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构的小学德育论文

2022-04-22

彩绳飞扬,笑语欢声。一旦走进东莞市大朗镇宏育小学的大课间,你的情绪会不知不觉被学生们感染——他们开心地摇动着手中的跳绳,欢快明朗的节奏、形式多样的跳绳,双人跳、多人跳、混合跳,别出心裁;传统跳、花样跳,各有千秋;绳操、绳舞,创意无限……一根小小的跳绳,在学生们快乐的摇动中谱写着童年的七彩梦;一根小小的跳绳,在宏育小学的诠释下描绘着充满着智慧的教育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校园文化建构的小学德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校园文化建构的小学德育论文 篇1:

享受童年:普育价值的文化建构

摘要:百年老校南京市小西湖小学传承“普育”的办学历史,立足于普育价值的引领,从儿童出发,以“发现儿童”为思想方式,以“教育即生长”为哲学立场,以“引领儿童”为教育策略,构建了学校文化办学体系。将学校的整体文化以独特的德育交互空间、课堂学习生活、身边课程群、环境文化建设、教师文化自觉等五条路径为载体建构,以期实现以学生“享受童年”为解读方式的办学愿景。

关键词:享受童年;普育;文化建构

卢梭曾说:“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1]童年是儿童生活的全部,一切教育都要以此为基础,从儿童的视角,以儿童生活为出发点,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然而,如今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看到的是童年的恐慌,是超越童年的忙碌,是不输在起跑线的挣扎,究其根由,人们视而不见的恰恰是“儿童”本身。正是基于对儿童成长的思虑,小西湖小学近年来的办学秉承学校百年来历史发展的脉络,心系“普育”的办学历史向我们昭示的以“享受童年”为教育根本的愿景,这样,学校的文化选择和教育建构便有了根基与灵魂。

一、历史回溯:悠远深挚的普育情怀

小西湖小学发轫于清代,于1906年正式转身为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是南京市创办最早的小学之一。学校所在的秦淮,是古都南京十朝灿烂文化的滥觞。秦淮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百年湖小的精神依归。而跨越百年的普育堂、普育精神,以及与普育堂一脉相承的“义学”传统,则是小西湖小学办学坚实的文化根基。正是在秦淮这样一片文化的沃土上,教育的沃土上,小西湖小学传承着独特的办学精神、办学文化。

(一)颐养天下的善举(1733—1853)

历史上的小西湖小学最早可以上溯至清朝,学校的前身称之为“普育堂”,始建于雍正年间,编修于清同治年间的《江宁府重建普育堂志》清晰地记载了江宁府在秦淮修建的普育堂“原始”。雍正十一年(即1733年),两江总督赵宏恩奉世宗皇帝特诏,在江宁府南城外佟园的宅地上,建造了普育堂。普育堂的建造在当时来说是一大善举,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南京和秦淮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史上书写下浓重的一笔。

时至道光年间,唐鉴任江宁藩司,决定广办义学。虽然最终他的计划没有圆满完成,但是很显然,唐鉴兴办义学的举动已经收到了成效,此时的普育堂,从举办之初的单纯慈善机构,已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开展平民教育的任务。

(二)启教蒙童的“义学”(1865—1911)

20世纪初年,在清末新政的推动下,南京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改革旧的办学体制,逐步形成了近代教育体系。举措之一就是全力推广小学教育。

“1906年,端方任两江总督,见江宁、上元两县官办小学甚少,提出将江宁府城划为东南西北区,每区设初等小学10所,共40所,由官府筹款兴建。但这一计划并未完全实现。该年,创办了江宁振淑实业女学(现马道街小学),上元树声学堂、同仁小学、第二模范小学(现秣陵路小学)、义学(现小西湖小学)、私立津逮学堂(现长乐路小学)。”[2]

自清雍正十一年始建普育堂,至兴办义学延师以教蒙童,再到1906年正式定名“义学”,迄今逾两百年有余。期间,随普育堂发展、义学兴办而萌发的普育精神、平民教育思想在秦淮这片土地上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秦淮教育文化精神之精髓。

(三)萌发平民教育的幼芽(1912—1948)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据校史不完全记载,19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壬子学制,对南京市中小学进行整顿,隶属社会局的“翔鸾庙小学”改组由教育局管理,正式命名为“小西湖小学”。首任校长为吴幼之先生,吴校长带领全校教师,认真执行《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文件中的规定:废止小学读经科,重视小学手工科;初等小学算术科,自第三学年起,兼课珠算。一系列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在教育方面的进步要求。同时学校广收当地平民百姓子弟,并吸纳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的毕业生来校执教,承担起普及文化,推动平民教育发展之重任。

(四)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1949—2013)

新中国成立前后,小西湖小学校名几经更替,最终于1970年改回“南京市小西湖小学”,使用至今。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学校始终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重视人的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教学质量受到社会的高评。近年来,学校坚持走“科研立校”之路,追求以高水平的教育科研,探索高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校本模式,以科研的思维和视角办学,凸显学校的科学管理。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注重在自然与科学、人文与社会、健康与艺术等领域合理优质地实施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承担起义务基础教育的职责。

