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成本核算论文

2022-04-17

近年来,一些幼儿园乱收费、高收费现象时有发生,“天价”幼儿园更是屡见不鲜,引起社会各界对幼儿园收费标准的密切关注与强烈质疑。在这种情況下,各地幼儿园虽然也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收费制度与成本核算标准,但在具体核算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误区甚至问题频发,难以取得家长及社会公众的理解与支持。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幼儿园成本核算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幼儿园成本核算论文 篇1:

幼儿园教育成本核算研究的瓶颈与突破

【摘要】当前幼儿园成本核算面临研究数据、研究方法与思路、研究内容与范围等方面的局限。本研究以“成本的收入决定论”为理论指导,提出了“以收定支”的幼儿园教育生均成本核算方法,即通过幼儿园经费收入数据来核算其教育成本。该方法能有效突破当前幼儿园教育成本核算研究的瓶颈,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成本核算;以收定支

目前,国内关于幼儿园成本研究的文献非常有限。较早的研究有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局于1994年对该市在园幼儿生均成本的调查研究(刘桂心、张金声,1994)以及江苏省如东县教育局于1995年对该县幼儿教育成本的抽样调查(曹艳明,1995)。这些研究均以教育经费支出为依据,对城镇园、乡镇园和村办园进行了小范围的成本调查。2002年,广东省广州市教育局联合该市物价局一同对该市幼儿园教育成本进行了调查,并分别对不同等级幼儿园的生均成本进行了测算(王红、沈慧洁、王彬,2003)。在此基础上,王彬(2004)继续对该市幼儿园的生均成本和保教费进行了研究,并计算了不同等级幼儿园的生均收费占生均成本的比例;〔1〕王晓云(2010)也对陕西省A市30所不同等级的公办园、民办园和企事业单位办园的教育成本进行了调研。〔2〕上述关于幼儿园成本调查研究的目的比较明确,即为制订幼儿园收费标准提供依据。然而,国内已有的幼儿园生均成本测算均采用的是按幼儿园实际支出确定成本的方法,该方法存在诸多局限,难以准确反映幼儿园教育成本的核算情况。

一、幼儿园教育成本核算的种种局限

(一)研究数据的局限

数据的获得和数据的准确性是成本研究的关键。研究数据的局限源于幼儿园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组织的会计制度的局限。

一般来说,营利性组织的核心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营利性组织为了准确核算经营利润,往往采取精确的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成本核算体系,即收入按债权的发生来确定,费用按债务的发生来确认,凡是属于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已经收付,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进行处理;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本期收付,都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因此,权责发生制解决了收入和费用何时确认以及确认多少的问题,能够真实反映该营利性组织在某一时期内的成本消耗。

反观非营利性组织,出资方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而是要求该非营利组织履行特定责任、实现特定目的。非营利组织的职责是忠实完成出资方委托的任务,会计核算主要集中在确认、记录、汇总和报告其财务收支状况以及相关责任和义务的履行情况。〔3〕当前幼儿园的会计制度体现了非营利性组织的特点,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制度基础,即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依据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的现款收入或以现款付出的费用,不论其是否应当归属本期,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进行处理;对本应归属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如果款项没有在本期收入或付出,则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进行处理。

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制度基础收集起来的数据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收付实现制作为一种记账式的会计核算模式,并不重视收入和成本的配比,计算成本所需要的折旧费用、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等都没有会计核算资料,提供的“成本数据”实际上是教育经费支出项目的统计、汇总,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当期的实际收入和成本。二是在收付实现制会计制度基础上进行的成本核算,只能通过对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和调整,分离出真实的成本支出。在分析和调整数据时,由于教育过程的非物质生产性以及高度的专业性特点,产生的教育成本是否合理,很难像考核商业产品成本那样,再加上研究者的视角不同,考核成本的项目难以统一,支出中的无关教育教学的费用难以剔除,大大增加了研究的难度。三是成本数据可能会受到利益相关者某些策略行为的影响,数据的真实性难以保证。由于学前教育市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信息使用者又无法判断幼儿园提供的生均成本数据是否真实、准确,因此,现行的建立在收付实现制会计制度基础上收集起来的数据很难达到成本核算的要求。研究者认为,若要对幼儿园教育成本进行核算研究,需要建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制度。

