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世界网络管理论文

2022-04-17

【内容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极速发展,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渐突出。本文简单总结了网络成瘾的概念及类型,阐述了网络成瘾危害身体健康、容易荒废学业、损害精神状态、诱发不良行为、恶化人际关系等负面影响,分析了导致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内外部因素,从而根据社会、学校及家庭三方面的剖析进一步探究了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教育对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虚拟世界网络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虚拟世界网络管理论文 篇1:

论虚拟社会管理创新的价值

摘要:现阶段我国对虚拟社会的管理仍然处于政府主导、公民被动参与的状态。这种状态无法与现代社会发展催生的虚拟社会相适应,因此虚拟社会管理已成为紧迫且有挑战性的时代任务。基于此,本文解释了虚拟社会的定义及特征,分析了我国在虚拟社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我国虚拟社会管理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虚拟化;社会管理;创新

基金项目:上海政法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构建对策研究”(2020XQN06)。

虚拟社会是现实社会的一种“镜像”,虽然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同时也有许多问题,如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网络虚假谣言等,创新虚拟社会管理已成为新公共管理的一个新课题。新公共管理理念和模式的转变,正是顺应社会结构和社会管理体制的转变过程。这种变化既是社会资源配置制度化设计路径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结构主体再整合过程设计路径的集中体现。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催生出更复杂的虚拟社会,需要对其进行多层次的管理,而现阶段我国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模式主要是政府主导、由国家引导和控制。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渐渐不适应当前的需求,要针对新情况,创新虚拟社会的管理方式,形成多方参与管理的新局面。

一、虚拟社会的定义以及特征

1.虚拟社会的定义

我国学者对虚拟社会的定义尚未达成统一的观点,现阶段普遍认为虚拟社会就是网络社会。因此虚拟社会的定义借助了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活动主体在科技创造出来的空间中,以声、色、光、影、电作为表现形式,在网络上释放情感,进行人与人的交流,从而形成了一个人文空间。有部分学者觉得该观点过于狭义,认为虚拟社会不能等同于网络社会,前者的范围更大。但是从现阶段我国对虚拟社会的研究成果中可以发现,大多数学者把虚拟社会当成是一个社会系统,与现实社会平行,等级相同。因此,虚拟世界中许多事情的发生,并非没有缘由,它可能是公众在现实社会中一些行为的投射。公众不知不觉地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带入到虚拟的社会空间,并在虚拟世界中得到一定传播。同理,虚拟世界中也会发生或者产生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会被网友们引入到真实的生活空间。这就是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相互作用。

2.虚拟社会的特征

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虽然联系紧密,但虚拟社会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社会系统,具备四个特征。

一是具有虚拟性质。虽说虚拟社会的活动主体也是人,但是在虚拟社会中,人的行为已经变成非实体化的符号,具有虚拟化性质。因此,在虚拟社会里,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人的活动不会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影响。

二是具有无序性质。由于虚拟社会自身具备虚拟化性质,因此人的自由度比较高,可以随意决定是否要进入或退出虚拟社会,再加上在虚拟社会中,很难全面了解或掌控一个人的活动轨迹,因此人在虚拟社会的活动具有无序性质。

三是具有群体性质。人具有群居意识,无论是在现实社会中,还是在虚拟社会里,都需要得到关注、认同等,因此在虚拟社会中,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很容易聚集在一起,极易形成组织,如粉丝团、QQ群、朋友圈等,具有明显的群体特征[1]。

四是具有匿名性质。虚拟社会是虚拟出来的,真实个体不会显示在虚拟社会里,取而代之的是一组组数据。基于此,活动主体为了便于在虚拟社会中活动,往往会隐藏自身的真实身份,而这也容易造成虚假信息的传递,扰乱虚拟社会的秩序安全。

二、我国虚拟社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众所周知,网络是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相结合的存在于意识中的假想形象。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有着固定的结构,它们是互相构建、互相成就、互相作用的。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呈现出当今人们所处的真实生存世界。由于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虚拟社会管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具体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监管力度不够大

