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微信传播信息安全论文

2022-04-28

摘要:采用网络问卷调查以及纸质问卷调查形式,以广东培正学院学生为例进行了大学微信使用的风险隐患现状的调查研究。其调查结果显示,正在使用微信的大学生占大多数。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微信传播信息安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微信传播信息安全论文 篇1:

微信平台对大学生考研信息获取的影响效应研究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高校推荐使用微信扫二维码对大学生获取考研信息的影响效应。基于2015年安徽财经大学考研信息咨询会的现场情况,又通过网上及实地问卷调查方式获取数据,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考研信息获取方式及该方式带来的服务效果。最后为引导大学生正确运用微信等公众平台获取考研信息提出合理建议,同时为微信公众号等考研信息服务平台赢得大学生信任和得到推广使用提出信息安全保障建议。

关键词:微信平台;二维码;考研信息;公众号

一、研究问题的产生背景

(一)宏观背景分析

目前由于本科就业压力,大学生考研团体很大,据网上数据显示,2011年考研报名人数有151.1万,2012年增加为165.6万,2013年仍在上涨,具体达180万人,2014虽有下滑,也有172万人之多[1]。可见每年的应届大学生中考研生所占比率很大。这个群体将是考研信息服务平台的用户,考研信息的消费者。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在考研方面表现为考研信息的获取由传统的上门咨询,学长学姐提供帮助,导师提供信息,现场考研咨询,官方网站查询转变成使用微信公众号随时随地关注考研信息。

(二)微观背景分析

每年9月份是大三学生决定方向,大四学生选择学校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考研与就业的抉择时期,考研网,教育在线等相关机构安排了部分异地高校来我校进行考研信息现场咨询活动,每所学校都安排了一两个咨询服务老师。咨询现场,老师们首先向前来咨询的学生推荐自己学校官方微信的二维码,并强调官方微信平台有各种本校考研信息,欢迎同学关注并了解。现场到处都是各种机构,院校,考研服务平台的二维码,老师所提供的咨询服务就相当于引导学生使用微信公众号,因此我们对使用微信公众号关注报考学校信息的情况展开了问卷调查。

(三)平台背景分析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大数据,云服务等新兴时代热词无不展现时代的技术化,信息化,知识化。属于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几乎都有智能手机,都在积极接触新兴科技,都在使用电子产品和参与公共平台的互动。微信(wechat)是由深圳的信息技术公司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在2010年10月筹划启动,后由腾讯广州研发中心产品团队打造的,2011年初正式推出[2]。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8月15日,微信海外版注册用户总数突破1亿。海外市场已如此庞大,国内随着智能机的普及,到目前为止,腾讯微信的用户数量已经突破了5亿,实际上微信客户端的下载量远远超过5亿,已达9.6亿。

在移动社交软件中,微信在东南亚国家,特别是一些应用商店如沙特的苹果商店,下载量已经排到第一位[2]。这么多用户中大学生所占比率不小,这就为各大考研机构或院校提供官方微信的举措提供了平台背景,向学生展示二维码是有一定意义的。

二、大学生使用微信公众平台获取考研信息的实践调查

为了确切分析微信平台对大学生获取考研报考学校信息的影响效应,2015年9月,我们对大学生使用微信,关注相关公众号、订阅号获取考研信息的情况展开了调查。我们的调查主体是三、四年级大学生,主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同时对研招办的老师也进行了调研走访,这些都是参与考研信息获取活动的有效群体。线上使用网上发放问卷方式,由问卷网提供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图表进行数据分析,线下采取走进教室发放问卷的方式,用EXCEL办公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总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7份,回收率91.75%,其中目前决定考研的大学生占65.63%。

(一)大学生使用微信平台公众号的情况

经过考研群体的调查问卷及数据分析可得,经常使用微信关注公众号的大学生所占比率为51.50%,有30.80%的大学生虽然是同学或者朋友推荐,但是也参与了关注官方公众号,只有17.20%的大学生不使用微信公众号。调查数据说明在考研团体中推荐使用微信扫二维码是有一定可行性的,大部分大学生还是会使用这样的公众信息服务平台。

