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境界分析论文

2022-04-16

【内容提要】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效率不高,是制约课堂提高含金量、减轻学生负担的瓶颈因素。本文认为,要打破这个瓶颈,在语文教学中就要注重三个境界的提升:一是语文教学的知识境界,二是语文教学的能力境界,三是语文教学的素质境界。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学境界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学境界分析论文 篇1:

循序渐进是语文教学境界提升的必由之路

摘要:语文教学境界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老师自身历练、摸索、创新乃至最终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矛盾,在我们强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决不能贬低或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它们一体两面,互为表里,相互补充,组成了语文教育教学不可缺一的有机整体。所谓“主导”,就是引导、指导、辅导、因势利导之意,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其“主导”作用应体现为能够让作为学习语文主体地位的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所蕴含的文字、文学、文化等诸多内容理解、信服、思考和创新。

关键词:语文教学 思考 创新

中学语文教学境界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语文教师想要形成自己教育教学的独特风格,达到语文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毫无疑问没有捷径可走,不可一蹴而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个教学境界渐进提升的过程其实就是老师自身历练、摸索、创新乃至最终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当下,部分语文教师过分强调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地位而忽视了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不能不说这是对语文教学认知的一种偏颇。从语文教学的根本意义上说,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矛盾,在我们强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决不能贬低或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它们一体两面,互为表里,相互补充,组成了语文教育教学不可缺一的有机整体。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显示其价值发挥的作用,它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学生的“学”往往取决于教师的“教”,教师的主导地位毋庸置疑。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优劣是衡量语文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也是我们评判语文教师教学境界是否有效提升的重要依据。所谓“主导”,就是引导、指导、辅导、因势利导之意,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其“主导”作用应体现为能够让作为学习语文主体地位的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所蕴含的文字、文学、文化等诸多内容的理解、信服、思考和创新。这个由学生得“鱼”到获“渔”的过程,就是语文教师成长成功的过程,就是语文教学境界提升乃至达到其最高的过程。

一、“理解”是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对作为学习主体地位的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基本要求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在《师说》一文中开门见山就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其中的“解惑”就是解除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疑惑、困惑,也就是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主导者的教师引导、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从而达到作为学习主体地位的学生对其主旨的深入广泛“理解”。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第一障碍“惑”也就迎刃而解了。

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的名篇《我与地坛》是一篇讲述有关生命为话题的哲思散文,即人应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不幸和灾难,作者从自身经历中的人生不幸引发他对人生、生命、命运的深沉思考,渐渐地看清了个体生命中一些必然的际遇:“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对于这样比较深奥的语句,自然需要教师引导与讲解,教师的这种引导与讲解是必须的,它可以让学生懂得“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也都是不能选择的必然,人对于由超越个体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设定的事实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这样一个有时需要我们不得不直面的事实,不得不思考的生命课题。“既然不幸的命运已经为你规定了承受苦难的角色,那么你还能有什么别的方式来度过你的人生呢?或者说,你还能有属于自己的救赎之路吗?”这是另一个更高层面的同样需要作为教学过程中主导者的老师来对学生加以引导和讲解的问题。人应该怎样来看待自己的不幸和苦难呢?“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这个由一个个体的问题已变成了众生共同的问题。“将一己的生命放在天地宇宙之间而不觉其小,反而因背景的恢弘和深邃更显生命之大。”史铁生最终领悟了“当我们投入到永无终结的生命之舞时,对于个体苦难以及一切不幸命运的自我超越就都变成了一种必然。”作者这种由悲愤到豁达的心路历程,洋溢着一种生命本色之美的至高境界,其为文为人在此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上述诸多看似有些“玄”而又富于哲理的问题和道理,如果没有作为教学过程中主导者的教师点拨、指引,我们无法想象作为学习主体地位的高中学生怎么能深层次地体味这篇博大精美的散文呢?

二、“信服”是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对作为学习主体地位的学生授课及作则立言的必然要求

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授课艺术、高尚的人格情操,这是教师最起码的素养要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应具备比教学大纲的规定还要多许多倍的知识,教学科目对他来说是科学的基础知识。”一个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扎实广博的专业知识,才能满足学生最大限度的求知欲望,这是一个尽人皆知的简单道理;有人说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如果我们认真仔细地分析这句话所隐藏的深层含义,就能领会到教师要尽可能地上好每一节课的这个道理,不然每节课下来就会留下许多难以弥补的缺憾、遗憾;作为教师,还应具备高尚的人格情操,“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这些朴素而又充满哲理的话语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对所学语文的信服,教师就必然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授课艺术、高尚的人格情操。

