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最高境界就是捡钱论文

2024-04-13

投资的最高境界就是捡钱论文(共14篇)

篇1:投资的最高境界就是捡钱论文

让综合性学习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

——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常规化的尝试和体会

湖北黄梅县晋梅中学 柳亚飞 方建兵 435500

【内容提要】综合性学习本是中**语教育的优秀传统,是语文课程改革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途径。作为《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综合性学习能够而且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本文介绍语文综合性学习常规化的一些尝试,以供研讨。

一、综合性学习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是语文课程改革内在价值的追求

首先,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 前言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第一次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作为学习方式的综合性学习,其实并不新鲜也不神秘。它曾经是中国语文教学的常规形态。“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雽,咏而归。”这不就是孔子带领学生开展的一次生气盎然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吗?人们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是否可以看作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成果集?历代文豪,哪一个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苏辙说“文不能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至。”也是这个道理。“读书”与“行路”结合,“学文”要“养气”,说的也就是综合性学习。

站在“学习方式”上看综合性学习,我们发现综合性学习这种方式更符合母语教育的规律,因而,它在语文教学中曾经表现为最常见的教学形态,只不过我们把它丢弃了一段时间,现在需要把它找回来。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在生活中学语文,在实践中用语文。

其次,学习语文的方式有多种,综合性学习的方式也不是语文学习所独有的,为什么《语文课程标准》把综合性学习摆到如此“显要”的地位呢?这是因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质是一次学习方式的革命。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操作层面是课堂教学过程,要将发展性教学的理念落实到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它的一个基本标准和前提是学生的自主性是否能真正确立。而落实这个理念,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自主性的最重要也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综合性学习。

综上所述,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的内在价值就在于促进语文学习方式的不断改进,越来越趋近母语学习的规律;而语文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的核心就在于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寄希望在“综合性学习”中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综合性学习不是语文学习的内容,甚至不是一个领域,它只是语文课改所急需的一种合乎语文学习规律的学习方式。它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这样才能体现这一次语文课改的价值和意义。

二、固“本” 抓“标”,确保常态,做成常规

蒋红森老师曾说过:“综合性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它做成常规。”我理解为:一是综合性学习只有变成语文教学的常态形式,它才有意义;二是语文教学的最常见的形态成为综合性学习,语文课程才是名符其实的语文。我觉得,这是一个理想的追求,也是能够达成的。

“本”,一是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二是指“课本”。“常态”也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综合性学习的正常形态,包括生活味道的全态、审美格调的正态、学习成长的姿态、语文本色的生态;第二层意思是不仅仅是综合性学习活动,整个语文教学的形态呈现为综合性学习的形态。

从上述认识出发,我们做了如下尝试: 1.做大。综合性学习与单元中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密切照应,内容上互相勾连时,就把整个一个单元作成综合性学习。下面是八上第一单元“战争生活”的单元大综合的设计:

[主题解读]本单元以战争为主题组元。“阅读”部分有五篇课文,选文兼顾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以战争为主题:“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单元教学构想] 1. 整个单元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

2. 共安排8课时。

一、起始课。年级大课。观看电影《太行山上》,明确单元教学的内容:读一篇关于战争的文章(书);了解历史上一个战例;发表一段感受;准备一个汇报节目。(2)

二、自选一篇课文,自主阅读。(1)

三、课文阅读对垒赛。(1)

四、自主活动(2)

五、成果汇报课。年级大课。主要有:知识竞赛、各班成果展示。(2)3.相关准备:(1)介绍有关战争历史背景,如二战;形式印发资料;(2)推荐有关战争的书籍。利用读本和课前三分钟。(3)上好一堂比较阅读课。

从实际情况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成果展示课精彩纷呈,更主要的是这种年级大课的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让其他年级同学十分羡慕。

类似这种单元大综合的,还有七下《我也追“星”》、八下《到民间采风去》九上《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等。

2.化小。主要的操作形式是把综合性学习化为综合阅读。综合阅读与综合性学习既有许多共性,又各有个性,有整合的基础。我们认为它们的共性主要表现在:学习目标是一致的。都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都是融通综合的课程设置,都致力于综合能力的形成。学习的方式是相通的。都是收集整合信息,内化吸收,为我所用。学习主体是相同的。都是注重“学生的学”。都是作为课程目标开课的。综合阅读的个性表现为:更贴近语文学习实际,语文味更浓。更易操作。更加注重文本价值。综合阅读始终以文本为中心。积累更加丰满、充分,积累的层次清晰。要言之,综合阅读与综合性学习相结合,要突出三个关键词:活动、综合、语文。对于像《古诗苑漫步》、《怎样搜集资料》《探索月球奥秘》《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让世界充满爱》等与阅读关系密切的选题,都把它们化为综合阅读,既节约时间,又不浪费资源。下面是《让世界充满爱》专题阅读的一部分:

专题阅读:让世界充满爱 [阅读小引] “轻轻地捧起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深深地凝望你的眼/不需要更多的语言/紧紧地握住你的手/这温暖依旧未改变/我们同欢乐/我们同忍受/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我们共风雨/我们共追求/我们珍存同一样的爱/无论你我可曾相识/无论在眼前在天边/真心的为你祝愿/祝愿你幸福平安” 理解是爱的基础,宽容使爱更加温暖。爱是心的呼唤,爱是无私的奉献。让世界充满爱,让阳光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甜。当我走过你的身边,我愿带走你的笑脸,心中没有一点阴云,阳光变得更加鲜艳。你幸福,我快乐,我平安,你吉祥。让世界充满爱,让人间变成快乐的海洋。

阅读文章二:默爱如山

我怕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了一声……

有时却是另一副样子,比如去下地,他在前边头也不回地说:“唱一个我听听。”我在后边就模仿着戏台上的花脸呜呜哇哇地唱起来。他说:“瞎胡唱,别唱了。”我说:“你唱一个。”他唱起来:“我不该,咳咳咳咳,老王爷,咳咳咳咳……”也是随唱随编,瞎胡唱,越唱越带劲儿。

我家有个大宜兴壶,下地回来,泡上茶壶,父亲高兴了,还逼我们喝。说:“逼”,是因为我们喜欢喝凉水,不喜欢喝茶。“过来,喝!多清香,又解暑,你喝不喝?想挨揍啊!”

我们俩常常一起去看庙。“看庙”二字,说句文词,是父亲杜撰的。看庙就是去看庙里的壁画,是让我开阔眼界,是培养我画画的一种方式,这很有点像现在的参观美术展览馆或画廊。我父亲本是老农民,竟与文人想到了一起。

吃过早饭,父亲将粪筐往肩上一背,抄起粪叉说:“走,看庙去。”母亲说:“今天不拉土了?”父亲说:“回来再说。”我们就在这“回来再说”的空当里看了许多庙。庙有大有小,有远有近。近则三五里,远则十几里。一去一回就是几十里。全堂邑县境内的庙我们几乎都看遍了。

父亲对庙里的壁画还加以评论。他指着《八仙过海》的海水说:“你看这水,涟涟地像是在颤动。”又用手摸着墙说:“这墙是平的,你再远看,不是坑坑洼洼地凸起来了吗?”其实现在看来,稀松得很,无非是靠了反复重叠的弧形线条引起的错觉。父亲最佩服的是《八破图》,破扇子、破信封、破书本、破眼镜盒……他像在集市上买粮食时将粮食粒捻来捻去还嚼一嚼那样仔细,猫着腰将那画上的破信封的一角又摸又抠,远瞧瞧,近瞅瞅,长叹一口气说:“像真烧焦了一样。”他一指点,我也惊叹起来。最后,总是照例的一句话:“使劲儿看,好好记住。”

