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风景画审美境界解析论文

2024-04-18

谈风景画审美境界解析论文(精选5篇)

篇1:谈风景画审美境界解析论文

摘  要:风景画是描绘自然(包括人类实践活动的“第二自然”)题材的绘画,它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艺术。在风景画审美中,由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契合的方式及程度不同,所构成不同的审美境界,主要有感知境界、体验境界以及安顿境界。通过风景画审美境界的解析,审美主体可以得到审美的乐趣、情感的共鸣以及心灵的慰藉。

关键词:风景画  审美境界  感知  体验 安顿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探讨的永恒主题,从绘画艺术角度出发,来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将这种关系体现在绘画艺术中,这是风景画诞生的原因之一。风景画是描绘自然(包括人类实践活动的“第二自然”)题材的绘画,它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审美价值在于创作主体完美地表达自己的审美理想,使审美客体能准确地传达出人与自然的神韵和生活气息,引起审美主体的感知、体验、沟通与互动,给审美主体以美的享受。风景画也经常被比作 “抒情诗”,有很高的审美境界。

风景画的审美境界就是在审美主体情感参与下,对艺术再现自然景物审美创造后所形成的意境。难怪国学大师王国维也认为境界是将景物与情感相提并论,即“情景者,境界也”,在他那里的“境界”也就是“意境”的意思。而风景画的审美境界,无非是指审美主体的“意境”与审美客体呈现出来的“情景”二者之间浑然契合。在风景画审美境界中,由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契合的方式与程度不同,所构成的审美境界也不同,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

一、感知境界

审美主体可以感知审美客体再现自然的美,并给审美主体以美的享受。在风景画审美中,审美主体的感知就是指审美主体能够通过审美客体直接感受到自然景物美的存在,但不考虑审美客体内在语言,仅仅以直观态度着眼于审美客体显现出来的物境,把创作主体创造出来的源于生活而又高出生活的审美客体看作是一种自然美的再现。比如从透纳的《廷登修道院废墟内部》就可以看到,即使廷登修道院变成了废墟,但还是可以感受灿烂的阳光照在建筑废墟上,虽残缺不齐,但却神秘动人,触动心弦,让你感到阳光的力量,这是一种自然力量之美。画家想通过这一场景,引起审美主体的感知,也将寻回曾一度失落的企盼与大自然亲近的种.种感觉,获得审美快感,这种快感就是一种审美感知境界。风景画的审美将满足了人们回归大自然的真诚渴求,不管是充满雄伟壮丽的高山、洋溢着清新气息的原野,还是一条小径,一片丛林,几栋茅舍……都会使审美主体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呼唤,产生一种审美感知境界,从这种审美境界中得到乐趣。

二、体验境界

审美主体在感知基础上积极地调动联想、想象、情感等心理因素来体验审美客体。列?托尔斯泰曾指出:“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这种艺术活动将受审美主体的性格、情趣、涵养影响,也要受审美客体结构、艺术语言、手法等形式制约。因此,我们在风景画审美中,既要体验审美客体的美感,又要对其内容和形式进行体验。

譬如我们看著名画家古元的《严冬已过》,画面上描绘的是傍晚时分,一群小鸟飞过平静的湖面,画面是蓝灰色调子,是用湿画法一次性画完的。如果审美主体没有一定的情趣、涵养,就只能看到小鸟飞过湖面,而看不到蓝灰色调子、比较饱满的构图等,至于画家所表现小鸟对深秋眷恋就更看不出来了。所以说审美体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的感受与领悟,而是一种扎根于审美客体的体验。在风景画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还以体验的态度去寻找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情境,把审美客体看作是画家个人情感以至于时代情感的凝聚物。这一境界的形成,依赖于审美主体深入生活、贴近自然、捕捉自然变化的深切体验。正由于这种深切体验,便成就了许多以讴歌自然题材的优秀作品。比如张英洪的《水乡行》、张克让的《古运河畔》、汤佩文的《颗粒归仓》。这些伟大的作品中,创作主体借它来倾注自己的情感,审美主体因它感受到画家的情感,并在艺术共鸣状态中寄托情感,将他们的情感得以融会交流,升华净化。

