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法律保障管理论文

2022-04-23

【摘要】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其重要性也日益明显,甚至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杆。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许多问题也随着其快速发展而暴露出来,特别是志愿服务法律保障问题,它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和谐社会法律保障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和谐社会法律保障管理论文 篇1:

授权立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法律保障的需求

[摘要]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改革攻关的重要战略举措,其实质是进行制度创新,必须依法推进。同时也要为其提供相应的法律制度供给。本文从分析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内涵出发,阐述了法律保障的需求,并针对我国目前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法律保障供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制度创新 法律保障

[基金项目]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滨海新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设计”(项目号:0621.zto2800)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竹兰(1957—),女,天津人,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法学;郝寿义(1952-),河北河间人,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城市、区域经济与管理。

选择符合一定条件的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为全国进一步改革开放提供经验和示范,是我国在新时期深化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的重大探索和有益尝试。我国近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证明,任何重大改革举措都要有法律支持和保障才能顺利推行。本文主要就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法律保障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与制度创新

制度作为一系列界定经济行为的规则,通过降低交易费用,便利合约的签订和执行,影响资源配置和风险分配,提供激励和协调,确定公共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从而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使经济发展要素及其制度基础处于均衡的匹配状态,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无效率的制度安排导致经济发展要素与其制度基础处于失衡的状态,抑制甚至阻碍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进程。要改变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旧有制度,创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制度安排,需要进行制度的变革。改革就是进行制度创新,从而导致制度变迁的过程,通过改革,实现从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向新体制转变,从而提供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实质就是制度创新,它具有先行先试的性质。在这一点上,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和以往的改革是相同的。

然而,我们还要看到,任何一种制度如经济制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广义的制度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制度安排的系统性集合,它既包括经济制度,也包括社会制度、文化制度、政治制度等。这些制度安排和创新间存在着关联效应,这种关联效应是由于制度之间存在的相互支持和互补而产生的正向外部性效果。动态演化制度均衡理论认为,在存在不同主体协调可能性的情况下,制度创新存在着关联效应;在不存在不同主体协调可能性时,要注意制度创新的互补影响①。制度绩效依赖于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之间的稳定而正向的关联作用,只有相互一致和相互支持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才能促进不同制度功能的发挥,进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一系列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制度创新过程。从改革试验的范围和领域来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以经济制度创新为主,涉及社会、政治、文化和环境等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的制度创新,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征。从改革试验的内容和措施来看,不仅不同的制度创新领域是相互协调、互为条件的,而且在某一具体制度创新领域内部,也要求不同措施之间的协调配合、相互支持,具有显著的配套性特征。从改革试验的推进方式和工作方法看,其制度创新不再采取单兵突进的方式,而是从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的系统性出发,统筹兼顾和重点推进相结合,在做好制度创新的统筹安排的同时,明确制度创新的重点领域,抓住主要环节配套推进。从改革试验的作用和效应看,其制度创新不仅仅是为了本地区的发展寻找更好的途径和模式,为全国发展改革提供经验和示范。这是综合配套改革与以往改革不同的特征,也是综合配套改革具有的实际内涵。

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对法律保障的需求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包括那些由于探索性、风险性和由于突破现行制度和政策框架,不宜全面推开,只能先行试验探索的制度创新内容,也包括一些不具有全国推广意义,只适用于某些特定区域或行业的,但仍需通过试点积累经验的制度创新内容。这些都需要国家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和支持。事实上,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国从1980年以来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5个经济特区,自1981年11月至1996年3月,先后五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授权立法的方式,授权上述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在遵循宪法的规定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规,在各自管辖的经济特区内实施。经济特区的授权立法对推动和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和当年经济特区的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相比,现在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无论在制度创新的宏观背景,还是在制度创新的内涵、外延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对法律保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经济特区创立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制建设几乎一片空白。经济特区的改革先由优惠政策启动,后由国家赋予经济特区“立法权”,经济特区借此通过立法将优惠政策法制化,将改革成果制度化,并进一步通过立法和政策创新指导和推进改革的深入进行。而提出和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体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各方面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有了一个基本框架,相应的法律体系也基本成型。在这样的背景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制度创新不同于当年经济特区的制度创新,它往往不是需要对有关法律“空白”进行填补,而是在现有的法律规定的基础上更多地进行调整、修改、补充和完善,甚至可能还包括否定现有的某些法律规定而“破旧立新”。因此,它既需要国家层面修改完善现行相关法律规范以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又需要国家赋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相应的“立法权”,来保障和推动试验区的制度创新,突破某些既有规则(包括法律和政策)的束缚而“先行先试”,否则,制度创新的“试验”就会无“法”可依而裹足不前。