我12岁那年考上初中,学校在聊城,离家15公里多。过了正月十五,要开学了。吃过早饭上路,父亲背上粪筐跟我走了出来,虽没说话,我知道他是送我。一直走出10公里开外看见聊城古楼了,他说:“快了,你走吧。”这时旷野无人,惟有寒风积雪,一抹虚白的阳光和远处的几声鸡啼。望着逐渐远去的、背着粪筐的父亲的身影,我只想反身向他追去。

再以后,我参加了工作,按家乡人的看法,凡是吃公家饭的人就是“干部”。我很少回家了,一晃就是十几年,大约是1960年,父亲到天津看我来了。我说:“今天咱们上街吃一顿狗不理包子,再领你去看看美术展览。”他问什么是美术展览,我觉得一两句话说不清,我提起以前的事:“我小时候你不是常领我去看庙吗?和看庙差不多。”

刚走过劝业场,我一回头,见他正弯腰从地上捡烟头,我嚷了一声:“扔了!你也不嫌脏。”他赶紧扔了烟头,眼神带有惶惑和惧意。这眼神使我凄然,是什么使父亲对我有了怯意?我反而愿意再看到小时候父亲扇我巴掌时那瞪圆了的眼。[阅读练习]

1、文中选取了感人肺腑的细节来写“父亲”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烙下的深刻印迹,请用最简洁的语句概括作者主要描写了儿时哪几个生活片断。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说说文中“我”与“父亲”之间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我”对“父亲”的感情从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再到___________。“父亲”对“我”的感情从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再到___________。

3、“父亲”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请从一个方面举例说说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说说文中的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语言质朴、传神,感情深邃、绵长。请你就感触最深的一点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链接]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儿童,一只送给老人;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早春,一只送给晚秋;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现实,一只送给理想;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历史,一只送给未来。

“老夫子” 杨艺柳

爸爸爱书,视书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也因此,我暗地里叫他“老夫子”。“老夫子”自小学至现在,最困难的时期他都没有停止过买书、读书。中间断断续续丢了不少,但现存的仍有整整一衣柜,(因书多没处放,故放在衣柜里)内外各一层,且钥匙归“老夫子”掌管。那么多美妙的书对我说是相当有诱惑力的,所以免不了常去蹭书。

开始,“老夫子”大概觉得知音难得,总是满脸幸福状,用那把随身带的金钥匙小心翼翼地打开那扇“知识大门”,任我挑选。后来觉察出自己的宝贝书往往是有去无回,遂提高警惕,向我发出禁令。

没书的日子可真不好过,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去讨,尊严丧失大半,只得到冷冷一句:“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岂有此理,这不是明摆着说我借书不还吗!我只不过是把一些好书留下来慢慢体悟,茅盾不也常说好书要多读几遍,每读必有收益嘛,我试着做了,不想却背上这等黑锅。

罢罢罢,我把所保留的好书一一找了出来,毕恭毕敬地还给“老夫子”,总算换来了日思夜想的《红楼梦》。看,“老夫子”还真有一点君子风度呢!

“老夫子”书瘾来时,也会大大开恩,给我们买些书。而妈妈平日最痛恨我们进书店啦,因为一旦进去,留下的必是几

十、几百的血汗钱,换来的又是厚厚的一大沓“没用”的书。说没有用,当然是指我看的书。平素最爱读散文,但不是梁实秋、余秋雨的经典名作,而是探百家之长,越杂越好,故无大用。而“老夫子”读的都是法律啦、财经啦、名人传记啦,不过他虽看财经,却也没发过什么财,妈妈说他是鸡刨命,一辈子只能刨一点吃一点,“老夫子”却不以为然,仍旧乐此不疲。看,他是不是一个“迂腐”的老夫子?

书看得多了,不免想舞弄它几笔,幸运的话,报纸上也会刊出我的大名。“老夫子”看到就会惊奇:“怎么我还没修改就发表了?”说起修改文章,那是小学的事了,那么幼稚的命题作文拿来搪塞“老夫子”倒无大碍;可现在我已经长大了,写得都是花季小说、青春故事,很羞涩,不肯拿给“老夫子”看。就是刊登了,也偷偷剪下,不让他发现。没办法,“老夫子”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让他看了还了得?

“老夫子”常说自己很开朗,我左思右想也找不到同感,只觉得他很专制,常爱摆父亲大人的架子。故我常会在日记中抒发一下感情,悲叹自己生在一个独断专制的“父系氏族”家庭里,以致于有才不得发挥云云。不过这些牢骚可千万不能让“老夫子”看见,否则呀,他又要暴跳如雷,厉声责问:“我怎么独断了?我怎么专制了?”瞧,“老夫子”就是这么认真!

“老夫子”爸爸的故事很多,今天就写这些吧。不过仍是不能让“老夫子”看到,免得他又妒忌:“怎么,你的文章又发表了?” [评语] 本文成功地将爸爸——“老夫子”的形象写得活灵活现。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作者抓住了爸爸“老夫子”般的特性,素材均紧紧围绕这一特性来选取,使主题鲜明,层层推进。

(二)本文不仅展示了“老夫子”的君子风度、处世认真、嗜书如命优秀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老夫子”保守、“专制”的另一面。这样抑扬顿挫的写法才使得文章跌宕起伏,也才能使人物真实、鲜活。

(三)结尾处仍不忘照应“老夫子”的心态,更是别开生面。另外,鲜活、诙谐的语言也与题材水乳交融、相得益彰。(毕夏)

3.做长(常)。《漫游语文世界》要“漫游”,自然时间要长。《走上辩论台》《好读书 读好书》《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等,就不是一时的一次的活动能见效的。我们就把它们做成常态的、长时间的。《漫游语文世界》就化整为零,每天三分钟,游览一个“角落”;《走上辩论台》是一月一次;《好读书 读好书》是每周一节读书课。

4.变短。综合性学习已经走进社会,贴近生活。高度的“社会生活化”了。《献给母亲的歌》《我爱我家》《背起行囊走四方》《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青春随想》《雨的诉说》这些主题,贴近生活,学生活动没有多大障碍,所以我们就不做指导,只是规定一个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活动。选取一个特定时间,做一个交流即可。5.做“专”。三十六次综合性学习中,有许多涉及其他学科的主题活动。像《科海泛舟》《马的世界》《说不尽的桥》《戏曲大舞台》等,我们就邀请专家共同设计、指导活动。《成长的烦恼》,我们就是交给我们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去设计,分三个学年六个学期进行,每期一次集中辅导活动,每月一次个别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同时我们语文教师也进步成长,有六位语文教师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认证。

三、努力使“综合性学习”从课程理想走向现实课程

我们黄梅县2004年秋季才进入课改,就语文课程而言,有许多全新的课题,语文综合性学习最为引人注目。回顾三年的语文课改之路,在综合性学习上我们走了三年的“常规”之路,反思评价一番,有诸多获得,有诸多遗憾。