使用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可以随时订阅自己感兴趣的、对自己有益的、反应社会动态等最新消息,它会在第一时间响应用户要求,方便用户关注事物的变化和更新。同时用户还可以复制链接,将相关的有趣新闻分享给朋友,或者选择自己收藏。微信公众平台的一些特色服务具有一定的参与性,其中很多政务微信经常向用户推送一些便民利民信息,吸引公众的关注,这样用户可以通过回复信息使其达到为民服务的目的。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大家会用微信公众号关注考研信息,毕竟考研信息不是娱乐和新闻,而是属于决定个人考研成败的情报信息。因此我们也调查了大学生对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信息所具有的信任程度。大学生中有大多数人对公众号推送的信息是信任的,占样本总量的51%,有3%的大学生对在公众平台获取的信息是完全信任的,当然也有5%的大学生表示一点也不信任,我们要对这个现象引起重视,并为此提出相关建议。

(二)大学生使用微信公众号关注考研信息的情况

因此我们采用多层面多角度分析调查数据,有33%的人会主动使用高校的官方公众号关注高校的动态信息,还有大部分大学生,占样本总量的42%,他们会看情况而定,需要一些环境的引导和老师的推荐。最后在会使用微信关注官方公众号的大学生中有59%的学生会信任并使用这些信息作为自己的行动依据。不会使用这些信息作为行动依据的大学生也会根据这些信息上官网进行验证。因此,在考研现场咨询服务中推荐使用微信扫取咨询老师所属学校的二维码,使用官方公众信息服务平台,自己上官方公众号获取全面系统的信息是有一定信息服务效应的。

(三)大学生对在咨询现场推荐使用微信扫二维码获取信息的态度

图1 大学生对此次考研咨询推荐二维码关注官方信息的态度调查

由饼图可知,我们调查了大学生对这次信息服务的满意情况。其中有8%的大学生表示十分满意,有67%的大学生满意,他们主要是从考研咨询服务现场的服务效率角度作出判断的,理由是他们认为咨询老师在第一时间介绍二维码,有利于解决同学们同时咨询老师不同问题,老师无法一一及时全面回答的情况,否则会占用老师及同学大量时间。当然还有一部分学生,所占比率为样本总量的四分之一,他们更倾向于由老师一一解释,老师提供的信息他们更相信更愿意接受,并会将其作为考研安排的情报信息。

(四)使用微信公众服务平台获取信息的优势分析

图2 使用微信关注高校信息最显著的好处

从这一图表可以明显看出安徽财经大学学生对考研信息获取方式转变的辩证认识。大学生最认同的观点是使用微信公众号方便快捷,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考研信息,因此不用特别安排时间去特定机构或场所咨询考研信息,也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认为这种信息获取方式可以获取报考学校的动态信息,有利于及时调整备考内容,提高考研成功的几率。有43.75%的大学生认为不同的人报考的是不同的学校,关注的是不同的官方公众号,由微信平台推送的信息具有针对性,属于个性化服务,有助于减少冗余信息的影响。分别有37.50%的大学生认为可以节省人力财力物力,并且获得的信息相对全面系统。最后有28.13%的大学生认为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及时参与报考学校的在线互动,提前熟悉学校体制政策等各方面信息,满足大学生的信息需求。

三、为大学生推广微信扫二维码获取高校考研信息的效应分析

(一)微信公众号能提供即时信息,引导考生准确备考

根据考研环境分析,国内考研信息网站和考研辅导机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费用较高,使得考生难以准确、全面的选择合适的辅导机构[3]。根据安徽财经大学考研学生来看,他们由于对考研辅导资料缺乏一定程度的识别能力,盲目跟风,高价买到劣质资料的现象普遍,并且耗费了不少时间、金钱和精力去对待。但是考研的竞争环境是十分激烈的,如2014年,研究生招生数为62.13万人,而总的报考人数为172万之多[4]。综上所述,使用手机微信扫一扫报考学校的二维码,获取高校官方公众号,让信息自动推送并提醒考生,这样高校的政策变动,或考研大纲调整,都能让考生在紧张有限的考研备考期间及时调整备考计划和内容,不做无用功,不浪费太多时间。最后还能参与平台互动,及时利用考试内容配备的复习资料。