从普育堂的兴衰,到义学的后继,再到现在的学校,这样的历史画卷是大尺度的,仿佛舞台,小西湖小学就在这个舞台上不断变化自己的装束,虽历经风雨,但是却一路坚定地走来。今天,当我们回顾小西湖小学的办学历史时,可以清晰地看到政府办学的印迹和思想。为什么要让历史说话?因为我们要让现在的生活获得理由。做教育更是如此,我们不但要关心怎样做,更要关心为什么要那样做。历史能给我们很多答案。

二、普育价值的童年意蕴解读

小西湖小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对教育的背景进行了深刻梳理,确定了学校的特色之处——以儿童为本位,聚焦了儿童的发展方式——优质教育发展,回归儿童的索求——儿童课程文化,从而回归到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发展轨道上来。这既是对儿童地位的再认识,再确立,也确定了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所在,奠定了学校的价值追求基础。

(一)回归儿童的教育发展背景

学校在普育价值的建构中,树立了科学质量观,把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由于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扩大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也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应然与必然,但义务教育的发展不能因为规模扩张而“稀释”质量。因此,学校明确了优质办学的思路:即以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核心,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办学重点,关注儿童的亲历、感悟与成长,坚持走学校内涵发展之路,以期实现学校办学的优质均衡发展。

在普育价值建构中的学校课程要求教师们带着一颗童心走向儿童,进而走近儿童,乃至走进儿童。这里,学校设置的课程应当是饱蘸着儿童气息、儿童文化的课程叙事方式,唯有这样的课程才能与儿童的生活与学习密切关联,才能与儿童的成长世界紧密地交织,才能真正赋予儿童真实的发展空间。在课程文化形成中,回归儿童,探寻童年的秘密,让学校的课程文化变成小孩子的样式,重新找回自己丢失了的那颗纯真的心。

(二)普育价值的校本内涵思考

在回归儿童的教育发展背景下,学校对普育价值的校本内涵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它主要可以从如下的五个方面进行解读:

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需要湖小学生有广博的见识,广泛的阅览,广阔的阅历。开放的心态,就是要敞开心扉,以积极的态度和无比的勇气去学习和面对人生中的新事物,以非凡的胆识和必胜的信心去迎接人生中的磨难与挑战。视野开阔,心态开放,面对新事物、新问题自然会拥有勇气和自信,才能有宽广的胸怀,宏观的见地。

多元的文化,核心的价值。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自然不同。湖小学生要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在信息流通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在新的文化层出不穷中,吸收、学习、包容外来文化,但必须守住本土文化的根,守住真善美这些核心价值的底线。

科技的素养,创新的思维。科技带给人类的好处越来越多,它已经深深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改变生活,湖小学生应养成良好的科技素养,创新的思维。每一个儿童都有独特的天赋。湖小应提供儿童发现自己潜能的环境,要创造机会让儿童施展身手,做自己想做的事,培养发挥每一个儿童的创造力。

生活的回归,主动的发展。湖小的教育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关注社会,尽可能地为其提供丰富的资源,包括网络资源、社区资源、环境资源、课程资源等,给予其高品质发展的机会。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其主动发展。

适合的教育,鲜明的个性。湖小的教育应该是“为了每一个”的教育,是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每个儿童提供适合的教育,关注儿童学习与生活差异的教育,尤其向学习能力欠缺、自信心不足的弱势群体提供更优的个性化教育,是力求让每一个儿童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教育。

普育文化经过挖掘与梳理,确定普育价值作为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形成自己的办学之路,其中经历了不断的思考、探索以及对教育的重新认识与自主建构,这是社会发展的应然选择,亦是普育文化的历史进步所在。

(三)普育价值中的“享受童年”诠释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对普育价值进行了爬罗剔抉,在汲取历史精髓的同时赋予其新的“享受童年”解读,以最朴实的情怀,执著坚守,用独特的教育理想解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生成新的做法,新的经验,新的理念,拓展普育的内涵。学校将“普育”价值分解为普适的教育、普及的教育、普济的教育,普育价值引领下的“享受童年”亦可从如下三个视角解读。

首先,儿童是一个未完成的人。正是因为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的未完成性,才使儿童的不同发展成为一种可能,才能彰显出教育的价值与魅力。尊重儿童的这种发展可能,正是基于一种自然法则的人性追求,客观地审视儿童的每一个行为,透射出其背后的教育意义与价值,这正是每一个教育者应该做出的时代思考。这也让教育适合每一个儿童成为一种必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享受童年”,其实就是寻求普适的教育过程。

其次,儿童的成长呼唤教育公平。要想使义务教育惠及每一个儿童,能否实现教育公平,这是关键之所在。这里的教育公平主要可以理解为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个方面。在小西湖小学里,为来自不同生活背景的儿童创设相同的机会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础要求,无论你来自何方,进入学校,每位儿童都以平等的学生身份出现在校园里,出现在课堂上,出现在活动中。教育中每个儿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可以不同,但是在机会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学校的教育理念秉承时间公开、内容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的原则,任何工作增加透明度与民主性,以期将教育公平渗透在每一项管理之中。唯有在教育公平中成长的儿童才是真正地在“享受童年”的学校生活,湖小就是要建构一种普及的教育方式,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促进儿童天性的释放,让他们自由地成长。

