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三重境界——《胡同文化》教学案例解析

2022-09-10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先生为沈继光先生的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写的序言, 先后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必修) 《语文》第一册的第四单元、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的第二单元, 以及沪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六册的第四单元、河大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2009年, 笔者申报特级教师, 要向重庆市教委提交一张课堂教学实况录像光盘, 供专家考核评审。于是, 借重庆市渝北中学高中2011级11班执教人教版教材中的《胡同文化》。当时, 学生已进入二年级, 他们在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就学过这篇课文。笔者只能另辟蹊径, 从不同角度评价《胡同文化》的观点, 由此形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心中有“本”, 授之以鱼, 品鉴原作

这一教学境界要求忠于文本, 理解要旨, 可以叫做“价值还原”式教学。所谓“授之以鱼”, 就是通过对原作的品鉴, 理解作品的意脉、内容和主旨观点。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作者思有路, 遵路识斯真。作者心有境, 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唯文通彼此, 譬如梁与津。”这段话对我们如何进行“价值还原”式教学有着很好的借鉴与启示。我们知道, 作家创作的作品在没有选入教材之前, 它本身就承载着作家对生活的认识、思考、情感、态度等, 用李海林老师的话来说, 就是作品的“原生价值”。作为读者, 要准确把握文本的内容与形式, 必须以普通读者的身份, 沉浸到文本中, 细细读, 入情入境地读, 在读中细细品味。真正做到不仅了解文本在讲什么, 是怎么一步一步讲清楚的, 它的思路、文脉是怎样的, 语言的魅力、风格、表现力在哪里, 还知道文本为什么要这样写, 作家想表达的主旨是什么。当然, “价值还原”也有别于盲从性的“忘我阅读”, 不能拿到任何文章后, 以教参解读代替自我阅读, 或是用别人的解读成果到作品中寻找所谓的依据, 或是用权威的基本观点去领会词句的含义, 造成“自我”的缺失;而是倡导有自己的感悟、理解甚至新的思考。为此, 这一教学境界安排了三个教学步骤。

第一步, 浏览课文, 领会要旨。学生讨论后认为, 作者的主要观点是:北京的胡同、四合院是方方正正的, “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 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四合院是一个盒子, 居住在胡同、四合院中的北京人表现出一种封闭保守的胡同文化;封闭保守的胡同文化已不适应开放进取的现代化时代, 因此得出判断:“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 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

第二步, 提炼要点, 概括图示。要求学生快速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讨论三个问题: (1) 胡同民居建筑有什么特点; (2) 胡同文化有什么特点; (3) 在商品经济大潮中, 胡同文化未来命运如何。然后绘制“思维路线图”。

第三步, 多向思考, 发散审问。所谓“审问”, 就是对心中之“本”做深入探究, 力求提出精审的见解。学生自由发言, 提出质疑问题, 教师梳理总结, 主要有五各方面的疑点。 (1) 作者用“封闭保守”的观点来概括北京市民文化的特点是否全面、客观、准确。 (2) 在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过程中, 是否应保护民居传统、市民文化, 从而彰显城市文化个性特色。 (3) 胡同文化有无经济价值, 发展商品经济一定要以消亡传统文化为代价吗? (4)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而作者在课文中却说“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 胡同和胡同文化总会有一天会消失的”, 这一判断是否科学。 (5) 在现代化进程中, 是否需要保护传统文化?于是, 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冰心《我的家在哪里》、老舍《要热爱你的胡同》、季羡林《我爱北京的小胡同》、萧乾《老北京的小胡同》等文章, 然后讨论阐述。

第二重境界:心中无“本”, 授之以渔, 获取方法

这一教学境界要求超越文本, 重在得法, 可以叫做“工具磨砺”式教学。古人说:“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其意是说, 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 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从方法论角度分析, 这一论断与“授之以渔”有异曲同工之处。所谓“授之以渔”, 是说传授给人以知识, 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二者都旨在强调掌握做事的工具、治学的方法, 因此称之为“工具磨砺”式教学。在这一教学境界中, “授之以渔”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读后感的文体“工具”, 包括理解其性质、基本结构、尤其是思维路径。为此, 这一教学境界安排了四个教学步骤。