然而,建立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制度也并非易事,一是需要在理论层面上明确幼儿园教育成本核算对象,确定成本计算期,界定成本项目,并据此改革现行财务制度。二是需要在操作层面上重新设置具体的会计科目,修改账务处理规定,增加会计人员以及投入必要的管理成本等,这在目前的会计实践中是很难做到的。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的局限

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研究者发现,面对当前成本计量的困难,已有研究并未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可以说,研究者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受到了束缚,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认为成本核算必须以支出数据为依据,导致“查账困境”

从已有研究来看,几乎所有关于幼儿园成本核算的研究均采用“以支出定成本”的思路与方法,力图通过查阅幼儿园的会计账目或让园方会计人员填写相关的幼儿园支出明细调查表,获得较为准确的会计数据或调查数据。但由于涉及到幼儿园财务状况这一敏感话题,幼儿园利益相关者很难理解和信任研究者,因而也不愿透露过多的支出明细。这就使得研究者在调查中常常遭遇园方的草草应付,甚至是直接拒绝,导致研究者陷入“查账困境”。

2.认为成本核算必须对资本成本和运行成本进行全成本核算,导致固定资产的“折旧困境”

这种困境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现行的固定资产记账制度带来的折旧计量问题。一些使用时间较长的固定资产,在购置时是一次性投入,金额较大,受益期较长。现行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通常是按原值进行核算的,在购置时便将其列为当期支出,不计提折旧,因此现有的幼儿园会计账户通常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和已损耗价值。二是按照历史成本折旧带来的固定资产升值问题。固定资产折旧一般采用历史成本进行综合折旧,按直线法计算折旧额,不计残值。按历史成本原则核算出的幼儿园教育成本不能完全补偿真实的固定资产消耗。因为在通货膨胀时期,固定资产的重置成本一般大于其历史成本,按照历史入账成本提取折旧费会低于重置价值,从而导致计算出的教育成本产生偏差,与实际不符。如果新建园按当前价格计算折旧,老园按过去价格计算折旧,则计算出的生均成本会因此出现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并非本质差异。如果将老建筑按照新标准折旧,有必要对在用的固定资产重新评估,确定其现值和折旧年限,计算出当期应计提的折旧费;或者以物价指数矫正历史成本计量的不足。〔4〕然而,这是相当复杂的工程。三是固定资产性质及计量的复杂性带来的折旧计量困难。从投入的时间来看,固定资产投入包括初期预备投入和后期添置投入;从使用时间上看,不同材料和结构的园舍使用期限不同,不同的设施设备使用期限也不同。因此,固定资产的投入与增长具有不均衡性,在分类和确定折旧期方面存在巨大困难。此外,修缮费和设备添置费耗费的时间也不确定,因而折旧费也很难计提。因此,如果采用一年的数据进行计算,极有可能存在较大误差,而想获得多年的会计数据则更加困难。

(三)研究内容与范围的局限

上述两个局限直接导致了幼儿园成本核算研究内容和范围的局限。从研究内容上看,幼儿园教育成本核算研究仅限于对当前成本状况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专业的理论基础薄弱。由于研究幼儿园教育成本一开始主要是为了幼儿园制订收费标准提供依据,是行政人员出于行政目的而进行的研究,近年来才逐步进入专业研究人员的视野,因而对幼儿园教育成本核算进行理论分析还很有限,对幼儿园教育成本的概念界定、项目构成和结构框架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和不确定性。这给教育成本核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即使计算出数值,也缺少可比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从研究范围上看,现有的关于幼儿园成本计量研究基本上仅限于某一特定区域,且停留在借用该区域的统计资料或抽样调查资料进行评估和分析,缺乏省域和全国范围的数据资料。目前最大样本的调查是广州市教育局对全市范围内62所不同类型幼儿园的教育成本调查,其他研究的调查样本均在30个以下。