其次,经过近30年的努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是一些触及面宽、涉及利益层次深的改革,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风险性大大增强。而且,不仅经济领域内部各项改革的推进需要其他改革相配套,经济體制改革也对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的配套性、综合性明显增强。同时,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上述综合性、配套性的改革不能仅考虑特殊区域个体的使用效果,还要考虑区域协调、示范全国的效应,要考虑到与WTO规则接轨,形成与国际通行法相衔接的经济运行体制和制度环境。新时期改革内涵和外延的这些变化,既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也使通过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行制度创新的难度更大,使综合配套改革对法律保障的要求更为强烈。这一需求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设立的法律依据;二是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的法律保障。

三、 我国目前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法律保障供给及其存在的问题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对法律保障的客观需求,在实践中需要国家提供相应的法律制度供给,即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目前,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提供的法律保障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设立的法律依据方面,目前我国已设立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无论是上海浦东新区社会主体市场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还是天津滨海新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都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这符合我国宪法的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九条第一项及第三项的规定,国务院在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中,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国务院以决定的方式批准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符合宪法对国务院职能的规定,具有宪法依据,同时也符合国际惯例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

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的法律保障方面,上海市和天津市都享有地方立法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根据本地方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性法规”。据此,上海市和天津市可以分别为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实施提供法律制度供给。

上海市和天津市所享有的地方立法权是各地都享有的一般性地方立法权,虽然这种地方立法权可以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提供一定的法律支持,但相对于改革试验所承担的艰巨任务和其所具有的内涵,其法律保障是有限的。

首先,如前面我们所分析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一系列相互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制度创新过程,它不仅涉及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而且涉及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等多领域的制度创新,这样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客观上必然需要比一般性立法更为特殊的立法模式。

其次,如前所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不仅要考虑试验区内的使用效果,还要考虑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全国的效应,这就要求与之相应的法律制度供给不单要考虑试验区本身的问题,而且要考虑到对相关区域的协调乃至辐射全国的示范效应。而一般性地方立法是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其效力显然只能在立法机关所辖的行政区域内生效。

最后,由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它既是个性的,也是共性的,其对法律制度供给的要求更高。如国务院在批准上海市浦东新区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配套改革试点方案时指出,要通过试点形成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的经济运行法规体系和制度环境。在这样的先行试验中,相当一部分要破旧立新,需要对现行法律进行变通和修正。而一般性地方立法不能对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仅靠一般性地方立法权是不能在法律上保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顺利实施的。

四、 加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法律保障的建议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政策共建、推动系列制度创新的重要战略举措。在我国目前社会主体市场经济法律体制比较健全的条件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必须依法推进,同时也要为其(下转第91页)(上接第12页)“先行试验一些重大改革措施”提供相应的法律制度供给。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顺利推进。

加强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的法律制度供给,其中一部分必须由授权立法来保证。具体说,就是由国家授予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省、市比一般性地方立法权更为特殊的“授权立法”。

所谓授权立法,是指有权立法的机关将立法权限授予其他机关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在第九、十、十一、五十六、六十五、八十一、八十六、八十八、八十九条中分别对我国授权立法的授权主体、被授权机关、授权立法的范围和效力、对授权立法的监督以及授权事项制定法律后授权中止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根据上述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授权国务院对尚未制定法律的事项,根据授权,可以先行制定填补空白的行政法规。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授权经济特区所在省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进行变通。因此,授权立法的地方性法规享有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变通权。

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相关规定,建议给予经国务院批准的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省、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相关的特殊的授权立法权。

