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探究论文

2022-04-23

摘要: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权益的有效保障是首要任务。文章从分析城镇化过程中农民权益受损状况入手,分析政策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等是造成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主要因素。在坚持和完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推进农民权益市民化,重塑政府职能,制约政府权力,实现农民权益在理论与现实中的统一。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探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探究论文 篇1: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及解决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居民收入显著增长。但也应看到,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收入分配领域积累的矛盾日益尖锐和突出。文章通过我国居民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表现,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主要包括市场环境、农业结构调整、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等方面。

关键词:收入差距扩大;现状;成因;影响;对策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仅仅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一百年经济发展的历程,但同时也累积了不少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其中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在感叹“蛋糕”做大的同时,对“蛋糕”分配的结果却表示出强烈的不满。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根据国际一般标准,基尼系数超过0.4就表示收入差距较大,而我国2012年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74,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由此可见,我国已跨入居民收入不平等的行列,而且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加快。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令人关注的焦点之一。1979~2009年30年间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但收入差距却逐渐拉大。有数据显示,“1982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26.6元,农村居民为270.1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1.95倍;1989年分别增长为1373.9元和601.51元,收入差距为2.28倍;1999年分别为5854元和2210.3元,收入差距为2.65倍;2009年分别为17175元和5153元,收入差距则为3.33倍”。

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比一般发展中国家更为突出。在重工业优先战略的作用下,城乡之间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在社会事业、公共服务、收入分配等方面也存在不统一、不公平的体制和政策,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及国民待遇上的不平等。有专家指出“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农村居民。虽然现阶段我国采取了多种惠农措施,比如取消农业税、给予农民补贴等,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城乡之间居民收入比例扩大的趋势。如果把城市居民收入中的一些非货币因素,如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福利考虑在内,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可能更高。”

(二)不同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失衡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还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点。东中西部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东部地区的居民收入增长迅猛,而中西部地区的居民收入则处于明显的滞后状态。居民收入差距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从恩格尔系数来看,东部地区居民收入恩格尔系数均在0.35以下,而西部地区及中部欠发达省份恩格尔系数均在0.35以上,较高的为西藏、四川、海南。1981年城镇居民收入在东、中、西三大地区的收入比为1.2:1:1.08,中部地区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东西部收入差距较小。1999年,三大地区的收入比变为1.48:1:1.10。现在三大地区的收入差距则增长为2.13:1.35:1.2,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居民的收入差距明显扩大。

东部地区处于优越的沿海地理位置,再加上改革开放优先发展东部地区的优惠政策及国家倾斜式发展战略的实施,沿海地区凭借区位和政策优势率先发展起来,导致区域间发展速度不均衡,东、中、西部之间差异很多。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消费水平、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等各个方面,其中居民收入差距尤为明显。区域收入分配失衡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如果不加以改善,可能造成地区动荡等严重后果。

(三)不同行业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悬殊

我国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越来越明显。垄断企业和非垄断企业之间收入差距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一些带有垄断性的行业如电力、金融、烟草等,依靠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垄断地位,获得了高额的垄断利润。根据人力资源和保障部的统计,“垄断行业的收入比全国收入的平均水平高10倍。电信、电力、金融、保险、烟草等垄断性行业的职工的平均工资是普通行业职工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实际收入差距可能达到5~10倍。目前,我国收入最高与最低行业间的工资水平差距已经超过4.88倍,并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而国际上公认的收入差距合理水平在3倍左右。”作为一个经济转型国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尚不健全,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长期把握在政府手中,其生产经营受到国家政策的特殊保护,形成严重的行业垄断。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导致垄断行业和其他行业收入失衡。

二、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在这种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这种分配方式势必会促进市场竞争机制的发展,在按劳分配的主体原则下,允许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一方面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却带来了收入分配不公的隐患。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及不同个体由于竞争能力、劳动贡献和生产要素投入不同,必然造成他们的收入有所差距。在这种机制下,市场竞争越激烈,人们的收入差距越大。“同时,在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实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的原则。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的现状,贫富差距逐步扩大。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效率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有促进作用。但是,在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下难免会成为强势群体主导,而弱势群体只能靠普通的收入维持生计。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造成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

我国市场竞争机制尚不健全,资源配置有一定局限性,市场调节失灵在收入分配方面造成的影响显而易见。另外,政府将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金融、电力、电信、石油、铁路、民航、烟草等行业自己经营,形成了垄断格局,对于这些行业,市场机制是无法通过竞争去优化资源配置的,因此就形成了垄断行业获取高额利润,职工相对地获取高收入的局面。国有企业和大企业容易获得国有银行的资金支持,而中小企业贷款却非常困难,资金短缺加上实力的限制,直接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从而造成了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结果。