蒋红森列出了评价综合性学习教学的21个要素: 1活动选题及目标符合学生实际。2活动内容的综合程度。3活动方式的综合程度。4○○○○

5活动的时空保障。6学生群体的参与程度和活动表现。7活动中活动性质的语文性定位。○○○8活动中学习方式的运用状态。9活动成果的呈现状态及丰富性程资源的开掘与利用程度。○○10激发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热情。○11引导所有学生都参与到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来。度。○12关注每一个学生并及时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帮助。13整体驾驭和调整活动过程。14给与学生○○○15恰当处理学生活动成果的方式及效果。16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及时恰当的评价。○○17活动中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程度。18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表现。19知识和能力综性。○○○20活动中的相互交流及效果。○21活动成果的呈现状态及质量。合运用的情况。○对照这21个要素,我认为,走综合性学习常态化之路,能较好地把握语文活动的性质,能有力地保障活动的时空,尤其是学习方式的运用状态达到最饱满。换句话说,通过三十六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在师生心中播下种子,正在开花,这就是我们的最大的收获,也正是我们的初衷所在。

在资源的开掘和利用上,程度不够,水平还很低。但不管怎样,综合性学习方式的地位已经确立,正展现其巨大的生命活力,让我们继续探索,以使综合性学习尽快由课程理想走向现实课程。

[主要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蒋红森《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评价与学业评价》(《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刊》2006 12)3.钱金涛《确保常态,防止异化》(《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刊》2006 9)4.温立三《综合性学习与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刊》2006 3)5.《语文教师培训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2:投资的最高境界就是捡钱论文

但说句实话,我们这么多年的经验,真正成功的投资,都不是靠估值精算出来的,而是靠经验、靠直觉。我认为,一个成功的VC,50%是经验,40%是运气,10%是自己的努力。

我们也曾经投资过一些公司,最终不算成功。中国现在经济发展速度太快,很多商业模式当时看起来非常好,但几年下来,增长很慢,投资回报和发展前景并不令人满意,有些项目我们已经退出了。对这些不够成功的案例总结下来,我觉得还是人和团队的问题占主要方面。

估值中最难的也就是对团队、对人的估值。有时候,有些项目虽然贵一点,我们还是愿意投,那就是因为看重这个公司的团队好,令人信赖,相信他们能成事。

中经合毕竟是一个早中期的风险投资,所以我们把很多时间花在对人的判断上,

很多创业者找我们,他们非常本土化,我们要花很多时间,不管是喝咖啡、吃饭、周末聊天,都要充分了解这个人。在这个人得到认可的前提下,如果再有庞大的市场、很好的商业模式我们才会投资。对人和团队的了解,除了通过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最主要还是靠自己的经验和直觉。

我在多种场合谈到过,比较倾向于投资本土团队,因为我们认为只有本土的人才是最了解本土市场、本土文化的;投资海归,只投回国三年到四年以上、在本土拥有实战经验的海归。

中国的发展太快了,哪怕离开一年两年,等于变成半个老外,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所以在中国的市场还没有真正吃过亏的海归,我们在投的时候,是会权衡考虑的。我们希望创业者、新公司的主导者,刚开始的时候是本土团队,我们投资了他们,在中国一起发展,在适当的情况下,当公司的规模做起来了,对公司的成长非常有利的情况下,我们再做一次大规模的融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排除去请一些海归去做CFO,去做市场总监,他们可以在创业者的领导下去跟海外的投资者打交道。

拿分众传媒这个投资的案例来讲,分众传媒的成功,95%以上都是因为江南春跟他的团队,分众的团队是我们这么多年做投资,所看到过的在投资估值上最谦虚的团队,比如他们明明已经做到了或者马上能够做到万,他可能只会讲1000万或1500万,非常务实。我的感觉是,如果管理团队比较踏实、比较实际,和VC的沟通效率会很高。

做VC其实就是一种最高境界的赌博。

篇3:健忘的最高境界

2.早上起床去卫生间洗刷,要刷牙了,就是想不起来哪支是我的牙刷。四支牙刷摆在那里,就是不知道选哪个好。干脆,不刷了!

3.早上出门去上学,突然发现忘了东西,赶紧回家。到了家里,死活想不起来忘带什么,只好拿了门口的雨伞。没想到那天晴空万里,而我在没有课本的情况下上了一天的课……

4.无聊中,给朋友打了个电话,正好接通的时候,发现自己忘了是给哪个朋友打的电话,只好开口就问,“请问,您是谁?”

对方:“那你找的是谁?(哪来的神经病??!!!)”……

我:“是啊……不清楚。”

第二天上学,有个朋友问我,“你昨天是不是打了我家电话。

我:“?有吗?(原来是你家啊)”

篇4:爱他的最高境界就是使劲睡他

不看这类节目,我不知道自己是如此简单安逸和无聊无知:常看这类节目,我由不得就对自己肃然起敬:俺真是一个正经正派的人。括弧,你们的表扬总不到位,俺今儿自己出手了,括弧完。

先说故事:某小妞未婚先孕了,搞大她肚子的男人,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娶她,怎么办捏?这小妞很任性很暴力地“带犊嫁人”了。其实也不是嫁,她只是换了个地方又换了个人,再次同居。这回的男人老实巴交,一脸痘痘,一急还结巴。

未婚先孕妞以人家媳妇的名义,住进所谓的公婆家里。没半年,孩子出生,彼时,“丈夫”一家人才知她曾经是别人的女人,生下的男娃也是别人的种。糊里糊涂就戴了绿帽子的老实小伙儿,有更老实的爷娘,他们一家决定好好善待“媳妇”和娃,因为,“这也是一条命,而且是媳妇生的”。但孩子一岁不到,这妞就在夫家住够了,她想别处耍去,便二话不说抛夫弃子,回了娘家,再无消息。男人追去。丈人对他态度嚣张,连妞也彻底变脸,说:“我是不会跟你回去的,你要是不乐意养这个孩子,你就放下孩子自己走。这孩子我送人,不用你操心。”按说不是自己的骨肉,孩子的亲娘又跑掉了,老实男和人家连结婚证都没打,没义务替人家养孩子吧?可惜老实人都很肉,他舍不得孩子。孩子在他家如亲子一般喂养到现在,真要让狠心婆娘送了人,他一家都不落忍。只好自己抚养孩子,以免那妞做缺德事,把孩子真送了人。

“虎毒不食子”的说法,只是相对的。因为我们经常看到对儿女不尽责的轻薄狠毒父母。有个粉丝告诉我,她男人曾经把孩子打得浑身淤青,理由是一个英语单词没写出,真实原因是他从来没拿妻儿当亲人,一不高兴就找茬打骂妻儿。而他老不高兴的源头,又是他和别人的老婆胡搞,搞得人尽皆知后,连工作都受了影响,差点要下岗。唉,这样的白痴爹,和生了娃又不肯养娃的脑残妞是一路人:他们都有一颗黑亮的心。真不懂那妞当初咋想的。既然不想养孩子,你就别生啊,干嘛带着三个月身孕,不去医院解决、反倒找个地儿、厚着脸皮生下来,然后再把孩子扔掉——孩子上辈子欠你啊?你连招呼都不打,就硬拽着孩子来这世上受苦了?

