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风险控制论文

2022-04-22

摘要在我国,事业单位是一个特殊的部门和单位,由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致使内部财务控制也存在一些风险。本文以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的内涵为出发点,分析了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建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事业单位内部风险控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事业单位内部风险控制论文 篇1:

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初探

摘 要:本文以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的内涵为出发点,根据财政部新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分析了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

在我国,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和其财务管理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致使内部财务控制也存在一些风险。本文从财务风险的概念出发,深入分析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几点防范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对策。

1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内涵

1.1 财务风险控制的含义

财务风险是指在财务活动中,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财务收益偏离了预期收益,从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主要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组织目标,不涉及筹资、负债、盈利等问题,其非营利性决定了财务管理的重点是财务资源的依法取得和使用,而不是净利润或每股收益。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应是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使行政事业单位难以合法、有效地获取并使用财务资源,从而造成其不能充分承担其社会职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目标的可能性。

1.2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特点

客观性。是指财务风险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导致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不确定性。是指未来风险事件发生的时刻和概率、损失和范围的大小不能确定。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者而言,也不能完全掌控财务风险因素。

可变性。是指风险性质会随时空各种因素变化而有所改变,因此随着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内容的不断更新,会使得其财务风险也在改变、消亡和激化,并具有一定的自我应变能力和环境适应性。

可预测性。是指财务人员可以运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根据财务风险的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预测其发生时间、范围和程度,采取相应的防范手段并降低财务风险的破坏程度。

2 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 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决定了只要有财务活动,财务风险就必然存在。而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往往认为只要按法定预算取得和使用财政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即使出现也是由国家财政来承担,与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无关。此外,财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很多事业单位对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投入也不足,导致一些财务人员无视职业道德,偏离财务管理活动的要求,存在违规从事财务活动的风险隐患。

2.2 事业单位部门的责权利意识模糊

事业单位组织的目标不是为了增加组织自身的财富,也不是为了产生利益,这使得管理人员经常难以就各种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程度达成一致,对于一定的投入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组织实现自己的目标也难以确定,分权管理的操作难度加大,对各部门的职责履行情况难以考核评价。由此产生许多风险,如预算执行无法合理规范,预算资金支出结构异化,行政事业单位公信力下降,资金使用无绩效等。

2.3 事业单位财务决策存在主观经验性的特点

例如,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导致一些资产闲置、设备利用率低,从而给国家财政资金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这与事业单位的地位和未来发展极不相称。

2.4 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关系未完全理清

很多单位内部存在自身业务与行政业务、非经营业务与经营业务不分的现象,由此所产生的系统财务资源取得较为复杂,其内部各单位之间以及与其上级主管单位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权责不明,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且资产的安全完整无法得到保证,而内部混乱的财务关系也极易导致系统内各单位的财务风险。

2.5 上级部门预算监管弱化

事业单位不同于一般的企业,上级部门的预算监管对于其内部的财务风险的产生、发展和扩大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片面强调企业化的发展而不顾财力地铺摊子、上项目,势必造成隐性赤字预算。这种由预算约束弱化、管理层决策失误造成的经济责任风险,已成为当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中的重中之重。

3 加强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几点建议

从宏观层面看,建议政府尽快制定并实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相关规范。据财政部网站消息,为了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和规范内部控制,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推进廉政建设,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财政部拟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并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中对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控制的必要性、要求和基本环节作出了相关规定。其中有关事业单位债务控制、资产控制、预算控制和收支控制的规定对于加强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具有指导性作用。

从微观层面看,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指导下,广大事业单位应做到如下几点:

(1)提高风险管理意识,落实风险管理追究责任制

企业《会计法》中对于本企业财务管理的责任人已有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在贯彻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过程中也要要明确单位负责人应负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单位由上而下共同执行内部控制要求,从而推动内部控制的健康发展。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将责任风险直接与决策层挂钩,按领导分工予以纵横监控,规定职责,相应授权,从而实现各尽其职、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控制目的。同时要把授权批准权限的分解和审批额度的分配与核算管理制度的建立、财务公开性制度的建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防止滥用职权审批情况的出现。