当代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是一首语言精美、构思新颖、内涵丰富同时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爱情诗,“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它是一种心灵的契合,思想和灵魂的共鸣,同甘共苦,冷暖相依。”教师要让学生欣赏这首语言优美而又内涵丰富的爱情诗,在我看来教师首先就应该是“半个诗人”,只有通过诗的语言告诉学生什么是真正美好的情感,什么是忠贞不渝的爱情,这样才能收到我们预期的教学效果。像“爱——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融在云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等情理兼具的句子,需要教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升华:两人比肩站立,旅途风雨同舟,不做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不在盲目的爱情中迷失自己。如果作为学习主体地位的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从心灵深处真正享受到了这首诗的种种精妙,那么他们就会不自觉地“信服”老师,从而大大激发学生们对语文强烈的学习兴趣。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活到老学到老”这些老生常谈的话,于老师来说应该受用终身。如果我们的教学死气沉沉、枯燥乏味,生活中浮躁虚伪、言行不一,学生们是不可能“信服”我们的。苏霍姆林斯基还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的话,则我们的所有想法、方案和设计都会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由此可见作为教学主导者的老师得到学生的“信服”对于学生的学习是何等的重要!

三、“思考”是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对作为学习主体地位的学生对语文、对生活、对人生、对命运的更高要求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思是学之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论语》中的名句“学而不思则罔”说的也正是这个意思。有疑必思,有思则进,思考、反思是教学活动主导者的老师对作为学习主体地位的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之上提出的更高要求,它包括对语文本身所蕴含的内核思考,对社会人生的质疑思考,对生活命运的哲理思考。“语文就是生活”,教师要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为他们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质疑思辨的舞台,让学生们学会思考、勤于思考、乐于思考、善于思考;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意识,有“问”有“疑”方引发“思”,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敢于向旧有事物提出质疑。当然,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多维思考不是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它要遵循符合一定原则的规律和方法。

现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通过其对“荷塘月色”细腻诗意的描绘,含蓄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情感,“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不幸之中徘徊前行的足迹”。全篇散发出一抹淡淡的哀愁,但这种“淡淡的哀愁”之中似乎还伴随着一缕“淡淡的喜悦”。它文气酣畅、音韵和谐、节奏明快、浑然天成;文中景物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极富江南水乡的古典美和诗意美,令人触景生情,情不自禁。作者把自己孤独苦闷的心境娓娓道来,如歌如诉,那份伤痛与无奈若是换做常人,真是难以言表。但朱自清先生却做到了,而且做得很是诗情画意,让人折服!关于本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有称系作者寄情山水之作,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有称系作者借景抒情之作,表现作者彷徨愁闷的心绪;有称是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有称它不是作者逃避现实的情绪,而是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心情;有称是表现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直至今日,人们仍然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上述这些问题,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就要恰到好处地去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以及朱自清先生的心路变化进行对比思考,让学生们对作者朱自清先生及其作品有一个更为广泛深刻的再认识。这个认识和再认识的过程,无疑就是学生思考受益的过程。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由文本引发学生对作品、对作者、对主题、对作者的创作取向的多维思考乃至反思,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学生对生活、对人生、对人性、对命运的思考及反思。这是语文教学活动中主导者的老师和作为学习主体地位的学生一种双向互动的有效提升。

四、“创新”是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对作为学习主体地位的学生终身学习,学以致用的最高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结出丰硕的果实。”作为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学生,他们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所学知识学会思考达到创新,自己去面对并解决未来人生中、人性中、生活中、命运中更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要求作为教学活动主导者的教师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注入创造性思维的内驱力,鼓励学生张扬个性、积极探索、标新立异、推陈出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开放性、没有现成“答案”的疑难问题,而不是把准备好了的“答案”随手交给他们。叶老的至理名句“教材无非是例子,教是为了不教”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有人说海子生活在童话的国度里,其诗自然表现出对于一切美好事物的眷念,对于一切人间真情的赞美,唱出了诗人“愿每个人都能在红尘获得幸福”的美好心愿。在本诗中,诗人由己及人表达了对亲情友情的珍惜,对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人真诚的祝福,字里行间,博爱之情溢于言表。意象开阔深远,韵味百品无穷。但令人痛惜的是海子的心灵敏感而脆弱,他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遗憾的是诗人并没有用黑夜给他黑色的眼睛去寻找到人生中、人性中的“光明”,而是最终以死亡来完成对诗歌的追求。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应该怎样去引导作为学习主体地位的学生认识海子及其诗歌,这是我们不得不要面对的一个非常矛盾的问题。如果我们通过这首诗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们懂得如何去面对多舛的命运,如何去调理好未来不确定的人生,那么我们所说的教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创新就算达到目的了。“创新”就是学生通过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客观理性地去认识自己、反思自己,去直面生活、善待人生。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里所说的“解决问题”其实就是学生学以致用的“创新”。