有的女人真够歹毒的,脑子也灌满了水泥,她能从来不走寻常路,想哈是啥,一点不带考虑后果的。随便扒裤子,尔后又要死要活,实在没招了就破罐子破摔……命中注定你就不着调吧。今儿还听到一故事:某女看上了某男,某女有夫、某男有妻。某女爱某男爱得要死,和某男说“我要给你生个孩子,不用你养也不用你管,反正我就是要生一个你的孩子”。某男是大洋彼岸的假鬼子,目前经常回国,可将来会不会回来,真鬼子才知道。

咱不懂某女凭何有了视死如归的勇气,宁可不要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孩儿了,也要给一个绕世界乱飞的别人的男人留个种?人家又不是没娃,就算你有为爱情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你也得想想:人家就真能看上你那子宫出的货?求求某些女人了,醒醒吧,别老晕着。孩子昨能乱生捏,抛开法律不管,咱还得替孩子想想吧。如果生下来就有娘没爹的,或和人家共有一个爹,孩子的小心灵该多郁闷啊。“凭什么我爹在人家家里住着?”——你就不怕你娃将来追着问你这个?

篇5:人生的最高境界

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是一个对人生很负责的人,是一个讲究个人修养的人,也是一个有哲学头脑的人。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精神贫乏,你能有这样的品质很难能可贵。人生境界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古老而恒新的哲学话题。它包括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生活方式、处世原则等诸多的内容。不同时代、不同阅览的人见解自然不同,因此哦也没有标准答案。我这里给你介绍几种关于人生境界的知名看法吧,供你参考。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子百家对人生境界的不同追求,使他们对人生采取了不同态度,或入世、或出世、或既入世又出世,这便绘就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生理论的多重色彩,同时也影响和造就了中国数千年来芸芸众生的多彩人生。A,孔子的圣贤人生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了至今仍被许多中国人沿用和仿效的一段妙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描述自己一生修养经过的不同阶段和发展过程。用今天的话说,这是一种大彻大悟而又大通的圣灵境界,是在知“真 ”、得“美”而又至“善”之后达到的真善美的高度统一。也是儒家梦寐以求的“内圣外王”的最高境界。B,老子的无为人生 道家创始人老子,主张人生不要刻意追求什么,应当一切顺其自然,即应当“无为”。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人 生的准则是“惟道是从”,具体说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效”是效法之意。效法自然,即顺应自然而为,不是有意去为,故称“无为”。C,墨子的兼爱人生 墨家创始人墨子,严于律已,注重实践,以“兼爱”作为人生的最高准则。一是博爱众生。墨子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意思是,实行兼爱相利,是直接利人,同时也间接利已,自己也受兼爱之利。二是苦行救世。“子独苦而为义”。为实行兼爱目标,墨子栖栖惶惶,奔走各国,宣传“非攻”,即制止战争。三是勤俭节用,主张“节葬”。2,近代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说”是他哲学思想中最为珍贵的一个部分。冯友兰认为,人生境界有高低之分,觉解多者,其境界高,觉解少者,其境界低。根据人的觉解程度的不同,将人生境界从低到高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天地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乃是最高的境界。3,西方人崇尚理性。他们认为用理性驯服欲望、使欲望得到节制、既不禁欲也不纵欲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苏格拉底倡导“认识你自己”。柏拉图认为“哲学王”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亚里士多德则强调人的理性天然的高于情欲,因此应该成为统治者。尼采则强调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超人境界”。我记得某一存在主义先驱曾把人生分为三境界(我的记忆可能有些词句上的偏差):情欲境界(以一时的苦乐、欲望为行事标准,少年多如此),善恶境界(有是非观念,并能管住自己,以功利标准或是非善恶标准为行事标准,成熟的成年人多如此),宗教境界(能“从心所欲不逾矩”,老练、安详,饱经风霜的老人多如此)。4,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其中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为争夺心理能量而冲突,冲突的结果是能量的提取与分配,不同人的心里能量在本我、自我与超我中的非配不同也就构成了不同人生境界的人。好了就写这些吧,我建议你读读姚新中 和焦国成著的《中西方人生哲学比论》、冯友兰著的的《中国哲学简史》等书,它们通俗易懂、很有教益。

篇6:工作的最高境界

这句话是我导师说的,“按照你们满意的标准去完成工作”,这句话说过已经很久了,但是一直烙印在我的脑海里面,依然是我现在工作的准则。

说起来意思很简单,但是在实现的过程中内涵却很丰富。

首先是何谓满意?满意的标准既然是主观的,自然要从个体说起。

职场新人常会有错觉,认为自己名校毕业,学历高,学习能力强,工作中这么一些事情还做不好?实际上这种自信常常被挫败,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往往潜伏着意想不到的问题。因为工作往往是高经验要求的,而职场经验的积累需要过程,新人做不好工作存在客观原因。

这个阶段,新人的常见问题是错误理解完成“满意”水平工作的能力要求,往往更多看到完成这项工作的基本流程、知识和方法,而忽视或者不了解其中的隐性要求:即跟工作关联各方的充分沟通、对于工作内容的外围内容的理解、过去的经验等。因此,这个前提下,完成工作的“满意”仅靠个体判断往往不够,需要和上级、老同事的沟通交流,靠他们来树立满意的标准。

随着个人专业经验的积累,对于工作满意的标准思考应当深化。回答三个问题:

1、这项工作如果要充分达成其在组织中的作用,应当完成成什么样?

2、在工作正常完成的基础上,有没有可能做的更好?

3、如果上一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个人有没有理由去提高工作质量?

第一个问题是工作完成的标准化问题,即一般层面上的满意。也就是说,根据企业的正常“经验”,个体应当将工作完成到什么情况,足以保证其在组织中发挥作用。这种一般层面上的满意,往往可以由企业的过往经验、正式规章、上级或同事的指导获得标准。简单的例子,便是财务、人事等部门的日常工作标准,

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是解决下一个层次的问题,即个体层面的满意。也就是说,在达成一般层面满意的基础上,个体对于工作完成提出更高的自我要求和标准。这时候的标准就有相当的主观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于工作的认识。个体要加深对所从事工作的认识,深刻理解工作的内容和作用,参考外部的先进经验,为自己的工作树立标杆。研究认识的过程往往便是学习和思考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涉猎专业书籍、讨论或者其他资料。通过这个过程,开拓自己的工作视野。

另外一个好处便在于培养了个体工作的主动性。个体如果不愿意主动去思考工作,又怎么能指望他在按部就班之外,能够很好去应对各种情况,甚至提出创造性的解决办法或者主动承担工作。在单位中,很多时候总有这样的人,在工作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解决的很好。这就是平时大量学习和思考而积累的结果,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由此而引申,个体以自我满意为工作准则,其实就是建立了这么一个良性循环过程:即学习、研究和思考――发现工作的改进余地和好的经验及更深层次的专业知识――个体学习,工作中尝试提高完成质量――学习、研究和思考……通过这样的过程,个体能够在工作中快速成长。

工作的第三个境界是完美主义。这里涉及到第三个问题,为了追求完美不惜代价值得不值得?

在日本有很多匠人,他们的标准就是按照最高标准来完成每一件作品,很大程度上已经脱离了收入成本的考虑,如果一个人在做事情的时候,始终考虑收入成本的话,他会变成一个具有经济理性的人,停留在第二个问题的境界――一个效率的产出者。

篇7:管理的最高境界

十减一等于几?这道连幼儿园小朋友都会做的算术题,却难住了我们大部分基层管理者!你信不信?