(2)强化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自身素质建设

首先,积极选派单位优秀的财务人员出外学习“充电”,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当前主要是积极学习和推广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在此基础上能有效运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来预防与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学会财务风险的应急与处理等等。其次,还应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道德建设,对于主动找出本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漏洞的财务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而对于触犯职业道德的财务人员,一旦发现,给予重罚甚至解雇,加大其违规成本。

(3)不断健全本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具体制度

在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指导下,建立本事业单位具体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根本保障。具体来说,该内控制度应涵盖单位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和内部预警机制。内部稽核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的建立应该结合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一并考虑,但两者是不同的。前者的主要内容包括: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和个体分工;稽核工作的职责、权限;稽核工作的程序和基本方法等。后者的主要内容包括:内部牵制制度的原则,包括机构分离、职务分离、钱账分离、账物分离等;对出纳等岗位的职责和限制性规定;有关部门或领导对限制性岗位的定期检查办法。内部审计则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个单位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机构,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而内部预算机制旨在对事业单位财务运作中潜在风险预警预报,提出控制措施,将可能萌发的财务风险予以化解。

作者:蒋静

事业单位内部风险控制论文 篇2:

浅析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风险控制

摘 要 在我国,事业单位是一个特殊的部门和单位,由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致使内部财务控制也存在一些风险。本文以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的内涵为出发点,分析了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建议。

关键词 事业单位 财务风险 控制

一、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的内涵

(一)财务风险控制的含义

所谓财务风险是指在财务活动中,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财务收益偏离了预期收益,使企事业单位蒙受不应有的损失。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其财务风险主要是指在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中,各种财务舞弊,作假等现象的发生,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以及引发社会效率降低等现象。另外,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还可表现在事业单位领导决策失误而引发的财务问题,相关工作人员贪污盗窃对事业单位产生的影响,以及事业单位自身引发的债务风险等都属于这个范畴[1]。

(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特点

由于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以非营利的为主,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表现出不规则性、客观性、可预测性和可变性的特点。其中,财务风险的不规则性是指财务风险的发生时间、范围以及程度等是不能完全确定的,且财务活动具有复杂多样性,因此,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者而言,也不能完全掌控财务风险因素。财务风险的客观性是指财务活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导致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的可预测性是指财务风险的产生和发展是具有规律的,财务人员能运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预测财务风险的发生时间、范围和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手段来预防风险的发生,降低财务风险的破坏性。财务风险的可变性是指事业单位的不断变化发展,决定了其财务活动内容也在不断更新,财务风险也因此在改变、消亡和激化,具有一定的自我应变能力和环境适应性。

二、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缺乏建设

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死角与盲区的现象屡见不鲜,内部管理制度缺乏建设,这与国家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缺失有关,虽然国资委明确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归属及管理方式,但各事业单位仍旧按原有的管理方式进行自主经营,处于监管真空的状态。另外,事业单位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不能保证应有的财务管理效益,也削弱了财务监管力度,致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从产生、传递到审核等全过程的管理缺失,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下降,其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影响信息使用者的有效决策,增加了决策失误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风险意识不够,管理制度建设滞后

事业单位作为不直接参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流通,为国家的上层建筑、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的组织,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可以说,在我国,事业单位是政府职能的延伸,大多以从事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电视、广播等形式存在的社会组织。也因此,我国的事业单位官办色彩浓厚,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又因为各种类型的事业单位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存在,参与市场经济行为的程度也不尽不同,这也决定了其抵御风险的意识,能力和程度也是各有差别。但因为,事业单位官办的性质,对于自身的财务风险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财务风险不是自己的事,是国家的事的意识,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关于如何控制和预防风险的制度几乎不存在,无论是从国家,还是从事业单位自己的层面,都还未建立全面的风险预防与应急,报告与问责等制度体系。