三、安顿境界

审美主体的灵魂可以因审美客体再现自然美而得到安顿,审美客体将成为提升生命、净化性灵的工具。在风景画审美中,审美主体的精神将超越物质世界的种.种束缚,寻求精神价值,获得审美享受,心灵得到慰藉。海德格尔认为,通过安顿审美主体的灵魂而确定下来的艺术作品,不是幻影,可以超越现实指向理想、超越有限通往无限。比如我们看柳新生的《雨后》、郭德菴《啊!黄河》、王维新《水城即景》,这些风景画犹如一个有限生命的漩涡,层层盘旋上扬,在某种意义上似乎超出审美对象本身意义,使审美主体产生一种更高的审美境界。审美主体通过对审美客体的审美,在不完美的世界中创造完美,在无意义的世界中寻求意义,将人生当作一种审美现象进行解读,也就意味着是一种从艺术审美角度,而不是从道德评价角度来观察人生,这是风景画审美的一种比较高的境界。通过风景画的审美,审美主体的灵魂可以得到安顿,找到风景画审美本质,发扬真、善、美。

参考文献:

[1]叶华.艺术创作中的审美体验.文艺研究.(5).

[2]徐岱.体验自由——论美感的生命境界.浙江大学学报.(3).

[3]李国森.生命境界与艺术创作.美术大观.2004(2).

篇2:谈风景画审美境界解析论文

【关键词】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审美;探究

1“文化建筑”与“审美”的科学内涵

①文化建筑质量水平的高低与否直接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水准,因此我们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聚焦于文化建筑的类型与特色上来,毕竟它是归属于公共建筑的范畴,因此好的文化建筑可以提升整个城市的艺术氛围,例如风景建筑、纪念建筑、展览建筑等;

②审美自始至终是创作优秀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更加精准的指引设计师良好的把握群众眼界与心理的趋势性与独特性,它也是客观存在的体验与感受;

篇3:风景画审美境界

一、在风景画审美中, 审美主体的感知就是指审美主体

能够通过审美客体直接感受到自然景物美的存在, 但不考虑审美客体内在语言, 仅仅以直观态度着眼于审美客体显现出来的物境, 把创作主体创造出来的源于生活而又高出生活的审美客体看作是一种自然美的再现。比如从透纳的《廷登修道院废墟内部》就可以看到, 即使廷登修道院变成了废墟, 但还是可以感受灿烂的阳光照在建筑废墟上, 虽残缺不齐, 但却神秘动人, 触动心弦, 让你感到阳光的力量, 这是一种自然力量之美。画家想通过这一场景, 引起审美主体的感知, 也将寻回曾一度失落的企盼与大自然亲近的种种感觉, 获得审美快感, 这种快感就是一种审美感知境界。风景画的审美将满足了人们回归大自然的真诚渴求, 不管是充满雄伟壮丽的高山、洋溢着清新气息的原野, 还是一条小径, 一片丛林, 几栋茅舍……都会使审美主体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呼唤, 产生一种审美感知境界, 从这种审美境界中得到乐趣。

二、审美主体在感知基础上积极地调动联想、想象、情感等心理因素来体验审美客体。

列?托尔斯泰曾指出:“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 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 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 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这种艺术活动将受审美主体的性格、情趣、涵养影响, 也要受审美客体结构、艺术语言、手法等形式制约。因此, 我们在风景画审美中, 既要体验审美客体的美感, 又要对其内容和形式分, 一群小鸟飞过平静的湖面, 画面是蓝灰色调子, 是用湿画法一次性画完的。如果审美主体没有一定的情趣、涵养, 就只能看到小鸟飞过湖面, 而看不到蓝灰色调子、比较饱满的构图等, 至于画家所表现小鸟对深秋眷恋就更看不出来了。所以说审美体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的感受与领悟, 而是一种扎根于审美客体的体验。在风景画审美活动中, 审美主体还以体验的态度去寻找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情境, 把审美客体看作是画家个人情感以至于时代情感的凝聚物。这一境界的形成, 依赖于审美主体深入生活、贴近自然、捕捉自然变化的深切体验。正由于这种深切体验, 便成就了许多以讴歌自然题材的优秀作品。比如张英洪的《水乡行》、张克让的《古运河畔》、汤佩文的《颗粒归仓》。这些伟大的作品中, 创作主体借它来倾注自己的情感, 审美主体因它感受到画家的情感, 并在艺术共鸣状态中寄托情感, 将他们的情感得以融会交流, 升华净化。