记得上次公司开会,公司领导就给我们的基层管理者出了这么一道简单的算术题:十减一等于几?在座的人有的神神秘秘地说:“你想让它等于几,它就等于几”。有的人自作聪明地说:“十减一等于十一,还有的人说十减一等于二十等等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只有个别人回答等于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其实很简单,现代企业管理崇尚简约、高效,不要把原本简单的问题人为地复杂化。14世纪,英国奥卡姆有一位很有学问的天主教教士,他曾在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学习,由于知识渊博且能言善辩,被人称为“驳不倒的博士”,他就是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威廉。威廉提出了这样一个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句格言为他带来了很高的声誉,因为他是奥卡姆人,人们就把这句话称为“奥卡姆剃刀定律”。它表达的意思是: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威廉本人也受到了伤害。然而,这并未损害这把刀的锋利,相反,经过数百年的岁月,“奥卡姆剃刀”已被历史磨得越来越快,它早已超越了原来狭窄的领域,具有了更广泛、更丰富、更深刻的意义。许多成功、伟大的科学家用辉煌的成就证明了这把“剃刀”的功能。如 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等,都是因为先用勇气使用这把锋利的“奥卡姆剃刀”“削”去理论或客观事实上的累赘之后,才“剃”出了精炼得无法再精炼的科学结论。“奥卡姆剃刀定律”自诞生以来,历经岁月洗礼,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企业管理中可进一步深化为简单与复杂定律: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却很复杂。这个定律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事情的本质,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尤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才能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简单管理。所谓简单管理就是在企业的运作过程中,准确找到并把握事物的规律,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将一个个复杂的工作简单化,然后高效地加以解决。它是一种把“复杂简单化”的思维方式,本质上它是一种执行文化,解决的是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知行不合 一”、“理念天上飘,行为地上爬”的矛盾。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自己的逐渐发展壮大越发感到迷茫,这种迷茫往往导致它在自身越来越庞大的同时,组织机构变得越来越臃肿,处理事务越发机械化和官僚化,管理越来越复杂,而效率却越来越低下。所有这一切都反映在一个逐渐提高的管理成本上,管理费用的增长比公司的利润甚至比销售量的增长还要快。这时候我们的很多职业经理人才开始逐渐认识到,我们的企业病了,得了一种以“复杂”为症状的病。

2003年的某一天,海尔CEO张瑞敏在接受凤凰卫视财经记者采访时,再次谈到了他对GE前掌门人杰克·韦尔奇的景仰之情。张瑞敏表示:如果有可能,他希望向韦尔奇当面请教“大企业如何做小的问题”。显然,在国内企业管理界已是“宗师”级的张瑞敏对GE的研究甚深。

杰克·韦尔奇,被众多媒体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CEO”、“全球第一职业经理人”的商界传奇人物,自1981年担任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以来,短短20年时间,韦尔奇把GE从一个痼疾丛生的超大企业改变成一个健康高效、活力四溢、充满竞争力的企业巨人。到2001年,GE市值高达4500亿美元,增长30多倍,排名从世界第10位跃居第2位,这一梦幻般的成就是如何取得的呢?所谓“大海航行靠舵手”,正是杰克·韦尔奇优异的管理思想和领导艺术造就了“GE神话”。

杰克·韦尔奇的管理思想中有一条非常著名的论断,那就是“成功属于精简敏捷的组织”。用他一贯主张的速度原则表述便是:最少的监督,最少的决策拖延,最灵活的竞争。他认为企业不必复杂化,对他来说,使事情保持简单是商业活动的要旨之一。他说,他的目标是“将我们在GE所做的一切事情、所制造的一切东西‘去复杂化’”。

世界是复杂的,但也是简单的,只是我们常常被自己的习惯性思维所禁锢,从而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了。如何将复杂的事情回归于简单,根除企业的“复杂病”,这正是我们每一个职业经理人亟待思考的问题。老子曾经反复讨论“道法自然”管理的精义,明确提出了管理的最高境界:“稀言自然”、“无为而治”、“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国尚如此,何况管理企业呢?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理性的企业管理就是在目标和实现这个目标的两点之间,找到一条既短又好的直线。杰克·韦尔奇说,“作为领导者必须具有表达清楚准确的自信,确信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能理解事业的目标。然而做到组织简化绝非易事,人们往往害怕简化,他们往往会担心,一旦他们处事简化,会被认为是头脑简单。事实恰恰相反,惟有头脑清醒、意志坚定的人才是最简化的”。简单管理的核心是要形成一种自然秩序。任何一个群体或组织,总要围绕核心做一件事,由此决定了在各个环节上应该什么时候做什么和做到什么程度,这些用不着管理者指东道西。较为贴近的例子是一个交响乐团,号手也好,小提琴手也好,每个人都知道到哪个环节应该做什么,用不着指挥告诉他。也就是说,当组织中的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时,企业的自然秩序就形成了。

简单管理同时又是不简单的。简单管理在形式上追求简单,在内涵上则要求深刻、丰富,要求对事物的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要想把一件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而有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管理”这个永远令职业经理人头疼的词汇。“简单”并不意味着“放弃”,如果我们为了追寻简单而放弃管理工作一个礼拜,那我们就可以永远休息,永远不用管理了。简单管理境界虽高,但命悬“执行”,尽管有了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思想和技巧,但是,如果没有“执行”,一切都是空谈。所以,为了实现企业最终的“简单管理”,我们需要一批有良好理解力、执行力和非常高的专业化能力的人,有了他们才能使企业的整体生产力向更简单、更实用、更高效的方向迈进,要有一批能找出方法、找到工具并具备教育能力和耐心的中层管理者担负传承使命,才能让更多的员工把“简单管理”从口头念叨转化为行为中的自觉,从而更好、更多地把事情做对,日复一日,从寻常单调中获取成就感和工作者的尊严。

篇8:最高境界的施舍

这天中午客人特别多, 就在娟子忙前忙后的时候, 一个穿得比较破的小男孩胆怯地走了进来, 坐在一张桌子前。娟子笑呵呵地跑了过来, 问:“小朋友, 你要吃点什么啊?”

小男孩小声地说:“我还没有想好, 给我一杯水可以吗?”娟子点了点头, 端过来一杯水, 放到小男孩面前, 让小男孩慢慢想, 什么时候想好了就叫她。说完后, 娟子转身去招呼别的客人了。

小男孩四处张望着, 这时候, 有一个客人要结账, 因为是老顾客, 因为娟子走不开, 客人来到收钱处, 大声问:“娟子, 我们这桌一共多少钱?”娟子看了看随身带着的菜单喊道:“一共240元。”

客人掏出钱, 然后喊道:“你看清楚了, 240元, 我放到桌子上, 一会儿你不忙了, 点一点。”说完他一张一张举过头顶。娟子笑着喊道:“老顾客了, 我还不相信你?放那吧。”

客人放下钱走了, 小男孩拿着杯子, 紧张地来到放钱的桌子前, 装着倒水, 哆哆嗦嗦从中抽出来一张10块钱, 然后放下杯子, 转身就要走。

这一切都被娟子看见了, 她跑过来, 叫住小男孩问:“小朋友, 你上过学么?”小男孩浑身有些抖, 过了一会儿才说:“我父母没有离婚前上过。”娟子接着问:“你会查钱么?”小男孩说:“会。”

娟子又问:“你能告诉我, 你为什么来这里么?”小男孩看了看娟子说:“我父母走后, 就剩下我和妹妹, 今天妹妹病了, 我想给她买点药。”娟子蹲下来抱了抱小男孩, 然后说:“阿姨现在很忙, 你能帮阿姨查一下钱么?”小男孩点了点头。

