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微腺瘤MRI诊断医学论文

2022-05-01

垂体微腺瘤是一种最常见的垂体瘤,多见于女性,临床以闭经、溢乳、不育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根据临床表现,血清PRL检查及CT、MRL扫描确诊。由于临床少见垂体微腺瘤所致精神障碍,故易误诊。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垂体微腺瘤MRI诊断医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垂体微腺瘤MRI诊断医学论文 篇1:

脑垂体微腺瘤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的探讨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28例已确诊垂体微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常规行MRI平扫,并对其采用Alltech centauri 1.5T磁共振扫描仪行垂体MR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28例垂体微腺瘤均位于垂体前叶,单发,血PRL均>40 ng/mL。常规MRI平扫28例中有16例可见T1WI为低或稍低信号,10例为等信号,2例为高或稍高信号,T2WI 16例为高或稍高信号,8例为等信号,4例为低或稍低信号,注药后动态增强扫描25例为低或稍低信号,3例延迟扫描有明显强化。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对垂体微腺瘤有诊断意义,可明显提高其检出率。

【关键词】 垂体微腺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诊断

临床上,将直径≤10 mm的垂体瘤称为垂体微腺瘤,起源于垂体前叶[1],是临床常见的鞍区肿瘤,大多可通过影像学(CT或MRI)确定诊断。有些垂体微腺瘤是因其他原因行头CT或MRI检查时偶然发现,患者可无任何垂体微腺瘤的临床症状,垂体内分泌学检查也可能完全正常。近年来,MRI技术的不断成熟及发展使得垂体微腺瘤的检出率逐渐升高,本研究通过对28例已确诊为垂体微腺瘤的患者进行MRI平扫及MRI动态增强扫描,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对脑垂体微腺瘤的诊断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28例血PRL均>40 ng/mL的垂体微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患者为女性,年龄15~47岁,平均(27.6±5.2)岁,均有月经紊乱、泌乳、停经史,9例有头痛、头晕症状,实验室检查PRL均>40 ng/mL。3例为成年男性患者,其中2例有性功能障碍。

1.2 检查方法 MRI检查采用Alltech centauri 1.5T磁共振扫描仪,首先对28个患者均行MR平扫,矢状位扫描平面与长轴平行,冠状位扫描平面于垂体柄平行,而后使患者体位保持不变进行T1WI矢状位、冠状位、轴位增强扫描,对比剂选择Gd-DTPA,先行冠、矢、轴三方位定位图,在矢状位或轴位像上设垂体冠状位5~7层,行垂体冠状面T1WI成像,设置好相关条件后静脉注射4 mL对比剂,开始扫描并进行第一次收集数据,同时快速注入剩余对比剂,使其总量为8~10 mL,连续扫描5次,并在注入造影剂30 min左右做T1WI延迟扫描。

2 结果

2.1 肿瘤部位及大小 选取的28个病例均为单发微腺瘤,并位于垂体前叶,其中有18例位于垂体右侧部,约占64.3%,10例位于垂体左侧部,约占35.7%。直径范围在4~9 mm,其中5 mm以上的有11例,约占39.2%。

2.2 肿瘤的MRI信号特征 常规MRI平扫28例中有16例可见T1WI为低或稍低信号,10例为等信号,2例为高或稍高信号,T2WI 16例为高或稍高信号,8例为等信号,4例为低或稍低信号,注药后动态增强扫描25例为低或稍低信号,3例延迟扫描有明显强化,MR平扫与增强扫描信号特征区别。

2.3 肿瘤的形态及间接征象 肿瘤在MRI中形态与肿瘤大小有关,直径越大其形状越规则,可呈椭圆或圆形,且边缘规则。

3 讨论

垂体腺瘤来源于垂体前叶,为良性而缓慢生长的肿瘤,也是鞍区最常见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10%[2],好发于年龄在15~41岁的成年女性。在MRI检查中,诊断的主要依据为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间T2WI、T1WI信号的差别,其主要直接征象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3]。垂体微腺瘤检查一般具有如下特征:MR平扫时,垂体微腺瘤表现为特征性的垂体局灶性异常信号,呈典型的长T1信号,长T2信号改变,少数表现为T1等信号,T2WI则不敏感或呈模糊的结节状低信号改变[4-5]。