同时建议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所在的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国务院进行沟通取得一致意见,由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直接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或者由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议案的形式提出授权立法的请求。这样的操作在国外不乏先例。比较著名的如《法兰西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就规定“政府为执行其施政纲领,可以要求议会授权自己在一定期限内以结合的方式采取通常属于法律范围内的措施”。在我国的授权立法实践中,绝大多数授权立法事项也是应被授予机关或其他机关的请求而授权的。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国务院的三次授权立法,前两次都是根据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议案而作出决定的。关于授权经济特区所在省、市人大及常委会立法,有的是由国务院提出议案(如授权广东、福建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和授权深圳市人大及常委会的决定),也有的是根据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如授权厦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決定。

授权立法的请求权主体在我国《立法法》中并未加以确认,这是我国授权立法制度的一个缺憾。建议国家借授予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地方特别立法权之机,以专门立法(决定)或修改法律的形式,作出如下规定:国务院和经济特区以及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所在的市(省、自治区)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授权立法请求;一个代表团或者30人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或者10人以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名也可以提出授权立法的议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

(收稿日期:2007-03-16责任编辑:垠喜)

作者:李竹兰 郝寿义

和谐社会法律保障管理论文 篇2:

我国志愿服务法律保障制度的完善

【摘要】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其重要性也日益明显,甚至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杆。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许多问题也随着其快速发展而暴露出来,特别是志愿服务法律保障问题,它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志愿服务法律保障现状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学习各国关于志愿服务法律保障的成功方法与政策,对我国的志愿法律保障机制进行一定的完善,努力推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志愿服务;法律保障制度;完善

一、志愿服务的内涵及法律特征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不计报酬和收入,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行为。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公益事业, 志愿者就是推动该公益事业的最重要主体。志愿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志愿者也通过参加志愿活动使其个人品质修养得到升华。志愿服务的法律特征主要是体现在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和服务对象之间所产生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上。其中志愿者是主体,三者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是客体,被服务者则是志愿服务行为中的对象。

(一)志愿服务的主体特征。志愿者作为志愿服务的主体,要求其自身在主观上主动愿意的,并且是不计报酬无偿的服务与帮助社会和他人。志愿服务有着自己宗旨与目的,志愿者是它们最好的践行者,志愿精神通过他们发扬光大。每一个志愿者,或许他们来自不同民族和种族,有着不同国籍和身份,但他们都是志愿服务队伍中重要的一员。

(二)志愿服务行为的客体特征。志愿服务行为客体是指参与志愿服务行为的各方之间产生的社会关系。它包括:志愿者组织与志愿者之间的关系,志愿者组织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志愿者與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在整个志愿服务中各方都享有自身的民事权利以及要承担的民事义务,如志愿者有是否愿意向志愿服务对象提供志愿服务的权利,一旦其选择愿意,那么他就要履行向志愿服务对象提供良好服务的义务,这样的关系在整个志愿服务过程中有很多。因为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造成志愿服务中三方的权利义务无法得到保障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也使日后一些志愿活动的开展无法得到保障。

(三)志愿服务行为的对象特征。志愿服务行为的对象主要是由于自然灾害、社会现状等外在原因以及自身身体、精神状况等一些内在因素,造成无法凭借自身力量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困难,而需要他人帮助的一些群体。志愿服务对象比较常见的是身体残疾、留守儿童、亦或者是某种疾病群体等,其范围还是比较广泛的。当然志愿服务的开展必须基于志愿服务对象的需求而进行,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双方要相互尊重,志愿者要在自己能够帮助的范围里帮助他人,当然接受帮助的人也不能提出过分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志愿者更好地为志愿服务行为对象提供相应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服务。

二、我国志愿服务法律保障的现状及不足

(一)我国志愿服务的法律保障现状

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相应的志愿服务法律保障机制也逐步开始完善。1999年广东省颁布了第一部志愿服务地方性法规,之后我国19个省市、自治区陆续制定并实施了志愿服务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这些法规内容主要有:初步规定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的法定注册登记程序、初步规定了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的权利义务、初步界定了志愿服务各方的法律责任、初步提出了经费支持、激励与保障机制等。

(二)我国志愿服务法律保障存在的缺陷

目前,我国的志愿服务各项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虽然近几年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迅速,但由于各项机制不完善,无法适应发展的要求,许多问题开始显露出来,这些问题也就成为了我国志愿服务法律保障机制中存在的重大缺陷,其必将阻碍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