第三,儿童的发展是需要生命自觉的。教恰恰是为了不教,作为有意识的人道事业,当儿童的发展处于一种生命自觉的状态时,它就有了一种自我的存在、吸取、发挥和生长,生命自觉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儿童本身独有的存在方式,它在高品质的实践过程中孕育,它包含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主动的学习力、内心成长的自觉力等。教育的引领过程就是使每一个儿童发展生命自觉的过程,也是作为教师的教育者生命自觉发展的过程。还原儿童的本性和其内心自然的呼唤,顺心而长,这才是“普济教育”引领中的“享受童年”之道。

小西湖小学将普育价值理解为普及的教育、普适的教育、普济的教育,就是希望探寻学校教育适合儿童成长之路径,让教育惠及每一个儿童,让教育适合每一个儿童,让教育引领每一个儿童。在以儿童为中心的普育价值理念中构建学校“享受童年”的文化体系。

三、“享受童年”的学校文化建构

“享受童年”的学校文化体系又是如何建构的呢?湖小的师生们用实际的教育教学行动践行着自己的理解。在普育价值的引领中,学校从儿童出发,以“发现儿童”为思想方式,以“教育即生长”为哲学立场,以“引领儿童”为教育策略,构建“享受童年”的学校文化。

(一)享受童年是教育文化必然

在儿童的成长期间,文化极大地影响着儿童的成长过程。“文化影响着儿童个体生活的每个侧面,但也允许个人行为保持着一定的独特性;文化感应使得儿童得以成为特定社会文化系统的成员,儿童的成长反过来又影响着文化或社会遗产的进一步发展。”[3]儿童以他们独特的纯真的方式创造文化,在文化中有尊严地、自由地成长。文化之于儿童,应该也是一种滋养和浸润,所以说,文化是儿童最深层的存在方式。

享受童年,就是要引导儿童享受童心的可贵。教育即生长。生活就是生长,但并不是每一块生活的土壤都适合儿童生长。童年的生活必须经由一个整合、改造、提升、浓缩的过程。教育要致力于引领和提升童年生活的价值,儿童是在教育者的陪伴下享受美好的童年。教育就是要让儿童成为儿童,让儿童在当下的教育情境中享受自己的成长史。

(二)文化建构的原则和依据

“享受童年”的学校文化构建提倡还给孩子一个健康、积极、快乐、幸福的童年,我们希望这样的文化氛围是由儿童内心自发生长出来的。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即以儿童为本,着眼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享受童年”的学校文化构建提倡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在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生命的体验。在交流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洞察学生的心灵,学生能够感受教师宽广的情怀,师生各自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真正能够实现教学相长。

“享受童年”的学校文化构建提倡学生、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提倡一种共建、共同、共享的和谐的课程文化,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教师职业生涯所获得的快乐和幸福,重视教师观念和行为的不断变革,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最终实现以教师课程素养的提高推进学校课程文化建设。这样的课程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提供了可选择的多种机会,是一种鲜活的文化,学生是课程的建设者,调查、讨论、探索、研究这一系列的活动安排让学生自觉地走进课程。

“享受童年”的学校文化构建提倡一种合作、自由、创新的实践活动文化。作为学校文化构建的一大特色,实践活动具有生成和发展的张力。强调儿童的亲身经历,要求儿童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实践活动倡导与儿童生活环境的紧密联系,注重儿童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实践活动的资源并不仅仅拘泥于校内或单纯的书本,而是和社区、社会紧密相连。这一平台的搭建要求学校不仅充分挖掘自身的特色教育资源,而且要开发社会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和发展。因而,其活动内容不仅仅来源于书本,更应来源于儿童的生活,来源于儿童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引导儿童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真正走进生活,亲近实践。让儿童在童年中享受学习,享受生活,享受自由,享受成功。

(三)文化建构的路径和载体

小西湖小学的“享受童年”文化体系,将学校的整体文化以富有本土特色的德育交互空间、课堂学习生活、校本的身边课程群、环境文化建设、教师文化自觉等五条路径和载体建构,以期最终实现学校的“普育”办学价值。

道德的交互性是儿童道德生活的基本特征之一,德育的过程实质应是互动的过程。学校的“童心号”系列德育活动使儿童能够在“童心号”节日联盟中,串起童年的幸福时光;在“童心童德”大课堂中,收获成长;在“童心梦想”小社团中,开启多彩童年的旅程。无论是儿童自主性的发挥还是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都取决于儿童内部因素的参与,是认知能力作用的结果,德育依靠的就是儿童的自我认知能力。儿童通过对自身道德行为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觉地调整后继的道德行为,逐步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准则,从而交互地指导行为。