使用MRI诊断垂体微腺瘤的原理主要为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血供的不同,垂体组织主要由垂体门静脉供血,而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的血管对于某些大分子物质的通透性不同,因此注入造影剂后其MR成像存在信号差异[6],使得病灶部分的强化速率较正常组织慢,因此增强早期肿瘤组织较正常组织呈低信号,而在延迟扫描时则呈现高信号,故延迟扫描的重要性不容忽视[7]。

在本组病例中,常规MRI平扫28例中有16例可见T1WI为低或稍低信号,10例为等信号,2例为高或稍高信号,T2WI 16例为高或稍高信号,8例为等信号,4例为低或稍低信号,因此检出率约为57.1%,动态增强扫描25例为低或稍低信号,3例延迟扫描有明显强化,检出率约为89.3%,应用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检出率提高约32.2%。且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动态增强扫描时,随对比剂注入剂量增加,时间延长,微腺瘤与正常垂体组织间对比逐渐下降,使得信号差异不明显而显示不佳,容易造成漏诊,因此在早期增强注入4 mL对比剂后即需进行第一次扫描,此时垂体微腺瘤显示效果最佳。

总之,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于垂体微腺瘤的诊断明显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大大提高了垂体微腺瘤的检出率,且延迟增强扫描是一种较好的补充扫描方法,尤其对于动态增强扫描呈高信号的微腺瘤患者[8]。因此,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对垂体微腺瘤有重要诊断意义,对于有相关内分泌症状而MR平扫未发现异常的患者,MRI动态增强扫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秦伟,储成风,杨小庆,等.MRI同层动态增强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报),2009,23(5):311-313.

[2]赵兴利,马先锋,赵丛海,等.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垂体微腺瘤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9(1):44-46.

[3] Miki Y,Matsuo M,Nishizawa S,et al.Pituitary adenomas and nomal pituitary tissue:enhancement patterns on gadopentetate-enhanced MR imaging[J].Radidogy,2012,177(1):35-38.

[4] Kucharczyk W,Bishop J E,Plewesd B,et al.Detection of pituitary microadenomas:comparison dynamic keyhole fast spin-echo,unenhanced and conventional contrast-enhanced MR imagingn[J].MR Am J Roentgenol,2012,163(3):671-679.

[5] Sakamoto Y,Takahashi M,Kogogi Y,et al.Normal and abnormal pituitary glands:gadopentetate dimeglumine-enhanced MR imaging[J].Radiology,2010,178(2):441-445.

[6] Hamon K M,Leclerc X,Dewailly D,et al.Pituitary microadenomas experience with Gd-DOTA enhanced MR imaging at 0.5Telsa[J].Eur J Radiol,2013,18(3):185-190.

[7] Kucharezyk W,Bishop J E,Plews D B,et al.Detection of pituitary microadenmas:comparison of dynamic keyhole Fustspin—Echo,unenhanced,and conventional contrastenhanced MR imaging[J].AGR,2013,163(3):671.

[8] Rand T,Lippitz P,Kink E,et al.Evaluation of pituitary microadenomy with dynamic MR imaging[J].Eur J Radiol,2012,41(2):131.

(收稿日期:2014-05-29) (本文编辑:毕赢)

作者:李新军

垂体微腺瘤MRI诊断医学论文 篇2:

以精神障碍首发的垂体微腺瘤误诊分析

垂体微腺瘤是一种最常见的垂体瘤,多见于女性,临床以闭经、溢乳、不育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根据临床表现,血清PRL检查及CT、MRL扫描确诊。由于临床少见垂体微腺瘤所致精神障碍,故易误诊。

