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开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作总结

2024-04-29

建设开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作总结(通用8篇)

篇1:建设开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作总结

建设开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开区以国家级“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争创国家级经开区打造更高开放平台为目标,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开放型经济工作稳步推进。xx年1-8月,全区实际到位内资16亿元,同比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4150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2.3亿美元;加工贸易总额完成1012万美元;标准厂房完成21万平方米。

一、夯实工作基础

1、建立了三个库。一是客商信息库,把“珠三角”、“长三角”、福建等沿海重点客商分级分类梳理,及时更新。二是项目库。根据开发区发展定位,广泛收集项目投资信息,精心包装,加大与“珠三角”、“长三角”的产业对接。三是落户企业库。及时掌握已进入园区内投资、生产的企业发展动态,做好协调服务。

2、加快制定和梳理政策。全面梳理开发区对外招商引资政策以及省市各级政府对入园企业的优惠政策,整理汇编成册。出台了经开区《关于鼓励招商引资加快产业发展的暂行办法》。

二、创新招商方式

一是发挥好省市有关部门的作用,充分利用商务、贸促、外侨、台办、工商联等部门的客商资源。拟与省商务厅外商投资促进处建立区处合作机制,争取支持、指导。

二是发挥好“两会一办”的作用,即异地商会、行业协会、省市驻外办事处,通过与他们紧密对接,获取重要投资信息,积极跟踪引进。

三是用好省市招商平台资源。省市每年都有经贸活动,主动结识目标客商,登门拜访。

四是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特别是郴籍在外人士,帮忙推介经开区,动员郴籍在外成功人士回乡投资,支持家乡建设。

五是“以商引商”,通过已经落户的.产业项目,积极引进其上下游关联企业。

六是多与沿海地方政府建立联系,以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合作。

三、优化发展环境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开发区硬件配套,实现产业升级与城市塑造协调推进。采取“大手笔规划、超前投入、滚动开发、配套跟进”的策略和先拉框架后填空,大配套一步到位,小配套围绕项目集中进行的模式,重点加快推进武广新区、长冲片区、石盖塘工业园骨干路网的拓展和完善,搞好水、电、气等生产要素配套工程及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确保“七通一平”全面到位,拉开发展框架,实现成片、连片开发,营造承接大项目的平台和载体,进一步提高园区承载力,形成“筑巢引凤”的良性发展态势。

2、加大征地拆迁力度,集中力量啃下xx工业园和xx高新园征地拆迁硬骨头,促进已签约项目尽早落地,快速推进企业集聚,形成企业成片规模效应,为创建国家级经开区发展平台打下坚实产业基础,并为我区招商引资进行用地储备。

3、优化政务服务。树立政务服务理念,以扎实推进工作作风建设为契机,全心全意在企业发展环境方面做好服务,全面提升开发区竞争软实力,实行项目全程跟踪服务制,项目业主各项手续由管委会指定专人全程协调带办,实行贴身服务。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克服推诿扯皮现象,形成“易事快办、难事合办、特事特办”的快速办事机制,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创造优良的服务环境。

四、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引导加强学习。坚持以自学为主,引导干部树立自觉学、我要学的意识;注重培训培养,不定期外派干部考察学习,开拓视野;聘请专业人士讲授政策、时事和业务知识;举行机关干部招商基本知识培训与考试,营造全民招商的深厚氛围,切实提高开发区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是强化内部管理,创造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的干事氛围,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感,增强工作执行力。

三是理顺用人机制,引进高素质人才,通过招考、招聘,不拘形式,吸引开发区急需的高素质人才投身到开发区的发展事业中来;建立能上能下、有奖有罚的用人制度,激发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2:建设开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作总结

建设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2018年3月5日)

XXX

同志们:

惊蛰悄至,万物苏醒。今天是24个节气中的惊蛰,在这样一个时间,召开全县开放型经济、跑项争资暨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动员会议,更有特殊的意义。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这次会议,使大家从较为松散的状态中调整过来,迅速把思想和行动集中到落实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所以,这次会议既是回顾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会、点评会,又是奋战新的收心会、动员会。刚才,沥泉同志通报了2017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大巡察、全市综合考核评价、全县综合考核评价和重点工作督查结果;三平、刘凯、沥泉同志分别就2018重点项目建设、开放型经济、跑项争资工作进行了具体布置;华辉同志作了全面部署,我都完全赞同,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成绩已成过去,我们要振奋精神、从头抓紧。

