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模式下开放教育论文

2022-04-29

摘要: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具有求真、向善、尚美的内在要求,真善美是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永恒追求。从追求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规律性、价值性、和谐性三个方面分析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真、善、美”的意蕴,深刻理解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内涵。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学生工作模式下开放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工作模式下开放教育论文 篇1:

“双减”背景下教育本质的回归

摘 要 “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推进教育回归本然。教育工作者必须全面了解与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对“双减”政策的目标、价值进行合法性分析;从政策导向、实施过程与监督保障机制分析“双减”政策促进教育回归本然的合理性等,通过家社校协同配合,落实政策,推进教育回归应然。

关  键  词 双减 教育回归 价值导向 核心素养

引用格式 桑安琪.“双减”背景下教育本质的回归[J].教学与管理,2022(05):1-4.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我们称之为“双减”。“双减”的颁布有利于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对校外培训机构起到规范、监督作用,有利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推进教育回归学校,促进教育回归本然。为了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必须了解“双减”政策的价值导向,明确“双减”政策的教育理念,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推进学校教育回归应然状态。

一、“双减”政策核心要义及其价值选择

建国以来,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一直伴随着我国教育进程的推进,以不同的表征样态动态地复现,持续性阻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减负问题的出现只是教育表象,究其本质是教育内部出了问题。“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1],教育的根本属性是平等交往而非规训和控制,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和方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纯公益性质的教育,其“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理念也是推进后续教育阶段的根基所在。然而,当前社会的教育平衡在某种程度上被打破,教育重心偏移,即不再指向人的全面发展,而是转向消费社会的巩固与扩张。公共教育的运作与发展偏离了教育发展的固有规律,而变为由消费链条驱动和操纵[2]。教育的选择功能遮蔽了发展功能,教育的商品属性替代了公益属性,这不仅与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相违背,更是对教育本质的放逐。此次国家“双减”政策的颁布正是对教育的纠偏,促使基础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的本心,其核心要义指向人的发展与教育育人本质的回归。

1.“双减”政策目标

“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3]教育的应有之义是通过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来带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混淆教育本质会导致教育目标的消弭,减负不仅是行为上的规定,还有对理念的贯彻,以及对教育目标的重新寻回。

“双减”理念彰显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因此,对于“免去作业”“规范补课”“禁止排名”等措施,应在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秉持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念的前提下,根据实际客观的评量结合学生主观感受来定义“负”,并采取高质高效的育人方式合理有效减负。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在课堂和学校足以完成,逼迫学生大量补课,忽视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兴趣爱好,同时限制了其未来发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关键,只有学生学习回归课堂和学校,家庭的教育负担大幅度降低,学生的压力相应缓解,教育才能发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且全面发展的真正效用。

减负固然是双减的题中之义,但这只是表层内容,背后蕴含的减负目标才是其价值鹄的,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高学校育人水平和教学质量,通过回归课堂、回归学校,减少学生不必要的负担,缓解家长焦虑情绪,构建良好教育生态,明晰教育的育人目的,回归教育应有之义。

2.“双减”政策的价值选择

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蕴含着政策制定者对于政策的期望或价值追求,体现了政策系统的某种价值偏好,表达着教育政策追求的目的与价值[4]。这种价值取向若是顺应自然规律,符合客观的事实逻辑和社会的主观需求,则代表其教育政策价值选择是合目的性的、有合法性的。可从“谁来减”“减什么”“如何减”三个方面对“双减”政策进行价值选择分析。

首先,减负政策由政府统筹主导,各部门落实,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执行,家校社协同,多方联动,协同推进与保障减负政策实施。此次减负工作职责分配到各部门机构、学校、家庭,职责清晰,減负职责范围覆盖广,含括内容全面,意在举众人之力,共筑教育减负之出路。其次,减负内容是减轻学生过重的、不合理不必要的负担,既包括客观存在的学业负担,也包括由此而引发的心理负担(也可理解为一种精神负担)[5]。只有减去这些不必要的负担,学生才有时间和精力自主学习、全面发展。最后,《意见》提出,应从学校的作业和课后服务、校外培训行为两方面出发,联系家、社、校配套治理,提供支撑保障,采用试点探索的方式加强督促检查和宣传,精心组织,稳妥推进,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达到减负不减责,减负不减质。