1、全国性的志愿服务法的缺失。如今,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快速发展,但在志愿服务法律方面,我国没有一部统一的全国性的志愿服务法,只是各个省市地区各自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条例。据统计我国仍有多数地区处于志愿服务立法的空白状态,这就让那些已经出台了志愿服务法规条例的地区和还未出台志愿服务法规条例的地区之间形成了立法的高地和洼谷的差别。

2、志愿组织注册与志愿者的培训监督机制的不完善。我国志愿组织成立主要实行注册登记制度,但由于我国相关部门为了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对志愿组织的注册登记设定了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许多志愿组织因不符合要求而不能注册成功,只有极少数的能够满足要求登记注册成功。这种不健康的志愿组织注册登记管理机制,使得许多志愿组织无法获得法律上的认可,这不仅限制了志愿组织的发展数量,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速度。在志愿组织开展志愿活动时,由于政府和志愿组织忽视了对志愿者专业素养的培训,使得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对接受志愿服务对象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志愿服务的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志愿服务对象以及志愿者双方的权益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害。

3、资金保障机制与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及志愿服务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资金的支持。我国志愿服务组织的活动经费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是志愿者加入志愿组织时交纳的会费,另一种则是来自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赠。这两种来源方式不仅不能满足平时活动经费开支,而且不能持久,稳定性不高。资金保障机制的不健全也让志愿组织的发展没有保障。在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上,我国对志愿者没有制定操作性较强的奖励措施,优秀的志愿者没有实际的奖励政策对其来说,本身的权益是无法保障的,这种制度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与积极性。

三、完善我国志愿服务法律保障制度的对策

(一)建立与完善我国志愿服务立法保障机制

近年来,我国各省市先后制定了有关志愿服务的地方性法规条例,但我国仍有多数地区处于志愿服务立法的空白状态,更何况不同地区出台志愿服务条例,会有不同的调整范围、具体内容等,这也就造成在地区与地区之间进行的志愿服务活动时,会遇到因各地条例内容不一样而造成在实际运用时的困难,进而使得矛盾无法快速解决。因此,加快推进全国性志愿服务法的立法进程极其重要。立法机关可以根据我国的国情,以及经济发展现状,总结其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参照我国各省市已制定的相关条例规定,修订一部全国性的志愿服务法律,以法的形式对志愿者、志愿组织的进行定义,明确志愿者、志愿组织、志愿服务对象的权力义务等,协调三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更好的保障志愿者的权益。

(二)建立与完善志愿者专业素养培训机制

志愿组织往往忽视了对参加志愿活动的志愿者进行优化培训的重要性,对志愿者专业素养的培训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可以通过训练激发志愿者的潜能,使他们具备执行志愿服务中相关任务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服务能力,使服务发挥最好的功效,更重要的是,专业的培训可以使志愿者的服务行为更加标准专业,在志愿服务中规避错误,更自由、主动、有效地发挥其服务功能。另一方面,专业训练是志愿服务经验得以扩展的主要形式。通过开设专题讲座、相关知识的探讨与研究,以及一些案例中角色分析与示范等培训方式可以使服务经验得到更好的传授。

(三)建立与完善志愿服务资金保障机制

目前,我国志愿服务组织的活动经费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志愿者加入志愿组织时交纳的会费,另一种则是来自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赠。这两种来源方式不仅不能满足平时活动经费开支,而且不能持久,稳定性不高。而且志愿组织不能通过内部机制来解决志愿者组织的活动经费,开展志愿活动需要大量的活动经费,所以完善我国志愿服务资金保障系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国外,许多发达国家政府会给予志愿服务专项财政支持,亦或者通过给予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来增加企业捐赠资金,这些对于保障资金来源是非常有效且稳定的方式。

(四)建立与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志愿者、志愿组织是志愿活动开展的主要力量,许多发达国家都颁布相关的激励政策,来鼓励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在我国对于志愿服务激励制度这一方面规定很不完善,相关部门应该从多个方面来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如在志愿组织方面,政府可以借助媒体舆论的力量对志愿服务进行相关的公益性宣传,在税收方面给予志愿组织一定的优惠政策,这样也可以减少其经费支出;对于志愿者来说,政府也可以給予其一些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可以向一些工作单位建议将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的绩效纳入招聘考核之中,对那些优秀志愿者具有优先录用的资格。