总之,语文教学境界的提升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不断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坐享其成、不付出辛勤的劳动,一夜之间就想成为语文教学的所谓“名师”、“大师”,那无疑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谭。勇于探索、循序渐进才是语文教学境界提升的必由之路。

责任编辑:刘 艳

作者:代泽斌

语文教学境界分析论文 篇2: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要注重三个“境界”的打造

【内容提要】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效率不高,是制约课堂提高含金量、减轻学生负担的瓶颈因素。本文认为,要打破这个瓶颈,在语文教学中就要注重三个境界的提升:一是语文教学的知识境界,二是语文教学的能力境界,三是语文教学的素质境界。

【关键词】农村 语文教学 境界 打造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够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如此重视新课改呢?原因很简单,我国原有的教育教学制度与方法适应不了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的要求,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骤。如语文教学,早在1978年,吕叔湘先生就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少、慢、差、费”,“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见《语文教学设计论》前言,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传统语文教学效率之低,到了非改不行的地步。事实上,传统的语文教学不仅效率低,质量也特差——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讲分段落,划层次,找中心,结果不少同学了大学还不懂得怎样去划分段落、划分层次、找出中心,正好应了吕老先生“岂非咄咄怪事”那句话。

新课改的初衷,无非是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含金量”。所谓效率,可以看作是收获和费时的比值,这里的收获应包括显示收获和隐性收获。胡家曙先生认为,相对一定的教学时间而言,教学效率不高,主要是因为教学过程使学生收获的质和量不高。为此,胡先生在他的《语文教学三喻》(见河北省教育委员会《语文教学之友》,1999年第11期,第5页)中,提出了三个境界:一、知识境界;二、能力境界;三、素质境界。尽管笔者对胡先生《语文教学三喻》中的某些见解不敢苟同,但却非常欣赏这“三个境界”的提出。

我们先说“知识境界”。

赞可夫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理论知识是掌握自觉而牢固的基础。因此,掌握理论知识不仅不妨碍技巧的形成,而且恰恰相反,乃是形成技巧的重要条件。这话好就好在,它道出语文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积累的重要性。试想,连基本的文体修辞常识都一无所知,连基本的表达方式标点符号的运用都含含糊糊,谈何行文写作阅读分析?我们不管上什么课,怎样上,但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学有所得。我们无论采取启发式教学,还是讨论式教学,或其他的寓教育乐的种种教学法,无非是想让学生更快更好更深刻的接受新知识。可以说,不能给学生以知识的语文课,不能称之为“课”,只能称之为“扯淡”。我们都知道,再宏伟的高楼大厦,也无非是一砖一瓦的叠加,我们先人有句话,叫做“九层之台,始于垒土”,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值得注意的是,“知识境界”不仅仅是指学生在课堂或书本上学到的东西,还指教师本身知识境界的高低。教育界有句名言:“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一个教师自身知识面的宽窄,功底的深浅,直接决定着这个教师的课授得生动与否,直接决定这个教师能不能给或能给多少知识学生。此外,教师知识境界还应该包括“教法知识”,换句话,教师不仅要“学富五车”,而且还要有怎样把这“五车”知识传输给学生的方法。胡家曙先生在《语文教学三喻》中打了个很形象的比喻:当我们把“水”从“桶里”倒向“碗里”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细节?不难想象,第一,要关注碗口方向,应是向上的而不是向下的或倾斜的;第二,要瞄准碗口倒水;第三,要徐徐而入,过急过慢都影响效果;第四,要防止水挥发逃逸。这就是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方法,笔者认为,不管你采用什么,是启发式还是讨论式,要想做到真正的教学相长,授受和谐,一定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自我陶醉,注重情感投入

情感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是持肯定态度或否定态度的心理体验,如喜欢、憎恨、愤怒、悲伤等。情感最富有感染力的。“纹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见《文心雕龙·知音》),这句话告诉我们,不管是写文章还是读文章,都要有情感,在接受新事物(包括知识)时,没情感,干巴巴的,是很难让人接受的。我们稍微留心一点,就往往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教师上课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教学环节联系也恰到好处,学生能听懂,但效果却不大理想,为什么呢?课堂气氛十分沉闷,原本激情澎湃、优美生动的课文被讲得枯燥乏味,学生昏昏欲睡,这样想课堂质量高才怪呢。