(二)互联网时代的信息需求心理需要得到满足,但也存在质疑

在“互联网+”的实际环境下,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的活动随处可见,如现场抽奖,参加投票,订购外卖等。政府部门通过微信公众号向用户传递政务信息,商家利用公众号推出优惠活动,微信公众号作为信息源也是来源甚广。这种情况下信息泛滥迹象容易给用户造成质疑心理,同时使用户在不知不觉中错过重要信息[5]。因此部分微信公众号收到不好的传播效果,经分析主要是缺乏信息获取与使用方面系统理论的指导,信息管理人员与信息分析人员应及时结合心理学分析微信用户的心理、媒介接触的动机、用户的需求,开发和研究新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服务平台,这样才能促使信息传递更具有针对性,服务提供更具有个性化,才能更好地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站在大学生考研的角度,结合考研信息的需求心理分析,考生需要及时、有效、准确、官方、对自己考研历程有帮助没有负面影响的信息。因此作为考研信息的官方微信推送平台,避免信息冗余,避免信息错误是让大学生放心使用微信公众号信息服务的基本保证。

四、微信平台满足大学生考研信息需求的对策与建议

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了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信息产品层出不穷,信息意识成为人的基本素养。在这样的社会生活中不管什么类型的挑战,归根结底会是一场信息大战。信息时代里,为了更好的提供和享受信息服务,需要一些正确的政策或措施来保障。这里我们主要探讨如何更好地提供和使用考研相关信息。

(一)信息供应方应该确保自身信息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由于高校是为研究生考试和硕博招生提供的学校自身信息,高校一定要对可能报考或者已经报考该校的大学生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如应严格要求学校的信息编辑部门认真校对实际信息,确保信息描述情况属实,并对信息的发出严格把关;学校的政策变动,制度调整,导师或专业调剂,复试科目和推免生条件等信息无不决定着考生考研的成败,也是许多考生担心和关注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必须保证真实无误差,才能让该校的信息服务平台有所价值,获得考生信任;如果出现信息错误,学校应该担当起相应责任,并提供补救办法。

(二)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应该严格依法传送信息,保证信息不失真

任何一种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平台都是一把双刃剑,都可能被滥用,微信也是如此。因此微信运营方,应该严格依法监控微信,防止不法分子窃取或者串改信息,导致信息失真。在平台使用过程中为信息供应方和信息接受方提供安全可信的环境。在安全有保障的环境下不仅平台的用户会大量增加,而且媒介素养也在提高,才能真正促进社会进步,同时减少排斥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保守用户。

从第三方角度来看,作为即时信息共享服务商,该领域的从业人员素质需要一定的保证,信息传递时要及时过滤垃圾信息及非法网站的信息等,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考生微信权益保护意识的提高;要对进入微信平台的各种考研信息进行严格把关,尽可能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注重考生的隐私保护,加强保密机制,对于侵犯考生隐私权的行为,要制定举报机制并依法惩处;应采用技术过滤和内容分级制度,制定严格的考研信息准入标准,力求为大学生提供洁净的考研信息获取环境。

(三)大学生应该增强信息辨识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

从大学生的角度而言,首先要了解微信公众号基础知识,二维码防伪知识及如何使用微信公众号获取信息,学会在冗余信息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增强自身的信息辨别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不迷茫,不受骗。尤其是针对考研生来讲,各大考研辅导机构,资料销售商,部分学校的招生办都是复杂信息源,有一定的盈利性,如果不能及时识别信息真伪,容易发生考研投资混乱,资金被骗,误买劣质资料,报考院校误填等不乐观的现象。因此考生要对自己获取的考研信息有一定的分析能力。除此之外,发生信息误导,信息不安全经历要及时调整心态积极备考,或者找到相关法律部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四)政府部门出台相关管理的政策法律,创造良好的信息服务环境

微信是近年来出现的新事物,因此还没有针对微信的立法,而目前已有部分针对网络的通告、通知、制度和政策类的规范性文件,这些规范对互联网的管理有一定的效果[2]。但是在这些法律条文之外,还应该针对微信公众号为大学生制定考研信息特定的法律法规,保障大学生的信息价值和信息安全。政府和司法部门应担当加强对高校使用微信实现考研招生信息的应用网络建设和监管责任,监管微信信息传输管理系统,加强对信息服务商的监督机制,防止其泄漏大学生个人信息。监管机构还应协调高校与信息服务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在监管层面既要保护互联网企业的创新动力,又要保护高校的资源共享积极性,还要保证大学生等年轻一代对微信等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服务平台的信任。(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志鹏,张吉顺,张明明,迟瑞珍.基于云服务的考研信息平台的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4(02)