(二)收入分配不公平

改革开放后,为了使我国落后的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实行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这个原则的基本出发点,实际上是为了换取效率,客观上等于承认拉开差距,却忽视了公平。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不公直接导致了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我国目前的再分配领域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居民收入差距。“许多不合理收入如隐性收入滋生。”现实生活中有些收入,由于在制度上或法律上没有明确界定,因此处在合法与非法的中间地带。比如有些官员借子女、亲属婚礼的名义收受重金,聚敛财富。还有频繁出现的通过内幕交易、虚假拍卖获得的地产收益,通过内线消息散布虚假信息等来源不明的收入,在不能认定其非法的情况下,也只能作为隐性收入来看待。与此同时,对高收入者调节不力,缺乏对收入的有效监控,存在高收入群体逃税漏税的弊端,对低收入阶层却缺乏有效的保护,致使许多贫困者无法顺利脱贫。收入分配的许多环节存在模糊区间和漏洞,这是造成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三)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时间较短,保障体系还不完善。这是造成居民收入差距增大的间接原因。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还不全面,保障水平低,统筹层次不高,贫困弱势群体权益和福利待遇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导致低收入者生活得不到保障,贫富差距逐步扩大。

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是社会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它与分配公正的要求具有内在的联系。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实行了以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利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这些国家大都有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法作支撑。法律制度能有效维护公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才刚刚起步。“尤其农村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是依据国家政策而不是法律。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等方面基本上也是无法可循。”法律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直接导致了低收入者人群的权益没有很好的保障。所以,我国应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立法,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分配结果相对公正,进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三、解决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初次分配中竞争机会不平等。因此,我们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竞争公平有序,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减少体制方面的缺陷,规范市场分配秩序,给人们平等的竞争机会。只有在初次分配中创造公平的条件,保持良好的秩序才能提高效率,才能为再分配的各种调节手段奠定基础,才能切实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市场竞争机制要合理运行,还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国家应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环境,为合法经济活动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打击各种非法经济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公平的制度基础,使居民收入差距大的局面有所改观。

(二)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利于农民走上发家致富之路,进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是调整种植业结构,实现由单一的种植结构向多样化的结构转变。大力提倡种植粮食与发展养殖业、林业、渔业等并重,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提高农业的技术水平,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生产条件,促进传统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转变。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农村开展劳务培训,鼓励农民掌握先进技术,对蔬菜、肉、蛋、奶等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尤其是加快对果蔬储藏、保鲜加工技术和多功能食品的研究和开发。三是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增加非农业人口的比重,打破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堡垒,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有计划地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为农民增收创造更多的机会。

(三)规范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节收入差距

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缩小收入差距就要完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制度。对合法收入与非法收入、合理收入和不合理收入加以区分,并实行正确的政策。首先,国家对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取得的收入给予依法保护,调动他们生产生活的积极性。其次,对包括侵吞国家资产、偷税、漏税在内的非法收入要给予坚决取缔和打击。再次,针对一些不合理收入,尤其是凭借行业垄断和一些特殊条件获得的收入,通过内幕交易、虚假拍卖、操纵市场和钱权交易获得的隐性收入要加以整顿。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合法手段获得较高收入的要通过税收等手段进行调节。最后要努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只有针对不同的收入采取相应措施才能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 理的收入分配秩序,进而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是影响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有效解决初次分配中的公平问题,必须不断完善再分配体制,而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国家应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奠定物质基础。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完善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范围。尤其是我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亟待解决。国家应进一步扩大农村的保障范围,提高农村保障标准。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农村养老、医疗保障问题,应在全国逐步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发挥其“社会屏障”的作用,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五)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

我国的法律制度不完善,收入分配的许多环节存在模糊区间和漏洞,立法、执法、监督存在脱节。因此,缩小收入差距必须完善我国相应的法律体系。法律规则和法律秩序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创造的有力保障。收入分配同样离不开法律规则的确认与保护。法律是利益的分配书,居民收入只有在法律的保护下才能保证其公平、公正。在我国的相关法律法则中,收入分配有一定的指导原则,但是其修改比较频繁,政策主导法律特征明显,关于收入分配及如何解决收入差距扩大的规定比较笼统,缺乏可操作性,没有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对隐性收入、非法收入等不合理收入打击力度不大,导致各种违法行为泛滥。因此,国家必须有相应的法律体系监督人们的利益分配,并且做到严格执法,这样才能保障低收入者群体的利益,解决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宣部理论局.理论热点面对面[J].经济学导刊,2012(03).