由此可见,授课教师在上课时能自我陶醉与教学情景中,注重感情的投入,是相当重要的。

二、民主平等,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注重在施教过程中启发式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的运用。要真正上好一节启发讨论课,教师必须改变以往“一言堂”或“唯余马首是瞻”的教学思路,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要创设民主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勇于各抒己见,让真理越辩越明。从某一种较高的层次上说,语文应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而艺术靠的是灵气和悟性。它是有生命的人的创造,同时反馈于人,靠艺术的敏感相知相通的。教师的讲解,不过是把学生的理解系统化、深入化。而其中的分寸把握,必须依赖学生的实际,和教师接近学生的最小距离,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做人尊严和价值,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辨主张,并予以鼓励、赞赏。师生应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之中,学生的积极性会得到提高,学习效果自是非同一般。在民主平等的课堂上,教师要强调和注重的是帮助和引导——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确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到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料;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引导学生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等。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角色,实现由主讲到主导的转变。

我们再谈谈“能力境界”。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用教”,“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行’。”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不仅要重基础,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胡家曙认为,“能力境界”比知识境界有了巨大进步。只有把“知识”转为“能力”,语文的工具性才能得以充分的体现。一句话,“能力境界”就是“学以致用”的境界。语文的四大能力就是听说读写,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能力境界”不是教师教你怎么做你才会怎么做,而是举一反三、创造型的那种能力。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型“能力境界”呢?杜仕海认为,应从以下四点入手(见《语文教学之友》1999年第11期第3~4页):

1.强调个性,培养求异思维,为创新提供动力。

2.注重学法指导,为创新提供耐力。

3.重视语文教学的延伸,为创新提供活力。

在杜仕海的四个观点中,笔者最为赞赏的是第二点:重视学法指导。教学中的大量实践证明,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后,学习就主动了,效率也就提高了。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注重学习方法的讲授,如现代阅读是让不少中学生头痛的难点,如果教师能针对现代文中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体特点,归纳出阅读相应文体的方法,就等于把一根钥匙交给了学生,达到“教是为了不用教”的境界,让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去创造性的阅读(听、说、、写也如此)。当然具体的学法指导还应该包括预习指导、听课指导、复习指导、作业指导、课外阅读指导等。

最后,我们简单地谈谈“素质境界”。

素质境界是指学生能达到掌握学习方法、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语文的兴趣、意志等内涵。

“素质境界”应是新课改语文教学追求的最佳境界,语文教学的“素质境界”是站在语文角度以培养学生素质为最终目标的。

胡家曙认为,要达到“素质境界”,施教者在施教过程中应该做到:

1.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

2.知识教学要精、要高效,以启发为主,重视学生自己的感受。

3.注意积累。

4.以学生练习为主,注重能力培养,尤其是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

5.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

6.扩大语文学习的内涵,加强语文和其他学科以及和生活的联系。

7.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美育教育,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8.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德育教育,健全学生的人格。

总之,“知识境界”、“能力境界”、“素质境界”这三种课堂教学境界是一个渐次递升的系列层次。我们的广大教师应该自觉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实践和反思,切实抓住、抓紧、抓好课堂45分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落实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和精神,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登堂入室,渐至教学之佳境。

新的时代和社会用人制度的改革给农村学生提供了机会,也对农村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农村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应该勇敢地面对现实,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加大素质教育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

(作者单位:广西省贺州市八步区桂岭第三中学)

作者:于枝清

语文教学境界分析论文 篇3:

“真境”,别样的课堂风景

摘要:语文课堂的“真境”,即指以语言为能源库,以意旨为原动力,以情思为神经元,三者有机融合,臻至和谐、美好、愉悦的课堂生态。它表现为真教、真学、有境三个显著特征,彰显自然、真切、深沉、韵味四个维度。

关键词:真境 课堂 生态 特征 维度

2017年10月25日,在南通市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专业发展汇报研讨中,戴继华执教汇报课《〈伶官传〉序》,以课堂实践来彰显自己的教学主张——语文课堂应该追求“真境”。语文课堂的“真境”,即以语言为能源库,以意旨为原动力,以情思为神经元,三者有机融合,臻至和谐、美好、愉悦的课堂生态。它表现为真教、真学、有境三个显著特征,彰显自然、真切、深沉、韵味四个维度。

一、课堂实录

(学生齐读课文,开始新课。)

师 读得不错,有两个地方注意一下会更好。一个地方在第3节第4行,“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抑”后面稍顿,这样读起来就会更整齐了。还有一个地方,是最后一节第一个字“夫”,作为发语词应该读“fú”,读的时候要充分一点。总体来讲,非常好。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过,提出了许多好问题,比如说,有同学问了这样一个问题。(PPT展示问题1:欧阳修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哪位同学能为提问的同学做个解答?

生 他写文章的目的就在最后一段:“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师 你等会儿,将这句话再读一遍。(该生再读)这句话大概是什么意思?

生 祸患常积于微小的事物,智慧勇敢被所溺爱的事物困住,难道只是伶人吗?