虚拟社会让信息之间的交流更方便,扩大社会互动,促进社会互助,使得公民的社会融入度更高。然而,虚拟社会并不是一个我们理想中的社会,就如一枚硬币有两面,任何一件事都具有两面性,虚拟社会中还存在着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虚拟社会虽然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它是完全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网络社会分化突出、网络信息安全难以保证、网络环境意外频发等问题,损害了公众对于互联网下社会管理的信任。现阶段我国对虚拟社会的管理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对虚拟社会的监管比较松散,无法确切认清虚拟社会管理的重要性[2],监管技术相对落后,尤其是缺乏互联网技术和设备的创新能力,导致我国在虚拟社会监管中出现盲区,对虚拟社会管理的难度加大。

2.制度建立不全面

我国虽然颁发了不少关于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但是在立法方面,对虚拟社会的管理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并未建立起完整的法律体系。再加上虚拟社会的特殊性质,出现在其中的问题没有可比性,立法缺乏依据与统一标准,导致虚拟社会立法变得更为复杂,在立法时容易出现不严谨的现象,加大了虚拟社会的管理难度。

在执法方面,国家并未建立健全的监管部门。没有明确的虚拟社会管理部门,对虚拟社会的监督管理通常是由几个相关部门负责,例如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国家保密局、信息产业部等不同部门。由于各部门工作职责不同,权限不同,容易出现一些管理上的盲区。总而言之,机制的不健全不利于虛拟社会的管理。另外,目前我国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整合多方资源,难以调动第三方组织对虚拟社会管理的积极性。

3.道德教育的缺失

虚拟社会具有虚拟性、无序性、匿名性等特征。因此活动主体在虚拟社会中的自由度较大,进入虚拟社会时并未受到太多限制,无论活动主体的道德素养或文化水平如何,都能进入到虚拟社会中,从事的活动也不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正是这种宽松自由的环境,使活动主体的自我约束能力下降,责任感减少,导致在虚拟社会中,活动主体会放纵自己的行为,容易出现道德风险。在虚拟社会管理中,对活动主体的道德教育明显比较匮乏,而且政府引导网络舆论的能力较弱,网络上容易出现过激言论,形成不良舆情。

三、我国虚拟社会管理的创新模式对策

与传统社会相比,虚拟社会存在一些基因突变,具有“流动性”“民族性”“人的身份”“云智能”“技术接入”等新特征,旧的管理和控制方式面临挑战。在虚拟社会管理领域政府与社会的博弈中,政府有法律优势、资本优势等,社会的优势主要是:流动性、规模、道德、理性和工具。基于对网络虚拟社会管理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现有学术研究成果的分析,我们认为只有重新诊断网络虚拟社会的成因,回应其新旧两面,才能有助于找准重点,实现长效治理[3]。

1.应对流动:虚拟社会的动态管理

所谓虚拟社会的移动性,是指虚拟社会中个体或群体从一个事件快速转移到另一个事件的能力和禀赋。由于网络参与的便利性和低成本,传统社会身份的缺失和地域限制的消失,参与虚拟社会的成员是不确定的,参与群体表现出高度的流动性。对虚拟社会中的群体流动最恰当的比喻可能是天空中云朵的聚集和分散。网络集群行为看似是社会群体的集合,但实际上是事件和话题的集合,他们的内部构成、观点和群体属性随时随地都在变化。

许多网民认为,虚拟世界具有的独特性质就是其流动性,政府针对这一性质应采取合适的方式管理,比如动态跟踪。网民有着一定的流动性,他们可以在任何平台移动地发布自己的言论。因此,政府需要更新应对现实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经验,坚持对话协商,采取灵活宽松的治理方式,构建虚拟化背景下的社会管理的动态跟踪系统。

2.规模反应:虚拟社会中的差异管理

所谓虚拟社会规模,是指网民在虚拟社会中的大规模聚集。他们很容易摆脱传统社会的种种束缚。正是因为利益、共同的话语关切等因素,他们才能在短时间内因为共同的关切聚集上千名成员。这些网民的数量往往超过真实人群聚集的数量数千倍,形成一个超大规模的“网络集群”。这个集群拥有一定数量的网络群体,他们没有特定组织,但是却有着既定的目标。他们在一定环境下产生,并且有一定的影响力。网络集群也是网民的一种权力形式,是一种非日常性的群体和暴力的力量。集群可能拥有共同的利益,也可能以对抗的状态聚集在一个话题上。同时,当每一个个体所争取的利益被集合在一起后,就会变成这个群体的利益,这样的集体心理上的效应就会被无限放大,最后形成不可估量的集体压力。网民的大量讨论催生社会热点议题,热点问题的关注度取代过去广场抗议的次数成为判断意见力度的新指标,可能会对公共管理者的决策造成一定影响。

