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腺淋巴瘤的MRI诊断

2022-09-11

腮腺腺淋巴瘤是发病率仅次于腮腺良性混合瘤的腮腺良性肿瘤, 约占腮腺良性肿瘤的5%~10%[1], 影像学检查易被误诊为腮腺其它良性肿瘤。2010年1月—2013年4月该研究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腮腺腺淋巴瘤的术前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提高对该病MRI表现的认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该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腺淋巴瘤患者18例, 其中男15例, 女3例;年龄为24~74岁, 平均约为52岁。临床表现为无意中发现一侧 (14例, 约77.8%) 或双侧 (4例, 约22.2%) 腮腺区结节2周~3年, 平均约为3个月;肿块质地较软, 表面光滑, 活动, 12例 (约66.7%) 患者腮腺肿块从发现至切除无明显变化, 5例 (约27.8%) 伴有肿物缓慢增大, 1例伴有突发肿胀感并局部皮温升高。

1.2 检查方法

采用GE Signa ExciteⅡ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 全部患者行MRI平扫+增强扫描。采用头颈联合线圈, 层厚5 mm, 层间距1~2 mm, 视野240 mm×240 mm。采用FSE T1WI、FSE T2WI脂肪信号抑制序列及SE EPI序列的DWI。增强扫描采用经肘静脉快速注射对比剂肘静脉快速注射对比剂钆喷替酸葡甲胺 (GdDTPA) 后行轴面、冠状面及矢状面FSE T1WI扫描。

1.3 图像分析

由2名高年资的影像医学副主任医师对得到的MRI图像进行共同评价, 意见不一致时, 采取协商达到一致。

2 结果

12例 (约66.7%) 表现单侧腮腺浅叶下部单发小结节样病变, 2例 (约11.1%) 表现为单侧浅叶2~4个病变病, 病变大小约为9~26 mm;4例 (约22.2%) 表现为双侧多个病变, 大小约为4~30mm, 病变多位于腮腺浅叶, 深叶可见1个或2~3个病变。18例患者颈部均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

MRI扫描17例病变边缘清晰, 1例病变边缘稍模糊。16例病变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 脂肪抑制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 增强扫描病变动脉早期即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 静脉期强化较明显减弱, 病变内可见小囊状未强化影。2例病变T1WI呈较均匀低信号改变, T2WI呈高信号改变, 增强扫描病变动脉期呈较均匀中度强化, 静脉期强化减弱。DWI上病变均呈高信号改变。

3 讨论

腮腺腺淋巴瘤又称Warthin瘤, 是腮腺较常见的良性肿瘤, 由Warthin于1929年首先详细报道2例。文献报道[1]认为该肿瘤来源于腮腺内异位起源的上皮及淋巴组织, 极少发生恶变。

腮腺腺淋巴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但儿童少见, 男女均可发生[2], 以40~70岁的男性多见。本组患者15例 (约为男性83.3%) 为男性, 平均年龄约为52岁, 与多数文献报道[2]基本一致。腮腺腺淋巴瘤生长缓慢, 病史可达数十年, 恶变概率较低。文献报道[3]认为该病变与吸烟关系较为密切。

腮腺腺淋巴瘤好发于腮腺浅叶后下部区, 具有良性肿瘤的形态学特点, 病变边缘包膜完整, MRI扫描图像多呈类圆形结节状, 边缘清晰。本组病例中1例病变边缘模糊, 结合临床及病理, 考虑合并继发感染。腮腺腺淋巴瘤较易形成多发小囊腔, 内含有黏液性或胶冻样液性成分, 故多数病变MRI表现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影, FSE T2脂肪抑脂序列扫描能更好显示病变内的小囊状影;动态增强扫描病变动脉早期即多呈中等或明显强化, 强化不均匀, 廓清速度较快, 病变内小囊状影未强化。

腮腺腺淋巴瘤主要与腮腺多形性腺瘤及腮腺恶性肿瘤相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多见于30~50岁青壮年, 女性发病率多于男性, 单侧发病多见, 多发或双侧发病较少见, 病变质地较硬, MRI动态增强扫描多为延迟逐渐强化[4];而腮腺腺淋巴瘤动态增强扫描多为动脉早期即强化并很快廓清, 呈快进、快出表现[5]。腮腺恶性肿瘤相对少见, 肿块活动度差, 质地较硬, 侵犯腮腺邻近组织可出现相应临床症状, MRI扫描病变形态不规则, 边缘模糊, 周边组织多呈受侵改变, 常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6,7];而腮腺腺淋巴瘤是良性肿瘤, 多数病变形态规整, 边缘清晰, 对腮腺周边组织无明显侵犯, 无颈部淋巴结转移。

总之, 腮腺腺淋巴瘤MRI检查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 好发于中、老年男性腮腺浅叶后下部, 可多发或双侧发病, 边缘清晰, MRI扫描多为类圆形结节状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影, 动态增强扫描病变呈快进、快出表现, 病变内可见小囊状未强化影。对有以上特点的腮腺肿块, 要首先想到腮腺腺淋巴瘤的可能。

摘要:目的 提高对腮腺腺淋巴瘤MRI表现的认识。方法 对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腮腺腺淋巴瘤的术前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中男15例, 女3例, 平均年龄约为52岁, 12例 (约66.7%) 表现腮腺单侧浅叶下部单发小结节样病变, 2例 (约11.1%) 表现为腮腺单侧浅叶2~4个病变病, 4例 (约22.2%) 表现为双侧腮腺多个病变;MRI扫描17例病变边缘清晰, 16例病变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 脂肪抑制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 增强扫描病变动脉早期即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 静脉期强化减弱, 病变内可见小囊状未强化影。结论 腮腺腺淋巴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 可多发或双侧发病, 边缘清晰, MRI扫描多为类圆形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影, 动态增强扫描病变呈快进、快出表现。

关键词:腮腺,腺淋巴瘤,磁共振成像

参考文献

[1] P J Yaranal, Umashankar T.Squmous Cell Carcinoma Arising in Warthin’s tumour:A Case Report[J].J Chin Diagn Res, 2013, 7 (1) :163-165.

[2] 侍丽, 江魁明, 徐莉, 等.腮腺腺淋巴瘤的MRI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2, 31 (1) :24-27.

[3] de Ru JA, Plantinga RF, Majoor MH, et al.Warthin’s tumour and smoking[J].B-ENT, 2005, 1 (2) :63-66.

[4] 胡高军, 张红琴.腮腺多形性腺瘤的MRI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 20 (12) :908-910.

[5] 郑少燕, 曾向廷, 吴先衡, 等.腮腺肿瘤的MRI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2, 28 (4) :647-651.

[6] 朱娟, 李葆青, 张宁.64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腮腺肿瘤的影像病理分析[J].放射学实践, 2012, 27 (10) :1073-1078.

[7] 杜立新, 元建鹏, 关宏, 等.腮腺恶性肿瘤的MRI诊断价值及其病理基础[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0 (5) :1107-1110.

上一篇:265例人工流产术后不孕原因的临床分析下一篇:现代暖通空调设备安装的施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