娟子从装钱的抽屉里面拿出290元, 放到小男孩的手里。小男孩转过身, 背对着娟子, 认真地查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 他把钱交给娟子说:“阿姨, 我查好了, 一共300元。”

娟子用手一捻, 钱展开了, 确实是300元。娟子从中抽出10元, 交给小男孩说:“孩子, 这是你劳动所得, 快回家照顾妹妹吧。”小男孩接过钱, 给娟子鞠了一躬, 说了一声“谢谢”, 然后哭着走了。

篇9:投资的最高境界就是捡钱论文

2008年,公募基金在比赛谁赔得少,私募基金在比赛谁赚得多。这就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私募基金行业的评价标准到底是什么?它的竞争优势究竟在哪里?所以我给大家出一个题目:私募基金的比较优势。

最近有一本书,是索罗斯先生在美国的畅销书。2007年3月他突发奇想,在他的乡村别墅召集30多个人聚会,他说:“我的直觉告诉我,一场金融风暴即将来临”。当时很少有人同意他的观点,但是他把自己的儿子炒掉了,重出江湖,披挂上阵,大赚了一票,2008年盈利近29亿美元。他写了一本书《金融市场的新规范》,中文翻译成《索罗斯带你走出金融危机》。在这本书中,索罗斯先生自白:一个成功的投机者和一个失败的哲学家,这是他给自己一生的评价。

索罗斯先生的书,在美国真正成为畅销书的只有这一本。这本书告诉大家:私募基金到底是做什么的。每一个行业领袖都希望被奉为伟大的人。但在不同的行业,“伟大”的标准是不一样的。金融业“伟大”的标准是什么?我给大家推荐两本书,第一本书是美国人写的《伟大的博弈》,把伟大这个词首先给了博弈,也就是游戏。我们参与的是游戏,银行和公募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和私募证券投资,玩儿的是不同的金融游戏,这个游戏本身是伟大的。第二本书是《伟大的投机》,中文错误的译成了《资本战争》。这本书是德国人写的金融史,原名叫做《世界史上的伟大投机》,作者把“伟大”这个词给了投机。也就是说,金融业的“伟大”,是博弈中的投机,所以我们私募基金的诸位都应该是投机者。

中国社会还没有承认投机是投资人的最高境界,所以对私募投资基金业颇有微词。但在过去若干年的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中,14届中有6届颁给研究信息、研究博弈论、研究心理学的学者,说明我们进入一个不确定性的时代。而在这个时代当中,游戏规则变了,每个人都在追求着伟大的投机。

私募基金的伟大,说的是伟大投机和伟大博弈,这会使我们又想到一个词:理性决策。理性意味着什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Sen发现,在哲学里,理性只有一个,英文叫Reasoning,股票交易如果有理性就没有市场,因为买卖双方必然有一方没有理性。在经济学中,从亚当·斯密开始,这个英文词改成了Rational(合理的)。我们寻找每一个人在市场上的合理行为,但并不追求所谓绝对的理性。卖也合理,买也合理,这才有连续不断的交易。在合理交易的背后,Sen又发现了另一个理性,这就是投资界的理性,英文词是Discipline(纪律的)。当我们用合理和纪律两个标准来寻找投资机会时,就会发现这个市场在99%的时间内可能是正常的,这时可以用合理估值来寻找机会,但是这个市场总有1%的概率是不正常的。而在市场不正常的时候,能够让我们免遭于难甚至脱颖而出的却是铁的纪律。这就是索罗斯先生在书中告诉大家的:我们进入了一个不确定性的时代,要认识到经济学所假设的动态均衡永远不会存在,你就必须承认理性决策的合理性和易错性,这就是投资世界中真实的规律。

索罗斯先生告诉大家,每一个人对信息的解读都是两种反应,第一反应是认知,但每一个人的认知都有缺陷;因此第二反应是曲解,每一个人的解读都必然包含着谬误,于是在投资世界当中,每个人都在不断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不断创造错误的信息。但市场总是能够将错就错,你无法改变市场,只能顺势而为。所以我想说,对市场要心存敬畏,胜者感恩,败者服输。这是我对这个行业的真实感悟。

无论用多么合理的标准去发现投资机会,你都必须知道所谓的合理估值都是相对的,一旦市场变形,预期的高回报几乎必然转化为高风险。1998年我们在美国做了一个私募基金,1999年平均回报超过5倍,账户的最高回报达12倍。当时的副总胡博士给老爷子汇报的时候,索罗斯先生只讲了一句话,“Rock,he will bewiped out”。后来应验了,所以我终身牢记,从此不谈我的投资方法。索罗斯先生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会彻底赔光的”,因为我们的投资方法赌的是小概率不会发生,在小概率不发生的情况下,可以让客户任意选择他所预期的投资回报,把小概率事件的高风险留给客户。

现在,很多人认为麦道夫是个骗子,其实最初他不是。他有一套投资理念并创造了一个投资模式,叫做Split-strike conversion,是在衍生套利的市场上,在大概率的情况下谋取暴利后分配利润。但是一旦市场变形了,他开始承受巨大的损失,当这种巨大损失无法遮盖的时候,游戏就变成了骗局,而骗局一旦开始就得继续骗下去。这说明,市场永远不会听我们的,它只是在不断地奖励成功者,惩罚失败者。

在私募投资界,几乎每一个人都把巴菲特、索罗斯挂在嘴边上,为什么他们能够脱颖而出?我想是因为他们都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巴菲特的伯克夏公司从1965年上市到2006年间,投资二级市场的资金年平均回报不过12.8%,但他投资于私募股权所获得的利润却超过了31%。所以,巴菲特的成功在于他创造了一种商业模式,叫做PEPI(Private Equityand Public Investment),即用私募股权投资和私募证券投资两只手共同构建一个特殊的商业模式,建立了一个投资型企业。巴菲特是用保险作为融资工具,用投资来维持保险公司的运营。但是最近,这个商业模式也遇到了挑战。巴菲特公司的再保险业务为其他保险公司的投连险产品提供了再担保,用370亿美元保的是2030年道琼斯9500点之下的亏损,也就是说在2030年之前,如果道琼斯长期呆在6000点以下,人们就会看到“股神”不在,巴菲特破产。所以,任何一个商业模式,一旦遇到市场变形,都会遭遇它难以预料的风险,这时就只有一个理性在起作用,那就是纪律。纪律决定成败,估值决定盈亏。

索罗斯先生讲过,我一生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我会及时认错。因为在投资市场上,没有对也没有错,只有结果,那就是:对的时候你赚了多少,错的时候你赔了多少。在他看来,控制风险的唯一方法就是纪律,而他的后背能够帮助他执行纪律,他能够在后背疼的时候立刻取消他的所有投资。市场在99%的时间是正常的,而索罗斯只对1%的时间感兴趣,因为这1%最终决定投资家的成败。那我们是做99%的?还是做1%的?做99%市场的时候,需要知道合理估值,但做1%的时候,你必须知道铁的纪律。

为什么在2008年股市暴跌时私募基金能够脱颖而出?为什么这个时点我们聚在一起讨论私募基金的行业标准?因为在2008年,私募基金的主要竞争优势是在1%的市场中体现出来的。所以,当公募基金比较谁赔的少时,私募基金可以比较谁赚得多。为什么呢?因为私募基金多了一个工具,可以空仓。其实,私募基金的工具就是可以创造不同的商业模式,超越传统投资市场原有的边界,不断扩大市场空间。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正是被私募基金不断突破传统投资模式的边界而创造出来的。新的使命已经出现,这就是私募基金业要承担创造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历史使命。