3.回应“人的身份”:虚拟社会中的身份管理

所谓虚拟社会中网民的“人的身份”,是指所有网民都提前拥有的一种道德授权。在西方语境中,人的道德授权已经存在于古希腊的政治话语和组织体系中。而启蒙运动重构了“人”的价值,是对有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的价值重估。在中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实践理性的体现和抽象意义上的人民认同几乎等同于先验假设的合法性和正确性。在传统社会中,由于物质空间的限制,“人”的个体就像一块松散的沙子,每个个体都难以与集体竞争。通过虚拟世界,社会公众多了网民这一重身份,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被连接起来,网民群体意见在一定程度上被用来指代民意。在虚拟的世界中,网民用他们独特的身份,发挥言论自由的权利。这个时候政府需要采取一些手段来应对,不仅要管理这些平台,而且要扩大宣传,加强教育,采取多种措施引导网民合理合法行使权利。同时,要以科学理性的精神纠正只看统计数据的肤浅,还原真实的现实,倾听真实的公众诉求,建立健全以平等与理性为导向的社会协商对话机制。政府对虚拟社会的管理不能停留在手段的创新上,更要重构“官民”关系,了解虚拟社会多中心格局的客观事实。忽视这一事实的单一主体治理理念和方法,会阻碍虚拟社会管理绩效的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下的虚拟社会管理工作极为迫切,社会管理的创新也至关重要。由于虚拟社会本身的特殊性,虚拟社会的管理面临诸多挑战[4]。虚拟社会管理的创新,可以为当前的虚拟社会管理提供一条有效的理性路径。虚拟社会管理创新要结合网络信息社会的具体特点,在摒弃落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的虚拟社会管理模式,从而实现虚拟社会管理与现实社会管理的有机联系,形成良性互动,有效推进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參考文献:

[1]文武.创新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逻辑必然和策略思考[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2(6).

[2]阎杨.网络虚拟社会的法律治理之研究[J].法制博览,2018(1).

[3]黄艳.网络舆情管理引导下的虚拟社会管理创新研究[J].大舞台,2012(2).

[4]邢朝国,郭星华.网络立法与虚拟社会的法律治理[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34(6).

责任编辑:罗钰涵

作者:侯天佐

虚拟世界网络管理论文 篇2:

浅析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教育对策

【内容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极速发展,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渐突出。本文简单总结了网络成瘾的概念及类型,阐述了网络成瘾危害身体健康、容易荒废学业、损害精神状态、诱发不良行为、恶化人际关系等负面影响,分析了导致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内外部因素,从而根据社会、学校及家庭三方面的剖析进一步探究了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 网络成瘾 成因 教育对策

前言

2018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已达55.8%。同时,学生群体占中国网民的比率最高,已超总网民人数的四分之一,而10~19岁的网民比率则约为五分之一[1]。这段数据清晰地表明,有接近1.52亿以中学生为主体的10~19岁的青少年接触到网络成为网民。另外,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我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7.0小时,并且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4.42亿,约占整体网民的六成之多。网络的普及率及使用率之高,且网络游戏关注度之高,极易引发巨大的网络成瘾问题。因此,重视互联网对中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积极探索中学生群体网络成瘾的表现和成瘾原因并寻找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已成为教育在网络这一大环境下应当面临的热点问题。

一、网络成瘾的概念及类型

1.网络成瘾的概念

网络成瘾一词最初由美国精神病学家伊万·戈德堡提出,用来描述沉迷于网络世界,过度使用网络进行游戏、信息收集、聊天等一系列活动,并因此产生严重的心理及生理问题的一种现象。

2.网络成瘾的类型

心理学家阿姆斯特对网络成瘾类型的划分比较全面,他对网络成瘾的不同方面进行了划分,认为网络成瘾可分为五种类型[2]:

第一,网络色情成瘾。指沉迷于有关成人话题的网站扮演成人角色,下载色情图片或影视作品以关注网络色情文学,浏览色情网站进行网上虚拟的交往性经验以及网络性爱等等。

第二,网络关系成瘾。指沉溺于通过微信、微博、QQ、Facebook等网络聊天工具进行网上聊天或通过色情网站或专门的交友网站结识虚拟世界的朋友。

第三,网络强迫行为。指一种执着于在线赌博、交易、游戏或购物、拍卖等行为的,在难以抵抗的冲动驱使下的网络行为,以逃避现实世界的学习或工作职责及重要人际关系。

第四,信息收集成瘾。指由于网络信息的丰富性、便捷性及易取得性导致长时间地以较低成本进行充分的信息收集,不论是有用或无用、有害或有益。

第五,网络游戏成瘾,指以男性为主的学生群体沉溺于网络游戏,在画面精美、声效精良的网络游戏中体验惊险刺激的操作过程,从而在虚拟世界获得某种成就感与心理满足感。

二、网络成瘾对中学生的影响

网络成瘾对于中学生的消极影响是潜在而持久的,造成的危害也是广泛而深远的。笔者以为,危害身体健康、容易荒废学业、损害精神状态、诱发不良行为、恶化人际关系这五点能够将网络成瘾的负面影响进行概括。

1.危害身體健康

毫无疑问,中学生沉迷于网络,首先危及身体健康。长时间无休止地面对电脑会损伤学生的视力,加速近视的可能。而一直保持同一坐姿也极易影响中学生的骨骼发育,易形成弯腰驼背的状态甚至畸形。再者,沉迷网络的人通常会通宵上网,如此作息不规律将极大地损耗肾脏功能,对中学生的身体造成由内而外的损害。

2.容易荒废学业

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如若沉迷网络,则将自己的注意力与精力全部转移,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少之又少。学生在学校无法集中精力,同时记忆力变差导致学习能力低下,还会产生厌学心理甚至为了迎合自身的网瘾产生逃学的念头乃至付诸行动,从而荒废学业。

3.损害精神状态

中学生沉迷网络的另一大危害就是对精神和心理的侵蚀与迫害。看似热闹的虚拟世界使得中学生不再注重现实生活的交往,过多地依赖网络导致其封闭而孤独。而虚拟世界实际上并不能满足中学生内心的空虚,无法得到正常的温暖与关心。久而久之,焦躁、孤独、抑郁等严重的心理问题也会一步一步地侵蚀中学生,从而影响其学习和生活。

4.诱发不良行为

在绝大部分网络成瘾者的上网类型中,网络游戏无疑是最佳选择。而暴力、色情等元素在这些网络游戏中屡见不鲜,学生长时间接触这类游戏,极易诱发不良的行为习惯。沉迷网络游戏或网络视频使得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代入感很强,于是打架斗殴、偷盗欺骗等不良行为则通过学生的效仿得以实现。

5.恶化人际关系

中学生长时间将身心投入网络当中,便会受困于虚拟世界的交流方式,从而忽视与身边人的健康的交往。而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或不称心的事件使得自身对于网络的向往和依赖逐步加深,从而更加趋向于逃避现实生活,拥抱虚拟世界,以获得所谓的存在感和关注度。

三、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

(一)外部原因

1.社会因素

首先,中学生接触到过多的低俗媚俗的网络文化产品,这些产品近年来大量的出现毒害了学生的身心和思想。其次,全国范围内存在许多受利益驱使的毒网吧、黑网吧,加之执法部门监管不力导致其泛滥成灾,而网吧行业中存在的不规范经营、非法经营如在学校附近开设黑网吧、留宿中学生等行为更是荼毒中学生网民。再次,一些游戏开发商利欲熏心,未对中学生的网络游戏时间进行严格监管与控制,只为谋取更多的利益而忽视了自身的社会责任。

