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企业软件工程论文

2022-04-20

摘要:本文利用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的知识仓库概念,探讨知识仓库在虚拟企业中的决策应用。针对虚拟企业的风险和管理特点,拟定出知识仓库在虚拟企业中的建立原则,提出了一个基于知识仓库的层次化决策支持体系模型,给出了知识仓库的构建过程和基于知识仓库的决策过程。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虚拟企业软件工程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虚拟企业软件工程论文 篇1:

信管专业“虚拟企业”教学实践平台的设计与改革

【摘要】依据信息社会对信息管理职能的需求分析,结合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文章提出并设计了四年一贯制的“虚拟企业”教学与实践平台的教学改革方案,改革了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并引入了项目制教学法。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了本教学与实践平台的良好效果,达到了教改方案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信管专业;虚拟企业;项目制教学;主干课程;教学评价

引言

在我国社会日益的信息化与网络化的大背景下,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新兴的、多多学科技术高度交叉的朝阳专业正在呈现出日益广泛的适应范围与社会基础地位。

然而,由于信管专业口径过宽、课程技术倾向性较强、教学方式陈旧、教学评价模式单调等诸多因素,导致了目前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中日益显现出一些不利于信管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倾向或现象,主要表现在相当比例的学生学习目标迷茫、跨专业乱考证、就业方向不明确,部分学生生活感到空虚、学习的积极性不足;同时,在教师教学与评价过程中也存在着重知识理论的传授、轻实际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依赖性过强、创新性不足,教学评价以理论考试为主、能力评价欠缺,教学侧重点不明确、学生分析思考能力的引导教学不足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所培养的信管专业人才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基于问题解决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与需求形势。

上述人才培养中的现象与问题本质上根源在于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模式的针对性不足,与社会对信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有一定的脱节;同时,人才培养方案的模块化及基于项目教学的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实践动手能力。

一 相关的研究与教学改革综述

目前,国内外出现了许多虚拟教学组织如网络大学、虚拟大学、虚拟实验室、虚拟教育社区、开放大学等,然而,上述有关虚拟教学组织的研究与应用主要都是以网络教学为主的远程教育机构、基于网络的教学研究组织等,与以“虚拟企业”为平台展开教学的理念与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社会快速信息化的背景下,企业与组织面临着日益庞大、复杂、却又可能充满风险与机遇的内外部信息资源,信息的管理与应用开始成为企业的主要业务内容,高技能、懂管理的高层次信管人才将成为企业的渴求,传统的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都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社会对信管人才的需求。因此,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等专业的教学中,逐步出现了结合虚拟企业或虚拟组织进行教学实践的研究与探索,如王健(2006)指出虚拟工厂模式的构建给一成不变的校企合作模式带来新的活力;王世安(2007)提出一种虚拟公司的教学模式,模仿实际公司的情景,创建虚拟校园公司,在教学中贯穿公司项目管理的思想和理念;方宝义(2009)也提出了创设工学结合的岗位化教学环境,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影响着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模式,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也因此得到改进;马轶男(2009)提出了虚拟项目、虚拟工程的概念,同时将项目教学法也引入到其建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之中;陈拥军(2005)、张志刚(2010)、王基生等(2010)分别将虚拟现实技术、软件工厂和虚拟实践平台等的教学理论引入到他们的教学实践中,借助项目教学模式将企业软件生产过程融入到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采用的是软件工厂过程式的项目教学法。

上述一系列相关“虚拟企业”教学的研究强调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现实,突出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日益重要的地位。然而,上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职业院校,本科类院校的相关研究较少,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就业压力的不同所导致两类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事实上,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不但要求学生应该了解和熟悉企业业务与需求,同时,还要拥有企业业务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方面的宏观管理与解决能力,这是高职类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是所欠缺的。其次,上述研究大多停留在单一课程或模块化课程的微观层面,没有上升到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层面,更没有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进程之中,故难以充分发挥“虚拟企业平台”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巨大价值。

本研究依据本科院校中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结合高素质专业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以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四年一贯制的“虚拟企业”学习、开发与运营的教学与实践平台,并探索了在本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

二 “虚拟企业”教学与实践平台的构建

信管专业“虚拟企业”人才培养平台是指通过在高校信管专业学生中建立虚拟企业组织,合理分工,依照人才培养进程,“四年一贯制”的将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与评价纳入“虚拟企业”的信息管理与分析、信息系统的构建、网络营销及电子商务等业务方案与项目的制订与实施之中,使得学生既掌握了专业理论,又提高了专业技能;既了解了企业的实际需求与业务流程,还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业务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管理意识与实际经营水平。