(五)建立与完善志愿服务监督评价机制

要使志愿服务事业长久发展,必须建立相应的监督评价机制。一方面,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志愿服务网络信息平台,做到志愿服务信息公开化,保障志愿者的知情权与监督权。政府要鼓励志愿组织积极主动地在信息平台上向社会公布组织内部的活动开展概况、活动经费的收支情况等,虚心接受社会各界对于活动成果的评价以及对资金运用情况的质疑,从而提升组织自身的公信力。另一方面,要建立一个志愿服务评价体系。接受志愿服务的群体或个人可以在信息平台上对志愿服务组织进行如实评价,也可以对志愿服务提出相关有效建议。

(六)建立与完善志愿服务司法救济保障机制

近年来,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经常出现志愿者权益受到损害无法得到保障法律问题,如因为志愿者专业素养的缺失而对被服务单位或个人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等。遇到这样的情况常常因缺少相应较为细化的法律条文或完备的司法救济途径而私下处理了,这对于志愿服务中各方的权益保障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建立一个完备的司法救济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志愿者、志愿组织可以采取自愿协商,或由相关部门调解,亦或者采取正常的诉讼程序等多种途径来解决相关问题。志愿者、志愿组织以及志愿服务对象都可以通过这些途径更好的保障自身的权益,也能让志愿服务变得更具保障性,从而也能更好的促进我国志愿服务公益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牛雅林.当代中国志愿服务现状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3.

[2]郗蕊.志愿者组织公法规制问题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

[3]姚文军.我国志愿者权益保障法律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4]李晓燕,方萍,陈泳欣.志愿服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完善路径[J].学术交流,2013(4).

作者简介

董潇丽,女,1979.2,河南许昌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民商知识产权法.

本文是2016年许昌学院科研基金项目《我国应急志愿服务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2016027.

作者:董潇丽

和谐社会法律保障管理论文 篇3:

构建民生水利的法律保障体系

【摘 要】 水利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民生工程,其对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加强民生水利的法律保障体系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对构建民生水利的法律保障体系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 民生水利;法律保障体系

1.民生水利的内涵

水利部部长陈雷在2008年3月22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发展水利改善民生》的文章,文中关于如何构建民生水利发展格局的阐述,实际上已包括了民生水利的内涵。我们认为可归纳为5个方面的内容。

一、民生水利紧密围绕民生,重点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依据是科学发展观,目标是推进和谐社会的进程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充分发挥水利在改善民生中的作用,必须继续坚持发展水利事业,发展的目标必须是让广大老百姓满意,维护老百姓最根本的利益。水利发展是为了改善民生,而改善民生既不能脱离实际,超越水利发展,也不能滞后于水利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推进水利和民生的和谐共进,实现民生和水利共同发展的双赢。

二、民生水利在统筹兼顾的前提下,特别注重解决与“三农”相关的水利问题。“民生水利”的提出,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加强农业基础,加快农村发展,稳定农业。

三、发展水利、改善民生的制度保障是进一步深化配水制度改革和水权的全面改革,解决水资源分配不公的矛盾。水资源的自然分布规律和开发利用历史决定了水资源对于不同社会群体在分配起点上的不公平,行政区域对流域的分割导致水事关系错综复杂。在水权分配中要切实保障社会群体用水的公平性和基本用水需求,保障水资源利用权利和机会公平,通过实现人类社会内部的和谐,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维护不同区域之间的人的公平(区际公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代内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公平),确保水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及子孙后代,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当前我国水利系统的工作方向和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是突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

五、民生水利建立在资源水利、环境水利、生态水利等水利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其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并逐渐向前发展的。

民生水利是我国水利部门把科学发展观与当前水利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总结我国水利建设经验教训,把握当今我国水资源和水利发展现状,根据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新要求,从依靠水利改善民生和水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的全新的水利发展思路。这一思路体现了我国当代水利发展的理念,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其中,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是民生水利思路形成的理论渊源,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提出的实践需求是民生水利思路形成的现实依据,我国水利建设的经验教训为民生水利的提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在民生水利发展过程中,目前的法律法规虽然提供了较强的保障,但与水利改革发展的内在需求相比仍明显滞后。为了进一步保障和推动民生水利的发展,亟需大力加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构建形式完整、内容全面、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民生水利法律保障体系。