二、“双减”政策促进教育回归本然

具有价值选择合法性的教育政策只是具备了教育改革的潜质,其实施成效依赖于政策中改革机制的有效性。从回归导向、回归过程、回归保障出发,分析“双减”政策蕴含的教育回归机制是否可以解决,以及如何解决教育问题,以正本清源,促进教育回归本然。

1.教育回归导向: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教育是因人的发展而存在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如今教育背离初衷,以应试为导向,用成绩和分数压抑了学生的天性,束缚和局限了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学生可能取得很高的学业成绩,但这却是以牺牲自己人格健全发展为代价的。学校变成了滋生孤独和个人主义的温床[6],教育本是帮助学生成长的阶梯,现实却沦为捆绑学生的枷锁。无论是校内教育还是校外教育,都应摒弃功利之风,回归到“立德树人”的道路上。“双减”所蕴含的教育回归逻辑正是以“立德树人”为基点,关切教育中活生生的“人”,将提高学生学科成绩、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能力,以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三者一并关照。

教育政策实施的效果如何,根本在于导向的正确性,选拔导向的教育体制是造成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也是促使教育竞争存在的源动力[7]。“双减”政策背后蕴含的教育观倡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摒弃功利主义导向,将教育着眼点从学生分数高低转向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多方面才能的发展。治理整顿培训机构,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服务质量,使得学生回归校园,减少社会教育成本和负担。从树立基础教育阶段正确教育观出发,正本清源,降低作业负担,减轻分数在家长、学生、教师心中的分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回归本然。

2.教育回归过程: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校社系统推进

“双减”政策的实施,是教育回归教育本质的过程。《意见》中主要提及四个方面: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首先,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进行作业管理,包括调控作业结构和总量、健全作业管理机制、提供全面发展学生的高质量课后服务,以及提高和保障教学质量。其次,对校外培训行为严格规范和管理,将减负工作纳入质量评价体系。最后,通过家庭教育中家长的监督来保障学生课余时间的科学利用。

四个方面分别对应系列子措施的展开,主要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严格整治校外的社会培训机构,强调家长的引导和教育作用,明晰学校、社会以及家庭在本次减负工作中的职责所在。措施的实行都有全面发展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作为支撑,通过观念的改变和教育政策的实施两条链条,措施之间环环相扣,形成一个闭环。通过传递正确育人观念,实施减负措施,提高了学校教学质量,减少了校外学科类补课的行为需求,学生有更多时间自主支配。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充足的精力学习,并通过高质量课堂提高学习能力,体认学习者、探究者等多重角色,实现自我满足。各项措施之间相互关联,互为依托,使得学生从“乐学”到“善学”,再到“爱学”,这是教育回归正确育人机制后的良性循环。

3.教育回归保障:以政府力量为主导,多部门协同联动

在全面实施教育政策的过程中,与四条主措施相配套的保障与监督机制是政策实行闭环中监管保障各部门实行规范和程度的重要环节。由各级政府和社会相关部门进行联合专项治理,包括保障课后服务经费与资源、完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校外培训广告管控和收费监管、对基础教育学段外校外培训的管理等方面,全面部署教育部门及有关部门,分责明确,将“双减”工作纳入县域和学校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并加强监督与引导,以试点工作方式稳妥进行。

教育治理过程,就是教育决策民主化的过程[8]。《意见》中对教育部门,宣传、网信部门,机构编制部门,发展改革部门,财政部门,人力资源,民政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公安部门,人民银行、银保监、证监部门等都提出明确的要求,通过多项保障措施和评估、管理机构的设置,对四条主路径起到外在的调节、规范和辅助作用,确保在落实政策过程中取得实效。通过多项管控治理,引导社会大众重塑正确的教育观念,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环境。而观念的树立和教育生态环境的建构又反作用于现实教育机制,促进教育朝着引导人向上向善、唤醒内在精神、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的方向出发,构建完整且有效的教育循環机制,实现教育生态圈的良性循环。

三、“双减”政策背景下解决教育问题的实践路径

宏观政策的效用还需见于微观的实施层面,针对“双减”政策所指向的教育失范现象,家、校、社应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合力共建,服务于教育改革。

1.学校教育:提升教学质量,完善课后服务,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水平[9],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双减”在教学质量和形式方面也做了加法,即提升教学质量、完善课后服务机制。