(三)财务人员素质有待加强

财务人员作为财务管理的参与者,其对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一些财务人员在会计核算中,不了解财务会计动态,对于新的会计政策从未听闻,以至于不会采用新的会计处理方法来进行会计核算,在核算中往往漏洞百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风险控制。另外,还有一些财务人员对于事业单位的工作认识不正确,认为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是个“铁饭碗”,不会有失业的风险,也就不注意对自身素质的加强,如不重视参加专业的财务会计学习培训,不主动了解国家新的财会政策,对于新的财会管理办法闭门造车。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素质有待加强的另一表现是其道德素养不够,我们都知道,无论在什么单位,财务人员的道德水平对一个单位的财务管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很多事业单位对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不足,投入有限,使得一些财务人员无视职业道德,偏离财务管理活动的要求,存在违规从事财务活动的风险隐患。

三、加强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建议

(一)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针对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控制制度疏于建设的现在,各种类型的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完善各自单位的财政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如明确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事业单位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明确事业单位对外投资、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程序,明确事业单位内部会计资料内部定期审计的办法和程序[2]。再如,建立各事业单位的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就拿内部稽核制度和牵制制度来说,各个类型的事业单位不尽相同,应建立在本单位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上,但总的来说,内部稽核制度包括稽核工作的职责、权限,个体分工和组织形式,以及稽核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础流程等等;内部牵制制度包括机构分离、职务分离、钱账分离、账物分离等内容,明确出纳等岗位的职责与限制性规定,以及有关领导部门对限制性岗位的定期检查办法。

(二)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实行风险问责制

为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实行财务管理问责制,以强化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人员以及相关领导层的风险意识。所谓问责制,是指若因为个人过失及故意,损害了国家或他人的合法权益,以致产生不良的影响和后果,或者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岗位职责,导致正常的工作秩序紊乱,工作效率降低,通过实行内部监督来进行责任追究,以强化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责任和风险意识。如让事业单位的财务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信息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并作为本单位财务风险控制的第一责任人等手段来强化事业单位领导层的风险意识。

(三)强化财务人员素质建设

针对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容易引发的风险隐患,应强化对财务人员的素质建设。如为强化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应加大财务风险的宣传力度,积极利用单位内刊、宣传册等进行宣传教育,强化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再如,积极选派单位优秀的财务人员出外学习,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能有效运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来预防与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以及学会财务风险的应急与处理等等,这些业务素质的提升,都需财务人员与时俱进,不断充电学习获得。另外,还应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道德建设,如积极鼓励财务人员主动识别并说出工作中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于触犯职业道德,加深了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隐患的财务人员,一旦发现,给予重罚。

总之,事业单位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其内部的财务风险控制有自身的特点,需要从制度、意识和人员层面来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风险控制水平。如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实行风险问责制;强化财务人员素质建设等手段来保障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控制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丽丽.浅议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财会通讯.2008(2).

[2]白玲.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及防范.商业经济.2009(2).

作者:康丽雅

事业单位内部风险控制论文 篇3: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探析

摘要: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适应新常态、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通过借鉴研究,提出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的启迪、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实施 建议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法规体系尚不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融会计系统、管理系统为一体的组织结构、活动程序、实施措施及评价的系统工程。财政部于2012年11月29日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通知。但目前来看,仅有试行的规范,尚无配套的内部控制应用、内部控制评价等细化的指引。可以说绝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内部控制规章制度建设阶段,尚未将内部控制的设计、实施、评价上升到涵盖单位全部业务活动、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系统工程上。

(二)管理者重视程度不够,单位内部控制意识薄弱。目前,我国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者仍然认为内部控制是财务部门的工作,是预算控制,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者是一个单位的“领头羊”,领导者若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是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和防范风险的手段,就无法调动各部门、全体工作人员参与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实施。况且内部控制主要是以制衡原则分散、均衡权力,监督权力,在执行过程中本来就会受到各权力部门的抵制,若单位领导者没有良好的内控意识,上行下效,则内部控制在单位的实施将难上加难。