事实上,这一人才培养平台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项目教学为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加强了教学与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为培养出大量的既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又具备实际经营管理能力的高水平信管人才提供了教学与实践的培养平台。

1 教学改革方案的总体目标

本教学改革的研究目标是尝试在高校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中构建“虚拟企业”教学与实践的培养平台与环境,探索并改革本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带动专业主干课程的模块化结构改革,并引入项目制教学方法,促进教师进行相关主干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模式的创新,引导学生培养独立分析能力和实际开展围绕组织的信息业务的专业实践训练,激发其专业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其业务实践能力;同时,优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全面结合,达到专业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的总体研究目标。

2 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本教改方案的基本设计思路是:以符合社会组织的现实信息化需求为源驱动力,以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目标,以系列“虚拟企业”信息化项目为载体,以专业教师为虚拟企业项目导师,从低年级开始,在专业教学班内组建5-7个“虚拟企业”项目团队。在不同学期中,融入不同的专业主干课程的项目制教学,以本企业的不同的信息化任务为目标,结合课程理论开展实践训练,完成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如各类研究论文、调研报告、实施方案、实施成果,并据此评价方案给予学习成绩评定,降低理论成绩在教学评价体系的比重。

3 “虚拟企业”教学与实践平台的组织架构体系

本教改方案预期将达到覆盖全体专业教师和全体专业学生的组织目标,在全体教师共同调查研究、共同设计教改方案的基础上,统一思想,分工负责;并在各专业班级内组织学习,激发热情,筹建“虚拟企业”团队,设计企业运营的战略目标。

本平台的组织架构体系包括“专业一班级一虚拟企业团队”三层结构,其详细结构如图1所示:

4 “虚拟企业”团队的组建与运行

在新生入校后的第一学期,即着手在专业教学班内宣传组建“虚拟企业”团队,每个团队5—6人,男女比例、城乡生源比例、成绩优劣比例均参照班级内各项指标的整体比例,团队负责人以自我推荐、团队选举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即企业总经理,在实际团队运作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效果改选),每个团队指定一位专业老师全程指导(名义的企业董事长,也是该团队同学的四年大学生涯的固定导师),同时配备一名优秀的大二学生作为团队顾问(或称独立董事),内部成员依照企业组织架构进行部门分工(即部门经理),分别对企业运营中的不同业务部门负责(图1)。例如,某个专业班级,共有31人,其中男生12人,组建了5个“虚拟企业”团队,分别建设和运营一个土特产网站、大学生就业推广网站、旅游在线网站、绿色食品在线、网络导购网站;另外一专业班级,共39人,其中男生22人,共组建了6个“虚拟企业”团队,分别建设和运营一个高校商圈在线网站、民工求职网站、旅游在线网站、绿色食品在线“虚拟企业”团队将存在于整个四年专业人才培养进程周期,结合不同阶段的教学进程,针对本“虚拟企业”的信息化业务需求,开展本专业课程的团队学习、相关专业技能的实践训练和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等多项团队活动,并进一步拓展到相关的大学生创新课题的申报与研究、参加专业方向的各项技能竞赛、专业学术论文的写作和本企业信息系统及企业网站的设计与实施。

在“虚拟企业”团队四年的运行期间,要做好“虚拟企业”团队的管理与控制,还需要制订有效的团队运行制度、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完善团队监督与约束机制;这些制度与机制,将可以使得“虚拟企业”团队能够长期、有序、高效地运营,从而最终达到“虚拟企业”教学与实践平台的教学改革目标和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 基于“虚拟企业”平台的教学改革方案设计

1 专业课程的模块化体系设计

基于“虚拟企业”的教学与实践平台,要求平台的设计者全面分析现代企业的信息化需求,解构企业中信息相关的业务流程,从而能够将专业的主干课程的教学过程融入到“虚拟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之中。

根据广泛的调查的研究,我们发现,目前已经充分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的现代企业的信息化需求主要可以分为企业信息基础管理、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企业业务过程与商务支持、企业数据处理与决策支持等四大方向(或者叫信息化职能)。与此四大信息化职能相对应,我们将信管专业的主干课程按照企业信息化需求分为四大教学模块:(1)信息管理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信息管理学、信息经济学、大学生计算机基础、专业英语、程序设计基础(VB)、C语言设计、计算机网络和微机原理等课程;(2)信息系统建设类课程,主要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网站设计与规划、面向对象设计(.NET)、JAVA语言、网页设计与制作、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等课程:(3)业务处理与商务支持类课程,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网络营销、ERP、CRM、SCM、生产运作与管理和商务谈判与推销等课程;(4)数据处理与决策支持类课程,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市场调查与预测、数据结构、经济预测与决策方法和信息存储与检索等课程。