高质量导向下的人才培养标准强调在复杂情境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协作性、创新性地实现问题解决与知识创造[10]。学校教学工作质量的提高,就是将学生机械的无意义学习转变为有意义学习,使儿童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同化、建构知识,以实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知识创造。“双减”对作业做出一系列规定,大体上减少了基础教育阶段的作业量,减少学生无效学习时间,旨在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等,为后续学段自主学习和未来的职业生活打下基础。因此,教师要精细设计课堂练习,认真编排筛选课外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要及时带领学生巩固,做好查漏补缺工作,使得作业发挥教和学的辅助功能;基础教育阶段讲究教学的全面性,应设置分层作业,作业内容在全面性、基础性原则上设置不同难度等级和内容倾向,尽可能使全体学生都能实现最大程度的发展。

教学是学生发展的基本途径,课后服务机制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双减”提出要完善课后服务机制,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正是为了实现全面发展人的教育目标。首先,学校管理者和老师要清楚,课后服务的内核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尊重学生意愿,并保障教师权利。其次,对于课后服务的内容,可以发挥学校和地方特色,创新性开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体悟到生活和学习中的乐趣。最后,学校应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灵活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要秉持严格、仔细、开放的态度选用课后服务教师,将选用范围扩大至社会。

2.家庭教育:转变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强化家庭教育责任意识

规范整治校外教辅机构、严令禁止教师补课、减少基础教育阶段作业量,都可以减轻家庭在教育中的资产负担和精神压力。然而,“双减”政策颁布后,部分家长认为作业减少,补习机构的整改阻碍了孩子求知的脚步,放任学生自由,孩子会被社会淘汰。将属于家庭教育的责任推给教辅机构和学校教师,正是家庭教育责任意识淡漠的表现。“双减”就是要让学生回归学校、回归家庭,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双育人模式。

随着作业的精简,课外辅导的规范,学生在家里可自主支配的时间更多,家长要担负起家庭教育的职责,更新教育观念,将学生身心健康放在首位,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教育态度要真诚平等,要尊重学生需求和兴趣,以沟通、交流代替武断、专制,营造融洽、平等的家庭氛围。教育方式上,应结合生活实际,多鼓励孩子运用课堂所学进行探究思考,实现学以致用;不否定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自主规划时间,进行自我反思,学会自我管理,培养自觉性。

3.社会教育: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系统

教育是民生之基,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目前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教育师资力量、教育技术等教育资源差距大,校外教育机构的存在更是加剧了不公平现象。实际上私立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并存是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但是当下大部分教育机构利字当头,教育之地沦为商业场所,制造出教育中金钱投入成本与收益成正比的假象。部分培训机构为了盈利便给家长施加压力、贩卖成绩焦虑,导致学生和家长都叫苦不迭。当教育变成交易,在资源稀缺并且出现倾斜的教育利益场上,人人都想要实现利益最大化。有条件的家庭会加大对学生课外辅导的投资力度,希望孩子学得越多越好,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足够的精力掌握学习内容,只能靠校外教辅补习来查漏补缺,这样不仅弱化了课堂教学的作用,还进一步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漠视,使得学校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基础教育阶段的公益性、基础性、全面性,不仅来源于我国社会的需求,也是其内在属性,社会贫富差距不应也不能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明显的体现。因此,必须匡正教育从“公益性”到“功益化”的有害倾向。

“双减”明确表明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有的教育机构需要严格审批、清理整治;建设城乡和校际间学校共同体,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化,缩小教育水平差距。将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向学校倾斜,校际间资源共享保障学校高质量教学,使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尽可能共享教育资源,推进教育资源均等化,不仅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还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从而促进社会公平。此外,还应废除不合理的小升初制度,不设重点小学和重点班级,学校之间开展合作式竞争,宣传科学教育理念,创设良性教育竞争环境,无论是校内教育还是校外教育,都应摒弃功利之风,回归到立德树人的道路上来。

教学的主要特点及其二重性决定了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但要实现教育目标,必须多种教育形式相互配合。“教学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发挥作用,是有条件的,除了他自身内部条件而外,再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必须与其他教育形式以及与生活实践加强联系。”[11]此次双减的目的是促使教育回归学校,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密切合作。首先,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减少学生和家长课外补课的需求,提高教育质量,是育人的根本保障。其次,课后服务将家校社紧密联系在一起。课后服务的资源可以是校外人员、校外活动场地等社会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相结合,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助力。完善课后服务机制,还解决了家长下班时间与学生放学时间的冲突问题,从根源上遏止了晚托班、小饭桌等教辅机构不规范的社会现象。最后,“双减”政策明确落实了各级政府、社会各部门机构以及家庭的教育职责,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为主,共同促进和保障学生全面发展,构建教育良好生态,回归教育本然。

参考文献

[1][3]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 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1,48.