三、审美主体的灵魂可以因审美客体再现自然美而得到安顿, 审美客体将成为提升生命、净化性灵的工具。

在风景画审美中, 审美主体的精神将超越物质世界的种种束缚, 寻求精神价值, 获得审美享受, 心灵得到慰藉。海德格尔认为, 通过安顿审美主体的灵魂而确定下来的艺术作品, 不是幻影, 可以超越现实指向理想、超越有限通往无限。比如我们看柳新生的《雨后》、郭德菴《啊!黄河》、王维新《水城即景》, 这些风景画犹如一个有限生命的漩涡, 层层盘旋上扬, 在某种意义上似乎超出审美对象本身意义, 使审美主体产生一种更高的审美境界。

篇4:浅谈风景画中的审美境界

【关键词】风景画 审美 境界 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92-01

人类从诞生依赖一直就和自然进行这相互作用,自然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在绘画中自然和人的关系情况是如何的呢?风景画正是在这样的思考中逐渐发展而来,也就是人类用风景画绘画艺术体现人与自然关系。风景画来源与自然,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承载着的是人对自然的情感,也就在画作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创作主体的审美理想。审美客体能使审美主体结合感知、体验、沟通与互动等从风景画中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神韵和生活气息,给审美主体以美的享受。风景画的这些属性使得它具备了很高的抒情意味,根据审美主体对于画中之情的体验,则可以划分出不同层次的审美境界。

风景画的审美境界高低取决于审美主体情感参与情况以及作家对自然景物的艺术处理后形成的审美情感意境。当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参与达到一定境界后,情境即为境界,意境即为审美高深境界。审美主体“意境”充分发挥,“情景”展现完美,二者便能浑然契合,风景画的审美境界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得以提高。但是因为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对于自然题材的理解和看法差异,所构成的审美境界也有层次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

一、感知境界,感受美

自然的美承载于风景画中,审美主体结合自己的心理需要能迅速感知审美客体展现的自然美,感受到画作承载的美,既是感知境界。审美主体对于审美客体的认知和感受因为不同的环境和气氛又有所差异的,直接感受到自然景物美的情况比较多,但没有发现审美客体内在情感的抒发情况,仅仅停留在眼睛看到的审美客体显现出来自然事物美,也就没能体会到创作主体蕴含在风景画中的源于生活而又高出生活的意境。这种把意境当作自然美的展现是审美境界中的感知境界,仅能感受到自然美。比如不少人在观看透纳的《廷登修道院废墟内部》就仅仅看到的、感受的是灿烂的阳光照廷登修道院废墟建筑上,残缺不齐的建筑披上了一层普通而神秘动人,触动心弦的阳刚,让人感到阳光的气息,这是在展现自然阳光力量之美。画家第一层表达是用大自然阳光引起审美主体的感知兴趣,用一度失落的废墟场景搭配阳光促使风景画充满种种企盼亲近自然的审美快感,以供审美主体进行审美感知。

二、体验境界,联想美

审美主体联想、想象、情感等心理因素在审美感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积极地调动这些因素能使的审美体验更加有意境,产生联想之美。艺术活动是感情基础上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风景画作为一种艺术活动,当然也能具备引人情感的特点,虽然它受到审美主体的性格、情趣、涵养等多个方面的影响,也要受到关于审美客体结构、艺术手法等多种形式约束,但是在风景画审美中仍然能体验审美客体的多种美感,对其内容和形式感到满意。

譬如著名画家古元的《严冬已过》,我们通常能直接看到画面描绘的内容,主要展示了傍晚日落前后一群小鸟飞过平静的湖面的景象,用湿画法在蓝灰色调子的背景下一次性画完。审美主体若是没有关于情趣、涵养方面的内涵,那么就只能在表层含义中看到小鸟飞过湖面,蓝灰色调子、比较饱满的构图等会被直接忽视掉,画家更深层次的小鸟对深秋眷恋,冬季的无奈之情的表达,也就不可能被审美主体所理解。表面上的感受与领悟不能算是完美的审美体验,而应该扎根于审美客体的体验,也就是在风景画审美活动中以体验的态度感受和寻找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更深的情境,从而理解画家个人情感以及时代情感的凝聚之美。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则需要审美主体深入生活,思考生活,体验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体验自然变化。很多伟大的作品中以讴歌自然题材,凸显人与自然关系为深层意境。比如张克让的《古运河畔》、汤佩文的《颗粒归仓》都是在风景画中倾注自己的情感,让审美主体感受画家的情感时升华自己艺术的情感

