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护理教学论文

2022-04-19

【摘要】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是培养社会专业性人才的集散地,护理教学作为与实践联系最为紧密的课程,对学生的素质水平和能力素养都有较高的要求。班主任教师作为高职院校的主导者,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素质修养都与学生护理能力的提高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培养出的毕业生不太能够适应社会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他们的能力和实践水平还有待提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职院校护理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职院校护理教学论文 篇1:

微课在高职院校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摘           要]  目的:探讨了微课这一教学方式在高职院校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临夏现代职业学院护理专业的2个班级随机分成了微课组(n=48)和常规组(n=47),常规组学生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微课组学生采取微课教学,对比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微课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为(92.12±3.17)分,高于常规组的(80.71±5.66)分,(P<0.05);微课组学生的操作考核成绩为(90.01±5.08)分,高于常规组的(78.22±3.17)分,(P<0.05);微课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为95.83%(46/48),高于常规组的72.34%(34/47),(P<0.05);教师对微课组学生教学的满意度为89.58%(43/48),高于常规组的63.83%(30/47),(P<0.05)。结论:在高职院校的護理教学中使用微课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获得了教师和学生的高度认可,有推广价值。

[关    键   词]  微课;高职院校;护理教学;应用效果

微课作为信息时代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当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中。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点、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制作成视频,以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微课的时间短,内容生动有趣,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兴趣,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1]。为了能够深入分析微课在高职院校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以本院的两个班级为例,对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在高职院校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了我校的2018级护理专业的2个班级进行对比,随机将其分成微课组(n=48)和常规组(n=47)。微课组中,男3例,女45例,平均(19.21±0.87)岁,常规组中,男2例,女45例,平均(19.41±1.03)岁。学生对研究不知情,教师对研究内容、方法、目的表示知情。学生的智力、理解能力、期末成绩均无明显差异,两组学生可对比,(P>0.05)。

(二)方法

两组学生所采取的教材完全一致,教学时间一致,教师相同。教师均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水平。两组学生所学习的教学内容为“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可以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预防细菌的传播,因此学生必须掌握相关知识。“无菌技术”的主要内容为无菌技术的概念、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几种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法(工作帽、口罩、洗手等)[2]。

常规组教师采取常规的护理学教学方式,教师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堂上,教师以教材为基础,给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并示范护理相关动作,指导学生进行模仿,教师指出学生的不足,纠正学生动作上的错误。课后,教师布置练习,让学生完成。在常规组的教学中,教师所采取的主要教学方式为讲授法,学生被动学习知识[3]。

微课组教师采取微课教学的方式。首先,教师根据无菌技术相关内容制作不同的视频课件(5~10分钟),并将其发送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观看,了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并将自己在观看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记录。在课堂上,学生将自己的问题与其他学生相互讨论,如果无法得出答案则寻求教师的指导。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合理地应用微课视频,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效果和价值[4]。课后,教师与学生交流对微课视频的看法,以及微课视频存在的不足,并对学生进行测试,让学生加深对无菌技术相关内容的掌握,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教学完成两周后对学生展开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学生事先不知情,考试后,给教师和学生发放有关教学满意度的表格,让教师和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填写。

(三)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以及教师对教学的满意度。

理论考试成绩:教师结合无菌技术相关内容编制试题,百分制,分值越高说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越深。

操作考核成绩:教师结合无菌技术相关内容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进行考核,百分制,分值越高说明学生的操作熟练度越高。

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能力、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质量等进行评价。百分制,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5]。

教师对教学的满意度:教师对学生的参与情况、课堂表现、学生反馈、考试成绩等进行评价。满意度评价标准同上。

(四)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P<0.05表示对比有差异。

二、结果

(一)理论考试成绩

具体数据见表1。

(二)操作考核成绩

具体数据见表2。

(三)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具体数据见表3。

(四)教师对教学的满意度

具体数据见表4。

三、讨论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护理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师会在教学中给学生讲解教材上的相关知识,而护理学这门学科应用性很强,理论知识较多,部分知识点较为复杂、抽象,对于学生而言,枯燥的文字讲解会让他们无法集中全部的注意力去进行学习。一般情况下,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45分钟,在枯燥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听讲,就会使护理学的某些知识点被遗忘或者遗漏,从而导致整体教学质量不高。

