隶属关系也就形成了。因此,在这隶属关系中,受雇佣者就往往成为了弱势群体,没有太多的权利,生活也没有什么保障。

2、不合理的社会结构 :在断裂的社会中,由于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差别,城乡之间难以融合、共存于同一系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两个彼此分立的体系,甚至可以说它们处于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国现阶段城乡二元对立就是这种断裂的实在状态。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与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合理、不公平相联系的。“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是由一系列具体制度建立起来的,包括:粮食供应制度、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副食品与燃料供给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等,这十几种制度性差异,使得不同身份的人在社会中享有的待遇截然不同。其中,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相对而言更为关键,它们将中国农民置于二等公民的境地。”[2]对劳工利益的制度性安排的不公平,是造成弱势群体长期不能摆脱贫困的重要社会原因。

3、经济力量的差距造成贫富差距的增大:在原始社会以后,贫富差距始终与人类相随,在现代社会,随着具有强大经济力量的垄断组织的出现,现实社会中与之相对应的其他经营管理者和消费者的经济力量根本无法与之抗衡。经济的全球化,一方面把有些社会阶层迅速拉入世界体系中;另一方面又把有些社会阶层排斥在发达体系之外,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网络经济的发展,使世界正在迅速演变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知识经济的出现,则更加拉大了高知识阶层与普通阶层在经济和社会上的差距。

农民及农民工的困境

在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下,受自然、历史、技术、政策等原因的影响,农业已成为效益最低的弱势产业,从而导致农民的家庭经济状况积弱难返,农民工也是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束缚下形成的一种就业弱势群体,属于一种由经济和社会双重因素造就的社会边缘群体。

我国每年都要出现数百万的失地农民,由于很多失地农民缺乏必要的非农产业谋生的技能,加上征地补偿中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他们的生产、生活面临着极大的困难。由于他们的经济收入严重偏低,所以农民的生活质量也极为低下,因而疾病的发生率较高,但大部分农民难以支付巨额的医药费,这严重影响着农村人口的健康。他们面临的困境还有教育的问题,从现在情况看,在农村由于诸多原因,贫困农民及其子女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

“农民工虽然脱离了传统的土地保障的范围,但是农村户口的标识阻碍着其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城市社会对他们是经济吸纳,社会拒入。农民工从事的只能是技术要求低、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苦、报酬低廉的工作。还享受不到有城市居民身份的工人所能够享受到的各种福利待遇,而且离开土地后的农民工在城镇就业体系中总是处于不利的地位,存在巨大的事业风险。”[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于弱势群体的界定还是十分了解的,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大学生社会生活及其群体的关注。

从我们的调查中得知,弱势群体普遍感觉到的困难是生活条件和子女教育问题,医疗条件次之。也体现了政府对于弱势群体颁布有关政策的漏洞和不完善的地方。让我们更加直观明了的了解到弱势群体所面临的困难,依此做出相应的援助。

从此图我们可以看到弱势群体对于政府的期望和他们内心的想法,体现了弱势群体的自主意识及对国家政治动态的关注。对于我国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予以完善。

1、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资源:弱势群体问题的根本症结之一是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包括财力、人力、物力、权力、能力、信息等)整体匮乏,由此导致其生活质量的低下与承受力的脆弱。要改变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就必须通过外界的帮助使其拥有足够多的社会资源。因此,帮助弱势群体获得其所需资源应成为社会救助的工作目标之一。影响弱势群体素质的因素很多,关键是教育不足、知识和技能缺乏。提高弱势群体素质,充分挖掘弱势者的潜能,有利于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调动社会的各种力量构建社会安全网络。比如对下岗职工而言,技能培训、再就业信息、社会保障资金、各种优惠政策等都是重要的社会资源。弱势群体的社会关系,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小环境,如果不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发展而相应的发展,弱势群体将逐渐脱离社会,使其更加困难和无助。所以,要关注弱势群体社会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帮助弱势群体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的小环境,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同和支持,让弱势群体尽快走出困境。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根据国际经验,解决因社会经济结构调整而导致的较大规模的贫困问题,最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救助。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在救济弱势群体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的救助方式有制度性救助(如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定期的周期性救助(如节假日期间的送温暖等),也有不定期的临时性救济,对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其实,在帮助弱势群体问题上,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尽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安全网。除了通过社会资金救助方式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还要建立健全针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性社会保护政策,如对受最低生活保障者及其家庭的医疗救助政策,对高龄老人、残疾者特别是孤残儿童等特殊弱势人群的特殊保护政策,对在岗社会弱者的特殊劳动保护政策等。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底线就是要让弱势群体能够有尊严地“活下去”。