[2]刘洪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制度成因与对策[J].经济论坛,2010(01).

[3]薛江武.收入分配之经济法调节[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4]陈映.论共同富裕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5]宋晓梧.中国收入分配:探究与争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6]肖玉贵.关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柳淑姣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探究论文 篇2:

论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保护

摘 要: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权益的有效保障是首要任务。文章从分析城镇化过程中农民权益受损状况入手,分析政策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等是造成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主要因素。在坚持和完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推进农民权益市民化,重塑政府职能,制约政府权力,实现农民权益在理论与现实中的统一。切实落实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低保、养老、就业制度,完善土地征收及补偿制度,完善法律制度为农民权益实现有效保护。

关键词:城镇化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权益保护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持续扩大,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农民成分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农民变为市民,不仅是身份的转变,思想意识、谋生方法都在转变。从事非农工作代替以前的农耕生活,这是广大农民面临的巨大挑战。我国城市常驻人口占总人口数的52%,远超过农业人口,其中城镇户籍人口为总人口数的35%,由此看出有2.6亿农民工处于半城镇化状态。农民的权益有多少?一本城市户口本上所赋予的57种权益农民们都享受不到。农民作为国家的基础,如果基本权益都得不到切实的保护,谈何保护国家的权益。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强调只有农村发展的“强、美、富”,中国才能“强、美、富”;只有农村安定和谐,中国才能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一、农民权益现状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缺失对农民权益保障的影响

千百年来,农民的生存方式都依赖于土地。绝大部分农民唯一的生活技能也都附着于土地,农民的最大问题就是土地问题。目前农民权益被最大侵害的恰恰也是土地权益。农民重要的权利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收益分配权,其中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最为重要。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转让、抵押与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使权利人可以在法定的范围内,对所承包的土地行使充分的占有、使用、收益以及依法处分的权利{1}。我国实行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统分结合的土地政策,“统”是集体统一经营管理土地,“分”是土地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实际上农民拥有的不是完整意义的土地产权,所有的集体成员都不能享有完整的排他的土地所有权,所以土地承包经营者们的合法权益并不能得到完全的保护。与此同时,这样的土地政策不能确保土地市场价值的完全呈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基本权益。在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的农用土地被征用,征地补偿款的计算没有统一的标准,存在同地不同价、同地不同权的现象。调研数据中显示,同样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的王曲街办教育征地是每亩30万元,开发商征地是每亩300万元。而且补偿款只是基于征地当时的损失计算,并没有计算土地承包人未来发展的收入,这对农民的就业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征收之后土地的再创其他收益也与土地承包人无关,在法理上视为显失公平。

(二)失地农民就业权利难以保障

在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后,一些农民缺乏一定的生产生活技能,难以找到维持生计的工作。被征地补偿款、拆迁补偿款坐吃山空。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成了失地农民眼前最急迫的问题。

平等就业是宪法赋予每一位公民的权利。但大量的农民工在就业中屡遭不平等待遇。顺利就业之后,没技能、没文化的他们也成了单位在面临裁员问题时的第一选择。不具备一定的竞争力没有相当的优势是农民工在就业中的一大难题。在城镇就业中,因为户口问题被拒之门外或者就业后遭到差别对待。现农民工多从事高危行业,但用人单位却出现了保险手续不全、待遇偏低等问题,使得农民的权益保护堪忧。农民工讨薪难也是媒体报道的常客。农民在维权中投诉无据、告状无门,缺乏相应法律政策的救助。这一系列问题折射出农民平等就业的权利受到了侵害。农民基本的生活保障堪忧,生活水平生活质量难以保障。

(三)农民社会保障权益难以保障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权不能受到完全的保护也是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重要体现,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赋予每个社会成员一项最基本的人权,所属社会权的一种。所谓社会保障权是指社会每个社会成员当受到一切非可抗因素而导致其基本生活能力丧失时,其有权从国家获得最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而面对失地农民,《物权法》依据“土地换社保”的政策规定,相关单位征收土地时,除过必须支付一些补偿费用之外,还必须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保费用,保障征地农民生活。这种补偿方式看似保护了失地农民的权益,但在实践中却不利于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这种权利损害主要表现在:

1.将失地农民补偿权与社会保障权混为一体。现有补偿方式均采用经济补偿的方式进行,然而这种补偿方式从本质性质上不能实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功能。补偿权属于财产权范畴,只限于货币形式。而社会保障权兼有人身权和财产权综合性的权利,其权利内容包含不仅是货币还有实物、服务及就业机会等。因此仅仅提供金钱上的补偿实际是损害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权。

2.不能应对突发事件对失地农民的打击。由于目前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并不完善,补偿的资金有限,同时农民又丧失了本来最赖以生存的土地,有些失地农民甚至失去了医疗、养老等诸多保障。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失地农民家庭遇到诸如疾病、孩子上学等情况,失地农民将会面临生活上的大问题,生活质量将会大幅下降,有些甚至基本生活都不能保障。

3.造成城市化过程保障不公问题。许多农民失地都是因为城市化这一过程造成的。然而,尽管其所处地域变成了城市,但是其社会保障却并未同步。当其土地被征用为城市用地后之后,仅仅获得一部分资金补偿,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却不能获得城市居民所具有的社会保障。这种不公对失地农民不仅造成物质上的损失,还造成了心理上的不公。

二、农民权益受损原因探析

(一)农民权益的非市民化

失地农民走出乡村迈向城镇,努力在城市寻求自身发展,为城镇化道路添砖铺瓦,但受到保护的权益却远远没有与市民接轨,没有享受到共同的改革发展成果。生产生活方式的市民化没有带来身份的市民化,更没有带来权益的市民化。追根溯源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导致的。

作为发展中国家特有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农民身份与地位的差别,而这种身份与地位的差别,使得农民进入城市之后在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各方面享受不到城镇人口的优惠政策。{2}因为这种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农民权益非市民化得不到根本的解决。片面的惠农政策在遇到二元经济结构的阻隔后,难以到达农民自身,切实的保护往往只是纸上谈兵。

(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城乡分割与地区发展失衡非短期内可以改变,城乡之间不仅差距巨大,而且长期内是政策分割与分治,这种格局绝非短期内可以改变,统筹城乡发展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城乡之间不仅在社会保障需求方面存在差异,而且保障能力等方面更是差距巨大。{3}

1.社会保障覆盖面有限。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乡村寂静。留守老人儿童社会保障难以实现,对社会保障的需求急剧提升。这类人群缺乏劳动力,无固定生活来源。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养老、就医问题成了一大难题。面对高额的医疗费,很多老人都选择了放弃治疗。留守儿童缺乏家庭关爱,入学教育、心理教育都与同龄城镇儿童有很大差别。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财富的调节力度是非常有限的,仅仅依靠社会爱心人士的关爱、媒体的呼吁是很难深入根本解决问题的。各项福利事业发展滞后,部分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养老、医疗等一些基本社会保障在许多地区仍不能落实,而一些包括事业、工伤、住房等保险则完全缺失,而这些社会保障都是和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4}

2.社会保障体系显失公平。

(1)城乡社会保障筹资方式不公平。由于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了筹资方式也存在许多不公现象,这方面不公最明显例子体现在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问题上。根据农村社会保障的筹资办法,现有政策仍按照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辅助补交而政府只是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而与这种模式反差最大的应该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尽管其单位绝大多数职工并未个人缴费,国家财政和单位补贴却保证了其养老保障。{5}

(2)城乡社会保障运行机制差距明显。相比于建立多年且统一规范管理的城市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由于其建立时间短,政府投入少,没有相关模型借鉴的原因存在着运行机制严重不完善的问题。首当其冲的表现在没有统一机构管理,诸如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各种社会保险分属不同机构管理,这就很容易造成机构管理混乱,办事效率低下,农民办事不易的局面{6}。对于失地农民,管理单位不能明确更是给他们造成极大困扰。同时,许多单位存在推脱责任,不积极办理失地农民社会保险的现象。

(三)政府缺乏科学管理

科学的管理通过政府的有效管理和法制健全来体现,政府不能做到绝对的公平,应体现相对的平等。面对弱势群体,政府理应做出政策的差别对待以及权利保障方面体现优待,有针对性地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加大对农民群体的社会保障力度,用特殊的政策来维护失地农民缺失的利益。但在现实中,低效的监管与缺失的法制是农民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一大诱因。

1.政府监管不力。增加城镇建设用地不是衡量一方政绩的唯一标尺,也不是增加财政收入的唯一渠道。一些地方政府错误地认为大兴城镇建设就是实现现代化城市化,无视农民的合法权益,用耕地换楼房,用耕地换广场,用耕地换政绩。{7}这种强行推进的全民式的城市化会导致农民城镇就业率低、社会保障配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打破了城乡建设的和谐发展,更严重的无法保护耕地红线。