资料与方法

1994~2011年6月收治患者10例,均为女性,年龄19~36岁,学生1例,无业4例,干部2例,灵活就业3例,已婚4例,其中已生育2例。

临床表现:10例均为间断发作性病程,月经前10天左右出现精神异常,精神异常15天左右恢复正常,周而复始,发作时均无自知力,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其中10例均发病前及发病中出现严重心急。3例表现极度兴奋躁动,言语零乱,被害、关系妄想,生活不能自理。4例表现少语少动,表情呆板,反应迟钝,烦躁,兴趣下降,食欲减退或拒食。3例脾气大,激惹性增高,多疑。5例有意识模糊,谵妄。7例有溢乳,10例均月经逐渐减少或月经不规律。10例血清PRL检查均>100ng/ml(女性最大值25ng/ml)。10例垂体MRI加强扫描均提示垂体微腺瘤。

误诊情况:2例误诊为急性应急障碍,4例误诊为精神分裂症,3例误诊为抑郁症,1例误诊为双相障碍-躁狂发作,误诊时间6个月~12年。

确诊依据:月经改变,溢乳,血清PRL增高,垂体MRI加强扫描结果提示垂体微腺瘤,精神异常与月经周期有关,确诊为垂体微腺瘤所致精神障碍。

治疗:①溴隐亭治疗:起始量2.5mg/日,最大量5mg/日。②精神障碍治疗: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或(和)小剂量情绪稳定剂和(或)小剂量抗抑郁药治疗。

结 果

治疗第1个月月经正常,月经期精神症状减轻,第2个月月经期发作停止,表现完全正常,血清PRL下降或正常。

讨 论

检索近10余年文献鲜有垂体微腺瘤所致精神障碍报道,共检索出相关文章5篇,其中4篇为个案报道。徐贵云等垂体微腺瘤与精神障碍附8例临床分析中,临床表现有少语少动,反应迟钝,食欲差,焦虑心烦,多疑,易发脾气,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等,但在其报道中没有对血清PRL检查及内分泌与精神障碍关系的描述。沈渔邨主编的精神病学[1],颅内肿瘤有20%~40%出现精神障碍,但因严重行为异常而需住入精神病机构者为数不多;垂体区肿瘤可见幻觉和妄想[2]。对垂体瘤所致精神障碍描述甚少。共同点:垂体微腺瘤所致精神障碍,①发病前1~2天有发作性激越。②病程呈间断发作性,且缓解期完好。③精神障碍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④血清PRL检查均>100ng/ml,垂体MRI加强扫描提示垂体微腺瘤[3]。

误诊原因分析:①询问病史不详细。事后追问病史,7例均有月经逐渐减少,精神异常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②体格检查不认真。③对躯体疾病认识不足。由于垂体微腺瘤所致精神障碍在精神疾病中所占比例少[4],加之部分医生基础知识不牢,思路狭窄,导致对其重视不够。④对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缺少反思。⑤不能及时进行PRL及垂体MRI检查。

鉴别诊断:根据临床诊断的等级原则,首先考虑器质性精神障碍。垂体微腺瘤所致精神障碍的精神症状多种多样,需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鉴别[5]。与精神分裂症的区别、精神分裂症为慢性起病进行性加重的病程,一般有明显的幻觉,妄想,社会功能损害较明显;而垂体微腺瘤所致精神障碍为间断发作性病程,幻觉妄想症状不明显,缓解期完好,对精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6],对合并溴隐亭治疗效果好。与心境障碍区别:垂体微腺瘤所致精神障碍的情感症状,缺少心境障碍的情感的内心体验,无相应的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

避免误诊的措施:①询问病史要详细,尤其对月经史要详细了解。②详细了解病程形式。③仔细体格检查。④了解精神症状的特点。⑤有溢乳、月经改变的患者进行血清PRL和MRI检查。

参考文献

1 沈渔邨,主编.精神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91-400.

2 郗崇利.垂体瘤12例误诊分析.中国综合临床,2000,16(11).

3 姚勇,柳夫义,等.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研究现状.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8,8(6).

4 徐贵云,黄杏梅.垂体微腺瘤与精神障碍附8例临床分析.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9,9(6):329-330.

5 何饭,主编.内科疾病神经症状与精神障碍.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45-247.