师 “积于”的“于”什么意思?

生 从。

师 请你用“从”来解释一下这句。(该生解释)后面一个“于”作何意?

生 被。

师 这句话告诉我们,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生 要注意不能被微小的事物和所溺爱的事物困扰。

师 庄宗就是被——

生 伶人困扰。

师 好,这位同学不仅说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而且在原文中找到了依据。后唐庄宗因为宠信伶人而身死国灭,而作者说“岂独伶人也哉”,说明导致国家灭亡的原因不只是“宠信伶人”。同学们读过其他书,你觉得引起国家灭亡的原因,还可能有什么?

生 国君暴政。

师 能否举个例子?

生 纣王。

师 纣王除了实施暴政之外,还有一个不好的地方,是什么?

生 宠幸妲己。

师 对了,请坐。除了这些,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生 宦官专政。

师 举个例子。

生 明朝太监专权。

师 对,还有吗?(学生没有补充)同学们说的这些很典型。其实,欧阳修写这篇文章很有深意——

(PPT展示知识链接1:①欧阳修(1007-1072)。②宋真宗于997年即位,在位共25年。前期颇为勤勉,但军事上却无所作为,他不顾寇准等人的反对,与辽国议和,签订“澶渊之盟”,每年向辽国进贡。后期任用王钦若大兴祥瑞,东封泰山,西祀汾阳,又广建佛寺道观,劳民伤财。③宋仁宗于1022年即位,在位共41年。即位时只有12岁,由章献太后垂帘听政。他在军事、政治等方面均无大作为,后与西夏交战战败,被迫进贡;起用范仲淹变法,最终也遭遇失败。)

师 请班长读一遍。

(学生读,教师指点几处读得不够好的地方。)

师 透过三则材料,至少可以获得两个信息:第一,欧阳修生活的年代,历经宋真宗、宋仁宗两朝,主要是仁宗时代;第二,真宗、仁宗两位皇帝有相似的致命弱点,能看出来吗?

生 军事无能,与外族议和,还进贡。

师 澶渊之盟后,宋真宗每年要向辽国进贡白银十万两,丝绸二十萬匹;宋仁宗每年向西夏进贡白银十五万两,丝绸十五万匹,茶叶三万斤。根据这些资料,欧阳修写这篇文章的深意就不言自明了。“岂独伶人也哉”,一味地靠进贡(保卫国家)是不是也有危险?要以庄宗为鉴,以史为鉴。还有一个同学提的问题是这样的——

(PPT展示问题2:这篇序以议论为主,它的论点句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还是“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师 这个问题我们慢慢来解决。第一句话在文章第3节末尾,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强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师 意思是对的,“亡”怎么解释?

生 毁灭自身。

师 我觉得不太妥,它和前面的“兴”都应该是活用,什么用法?

生 使动用法,使……兴盛,使……灭亡。

师 对。第二句,谁来说说意思?

生 兴盛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

师 很好,我想考考你,假如将这句话改为“盛衰之理,并非天命,实乃人事也”,行不行?

生 “并非天命”和“虽曰天命”意思完全反了。

师 再考考你,改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然亦乃人事也”,行不行?

生 不好。原句用反问句,改句用了陈述句,语气没那么强了。

师 非常好。再回到刚才的问题,到底哪个是论点句呢?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一下。

生 第一个。

师 理由是什么?

生 论点一般是表意完整的话,一般不是反问句。

师 反问句不等于表意不完整。你请坐,哪位同学再说说?

生 第一个,论点一般在开头。

师 你的经验如此,好的。请大家看这样一段材料,(PPT展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初中学过。

(一位学生读,其余学生回忆该文的思路。学生读完,教师指点“行拂乱其所为”的朗读停顿。)

师 还记得这篇文章的思路吗?谁来说说看?(学生有困难)该文中心论点是在文末归纳得出的,《〈伶官传〉序》和这篇文章的思路相同吗?(有学生小声说“不相同”)如果不相同,那么刚才两位同学判断开头一句是中心论点,有可能就是对的。

(PPT展示知识链接2:议论文一般分为“提出论点—证明论点—得出结论”三部分。论点,就是真实性需要加以证实的判断。它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态度。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担负着回答“论证什么”的任务。 结论,是从一定的前提推论得到的结果,是对事物做出的总结性判断。)

师 根据这个知识,现在能说说哪句是论点,哪句是结论吗?(生齐答:能)论点是“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结论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同学们能提出这样的问题不简单,老师就曾看到有语文教育专家,对此也进行过争论。还有同学提出了第三个问题。

(PPT展示问题3:“《书》曰:‘满招损,谦得益。’”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师 在议论文里出现某本书中的话,属于什么论证手法?对,引用论证。我们顺便复习一下常见的论证方法。

[PPT展示知识链接3:常见论证方法有摆事实(事实论证)——举例子;讲道理(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

师 如果要弄明白“《书》曰:‘满招损,谦得益。’”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必须要弄明白这句话与论点和结论的关系。相邻的同学交流一下,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 “满”“谦”和论点中的“人事”、结论中的“逸豫”“忧劳”有联系,损和“衰”“亡身”、益和“盛”“兴国”有联系。

师 能否用一个词概括它们的这些联系?

