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廉政风险防控协同研究

2022-09-10

1 引言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13年全国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37551件51306人, 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781人, 其中厅局级253人、省部级8人。2014年严肃查办各类职务犯罪案件41487件55101人, 人数同比上升7.4%。2016年立案侦查职务犯罪47650人, 依法对王珉等21名原省部级干部立案侦查。同时, 在征地拆迁、社会保障、涉农资金管理等民生领域查办“蝇贪”“小官巨贪”17410人。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贪污腐败事件的频频发生, 腐败人数的不断增多, 一方面反映了反腐倡廉形势依然严峻;同时也暴露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在业务程序、审批、职务分离上的缺陷。这一系列腐败事件的根源不仅因为公职人员失职亵渎, 更有内部控制不健全带来的影响。因此, 行政事业单位如何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 强化经济活动和业务程序中的廉政风险防范与管控。

2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廉政风险防控的含义解析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是对单位活动的风险防范和管控。根据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 内部控制分为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和单位业务层面控制。单位层面内部控制为业务层面控制提供环境基础。单位层面内部控制涉及决策议事机制、岗位责任制、人力资源政策、单位文化、财务体系和信息技术运用等方面。单位业务层面控制主要包括预算业务控制、收支业务控制、政府采购业务控制、资产控制、建设项目控制和合同控制。这些业务涵盖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经济活动内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旨在通过计划、程序和方法, 对各类风险进行防范控制, 以保证单位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有效使用、财务信息真实完整, 有效防范舞弊和权力滥用, 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廉政风险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或者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出现贪污腐败行为、败坏党风政风的可能性。主要有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职责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外部环境风险。廉政风险防控旨在通过岗位互控和流程管理, 达到主动预防、超前防范、有效实现监督关口前移, 提高反腐倡廉建设水平。

3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廉政风险防控的关系

2014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试行) 》中指出, 加强单位内部控制的目的之一, 是要有效防范舞弊, 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由此可见, 内部控制建设与廉政风险防范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健全的内部控制是风险防范的重要保障, 廉政风险防范为内部控制建设指明重点和方向。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体系是营造良好的反腐倡廉机制, 防控廉政风险必不可少的路径与手段, 是建设廉洁政府的必需措施。

3.1 内部控制为有效控制廉政风险提供制度保障

有效的内部控制, 特别是有效的业务层面控制涵盖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经济活动环节。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为廉政风险防控提供制度保障;严格执行内部控制, 可以有效地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健康的内部控制环境可以极大地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因此, 通过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腐败, 有效降低廉政风险。

3.2 廉政风险防控为内部控制建设明确要求

廉政风险防控主要是为杜绝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或者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出现贪污腐败行为、败坏党风政风现象。而以上现象的发生就为内部控制建设指明了问题导向, 提出了建设思路, 成为完善和健全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和控制点。内部控制从排查风险点、关键点着手, 结合单位实际, 明确内部控制的关键因素, 从而为更好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提供动力和支撑。

4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廉政风险防控协同研究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高瞻远瞩, 对腐败问题严惩不贷, 绝不手软。因此, 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廉政风险防控的协同研究是深化反腐倡廉工作的新举措, 是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新需要, 是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现实需要, 也是新形势下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两者的协同作战, 单位内部控制与廉政风险防控得以科学、合理、有效的结合, 实现以内部控制为保障, 以关键岗位风险控制为基础, 以关键业务风险为重点, 以实现阳光透明的权力运行为目标, 建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内部控制与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5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廉政风险防控协同措施

5.1 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负责制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领导层, 特别是“一把手”, 必须对单位内部控制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负总责, 建立“谁主管、谁防控”的责任体系, 实现防范风险、明确责任、问责有主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控目标。单位一把手负责单位重大事情的决策和管理事项, 拥有比较强大的号召力, 所以其对内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单位其他人员在参与活动、办理业务过程中对内部控制和风险防控意识的培养, 这也直接导致很多业务规范、合理、合法的程度。

5.2 行政事业单位实行轮岗制

根据实践, 行政事业单位对关键岗位、关键部门进行重点防范, 对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重点管理, 特别是涉及人、财、物的岗位和部门, 制定防范措施, 进行重点防范。同时建立健全轮岗制, 对关键岗位、关键人员定期进行轮岗。由于长期处在位高权重作岗位, 比较容易建立关系网, 处理一些重要事项的时候, 往往会因为人情、关系、诱惑而影响处理结果, 这也是产生腐败的根源之一。

反之, 通过不断的轮岗, 相关人员通过不同工作岗位的锻炼, 慢慢成为符合岗位要求、时代要求的全方位人才, 从而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人才队伍不断充实, 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大幅度提升。同时, 通过轮岗有效铲除腐败的温床, 降低腐败发生的概率。

5.3 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廉政风险防控的关系紧密相连, 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工程结算、不相容职务分离等管理环节缺乏监管机制, 导致经济业务活动过程中的违纪违规、行贿受贿等现象屡屡发生, 给国家造成损失, 给个人带来很坏的影响。因此, 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协同做好内部控制和廉政风险防范的重要措施, 实施及时有效的内部审计是做好内部控制和廉政风险防范的重要手段。内部监督机制主要涉及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点业务等方面, 包括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项目资金审批等, 从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活动、严格控制流程, 确保执行效率。

但是, 目前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部门隶属于财会部门, 或者内审部门就是财会部门, 这样的设置情况让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 流于形式。同时, 也会让内审部门不能独立于其他部门, 不能有效发挥内部监督。同时, 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在专业实战技术上存在不足。内部审计作为一项技术性、专业性的业务, 对于会计、审计专业知识, 财经法规的熟悉度要求较高, 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发展起步较晚, 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在整体专业素质和执行监督能力上的欠缺, 使得一些贪污违纪人员逃过最后一道审计关卡, 也使得单位内部控制中不合时宜、不合规的流程未能发现, 得到及时的纠正。屡屡出现的贪污腐败案就是内部审计监督失效的证明。

6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会议上指出, 要对权力进行严格的监管, 而制度是对权力最好的约束。用制度管人, 用制度管事, 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形成不敢腐、不能腐的内部控制和廉政防控机制, 确保一切权力都在阳光下运作, 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 规范内部控制, 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 财政部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试行) 》, 并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党的十八大以来, 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断完善和强化制度体系建设, 在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基础上, 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和反腐倡廉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以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本文旨在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廉政风险防控协同研究问题进行探讨, 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能为预防腐败、促进廉政防控体系建设发挥“防火墙”的作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廉政风险防控

参考文献

[1] 田闯, 韩颖, 孙喜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廉政风险防控协同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 (28) .

[2] 田闯, 韩颖, 孙喜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廉政风险防控协同的可行性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 (25) .

[3] 张芳.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廉政风险防控的关系[J].财经界 (学术版) .2015 (18) .

上一篇:课堂中运用对话教学的困境及对策下一篇:微创穿刺术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