回首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建设抚州副中心城市、决胜全面小康新NC目标,真抓实干、奋勇争先,推动县域经济社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全市综合考评中,我县获得综合先进县(区)二等奖,同时获得现代农业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优秀县(区)一等奖,生态文明建设、工业发展、开放型经济工作优秀县(区)二等奖,脱贫攻坚优秀县(区)三等奖等单项奖,再次稳稳站在全市第一方阵。这个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上下同心同德、戮力共为的结果,也再次说明,NC的党员干部是具有很强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的。但是,成绩属于过去,新的挑战已经来临,新的比拼已经开始,我们要在正确对待成绩的同时开启新的征程。

一要正确看待考评结果。刚刚通报的考评结果,是对各乡(镇)、各部门单位过去一年工作的评价,是一个总体印象。这些结果都是考核领导小组按照既定的考评体系和标准,经过严格考核和县委常委会研究审定后确定的。是考评,就有先有后。排名靠前、评为先进并不意味着就没有问题,排名不理想也并不意味着就没有成绩、没有亮点。比如,新丰街镇在脱贫攻坚、目标管理考评排名倒数,但在招商引资工作上成效较好。再如,上唐镇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绩效管理考核排名倒数,但在综治维稳工作方面走在乡镇前列。所以,希望排在前面的不要沾沾自喜,要善于看到别人好的一面,仔细琢磨自己的短板和不足,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排在后面的不要气馁,不要有思想包袱,更不要抱怨,要振作精神、知耻后勇,把考评、排位变成推动工作的动力,力争今年实现弯道赶超。

二要勇敢检视自身不足。从全市区域看,虽然去年我县获得全市综合先进县(区)二等奖的好成绩,但与其他兄弟县(区)相比我们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在工业发展方面,我们机械电子、中医药、校具等产业集聚程度都还不高,同属重点开发区的高新区生物医药、机电汽车等主导产业,金溪香料产业、崇仁变电设备产业都形成一定规模,集群质量较好。又如,在农业发展方面,我们现化农业示范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还没能显现,这与南丰县、金溪县相比,还有差距。从我县自身来讲,我们自身发展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税源基础还不牢、结构还不合理,去年我们税收收入中常规工业税收只有2.58亿元,所占比重偏小,仅为20.7%,而再生资源和物流税收完成4.61亿元,所占比重达到37%;龙头企业尤其是科技型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产业的支撑和带动能力较弱,支柱企业和重大项目不多,财政增长潜能不足。等等,这些短板和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三要全面进入工作状态。一年之计在于春。转眼间,就已经到了3月份。从现在开始,大家一定要把心思迅速集中,状态迅速调整,在思想上警醒起来、工作上紧张起来,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大干快上的节奏感,积极投身工作,为全年工作起好步、打好底、开好局。尤其是对招商引资、跑项争资、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要高度重视,抓紧安排,尽快落实。会后,县纪委监委要迅速派出督查暗访组对各乡镇、各部门单位作风建设情况进行明察暗访,严肃上班纪律,尤其对那些“在岗不在位、在位不履职、履职不尽责”应付式干工作的人和事要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二、工作千头万绪,我们要突出重点、奋起发力。

在年初召开的县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和县人大会上,我们已经明确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和战略路径。刚才,对开放型经济、跑项争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又进行了具体部署,要求非常明确,现在就到了重整旗鼓再出发、再突破的时刻。

一要强势突破招商引资。从去年招商引资情况看,全县外出招商人次、邀请客商人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招商引资意识不强、氛围不浓、力度不够。招商的质量也不高,5亿元以上项目只有4个,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与年初既定的目标要求相比,有很大差距。对这种局面,我们必须全力扭转过来。从现在开始,大家务必紧张起来,行动起来。思想上要再发动,招商团队和小分队在10日前要全部到位,团队团长要及时协调处理和督促检查本团队的招商工作,并且每个月要外出招商一次,全年外出招商至少10次以上。措施上要再落实,重点围绕机械电子、中医药、校具三大产业和现代农业、文化旅游、新经济产业进行招大引强,确保新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10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专业小分队要长期蹲点广州、深圳等地开展驻点招商。今年,在入园投资管理方面,我们制定出台了具体办法,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掌握。工作上要再加压,招商局要加大督查力度,做到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调度、半年一考核,并严格实行“通报批评、表态发言、检讨发言、离岗招商、取消绩效考核评优资格”等奖惩措施。同时,要积极做好外资外贸工作,大力支持外贸型企业以增资扩股、利润再投资等方式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外贸出口,确保2018年外贸出口突破2.2亿美元。