生 照应。

师 很好,既然是“照应”,说明它能论证前面,又能引出后面。作用就容易表述了:第一,“《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在文中属引用论证。第二,它既证明了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又引出了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第三,“益”“损”呼应了“盛衰”,“谦”“满”呼应了“人事”,又分别引出了“兴国”“亡身”和“忧劳”“逸豫”。

师 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不能一一列举。老师也想问同学们几个问题。(PPT展示追问1:除了引用论证,课文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你真快,都找到了,说说看。

生 举例论证。

师 举了什么例子?

生 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例子。

师 得天下,就是晋王遗三矢的例子;失天下,也有叙述的例子吗?

生 宠信伶人。

师 能否具体点?

生 (读)“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师 还有没有比它更典型、具体的例子?

生 (读)“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师 这是衰亡的例子。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 正反对比论证。

师 怎么对比的?

生 (读)“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师 盛衰正反对比,很好。对比论证,还可以从文中找到其他的例子。我再追问一个问题。

(PPT展示追问2:有人说“盛衰”是全文的文眼,课文论证部分有哪些词与其呼应?)

生 成败与盛衰呼应。

生 得失与盛衰呼应。

生 壮与盛呼应。

生 满与衰、益与盛呼应。

师 这是一个铺垫性问题,下面一个问题稍微难一点。透过这些呼应,结合议论文的一般结构,能否将论证部分的段落调整得更清晰?有同学可能要问了,这样做行吗?可以,文言文本就没有标点和段落,是根据现代人的需要重新加标点、编段落的。怎么调整?我来提醒一下,有三部分可以不动:“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是提出论点;“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这是得出结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这是点明目的。根据提醒,同学们可以在讲义上标一标。

(学生思考、标注、交流。三位学生先后发言,想法大同小异。)

师 同学们说得挺好,有自己的想法,来看看老师的想法——

(PPT出示:①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②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③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爾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④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⑤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⑥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写作思路是:①提出论点;②—④证明论点;⑤得出结论;⑥点明目的。教师对这一思路略加解说。)

师 同学们,这堂课根据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做了三件事情:领会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理解“盛衰之理在于人事”“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学习论证的方法。当然,大家的问题在一堂课内无法一一讨论解决,课后可以向你们的周老师请教,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二、教学评析

课后,陈明华、曹津源、时金芳三位老师分别对该课教学进行了评析。

(一) 陈明华:精微细刻、自然朴素,坚守朴素自然的语文教学境界

继华老师积极倡导语文“真境”课堂,我欣赏这种大而化之的提法,更欣赏他精微细刻、自然朴素的做法。现今的语文教育界,花样不断翻新,名头层出不穷。教育界的“专家”喜欢起哄、围观,喜欢新提法,能叫得响,传得开,记得住,所以一线的名师或准名师,就煞费苦心地提炼出什么什么主张,折腾出什么什么模式,以呼应“专家”们的社会鸣叫。其实,一线语文教师心知肚明,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行之八方而有效的真经。继华老师没有盲目跟风,而是坚守常识,坚守本真,坚守朴素自然的语文教学境界,实属难能可贵。

借此机会,我想表达这样几个意思:

第一点,教师的修养水平越高,他的学生发展越快。近30年来,继华老师坚持练好讲功、背功和写功,我经常在办公室听到他跟着名家学朗读。不管怎么说,语文老师是吃“口饭”的,没有朗读水平,没有讲功,恐怕是不行的。学固然重要,自主探究固然重要,声光电这些现代媒体也固然重要,但如果语文老师一味忌讳讲,讲的层次越来越低,讲的功夫越来越差,肯定不行。教师讲得口若悬河、舌灿莲花、丝丝入扣、层层剥笋、一泻千里,哪个学生不喜欢?讲得有深度,鞭辟入里;讲得有新意,悠然心会;讲出了个性、学识和修养,讲出了理趣、情趣和谐趣,讲出了思想、精神和风度,哪个学生不喜欢?所以,语文老师若不读书,又不善讲,只会刷题,你能指望学生的精神走多远?泰戈尔说:“枝是空中的根,根是地下的枝。”语文老师没有讲功、背功、写功,就失去了语文课堂的根基。20世纪80年代,语文学界大力提倡“三功”是语文老师的必备修为,我觉得很有道理。