3、完善弱势群体的宪法保护和政策倾斜:任何社会都会有天灾人祸,都会有一部分人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而暂时或永久地丧失劳动能力,对这些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政府有责任以立法和制度的形式予以保障。政府通过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协调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向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支持。这种支持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和物质上的给予,而且还应该激励和培养他们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重视保护弱势群体的特殊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政策。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弱势群体保护工作,保护弱势群体是我国的重要政策。但是,在我国缺乏对弱势群体的宪法司法保护手段,由此导致弱势群体越来越被边缘化。在现实中,弱势群体的权益受到侵害而又得不到宪法保护的情况并不鲜见。由于我国缺乏宪法司法保护机制,弱势群体的权利救济极其困难。我国没有采用宪法司法手段保护弱势群体权利的原因复杂,既有文化观念和物质条件制约的原因,也有是宪法法律体制存在缺陷的原因。

运用宪法司法手段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应当借鉴其它国家的有益经验并考虑我国国情。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其他一切法律的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要从法律上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必须首先从修改宪法开始。我国宪法的有些条文已经明显不合时宜。应当修改宪法,增加弱势群体的宪法权利,赋予宪法基本权利具有直接司法适用效力。同时,要落实宪法精神,完善法律体系,对相关的法律和制度、政策也要进行修改,特别是户籍制度、劳动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消除针对弱势群体的各种歧视性制度、法律与政策,建立公平的社会竞争环境和竞争规则。此外还应该进行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机关的地位和权威,为维护弱势群体的正当权益提供有力的司法保证。

篇6:对于农业科技状况与战略透析论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罗秋良, 女, 37岁, 因"维持性腹膜透析1a余, 发热、腹痛、透析液浑浊6h"于2010年03月02日入院。青年女性, 慢性病程。患者于2008年11月份因"排泡沫尿、双下肢浮肿1a余"入我科, 诊断"慢性肾衰竭, CKD5期"行腹膜透析置管术, 术后开始行维持性腹膜透析, 病情稳定后行CAPD治疗。CAPD治疗过程中患者于2008年11月~2010年1月曾发生5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给予更换短管、冲腹和抗生素留腹治疗后好转。

1.2 方法

谈话记录以及观察法。住院以来, 患者对答切题, 懒言, 表情淡漠, 情绪低落, 经常与病友及医护人员因小事发生争执, 不配合治疗, 因经济条件差有放弃治疗及轻生念头。

2 结果

根据对患者的病情记录及长期病情观察, 患者心理表现为恐惧、忧郁、焦虑以及预感性悲哀等。患者心理需求需要精神安慰, 需要尊重与关心, 需要家庭及单位的支持和帮助, 需要得到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

3 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

该腹膜透析患者因病情变化, 无法拥有正常人的生活。此外, 来自社会、家庭及医疗费用等方面的压力, 也给患者的心理蒙上阴影。[1]所以患者在不同程度上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特征, 并伴有自卑、孤僻、敏感、愤怒等不良情绪表现, 这些情绪的出现不仅阻碍治疗的顺利进行, 并且对该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 同时也妨碍其工作、家庭及社会。

4 腹膜透析患者常见心理问题

恐惧, 焦虑/抑郁状态, 预感性悲哀, 社会退缩等。针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 现提出以下心理护理对策:

护理人员应以热情, 亲切, 诚恳的态度去了解病人的心理, 以通俗易懂的语言, 结合患者的病情和症状深人浅出, 耐心细致地向病人解释病情, 并认真听取病人的叙述, 完善医患关系, 尽量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以达到预期目的, 并针对性地安慰, 劝导, 激励病人, 友好地向患者介绍正确的腹透方法, 目的和意义, 说明可能出现的症状, 反应, 同时请疗效较好的同种病例的现身说法以消除病人疑虑的心理, 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向患者家属介绍病人的情绪状态, 取得亲人的配合, 增进患者与家属之间的情感联系, 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情绪氛围, 改善病人的焦虑心理, 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2]