2.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阵地,学校因素当尤为重视。首先,目前素质教育脱离不了应试教育的模式,课业繁多给中学生带来过大身心压力,不少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减压。其次,学校的网络教育不甚全面,教育内容局限于技术操作的传授,缺乏必要的网络安全教育及网德教育。再次,学校对于学生校园网络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管理,使校园网为学生娱乐所用。另外,学生在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将直接或间接导致学生增强网络成瘾的行为。最后,教师对待网络特别是网络游戏的行为和态度,也会对学生网络成瘾的倾向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良的学校环境极易引发学生的逃避、厌学情绪,而网络成瘾极可能成为学生选择的方向。

3.家庭因素

家庭当中学生与父母的相处方式、生活方式,特别是家长对于孩子的教养方式,对学生的网络成瘾行为极具影响。父母与孩子间的言语冲突、肢体冲突、低质量的家庭氛围以及父母对于孩子成瘾行为的积极态度都能够轻易提高学生对于网络成瘾的倾向程度。父母教养的方式如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或保护等等,对于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的产生皆有密切联系,说明中学生的网络成瘾极易受到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的影响。

(二)内部原因

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产生,究其内因,最重要的是虚拟世界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满足其在现实生活不可得的需求。以下将分为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个性因素及网络特性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生物因素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中明确指出,生理需求是基础需求,是处于其他所有需要之前最基本的要素。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对“性”的概念不明确,而网络中大量低俗的色情的、有害的信息能够满足学生的生理需求。

2.心理因素

一些中学生在学业、家庭或人际关系等交往中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且难以处理,也不愿与人沟通时,往往会去虚拟的网络世界如在激烈的网络游戏过程中寻找慰藉和成就感,以逃避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感情无法表达或无法宣泄之时,也会将其欲望或负面情绪传达到虚拟世界当中,在虚拟世界的宣泄是尽情的、不受控的。大多数中学生认为只有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当中才能够遇见所谓的“知心人”,才能够获得别人的认同并感觉到自身的重要性。这些都充分展现了心理学当中的心理补偿作用、替代作用、幻想作用、安全需求、认同及归属等作用,以满足中学生所谓的成就感、价值感和本能需要。

3.个性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不善言辞、内向且偏向孤僻的学生,无法很好地经营一段人际关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当中,无需顾及个人感受,能够将自身的情感或性格自由释放。而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对于自己的目标和未来十分地迷茫,于是沉溺于网络能让他们享受一时的快感与满足。这些中学生的个性使其更趋向于看似美好的网络世界。

4.网络特性

随着时代发展,网络社交化倾向愈发明显,而互联网最大的特性在于用户之间的交流能够自主选择匿名,使用灵活而匿名的个人身份,能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尽情表达自己的看法,不受约束且无需承担后果。而在网络世界当中,所有用户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大家都能享有丰富的网络资源,亦能随时选择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内容。所以说,上述一切都成为中学生追逐网络世界的诱惑点。

四、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教育对策

针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问题,不论是社会、学校抑或家庭方面,教育者都应认识到沉迷网络的危害,认识到问题的严重程度,应当意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责任,扛起责任以帮助学生走出网络成瘾的“毒区”。同时也应能够看到自身的能力,清楚能否给孩子们带来阳光,以及怎样给予他们未来。这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进一步分析。

(一)社会方面

社会加强网络传播管理,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打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目前主要通过网络立法和技术控制的手段对网络传播进行管理,这两种手段皆须加以完善。针对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应具体完善,在加强立法的同时应加强执法力度,坚决打击并取缔违法成立的网吧和网站。此外,相关部门应当实时加强技术操作研究,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适时对不良信息进行有效的监测,并及时清理、清除垃圾信息、有害信息。

(二)学校方面

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其教育主渠道的作用,要将对中学生进行网络文明、网络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整体规划中,针对当前中学生上网聊天、游戏无节制、无自律等现象带来的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和一系列社会问题,教育中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合理地利用网络,积极引导他们从自身做起,自觉规范网上言行。

1.学校应当适量增加网络教育相关的课程的设置

教师及学校工作人员应当教授学生正确、合理使用网络的方式方法,并传授相应的法律知识和条文,让学生能够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通过法律意识的指引,增强网络法律意识、网络道德意识。学生在网络教育课程中能够有效提高网络自我保护能力,形成道德自律。

2.学校和班级应重视开展中学生的“第二课堂”即课外活动

第一,学校和班级可以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以丰富校园生活,如身心健康教育、生命意义教育以及各式各样的主题团队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如:征文、网络知识竞赛、班级联谊活动、交友活动、网上论坛、班级主页等等。