回头去看,每一次标准化投资模式的突破,都是私募基金实现的,每一次突破都会带来一个新型的基金、新的明星,或者新的规范。久而久之,在金融史上恰恰是私募基金每一次突破传统的边界,创造新的规范,然后又在自律中逐渐被主流社会所接受。中国的私募基金今天还没有被主流社会接受,但我们希望通过行业自律、共同的努力,让社会承认它的价值。

我们再回到起点,私募基金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呢?在于可以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传统模式。每一个伟大的投资家,都是在他所处的时代突破了传统投资边界,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这才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谈巴菲特,谈索罗斯,他们在他们的时代突破了传统,开拓了一个新的投资天地。

私募分为两类,一类是股权私募;一类是证券私募,即通常讲的阳光信托。这两种私募改变了什么呢?改变了我们数钱的习惯。试想一想,股权私募基金是怎么数钱的?数倍数,因为这样才能弥补成功率。投资10个项目有两个成功,可以全世界都知道,但是8具死尸必须收着,所以私募股权基金把按倍数数钱的方式变成一个新兴产业。公募基金作为股票市场上的主流基金,是数百分比的,他们把数百分比的模式带进了人们的生活。

篇10:养生的最高境界

养生顺其自然见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战国时期,有位年轻人,自认为射箭是天下无双,而师爷甘蝇淡笑说:“真正的射手不用弓箭。”接着做了个射箭动作,小鸟应声坠下,老人拿起鸟,吹了口气,小鸟又飞向空中。年轻人跟着师爷学箭,变得平和恬静,稳重淡泊。之后,再没有人见他射过箭,但他住的房子却箭气冲天,连凶猛的鹰也休想从房上飞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你真正成为自然的组成部分时,自然的力量才真正属于你,正如真正的拳师是在用心打拳,真正的书法家是用心在写字。养生也是如此,当悟出天地大道理时,才能在天地间长存。天下事物没有一定之规,对待他人养生的经验应悟其妙处,而非简单模仿,对一个人有用的东西,未必适合于所有人。

养生学家认为,人要去掉主观干扰,尊重客观信息,如特别想睡觉,往往是身体过于疲劳;如体内缺水,客观信号是口渴。

观察天地、山水、雷电风雨、冰霜雹雾等自然界的变化,了解自然的玄机,只要用心,就能悟出养生的真谛,顺其自然,适者健康生存。

1.夏至养生重在养脾

2.男人怎么养精气解读

3.养生的建议

4.处暑养生的讲究

5.男生的养生方法

6.冬季养生的茶

7.养生的顺口溜

8.补血养生的女人粥

9.夏季如何养脾胃

篇11:最高境界的个性

韩愈身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为人和学问,深受后人推崇。他在《答李翊书》中写到:“处心有道,行己有方。”意思是说,思考问题要本着仁义的原则,自己行事也有一定的规范。回到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做人行事又何尝不是由思想修养来决定的呢?

我们喜欢追求个性化,着装有个性、做事有个性、言论有个性,但在追求个性的背后却不一定有修养。前段时间,我行我素的陈冠希又闹出了大新闻,在微博上对林志玲开骂,用词极为不雅。至于真相如何,双方各执一词。但作为旁观者,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其中的道理。我佩服有个性,不在意世俗眼光,坚持做自己的人。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人有权选择自己的活法。

人人都有机会提高自己的修养,好的修养可以改变坏的个性。马云,从小自学英文,自认为英文发音相当不错,当时在杭州师范大学他所在的班里,也就20几个学生,这二十几个学生,很多都是农村来的,英文发音相当得差,于是马云特别有自信,甚至认为自己的英文发音比老师要好。但是,他那一年的英文语音考试是59分,自认为最得意的一门课,居然考了59分,为什么?老师说:“你就是不及格,你必须补考!”补考以后62分,于是马云闹到系主任那儿。系主任也觉得有问题,找那个老师,那个老师说就是不及格。

10多年过去了,马云在首届乡村教师颁奖典礼上致辞时说:现在我知道老师的用心了。那个时候我很自傲,觉得自己很牛,很有个性,幸亏那位老师点醒了我,大学里这个唯一的不及格一直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永生难忘。如果老师当时没有这么做,那我以后肯定还是那样狂傲,结果不知会怎样。这位老师是在教我做人,做人是要有规范的。

篇12:宽容的最高境界作文

人们总是把宽容提在嘴边,却又常常忘记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现象。说着容易,做着难。雨果曾说,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这一句话诠释了“宽容”的最高境界。

这句话不管对谁而言,都是一种提醒,提醒你宽则得众。在与人交往中,难免发生磕磕碰碰的事情。以前,我常常发怒,爱抱怨。但后来我知道,在社会中学会大度和宽容可以使自己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现在想想,无论人与人之间什么关系,都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我曾和一位同学在一段时间内像最熟悉的陌生人,互不理睬。但事实证明,时间就是良药。事隔不久,又重归于好。真叫人感叹!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不都在人们的生活中吗?

原以为天空最广阔、最无边。却又何曾想过,人的宽容能容纳大海,容纳天空,容纳世间所有的一切。生活这条每个人必走的路,因为有了宽容和大度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平坦。反之,如果一个人心胸狭窄,不愿意尝试接纳他人,那他只会把自己逼进死胡同,最终为自己的人生锁上一把面目狰狞的大锁。一步之差,却有如此大的差异。

雨果的这句话一步到位。让我在各方面得到提高。每当想起这句话,都会有许多感慨。它教会了我如何与别人交往,如何使自己走向一个光明的未来,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做人的基本原则。

但愿在往后的日子里,大家能善待他人。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宽容。让我们慢慢从生活中总结经验。即使做不到最好,也一定要去尝试。

篇13:爱的最高境界美文

愛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90后的爱情,是一起去游戏厅打游戏吗?是一起去电影院看场电影吗?是一起去咖啡厅喝咖啡吗?是一起去高级餐馆有一个浪漫的烛光晚餐吗?是一起拿着父母的钱去嗨歌吗?是在各个品牌店穿梭吗?什么是所谓的爱情,什么是真爱,无数多个人会这样傻傻地问吧?是的,90后的爱情经得起多少现实的考验,又经得起多少时间的模棱。

有一种爱很简单,却给你踏实幸福的感觉,是只有一个人可以给于你的。

爱情其实很简单,世界上最奢侈的人,是肯花时间陪你的人,在信息化的今天,在快节奏的时代,有一个人可以抛弃电脑游戏,可以放下手中的手机,可以抵制一切的诱惑,闲下心来,陪你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他可以陪你压一天马路,陪你爬一天山,陪你逛一天街,可以陪你穷游,背着一个书包,带好干粮,来一个说走就走的简单的旅行。爱情不是所谓的甜言蜜语,而是用他的行动证明,爱的表达方式不是语言所能达到的,虽然没有一次告诉你喜欢你,可是从他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你都知道,他深深地喜欢着你,那是一种爱的境界。

爱情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人愿意一直陪着你,直到最后也没有走,而我相信,我已经遇到了那个人。

我想,遇到一个人就是缘分,遇到一个喜欢你的`人是今生最好的相遇,而且遇到对你不离不弃,处处包容的人又是一份缘分,而难的事,是遇到两情相悦的恋人,他对你是悉心呵护,你就是他的世界,你对他是体贴关怀,他就是你的希望,就是你的阳光。遇见就得珍惜,因为错过了一个人,你就永远找不回来。