第一步, 了解读后感的文体性质。它是议论文的一种形式, 主要是对所阅读作品中的观点进行述评和讨论, 也可叫文学小评论。

第二步, 掌握读后感的基本结构:“读—感—结”。 (1) 读:就是引述所读文章内容, 提出议论的问题和观点。 (2) 感:就是针对所读作品的观点发表感想, 分析论证自己的主张或观点。 (3) 结:就是概要总结全文, 形成与所读作品相反的观点。

第三步, 理清读后感的写作思路。写作思路一:背景剖析法。从第二轮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出发, 分析商品经济与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 讨论商品经济是否要以消亡传统文化为代价。写作思路二:历史追踪法。胡同和胡同文化虽经历历史沧桑, 但仍传承至今, 生生不息, 称雄于世。表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未必一点会消亡。写作思路三:个性辩护法。面对城市国际化对城市特色的考验, 应保护胡同民居, 坚守北京城市文化个性, 应对城市趋同化的危机。写作思路四:环境审视法。北京开放的地理环境, 多民族的胡同地名文化, 昭示胡同文化的主流并非封闭保守, 而是开放多元。写作思路五:比较辨析法。与同类题材的文章比较, 分析不同作家对保护胡同和胡同文化的一致态度, 透视汪曾祺先生思想观点的偏颇。

第四步, 收集读后感的写作素材。 (1) 收索阅读现当代作家和学者以胡同文化为题材的散文, 包括冰心《我的家在哪里》、老舍《要热爱你的胡同》、季羡林《我爱北京的小胡同》、萧乾《老北京的小胡同》、史铁生《故乡的胡同》等篇章, 对照课文进行比较思考。 (2) 收索阅读有关北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相关文献资料, 了解胡同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其文化价值。 (3) 收索有关北京撤除、改造胡同的新闻报道及争鸣文章, 思考城市现代化是否应该保护传统文化。

第三重境界:心中生“本”, 得鱼忘筌, 合作创新

这一教学境界要求创生文本, 表达观点, 可以叫做“价值重构”式教学。所谓“得鱼忘筌”, 一般解读为捕到了鱼, 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其实这一成语还有另外一种解读。《庄子.外物篇》说:“荃者所以在鱼, 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 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 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筌”是用细竹篾做成的捕鱼工具。“蹄”是捕捉兔子等用的“圈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挂在河里的筌本是用来捕鱼的工具, 可等捕到鱼后, 就已经成了没用的东西;设在山里的圈套本是用来捉兔子的工具, 可等到捉住兔子以后, 也成了没用的东西。语言和文字是用来表达意思即说明心中想法的手段工具, 但如今的学者, 却太看重语言和文字, 而把“意”给搞没了。这句话告诉我们:筌不过是捕鱼的工具, 蹄不过是捉兔的工具, 语言也不过是传达意思的手段;而“什么是目的, 什么是手段?千万注意不要搞错了!”。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品鉴作家作品, 不是为了记住作品中的观点, 更不是要迷信其权威;同样, 掌握读后感文体工具和写作方法手段, 不是记住一堆概念性知识。语文教学的真正的目的是要活学活用, 化学为用, 由破而立, 由鉴而创,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这就是“价值重构”式教学的精神实质。基于此, 这一教学境界安排了五个教学步骤。