三、安顿境界,创造美

审美主体感知自然美,通过自身精神、心灵等的净化,则能在审美客体体验中创造美。风景画审美中的景物可以说是物质世界的反映,也能看作是物质世界的升华,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高于物质世界,也代表的是超越现实指向理想、超越有限通往无限。这样的审美享受往往能让审美主体产生超出审美对象本身意义。比如柳新生的《雨后》就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上扬。通过风景画艺术审美来观察人生是风景画审美的一种比较高的境界,能让人找到风景画审美本质,发扬真、善、美。

总之,风景画的审美境界因为审美主体的感受变化和心理变化,会产生更多的更高层次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田思杨.试论水彩风景创作中“形”、“色”、“水”的应用[J].苏州大学2015(04).

[2]汤颖娟.中国民间剪纸在水彩创作中的意境应用研究[J].湖北美术学院 2015(10).

篇5:谈风景画审美境界解析论文

关键词:风景园林;审美取向;审美主体;审美模式;生态文明

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4-0033-03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引言

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风景园林及其相关领域的热点,不仅影响了风景园林学的研究方向和工作方法,同时为学科带来了新的审美取向。如在《都市和自然作用》一书开篇,作者向读者抛出问题:一个规则化的林荫大道区域,仅有4到5种植物且非野生物赖以生存,还有一个废弃的滨湖区,却维系着400种生存植物且有290种过访鸟类,到底哪一个才是废弃地区?为更好探讨和审视以上专业审美取向问题,本文尝试对风景园林学审美取向演进的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片段进行分析描述。

1 西方传统园林的审美取向

园林作为一种典型的大型人造物,其产生就代表着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存在,这是园林的本质属性。随着人类不同族群在地球上的历史地位的变化,人类对造园活动审美取向发生分化和演变,本文从人类早期文明开始梳理:在人类文明发展初期,人类的能力相对于自然力而言尚属有限,人类还处于需要在自然界确立自己定位的阶段。该阶段的造园目的和形式都体现出与自然抗衡的倾向。例如古埃及的园林呈方形中轴对称,中间设水池以在沙漠中提供凉意;巴比伦王朝的空中花园是建筑与园林的结合;古希腊的几何庭院中展现出数的逻辑和柱廊的古典形制;古罗马依山而建的台地园是对地形的规则化处理;阿拉伯庭院摩尔风格的十字形水渠展现出优秀的人工引水工程技术等等,全都体现出几何式的经过人类改造的第二自然道路。仅中国园林按自然式风格发展了几千年,这是由中国丰泽的自然资源决定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产生的成果,本文也将对此进行讨论。在这一阶段人类造园活动的审美取向以功能为主,园林作为对自然的补充而存在,象征着人类力量在自然中的确立,以别于自然的几何形式为主要特征,除生产生活功能外还附加了宗教象征功能。

文艺复兴使欧洲园林进入了空前繁盛的阶段,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和其后的法国巴洛克式园林将欧洲古典园林推向高潮:在15世纪的意大利埃斯特花园中手法主义的喷泉景观就把对水元素的戏剧性处理发挥到极致;巴洛克园林的巅峰代表凡尔赛园林有着非常严谨的几何秩序,其轴线控制的设计手法在某种意义上已达到城市尺度。这个阶段的园林把西方传统的几何特征发挥到了极致,对园林的审美取向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功能方面,而是将形式美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讨论审美取向必须提美学的发展过程,而西方古代时期的美学发展史又是一个独立的话题,本文仅阐述与环境美学相关的关键美学理论:18世纪由康德所提出的美学体系。在康德的美学体系中对分离式的审美模式做出了经典的表述,即审美是对一个对象形式做无利害的静观。这种审美模式要求审美主体完全从审美对象中分离出来,强调审美判断的无利害性和脱离实践性,即是强调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的分离。由康德式分离美学垫定的美学发展道路一直到当代都处于美学统治地位,把美学引向了以艺术哲学为主的发展方向,适合于讨论绘画、雕塑、音乐等纯艺术形式。而作为艺术、人工制品和自然物综合体的风景园林因与功能的不可分割自然成为了美学讨论的盲点,环境美学难以在传统经典美学中找到地位,同时也导致了对风景园林的审美在西方古代及近代美学中缺乏理论的详细探讨。