爱的最高境界,就是在没有金钱,没有物质的条件下,两颗心仍能紧紧地靠在一起,房子就是一切吗?没有爱的房就是一座冰窖,有他的地方就是我的家。车子就是一切吗?没有爱的车子就只是一种简单的交通工具,我喜欢和他一起挤公交,一起压马路,虽然特别累,可是有他的爱,我喜欢上了一切挤公交的时光。

篇14:介绍解梦的最高境界

任何的释梦都是以一种心理学理论为前提的指导。或更推而广之,是以一种对人心理、生理、心身关系,乃至人与宇宙关系的理解为前提的。就像任何理论都是在一点点接近真理一样,释梦背后的理论真理有一个从不完善到趋向完善的过程。所以,在这个意义上,释梦的价值不在于这个梦到底是什么?而在于它对梦者的启示,对梦者人生的完善有什么价值。也正是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才说,梦的解释用不同的理论背景来解都可能是对的,但对不对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从这些解释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迪,对梦者心灵的成长有怎样的意义。

一个梦就像投人心湖的一个石子,

一圈一圈的涟漪就是它的回声。我们从不同的理论出发,有的听懂、看清楚了它的一道涟漪,有的则听懂、看清楚了另一道。所以对同一个梦,用弗洛伊德层面解是对的,用荣格层面来解同样也是对的。只是根据笔者多年的释梦经验、心理治疗的经验中,我们更倾向于荣格层面对梦的解释,因为后者比前者更具建设性。荣格说梦是启迪,是人潜意识在努力使整个心灵更趋于合谐、更合理。而弗洛伊德说,梦是像野马一样的无法自制的冲动,它的欲望就是、达自己。弗洛伊德的释梦是告诉你:你是这样的,而这个这样你的意识并不知道。荣格的释梦是告诉你:你可以怎样做就会更好。

也许荣格看清。听到的涟漪也不是最后的一道。我们只有在不断地探索心灵的过程中,才能更全面。准确地把握梦。

一位30岁的女性梦见她儿时邻居的伯伯死了妻子,而这位伯伯忽然向她求亲,请她嫁给自己。

在弗洛伊德层面了解,这是个典型的愿望满足的梦。梦者希望自己取代那位伯母的地位成为那个伯伯的妻子。这样完全解得通,梦者承认她从小就幻想这个伯伯是她的父亲,因为他儒雅、温和。

但是在荣格的层面上,这个梦是个人格整合的梦,梦中的伯父是梦者的阿尼玛斯原型。这个“求亲”意味着梦者的阿尼玛斯与梦者现有人格的整合。而梦中伯母的死亡意味着梦者一种旧的人格面具将被新的所取代。通过分析知道,梦者认为这位怕母的性格是传统而保守的。所以这个梦的意思是:原始人提醒梦者要改变传统、保守的性格,把自己向往的儒雅、温和的性格整合进来,这样解释也是解释得通的。 因为这位女性的性格既有保守的一面,又因为焦虑而常常发脾气。

从我的倾向性来看,我更愿意从荣格层面解释,因为这,会为她的人格完善打开一扇门。

在解梦10余年之后,我终于体会到,解梦的最高境界是不解之解。

一次,两个朋友到我这里闲谈,一个朋友是个哲学家,人极为聪明,另一个是个白领女性。哲学家说了他的一个梦,一个诡异的梦。梦中人鬼杂居,发生了许多在鬼故事中才会发生的事。他请我解梦。我当时完全浸人在那个梦里,完全侵入了那个梦的气氛,完全了解了那个梦,我感到了那个梦正是这哲学家的心灵生活的一部分。那个梦正是他心灵的存在形态之一。我想他作为哲学家应该可以了解,所谓实在不仅是指物质,心灵也是一种实在,其表现方式就是这些意象——这不是说“鬼”,是实在的物体,而是说梦本身就是一种心理的现实。不必去用以前的方法去解释这个梦,任何翻译都是有歪曲的,因此我不必把梦翻译为日常语言。于是我对他说,“我的解释是这样的……”。接着,我重述了一遍他的梦。重复的方式仿佛是我自己做了这个梦。

那个白领女性在旁边惊讶地问:“你为什么不释一下梦呢?我说:“这就是我的解释。”我又把那梦讲了一遍。那个哲学家,梦的主人,说:“我懂得这个梦了。”

白领女性问我:“你能说说这种‘不解之解’吗?”

解梦的最高境界本来是不必说的,一个人解梦多了,自会领悟,而不曾领悟时,我说什么都是没有用的。但是,我不妨勉强解说一下,为什么解梦的最高境界是不解之解。

首先,任何对梦的解释都是不完满的。

在浅层次说,正如我们翻译外国语言的作品一样,不论你的译文多么好,它和原文总会有一些不同。Cat译为中文是猫,但是Cat不等于猫,因为在西方文化中,Cat这种动物神秘而诡异,有如一个巫女,而中国人对猫的主要印象是乖顺柔和的。因此,翻译总会或多或少地改变了原文的神韵。翻译文学作品如此,译梦也是如此。任何对梦的解释都损失了梦本身的一些神韵,气氛。释梦把生动有活力的梦固定化了,梦像鲜活的鱼,而释梦像鱼的照片,哪个更生动更有意味?梦有一层又一层有时是无穷尽的含义。释梦一般只是揭示出了它的一种或二三种含义。既使释得极为准确,也会产生二个不好的后果——听到解释的人误以为“这个梦就是这个意思”。梦的一个被揭示出的意义无形中掩盖了梦的许多其它意义。所以任何对梦的解释都是不完满的。正如任何译文都是不完满的——让另一个人深入了解外国文学精髓的方法是:教他学习外语。同样,对梦的最好解释是不解,而是帮助梦者直接进入梦的世界,学会用象征的语言用梦的方式去理解世界,让他直接体会梦,不经过别人或自己的任何翻译过程。

更深一步说,本书前边说梦的语言是象征性语言,这种说法也应该打破。所谓象征,是以此物象征彼物,在象征与被象征者之间是有差别的;而达到解梦之化境,你就会明白,实际上没有什么象征。或者说,梦中的象征就是被象征者本身。梦到自己是鸟在天上飞,这不是象征自由,而是你自由的灵魂,以乌的形态在飞,不是你像鸟,你就是那只鸟。这不是一只动物学分类中的鸟,那种从卵里孵化吃草籽小虫的鸟,而是梦中的真正的鸟,虽然它没有肉的身体,但是这只鸟的现实性或称真实程度在梦的世界中是无可置疑的。

因此,对梦进行解释,就是把这只鸟说成是“自由的象征”,这实际上是不准确的,是对日常逻辑的一种让步。 此后,我们还要说:不解之解是最高的解。

不解之解不是解释,也不是不解释。别人讲了一个梦,你把它重复一遍。这种解梦方法不是太简单了吗?别人梦见鬼,你告诉他,“这说明你的魂遇见了鬼”,这种解梦只是愚蠢的的迷信。这些方式不是不解之解,只能称为“不解”,是对梦的不了解,不懂。“不解之解”不是“不解”,而是“解”,是用“不解释”的方式“解梦”。

上一篇:北师版六年级语文上《穷人》教学设计下一篇:的雅思大作文精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