6 杨玲玲,主编.器质性精神障碍.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90-191.

作者:葛予

垂体微腺瘤MRI诊断医学论文 篇3:

垂体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摘 要】目的:分析垂体瘤核磁共振成像(MRI)的特征,继而为垂体瘤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2例垂体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MRI特征及临床资料。结果:42例患者中,5例微腺瘤,37例巨腺瘤;巨腺瘤发病人数更多(P<0.01)。34例(91.89%)巨腺瘤患者的T1WI呈等信号或低信号;36例(97.30%)巨腺瘤患者的T2WI呈现中等高信号。微腺瘤患者T1WI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呈现中等高信号。所有患者MRI诊断与病理及手术结果相符。结论:MRI可辨明肿瘤与视束,视交叉,视神经的解剖关系,了解肿瘤周围结构及肿瘤生长方式,判断肿瘤有无侵袭性,对垂体瘤的临床诊断,手术方案的制定,手术效果的预测均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垂体瘤;MRI;诊断

MRI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ituitary tumor

【Key words】Pituitary tumor; MRI; diagnosis

垂體瘤属常见颅内肿瘤。其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8-20)%。垂体瘤起源于垂体前叶[1-2]。根据垂体瘤大小可将其分为:微腺瘤,大腺瘤及巨大腺瘤三类。根据垂体瘤有无功能可将其分为:无功能性腺瘤及有功能性腺瘤。根据垂体瘤生物学行为可将其分为:癌,侵袭性及膨胀性三类。临床上,多数大腺瘤为无功能性腺瘤,多数微腺瘤为功能性腺瘤;无论肿瘤大小,都可具有侵袭性。垂体瘤患者以视野缺损,视力减退,头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垂体瘤的控制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MRI具有三维成像,解剖学背景清晰,组织分辨率高,无骨伪影,无创伤等诸多优点。MRI是垂体瘤诊断的常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42例垂体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患者MRI特征。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2例垂体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42例患者均经病理或手术证实为垂体瘤。其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22-79岁,平均(43.2±5.4)岁;患者起病时间3个月-20年。患者以视野缺损,视力减退,头痛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女性患者伴泌乳,不孕,闭经及月经失调等;男性患者伴乳房发育,性功能减低等症状。

1.2方法[3-4]

我们应用PHILIPS生产的超导核磁共振成像设备(3.0T)。选择TSE(快速自旋回波成像序列)。常规行矢状面T1成像扫描;冠状面T2、T1成像。矢状面,T1WI,TR/TE:550/15。冠状面,T1WI,TR/TE:550/15;T2WI,TR/TE:3000/120。矩阵为256×256。层厚为3mm。FOV为260mm。18例患者行增强扫描,其中5例诊断为微腺瘤。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学系统,应用t检验, x2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2例患者中,5例微腺瘤,37例巨腺瘤;巨腺瘤发病人数更多(P<0.01,x2=48.76)。

2.1 巨腺瘤

巨腺瘤呈分叶状,椭圆形或者圆形,边界清晰。37例巨腺瘤中,24例突破鞍隔,向上生长(11例出现腰征或者雪人征);17例破坏鞍底,向下进入蝶窦;8例侵袭两侧海绵窦,包裹或者挤压患者颈内动脉;19例压迫视束。

34例(91.89%)患者T1加权呈等信号或低信号,36例(97.30%)T2加权呈高信号,1例呈等信号。16例患者合并囊变,囊变于T1成像上为低信号区域(斑片状);T2加成像为高信号区域。此外,6例患者合并出血,T1,T2均呈高信号。13例患者行MRI增强扫描,均出现强化现象。

2.2 微腺瘤

5例微腺瘤患者的垂体高度均显著增高(>8cm)。其中,4例垂体局部膨隆;1例无明显形变;2例患者垂体柄移位(轻度);患者信号变化均不显著。5例患者行MRI增强扫描,肿瘤组织强化不显著,正常组织明显强化。