微课教学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方式,可以将护理学中的枯燥理论知识转变为形象生动的视频,降低了知識的理解难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在微课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知识点以及技能播放与之相关的视频,随后让学生进行观看和模仿,然后让学生在观看后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讨论,并回答学生的问题,通过这一方式能够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此外,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差异,而在课前,教师将微课视频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真实水平和学习需求来开展自主学习,能够让学生在反复视频观看的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习惯,提高学习能力,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这一教育理论。

本研究中,微课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常规组,学生在学习了“无菌技术”后,微课组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更高,理解更深,说明了微课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护理相关内容的掌握。微课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表明了大部分的学生都认可这一教学方式,且接受程度高。教师对微课组学生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表明了教师本人也较为认可这一教学方式,认为微课教学的质量高于传统的教学。究其原因,可能是微课教学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中心,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学生自然而然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

首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有双面性的,有利也有弊,微课教学法也是如此,在内容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知识点等优点之外,也存在某些缺点。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所制作的微课视频时间大多会在5分钟左右,主题明确,但是知识点单一,因此,知识会呈现碎片化的状态,不利于高职学生形成系统的临床护理知识体系。其次,微课教学视频的制作需要教师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学生的心理、学生的学习基础等,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掌握。此外,微课教学法对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教学素材的选择等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心血,才能够制作出效果显著的微课视频。因此,这与传统的护理学教学方式相比,会消耗教师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本研究是对微课教学应用于高职院校护理教学的应用效果评价的一种有益探索,但是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所选择的研究样本数量较少。其次,本研究的评分标准、考核难易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还需要增加研究样本数量,进一步对这一结论进行验证,深入探讨微课在高职院校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当前,在我国的高职院校护理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的教学质量优于传统教学方式,而且也获得了教师和学生的高度认可和满意。

参考文献:

[1]林静阳,亚群,尹志强.基础护理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及效果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4):1-2.

[2]潘霞.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立体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2):213-215.

[3]徐宗云,刘清华,李芳芳,等.“慕课”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9,36(3):95.

[4]郭静芹,朱洪岩,李建伟,等.微课在高职护理教学翻转课堂中应用效果的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4):29-31.

[5]夏莘,王依贵,陈爱军,等.微课结合传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重庆医学,2017,46(16):2299-2301.

◎编辑 马燕萍

作者:张晓霞

高职院校护理教学论文 篇2:

关于做好高职院校护理教学班主任的几点思考

【摘 要】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是培养社会专业性人才的集散地,护理教学作为与实践联系最为紧密的课程,对学生的素质水平和能力素养都有较高的要求。班主任教师作为高职院校的主导者,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素质修养都与学生护理能力的提高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培养出的毕业生不太能够适应社会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他们的能力和实践水平还有待提高。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国高职院校护理教学班的班主任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在做好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也加强素质教育,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的做好教学。

【关键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班主任;教学质量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者,班主任教师作为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人员,是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提升的关键。与高校教学不同,高职院校多以培养专业性人才和实践性人才为主,毕业生一般都会走到岗位的第一线。护理专业是对技术要求较高的教学内容,在工作中要进行包扎、打扎、护理病人。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护理班的毕业生在能力和素质上还有所不足,无法走上第一线开展专业性的工作。对此,本文就从实际出发,对护理专业教学班主任的工作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完善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一、积极引导学生刻苦努力的学习

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护理专业学生的工作常常较为辛苦,且需要到第一线工作,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更需要他们拥有实践能力。护理专业班主任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工作,鼓励学生持之以恒的开展学习,在课堂听讲的时候,动用他们的感官,保证耳到、心到、手到。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思考,课堂做好笔记,多提问,勤思考,培养学生刻苦努力的思想,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从而更好的提升自我。