第二,可让学生进行社会活动体验以提高心理社会能力,如拜访名师参观名校、社区义务劳动等,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更加充实的心理及社会体验。

3.学校要做好宣传工作,并开辟网上心理咨询

学校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并加强宣传,定期开展有关网络安全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网德教育的讲座并开通网上咨询,积极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对于有网络成瘾倾向或已经深陷网络成瘾的学生,给予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运用个案治疗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改善其接触网络的心态并且能够自主寻找其他放松的方式。对于中学生现实生活的交往应适当给予科学的、专业的指导,端正其对待现实生活人际关系的态度。

4.学校应建立健全校园网络管理制度

学校加大基础硬件的建设,将学生的校园网使用行为纳入学校的直接管理中,更直接地针对中学生上网行为进行监督,积极引导并传授健康、正确上网的方式。同时,充分利用校园网的管理和建设,搭建师生、家校之间有效、平等沟通的良好平台,使校园网真正发挥其正面作用。

(三)家庭方面

在中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家庭无疑是学生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和发展的重要推力。家长应时刻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引导个体确立健康的生活目标,营造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家长应当严格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并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若发现孩子有网络成瘾的倾向,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积极沟通、与学校联系查明原因或请心理医生进行相应的治疗等等。

并且,父母应尽可能地接触并熟知网络空间的操作流程,这样才有可能了解并帮助孩子辨别网络上的信息,并能对孩子经常光顾的网站进行安全甄别,过滤不良信息,以督促孩子积极遵守网络规则。家长在现实生活中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与尊重,维护好、建设好平等和谐的家庭,如此便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从而避免互联网的消极影响。

结语

互联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馈赠给人类的礼物。目前为止,网络的普及率

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几乎人人都能接触到网络,而互联网也极大的丰富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网络的“双刃剑”性质决定了其势必产生负面影响。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都有着密切关系,各方面消极因素结合极易产生巨大的危害。究其原因,仍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三者共同的努力,帮助学生提高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学生合理、正确、健康地使用网络,使网络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同时能将身心投入到现实生活中,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李静.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J].中国广播,2018(3):96.

[2]李亚杰.五类网络成瘾[J].成才之路,2007(26):26.

[3]赵腾,李丹.中学生网络成瘾与教育对策[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7):34-39.

[4]刘丽平.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教育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24-26.

作者简介:田金雨(1995年-),女,汉族,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田金雨

虚拟世界网络管理论文 篇3:

虚拟实践中主体性困境

摘 要:对虚拟实践认识的不断加深,推动了网络世界中主体、客体、工具之间关系和作用的相关研究。网络信息给予人们生活、工作提供便利优越的同时,也使主体陷入了困境。阐述了网络环境中主体性困境的具体表现,分析了造成主体性困境的原因和过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字:虚拟实践;主体性困境;对策

“虚拟实践是主体按照一定的目的在虚拟空间使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1]虚拟实践的发展和崛起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实践模式,并为当代哲学和科学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课题。网络世界中主体所表现的各种认知行为和活动行为深刻体现了虚拟实践的特点和模式,它是虚拟实践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所以我们开展网络世界中的虚拟实践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网络是21世纪最具革命性的科技力量,它广泛渗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网络世界中的虚拟实践是突破传统实践方式的新形态,为高扬人的主体性创造了广阔舞台。网络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往方式,弱化了交往的时空障碍,扩大交往范围,提高交往速度和效率。信息时代的来临极大地提高了人的主体性,但是利弊互存,无可否认的是网络对人同样也有消极影响,它在某些方面抑制和束缚了主体性的发展。

一、网络世界中主体性困境具体表现

实践是由主体、中介和客体构成的。虚拟实践是实践在新时代产生的一种新的形态,那么笔者也就从主体、中介和客体三者关系的角度分析虚拟实践中主体性困境的具体表现。在网络时代的虚拟实践中主体即人,中介即计算机和网络,客体即信息。