“童乐”课堂倡导的是一种以儿童为学习重心的“学堂”教学模式。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想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在课堂的对话中,在灵动的生成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从而享受学习中的快乐。重审教与学,学校将注重教师“善教”的管理移位到了重视学生“乐学”的引导上,努力探寻、构建出着眼于学生成长的有效课堂实践范式——“童乐课堂”。“童乐”课堂立足于真情投入、点燃快乐;巧妙导入、诱发快乐;创设情境、体验快乐;巧设作业、创造快乐的学习状态。

“身边的课程群”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创新。在学校普育文化理念和文化建设框架下,有特色地实践国家课程,有特性地执行地方课程,同时有特质地研发校本课程。借助有湖小特色的价值取向和办学理念,推动课程观的转型,创生新的课程理念,形成全新的课程文化,体现、落实和推动学校文化的发展。学校目前已成功研发并实施《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正在以此为例逐步辐射其他学科。近年来,先后展开了心智阅读、快乐英语、概念主题式综合实践课程等自主课程的研发工作,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背景的“身边的课程”校本课程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之中。

学校环境是无形的教育、无字的教科书。近年来,学校整体规划,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了以“普育”为重点的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和设施建设。同时软件紧跟,先后建设了富有湖小童趣特色的校园网站、校园一线通、校园TPF平台等网络文化,更是让校园环境文化延伸到了社会,形成家校便捷沟通的桥梁,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与互动,大大提升了学校办学的社会美誉度。

教师文化自觉能力的提升是小西湖小学教师资源开发的高级目标。我们希冀教师自觉地把社会赋予的外部目标转变成内在需要,在既有历史积淀又有时代精神的“普育文化”的浸润中,自觉地参与教育及研究教育,激发从事教育活动的创造力,使教育成为教师的创造性活动。

四、拥抱童年:我们永远的梦

(一)问,思深忧远

当我们一次次追问什么是幸福,什么是享受童年时,我们以为在以儿童为中心的普育价值理念中构建学校享受童年的文化体系,小西湖小学应该办成适合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教师学习、生活与发展的精神家园。这里充满着“家”的气息,无论你来自何方,无论你是何背景,都“一视同仁”,彼此呵护友爱、荣辱与共。这样一种文化氛围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人,在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在人性、心智等方面打下深深的烙印,进而升华为小西湖小学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特征。

(二)行,然后知美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传递着普育文化中“普及、普适、普济”的核心理念,引领着每一个儿童,在这份爱的滋润中,快乐无忧地成长。

每一次教研活动,教师们都用热情抒发着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用满腹的才情演绎着自己美丽的梦想。徜徉在诗意的文字中,教师在意、境、情、美、趣等方面受到熏陶,全面提高了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充分展示新课改以来学校教师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扎实的基本功。

学校精神与文化建构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校园一定有教师文化蓬勃发展的舞台,一定有学生童年永不磨灭的记忆。流年的时光,轮回的经历,诗卷的气质,青春的姿态,只是校园文化的一个个侧影,当这些一个个人一点点侧影相互映照,相互凝练时,这便是学校的魂魄。

(三)梦,春暖花开

普育价值给小西湖小学涂上了最美丽的色彩!可以这样认为,普育价值是时代精神在湖小的反映,是学校办学方向和指导思想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的体现。

百年湖小,普育化人;湖小百年,普乐润心。展望未来,让普育文化积淀为学校的精神气质,让这种文化浸润学生成长的心灵,润泽蓬勃的生命,让每个生命散发弥久的馨香与芬芳,让我们拥抱童年,共同期待:梦,春暖花开!

参考文献:

[1][法]卢梭.爱弥尔[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74.

[2]徐传德.南京教育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76.

[3]侯莉敏.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

责任编辑:丁伟红

作者:邓雪霞

校园文化建构的小学德育论文 篇2:

东莞市宏育小学:小跳绳,大智慧

彩绳飞扬,笑语欢声。一旦走进东莞市大朗镇宏育小学的大课间,你的情绪会不知不觉被学生们感染——他们开心地摇动着手中的跳绳,欢快明朗的节奏、形式多样的跳绳,双人跳、多人跳、混合跳,别出心裁;传统跳、花样跳,各有千秋;绳操、绳舞,创意无限……一根小小的跳绳,在学生们快乐的摇动中谱写着童年的七彩梦;一根小小的跳绳,在宏育小学的诠释下描绘着充满着智慧的教育梦。

困境中的突围:从跳绳走向智慧

东莞市大朗镇经济发达,是全国有名的毛纺重镇。但宏育小学除了在办学硬件方面占有些许优势之外,其他方面并没有什么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一所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如何正确定位自身的教育追求,如何在立足学校各种实际的基础上,将学校的特色建设既与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层思考紧密结合,又与所属区域的教育主张完美对接,从而突破自我发展的瓶颈,取得跨越式发展,成为以校长赖向忠为首的宏育小学教职员工亟待解决的现实命题。