[2] 靳玉乐,王磊.消费社会境遇下教师身份的异化与重构[J].全球教育展望,2018,47(01):83-92.

[4] 刘复兴.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三维模式[J].教育研究,2002(04):15-19+73.

[5] 杨柳,张旭.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减负”政策的历史回溯与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19(02):13-21.

[6] 张华.教育与人的主体性发展——新主体教育论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07):1-6.

[7] 王博.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政策工具选择与体系设计[J].中国教育学刊,2014(04):38-42.

[8] 王晓辉.关于教育治理的理论构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5-14.

[9] 孟憲云,罗生全.过重学业负担生成的课程动因及其优化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7,37(Z2):108-112.

[10] 张良,安桂清.构建适应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知识学习形态[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08):1-6+23.

[11] 张良,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96.

[责任编辑:白文军]

作者:桑安琪

学生工作模式下开放教育论文 篇2: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真善美”意蕴

摘 要: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具有求真、向善、尚美的内在要求,真善美是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永恒追求。从追求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规律性、价值性、和谐性三个方面分析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真、善、美”的意蕴,深刻理解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内涵。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生涯; 发展教育; 真善美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立足于开发学生的自主规划与管理意识,培育学生主体地位,是对传统就业指导思想的超越,丰富了大学生成长辅导的内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载体。真善美是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永恒追求。

一、“真”的维度:追求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规律性

真,即合规律性,反映人同世界的认知关系,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现真,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其目标合乎当代社会的要求、符合客观规律,其内容体现时代精神、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其方法体现互动性、符合人类认知规律。

1.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目标的社会性

教育是人社会化的过程,其目标是塑造人的社会性,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目的不外乎于此。回顾建国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历史,可发现其产生源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行,大学生开始实施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取的“双向选择”制度,就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为适应这一改革趋势,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全面推行,工作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就业政策的宣传、择业观与职业道德教育。但随着短程性就业指导弊端的显现,职業生涯规划引入中国并在大学生中开始推行。它从大学生个体出发,力求帮助大学生找到与自己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相匹配的职业事业。由于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对个人发展方面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综观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目标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以远期目标代替阶段性目标,造成目标的“高不可攀”;改革开放初期的目标有急功近利、脱离现实生活的偏差;新时期的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以人为本,构建大学生共同的精神支柱,让大学生丰富生动的个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全面提升其知识、能力等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目标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适应人才发展的需要,符合客观规律。

2.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内容的时代性

教育内容是教育学科体系的核心。清晰的教育内容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教育目标与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后,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合理流动的模式给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带来了发展契机。为适应社会需要,各高校开始针对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并建立起相应的就业指导机构。教育主管部门也要求全国高校在高年级学生中普遍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并加强相应教材的编写工作。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内容愈发丰富。

随着就业指导工作与课程教学的推行,仅仅针对毕业生开展的意在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的课程教学及服务指导工作,对于促进大学生短期内就业有指导作用,但是对大学生全面持续发展的成效有限。原因在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职业目标的确立、职业素质的培养、就业心理的塑造需要一个长期教育与培养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中指出,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再设课程设置中添加就业与职业发展指导类课程,并以公共课的形式纳入专业教学计划之中,贯穿于大学生从入口到出口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并要求经过3-5年的发展完善后,全部过渡到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同时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课程教学内容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在高等教育中持续以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为着力点,不断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使之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从而能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类似举措立足社会实际,遵循教育本质要求,合乎教育规律。

3.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方法的互动性

教育方法是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为达成教育目标、实施教育内容所采取的方式与手段,是联系教育主客体的桥梁,对教育目的的达成、教育效果的显现有重要作用。我国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在引进西方理论方法的同时,结合了中国国情及人文传统进行本土化创新,借鉴吸收灌输教育法,引导大学生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前途联系起来,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考虑,从而获得个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代社会环境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的主体意识觉醒,思想活跃开放并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在多元文化与价值取向背景下进行灌输式理论教育,虽然解决了个人内部无法自发产生社会需求的问题,坚持了一元价值的主导,但不尽完美。灌输所具有直接性、单向性、强制性的特点,使其无法满足教育对象的个性化需求,在教育效果上备受非议。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大力借鉴了渗透式理论教育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所需传授的教育内容渗透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观念及价值引导、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目的。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作为一个双向互动的教育过程,教育效果的实现既离不开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发挥,又离不开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激发、自主能动作用的实现。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在教育方法上,既重视从外而内进行教育,又强调内省、自我实现的自我教育,内外兼施、内外兼修,从两方面共同推进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符合人类认知规律。