2.农民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旧法是不能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的,当下的现实需要新法来实现农民权利的维护。这不仅包括权利的内容,还应规定权利的实现方式与方法。农民与市民在社会保障权方面的内容、项目的差别规定就难以实现全面保障农民权益这一要求。具体体现在农村与城镇户口有发放金额的区别申领标准的区别,以及同属农村户口,中东部发达地区的低保政策也与西部贫困农村的政策有所差异。这些差异即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具体的法规不完善使得农民求诉缺乏凭据,维权也仅停留于口号之中。出现了农民在法律上人人有权、在实际行使过程中又人人无权的局面。{8}更不用说这有限的社会权利也难以得到全面的实现。法律应该是农民维权的有利武器,法律需要发挥它的效力与能量,不能让法律规范束之高阁只供谈资。{9}

三、探索农民权益保护的实现路径

2013年12月召开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通过这次会议我们看到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复杂、挑战更严峻:需求总量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确保粮食安全难度增大;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谁来种地问题日益凸显;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农村社会管理压力加大。解决好这些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重大课题,必须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寻求新突破。{10}

(一)坚持和完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

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发展仍处于不断变化、不断尝试、不断摸索之中,仍没有一套完整的、确定的政策来规定,而目前发展的趋势是土地的承包权主体和经营权主体相互分离。尽管这种摸索对于现阶段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但是这种模式却容易带来发展不公、收入不均的现象。因此,探索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模式势在必行。首先要明确所有权和承包权的关系,应确保集体土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农户承包权,同时还能够放宽土地的经营权。应充分认识和发挥农业科技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作用,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同时,实现农村产权合法规范的运行,尤其是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交易秉持公开公正的原则。{11}

(二)加快实现农业人口市民化

严格依据政策规定,逐步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扩大城镇人口。利用新型的人口管理模式,改革旧的户籍制度,这都是现实可行的解决之道。对特大城市、中小城市实行符合当地情况落户政策,切忌一把抓。在稳定城市规模的基础上,有条件地实现农业人口市民化。本着不加大原有市民的生活压力,提高农业人口的生活水平的原则,将这一工作稳步推进。有步骤地将进城落户的新市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医疗保险纳入城镇的社保体系。严格合理地利用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城市的土地利用率。{12}

(三)重塑政府职能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与管理是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方式之一。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定政府权力、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等都是重塑政府职能的手段。以改革后的政府面貌迎接新的挑战,实现全面保护农民权益。

作为我国基本大法的宪法规定了政府的权利和义务,作为国家行政力象征的政府,其行为应当首先遵循宪法的规定范围内。政府的权力不应该无限制、不合理地膨胀。而面对政府权力和我国公民个人基本权利产生冲突矛盾时,尤其要按照宪法框架严格限定。

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要利用立法权、司法权明确政府权力的行驶范围,只有更加细化法律法规才能避免钻法律漏洞的机会;其次,加强立法为民、立法为公,从上至宪法下到具体法规,从各个层面给予农民切实的权利;最后,各层监督应作为制约政府权力的重要辅助。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监督,各种媒体的监督,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这种多角度、立体式监督才能彻底。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最低生活对于削弱收入差距,维护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意义。然而我国现阶段城市、农村低保发展存在严重不协调。目前农村的低保水平仅能和1997年城市低保持平。而对于失地农民来说,许多家庭因为土地的失去,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被切断,生活无以为继。因此,维护最低生活保障对于许多失地农民家庭有着重要意义。然而,一套能够依据当地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灵活机动,且能够保障失地农民生活的标准是需要各方不断调研、探究的。

2.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我国现行针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分两种情况分别措施:针对“农转非”的失地农民,采取可加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方案;而针对没有“农转非”的失地农民,采取自建账户,交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然而,对于农村城镇化带来土地流失后出现收入来源不稳的情况,大多失地农民无力承担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因此,各地均出台相应不同办法来保障失地农民权益。对失地农民采取保护措施包括:不同年龄段采取不同缴费比例;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定额收取保险费用;针对极特殊失地农民(如完全丧失工作能力,无子嗣等)采取政府补贴养老保险金等政策。{13}

3.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制度的完善。对于失地农民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失去了曾经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最大的问题或许在于没有土地,他们同样没有土地之外劳作的能力。许多失地农民因此只有靠补助金来维持生计。因此,如何解决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是从根本解决失地农民生计的长久之计。