(三)风险评估缺失,缺乏有效风险控制。行政事业单位作为社会公共部门,是公共产品的唯一供应方,掌握着国家资源的配置,虽无企业内部控制显性的经营效益风险,但在履行社会管理和公益服务职能中仍可能面临着一系列不确定的风险因素: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的风险;使用财政资金效率、效果低下的风险;资源配置不合理风险等。近年来,虽然行政事业单位采取公开招聘方式吸引了一批年轻、知识能力素质较高的人才充实到单位系统内,但在省级尤其是市、县级单位仍有相当一部分专业能力较差、综合素质较低的人员。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尚不健全,人员流动能上不能下,必然导致各种社会和政治风险,而这些风险目前普遍缺失有效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手段。

(四)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不健全。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内部控制的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应形成内部、外部、社会中介机构等多方面的综合监督。首先,从内部监督来看,除少数规模较大的行政事业单位外,我国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即使设置了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也缺少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审计人员。有的单位审计工作由财务部门或是纪检部门兼任,审计的独立性难以保证。其次,从外部监督来看,财政、审计等政府监督机构侧重财政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性监督,尚未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实施等方面的健全、有效性监督。最后,从社会监督来看,我国内部控制社会审计目前仅对上市公司进行了制度化的要求,社会中介机构很少介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监督。

二、内部控制的发展、启迪及思路

(一)内部控制的发展概述。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与总结,从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来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内部牵制阶段。内部牵制阶段重在以实物牵制、机制牵制、体制牵制以及簿记牵制等一系列互相联系并制衡的措施和方法,防止会计信息的舞弊和错误。

2.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较内部牵制阶段,在内部会计控制基础上增加了内部管理控制,将控制对象扩张到经营管理领域,将控制目的提升到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

3.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将内控的内涵从“制度”转变为“框架”,从企业全局的高度关注企业的组织经营管理问题。

4.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以COSO委员会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简称COSO报告)最具有代表性,该报告明确了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大要素和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三个控制目标。目前我国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基本均以COSO报告为蓝本。

(二)内部控制发展对我国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启迪。

1.内部控制不局限于制度建设,而是一个控制流程、控制机制的体系建设,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内部控制产生之初,首先是制度建设,但随之发展逐步上升到涵盖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整体框架的体系建设。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总则中第三条也明确:“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可见,内部控制不仅需要制定各项内部管理制度,而且需要落实制度所需的控制措施和程序。内部控制是一个“制定制度——实施——自我评价修订制度——再实施——再评价”周而复始、不断优化完善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

2.内部控制不局限于会计工作范畴,而是面向行政事业单位各项管理活动,需要全员参与实施。内部控制产生之初,首先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但随之发展逐步上升到内部管理活动的全面控制。无论是企业还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对象均是经济活动,是对经济活动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的全方位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涉及但不局限于预算业务控制、收支业务控制、政府采购业务控制、资产控制、建设项目控制、合同控制,是贯穿于行政事业单位所有经济活动始终的全面、全过程的控制。内部控制工作的全面性,必然需要单位领导者、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共同制定目标、梳理工作程序、明确风险控制点、实施自我评价。

3.内部控制的实施思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实现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有效机制,可以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有控则强、无控则弱、失控则乱。因此,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一步到位建设全面、系统性内部控制体系时,须考虑到人力、物力的成本效益原则,以及兼顾科、教、文、卫等系统内业务活动的相似性特点。整体实施思路,可考虑由部门统领,系统内有效宣传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抽调系统内精英人员组建内部控制实施小组,制定系统内可借鉴的内部控制制度、实施、评价体系,以便规范系统内各单位的管理活动,在实施中再由各单位根据自身情况进一步改进、完善。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建议