可见,幼儿园成本核算研究还面临着诸多实际问题。核算方法成为当前幼儿园教育成本研究的最大瓶颈,要想突破瓶颈,就必须打开思路,采用适合幼儿园特点的成本核算方法。

二、幼儿园成本核算瓶颈的突破:“以收定支”的成本核算方法及其合理性

“以收定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幼儿园的收入数据来确定其支出成本的一种估算方法。其成本估算模型是:C=(F+P+D+I)/S其中,C是幼儿园教育生均成本,F是幼儿园财政拨款收入(包括每年由主管和主办部门划拨的经常性财政经费,但不包括不定期拨款),P是家庭缴费收入(只包括家庭缴纳保育费,不包括伙食费等专款专用的费用,每年按10个月计),D是每年社会及个人的捐赠收入,I是每年幼儿园的创收收入(包括幼儿园出租空余园舍的租金,面向社会的服务性收入等),S是幼儿的总数(可按首末折半法计算,即用前半年和后半年的幼儿人数相加除以2)。

在现有的成本核算条件下,“以收定支”的核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一)“以收定支”获得的数据准确可靠,计量方法简洁

数据的可靠性是成本计量研究的世界性难题,特别是当教育成本计算与争取政府拨款、确定收费标准、衡量组织效率等意图联系起来时,成本数据难免会受到计算者策略行为的影响。〔5〕因此,有研究者主张从一些非财务资料上进行判断,看一个行业是否收支平衡,而不完全依靠会计资料。〔6〕

“以收定支”的方法只需要了解幼儿园的收入情况即可以根据收入多少进行成本估算。虽然从理论上讲幼儿园的经费来源有多种渠道,如政府财政拨款、家长缴费、社会捐赠和幼儿园创收。但实际上前两者才是幼儿园经费的主要来源,社会捐赠和创收获取的经费非常有限,大部分幼儿园是靠财政和收费维持的,缺乏财政支持的幼儿园则只能靠家长缴费维持生存。而政府每年的财政拨款和家长缴费的数据易于获得,且较为可靠,计量方法也相对简洁。有学者认为,计量方法的简洁性是成本计量被理解并且发挥社会作用的前提。〔7〕在有些情况下,简洁可能会以牺牲精确性为代价,但只要可以接受就行;统一可能会忽略个别特殊性,但可以进行说明以供参考。我国关于学生培养成本的问题也有不少研究,但是至今未能得出一个统一的认识。究其原因,是与很多研究者和管理者过于强调“技术”上的精确性而造成方法复杂、难以理解有很大关系。要实现专业人员与公众的有效沟通,方法的简洁和统一是十分必要的。〔8〕

(二)用“以收定支”估算运营成本符合幼儿园成本核算的根本目的和主体诉求

幼儿园教育成本核算的目的和作用有别于企业。在企业生产中,成本核算的目的和作用一是了解产品的成本,以便核算利润,为产品定价;二是为成本管理提供依据,避免成本浪费。因而,企业生产的成本核算要求是较为精确的,他们核算的是全成本。但幼儿园教育成本核算的主要目的是为政府和家长提供成本分担的依据。因为幼儿园的投资者理论上并不以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他们更多考虑的是效用最大化。因此,政府和家长双方主体的诉求是要了解在一定的成本水平和分担模式下,受托的教育机构能够达到什么样的质量;或者在何种成本水平和分担模式下,受托的教育机构能够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简言之,就是幼儿园在花费了投资者提供的资金后能够提供怎样的幼儿教育。因此,政府必须考虑到教育支出并非是对全成本的教育经济学研究,也不是教育财政学或教育财务学那样将教育成本进行会计学上的细分与核算,而是从宏观上对政府负担的教育成本进行分析和把握。〔9〕出于这种目的和诉求的幼儿园教育成本核算只需要了解成本区间,并不要求进行精确的全成本核算。

我国政府对教育机构的经费投入主要包括两大块:教育基本建设费和教育事业费。教育基建费由建设部门单列另拨,构成的是资本性成本。教育事业费则是政府的经常性拨款,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这两种经费构成了幼儿园每年的经常性收入,就是所谓的经常性运营成本,目的在于确保教育机构的正常运行。有研究者对浙江、江西和四川三省108所幼儿园进行调查后发现,幼儿园运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高达82.2%,其中人员成本占65.9%。研究还表明,层次越低的教育阶段,人员成本所占的比例越大。〔10〕在园所规模稳定的前提下,经常性成本的支出每年会有小幅度的波动,但不会有质的差别。因此,抓住了运营成本就是抓住了幼儿园教育成本核算的主要矛盾,通过“以收定支”的方法估算运营成本,可以为成本分担的核算奠定基础。如果核算全成本,不仅难度大,折旧方法和系数难以统一,而且容易将教育基本建设经费和教育事业费混为一谈,与政府财政拨款机制相抵触。