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花样跳绳进入了宏育小学师生的视野。“花样跳绳”与传统跳绳不同,它可以融入音乐、舞蹈、武术等元素,使其更加具有趣味性和观赏性。宏育小学的校园是本世纪初东莞进行学校布局调整时新建的,学生有足够的运动场地,并且跳绳运动对器材的要求比较简单。同时,宏育小学有着占比重较大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在校就读,这些学生相对来说自信心不强,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投入相对较少,但他们能吃苦,有韧性,爱好体育运动。这些都成为宏育小学开展花样跳绳运动的基础条件。

2009年,奥运年给中国所带来的体育热情尚未散去,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部大力倡导的“阳光体育”活动正如火如荼。“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宏育小学经过认真思索和多方考察,本着“快乐发展”的办学思想,着力打造“绳文化”特色教育品牌。即以“花样绳”为轴心,整合艺体教学资源,开展花样跳绳、绳操、绳舞教学,打造“阳光·活力”的有形绳文化,以“绳”塑造学校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真正地理解跳绳运动的价值,感受跳绳运动的乐趣;以“绳”紧扣素质教育的脉搏,坚持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全面性原则,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多角度、全方位、多元化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式,将德育活动、养成教育、常规管理和体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以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寓教于乐、趣味健身、陶冶情操的校园氛围,吸引同学们主动地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体验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上升中的提炼:把跳绳引进课堂

学校项目要形成特色,既要有相对固定的模式,也要有承载活动的平台;既要有精英分子的引领,也要有普遍性的参与。宏育小学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异常清晰,把跳绳引进课堂,开发跳绳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当跳绳作为一门课程,时间、师资、场地、器材、教材便都有了完备的保证。而模式的日趋成熟,承载平台的丰富多样,证明宏育小学以跳绳作为学校拔节向上的突破口进入了实践提升的层面,豁然开朗的办学视野令学校的特色立校之路为之一宽。

1.因材施教,开发“花样跳绳”校本课程。

开发校本教材。花样跳绳花式繁多,变化万千,难易不一。一至六年级小学生的身体跨度较大,他们的接受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也相差甚远。宏育小学意识到,如何针对不同年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找准适合各年级学生的跳绳花式,是推动学校花校跳绳项目前行的关键点。于是,他们认真研读《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新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了解国家体委对小学各年级学生关于跳绳的要求。搜集和创编一系列的跳绳花式,在各年级挑选一批体育素质较高的学生进行试跳,及时做好记录、分析,逐渐确定每年级的跳绳花式,接着在常规花样跳绳中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师生合作创编更多的跳绳花样,不断丰富校本教材内容。

编排绳舞。宏育小学是开展经典诵读的特色学校,跳绳是我国传统体育运动之一,如何使两者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打造办学特色?在实践中,宏育小学最终摸索到了整合的途径——把经典诵读配上明快的音乐作为花样跳绳的节拍,师生随着节拍跳出各种动作的“绳操”和“绳舞”,并以此为主体,形成特色鲜明的大课间活动。每天大课间40分钟,全校师生随着欢快的音乐和朗读“翩翩起舞”。这些丰富多彩的形式,促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比较宽松、自由的状态进行健身锻炼。

2.以点带面,构建花样跳绳活动模式。

模式是经验的集成,是效率的保证。宏育小学在推进花校跳绳特色化发展的过程中,因地制宜,从自身的师资、场地、学生素质等实际出发,总结出了具有浓郁“宏育”特色的活动模式。

“一学”。宏育小学的花样跳绳从儿童心理特点出发,遵循“以点带面”的教学原则,科学运作,形成了“点面结合”训练模式。研究之初确定实验班,搜集花样跳绳视频,组织学生观看,体育教师现场展示,大大激发学生对花样跳绳的兴趣。

在实验班中吸收一批对花样跳绳悟性较高的学生,成立“宏育小学花样跳绳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让队员们在舞台上向全校学生展示。在此基础上,把花样跳绳队员分配到各班去“授教”,通过“看、传、帮、带”的方法进行教学。一看,跳绳队员示范动作;二传,教师分解动作,传授动作要领,分步练习;三帮,一对一帮扶结对,会的帮助不会的同学练习跳绳;四带,最后不会的同学组织起来,合并一个训练小组,班里的跳绳能手把手去教,老师在旁进行统筹指导。课间,学校的操场、走廊上到处是孩子们跳绳的身影,掀起全校师生花样跳绳的热潮,成功地达到“每天运动一小时”的要求。

“二创”。孩子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学校体育教师在上花样跳绳课时,努力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大胆尝试,创编各种各样的花式跳,只要有所创新,老师会授予他们“小小创意家”的称号,并让他们当“花样跳绳”老师,推广他们的“创作”,学生和“老师”们都兴趣盎然。在五年级室外课跳绳教学中,学生练习几次后非常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改变了教学策略,在自由练习的时候,教师展示用绳子跳兔子舞,学生情不自禁利用掌声帮教师制作音乐。展示之后,老师让学生出来试试,规定相邻同学不要跟跳同样的舞蹈。学生想出更多的构思,根据自己的跳绳技巧选择不同的跳法。只见有的两人一组,跳起了外手转摇跳;有的三人一组跳起了短飞飞;有的跳起了交错绳;有的学生在跳交错绳中跳起了优美的扇子舞;有的一边拍球一边跳绳;有的学生一边踢毽一边跳绳;还有的学生一边跳绳一边翻起了跟头。学生创意十足,笑声不断。这样既巩固了基础的跳法,又激发了学生跳绳的兴趣,鼓励学生多跳花样。