政府应从以下两点出发帮助失地农民重返就业岗位:第一,从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竞争力角度出发,通过政策指引和鼓励相关职业培训机构针对失地农民展开就业培训。第二,从加大就业岗位角度出发,加强就业信息网络的建设,并针对某些技术要求性不强的岗位专设失地农民就业岗位来保障更多农民工找到工作。

(五)健全农民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制度

确定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合理的征地补偿除去土地的补偿费用还应该包括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费用、社会保障费用、土地增值的收益等。要避免政府的单方面定价,由专业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再经过农民听证后来对价格进行评定。并且,在此基础上一定要确保农民获得土地增值收益。

1.完善土地征用及补偿制度。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是保护农民权益的基础,合理地制定相匹配的法律制度是公正地解决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的必要途径。

首先,从法律角度明确社会主义农村集体经济中土地的所有权和行使主体。农村的土地是所有的村民共同所有,而不是村委会或某些人的私有财产。同时从法律角度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等。{14}

其次,针对现有农村土地征收标准不足进行改进,完善补偿措施。现有补偿标准采用的仍是根据土地过往用途及产值进行补偿,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寸土寸金的趋势已经非常显著。土地本身就存在巨大的价值,同时,其价值经过开发后更是数倍的增值。因此,农村土地征收标准也应逐步建立基于土地价值及潜在价值的补偿标准。

最后,应从法律角度规避土地征收后可能带来的潜在纠纷等问题。由于现有法律的不完善,土地征收后的纠纷层出不穷。或因补偿不均,或因未按规定期限补偿,或因未按规定时间迁入安置房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应当从法律上尽早地做出规定来避免。

2.完善失地农民就业制度。土地的失去不仅是失地农民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失去土地之后的生活才是他们所要真正面临和思考的。由于数年来只是在自己的土地上面耕作,失地农民没有其它方面的工作经验和才能。如何保障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的就业问题,也是城镇化带来问题中极为重要的方面,而现有法律未能很好地涉及这方面,因此这方面的完善就显得紧迫和重要。

这方面工作的完善可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应从就业培训出发,提高失地农民个人工作技能。应建立消除农民身份,无差别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培训机制,顺应市场需要,提高培训质量和时间,最短时间内让失地农民重新获得劳动的技能。其次,赋予农民就业平等权,从法律角度坚决抵制就业歧视,加快就业反歧视方面立法并完善相关法规。最后,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政策优惠和保护,让失地农民能够切实地感受到自己受到的法律保护。

3.完善保护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权制度。对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也同样应当得到广泛的关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失地农民的未来生活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而在法律完善方面,可从以下两点进行考虑:第一,针对特定失地对象分别进行保障;第二,加强公法救济途径。

(1)对特定对象采用适当的制度安排。对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只有做到分类、分别进行保障才能达到公平、高效。其中从未来生活地点角度出发,针对进城务工的失地农民,应享受不同于农村户口的医疗救助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等权利;针对希望继续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根据情况判别是否属于低保级别,进行生活保障。从是否有继续劳动能力出发,对于有劳动能力者,应积极为其创造就业机会;而针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应加大政府补助,维持其继续生活能力。同时,从总体来说,应设定专门法规来维护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问题。

(2)加强公法救济。要以宪法为保障的源头。宪法是规定公民权益的根本大法,宪法明确规定了对社会保障权的保护。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的基本出发点就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1789年《人权宣言》:“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宪法规定,公民有获得物质帮助权,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时,有从国家或者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要以宪法为指导,科学地构建社会法的救济模式,一方面落实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切实保障失地农民权利的实现。

注释: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程俐骢.城市管理概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40,47-48

{3}郑成功.中国社会保障与未来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5)

{4}杨玉民.我国社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02(7)31-33

{5}薛兴利,厉昌习,陈磊,等.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分析与统筹对策[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6}信长星.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2008)[M].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3

{7}涂重航.多省市强行撤村圈地发土地财失去宅基地农民被上楼[DB/OL][2010-11-02]http://view.news.qq.com/a/20101106/000005.htm

{8}吴爽.土地征收过程中衣民平等权的保护[Q].农村经济,2010(6)18

{9}杨华.社会保障普通法权利初探[J].河北法学,2009(2)103-107

{10}稳定政策深化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社论)[N].人民日报,2013.12.25(1)

{11}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保民众舌尖上的安全.[ED/OL].http://hebei.news.163.com/13/1225/09/9GU92E6S0279077F_all.html

{12}陈碧钦.农民权益保护问题及其法律对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2)

{13}罗光宇,张永亮.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律缺失[J].湖南人文科技学报,2005(3)