二、“善”的维度:追求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价值性

善,即合价值性。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向善,即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追求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教育引导与自我教育结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整合。

1.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目的维度: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目的维度理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二是社会的持续进步。首先,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目标群体是大学生,应立足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需要,从学生个体出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理想,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实现人生发展目标,满足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需求;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大学生成为自我成长、自我设计的主导者,从而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与目标导向作用,激发学生将所有能量集中到自定目标的实现上来;应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帮助每一个大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结合自身特点规划未来,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而使得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在实效上利于大学生就业、利于大学生创业、利于大学生个人成长。这是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善”的集中体现。

另外一个层面,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是社会化活动的直接目的,这就要求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要把塑造合格的社会成员作为己任。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目的不单单是实现个体全面发展,而且任何时代个人的发展都不可能凌驾于社会发展之上而独立存在。社会作为一个有序群体,必然需要依靠个体社会成员的力量形成前进合力。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这种独特的群体特征要求对其进行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时,还要使他们正确理解未来要承担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内容包括的社会历史责任。实现个人与社会同步发展才是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目标,才符合“善”的内涵。

2.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方法维度:教育引导与自我教育结合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作为一个双向互动的教育过程,教育效果的实现既离不开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发挥,又离不开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激发、自主能动作用的实现。自我教育法对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重视与强调正契合了高校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激发受教育者主体意识的教育目标。它关注的是人的自觉行为,其本身即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只有随着大学生群体情况的发展而发展才能具有生命力。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只有依靠大学生,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只有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随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调整教育思路,改进教育措施,才能保证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有效性。因而,在教学方法上,既要关注教育引导的价值,又要发挥大学生在自我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偏废。

3.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内容维度: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整合

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过程,在内容维度上需要有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个方面的取向。首先,针对择业、就业能力和技巧方面,加强技能养成。高校宜将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纳入课程设置,编撰针对性教材,培养专职教师,系统全面地实施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组织职业辅导讲座,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等。这些举措有助于学生掌握择业、就业能力,使学生更深入了解自己、了解企业、了解社会,更明确今后学习发展方向,从而缩短成才周期与社会适应期,促進社会与个体长期共同发展。

其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中必须包含价值教育。当前的多元化的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必然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要求在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实践中,重视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塑造。功利化的指导只提供了职业发展的工具和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短期内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但对大学生处理个人与职业、个人与环境、个人与社会等关系中出现的问题作用是有限的。因此,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中需要加入价值理性因素,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优良的品行。

三、“美”的维度:追求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和谐性

美,即合理想性。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尚美,集中体现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实现高校和谐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美好理想目标。

1.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关注人、培养人、发展人是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根本,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美好追求。促进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切入点是关注个体的需要,还原主体的价值结构和价值标准,激活人在自我价值实现中的潜能。回归本论题,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必须正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前提,以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为动力,以促进个人主体意识的觉醒为关键,培育大学生自主规划、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能力作为主导价值目标,推进个人的自由发展。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承担着促进角色转换、增进个体适应性的重任,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开始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自主规划意识,使学生摒弃在基础教育阶段所形成的依赖性与盲目性,激发学生今后学习工作生活的原动力,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2.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有利于高校和谐发展

在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今天,从主观因素入手,立足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培育学生自我管理与发展的能力、切实提高大学生综合竞争力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适应了社会发展趋势与要求,对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意义重大。大学生就业成了检验学校质量的试金石。这不仅反映在大学生的就业率方面,同时,更重要的是它还反映在一个学校的学生职业发展方面。因此,高校开展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有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有利于高校品牌、信誉的建立,有利于高校的和谐发展。

3.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和谐是一种均衡状态,一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必然包括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身和谐三种状态。人与自然的和谐侧重指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均衡,与社会的和谐更多指社会关系均衡,而人的自身和谐是指人对自我的认知状态。自我认知和谐处于社会和谐的内核地位,处理好自我认知的和谐是处理其他社会问题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正确处理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达到和谐均衡状态,“使社会的每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1]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机遇期和挑战期,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都正在经历着深刻变动,利益格局调整反映在思想观念上的深刻变化正在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也产生了深刻的改造作用。外部就业环境的改变必然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冲击,一旦职业预期不能实现,那么大学生的自我职业认知和态度将会面临着失衡局面,就有可能破坏大学生与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和谐状态。因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0.