(三)“成本的收入决定论”是“以收定支”成本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和重要依据

早在1980年,美国教育经济学家鲍温(H. R. Bowen)就在他的《高等教育的成本》(The Cost of Higher Education)一书中提出了“成本的收入决定论”(The Revenue Theory of Cost)观点,其核心内容是:一所大学的生均教育成本是由其收入中用于教育目的的那一部分决定的,学校注册人数一旦确定,生均成本就会占学校教育总收入的一部分。〔11〕他通过实证数据说明,社会性的长期决定因素和各大学自主的短期决定因素相互依存,共同决定了教育费用的整体支出。与各大学自主的短期决定因素相比,社会性的长期决定因素在教育费用支出中起支配作用。因为每所高校都会尽可能多地募集经费去追求卓越、声望和影响,在实现这一重要目标的过程中消耗的经费是没有上限的。〔12〕可见,在成本开支合理、合法的情况下,教育机构并不追求成本的最小化,只要没有明确的约束机制,它就不可能主动地控制成本。我国很多研究者赞同鲍温的理论,认为学校教育成本的高低并不完全由学校可能获得的收入总数决定,但是学校教育的成本会受其影响(代蕊华,2000)。袁连生等人也认为在一个特定年份,高等学校的生均成本是由学校各项收人和在校生人数决定的。〔13〕

虽然国家对幼儿园的经费投入远不能与高校相比,但两者追求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具有可比性。因此,“成本的收入决定论”同样适用于幼儿园的成本核算。保持财政收支平衡是维持幼儿园正常教学活动以及提高质量和声誉的需要。有研究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成本分为四类:人力成本、设施成本、教具成本、发展成本,前三类是教育成本的必要构成,最后一类是非必要构成。〔14〕但是,依据“成本的收入决定论”的相关理论,教育机构为实现声誉的最大化,会将必要成本之外的剩余资源投放到发展成本中去,使发展成本也变成了成本的一部分。可见,幼儿园的收入会全部转化为成本,即便不是每年都收支平衡,在若干年内也会基本达到收支平衡。

总之,对幼儿园教育成本进行核算研究是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拨款标准的依据。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实际投入和教育成本补偿之间还有较大的差额,投入缺口较大,而计算出这种缺口则需要在全国开展大范围、大样本的研究,开展这样的研究需要一种简单易行、易于操作的成本核算方式。“以收定支”的成本核算方法由于其计算项目的简洁性、数据的易获得和易统计性,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数据研究的复杂程度,有助于在较大范围内开展调查研究,以促进幼儿园教育成本核算研究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彬.广州市幼儿教育成本与收费标准的实证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4.

〔2〕王晓云.学前教育成本与收费的调查研究:以陕西省A市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3〕康小明.高等教育成本与非营利组织的效率度量〔J〕.教育科学,2005,(5):47-50.

〔4〕王耕.高等全日制学校教育成本计算问题的探讨〔J〕.会计研究,1988,(6):18-23.

〔5〕〔7〕〔8〕王守军.美国对大学学生教育成本计算方法的一次探索:NACUBO学生成本计算方法评介〔J〕.教育与经济,2009,(1):66-67.

〔6〕谢向东.关于高校生均成本的思考〔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56-57.

〔9〕廖楚晖.政府教育支出成本分类与核算的有关问题研究〔J〕.财贸经济,2004,(9):68.

〔10〕T·胡森,T·N·波斯尔斯韦特.教育大百科全书:学前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0.

〔11〕HOWARD R BOWEN.The cost of higher education〔M〕.South Carolina: Jossey-Bass Publisher,1980:17.

〔12〕矢野真和.高等教育的经济分析与政策〔M〕. 张晓鹏,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3〕袁连生,崔邦焱.我国高等学校生均成本变动分析〔J〕.教育研究,2004,(6):23-27.

〔14〕湖北省财政厅课题组.义务教育预算与成本控制研究〔J〕.财政与发展,2004,(10):33.