由于信管专业的教学内容庞杂,课程繁多,因此,将专业主干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使得相关的课程集成在一个教学环节之中,并在本“虚拟企业”教学与实践平台上开展相关的、模块化的教学与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学与实践环节满足企业实际信息化需求的设计针对性,加强相关课程与实践的相互衔接程度,也有助于学生对企业信息化需求的主要职能、内容、业务要求和方法技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将来从事相关企业信息化工作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

2 专业教学进程的再设计

为了在信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全面实施基于“虚拟企业”教学与实践平台的教学改革,必须对已有的专业教学进程进行重新全面优化设计,设计的目标是将模块化的主干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活动纳入到本平台的四年一贯制的、系统化的实践流程中去。

教学进程优化设计依据的原则主要有:循序渐进的原则,虚拟企业的信息化实践活动为中心的原则,模块化集成原则,阶段性成长原则,人才培养全周期原则。限于文章篇幅,此五项原则和我校优化后专业教学进程不再展开。

3 主干课程的教学与实验大纲的针对性设计

由于基于“虚拟企业”教学与实践平台的教学活动,突出了学生在教与学的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地位,强调了教学和实验过程是为“虚拟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服务的理念。因此,已有的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与实验大纲必须加以修订,以适应“虚拟企业”教学与实践平台的实际需求,从而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符合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实验要求和实践过程能够全面地围绕着“虚拟企业”教学与实践平台而展开,增加教学与实践活动的针对性、系统性,减少学生学习和训练的盲目性,真正提高他们自主解决企业实际需求的动手和思考能力。

4 基于项目制的教学方法设计

在基于“虚拟企业”教学与实践平台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倡改革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提出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的项目制教学方法,即提出企业需求,设定企业信息化建设或管理过程的业务项目,要求各“虚拟企业”团队围绕项目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展开学习与实战的各种训练活动。在基于项目制的教学内容设计中,要求各课程所设计的项目制教学任务的数量不少于3个。

例如,在“网站设计与规划”课程的教学改革中,针对班级内各个虚拟企业团队所运营的网站,我们设计了商务网站的规划与设计、商务网站的制作、商务网站的测试与发布、商务网站的推广与管理等4个大型网站实施项目,要求团队内的同学各自明确任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每一个项目方案制定与实施,并最终完成本虚拟企业网站的建设,达到能够上线运营的教学目标。

因此,基于项目制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得同学们能够在这个“虚拟企业”教学与实践平台上面,全面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锻炼信息化建设的组织与实施能力,以及提升同学们的团队协作水平、领导与沟通能力,培养制订整体系统方案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文字处理和独立思考的逻辑分析能力。

5 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再设计

在“虚拟企业”教学与实践平台中,为改革“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这种以考代评的静态教学评价模式,我们需要根据平台的教学与实践实际内容和过程,设计出有本专业主干课程的多层次、多环节、以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引导学生以能力培养为专业学习和成长的核心目标,以问题发现与问题解决为学习重心。

专业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再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减少期末考试成绩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有些课程甚至可以取消考试这一评价环节),较大地提高平时各种项目制教学任务(如多个项目的方案制订、项目的设计、项目的实施、调查研究报告等)完成效果的评价比重。同时,本评价体系强调了团队协调水平评价,即将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团队成绩由团队内每个成员的个体任务效果评价综合处理后得到,再由团队成绩与成员的个体任务效果评价综合处理后才能得到该成员某一课程的最终评价成绩。

这种基于“虚拟企业”教学与实践平台的专业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突出了本专业学生未来在相关专业岗位上的实践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改变了传统的“以考代评”的专业教学评价方式,使得本专业的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与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引导作用。

四 总结

在反复修改和完善“虚拟企业”教学与实践平台的改革方案的基础上,我们在3个专业班级中进行了综合的改革实践。经过3年的教改实践,实验班级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证明了本教学与实践平台的良好效果,达到了教改方案的预期目标。

本文所构建和设计的“虚拟企业”教学与实践平台,是以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训练为中心目标、以虚拟企业为平台载体、以项目制教学实践任务为导向、以项目任务评价为考核标准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教学改革方案,也是一个基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理念。我们相信,在未来的信管专业的教学实践与改革中,本“虚拟企业”教学与实践平台能够提供更加良好而完善的环境,它将具有广泛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黄传峰 何力 卢冰原 谢玉民

虚拟企业软件工程论文 篇2:

虚拟企业的知识仓库结构及决策研究

摘要:本文利用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的知识仓库概念,探讨知识仓库在虚拟企业中的决策应用。针对虚拟企业的风险和管理特点,拟定出知识仓库在虚拟企业中的建立原则,提出了一个基于知识仓库的层次化决策支持体系模型,给出了知识仓库的构建过程和基于知识仓库的决策过程。

关键词:虚拟企业;知识仓库;风险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爆炸式的进步,世界经济风起云涌,使这个世界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企业再也没有机会在传统的战略框架下按照传统的战略管理模式去设计和控制企业的运行。企业需要新一代的系统来获取、储存、组织和利用各种信息和知识,企业应建立起比竞争对手更好的管理运行环境,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资源,并且积极开发新的资源,以提高竞争优势和建立良好的经济运营机制。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虚拟企业是赢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组建虚拟企业,使各成员企业充分利用彼此的信息和资源,有效集成彼此的核心能力,从而快速、低成本、高质量地生产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产品,最终提高各成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是虚拟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虚拟企业的运作方式有利于分散风险,但是,同传统的企业合作方式相比,虚拟企业中的不确定因素更多,在给各成员企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会带来各种新的风险。这些风险一般包括[1,2]:(1)管理风险,是由于虚拟企业涉及多个成员企业,而各成员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方法等各有其特点,必然使虚拟企业的管理比单个实体的管理要复杂,不确定性因素也较多,因此形成了虚拟企业的管理风险;(2)核心能力和商业机密泄漏的风险;(3)产品市场风险;(4)研究与开发风险;(5)合作伙伴的不稳定性导致的风险;(6)道德风险;(7)非核心企业积极性降低和被收购的风险;(8)违约风险即合同风险等等。

当然,存在风险是必然的,要想绝对消除风险也是不可能的,只能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3,4,5]。本文就是利用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的知识仓库概念,针对虚拟企业的管理和风险的特点,探讨知识仓库在虚拟企业中的决策应用,拟定出知识仓库在虚拟企业中的建立原则,利用知识仓库有效地降低虚拟企业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从理论和方法上为虚拟企业提供了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管理方法,提高虚拟企业各成员的积极性,加强虚拟企业的管理能力、销售能力、研发能力等,最终提高虚拟企业的竞争优势。

一、虚拟企业中知识仓库的建立原则

在当今信息时代,经营环境的复杂多变,不但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加了,还需要面对政治风险、资金不足风险、环境变动风险等,面对如此多的风险,单凭一个企业往往难于承担,而虚拟企业则可以凭借整体优势承担这些风险,然而这些企业的联盟必然也存在上述一些不利的因素。因此在构建知识仓库时,应针对虚拟企业以及各成员企业的专业特点建立有效的知识仓库、评价方式和决策方式,知识仓库的建立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专业化

虚拟企业中的各成员企业应当针对其各自特点建立自身的知识仓库、评价体系和决策方式,因为知识仓库的建立是各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性质创建,因此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也为其他成员企业了解其专业特点提供了线索。而知识仓库的总体整合是由虚拟企业管理者完成,即在同一规范条件下,由各成员企业的知识仓库结合构建而成,因此在这种方式下建立的知识仓库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二)隐性知识显性化

知识通常以两种形式存在,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指那些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经验性的知识,包括经验、信仰、洞察力和直觉等;而显性知识是指那些能够被文字、数字和符号等描述的知识,如数据、规则、模型和范例等。利用两种知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方式,即将知识外化、重组、内化和社会化,使隐性知识显性化,或者使显性知识隐性化。虚拟企业中各成员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管理方法和管理方式都带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自身特点,是他们头脑中隐性知识的具体体现。在建立知识仓库时要把每个管理者的隐性知识提炼出来,以管理信息的形式存储起来,成为虚拟企业做出决策时的参考资料。

(三)知识的数字化

在建立知识仓库时,利用模糊数学和概率论等方法,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数字化,建立量化指标,为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打下基础。

(四)阶梯化

知识仓库中存储的数据和信息,不但分类,而且具有一定的梯度和层次,把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按照应用范围和应用人员分成若干等级,并且按照时间分成若干时段,以便于快速调取相应范围的知识,进行合理利用并准确做出决策。

(五)简单化

知识仓库对于管理者来说,只有数据和信息全面及时,决策过程简单准确、操作和使用简单易学,才具有实用性。

(六)个性化

在知识阶梯化,隐性知识显性化时充分利用计算机存储能力强的特点,建立每个决策者、合作者的个性库,方法库、知识库和决策习惯方式库,为管理者顺利查找每个合作方的决策习惯方式提供支持,为有机协调各合作方的关系创造条件,也可避免合作者记忆规则过多造成前后决策不一致,同时为消除道德风险打下基础。