[2] 李晶晶.微信用户的“使用与满足”研究——以大学生为例[J].郑州大学.2014(02)

[3] 杨婧.考研信息平台对于考研的重要性[J].教育智库.2014(01)

[4] 汤军.研究生招生[Z].上海教育年鉴.2014

[5] 陈佩.微信主流用户的“使用与满足”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2014(01)

作者:陈露

大学生微信传播信息安全论文 篇2:

大学生微信使用的风险隐患调查与分析

摘 要:采用网络问卷调查以及纸质问卷调查形式,以广东培正学院学生为例进行了大学微信使用的风险隐患现状的调查研究。其调查结果显示,正在使用微信的大学生占大多数。调查总人数为600人,其中73.28%的大学生存在有被欺骗过的经历,66.85%的大学生存在在微信上找兼职中介会索取一定的中介费,%的大学生陌生好友占微信好友的20-50%,喜欢设置支付密码与银行卡密码、微信登录密码相同等情况,从这些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微信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据调查显示占大多数的大学生没有意识到微信的使用存在着风险隐患,说明大学生对于微信使用的安全隐患不可小觑,应加强对微信使用隐患的宣传教育,建议大学生应进一步重视微信的使用。

关键词:大学生 ; 微信; 风险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这成为当今大学生在生活等方面的一大契机,从QQ到微信,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这一大发展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消费等方面更加便利,在今天这个时代人人手拿一部手机已是常见的事。【1】大学生是微信群体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研究与大学生微信传播相关的信息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拥有更多可以自己分配的时间,自由率更高,在这一基础之上,微信的使用成为大学生之间交际、消费等各方面的一座重要桥梁,但是任何事都是两面性的,微信的使用也不例外,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有利的一面一定会有弊的一面,基于此,调查大学生对微信使用的风险隐患现状是势在必行的。我们针对此提出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消费方面

第二:人际交往方面

第三:生活娱乐方面

第四::有无安全预防意识(个人信息安全)

本文将会从大学生对微信的使用用于哪一方面,是否遇到过“诈骗”以及是否意识到微信存在安全隐患等多个方面进行探求结果,并且将从大学生对当今微信使用的评价和建议中进行探索,从中揭露并分析当今微信使用存在的弊端,并且就此提出对应解决方案。

二、大学生对微信使用的情况及选择状况

本次共回收问卷调查600份,调查对象为广东培正学院在校大学生。其中调查对象多为大一大二学生,参与者男生比例占25.24%,女生占74.76%,这个数据符合广东培正学院男女3:7的比例。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星网络平台和纸质问卷调查进行,资料录入和统计分析等工作均由系统自动和人工信息整理共同完成。

(一)使用情况

经调查研究,使用微信超过2年的人数占81.8%。在消费方面:据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主要利用微信用于扫码支付的人数占30.83%,转账的人数占20.55%,使用微信外卖功能的占15.90%,其他的用于不同方面。微信支付主要依托于手机, 手机支付虽然给大众带来了便利, 但是对技术运用和密碼保护方面的要求也提高了, 如果微信支付后台技术有漏洞后保管安全不到位则会导致用户财产存在安全隐患。在人际交往方面:陌生好友占微信好友超过20%Y一以上的人数占据28.19%,其中陌生人超过微信好友人数50%的人数占5.28%。会跟陌生人聊天但是不经常的人数占75.16%,其中经常会跟陌生人聊天的人数占4.01%。大多数陌生好友是通过好友介绍、摇一摇、漂流瓶等方式添加的。大学生在使用微信通过中介寻找兼职的这一功能中78.98%的中介会向他们索取一定的中介费并且他们也愿意交中介费。在有无安全意识防范方面:喜欢设置支付密码与银行卡密码、微信登录密码相同的人数占据了24.5%,喜欢将微信支付密码喜欢设置成生日,如1234等简单密码的人数占11.34%,习惯定期修改密码的人数占6.37%,使用微信后从不退出的人数占67.81%,会点击好友发送的投票、红包等链接的人数占48.97%。在有无安全意识方面:67.84%的学生曾经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有过被欺骗的经历,其中超过2次包括2次以上的人数占17.56%。在微信“诈骗”中,点赞诈骗的人数占19.19%,假公众号诈骗占人数的16.49%,二维码诈骗占人数的13.675%,情感诈骗占人数的6.62%,其余的为其它不同类型的诈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大学生会被欺骗呢?在“欺骗”这一项“受害”,其中被陌生好友欺骗占93.87%,他们会跟陌生的微信“好友”聊天,这里所谓的“好友”,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身边的人推送加的,因为他们觉得身边的人信用度高,应该不会欺骗自己。因而,大学生在与“好友”聊天的时候往往会吐露“心声”,甚至约网友见面,因此而遭到各种欺骗。另外,在朋友圈没有意识到自己泄露了个人信息,比如会定位自己当前的所在位置,会发表自己的所见所闻,会透露自己的姓名以及个人信息,这些小小的细节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对于微信的安全意识防范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薄弱的,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防范意识。