(一)出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指引。为了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实施和评价内部控制,规范内部管理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提升公信力,呼吁财政部尽快出台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匹配的应用指引、评价指引等,以便行政事业单位深入贯彻实施,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工作平稳、有序、顺利进行。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的是财政资金,履行社会管理和公益服务职能,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关系到民生,相比企业更重要,呼吁财政部门以及各系统的政府主管部门同步出台督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相关的激励机制和问责制度,确保内部控制有章可循,实施到位。

(二)政府牵头,宣传、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多来源于纳税人的上缴税费,考虑到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单位积极性不高,以及财政资金使用的成本效益,建议以政府牵头,立足高度宣传、推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在政府牵头的基础上,以财政、教育、卫生、交通等系统为单位,抽调系统内各单位精英成立系统内的内部控制实施小组,根据系统内实际情况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并逐步在系统内纵向推行实施。

各系统的政府主管部门在建设内部控制体系时:首先,组织内部控制小组成员对系统内各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调研和访谈,明确各项业务流程及其组织机构设置。其次,按照业务实现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细化业务流程中各个环节的部门和岗位设置,明确其职责范围和分工。第三,从内外部环境入手,对各业务活动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第四,从业务环节角度细化风险点。第五,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风险排序,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整体策略。第六,按照不同的风险应对策略,制定有针对性的各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第七,明确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各部门、各岗位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分工和责任,对执行结果进行监督和奖惩,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执行机制。

(三)重视单位层面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的成效好坏,关键在于良好的单位内部控制环境,重视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建设。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建设就是要明确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首先,建立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明确单位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牵头部门,积极发挥经济活动相关部门或岗位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纪检监察部门或岗位的监督职能,形成沟通协调机制、相互核查机制。其次,建立内部控制的工作机制,依据制衡原则,设置议事决策机制、岗位责任制、关键岗位轮岗机制,确保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第三,强化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手段,将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固化在信息系统内,对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的控制实现自动化、实时化,有效利用信息资源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

(四)夯实业务层面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活动主要有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六大项。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存在风险,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也不可避免,控制风险重在事前风险预测与防范,通过设定目标、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风险等环节进行风险评估。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就是以风险评估结果为基础,明确各项业务活动的风险应对策略,将其融入与各项业务活动管控相关的各项制度中。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关键在于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控制、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并实施归口管理,明确各项业务的关键岗位、权限范围和相应责任,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还需采用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等基本方法,加强各业务活动的事中、事后控制,保证各项活动的合法合规,保证单位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保证单位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五)健全内部控制评价监督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形成健全、客观、公正的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监督体系,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和漏洞,降低风险。

1.完善系统内部以及各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价监督机制。首先,系统内或规模较大、业务活动较多的单位,应单独设置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内部审计人员,使其独立于其他会计等职能部门外,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客观、公正地进行内部审计。其次,明确形成统一合理的内部控制实施评价标准,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系统内部各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价,并及时在系统内部公开反馈各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及实施问题与缺陷,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不断完善系统及系统内各单位的内部控制。

2.加大财政、审计等政府部门对内部控制的外部评价监督。财政部门作为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直接管理者,审计部门作为财政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监督者,二者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外部监督体系中责无旁贷承担着重大作用。财政、审计部门不仅应重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管理和服务活动的合法合规性,更应该从公共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等方面评价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健全及实施的有效性,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增强对民众的公信力。

3.出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社会审计的评价体系。目前,我国仅从政策层面上要求对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的社会审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不到位、政府财政与审计部门的外部审计无暇顾及的重重困境中,只有发挥社会审计才能全面督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与有效实施。因此,我们呼吁尽快出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社会审计评价体系,督促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有章可循、依章评价。S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讲解[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2.王光远.中美政府内部控制发展回顾与评述[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3.国家审计署审计科研所课题组.政府部门内部控制失效溯源[J].财经,2007,(5).

作者简介:

上官健,女,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海南省会计学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财务会计与投融资。

作者:上官健

上一篇:学校教师文明礼仪教育论文下一篇:金融结构调整证券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