(七)分类密码化

因为虚拟企业是多个合作伙伴的联盟,而每个伙伴都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和商业秘密。由于加入虚拟企业不是永久性的,即虚拟企业具有“动态性”,因此过度的信息共享具有极大的风险性。这样就要求虚拟企业在整合各成员企业的知识库的同时,将知识仓库密码化、等级化,涉及核心技术和商业秘密时,只有具有相应等级的人员,才能利用相应的密码,进入所需的知识库。

(八)知识模型化

知识爆炸使任何人都无法将当前的管理手段和案例牢记在大脑中,如何有效捕捉、组织和存储这些知识,并且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管理能力和计算机的决策能力,数学建模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在建立数学模型时,要求知识工作者明确定义模型的目标函数、决策变量及其权重,同时还要根据决策變量指明约束条件,以及决策变量在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中的系数,由这种方法构成的数学模型就能够系统地反映决策环境中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九)知识动态化

随着科技和市场的发展变化,需要追踪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以及市场信息和市场需求,利用计算机网络及时调整知识仓库的内容,建立起系统合理的知识更新体系,使企业领导者根据知识仓库提供的各种信息做出的决策符合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

二、知识仓库决策支持体系结构模型

企业决策的制定过程往往和知识的获取、利用和创新结合在一起,针对当前决策支持体系的不足,建立一个能够有效捕捉、储存和共享知识的决策支持环境,使决策者的决策活动能够得到知识管理环境的有力支持,促进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本文提出一个基于知识仓库(Knowledge Warehouse,KW)的结构化、层次化决策支持体系结构模型,如图所示。此模型从下到上分为四层。

(一)信息层

信息层由企业内部数据、外部数据和各种信息组成。包括:外部网站、外部环境等形成的外部数据和信息;企业内部的文档资料、音频和视频信号等内部数据和信息;由各信息系统结合内、外部信息产生的业务数据和操作数据;员工拥有的有关知识等。信息层为知识仓库提供了知识源,是知识仓库体系的基础。其建立主要应用挖掘技术,数据挖掘通过对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DW)的海量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处理,从中找出隐含的规律和模式,获取所需知识,帮助企业更科学准确地进行决策,通常包括关联分析、分类、聚类、时间序列分析和决策树等;文本挖掘则允许决策者从各种文本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文本源可以是Wab页面、传真、E—mail、范例和其他文本文件,决策者通过预先定义的规则和向导,从文本中抽取有用的信息,帮助其进行决策。

(二)知识层

知识层负责知识的捕捉、组织和存储,它包括知识装载代理、知识库和知识引擎三方面内容。知识装载代理主动地扫描、分析组织知识资源,发现知识单元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对知识单元进行分类组织,装入知识库;知识装载代理是管理人员与智能代理程序组成的人机系统,也负责对知识库的维护管理,发现剔除过时的知识。知识库由数据仓库、模型库、方法库和文档库等构成,知识库是面向目标对象的,能够使其存储的知识与源知识、最佳范例以及相关的模型和方法联系在一起,提高知识存储和利用的效率。模型库中主要装载一些数学模型,在建立数学模型时,要明确定义模型的目标函数、决策变量及其权重,同时根据决策变量指明约束条件,以及决策变量在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中的系数,由此构成的数学模型就能够系统地反映决策环境中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知识引擎负责知识单元的动态连接,即把知识与背景一同呈现出来,接收来自用户接口层的访问请求,然后分析访问请求对于相关知识单元之间联系的描述,将知识库中的相关知识单元动态地连接起来,提交给用户接口层。

(三)用户接口层

用户接口层负责知识的展现,直接面向决策者,包括分析平台、检索平台、重组平台和展示平台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加以增减。分析平台需要采用多种人工智能技术,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基于事例的推理等,由于各种算法应用的范围不同,因此平台还需要具有根据环境调度各种算法的能力。其中,检索平台面向组织的知识调用需求,可采用自然语言检索的方式,减轻用户的智力负担。重组平台主要面向组织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可以根据决策人员的需要,将相关知识重新组合,生成所需的新知识。展示平台则选择最合适的表现方式来展示分析的结果,比如各种图形、等式、决策树等。表现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决策者的目标分析和个人喜好。为此需要应用基于拉动模式和推动模式的传播技术,拉动技术包括查询、搜索等普通的知识检索技术,而推动技术则包括广播技术、报警与触发技术、通道技术以及智能代理技术等。在知识仓库中,经常使用推动技术和拉动技术的混合体。