第一步, 划分小组。按照讨论主题, 全班自由组合, 划分为5个小组, 每个小组推荐一位发言人。

第二步, 明确任务。第1小组用环境审视方法, 讨论“北京胡同文化是否是封闭的、保守的”。第2小组用个性辩护方法, 讨论“在城市国际化进程中, 如何坚守城市文化个性, 应对趋同化危机”。第3小组用历史追踪方法, 讨论“胡同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在现代化进程中未必一定会消亡”。第4小组用背景分析方法, 讨论“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之间是一种相互相存的辩证关系, 发展商品经济应保护胡同和胡同文化”。第5小组用比较分析方法, 讨论不同作家对保护胡同和胡同文化的一致态度, 评析汪曾祺先生思想观点的偏颇。

第三步, 小组讨论。人人参与讨论, 发言人梳理总结, 形成论证提纲, 教师巡回指导, 解答疑难问题。

第四步, 交流发言。各小组发言人做主题性发言, 其他组员补充, 教师点评引导。充分肯定学生从多元角度, 用创新的思维, 对《胡同文化》中的观点发表了感想和述评, 见解独特, 令人振奋, 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和发扬这种敢于质疑的创新精神。

第五步, 撰写论文。要求学生梳理总结讨论发言的观点, 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读后感, 课后完成作业。

语文教学的三重境界犹如禅宗修行的三境界。在品鉴原作阶段, 秉承心中有“本”的原则, 坚持“授之以鱼”的方法, 实施“价值还原”式教学, 犹如禅宗修行的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在获取方法阶段, 秉承心中无“本”的原则, 坚持“授之以渔”的方法, 实施“工具磨砺”式教学, 犹如禅宗修行的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在合作创新阶段, 秉承心中生“本”的原则, 坚持“得鱼忘筌”的方法, 实施“价值重构”式教学, 犹如禅宗修行达致洞察世事、返璞归真的第三境界:“看山还是山, 看水还是水”。

三重境界可以聚焦为语文教学的三个关键词:吃透原作;交给方法;激励创新。以此审视《胡同文化》教学案例, 收到了切实的效果, 表现为学生习作的观点异彩纷呈。针对“四合院是一个盒子”这个观点, 环境审视方法小组认为:北京胡同连接的四合院以合围形态抵御风沙的同时, 又彰显出外方内阔、象天法地的开放性、包容性的内蕴特征。其开放的地理环境, 多民族的胡同地名文化, 昭示胡同文化的主流并非封闭保守, 而是开放多元。针对“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 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判断, 历史思维审视法小组认为:胡同和胡同文化虽经历历史沧桑, 但它是各民族多姿多彩的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结晶, 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所以在商品经济的现代化大潮中未必一定会消亡。时代背景剖析法小组认为:胡同文化不是商品经济的包袱, 更不是市场经济历史进程的障碍, 而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必将与商品经济相伴相生, 共存共荣。城市个性辩护法小组认为:面对城市国际化对城市特色的挑战, 应保护胡同和四合院等古民居建筑, 坚守北京城市文化个性, 应对城市趋同化的危机。比较辨析法小组认为:我国众多作家、艺术家和学者, 都坚持一种历史的、辩证的思想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文化眼光, 不仅是站在现在看过去, 更重要的是站在明天看现在。因此, 大声疾呼保护城市的文化遗存;而汪曾祺先生却采取不同的立场, 从现实的角度而不是从将来的角度思考和观察问题, 只看到了胡同、四合院衰败、没落, 只看到了这些事物“活着状态”的局限——不适应现代化大都市生活的现实需要, 忽视了它们转化为“历史状态”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作为人们从容安息思想、精神、灵魂的依托的价值, 做出了与众不同的判断, 认为胡同和胡同文化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总有一天会消亡”。这个判断显然缺乏足够的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学校应该是思考的王国。”这个“思考的王国”应如何建造?《胡同文化》教学案例聚焦“吃透原作”、“交给方法”、“激励创新”三个关键词, 致力构建语文教学三重境界, 朝着把学校的语文教学课堂打造成“思考的王国”的方向, 做出了探索和尝试。

(注:本课例执教者为余国源)

上一篇: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控制问题的一些看法下一篇:上海房产税改革试点的案例分析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