(二)选择状况

调查显示,使用微信超过2年的人数占81.8%,选择使用微信比选择使用QQ的人数占比例超出90.875,为什么大学生会更偏向选择微信呢?【2】截止到2016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随着微信技术的更新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这一数据也将持续增长,影响不容小觑。经研究,相对于以往的交往工具而言,例如就QQ来说,微信在使用功能方面会更齐全,再者例如视频、朋友圈的内容仅共同好友可见,这在信息方面会比QQ更安全,另外微信可以用手机号注册、登录,而且更新换代速度更快,这无疑会成为很多大学生首选的一种工具。抢红包潮流的热度在不断发酵,微信红包的发放和领取已不仅限于春节,而是变成了人们的日常行为,故而其中所存在的风险问题也必将被无限放大。微信红包匿名收付款存在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的风险;微信红包未严格客户身份识别存在被用于实施洗钱或恐怖融资活动的风险;微信红包沉淀巨额资金存在催生非法集资犯罪的风险;微信红包的隐蔽性存在催生贿赂犯罪的风险。

经过调查结果显示,78.28%的大学生认为,现在诈骗方式手段更新的花样更多,不仅是在现实生活中,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网上诈骗也越来越猖狂。 【3】同时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机会, 窃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目前各类手机病毒和木马程序层出不穷, 客户信息和支付密码泄密事件多不胜数, 甚至可通过获取用户二维码而实现资金转移。但是为什么大学生明明知道现如今的诈骗离我们很近,但是防范意识却不高呢?对于在使用微信过程中,为什么会接二连三地上当受骗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国内的互联网市场迅速发展,在当今这个严惩、大力打击诈骗犯罪的时代,除了依靠警方的努力远远不足够,最重要的是大学生本身的防范意识。

三、影响大学生缺少安全防范意识的因素

(1)性格特点,大学生相对而言,思想上还不是很成熟,对待、处理事情不够慎重,这可能会是一方面的原因,加之微信各种功能的“诱惑”,让本不成熟的大学生陷入了陷阱。不少的大学生对于当今目接不暇的信息缺少认真核对的习惯,商业广告的泛滥可能使大学生迷失了方向,对于不同的信息缺少一种审视的态度。近年来,“校园贷”这一名词频频出现这各大新闻媒体上,因校园贷而出现令人悔恨的事情数不胜数。

(2)喜欢展现自我的,是大学生心理层面的一种表现,通过发朋友圈这一举动,他们心理上会有一种归属感,可能这是希望认识结交更多的新朋友的一种表现。当然不仅仅是大学生,相当一部分全体都喜欢发朋友圈,【4】}借助微信朋友圈这一轻熟人的舞台,人们以"晒""刷""赞"等"表演"方式拉近彼此之间的时空距离,但"数据化表演"中个人隐私的自我披露,以及他人的有意泄露需要引起关注,由此更需着力探讨"数据化节制"问题。

(3)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会有随波逐流的想法,从不同角度去剖析所得到的结果会不一样,一部分学生认为,如果不跟随大部队是一种落后的表现,那是不合时宜、不合群的做法。例如看到同学买新产品,自己也要购买新产品,要和身边的同学做同样的事情。

(4)攀比心理事使大学生陷入诈骗陷阱的重要因素之一。攀比心理是任何人都会有的,但是程度的轻重是不一样的,攀比心理强的同学碍于面子做着和自己身份不相符的事情,生产着自我快感并自我消费,这是攀比心理的表现。而当今微信上有大量的诱惑,等着这类大学生往里跳,毫无防备的大学生会因此而遭受各种不同的“诈骗”,不少的大学生利用微信这个平台,在不同的网站贷款,超前消费而因此负债累累,然而悲剧也不断发生。

