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学生思想教育

2022-10-16

1 工学结合模式背景下学生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也由此经历了重大变革。在这一继往开来的新形势下, 高职院校纷纷与企业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实行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 是减轻学生经济负担, 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的需要。”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主体是学生, 以职业为导向, 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给学生带来很多利益。

2 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学生思想教育原则

2.1 学生个人与专业差异性教育的原则

要针对高职学生的实际, 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原则。一方面, 要注意高职学生文化程度与能力的差异性。随着近几年全国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高职学生文化程度与能力的差异性明显增大, 因此在对不同文化程度与能力的学生做思想政治工作时, 特别要注意科学的工作方法, 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独立性和精神需要的差异。另一方面, 要注重不同专业的差异性。由于工学结合形式不同, 培养人才的方式、目标的不同, 使得对不同专业的高职生的工作评价不尽相同。

2.2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的原则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谋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 如何引导学生在新的学习与工作模式下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 将会直接影响工学结合模式的未来走向。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对高中毕业生和未经过中专阶段同专业学习的学生, 与中专升入专科同专业学习的学生, 应当区别对待, “因人施教”。[4]另外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需要出发, 通过教育和引导学生, 使学生的个人的需要与社会需要有机统一起来,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尤为重要。

2.3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原则

就综合素质而言, 高职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 有较强的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社会意识;就职业能力而言, 高职学生应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沟通能力。作为在工学结合模式背景下肩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主要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企业实习的全过程, 借鉴实践性教学中体现的企业文化、企业的制度和团队精神, 使学生学会做事的同时, 更要学会做人。

3 完善工学结合模式背景下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3.1 加强学生的工学结合的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高等职业院校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职业教育要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 把学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 这不仅是高等职业院校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基本体现, 也是现代化建设对新一代劳动者的基本要求。思想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水平也体现了高职院校的竞争力, 赢得了企业的信任, 也加快了学校自身发展。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 给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原有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校内, 校内设施齐全, 适于集中管理。而工学结合模式势必要让学生走出校外, 走入社会, 安全、卫生、饮食、住宿都将成为学生面临的问题, 有些学生无所适从, 不知如何应对。学生管理人员更是面对点多、分散、距离远的难题。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学校指导老师可以利用工学结合的机会走访企业看望同学, 认真做好工学结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3.2 高度重视学生工学结合的实践教育和管理工作

在工学结合的教育过程中, 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地向学生灌输学以致用的思想和观念, 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在学中干, 在干中学。在实施过程中, 应严格选拔一些思想素质高、理论成绩好、专业技能突出、工作态度认真的学生在工学结合过程中担任辅助管理人员, 协助企业和教师共同做好生产和管理工作。在生产实践中, 因为企业生产和周边地区环境的复杂、特殊性, 有些学生容易出现一些对社会和生产的不适应现象。所以, 我们不但要做好学生的宏观管理, 而且应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 尽量为学生争取待遇, 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作好学生的心理疏导, 积极鼓励学生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还可以与企业一起组织文体活动, 活跃气氛, 也可增进厂校之间的友好合作。此外, 高职学生相对本科学生而言, 学生的整体素质偏低, 在遵章守纪、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距。而工学结合模式在实施过程中, 学生都是与企业的生产实际、设备运行紧密接触的, 生产环境和理论教学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而生产实践对学生的安全要求又很高。因此, 如果对生产实践中安全工作的不重视, 哪怕只是在某个方面有一个很小的疏忽, 都可能会造成重大的事故。因此, 在工学结合模式过程中, 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工学结合过程中的宏观控制和具体管理, 必须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企业的管理制度, 严格遵守各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3.3 做好学生的就业思想工作和职业生涯规划

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意识, 进一步明确高等职业院校的定位和方向。高等职业院校都要明确这样的定位, 坚持这样的定位, 做到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改革, 打造面向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工学结合教育模式, 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 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 使学生看到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 最重要的是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 大大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 变得更加成熟, 从而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 使他们有优先被雇主录取的机会。在工学结合模式学生管理中灌输学生自我科学定位, 找准就业方向的发展理念。职业生涯规划是高职学生职场制胜的铺路石和踏入职场的第一步。因此学校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可以安排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还要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

3.4 深化学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配套条件

学校目前工学结合模式的配套条件仍不完善, 学校、家庭和社会尚没有形成教育合力。当前建设一支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懂知识、会技能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学生管理队伍, 建立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教师聘任、评估、分配激励、财务制度和编制管理办法, 建立一套工学结合情况下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生实习实训评价与考核等制度已经迫在眉睫。在工学结合模式中, 专、兼职教师队伍, 要充当学生管理教师, 及时与学生、学校、企业进行沟通。无论学生管理教师在与不在都要尽教书育人之责, 随时随刻的加强学生管理, 将学生管理工作贯穿于职业教育始终。同时, 要进一步转变学生、家长、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 进一步确立现代的职业教育观和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 将工学结合模式作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并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计划的始终。在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中, 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和鼓励、支持的作用。今后应尽快出台与工学结合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 制定相关政策, 共同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互利共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把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4 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类型, 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 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任务。工学结合的开展必将推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 推进职业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工作的紧密结合, 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和灵魂,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将工学结合模式视作负担, 而应该抓住这一大好时机, 大显身手, 为社会、企业、学校、学生的共赢做出贡献。

摘要:“工学结合”模式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之一, 在带来一系列巨大的理念转折与实践改革的同时, 也使得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就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学生思想教育的必要性、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学生管理办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管理

参考文献

[1]  周济.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实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N].中国教育, 2005, 8, 20 (1) .

[2]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 2005, 11, 10 (1) .

[3]  童学敏.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思考[J].

[4]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论文集[M].高等教育出版, 2003, 43-44.

[5]  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8, 8.

[6]  周济.教育部2005年08月19日在天津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上的讲话.

[7]  耿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8.

[8]  王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7.

[9]  管平.工学结合教育长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 2007, 2

上一篇:发展农村旅游对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影响下一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律师业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