二、经常开展实战练习,切实锻炼他们的能力

护理班的学生最主要的工作是要对病人进行照顾,学生必须要具有较好的医学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将其转化为实战能力。据调查,目前我国的很多护理专业毕业生都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但是却不能将其有效利用到实际之中,在给病人打针的时候依旧找不准血管。我国护理专业的班主任教师,一定要做好实战教学,在打好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还要增加实践课程,对他们的能力进行训练。例如,开展打针练习,让他们能够简单诊断病情,提高他们在护理中的细节能力等等。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在实践上的水平,学好自己的专业。

三、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做好职业规划

俗话说的好“医者父母心”,护理专业人员就是半个医生,肩负着治病救人,为病人服务的职责。他们的专业水平固然重要,但是道德教养更是重点。因此,护理专业的班主任教师要强化对他们的思想教育,树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让他们首先明确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健全职业操守,具备奉献精神。与此同时,班主任教师还要潜移默化的将思想道德教化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其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能够通过学习端正自己的态度,形成严谨的学习风气,并做好职业规划,明确进步的方向。

四、搞好班级特色文化建设

良好的班级文化是凝聚班级力量的精神支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推动力量,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年龄尚小,有的还是第一次远离父母到学校学习,生活能力欠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目标也不够明确。在生活上不习惯集体生活,缺乏大局意识和合作意识,不利于班集体的全面发展。对此,高职护理专业班主任教师要打造属于自己的班级文化,形成管理系统,将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自我约束能力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体现护理文化特色,并将其逐步渗透在班级布置和管理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朝气、富于特色的班级文化氛围,为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高职护理班级的班主任教师还要定期组织策划主题班会,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专业的医学知识,让学生开展讨论,激发他们的使命感,陶冶他们的情操,更好的为班级建设服务。

五、帮助学生保持乐观和自信的心态

乐观与自信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关键,也是成功的前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必须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具有属于自身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实现系统化的良性教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护理专业的班主任教师要多给学生以鼓励,通过每一次考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另外,班主任教师还要灌输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也能够乐观对待,抱有一颗持之以恒的态度,坚信自己终究会取得胜利。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对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班主任教师作为他们的领路人,必须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的搞好教学,制定教学的科学计划,引导他们积极学习,让他们多参与实践,并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医护人才。

【参考文献】

[1]郭雷.“四心”与“三参与”——浅谈高职学校班主任工作艺术[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2:159

[2]邵英杰,汪秀荣,秦晓明.高职护生医德教育现状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14.05:119-122

[3]殷金明.高职护理专业女生班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3.08:109-110

[4]杨新民,王贤权,陈琰晗,沈军.应重新定位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J].卫生职业教育,2006.21:99-102

(作者单位: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作者:倪杰

高职院校护理教学论文 篇3:

高职院校护理教学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几点构想

摘 要:虚拟现实技术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成就,在医学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主要从实物展示、仿真教学、虚拟实验、实践训练等四个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护理教学如何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 护理教学 虚拟现实技术 运用

依托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可以在计算机软硬件与各种传感器的支持下生成一个逼真的、三维的,具有一定的视、听、触、嗅等感知能力的环境,使用户能以简捷、自然的方法与“虚拟”世界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虚拟现实技术以其具有的沉浸性、交互性、多感官性和构想性等独特优势,在医学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高职院校护理教学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主要有实物展示、仿真教学、虚拟实验、实践训练等四种方式。