5 心理护理的成效

经过相应的心理辅导及有效的疏通情感后, 患者心情有所好转。有积极主动的沟通意向及对未来的期望;与同病室的其他患者能开心地交谈, 乐观地面对治疗, 对医护人员充满信任感。

6 腹膜透析患者心理护理心得体会

心理护理的首要条件是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腹膜透析患者人院后, 护士要在护患平等的基础上与患者主动沟通, 了解患者的个性特点, 需要和生活习惯。热情接待患者和家属, 使患者尽快消除陌生感。适应新环境,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主动参与各种检查, 积极配合治疗。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 引导患者逐步正视自己角色的改变, 讲解治疗方法, 减轻紧张心理, 让患者处于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 护士要详细介绍治疗的目的,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施计划性教育, 使患者对透析有一定的认识, 共同建立指导, 合作或参与型的护患关系。在治疗过程中, 要根据实际情况, 针对不同患者可能产生的不同情绪反应如恐惧心理特征护理对策。

7 讨论

给予必须的临床治疗及有效的心理援助, 正确引导家属、亲朋好友及更多的社会支持与关怀, 是患者能安心治疗及提高患者生命力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虽然腹膜透析相对于血液透析来说设备简单, 操作易掌握, 安全有效, 在基层医疗单位可广泛使用, 甚至可以训练患者在家里自己操作。[3,4]但腹膜透析在治疗过程中, 特别是已发生了并发症的患者, 除了生理作用, 患者的心理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可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 要使整个腹膜透析及并发症的治疗过程顺利进行并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是必不可少的。

摘要:目的 腹膜透析在治疗过程中, 除了生理作用, 患者的心理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提出腹膜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 对腹膜透析患者罗秋良进行个案长期观察分析。结果与结论 使整个腹膜透析治疗过程顺利进行并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是必不可少的, 分享了本人的一些护理心得。

关键词:腹膜透析,患者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Lo WK.Peritoneal dialysis utilization and outcome:what are we facing.PetitDial Int, 2007, 27 (Suppl2) :S42~S47.

[2]Dell'Aquila R, Chiaramonte S, Rodighiero MP, et al.Rational choice ofperitonealdialysis catheter[J].Perit Dial Int, 2007, 27 (S2) :S119~S125.

[3]陶巍巍, 张新宇, 王兰.社会心理因素对终末期肾病行腹膜透析患者康复结局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 (53) .

篇7:对于农业科技状况与战略透析论文

[关键词] 科研论文 诚信 调查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6-0043-03

Investigation on Credibility and Integrity of Fund Papers in the Journal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n Zhongqin Liu Wei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110032)(Hubei Finance & Taxation College,Wuhan,430064)

[Abstract] Build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tate policies in China. The research credibility and integrity is the base of building the innovative country.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honesty of research papers in universities which are the main achievements of researches and found that most research papers had good academic credibility and integrity. The papers with high repetition rate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ir own studies. This investigation is to provide some help for setting up the new scientific research policie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Research paper Credibility and integrity Investigation

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力度,科研投入逐年增加,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1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基础研究经费稳步增长,高等学校获得的基础研究经费为275.7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占全国基础研究经费的55.3%。高校一直是我国进行科学创新研究的重要力量,承担了大量的科研任务,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创新成果,每年科研论文产出量巨大。但近年来,科研学术不端现象不断出现,引起全社会对科学研究诚信状况的重视。维护高校科研诚信,防治学术不端行为,培养良好学术风气,是必须重视的问题。本课题从保证高校科研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对科技期刊基金论文诚信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对策与建议。

本文主要是对高校科研基金论文诚信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对高校科技科研诚信情况进行评估。考虑到对科研诚信的调查难以具体操作,因此,本研究从科研课题的成果入手,通过检测科研基金论文的诚信情况,回顾分析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掌握高校科研诚信的基本状况。