(四)决策支持层

决策支持层是整个决策支持体系的核心部分,是利用知识支持企业决策发挥效用、创造价值的场所,同时还是知识仓库获得知识补充的另一个来源。决策过程伴随着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社会化、内化、外化和重组四种相互转化方式,它们之间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互相包容、交错进行,共同支持组织的决策。决策过程需要应用到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技术、软件工程技术,这包括知识查询工具,知识解释工具、多维分析工具(OLAP)等。

四、知识仓库的构建和决策过程

上述决策支持体系结构,对一般的企业决策和知识仓库的建立也同样适用,而对于虚拟企业的知识仓库的建立和修改应遵循以下步骤:

(一)成员企业的知识仓库建立

各成员企业按照本企业的特点和核心知识仓库的要求建立本企业的知识仓库;依照自身企业的保密要求,建立提供给核心企业的知识仓库和提供给伙伴企业的知识仓库。知识仓库中应包含本企业的所有数据、评价标准、模型、方法、决策过程和决策习惯,以及所了解到的相关企业的所有数据和信息,伙伴企业数据和信息,伙伴企业决策特点和决策习惯等。

(二)核心企业的知识仓库建立

联接和整合成员企业提供的知识仓库,增加其他成员企业对某成员企业和相关企业了解到的信息,依照所有成员掌握的知识和达成的共识,合作建立核心企业对每个成员企业的评价标准、模型、方法,在上述前提下建立核心企業总的评价标准、模型、方法、决策过程等。

(三)决策的过程

首先检验新知识是否按照所有成员的共识进行了修改,依照对每个成员企业的评价标准、模型、方法建立对每个企业的评价,在上述前提下依照核心企业总的评价标准、模型、方法确定最后的决策结果。其次通过决策的运用和取得的效果,结合利用新知识确定更符合市场发展需求和企业发展的新的评价标准、模型和方法。

(四)知识仓库的更新

依照决策过程修改知识仓库,在获得新信息时首先由各成员企业修改本企业的知识仓库,然后将修改过的数据与信息及时传送给虚拟企业知识仓库;虚拟企业知识仓库根据所有成员企业的修改结果确定修改方法,并由计算机综合整理,统一修改知识仓库,然后选择适当的时间由各成员企业利用决策会议确认修改结果。

五、知识仓库决策体系对于消除合作风险的作用

成员企业的知识仓库、虚拟企业的知识仓库都可以面向Internet/Intranet信息环境,既可以适应复杂、动态和分布式应用的需求,同时又能有效支持捕捉、储存和共享知识的决策支持体系结构框架。

成员企业的知识仓库是按照本企业的特点和自身企业的保密要求而构建,这促进了成员企业的管理决策能力,避免了商业机密泄露的风险;虚拟企业的知识仓库是建立在成员企业知识仓库之上,这加强了管理和决策的专业化,它是所有成员企业的共识结合最新的信息得出的结果,增加了企业的尖端化,加强了虚拟企业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能力,有利于企业合同的顺利实现,也增加了成员企业的风险意识和企业凝聚力。

知识仓库的海量储存和数字化、公式化决策,为合同的细腻化和动态化创造了前提条件,为降低虚拟企业中成员企业终止合同、更改合同条款、违反合同规定等违约行为,提供可以进行有效惩罚的量化指标,降低虚拟企业所承担的合同风险。

决策过程中的人机对话过程加强了企业成员之间的博弈过程,为成员企业在博弈过程中的理性选择创造了条件,计算机的决策也避免了成员间的许多对抗性博弈,消除了企业决策过程中的随意性和冲动性。

因为知识的外化、重组、内化和社会化,知识仓库的知识转化为成员企业和虚拟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也加强了知识仓库的决策能力。

知识仓库的及时更新能够促进企业的战略转换,避免研究与开发风险和产品市场风险,可以为虚拟企业的战略风险提供预警和控制机制,使企业高层及时了解战略风险的程度、波及范围和企业防范状态。

六、结语

本文针对虚拟企业的风险和管理特点,利用知识仓库概念,探讨知识仓库在虚拟企业中的决策应用,拟定出知识仓库在虚拟企业中的九条建立原则,提出了一个基于知识仓库的层次化决策支持体系模型,给出了知识仓库的建立方法,更新方法和基于知识仓库的决策步骤和方法,利用知识仓库能够对企业风险的减小和预防起到积极作用,在理论和方法上为虚拟企业提供了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具体管理方法,同时提高虚拟企业的核心管理能力和成员企业的管理能力,真正体现虚拟企业的存在优势。

参考文献:

[1]宋光兴,杨肖鸳,张玉青.虚拟企业的合作风险研究[J].软科学,2004,18(3):83-86.