第二点,继华老师的“真境”课堂,能带领学生品语文。品者,鉴赏也。《〈伶官传〉序》一课,在鉴赏方面是下足了功夫的。语文教学是慢活,需要水磨的功夫,不适宜“爆炒”和“猛煎”,它追求因声求气、澄怀味象、探幽发微、文化寻根。语文教学所有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两个:一是教材问题,二是教艺问题。要鉴赏,必须将教材玩得通体透明、形神兼备。打个比方,就像面点师傅那样,揉面团须达到无所不可、随心所欲的程度。语文老师要用智慧的刻刀,对文理绵密的文本,沉着而次第地解剖,以见其层层深入的逻辑功夫;要用自己热情的点拨洞见奥旨,以见其入木三分的深邃目光。这些方面,继华老师基本做到了。

第三点,继华老师的“真境”课堂,将自主性学习当作第一要务。自主学习、自能学习、自创学习,语文学科尤其提倡。继华老师教学的《〈伶官传〉序》一课,就是在学生充分预习、自学的基础上完成的。

第四点,继华老师的“真境”课堂善于激活问题意识。这节课,他提了一系列的问题。问题在哪里剖析,教师的教学智慧就在哪里产生,学生的生成就会在哪里显现。问得好、问得巧、问得活,才能产生共生效应。语文老师要经常问自己:我提出的问题有思维价值吗?我知道应该在何处等候学生吗?我所提的话题能让学生在核心问题上展开吗?我能够让学生在问题的动态行进中生成吗?这些都是语文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智慧的呈现中,必须好好思考的。

第五点,继华老师的“真境”课堂善于激活思维机制。如果我们把清澈教成浑浊,把天真教成世俗,那是功利的结果。学生思维尤其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高中阶段尤其要重视,思维固化是非常可怕的。“二元对立”“简单归因”“非黑即白”“差不多先生”是语文教师常犯的毛病。如果语文课堂把学生的思维变成千家万户的自来水龙头,开关一拧,流出来的是哗哗的自来水,除了有漂白粉的味道,这样的语文还能有什么味道呢?继华老师这节课上安排的最后一个问题,将文章的思路重组后让学生思考,这种打磨与设计,使学生对文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二) 曹津源:追求真实、真切、有真髓的课堂

继华老师在追求真实的课堂。这个真实,第一,表现在“真问题”。今天课堂中的问题,是学生课前提出、经继华老师筛选以后呈现出来的。问题来自学生,并进行了定向的筛选,所以这样的学习肯定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第二,表现在“真思考”。这堂课,继华老师虽然没有刻意要学生往预设的方向思考,但是学生的思考交流都有一定的思维含量,真正触动了心灵。第三,表现在“真交流”。整堂课,不管学生互相交流还是集体对话,都表达了学生的一些真实看法,迸发的是真火花。我特别欣赏课后面的那个部分,把《〈伶官传〉序》的论证结构进行梳理,重新分段。有两个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最后继华老师又亮出自己的看法,这是在向教材的编者挑战。学生没有因为教材的权威性而窒息思维,尽管他们分得不一样,但是都能讲出各自的道理。悟得了方法,学生以后读类似的文章,就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第四,表现在“真表达”。对开头一段中的反问句,继华老师设置了两组不同的句型,引導学生通过句型的比较,体会作者的深刻观点。综上,“真问题、真思考、真交流、真表达”构成了继华老师“真境”课堂的基本特征。

继华老师在追求真切的课堂。所谓真切,就是贴切、恰切、切合、恰如其分。继华老师的这堂课如行云流水,其流程的衔接都很自然。真切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文本主题和语文元素有机重合。将句式进行改换,利用比较让学生感悟,也就是通过语文元素了解文本。第二,教学的流程和主体活动的推进很真切。当然,真切也不是完全跟着学生走,如在课堂的最后,继华老师也展示了自己对文本段落的理解,他作为研讨的一分子参与其中,没有要求学生一定要接受自己的看法。第三,教学评价与情感态度的表达很真切。学生的表现,该肯定的立即肯定,没有达到一定水准的也及时指出,这也是继华老师把握语文课堂的技艺所在。

继华老师还在追求有真髓的课堂。这节课,他摒弃了教材编写的意图,将段落之间的因果联系表达得更清楚、更明白,的确深入到了文本的骨髓里。

对继华老师的“真境”课堂,我有三点建议。第一,要将“真境”的主张融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虽然他上的是高中语文课,但他现在是初中的校长,对此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二,要让“真境”在教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课外自读课文中都有体现,开拓语文课堂别样的风景。第三,要借鉴有关“学历案”的研究成果,丰富“真境”说的学理和韵味。