[责任编辑:张俊华]

作者:张革华 惠海旭

学生工作模式下开放教育论文 篇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系统的构建

摘 要 本文运用文化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生态链”理论,通过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文化生态结构的分析,着力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生态系统,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文化生态系统中文化因子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生态系统协调、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运行,增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文化生态链 文化生态位 文化生态圈

Construct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of Colleg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Ecological System

WANG Jiushan, YE Jin, ZHANG Qin

(School of Marxism,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anzhou, Gansu 730050)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education; cultural ecological chain; cultural ecology position; cultural ecological circle

文化生态学作为20世纪形成并发展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将系统论的思想结合生态学的原理方法应用于文化研究,探讨文化的生成、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本文综合运用文化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生态链原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分析,探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系统内文化因子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促进系统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增加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系统的概念阐释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生态系统是由文化生态主体、文化生态介体和文化生态环体构成,文化生态主体包括教育者和学生,文化生态介体包括教育内容,如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以及教育方法、教育理念等等,文化生态环体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这些基本要素由动态性变量因子构成,缺少任何一个文化因子或者文化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不当,都会影响甚至削弱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不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生态系统以教育参与者为主体,以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途径等为介体,以教育环境为环体,系统中各个文化生态因子之间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它们在各自的位置上发挥着自身功能,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运用文化生态学中的文化生态位、文化生态链原理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统的主体、介体与环体的构成及其相互影响,有利于厘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文化生态系统中文化因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利于实现文化生态系统中各个因子之间良性、协同、共生、和谐发展,有利于系统内部与系统外部各要素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等及时、适时、时时的交流,促使系统内外因子协调健康发展,从而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生态体系的形成与全面、平稳、持续运行。

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具体分析

2.1 明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文化生态位”

“生态位”是指在生态群落中,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相关联的特定的时间位置、空间位置、功能位置的总和。生态位理论主要研究的是物种之间的竞争性、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稳定性等问题,揭示了每个物种单位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拥有一个最适合自己生存的时空位置,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系统以教育主、客体间的关系为核心,以教育内容与方法为教育介体、教育环境为中介体、教育目的为指向,各文化因子发挥他们在各自文化生态位置上的功能与作用,并促使其相互之间稳定协调运行,从而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健康、持续发展。

2.1.1 关注教师的生态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者的生态位主要包括生态位占有能力、生态位适应能力和生态位提升能力。具体来讲,生态位占有能力主要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者的科研能力、教育资源的获取能力和运用能力,生态位的适应能力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者的战略管理能力、文化建设能力以及教育资源配置与培植能力,生态位提升能力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者在动态竞争中的主动适应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对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履行相应的生态位职责,发挥既定的生态位作用与功能,探索行之有效的施教方式与方法,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和特色,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系统螺旋式向前平衡发展,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2 关注学生的生态位

大学生的生态位体现了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主体,是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理念转变与教育目标实现的最个性化、最活跃的变量,他们除了存在各自的性别、年龄、性格、家庭背景等基础生态位上的差别外,还存在着思想政治状况、智商差别、情商表现、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学习特点等实际生态位和潜在生态位的可能性差别。

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生态系统中,每个大学生都有着自己特定的生态位,每个学生的生态位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都必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这就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工作过程中,教育者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基础生态位上的差别,还要考虑学生实际生态位和潜在生态位存在的可能性变化,明确各个学生的具体生态位。在对大学生整体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生再进行因人而异的个性化辅助教育,使每个学生的生态位都得到提升,综合能力都得到加强,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客观地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探寻适合自己的生态位,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生态位的适应能力,接受并融入已经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促使自身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以及个人修养等生态位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2.2 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生态链”