1 资料选取与初选排除标准

1.1 资料选取

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的自然来稿并于2012年和2013年进行学术不端检测的文章的学术不端检测结果,无论最后是否录用发表都作为本课题的研究资料。根据稿件初选排除标准将不符合要求的文章的学术不端检测结果排除,得到2012年和2013年符合要求的学术不端检测结果汇总表。从2012年和2013年的24000余篇稿件中选取明确标明课题来源的论文。对在投稿时未标明课题来源但在修改过程中补充了课题来源的稿件,因无法一一准确核对,为保证课题研究的准确性,都未选取。将有课题的论文与2012年和2013年的学术不端检测结果汇总表对比,分别提取出2012年和2013年有课题的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结果汇总表。共提取出2012年明确标明课题来源的论文1034篇,2013年明确标明课题来源的论文1492篇。

1.2 稿件初选排除标准

排除作者及单位等信息不明的稿件,排除最后没有进入稿件登记系统中登记的稿件,排除存稿中夹杂的基金项目证明、作者简介等资料,排除重复稿件。

2 方 法

为保证研究的准确性,本文运用中国知网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和Microsft Office Excel 2003办公软件作为研究的主要工具,采用如下数据处理方法对2012年和2013年论文检测的原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在2012年选取课题论文的文件夹中,新建一个WinRAR文件,打开WinRAR,然后向上返回,在WinRAR的资源管理界面上,可看到所要复制的2012年选取课题论文目录,Ctrl+A全选后去除非论文项,在工具栏“命令”项中选择“添加文件到压缩文件中”,这时会跳出一个新窗口。在跳出的新窗口中,点击选择“文件”选项卡。在“要添加的文件”里,有很多文件名,这些文件名是已经被选中而且用空格分开的,复制(Ctrl+C)它们。将这些文件名粘贴到Word中,这些文件名都是带有“.doc”后缀的,将“.doc”替换为“段落标记”,这样就得到独立成行的2012年选取课题论文的文件名。同样方法得到独立成行的2013年选取课题论文的文件名。

进入中国知网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下载2012年和2013年进行检测论文的检测结果的所有文件信息,用Excel文件形式保存,然后汇总成一个大的Excel文件,这样就可得到所有进行检测的2012年和2013年论文检测结果的所有文件信息。在Excel汇总表中,A列为“篇名”即文章编号,插入两列空的为B列和C列,将前述独立成行的2012年选取课题论文的文件名复制到B列,在C列中标题行下的第一个空格中输入公式fx=VLOOKUP(A1,B:B,1,0),然后把公式往下拉,全部填充至A列或B列中有数据格的最后一行,这样在C列中就会看到“#N/A”和“有文章编号的数据”两种选项,有文章编号的数据格所在的行就是我们需要的2012年课题论文检测结果的文件信息,然后用Excel“数据排序”方法对C列进行排序,排序后对有文章编号的数据格所在的行进行下拉复制,可整体得到2012年课题论文检测结果的文件信息。同样方法可得到2013年课题论文检测结果的文件信息。

最后,对这两年的文献检测结果按0—<10%、

10%—<20%、20%—<30%、30%—<40%、40%—<50%、

≥50%六个层次进行分类统计,得到课题论文文献检测结果汇总表。

3 结 果

3.1 2012年课题论文文献检测统计分析

表1和图1是2012年课题论文文献检测结果。

表1 2012年课题论文文献检测结果

从表1可以看到,中国知网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认定的中度学术不端问题占6.77%,重度学术不端问题占12.19%。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到20%以下的学术检测结果占53%,30%以下的学术检测结果占69%,占据2012年课题论文文献检测结果黑白饼图的绝大部分。超过40%的学术检测结果仅占19%。

图1 2012年课题论文文献检测结果黑白饼图

3.2 2013年课题论文文献检测统计分析

表2和图2是2013年课题论文文献检测结果。

表2 2013年课题论文文献检测结果

从表2可以看到,中国知网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认定的中度学术不端问题占7.30%,重度学术不端问题占11.13%。从图2可以清楚地看到20%以下的学术检测结果占56%,30%以下的学术检测结果占71%,占据2013年课题论文文献检测结果黑白饼图的绝大部分。超过40%的学术检测结果仅占18%。