(5)系统简单,资金安全存隐患。据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同学,喜欢将支付密码设置成简单的数字,例如生日数字,且银行卡密码与微信登录密码、支付密码相同。【5】微信银行资金安全有风险。第一,微信银行支付功能开通过程简单,无需现场核实身份,且支付系统粗糙,与网银、手机银行支付相比缺少配套验证方式,资金安全系数较低;第二,微信银行缺少独立程序,保护措施不完善,登陆微信关注官方账号即可使用微信银行,但近年来恶意手机软件和病毒数量激增,微信银行容易受到外来攻击,造成资金损失;第三,微信银行公众账号数目繁多,客户难辨真假,客户不慎添加非官方户不慎添加非官方账号后也会为客户资金安全埋下隐患。

四.如何防范风险

(1)校方。学校可以开展不同关于防范微信诈骗的讲座,加强学生对于微信使用安全的防范意识。校方加大对微信安全使用方面的力度,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识,从根本上让学生意识到微信存在的风险隐患。

(2)辅导员。定时给班级同学开展关于加强微信使用的安全隐患的班会,树立良好的班风,辅导员可以组织班干部定时监督班级同学,以达到防范于未然的效果。另外让班干部以身作则,在班级宣传微信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风险带来的后果。

(3)当地警察局。定时来学校开展相关性讲座。教育学生不在朋友圈随意发表言论,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不在朋友圈透露自己的姓名,以及不定位自己当前所在位置,注意个人信息安全。教育学生不随意点击不明红包,不轻易相信网站上的来历不明信息,不浏览网络不良信息。不可怀有攀比心理,不校园贷,不在微信上超前消费,不轻易相信中奖信息。警方可以将近期发生的一系列相关网络诈骗案件和同学分享,教育学生应该对微信使用的安全隐患意识。

提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

大学生应了解微信银行存在风险,提高防范意识。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对微信银行客户实行注册登记制度,并加强消费者金融教育。客户应了解微信银行存在风险,提高防范意识。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对微信银行客户实行注册登记制度,并加强消费者金融教育。谨慎点开陌生链接和扫描未知二维码,在通过微信银行进行资金支付时要认准“安全支付”等字样。同时,客户应时刻注意密码的设置和手机的保管,保证微信账号和手机的安全,杜绝信息泄露风险。用户还应将微信银行和网点银行等综合使用,切忌因追求数字化而放弃其他渠道的服务,从基本层面防范风险。

五.结语

经过上述的调查研究可以表明,微信使用仍然存在不少的安全隐患,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表明大学生对于微信的安全隐患意识有待加强。微信的使用群体在不断地扩散,一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普及与推广,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到了微信使用的好处之中,另一方面,在微信使用的背后风险是无处不在的,一不小心可能会调入陷阱。对于大学生这个使用微信的庞大群体,应该意识到微信潜在的风险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不轻易相信微信上的言论,也不随意发表言论,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不贪小便宜,在微信上购物认真核对信息等。时代在进步,微信的使用在发展,风险也必然存在,但是我相信只要大学生做好相应的防范,一定会减小风险的突发率,将个人损失降到最小。其实经过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使用微信的情况中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所以大学生对于微信使用方面的加强防范意识是一定的。

总而言之,大学生应该要把微信使用的优点与缺点辩证的去看待,做到防范于未然地去使用微信的各项功能。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微信传播与个人信息安全的调查研究——以西安某高校为例张南韩珂马海燕.西安石油大学 2017-04-25来源:新闻研究导刊

[2]微信的治安风险分析及应对研究2017-04-07

周洪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分类号:D631.4;G206

[3]黄浩.<<微信支付对金融消费者的影响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2017

[4]大数据时代微信朋友圈的隐私边界及管理规制——基于传播隐私管理的理论视角

王波伟李秋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渭南师范学院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分类号:G206来源:情报理论与实践

[5]何虹、沈惠钦.发展微信银行业务应注意风险隐患.[J].中国信用卡,2014(2):40-41

作者:杨春婷

大学生微信传播信息安全论文 篇3:

如何加强微信在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作用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微信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新媒体工具,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借助微信这一平台,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信;互联网

一、引言

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与变革深刻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相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互联网使用“变堵为疏”已然达成大学生共识,如何乘着网络信息时代的东风,顺应时代发展的汹涌浪潮,做好网络信息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直接命题。