(一)从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方面看主体性困境

从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方面看主体性困境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主体的依赖性、盲目性和奴役性。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轻轻按动鼠标就可以瞬间置身于信息的海洋之中,被海量的信息所包围。同时强大功能的搜索引擎可以让人们更加快捷地搜寻到自己所需要的相关信息。人们逐渐对这种信息传播搜索方式熟悉之后,就会对其形成一种依赖。我们需要什么信息文稿,就会上网百度一下,选择符合自己要求的资料,复制、粘贴、编辑完成。这样的现象随处可见,在学生中间尤为明显。长此以往,人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思维能力都会退化僵硬。

网络信息属于一种资源,随着网络技术在全世界的普及,信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共享。但是,海量信息难以保证科学性、合理性、真实性,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源,主体需要明确大部分信息属于感性材料,需要我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运用我们的大脑思维力进行加工、提取。

(二)从主体与工具媒介之间关系方面看主体性困境

虚拟实践活动离不开良好的软件系统开发。一方面,从事软件系统开发的人主要是网络专业人士,软件的编辑渗透着极少数人的思维和意志,而其他从事虚拟活动的人只能听从安排,一步步按照指示运行点击,实际上有能动的“理性人”沦落到处于被动地位“参与者”。另一方面,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应用型软件升级更新的速度很快。软件的升级意味着软件的功能逐渐强大。人们运用起来会越来越简单,越来越便利。人们通过工具来代理自己的活动,克服自身的不足。比如,现在中国存在一个现象,人们的汉字水平呈现下降趋势,许多人甚至提笔忘字。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通过文字软件工具输入电脑中,只要打出一连串拼音,软件会自动生成汉字,这就是人们对汉字的记忆掌握能力在下降。随着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模式化和工具功能性的日益增强,人们的头脑变得越来越简单,人的主体地位受到巨大冲击。

(三)从主体之间关系方面看主体性困境

主体交往方式符号化、数字化、虚拟化造成了现实生活中交往障碍在信息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打破传统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时空障碍,扩大了交往空间与范围,缩小交往距离,不管交往主体身份、地位、相貌、职业、年龄、性别如何,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平等交往。但是从某种意义上看,这种交往方式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人们之间的关系逐渐退化为网络上符号之间的联系,由于人们是以符号身份进行交往。这种交往主体的抽象化更进一步消解了人的情感特征、价值和多样性,最终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疏远,情感淡薄”[2]。

(四)从主体自身关系方面看主体性困境

多重角色的变换。互联网技术为人们进行虚拟活动搭建了平台,从而以网络为主要内容的虚拟世界便成为人们的另一个生存空间,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人们可以获得现实生活中不易得到的成就感、自由感,可以做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享受各种快感。然而一些人由于过于迷恋网络中的虚拟世界,逐渐在其中产生了虚幻感、模糊了现实生活和虚拟生活的界限,常常迫切希望把网络上得到的成就感带回到现实中,同时他们发现虚拟和现实产生了强烈冲突。如果人们不能及时地做角色转换。“逐渐脱离以往现实社会生活的轨道,时常在虚拟与现实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生活世界中来回穿梭和转换,由此造成虚拟世界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观念和角色定位之间的差异、矛盾和冲突,这种冲突的频繁发生将可导致主体人格的分裂,削弱人们的主体性。”[3]

网络道德有效性受限。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这给人们一个错觉,彷佛人们进入了网络世界就进了自由王国一样,“网上无法可依”成为一些网络主体的信守的网络规则。从而,他们“遗忘了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做出违背道德,甚至触犯法律的行为”[4],从而导致网络道德失效现象频发,造成网络秩序混乱,网络风气不健康。

二、网络世界造成主体性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虚拟世界具有区别于现实世界的特征,这是根本原因

笔者认为,造成虚拟实践中主体性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在于虚拟实践具有区别于传统实践的特点,即虚拟实在性。虚拟实践具有一种独特的“虚拟实在性”。在虚拟实践中,主体摆脱了以往受制于物质实体并事必躬亲地从事实践活动的地位,第一次可以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把现实社会活动信息经由计算机网络符号处理和合成转换,从而使自己超越了传统的现实社会,置身于一个新的“虚拟性关系实在”的虚拟社会中。人类从物质和能量为基础的平台转换到以网络为基础的平台之中。