{14}张利国.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的保护[J].河北法学,2012,30(001):108-116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经济法学 陕西西安 710061;作者简介:闫欢,西安财经学院经济法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三农“法制、知识产权法等。)

(责编:若佳)

作者:闫欢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探究论文 篇3:

推进城镇化建设与经济法保障

【摘 要】“城镇化建设”已经写入十八大报告,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一起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方向。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而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诸如城镇化建设市场主体不健全、地区发展不平衡、城镇化建设缺少有效的宏观调控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城镇化推进的效率,要想保障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关系和利益关系以及要解决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出现的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法制保障,尤其赋予经济法保障更为有效。经济法体系中的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以及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正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法治;经济法保障

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将启动未来10年我国的发展引擎,这将改变2亿人的生活方式,同时也间接映射着我国13人口的未来。完整意义上的城镇化,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口数量上的转化,也即是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化;另一方面是转化过来的人口的生存质量方面的转化,也就是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城镇化,而后者是城镇化的核心,。因此,推进城镇化建设一方面需要产业支撑,以此形成人口聚集效应,另一方面,城镇化建设还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争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否则盲目的规模扩大,空间扩展只能带来的是“空心城”,“鬼城”,“烂尾楼”等现象。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法制监督和规范。经济法作为社会责任的本位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己任,追求国家的经济安全,经济自由以及整个社会的实质公平,同时,把追求社会效益优先于经济效益,注重公平兼顾效率等作为行为准则。因此经济法保障是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一、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现状

1.城镇化建设取得瞩目的成绩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36.22%上升到目前的53.73%,城镇化大幅度提升;城镇体系日益完善,布局也日趋合理,逐步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 ,与我国的地理资源东密、中散、西希相协调;城市发展环境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在交通、绿化、环保、卫生、住房条件等方面不断改善,城镇人口容量增加,城镇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人口流动的促进作用在不断增强,东部沿海地区是人口流入最多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形成了人口的聚集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看这些地区的城镇化。

2.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市场主体不健全、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是农民主动来创业,自主形成了之下而上的城镇化。所以这些经济活动成为成为城镇建设的推动力。但是西部地区,城镇化是至上而下的,农民是被动地等待城市工业化扩展或者的因为征地,转变成为农民工。另外生态环境容量有限,市场发育不健全,城镇基础设施条件差,这些都是西部城镇化发展的障碍。

(2)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追求短期红利 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的城镇化率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一方面是工业化的自然推动,另一方面则是地方政府在政绩和解决财政的驱使下的投资创建。但土地规划体制不科学,甚至缺少规划或者经常变更,因此就出现了存在重复建设,奢华建设等浪费现象,政府在土地市场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既是受益人、调控者、监管方又是仲裁。而且多以受益人的角色为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扭曲,过多的注重规模建设,但是工业化发展不能齐头并进,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结果是盖了楼却留不住人,所以出现人去楼空,最终是出现人口资源与房建的逆向流动,短期的发展红利所换来的是长期的萧条。

(3)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城镇化并不是简单的拆乡并镇、建房盖楼,更不是简单的农民进城、上楼。城镇化是要农民共享富裕机会,实现真正的城乡一体化,所以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受益人群应该是农业转移人口。但是目前状况往往是人来了,楼盖了,但城市没有足够的合适的就业机会,城市服务业也容纳不了那么多的人,同时社会保障机制没有做到位,因此出现了贫民窟,出现了高失业的现象,而对于农民来说最悲哀的莫过于“上了楼,没了地,失了业”,怀揣着“回不去的乡村”,挣扎在“扎不下根的城”。

二、推进城镇化建设需要经济法保障的原因

1.推进城镇化建设体现经济法的价值理念

公平是法律永恒的价值。经济法作为社会本位法追求的是社会实质公平,经济法的实质公平强调对市场中弱势主体的差别性保护,体现对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市场主体具体的价值关怀,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历史及地理原因,地区发展不平衡,使得各地区主体的发展存在很大差异。而城镇化建设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存环境的重要方式,使得农民这一弱势群体与其他市场的法律地位得到实质上的公平,这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法的理念。

2.城镇化建设遵循着经济法的国家干预原则

“城镇化建设”关系着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全局,政府如何发挥有效的宏观调控对经济进行适度干预,如何消除市场的消极作用促进市场竞争机制的有效发挥,国家如何利用政策扶持和规范市场主体来保障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这是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思考的问题,也是经济法国家干预理论的关键。