[2]叶永玲,周亚庆.虚拟企业合作伙伴的优化选择研究[J].软科学,2004,18(2):79-82.

[3]涂继亮,杜德生.基于DW与OLAP的CRM系统分析[J].管理科学文摘,2004,(6):57-59.

[4]加文·波特[美]虚拟企业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5]林子华.企业虚拟化运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The Research of Knowledge Warehouse Architecture

And Decision on the Virtual Enterprise

Sun xiao mei

Science Park of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The paper explores the knowledge warehouse application in the virtual enterprise decision. The establishing principle of the virtual enterprise knowledge warehouse is formu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isk and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rtual enterprise. A stratification model of the decision architecture based on knowledge warehouse is propose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knowledge warehouse and the decision process based on knowledge warehouse are arranged.

Key words:Virtual Enterprise;Knowledge Warehouse;Cooperation Risks

(责任编辑/田苗)

作者:孙晓梅

虚拟企业软件工程论文 篇3:

高校ERP实验教学方法研究

[摘 要] 企业对ERP人才的需求是:既需要懂得ERP理论知识的人才,又需要具有ERP系统实施咨询能力的人才。本文针对企业对ERP人才的需求,提出4种ERP实验教学方法;分析每种教学方法的主要内容和各自的优劣势,选择合适ERP实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ERP实验;实验教学; 沙盘模拟; 实施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0 . 14 . 044

制造企业对ERP应用需求增强,对ERP人才需求增加,高校也加大了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但目前对ERP人才的培养较多情况下不能满足企业对ERP人才的需求,教学中主要是在理论教学和实用案例分析,缺少对企业业务流程、ERP理论以及如何实施与应用结合起来的综合教学, 而ERP实验教学是培养ERP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高校对ERP实验教学根据其教学内容、目标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ERP软件系统操作应用和ERP沙盘模拟实验,这两种方法都有它们的优点和弱点[1-5],因此目前ERP实验教学方法还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如生产制造企业不完全是需要ERP操作应用系统的人才,还需要ERP实施、推广和优化的人才,本文主要从这些方面进行阐述。

1ERP实验教学目标和方法

1.1 ERP实验教学目标

依据高校对ERP人才的培养计划和企业对ERP人才需求的不同,ERP实验教学目标是分层次的。第一是理解和掌握ERP的原理和管理思想,主要通过ERP软件系统操作,理解ERP系统的主要模块以及模块之间的联系、信息传递与处理等;第二是通过ERP沙盘模拟实验教学理解企业内的业务流程,如何利用ERP作为工具做出决策—执行—检验—调整的整个过程;第三是ERP系统实施咨询人才培训,如何使学生作为实施咨询人员能让虚拟企业的员工接受ERP知识和操作应用ERP系统;第四是利用不同的信息系统开发工具进行适合虚拟企业需求的二次开发,使ERP系统更好地与企业需求相结合。

1.2 ERP实验教学方法

(1) ERP系统操作应用教学。基于角色的ERP系统操作应用,让学生担当虚拟企业的各个部门管理人员的角色,履行该职位的职责和权限,并在ERP系统中进行操作各个模块,并让学生理解操作该模块或功能需要哪些数据来源,本模块进行了怎样的加工处理,处理后的数据或信息流向哪里,作用或目的是什么,等等。

(2) ERP沙盘模拟教学。ERP沙盘实验使学生深入理解模拟企业的业务流程及其相互关系,掌握ERP的思想和精髓,模拟制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通过团队合作、企业战略规划、资金预算、ERP流程管理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认识企业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和运作过程,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有意识、有目的地学习和运用专业知识、相关知识进行经营决策,并体现决策的科学性,使学生能在实验中理解ERP的原理和内涵。

(3) ERP系统二次开发实验教学。假定虚拟企业的现状和对ERP系统要求,找出ERP系统的不足,让学生采用适合ERP系统的软件开发工具,来实现所提出的二次开发需求,使学生能掌握软件工程等相关知识和系统开发的步骤。

(4) ERP系统实施实验教学。按照企业正式应用ERP系统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培训,分阶段进行(即准备、培训、需求调研、需求定制、系统运行和模拟实验结束阶段),理解每个阶段的工作事项,包括作为实施人员和企业人员。

2ERP实验教学方法的主要内容

2.1 ERP沙盘模拟实验教学[3-4]

ERP沙盘模拟实验是按照“游戏”的方式来实现的,让同学从中体验ERP的管理理念。在ERP实验教学中利用沙盘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的企业环境,企业组织结构以及经营管理的操作步骤能在沙盘上展示。