(二)主体在虚拟世界中的隐匿性与高度物化是主要原因

在虚拟世界中,主体不具有在现实世界中十分显著的特征,比如,性别、年龄、身份、职业等等,而在从事虚拟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主体可以任意隐匿姓名、性别、年龄,对其作故意改动。人们在虚拟空间成为一个“假面人”或是变成了符号。比如,在QQ上聊天,你只知道对方的QQ昵称或网名,你可能对他的真实姓名却全然不知。主体戴着面具可以不加修饰把内心所想表达出来,可以创造出一个与现实世界性格差异很大的角色在网络舞台上尽情狂舞。但在很多时候,网络舞台上只认符号不认人,交往变成了假面人的交往,而主体在现实中的交往减少,人与人之间更加疏远。

(三)网络技术不完善,管理手段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网络技术发展势头迅猛,网络世界和区域无限度扩大,但是网络管理却严重滞后。网民在虚拟空间中可以自由发表评论,发布传播大量信息,造成信息过剩。虚拟信息和无价值信息严重阻塞和污染了网络环境,对网络主体意识带来了不良影响。网络技术的不完善和管理手段的不健全,给一些不良之徒以可趁之机,他门因自己的行为不受外界压力和法律后果而使处于虚拟世界中的主体处于“无约束”状态。这样一来,网络环境将恶化,主体难以辨别信息真伪,很有可能会给人们带来利益损害。

三、走出网络世界中主体性困境

通过笔者对以上虚拟实践之网络世界中主体性困境的具体表现和原因进行的分析,针对关键问题和要点,本文给出以下五点建议和对策。

(一)提高计算机技术水平,增强主体心理自控能力

在网络世界中,自控力显得十分薄弱,这就要求计算机科研人员针对这一问题研发出高智能的计算机软件,监控上网者上网时间,测出个体身体情况和疲劳程度,然后电脑会根据个体情况发出提示、警告或自动关闭,在主体个体情况恢复正常时方可再次使用。现在,一些儿童网络游戏已经进行这方面的改进。如,广受孩子们欢迎的赛尔号,孩子们登陆赛尔号一定时间,赛尔号会提示电量不足,最终孩子被迫离开游戏。完善网络信息发布管理制度,提高主体信息选择能力。

(二)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近几年我国网络发展速度比较快,已经大大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是我国对别国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系统软件仍存在过分依赖的问题,我国应提高网络和计算机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并紧跟时代的脉搏,创造出属于本国的优先品牌。相比之下,西方国家的网络技术比较发达,相关经验比较丰富。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强网络技术和建设问题的合作。有利于在网络基本准则上达成全球共识,有助于推进全球网络道德建设,维护正常的网络运行秩序。

(三)引导网络主体进行直接地、现实地交往

现代社会中由于生活节奏比较快,工作压力极其大,竞争激烈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的交往是为了个人的经济利益在奔忙,缺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交流。于是人们更愿意在网络上找朋友倾诉生活和工作上的不如意,久而久之人们越来越迷恋网络,主体的各种能力都在丧失。我们应该与网络保持相对独立性,适时地走出网络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这是人本性的需要;我们应该多多参加一些社会、社区的集体活动,只有现实社会中人与人面对面的、直接的交往才能实现人们之间更加真实的感情交流和互动。

(四)强化网络主体道德自律,制定相关网络法律法规

我国政府对于互联网相关法律的制定是十分重视的。从1991年开始,国家和各地区相继制定和颁布了关于互联网的各项法律法规,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法律法规也在不断的完善之中。这样才能有力地推动网络伦理的发展,从而促进一个有序的网络社会。

网络世界中虚拟实践对主体的影响不容忽视,其中有利有弊,为促进主体能够健康良好发展,我们必须先对影响过程和作用进行深刻认识和分析,然后及时整顿网络、提高自律性。

参考文献:

[1]张明仓.虚拟实践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2]刘利.信息时代的主体性嬗变与建构[J].理论探索.2005.

[3]彭进清.网络空间人的主体性的消解和建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

[4]詹志华.虚拟实践主体发展之哲学审思[J].科学·经济·社会,2006.

作者:郭 妍

上一篇:电力系统信息安全论文下一篇:汽车电子领域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