图2 2013年课题论文文献检测结果黑白饼图

4 讨 论

4.1 科研论文诚信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被检测的科研基金论文多数得到较好的结果。2012年学术不端文献检测20%以下的论文占到近53%,30%以下的占69%;2013年学术不端文献检测20%以下的论文占到近56%,30%以下的占71%。2012年和2013年的检测结果各层次非常相近,这从另一方面说明本研究基本体现了在高校期刊上刊登科研论文的学术检测情况。至于应以何种标准认定某论文有学术不端问题,这是一个比较难以定量解决的问题,从研究结果和实际工作的体会来看,20%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量,占被检测文献的大部分。中国知网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只是一个对比分析,比如两位作者采用同一诊断标准,那么这一部分在检测系统中也会被认为是重复的,对古文的引用也有同样问题,所以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为我们提供了革命性的手段但也是不完善的,它只能给我们一个定量的结果,却不能给我们一个定性的结论,即使只有1%的重复量,但如果这1%是别人的重要研究结果却被不加标注当作自己的研究成果来使用,那也是一种学术不端,相反,即使有30%的重复量,但如果这30%是对诊断标准、疗效标准、古文等内容的合理运用,那也可以说不存在学术不端问题。

4.2 科研基金论文学术不端主要原因分析

分析重复率比较高的科研基金论文,我们发现完全照抄别人数据的属个别情况,通常是论文作者的过度自引或者同一课题的相互引用导致居高的检测重复率产生。

(1)“一题多吃”现象。同一个课题将结果分成几个部分来写,这与现实需要有关,有的课题申报时最后成果是多篇论文的形式,有的是晋级需要多篇论文,所以为了顺利结题或晋级将结果分成几个部分分别写出不同的论文。有时会看到基于同一课题的系列文章,采用的材料设备、方法甚至讨论都非常相似,只是结果中检测了不同的成分。有的论文则是由同一课题的不同参与者写的,引言、材料方法和讨论部分重复使用该课题已经发表的内容。

(2)“重复发表”现象。一是有的论文以会议论文的形式发表后又投正式期刊再次发表。这个问题的产生有现实原因,因一些会议要求参会人员提交会议论文并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版,而会议论文集在结题或晋级时都不太符合要求,所以有的作者会选择在正式期刊再发表一次。这种发表可以理解但并不可取。二是有的作者因晋级或其他需要,将自己几年前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分解修改成几篇小论文发表。以前学位论文不上传数据库时,因未公开发表是可以的,但现在学位论文都已公开发表,再重复发表几年前的数据就毫无意义了。

4.3 对我国科研政策的建议

随着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维护高校科研诚信,防止高校学术不端成为必须重视的问题,除了健全学术不端行为监管机制,形成良好的学术诚信环境,也要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从本文的研究来看,因为晋级及课题结题等往往有一定的数量要求,所以课题完成会倾向于多发表几篇课题论文。近年来,我国科研论文发表数量突飞猛进,已经稳居世界前列。201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显示,SCI数据库2011年收录中国科技论文为16.81万篇,排在世界第2位,但高被引国际论文数量排在世界第5位,发表于世界名刊的论文数量排在世界第10位[1]。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武夷山指出,2010年中国发表的所有论文中,有35%以上是零被引论文,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还比较低,目前的篇均被引次数低于世界平均值[2]。以数量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不利于国内良好学术风气的形成。近年来,有关学术不端行为屡见报道,与现行学术考核评价机制是有一定关系的,如果评价单纯地以发表论文为依据,过于注重数量,就可能会使研究者们迫于职称晋升、结题需要等现实压力,一切以能尽快多发论文为导向,忽视学术道德,出现学术不端情况[3]。总的来看,我国每年发表论文的数量已居世界前列,但发表的高质量论文却与之不成比例,对于实际效果来讲,发表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远比发表一批影响力不高的论文有意义,因此,我们应多研究对科研论文影响力的评价机制,从而引导科研论文的发表更注重质量而非数量。

注 释

[1]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201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1):57-64

[2]武夷山.SCI论文数量世界第二[N].人民日报,2012-9-26(10)