“三赛”。宏育小学在每班每周一节花样跳绳的常规教学基础上,每年开展一次大型的花样跳绳比赛,比赛项目之多,参赛学生之广,是任何一项体育比赛都难以相比的。比赛活动从学校、年级、班级几个层面展开,所有活动都力求让更多的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提供更多为班集体争取荣誉的机会。这些活动,极大地调动学生进行花样跳绳的兴趣和主动性。每年的比赛月是学校花样跳绳氛围最浓的时期。

拓展中的引申:用跳绳影响成长

学校要打造办学特色,必然是从粗犷走向集约,从项目走向品牌,从校内走向校外,从指向追求走向文化养成。但所有的努力与过程最终都不能偏离学校“育人”的本质,因此,宏育小学办学特色的打造与建构,始终高举人文的旗帜,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立足点,通过跳绳给学生的成长提供引领,给予正能量。

1. 在跳绳中收获自信。

三年级学生文萱,从两年前开始练习花样跳绳,现在她单摇跳一口气可完成278次,还学会了前交叉、后交叉,单脚跳等多种跳法,放学后她经常和同伴一起跳绳,还带动父母一起参与。她的妈妈说,女儿以前太文静了,不喜欢与家庭以外的人交流。学习花样跳绳后人活泼了很多,成了班里的副班长,经常独立组织学生进行早读和午读。现在一有时间全家人就会一起比赛跳绳或合作跳绳,现在的她既开朗又自信。

自信来源于课堂上。宏育小学的教师在上花样跳绳课时,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经常用鼓励的语言去引导他们。如在执教一节六年级双飞的花样跳绳文体课时,由于跳双飞的动作幅度大,不留神便会绊到绳子。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女学生都不敢尝试。于是体育老师首先把握好示范,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及优美的示范动作唤起孩子的兴趣。

2. 在跳绳中学会合作。

在练习跳绳的过程中,很多学生自觉组织两个人进行了比赛,看谁跳得好、跳得快、跳得多。老师还经常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比赛,通过比赛,激发了学生更积极、更有勇气战胜对方。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

例如在一年级的跳绳教学中,通过几课时集体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跳绳的动作要领后,教师把全班学生按体能分成四组,给每组同学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他们通过团体和自身努力,就能达到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对于优生允许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释放他们的能量,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机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竞争,达到甚至超过教学要求,充分发挥他们团队学习的力量。教师也会利用一帮一的方式,通过优生与后进生结对,以先进带动后进,通过集体的力量使训练成果落实到每一位学生的身上。

3. 在跳绳中改善亲子关系。

为使花样跳绳顺利开展起来,形成学校运动特色,宏育小学利用班级QQ群、校讯通等多种途径跟家长联系,宣传花样跳绳的好处,明确花样跳绳的要求及评价细则,提醒家长指导、督促学生在家进行锻炼。同时,学校还专门召开家长会,校长亲自动员。

宏育小学搭建了多种竞赛平台来供学生分享与展示跳绳技能,来促进学生的跳绳技能,从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营造良好的阳光体育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

学校还布置一些有特色的家庭作业,让学生把花样跳绳带到家里去,让学生跳花式给家长看,教家长跳花式。大部分家长非常支持此项活动,并坚持与孩子一起跳,增进了亲子关系。总的来说,学校花样跳绳为推动“阳光体育运动”作出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家长鼎力支持,孩子们积极参加,孩子们个个书包里多了一样新学具——跳绳,体育课学习跳,大课间组织跳,课余和同学或家长比赛跳,运动会上师生一起参加跳绳比赛等等,跳绳已经成为宏育小学一道靓丽的风景。

(本文照片由东莞市宏育小学提供)

本栏责任编辑 罗 峰

作者:龙建刚

校园文化建构的小学德育论文 篇3:

文化德育:让优秀文化立德铸魂

摘 要:在新时代视角下,番禺教育人在深厚的岭南校园文化建设基础上提出“文化德育”理念,基于优秀文化,用“1234推进策略”(即一个课程、两支队伍、三项评价、四类途径),致力赋予区域德育更丰富、更具广度和深度的教育内涵,实现了“三大突破”。番禺教育人走出了一条基于优秀文化推进区域德育工作发展的新路子,让番禺德育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关键词:文化德育;优秀文化;区域德育

番禺区是岭南文化、广东音乐的发源地之一,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多年来,番禺区的德育工作在岭南文化的滋养下焕发出独特魅力。如今,站在新时代的视角下,锐意进取的番禺教育人不仅继续扎根岭南文化的厚土,更博众优秀文化之所长,提出“文化德育”这一理念,意在立足优秀文化,立德铸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敢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時代新人,走出区域德育创新发展的新路子,让番禺德育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一、文化德育提出的背景