2.民生水利法律保障现状

现有水法律法规对民生水利的保障主要体现在:一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方面,《防洪法》、《防汛条例》、《水利工程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防洪管理和水利工程大坝安全管理法律法规,通过推进防洪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防洪管理,强化水利工程大坝安全管理,有效保障了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活保障方面,《水法》、《城市供水条例》等水资源管理和供水管理法律法规,通过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和供水管理,较好地保障了民众的饮水安全;三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产发展的民生水利方面,《水法》、《抗旱条例》等水资源管理和防旱抗旱管理法律法规,通过强化水资源管理,规范防旱抗旱工作,较好地保障了民众生产发展的供水安全;四是直接关系城乡人居环境方面,《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河道管理条例》等生态保护管理法律法规,通过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河道治理,强化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较好地保障了民众生态环境安全;五是直接关系特殊群体涉水权益的民生水利方面,《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等补偿制度管理法规,通过建立蓄滞洪区补偿制度和移民安置补偿制度,较好地保障了蓄滞洪区民众和移民的合法权益。

然而,与今后一段时期内民生水利跨越式发展的法律保障需求相比,与民众涉水权益的保障需求相比,民生法律保障总体上还比较滞后,主要体现在:一是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农村水电等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水利立法还基本处于法律空白状态,尤其是点多、面广、分散的大量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制度尚未予以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工程建成后的运行管理缺乏法律保障,民生水利长效机制尚难以有效建立;三是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补偿办法等一些与农民用水权益紧密相关的法规,以及《水法》等法规中的一些重要条款,由于法律权威不足或者配套制度未有效建立等原因,实践中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3.民生水利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

3.1构建坚实可靠的防洪减灾体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加大病险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力度,抓好重点河道堤防整治,提高防洪标准,通过对河道、水利工程、滞洪区的有效整治和防洪设施现代化建设,做到“拦、分、蓄、滞、排”合理安排,形成日臻完善的防洪安全保障体系。二是建立较为完善的防洪管理体系,健全防汛抗洪监测预报和指挥调度系统,制订完善防汛应急预案,提高预测、预报、预警和调度的水平,科学安排洪水出路,有效规避、控制和分散洪水风险,合理利用雨洪资源。

3.2构建节水高效的供水保证体系,保障人民饮水安全

一是加大农村饮水安全投入力度,把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农村饮水安全事关广大农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针对目前农村饮用水不安全的现状,加快实施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按照“先急后缓,分期实施,全面解决”的原则,在5~7年内完成农村安全饮水项目,确保工程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长受益,让农民群众早日喝上洁净水、放心水、安全水。二是完善城市供水工程体系,保证供水安全。必须加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科学制定规划,实行定期监测,防止水源受到污染,提高供水风险管理能力;加强应急水源地建设,建立应急应变机制,提高供水能力;综合应用节水措施,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形成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格局,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用水需求。

3.3建设路径

一方面,民生水利相关的法律制度,尤其是规划制度、投入制度、建设管理制度、产权制度、运行与维护经费制度、政策保障制度以及特殊群体涉水权益保障制度,已经超出了部门职责范畴,需要由法律或者行政法规先行确立基本制度。在这种情况下,“自上而下”,由国家推出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促进民生水利改革与发展,各部门、各地区再予以开展配套法律制度建设,是合理可行的基本路径。另一方面,民生水利涉及面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情、民情、水情不同,在全国范围内出台民生水利法律法规往往需要较长周期,短期内难以及时满足民生水利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各地也可以先行开展相关法规建设,包括制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的地方性法规或者地方政府规章等,这不仅可以及时满足各地民生水利改革与发展需要,而且可以因地制宜,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王智彤.我国民生水利管理的行政伦理思考[D].黑龙江大学,2012.

[2]刘莉.水文生态安全法律保障研究[D].长安大学,2014.

[3]康锦.民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D].山东财经大学,2013.

作者:张星一

上一篇:农村家庭经济教育管理论文下一篇:中学心理教育模式实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