The Bottleneck and Its Breaking in Cost Research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Kang Jianqin1, Liu Yan2

(1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12)

(2Faculty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作者:康建琴 刘焱

幼儿园成本核算论文 篇2:

让幼儿园教育成本核算更走心的专业手法

近年来,一些幼儿园乱收费、高收费现象时有发生,“天价”幼儿园更是屡见不鲜,引起社会各界对幼儿园收费标准的密切关注与强烈质疑。在这种情況下,各地幼儿园虽然也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收费制度与成本核算标准,但在具体核算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误区甚至问题频发,难以取得家长及社会公众的理解与支持。

从现阶段幼儿园发展模式来看,影响其教育成本构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教育成本”与“教育经费”非常容易在实际核算过程中被混淆,但二者在本质上却是大不相同的。教育成本包括教育经费,它主要是指幼儿园为留住和吸引优秀教师,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保证教育教学体系顺利运行、提高学生生活质量而准备的经费。教育经费则是指国家、政府和社会,针对幼儿园的事业及基本建设所进行的资金投入。

从务实的角度来看,没有一定的利润获取能力,无法开设一个幼儿园,也难以维持幼儿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但是,幼儿园并不是一个完全注重利润,或者以追求最大化利润为导向的纯商业性机构,所以在成本核算方面,幼儿园虽然也注重利润,但更注重教师质量与学生的成长,所以它的成本核算原则上只要达到收支平衡、略有盈利就可以了。
幼儿园教育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其实,幼儿园的成本核算模式、核算过程并不复杂,但也不简单。

首先,幼长园成本核算模式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幼儿园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成本项目的认定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基本原因大体上都是因为核算方式的不正确,以及没有找到适合幼儿园自身特色的核算方式。大多数幼儿园在进行成本核算时,首先会考虑使用概算法,这是因为幼儿园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中会产生大量的额外经费,影响其教育成本的体现。

例如,幼儿园会在在节假日时布置班级活动、为老师和学生们准备节日礼物,有新入学的学生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增添教辅材料,为学生添加课外读物等额外收入或开支等等。这些额外收入的种类大多复杂且形式繁多,难以进行明确分类,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就容易将其遗漏或重复,导致核算结果出现错误。

其次,教师数量存在不稳定性。幼儿园教师队伍本身的人员构成存在不稳定性,老师入职或离职都会对某个周期的成本核算产生较大影响。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幼儿园内部也增加了剪纸、黏土、礼仪培训、国学经典等新课程,这也导致了教育成本的不断提升,在教育成本核算时增添了诸多困难。同时,随着幼儿园生源和教职工队伍的扩张,对优秀教师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相对而言,教师的薪资与福利待遇也应该相应上调,但是一些幼儿园只是一味地强调教师的责任与能力,对教师的付出却视而不见,还要求教师义务加班。长此以往,幼儿园教职人员的流动性就很大,不仅会影响成本核算,也会影响到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改善幼儿园教育成本核算的相关建议

针对幼儿园的特性,以及其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其一,规范收费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收费标准。幼儿园应针对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政策,做好成本收支与支出分类项目明细表,实施分类管理,对不同支出项目有不同的明细。比如购买活动课所需要的黏土工具,在入账时便要将它归类入学杂费项目中,填写支出的日期、金额、购买的地址、数量以及购买人等重要信息。收费标准的制定,要根据国家和人民经济发展水平而动态适度调整,标准并不是长期固定的,要在保证幼儿园整体达到收支平衡的基础上,略有盈利。

其二,提高教师福利待遇,留住优秀教师。

在幼儿园的发展中,教师是其中最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力量。优秀的教师队伍,能够提高一所幼儿园的整体水平。管理者应该明白,教师的牺牲不是完全理所应当的,要加以奖励,温暖教师的心,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争取留住每一名优秀的教师。

总之,要想解决幼儿园在成本核心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以明确的核算理念机制为依据,在核算过程中要以足够的耐心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保证成本核算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谭泽

幼儿园成本核算论文 篇3:

浅谈幼儿园学校的成本核算

幼儿园收费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也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之一。尽管各地收费标准不一,但主要都包括管理费、保育费、杂费、住宿费、冷暖费、借读费以及一些代缴费等项目。而不同类别的幼儿园收费的类型和项目就更加繁杂了,幼儿园收费混乱的情况成为幼儿园体制改革中日渐突出的矛盾,直接牵涉到各类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成本的概念