(一)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实践证明,优秀文化是实现德育工作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文化作为学生道德成长的环境、空间,以其强劲的影响介入学生德育的内核,从多个视角制约学生道德成长的长度(道德的健全)、厚度(道德的力量)、高度(道德的境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成长。因此,用优秀文化引领能有效促进学生融入文化体验,激发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追求。基于优秀文化的德育工作,开辟了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新途径。

(二)是培育中小学生文化自信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尤其是优秀文化,在我国中小学德育中被赋予了坚定政治基础和夯实民族精魂的重大战略意义。番禺区在这个背景下提出“文化德育”,符合国家战略要求,也符合新时代学生成长的需要。

(三)是实现番禺德育新发展的需要

多年来,岭南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着番禺德育,呈现出鲜明的岭南校园文化特色,也推动着番禺德育不断向前发展。如今,番禺教育人又以岭南优秀文化为基点,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代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世界优秀文化等,为番禺德育寻找新的生长点,助力番禺教育实现“上品教化升级版”的跨越发展。

二、“文化德育”的内涵及基本特性

(一)“文化德育”的内涵

“文化德育”是基于优秀文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它主张站在文化高度、遵循文化规律、运用文化方式,用优秀文化熏陶人,用时代内涵引领人,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而培养具有人文情怀、责任担当、优雅气质、乐观豁达的番禺现代公民。“文化德育”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文化关怀作为前提,以文化化人、文化育德为抓手。

(二)“文化德育”的基本特性

1. 育德性。从目标上看,一切德育应回归教育的教化之本,文化德育亦是如此。文化德育借助于优秀文化,把德育主旨内化为学生的心智,外化于文明的品行、高雅的品位、健康的品性、优秀的品质和高尚的品格。文化德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唤起行为主体意识觉醒、道德成长和行动自觉,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有文化之人”。

2. 文化性。从内容和形式上看,综合性是德育显著特点之一。它涉及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科学等,在学校教育环境里,它存在于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中。课程即德育,教学即德育,活动即德育,管理即德育,环境即德育,每一个文化教育者就是德育工作者,每一个文化教育的过程也应是德育的过程,所有教育者共同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教育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任。

3. 立体性。文化德育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优秀文化根基的思想道德教育,它关注学生“中国心”“世界眼”和“现代思维”的三维德育目标发展,它注重根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情怀,注重培养开放、兼收并蓄的眼光,注重现代学习水平、生活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因此,它是在我区岭南校园文化价值理念基础上的提升、延伸和扩展。

三、文化德育的实施策略

文化是有生命力的,基于优秀文化的德育也是一个持续、稳健的发展过程。番禺区主要运用“1234推进策略”,致力于赋予区域德育更丰富、更具广度和深度的教育内涵,使番禺教育呈现蓬勃旺盛的生长力。

(一)一个课程:让文明扎根生长

如何让文明落地生根?番禺区积极构建思想形态先进、主题内容丰富、框架结构系统、文化特色鲜明的文化德育课程。

在区级层面,组织编写了《番禺区文化德育教材》,共分小学低年段、小学高年段、初中、高中四册,每册5个单元,内容涉及番禺本土人文、民俗、建筑、艺术、名人等优秀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教材将优秀文化放在十二年一贯制的视野去设计,形成学段纵向衔接、学科横向贯通、课内外深度融合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实施体系。所选取的“优秀文化精髓”通过教材的使用,把番禺优秀文化的“精神种子”根植在学生的内心,从而滋长出民族情感和家国情怀。

在学校层面,积极推动学校建构基于优秀文化的校本德育课程。如星海中学基于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星光计划”德育课程、石楼中学基于石楼镇莲花山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莲品文化”德育课程等。这些文化德育课程,以民族精神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引领,既揭示了文化蕴含的社会价值和文化精神,又融入了体现时代特征的德育内容,纵横贯通,德智融合,有效地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两支队伍:为德育注入动力

一是德育队伍建设。番禺区大力建设“名德育干部工作室”和“名班主任工作室”, 推动省、市、区、镇、校五级工作室的建立和研究、培训及实践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共成立区名德育干部工作室6个,省、市、区级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19个。编写《番禺区中小学德育工作手册》等共20余本德育工作指引,出版《爱心润泽,慧心化育》和《初中体悟式主题班会课》,开展《基于年级特点的初中主题教育实践研究》省级班主任课题研究等。开展班主任全员培训、新任班主任培训等,大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能力,调动骨干教师积极投入到文化德育工作中。

二是教师队伍建设。“文化德育”引导学校将德育研究重心从德育课程向课程德育转变,既要发挥德育课程的主阵地作用,又要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让每一位教师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和思想。强调进一步提升全体教师课程德育的意识和能力,明晰课程德育的科学内涵,促进德育与智育深度融合,实现德育目标、内容与方法的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创新课程德育的实施方法,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推进德育任务。