1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实物展示

实物展示主要实现教学仪器、医疗器械、人体模型和器官等的三维立体展示,便于学生更直观更细致地了解它们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等。例如,在虚拟环境中,可以建立虚拟的人体模型,借助跟踪球、3-D功能的头盔显示器(HMD)、感觉手套,学生可以很容易了解人体内部各器官结构的形状、位置及器官间的相互空间关系等,这比现有的采用教科书、挂图、多媒体课件等方式要更为直观、形象、细致。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三维立体的实物展示,一是使得教学更为形象、生动和具体,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二是無需购买大量的实体实验设备,虚拟仿真软件可以广泛模拟各种实验设备,使之小型化,逼真化,减少了实验设备的存储空间,便捷了维护保养,节约了资金投入。三是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设备的更新永远赶不上实际需要,但虚拟环境里的“设备”或“部件”许多是“虚拟”的,可根据发展需要及时重新“生成”新设备,使“设备”和教学内容在虚拟环境中不断更新。

2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仿真教学

仿真教学主要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模拟岗位角色,通过对每个角色的工作内容深入分析,将多种需要传达的知识集中到角色身上,提高了教学与学习效率。教师在进行理论授课的时候,可以将虚拟仿真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授课方法,帮助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心音听诊这个难点时,可以让学生通过VR系统,在虚拟病人身上,直接看到心脏内部结构,将心音的录音与心脏实际工作过程关联起来,使学生通过三维的方式,从各角度观看心脏瓣膜工作状态与心音产生的关系。将这种抽象的教学信息直接地表现出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同时,虚拟现实技术也给教学设计过程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彻底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有利于教学模式的革新,构建开放性的教学环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3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虚拟实验

虚拟实验是依托虚拟现实技术而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实验模式,它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实验设备、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和学习者的思考、操作有机融合为一体,直观再现相应的实验环境、实验设备、实验对象和实验信息资源等,向学习者提供对虚拟实验操纵和模拟训练的机会,从而使教学与实验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今已有很多医学院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成了网络虚拟实验室。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操作虚拟仪器,并运用虚拟实验室中的大量实验图片、逼真动画和多种视频、音频素材构造的仿真实验环境和机器实施交互式实验。比如:运用虚拟的“孕妇”,学习人胚胎的发生和早期发育全过程,既可减少对实际孕妇和胎儿进行跟踪研究的不便,又可获得与真实实验一样的体会。还有,虚拟标本室内有大量仿真组织,“虚拟器官”可以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并可模拟实际人体器官的生理、病理过程,学生可随意选择标本进行虚拟实验。

实践证明,虚拟实验室不仅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的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操作实验,还能对那些不可视的结构原理和不可重组的精密设备作仿真实训。将虚拟实验用于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学,对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等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4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实践训练

护理教学的实践性非常强,实践训练在高职护理院校教学中地位突出。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实践训练主要是充分发挥其沉浸性和交互性的优势,让学生成为虚拟学习环境的参与者,进行像外科手术技能、基础护理技能等职业技能训练。

目前,高等医学院校实践技能训练中普遍存在着资源有限和教学效果不佳等现象。传统的实践技能培训模式主要以教师口述为主,以学生对无反应的模型动手操作为辅。学习内容往往停留在书本上,模型又无识别操作对错的能力,因此效果往往差强人意。而且,传统的训练方法成本较高,训练的安全性、真实性和参与性不强,效果不够理想。虚拟现实技术在实践技能训练中的运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职业防护的真实场景,如洗手、穿脱隔离衣、戴防护面罩和手套等。模拟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包括输液、抽血、穿刺时可能发生的血液、体液飞溅到操作者的衣服、皮肤、粘膜或者伤口的特殊情境,考察并提高学生在发生职业暴露后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的实训室中,训练不受标本、场地、次数等的限制,并能避免条件、费用和危险等不利因素的困扰。学生通过虚拟实践,亲身体验一系列活动包括身体的动作及大脑的探索、思维活动,获得在传统学习中无法获取的隐形知识,其优越性和效果是不可估量和比拟的。

总之,在高职院校护理教学中推广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是教学技术手段的一次新飞跃,是推进护理学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推动护理教学方式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现实的形而上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2] 李华才.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与展望[J].中国数字医学,2009,4(5):013.

[3] 杨洋,朱彩莲.虚拟仿真技术在高职学院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7):36~37.

作者:向琳

上一篇:赏识教育学生管理论文下一篇:商业银行税务筹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