成本对于不同的研究者来说,不同的研究目的会形成不同的成本观念。在古典经济学中,成本指实际消耗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在现代经济学中,成本指经济资源确定使用用途后所牺牲的其他用途的价值。而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教育,成本则是指开展教育活动消耗的资源的价值。在教育领域,有两个概念经常会被混淆,一是学校的培养成本,二是教育成本。

教育成本指的是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合,即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靳希斌,2005),它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广义的教育成本是指培养一名合格人才,国家、家庭和社会所耗的全部费用,其中包括:第一,有形成本,即可以用货币计量和表现的耗费。它又可分为:社会成本,即国家和社会直接承担的教育费用;个人成本,指学生家庭负担的教育费用,包括学生在校期间交纳的学杂费、住宿费和必要的生活费用等项开支。第二,无形成本,指学生由于把时间用于求学而引起的机会成本。

狭义的教育成本是指高校培养每个学生所耗费的全部费用。主要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①传授知识消耗的活劳动报酬,如教职工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部分、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支出等。②学生助学金(包括学生奖贷学金、勤工助学基金、困难学生补助费)、物价补贴、医疗费用等。③传授知识所应具备的物质技术条件消耗费用,如实验器具、图书资料、教学仪器设备等的消耗。④教学和行政管理费用,包括办公费、实习费、水电费、取暖费、差旅费、行政仪器设备费、校园绿化卫生费等。⑤其他费用,指除上述耗费以外的其他开支,如外籍专家费、外事活动费、学生活动费等。

幼儿园的教育成本是指培养一个幼儿所需要的全部费用,或者说以货币形态表现的、由社会或家庭直接或间接支付的全部培养费用(胡卫,2000)。一般来说,幼儿园的成本包括“经常性成本”和“基本建设”,前者指的是幼儿园为提供教育服务所支付的费用,实际上是幼儿园维持日常运行的成本,后者主要指租金或折旧费。

二、幼儿园的成本构成分析

《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2003年元月27日由国家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卫生部等部委联合发文)中明确指出: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根据生均培养成本、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承受能力等情况,提出对本地区公办幼儿园(班)最高和最低收费标准的意见,经同级财政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审核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一)离退休费以及退职费等补助开支

《广东省物价局幼儿园教育培养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二章第五条指出幼儿园教育培养成本由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这四个部分构成。其中它将离退休费与退职费等开支划归到其中的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里,从而纳入到幼儿园的学生培养成本中。然而根据配比原则,离退休费以及退职费等开支与当期学生的培养无关,此项开支并未对学生培养产生收益,因而依据大多数学者的意见,此项开支应该从学生培养成本中剔除出去。

(二)租金和管理费

过去,幼儿园是企事业的一个部门,场地、房舍无偿供幼儿园使用,也没有租金、管理费一说。因此当幼儿园与原单位剥离,成为独立法人后,幼儿园就不能再无偿使用原单位的地方了。由于捐资办园是一种自愿行为,所以我们不能强制性地要求企事业单位无偿提供场地,所以租金或物业管理费是否成为幼儿园的成本之一应由市场来决定。因此,将其纳入幼儿园成本也是合情合理。当然,教育行政部门也可以对其价格作出一定的限制,避免出现漫天要价的现象。

(三)投资者的收益

投资者收益实际上是幼儿园盈余的一部分,并不属于幼儿园实际支出的成本。按照严格意义上的成本收费,幼儿园实行收支平衡,没有盈余时就更不应该将投资者收益核算到成本里,摊入幼儿园的收费中。这是从幼儿园“不营利”的角度而言的,是一种理论状态。但实际上,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幼儿园都有一定的期望盈余,投资者希望有一定的投资收益,而幼儿园希望能有一定的发展积累。所以它的成本收费应该是:成本收费=成本+期望盈余。因此,无论是“营利性幼儿园”还是“非营利性幼儿园”,在实际支出成本的核算上都是一样的,差别应当在期望盈余上。所以对“非营利性幼儿园”的盈余范围作出限制,既保证幼儿园的收费让家长接受得了,又能让幼儿园和投资者有所受益。

(四)经常性成本的项目内容

前面我们提到,幼儿园的经常性成本,是幼儿园提供教育服务、维持日常运转所需的费用,不属于供教育服务的费用,应当从日常成本中剥离出来。而各幼儿园在进行计算核定的时候,成本项目也是五花八门。一般来说,幼儿园的经常性成本可包括这样几大类:工资、公务费、业务费、修缮费。各项目的具体费用内容如下:

(1)工资。工资是幼儿园日常运行成本中最大、最主要的项目,在这里指幼儿园支付给教职工的各项费用。由于人事制度改革,各幼儿园在工资的构成上都不一样,因此,工资的成本内容也就有差别。

(2)公务费。公务费是幼儿园用于教学和管理方面的日常支出,包括办公费、邮电费、水电暖费、差旅费、车辆费等。

(3)业务费。业务费是幼儿园为完成教学业务所支出的消耗性费用和易耗品购置费,包括教学和活动所用的玩教具、图书资料、文具费、资料讲义费等。

(4)修缮费。幼儿园房屋、建筑物及附屬设备的维护和修理费用,如教室、办公室、活动场地、大型器械、水电气的维护、加固支出等。对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费用应计入本学年的教育成本;对于大修费用,应按修理间隔年限分期摊算。

然而这其中的一些费用(诸如某些会议费、招待费等)也与学生培养无关,在核算时这些费用也不应该纳入到学生培养成本中。所以在核算幼儿园成本时,应该在上面的基础上尽量细化,以防止宽泛而看不到幼儿园的实际支出情况。

二、幼儿园成本的计算方法

(一)幼儿园成本计算原则

虽然目前幼儿教育还没有列入义务教育,但幼儿园的成本收费不应该以营利为首要目的,而是要考虑幼儿园目前的状况。因此,幼儿园的成本计算应该考虑以下原则:

1.实际成本计价原则。指培养不同层次人才实际投入的人、财、物的货币表现值,按实际成本计价方法核算,方法简便,结果也较准确。

2.会计期间学年制原则。指的是要求教育成本核算期间的划分不同于企业会计期间的划分,不能采用日历年制,而是采用培养周期学年制。这里所说的培养周期是从培养对象入校至毕业的这段时间。

3.权责发生制原则。在学生培养期间,培养投入与收益对象的培养进度往往是不同步的。如教学仪器、设备、房屋、图书等,在一定时期内均为一次性投入,这些投入可以培养很多届学生。一般情况下,投入在先,实施培养在后。因此,先开支的费用应按照比例计入当期和以后各期的教育成本中去,而不能将当期开支的所有费用全部计入当期的教育成本中去。因此,要增设“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累计折旧”三个总账科目。“待摊费用”账户,是用来核算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次性投资可在本学年和以后各学年重复使用但又不构成固定资产的图书资料、低值易耗品、小型仪器、仪表等的购置费。该费用需要分摊到以后各学年的成本中去。“预提费用”账户,是核算应属于该学年成本负担,尚未支付但预先按规定提取计入本学年的费用。“累计折旧”账户,是用来核算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过渡性科目。或考虑综合采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原则。

(二)幼儿园成本的计算方法

1.会计调整法。用学校现有收付实现制基础上的会计资料,按成本计算原则进行调整,将教育经费支出数据转换成学生培养成本数据的方法。如果教育和财政部门制定统一的调整规则,计算学生培养成本并编制报送培养成本报表作为学校的一项基础工作,就可以得到系统的培养成本数据。这种转换调整的基础是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和成本计算方法,故称为会计调整法。在还未建立学校成本核算制度的情况下,通过会计调整法可获得比较准确的学校微观层面的学生培养成本信息,是一种可行且经济的办法。

2.统计调查法。利用现有的教育经费统计资料或抽样调查获得的资料,经过适当调整后获取学生培养成本数据的方法。

3.会计核算法。根据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利用会计系统,通过设置、登记账簿,记录教育资源的耗费,计算培养成本的方法。系统、准确的学生培养成本信息(机会成本除外),只能来自会计系统的账簿记录。

因此,只有遵循科学的原则,确定科学的成本,实行科学的核算方法,才能真正将幼儿园的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从而根治幼儿园乱收费的行为。

参考文献:

[1]王善迈.教育经济学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文兆丰.探讨幼儿园成本收费[J].学前教育研究,2003.10.

[4]张咏.幼儿园收费制度改革:实行成本收费[J].教育导刊,2003(10).

[5]李彤.高等学校会计[M].北京:中国物价局出版社,2002.

[6]林钢.高等教育成本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作者:康凌冰

上一篇:证券法投资评析论文下一篇:专业性物资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