[3]柯进.科研评价以量称重难掩隐忧[N].中国教育报,2013-05-13(003)

篇8:对于农业科技状况与战略透析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计入选对象130例,其中50例为本院接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组,另外80例为本院接待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入选时间2013年2月~2015年8月。入选对象均有完整临床资料,自愿接受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3~78(55.4±10.6)岁;透析时间4~287(25.9±6.4)个月;原发病包括糖尿病肾病1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9例、多囊肾2例,高血压肾小球动脉硬化8例、慢性肾盂肾炎1例。对照组均为健康体检者,排除糖尿病与肝肾疾病患者,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25~75(54.8±10.2)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对象均测定血清瘦素水平,所用测定方法为ELISA法,严格按照试剂盒上的相关说明操作[4]。同时对两组对象营养指标、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包括白蛋白、三酰甘油、转铁蛋白、前白蛋白、补体、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

1.3统计学处理相关数据全部录入EXCEL表格中,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行字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s表示,行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取Person相关分析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血清瘦素水平、营养指标及生化指标比较研究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营养指标如白蛋白、前白蛋白、补体、转铁蛋白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生化指标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也有明显差异(P<0.05)。见附表。

2.2血清瘦素水平与营养指标相关性分析经Pe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补体间有明显负相关,而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间有明显正相关。相应的相关系数与P值分别为:白蛋白r=-0.236,P<0.05;前白蛋白r=-0.254,P<0.05;补体r=-0.248,P<0.05;总胆固醇r=0.249,P<0.05;三酰甘油r=0.219,P<0.05。

3讨论

血清瘦素是近十多年才新发现的激素,在人体内若含量显著升高,则可能出现高瘦素血症,严重影响慢性肾衰患者营养状况,也是慢性肾衰患者营养不良最为主要的原因[5]。瘦素作为蛋白质激素,主要是在肾脏清除,生理功能主要在于感受机体营养状况,并利用食欲与能量代谢调节来改善体重,其中调节食欲主要是通过对下丘脑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来调节少数神经内分泌轴,若体重增加则脂肪组织产生的瘦素会升高,进而调节下丘脑神经内分泌轴,导致食欲降低,而耗损的能量却增多,从而使得体重下降,达到调节体重的目的[6,7,8]。

为了进一步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本院针对接诊的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健康体检者80例进行对照,均检测血清瘦素与营养指标,结果显示,血透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要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同时血透者在白蛋白、前白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方面与健康体检者均有显著差异(P<0.05);为了进一步探讨血清瘦素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本研究中采取Person相关性分析处理,表明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补体和血清瘦素间有明显负相关,而总胆固醇与三酰甘油和血清瘦素间有明显正相关。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补体等指标属于常用评估营养状况的项目,本研究表明,相比健康体检者而言,血液透析患者在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补体上均要更低,则表明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营养状况不良现象,加之这类患者血清瘦素要明显更高,可见前述指标与血清瘦素有显著负相关,也间接说明血清瘦素越高,则患者的营养不良则越严重[9]。从本院接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与生存期来看,其中血清瘦素越高者其生存期与生存质量更差[10],而这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营养不良,从而说明血清瘦素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综上所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较高,且有不同程度营养不良,应加强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正胜,孙波,卢晶晶,等.补脾益肾法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9):641-643,648.

[2]鹿冬梅,王金宝.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及营养状况的影响[J].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12,10(6):19-22.

[3]马莹,赵军,孙晓伟,等.慢性肾功能衰竭不同分期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11):42-45.

[4]李旸,孙建平,李娜,等.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P选择素、瘦素、脑钠肽与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3,53(5):12-14.

[5]于明忠,刘建军,郭瑞敏,等.血液灌流对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4):517-518.

[6]王金宝,周健美.MHD患者血清瘦素和炎症反应及营养状况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12(7):612-615.

[7]薛菲,孙懿,翟林,等.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比值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进展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2012,11(1):18-21.

[8]王银娜,孙懿,王英,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踝血管指数与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比值的相关性[J].中国综合临床,2011,27(11):1141-1144.

[9]李万碧.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瘦素清除效果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5):2506-2507.

上一篇:芒种节气是农历几月几日下一篇:哦大海你多么广阔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