3 讨论

3.1 垂体微腺瘤的MRI特点

MRI 是临床垂体微腺瘤诊断的最佳方法。典型者:T2WI呈现高信号,T1WI呈现低信号。垂体微腺瘤可呈椭圆形,圆形,或者不规则形。当微腺瘤<2mm时,颈内动脉移位,鞍底下陷,垂体柄移位(若患者垂体柄前移,则可排除微腺瘤可能),鞍隔局灶性上凸及高度异常等间接征象是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若瘤体对称分布,扁平,过小,或位于鞍底及中线上时,易出现假阴性诊断。垂体微腺瘤伴出血时,T1和T2均呈高信号。强化扫描时,因肿瘤强化时间长,故而垂体强化明显早于肿瘤。因此,早期肿瘤灶呈现相对低信号;晚期呈现相对高信号。本研究中,5例微腺瘤患者均为年轻女性,与相关报道一致。传统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形态学改变。但约有46%的正常人可出现垂体柄倾斜的情况,由此可见,垂体上缘隆起(局限性),鞍底倾斜等间接征象对微腺瘤的诊断价值有限。微腺瘤的临床诊断,除结合内分泌及形态学检查外,还应注重增强扫描(Gd-DTPA)。增强扫描可强化患者正常的垂体组织(因肿瘤组织血供不佳,故而强化不明显),具有对比度高,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因此,将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相结合是诊断垂体微腺瘤的首选方法。

3.2 垂体大腺瘤的MRI特点

多数垂体大腺瘤呈椭圆形或者圆形,少数呈分叶状。典型者:T2WI呈現高信号,T1WI呈现中低信号。垂体瘤可伴囊变或出血,但少见钙化[5]。垂体瘤的大小与发生出血、坏死及囊变的概率成正比。本研究中,11例肿瘤突破鞍隔,向上生长,进入鞍上池,形成窄颈,肿瘤呈葫芦形,称腰征或者雪人征。4例垂体瘤卒中患者,T2WI及T1WI均呈高信号,这可能与慢性或者亚急性血肿中正铁血红蛋白(顺磁性物质)的形成有关。垂体大腺瘤体积较大,且向上生长,常压迫其他组织。其中,视交叉受累的情况最为常见。本文,19例肿瘤压迫视束。侵袭性的垂体瘤可向两侧生长,侵袭患者海绵窦。但,一般很难鉴别海绵窦单纯压迫和轻微受累。临床上,我们认为当患者海绵窦颈内动脉和外壁之间信号异常或者肿瘤包绕患者颈内动脉时,则多为海绵窦受累;若患者双侧海绵窦外壁外凸(对称性),则多为受压移位;若患者单侧海绵窦外壁外凸,那么海绵窦受侵袭的可能性较大。虽然,大腺瘤可侵袭患者海绵窦,包绕颅神经及颈内动脉,但是并不会产生颅神经症状及颈内动脉狭窄症状,据此可鉴别诊断垂体大腺瘤和其他鞍区肿瘤。

综上所述,MRI具有三维成像,解剖学背景清晰,组织分辨率高,无骨伪影,无创伤等诸多优点,可辨明肿瘤与视束,视交叉,视神经的解剖关系,了解肿瘤周围结构及肿瘤生长方式,判断肿瘤有无侵袭性,对垂体瘤的临床诊断,手术方案的制定,手术效果的预测均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明龙,张日松,孙清华. 垂体转移瘤的MRI诊断[J].当代医学,2013,14(313):70-71.

[2] 夏建洪. 垂体腺瘤MRI 诊断价值的研究[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2,10(47):17-18.

[3] 李建胜,高运英,傅晖. 垂体脓肿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J].当代医学,2010,16(203):16-18.

[4] 莫云海,陈馨,袁蓉,等. 垂体瘤与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的 MRI 鉴别诊断[J]. 现代临床医学,2012,38(1):38-40.

[5] 李先志,吴海英. 32 例垂体瘤 MRI 诊断分析及影像学特点回顾[J]. 医学信息,2011,24(8):5347-5348.

作者:李品品 刘保清 田静

上一篇:眼科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透析论文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物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