3.解决城镇化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的法律依据包含于经济法体系之中

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寻求法律依托。经济法体系中的市场主体法律体系制度、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宏观调控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包含了这些问题的各个方面。所以经济法保障的实施可以促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完善城镇化建设的经济法保障体系的构建

1.完善市场主体,协调地区平衡发展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相切合的经济法保障

经济法是以平衡协调为理念的法。“经济法以平衡协调、维护公平竞争、责权利相统一为基本原则”。同时经济法又是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为理念的法。“经济法的理念则是经济社会条件下的实质公平、正义,核心内容是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实现。”推进城镇化建设实施对经济法理念的直接体现。城乡关系失衡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困难,也是整体发展过程中不公平的体现。推进城镇化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载体,也是破除城乡二元论,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城镇化建设通过拉动内需,不仅能使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也让广大农民能分享到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实现城乡平衡发展。所以城镇化建设一方面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同时也要考虑到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要求,抓紧制定城镇发展长期规划,因地制宜,实行差别化政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协调发展,特别是提高中小城市聚集人口和产业的能力,同时促进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提升。

2.完善市场自发调节和国家积极干预相结合的经济法保障

(1)运用法律法规合理调控 以实现和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己任的经济法,首先肯定了市场作用的重要性,同时以其固有的宏观,冷静的视角警示社会,市场资源的自发配置 必须与法制保障下的国家宏观调控进行有机的结合。要实现社会总体利益的增长,需要市场和政府的有效互动,运用法律法规引导资源流向,实现社会经济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兴起。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这需要这些“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共同推进整体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的进步。从来实现城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人的城镇化”。

(2)推进农业化和工业化的共同发展 推进城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经济载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有农业、工业产业支撑的城镇化。没有高效率的农业产业化,就没有富余的农村人口,没有工业化的发展,就不能为这些转化过来的人口提供更多生存空间。同时适时政策倾斜以推进以高新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化,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针对地区工业起步晚,发展弱的地区,应该积极推进产业特色化发展,以便促进城镇化发展。逐渐减小地区间的城镇化不平衡的状况。

(3)合理规划土地 城镇化不仅仅是解决人口聚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让生产变得更加便捷,更有社会效率。政府根据市场运行规律,调动资金、人才和技术,实时监管,合理引导要素聚集,实现土地集约式发展。科学利用土地,强化国土规划对资源的统筹管护作用,从严合理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3.完善社会保障的经济法保障

推进城镇化建设应该充分保障农民财产权、平等社会保障权、自主选择权、救济权。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现代化成果。城镇化的发展农民大批转入非农领域就业,被征用土地的农民处于无地、无业、无保险的状态,成为了社会安定的隐患。因此,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一定要制定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法,同时细化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养老保险的转化方法,尽量消除不平等的区别待遇;规范医疗保险和就业监管机制;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力度,不断向农村地区覆盖。城镇化建设是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转移的过程,政府要妥善引导,不能热衷于大拆大建,“强迫上楼,与民争利”,尊重农民的自主选择,加强对各种形式强制土地流转行为的监督;同时加大对农民失地的补贴力度。要逐渐消除户籍制度障碍,减少农民进城的阻力;以实现人的城镇化,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4.完善城镇化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保障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法关注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核心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和谐社会”,提高人的生存质量,这与城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城镇化的无序开展,造成盲目扩张,环境污染严重。因此我们要严守耕地红线,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构建土地安全体系,建立土地利用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要不断完善我国资源生态保护的法律体系,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推进城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发展规律的体现。城镇化建设是对经济法理念的生动诠释,经济法是促进城镇化建设健康、有序的核心法律制度。经济法是城镇化建设整体目标实现的客观要求和坚强保障。通过产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促进中国城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一号文件,2013,2014

[2]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第24页

[3]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第164页

[4]何跃春,严颂.经济法---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法治制度(J).行政与法,2006(11)

[5]程利敏.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经济法保障(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8)66-67

[6]吴松.防止城镇化挤压社会消费空间(N).中国经济导报 ,2013-1-8

[7]盛洪.“强拆”并非城市化所必须(N).南方都市报,2012-12-12

[8]高军 .法治视野下的城镇化建设探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30)67-70

[9]崔志卫.山西省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2012

[10]张文璋.市场信用的经济法保障(D).2007

[11]殷浩清.新形势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探究(J).时代经贸,2014(1)

作者简介:

殷浩清,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硕士研究生,安徽固镇二中教师,研究方向:经济法;蒙柳,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

作者:殷浩清 蒙柳

上一篇:商务英语的语言经济学论文下一篇:项目教学法与程序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