二、微信自媒体工具对高校思想工作教育的作用

(一)拓展高校思想工作教育新平台

微信自媒体工具的应用为高校思想工作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契机。高校思想工作教育应用自媒体,能够在较短时间对相关信息和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并结合高校思想工作教育的具体要求加以筛选和整合,形成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高校思想工作教育的实用性。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将思想工作教育与丰富的自媒体信息进行渗透和融合,既营造轻松愉快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也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正面的熏陶,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思想觉悟。

(二)开辟大学生学习教育新空间

微信自媒体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支撑,既确保了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又确保了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其摆脱了传统高校思想工作教育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性,使大学生的交往和交流范围不断扩大,有利于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思想的广度和深度,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加广泛地了解和吸收文化成果,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我国高校的整体质量。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应用微信自媒体能够提升高校思想工作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微信为高校思想工作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线上空间,使大学生能够进行匿名交流,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表达方式和交流方式。通过微信的交流互动,教育者能够更深层次地了解到大学生的真实思想状况和需求,进而使高校思想工作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有利于从根本上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新型网络媒体的独特优势在于能够对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和信息进行掩盖,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更愿意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大学生和教育者能够通过微信等自媒体进行自由的表达和交流,从而高校思想工作教育能够最真实地反映大学生的需求。

三、微信自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

(一)教育引导难度加大,大学生思想动态更难把握

一是微信海量的信息使大学生眼花缭乱,应接不暇,长时间通过碎片化的方式获取信息,会降低大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不能对信息及时处理,导致教育效率低下。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枯燥,当前大学生面对的诱惑较多,不愿意去浏览这些枯燥的政治,思想教育内容,在这样的环境下弱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

(二)大学生正确使用意识不强,大学生工作生活更难管理

微信已经成为大学生违规违纪的重要诱因,给大学生和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一是部分大学生使用微信时自我约束力不强,加大了大学生管理的难度。二是部分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不高,容易诱发大学生道德行为不规范,甚至促使大学生走向犯罪。

四、运用微信自媒体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思考

(一)加强思想引导,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

一是,进一步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形式,增强思想引领的实效性。结合微信等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创造性地提出相应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方面的对策,挖掘教育题材,深化理论内涵,指导广大学生用先进的、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高校要开展系列讲座,以专题报告会的形式。从思想理论层次和应用层次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加强思想引导,消除不良信息和错误价值观念对大学生思想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是强化微信平台正能量的传播。要积极主动地通过高校平台途径弘扬主流价值观,树牢大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同时注重在大学生之间形成良好氛围,引导大学生学习正能量,传播正能量,从而壮大主流声音,凝聚主流力量。

三是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高了,思想认识就会相应提高,对信息的选择、分析、甄别能力就会加强,就能在使用微信时提炼出对自己有益的信息,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用好平台功能,整合微信综合优势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以载体为基本渠道,以传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为中心的过程,借助微信平台开展好这项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好微信平台这个载体的特色功能。一是用好微信公众号。各大高校可以结合实际建立微信公众号,实现中国梦、优秀大学生典型宣传为重点,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巧妙的渗透到微信信息内,以新颖鲜活的方式呈现出来。二是是用好朋友圈。要善于借助微信平台收集掌握朋友圈动态,积极为好友点赞,发现大学生思想出现波动,及时进行心理疏導。

(三)健全监管机制,优化微信使用环境

信息安全是高校借助微信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完善监管机制,净化微信平台的使用环境。一是,完善互联网法律,营造健全的微信法制体系,从大环境上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净化网络污染。二是,微信运营商辅助监管,加强加公众平台的审核条件,提高准入门槛,同时对不良信息进行有效监督,对用户举报的信息进行处理,有效维护微信良好的交流环境。三是,建立高校微信环境下的舆情监管和研判的专业队伍,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媒介,建立权威的、具有公信力的“辟谣”。

五、结语

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思想工作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传统的高校思想工作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高校的发展现状和大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要求。相关负责人要结合高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微信自媒体工具合理地应用到高校思想工作教育中,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参与高校思想工作教育的积极性,以达到良好的高校思想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敏.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11):72-76.

[2]刘芳.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5,7(z1):365-365.

作者:李颖

上一篇:环境实验室通风系统设计论文下一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会计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