(三) 时金芳: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建构学习的意义

观继华老师的课,我有三点感受。

第一点,继华老师能够真正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确定教学内容。

他遴选了三个学生自学时所产生的问题,将对这三个问题的研究构成学习梯度。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这篇文章写作意图的叩问,意在让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写这篇序。第二个问题,是和学生一起研究这篇以议论为主的序,指出它的论点。这个问题没有现成的结论,学生需要对文脉进行深入剖析后,才能获得结果。第三个问题,是一个运用性的问题,關乎议论方法的知识,意在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并将积累的知识运用于解决一个新问题的情境。这个新的问题就是,“满招损,谦得益”与论点和结论有什么内在联系。这一问题,涉及作者论证的逻辑思维结构,也涉及作者所用的论证方法。因此,这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已经拥有的知识和基本能力进行设置的。

第二点,继华老师有自己的课堂教学方式。

教学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之下,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当中,并以具体的研学活动来推进学习的进程。整个课堂学习过程实际上是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教师讲述得很少,更多的是让学生深入到文本中,进行研读、思考、交流、碰撞。在这里,我特别留意到继华老师的三重指导。第一重指导,即解决第一个问题时,指导学生通过检索来整合相关信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这实际上是一种学习方法的引领。第二重指导,即解决第二个问题时,指导学生唤醒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将这些知识、经验运用到新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当中,使前面的积累成为后续学习的基础,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其实,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这样的。我们主张,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学生的起点。他们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前期已经拥有的东西,哪些可以调动起来,如何将这些东西整合进去并加以发挥。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将陈述性知识转变为程序性知识的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研究文本的能力。第三重指导,即在课的最后,指导学生建构学习的意义,培养批判性思维。我们的语文教学,某种意义上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曾经学过什么,而是发展思维。继华老师能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必要的帮助——这种帮助,不是将知识性、结论性的东西直接塞给学生,而是给予方法的指点,从而让学生的思维从表层走向深刻。

第三点,继华老师将课堂教学目标设置为促使学生建构学习的意义。

我们以往的教学设计,一般停留在让学生学几个知识点,或者教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内容。就具体目标而言,之前的陈述性知识目标无法适应实际教学发展。因为它无法满足程序性知识目标下对即时检测的要求。至于学习的品质、思维的品质的检测,以往的教学目标更难以涉及。继华老师的这节课,按理说,前面三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为什么还要让学生对文章段落、文章表达进行思考研究呢?显然,这一研究的意义,不仅是让学生把握这篇课文的段落结构,还要让学生能建构新的认知。这时,教师作为这个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他的展示不是为了取得学生的认同,而是要让他们参与到这一建构之中,力求让学生从教师的展示中获得启发。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意识到学一篇课文对自身成长的意义。继华老师最后的设计,可能还会促使学生生成这样的想法:书上的东西也不是不可推翻、不可质疑、不可批判的,作为独立的个体、一个有思想的人,可以对世间万物提出自己的主张,前提是要有理有据。在引导学生重新梳理论证部分段落层次之前,继华老师还做了一项重要的工作,即让学生抓住“盛衰”,将课文里论述“盛衰”的文字整理清楚,在清晰逻辑思路的基础上,再来建构课文段落结构。这种新的认知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建立在分析、论证、推理的基础之上的。语文课程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重要价值,语文课堂最终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看得出来,这也是继华老师的追求。

上述几点,是我从继华老师的课堂上感受到的。联系他的“真境”说,我感到,他对语文教育有真感情,不矫情。继华老师认识到,语文课说到底还应立足于学生的学,教师的所有行为都要指向、服务于学生的学。在课堂里,学生永远是主角,教师只是提供适时的帮助、指点。这种情怀,表现了他对语文教育的真诚之心。于是,他的课朴实无华,就是让学生阅读、思考、交流。

继华老师的“真境”除了真情,还表现在追求语文教学的“真境界”。我觉得,“真境界”是最高境界。他的“真境界”就是回归语文课堂的本真、规律及应有的生态、情态、质态,让学生在“求真”的情境中学语文,促使学生在课堂中发生真实性的学习。一般来说,真实性学习的特点主要有三个:一是学生为了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朝前走,二是学生所学到的东西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三是学生自觉自愿学习。也正是因此,继华老师才说,“真境”主张的特质是自然、真切、深沉、韵味。虽然我们不能说他的这堂课完全体现了这些特质,但最起码,他在努力地使其彰显。我深信,他会继续做下去!

作者:戴继华 陈明华 曹津源 时金芳

上一篇:我国西部发展分析论文下一篇: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