(三)三项机制:促学校均衡发展

首先是评价机制。教育评价应当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重视对常规教育、日常教育的评价。外部环境上将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德育质量监测作为区域推进文化德育工作的“指挥棒”和“体检仪”。内部环境上重视“三评价”,一是将文化德育纳入每年一次的办学绩效评比,提高学校文化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工作落地、入心。二是开展每年一次优秀项目评比,将一批有推广价值、有广泛影响力、可供借鉴的文化德育经验与成果进行大力推广。三是开展常态文化德育视导,将《番禺区中小学文化德育工作评价方案》和《番禺区中小学文化德育工作评价指标细则》作为学校开展工作的指导,同时,以此为参照,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视导,帮助学校发现存在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建立自我评价和可持续发展机制。

其次是联动机制。文化德育主张构建“大德育”网络,横向上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从文化阵地、队伍建设、社会主力、教育渠道等多个维度,构建文化教育网络,全方位开展法治教育、文明守纪教育、道德情操培养、社会实践活动等。纵向上推进文化德育项目组——实验校——结对校之间的联动共建,发挥项目组与实验学校的传、帮、带作用,提升学校文化德育认识,优化文化德育手段,促进学校均衡持久发展。

第三是科研机制。文化德育关注科研“软实力”培养,以管理为“基础”,以队伍锤炼为“关键”,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使优秀文化科研成为学校发展源动力、教师成长内驱力、学生成长生命力。

(四)四大途径:让文化立德铸魂

1. 人文德育途径

人文类德育通过开展各类节日、纪念日等人文性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念。如番禺区洛浦沙滘中学每年举办龙舟文化节,包括“游龙竞渡”“龙舟模型制作大赛”“粽出巧手”“龙舟文化灯谜”、龙舟操、龙舟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校园文化活动,传递“同舟共济、击水中流”的龙舟文化精神,增强学生对学校、对家乡的归属感与集体荣誉感,并由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立志拼搏的精神。

2. 生活德育途径

生活德育提出德育应回归生活,应从生活逻辑出发,反映学生的整体生活。番禺区通过劳动教育、研学旅行、志愿服务以及学校仪式等方式,强化学生自我管理、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如番禺区东怡小学开展的“怡行番禺”研学旅行,学生们在感知番禺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同时,加深了区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了爱番禺、爱祖国的情怀和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意识。

3. 风雅德育途径

风雅德育专注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人生观念、良好审美情趣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培養,通过文学、艺术、体育、科技等文化内容的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追求高雅的生活。如番禺区沙湾镇西村育才小学以校园内的一座古祠堂为训练基地,成立了广东音乐民乐队,他们演绎了《赛龙夺锦》《雨打芭蕉》等名曲。这是他们获得人生真知的最好的“文化课堂”。

4. 幸福德育途径

幸福德育主张以提升学生积极人格品质为价值取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通过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等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进取、豁达的良好人格素养。如番禺区石楼二中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大力开展“我是演讲家”系列活动。学生在演讲中深刻诠释自己的见解和认识,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之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四、文化德育的实践价值

(一)德育目标向立体化突破

文化的多样性使番禺德育将各优秀文化兼收并蓄,其过程不只是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文化精髓,也重视以更开放和包容的姿态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乃至世界优秀文化中汲取文化营养。如番禺区南村镇南华小学在开展中华文明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在《约于礼》课程中了解和体验中西礼仪的异同,学生不仅习得了传统的文明礼仪,也拓宽了自己的国际视野,在“博古”交流中不断“开新”,变宽变远。

(二)德育实施向全员化突破

文化的发展性让番禺德育将学校内部,学校、家庭和社会联成一个开放的系统,将德育教师队伍扩大至全体学科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德育”体系。如番禺区沙湾镇沙坑村实验小学,在实施“弘义”文化德育的过程中,将“弘义”文化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去,各学科齐头并进,将沙湾文化、龙狮历史等与学科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既了解了岭南文化,涵养了现代人气质,又开拓了学校文化育人的新途径。

(三)德育途径向多元化突破

文化的人本性使番禺德育更关注人的多元发展和全面发展。基于区域发展和人本需求,文化德育从“六个优化”(即课程、活动、队伍、机制、氛围、共育)落实,以人文德育、生活德育、风雅德育和幸福德育为主要途径,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人文情怀、责任担当、优雅气质、乐观豁达的番禺现代公民。

在2018年广州市第五届中小学德育创新成果评选中,番禺区两个成果《基于优秀文化推进区域德育创新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番禺幸福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均获得一等奖。区域内学校德育“各美其美”,如市桥北城小学的“雅秀慧教育”、石碁镇前锋小学的“诗意教育”、化龙中学的“孔子文化”、广州大学附属小学的“知行文化”等等,不仅成为凝聚师生力量的“文化纽带”,而且还为培养具有人文情怀、责任担当、优雅气质、乐观豁达的现代公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教育“双赢”。

参考文献:

[1]金琪.中和育人——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2]赵国忠.如何创建特色学校[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潘永庆,孙文彬,路吉民.多元评价:创新教育的有效机制[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伍清文 陈燕专

上一篇:泌尿外科无缝隙护理管理论文下一篇:情境教学法下的中学体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