生态链是用来表示自然生物相互依存所形成的环环相扣的联系,文化生态链是指两个以上的文化因子间相互作用构成的线性联系。生态链由节点(node)和键(key)构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态链是指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生态主体)为节点,以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生态介体)为键(结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的文化生态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统的介体是链接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中间环节,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顺利开展教育工作的条件和保障,它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态系统则是指以教育内容为生态键形成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为节点的生态循环链,以教育方法为生态键形成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循环链。

2.2.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为键形成的文化生态链

以教育内容为键、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为节点的文化生态互动循环链。教育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反应,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教育内容为键,链接教师和学生的文化生态互动循环链。习总书记指出,①“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富则国家富”。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更是青年一代的。所以,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实现中国梦,青春永担当。为此,教育工作者应系统全面地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完整准确地把握教育内容在文化生态教育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这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引领大学生茁壮成长,坚定其社会主义的伟大信念;要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教育大学生健康成才,树立其共产主义的宏大理想;要始终坚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大学生奋勇向前拼搏向上,培养其爱国情怀和创新理念;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增强其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力。

2.2.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为键形成的文化生态链

以教育方法为键、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为节点的文化生态互动循环链。教育方法是教育活动的具体手段,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将知识、技能等传授给教育对象,使之理解、接受、认同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教育方法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恰当的教育方法必须同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资源相适应。常用的教育方法包括说理引导、榜样示范、实践锻炼、品德评价等方法。教育主体通过教育方法,使加工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信息作用于学生,从而形成以教育方法为键,教师和学生为生态节点文化生态互动循环链。传统的教育方法守旧说教、思路僵化,缺乏针对性和互动性,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对于个性化与多样性变量因子共存的教育对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系统的教育方法要求应该具有动态性,坚持教育方法的针对性和互动性,综合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在不同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文化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

3.1 树立 “整体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生态理念

“整体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教育理念,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夯实社会主义信仰、培养其爱国主义品格、提升其思想道德修养。因此,树立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整体化的文化生态教育理念,树立整体全面健康的持续化发展观念,培养大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教育工作者要认清高校教育的发展形势,根据社会发展的切实需求,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引导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要提高教师的文化生态教育意识,文化生态教育意识是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内在驱动力,只有具备较强的文化生态意识,树立正确的文化生态立场,才能使教师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渗透到日常的教育行为中。

3.2 尊重教育客体核心地位,建立文化生态型和谐师生关系

受教育者作为教育主体的直接作用对象,是教育文化生态圈中的核心部分,应尊重教育客体的共性与个性,建立寓教于乐、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在教育文化生态圈的协调、健康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在高校教育中,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技能,更要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文化生态客体地位,重视学生客体的个性发展和多样性需求,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的,坚持科学民主、开放互动的文化生态意识,对学生因材施教,增强教育针对性;教师应树立时时交流、双向互动的教育观念,建立文化生态型和谐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机制,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引导力、凝聚力和亲和力,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生态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3 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与手段

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文化生态主体的生态位的差别,要求教育方法不能一刀切、一个模式,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个性特点,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信息知识的良性互动,有针对性、多角度、多侧面、多样化、多途径地开展教育工作。系统观理论说明,系统的整体功能发挥大于各个要素的功能相加,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协调好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发挥好各要素的功能与作用,激发整个教育系统最大的潜力。还要利用好隐形的教育方法,教育工作由“外灌”转移到“内塑”上来,开启和引导学生潜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师生共振效应,使学生在无意识间受到感染熏陶,例如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生态教育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于引领正确的校园舆论风向,塑造学生健康的思想情操、价值观念、言行举止等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3.4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大格局

“牵一发,动全身”可以用来形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系统中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文化生态环境与学校、家庭、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相互依赖和制约。学校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大环境中最重要的子系统,只有学校与家庭、社会等环境全面协调、良性互动,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链的有效运行。我们要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就要把文化生态主客体融入到开放的社会大系统中去,加强文化生态主客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传递与循环,实现教育因子在文化生态环境循环体系中的合理布置与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系统大环境的正面积极效应。

基金项目:甘肃省兰州市社科规划项目《生态文明视阈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思路研究》项目(13-038F)

注释

① 习进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参考文献

[1] 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院报(社会科学版),2004(9).

[2] 宣仕钱.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互动与耦合[J].求实,2006(5).

[3] 杨萌,刘新民,张冲.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学校体育教学优化[J].教学与管理,2009(12).

[4] 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2.

[5] 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研究述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1).

作者:王玖珊 叶进 张钦

上一篇: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建设论文下一篇:医院管理系统计算机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