2 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古典园林的审美取向

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古典园林都是世界园林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秀美的山川湖泽是中国人理想中的天堂,园林的起源便以模仿第一自然为开始。中国哲学三大派儒道释的“天人合一”“万物相生相克”“缘起论”等哲学观点都定位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模式,故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风格始终是自然式园林。继巴洛克式园林后成为欧洲园林代表的英国园林的自然式取向则源自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与反思并对资产阶级革命中“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希望幻灭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呈现出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喜爱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大自然,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历史的艺术特性。浪漫主义对个人自我的反思和赋予大自然隐喻美的创作手法激起了人们对自然的审美情趣,并开始反恩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

尽管中国哲学和浪漫主义哲学在早期已提出了先进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观念,特别是虽然中国哲学的自然观与当代新出现的生态哲学如出一辙,但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古典园林在审美高度上仍存在与哲学理论高度的明显差距,原因在于审美主体的局限。中国及英国古典园林与其它世界传统园林一样,仅服务于少数的权贵阶层,这决定了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再以在自然中确立自身地位为主要目的时,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园林主要追求的是形式美。中国的人工山水园和英国的自然风景园都是体现了具有自然特征倾向的形式美。

如进一步对中英古典园林审美取向进行分析,可借卡尔松的三种欣赏自然美的范式来探讨:第一种为“对象范式”,指把“自然的延展”作为艺术品来看待,即按“艺术形式化”的角度来观察自然,如将自然作为雕塑来欣赏,分析自然的感官属性、突出式样和表现性等艺术问题,在其中探讨人的思绪和情感,从而领悟作品之“神韵”;第二种为“风景或景色模式”,则退一步将自然作为“风景画”来审美,如用一个“画框”放在自然与审美者之间,将“画框”内部看作是一种风景;第三种为“环境范式”,认为自然的延展(及其组成部分)与更宏大的世界整体环境存在着根本性的有机关联,核心在于把自然当成自然,关注了自然力本身的交互作用。

以上理论简单概括为:1)作为“艺术属性”的自然;2)作为“风景画”的自然;3)作为“自然”的自然。在此基础上对中英古典园林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其审美判断仅为前两种范式,如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诗情画意”和“意境含蕴”,英国自然风景园追求的“风景如画”和“感伤隐喻”。两者都未达到其哲学高度:从“自然本体”角度去理解自然、表现自然。

nlc202309040437

3 现当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审美取向

19世纪奥姆斯特德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把以前只有特权阶级才享受得到的休闲和居住的乐趣给与了普通大众,扩大了风景园林的使用主体,是风景园林设计内容上的伟大突破。参与环境审美的主体从此不再仅限于特权阶级,风景园林设计开始从内容上思考人民大众的需要。但必须指出的是中央公园和整个19世纪的风景园林设计都没能突破形式,仍然延续自然风景式和古典规则式,该过程仅作为古典与现代的衔接过程。

20世纪初产生的现代主义风潮使风景园林设计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突破,长达半个世纪的风靡时期对世界设计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特征可简单概括为:源自启蒙主义的理性主义;否定传统;一种普遍的功能主义风格;拒绝装饰与符号意义;一种重视从环境中凸显出来而不是与环境协调的建筑的浪漫个人主义;以宏大的集权主义偏好解决城市问题。这些特征也决定了由现代主义树立的审美取向与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相联系,强调国际风格和设计师个人创作力表现的特征。