首先让学生分成6~8组,每组人数为5~8人,组成虚拟的制造型企业;其次,每个成员承担相应的职位,履行相应的职责,主要职位:总经理、财务经理、销售经理、生产经理、采购经理;最后,在相同初始状态条件下每组人员进行4~6个经营周期的对抗竞争,并通过财务报表数据得到每组的经营状况。每个经营周期分为4个阶段:①组建团队, 确定企业宗旨、角色定位和轮换;②制定虚拟企业的发展策略;③模拟企业运营,包括市场开拓、争取订单、新产品研发、组织生产、编制财务报表等;④分析经营成果,发现问题。

整个过程需要运用ERP的知识和团队合作才能比较圆满地完成,具体涉及如何制定虚拟企业经营战略、确定新产品研发时间和种类、做出市场营销与销售决策、财务决策和沟通协作。

2.2 ERP系统操作应用实验教学

首先,需要购买ERP软件系统,目前市场上ERP软件系统比较多,如用友、金蝶和神州数码等;其次,师资的培训,由ERP软件供应商或咨询公司对老师进行培训,包括系统的安装、运行、操作应用、系统故障处理等;最后,需要准备ERP系统的基础数据,基础数据非常重要,涉及企业的类型、企业的组织结构与权限划分、产品结构等。基础数据准备得是否充分是决定实验的效果优劣的关键步骤。

2.3 ERP系统实施实验教学[6]

ERP系统实施实验教学是最难进行而且最费时的,把学生分成ERP实施咨询人员和虚拟企业应用人员,再把实施过程分6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的事项如表1所示。

(1) 准备阶段,模拟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职能划分,确定作为虚拟企业实验学生所扮演的管理角色,如销售、生产计划、采购、财务和企业方最高负责人等人员以及系统咨询实施人员;并分配各角色相应的职责。

(2) 培训阶段,主要使作为实施人员实验学生能够学会培训技巧和方法,同时使作为模拟企业方的实验学生理解ERP系统,怎样把企业各个部门的信息汇总和信息及时传递和共享,领导如何做出合理的决策。

(3) 需求调研阶段,使学生切身体会如何编制调研提纲、如何做好调研。

(4) 在需求定制阶段根据模拟企业方的需求对ERP系统进行二次开发,主要使参与实验的学生能够掌握运用系统开发分析的工具、语言和相应的系统开发环境。

(5) 系统运行阶段通过参与基础数据的准备和输入,能够较好地理解基础数据的重要性和系统运行的前提条件。

2.4 ERP系统二次开发实验教学

ERP系统二次开发实验教学是让学生在使用ERP系统过程中,提出ERP系统不能满足虚拟企业使用前提下的需求。首先需要提出比较适当的二次开发的需求,如简单需求只需对某个功能进行修改,复杂需求则需要增加模块才能解决等;其次明确现有系统的结构、开发语言、数据库、涉及哪些表,并提取相应的字段以及字段属性等;再次采用相应的开发语言和工具进行二次开发,涉及到编程、测试和特定的界面设计等;最后合成或集成为一个整体系统。

2.5 4种ERP实验教学方法的比较

4种ERP实验教学方法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如表2所示。高校通常采用ERP系统操作应用和ERP沙盘模拟实验比较多,它们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易操作性,其中ERP沙盘模拟用友公司每年在高校范围内进行竞赛。

3结束语

ERP实验教学是培养ERP应用和实施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ERP实验教学主要有4种,ERP沙盘模拟和ERP系统操作应用比较多,有比较好的实验教学资源——ERP软件系统、ERP沙盘模拟系统和教学实验指导书,能形成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而ERP系统实施实验教学和ERP系统二次开发实验教学针对特定的专业比较实用,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这两种实验教学方法既需要硬件和软件开发的知识,同时需要在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对这个专业的实验教学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分析了4种ERP实验教学的优势和劣势,教学实践中应按照各自的计划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在市场环境下的竞争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 姚昌炯. 谈高校 ERP 实验改革的重点和方向[J].教育信息化,2006(10):19-21.

[2] 刘良惠. ERP实验教学初探[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5(3):76-77.

[3] 刘玉军,汤渊. “ERP沙盘模拟”在企业管理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1(4):112-113.

[4] 郭巧莉,陶娅. ERP沙盘模拟实验教学体会[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2):44-46.

[5] 李晶. 高校ERP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探讨[J].福建电脑,2008(7):201-202.

[6] 王刚,彭祖成,金莉,等. 中小企业PDM实施过程和方法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05(12):19-22.

作者:彭祖成 李 晖 周述文 陈 杰

上一篇:井下测量采矿工程论文下一篇: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