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过于理想化的设计风潮,存在着破坏地域性及文脉、过于强调个人独特性和过于集权等局限,引发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内容繁复,相对现代主义所体现出的共性为:怀疑人类的理性力量、重谈对传统的尊重、折衷与多元的风格体现、复兴符号与装饰的价值、重视建筑与环境关联的场所精神以及承认解决城市问题的过程性的渐进方法。后现代主义内部充满不同思潮与争论,其对历史和地域性的重新尊重,重视人与环境关联的审美思路,对环境审美达到新的高度及后来由生态文明所倡导的新审美取向的出现做了铺垫。人们的审美角度不再局限于形式美,并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在此需说明的是当代中国居住区环境设计的舶来风潮。由于近几年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居住区环境设计成为当前风景园林师最主要的环境设计课题,当下最风靡的设计思路是对国内外历史上的经典园林、城市和自然意向进行提取并移植于中国地产之中,为业主营造一种生活在世界名胜之中的意向。该审美取向作为当下风景园林设计主流,是由当前中国经济处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中国国民现在具有了追求美的经济实力,便想在涉及审美的最大投资——房产中体验未曾拥有的生活,自然会产生相应的审美取向;但需认识到该取向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具有短暂性。从审美角度而言,此类设计所追求的意向都源自世界各国名胜,而各国名胜之所以成为名胜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其唯一性,当在中国营造源自大洋彼岸的名胜意向,其本身便失去了美学意义。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达另一个高度,国民审美水平相应上升之后,怎样思考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审美意向问题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4 生态文明所倡导的审美取向

20世纪下半叶,人类文明在工业文明阶段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也面临了工业文明的必然产物——生态危机的挑战。事实证明,在工业文明的基本框架内,生态危机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从而产生了人类文明的新范式——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正处于形成阶段,是人类文明的又一进阶。重审和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生态文明最重要的核心观念,其主要思想包括:生态哲学、生态政治、生态经济和生态技术。其哲学体系包括:生态世界观、生态伦理学、生态神学等新的哲学思想或是传统哲学思想的新演绎。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的思考在人类文明早期就达到了生态文明现有的高度,对生态哲学体系而言是非常好的理论支持。在整个生态文明体系中,无论是经济、政治、技术还是哲学思想,都重新思考了人类的定位,把人类系统视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强调自然的权利和人类整体的利益,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伴随生态文明所产生的是风景园林学在美学上的突破,近年来以“环境美学”为研究范畴的新论著为美学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篇章。在康德确立分离式审美之后,美学主流发展倾向于艺术哲学方向,把风景园林、建筑等涉及功能性和利害性的日常生活美学范畴置入了美学研究盲区。随着人们重新定位人与自然关系,重视全人类整体利益后,作为艺术、人工制品和自然物综合体的风景园林成为关注点。风景园林是日常生活的背景,环境美学也必然是一种日常经验美学,审美和实践的交织,内在于风景园林的概念之中。风景园林要求一种参与的美学,而不是一种分离的美学,从而产生了作为介入的审美经验的环境美学。从环境美学的视野来谈审美取向,审美经验则成为一种本然地让人产生审美愉悦的经验过程。任何凭借自身就产生意义的感知行为,都可称之为“艺术”。

综上所述,实用艺术和纯艺术之间不再存在本质差异,两者都能作为审美者和艺术家的本然审美经验的来源。因此产生了相对于分离美学而言的介入美学,提出美学理论的基本问题是“恢复审美经验与正常生活过程的连续性”,强调了风景园林审美取向须避免形式美与公众性、实践性和道德性等日常生活经验的割裂。

5 小结

综上所述,风景园林学审美取向的演进过程可分为主体范畴的演进和审美模式的演进两条主线。

伴随人类文明由早期的采集一狩猎文明向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渐进发展进程,作为艺术、人工制品和自然物综合体的风景园林的演进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早期风景园林的服务主体是特权阶级,并未能反映人类的整体需求,故风景园林审美被局限于作为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存在象征形式和体现艺术属性与风景画属性的美学中。工业文明树立后,风景园林服务的主体开始转变为人民大众,风景园林审美开始注重形式美与生活功能的联系。当生态文明开始发展,风景园林面对的主体为人类整体和自然界,其审美不仅注重了关于生活经验的取向,也以是否能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作为价值衡量标准。

美学作为哲学的重要分支伴随人类历史一直在发展,到由康德与黑格尔确立古典美学的主方向后,美学的审美模式走向了分离式审美的方向,美学也被引向了艺术哲学为主的方向。而伴随生态文明的产生,环境美学建立了介入式审美模式,把日常生活美学重新引入美学研究的热点范畴,倡导审美与实践的交织和风景园林审美的公众性取向,呼唤和恢复审美经验与正常生活过程的连续性。

上一篇:高中体育与健康《篮球:反弹传接球》教案 新人教版下一篇:卖猪饲料的宣传广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