二要强势突破跑项争资。多年的跑项争资经验告诉我们,跑项争资,关键在“跑”,核心在“争”。一方面,要在“跑”字上下苦功。现在有的同志,对跑项争资有厌倦感,觉得麻烦又受气,吃力不讨好,不愿跑、不想跑、不会跑。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这是对NC发展不负责任的表现。只有多跑、常跑、快跑、善跑,才能跑出项目、跑出成效。大家要充分利用老乡、同学、朋友等一切可利用的人脉关系,积极主动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加强联系,建立友情,争取支持。去年,我县争取国家电子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等省级以上重大政策、重大改革、试点示范11个。今年,在这方面要继续加大力度,确保争取省级以上9个,其中国家级3个以上。另一方面,要在“争”字上做文章。跑项争资是少争少有,多争多有,大争大有。各乡(镇)、各部门单位要紧紧抓住国家生态文明江西试验区建设、省直管县试点等重大机遇,精心挑选符合国家政策、自身优势明显的大项目、好项目进行申报。对希望大的项目,要志在必得,决不错失机会;对希望小的项目,也要全力争取,决不轻言放弃。目前,岁末年初还是跑项争资最紧要、最关键的时间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做到主动出击,顺势而为,确保全年争取各类资金达7亿元。

三要强势突破项目建设。今年是全市项目攻坚年,各县区项目建设的比拼将会更加激烈。春节前,我们已经安排全县重点建设项目64个,对于这些重点建设项目,挂点县领导和责任单位一定要按照“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的要求,采取超常规举措和超常规力度,争分夺秒抢工期、赶进度,确保项目达到或超过时序进度要求。对于城区建设项目,重点是要推进山水大道南延伸、体育西路延伸段等断头路项目和老农贸市场改造、第二水厂及城区管网建设等功能型项目,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对于景区建设项目,重点是要推进麻姑广场、核心景区市政管网工程等项目,推动麻姑山景区建设迈上新台阶。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今年全省旅发大会初定4月26日-28日在抚州召开,麻姑山是重要参观点。就筹备工作,我们召开了专门的调度会进行了部署,明确了任务分工,责任领导和部门一定要各负其责,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如因哪个单位或哪个人而影响了我县甚至抚州在全省旅发大会的形象,县委将严肃问责。对于园区建设项目,我们要在加快河东园区道路、电力线路迁改等项目建设的同时,重点推进机械电子产业园、校具产业园等平台建设,切实发挥金创集团实体化转型和融资作用,加快建设校具产业标准厂房,今年要力争完成20万平方米。对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项目,重点要加快土地流转进度,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进行市场经营,同时加快推进高标准良田建设,大力发展稻渔综合产业,以此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三、任务都已明确,我们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做好今年的工作,实现全年的目标,成在落实,败也在落实。全县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抓落实的责任感、紧迫感,用心工作、用心落实,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

一要转变作风抓落实。当前,我们干部作风总体上是务实、扎实的,但也有少数干部作风漂浮,拈轻怕重,拖拉推诿,工作不扎实,认为现在当官权力小、任务重、责任大,做事吃力不讨好;有的存在松劲情绪,认为招商引资、跑项争资年年抓,只求过得去,不求做得好,缺乏那种敢于争先的干事激情。要实现既定的工作目标,需要大家静下心来,在执行中比精神,在操作上比速度,在落实上见高低,以各个季度目标任务的完成来保证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希望大家一定要抓好每一天,干好每一月,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二要改进方法抓落实。今年工作任务相比去年可能更加繁重。2月28日市里召开了脱贫攻坚暨乡村振兴发展动员大会,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今天,我们又重点部署了招商引资、跑项争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还有许多工作也在安排。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我们要善于“弹钢琴”,讲究工作方法,抓住工作重点,分清轻重缓急,集中精力保重点,今天抓什么、明天抓什么,要心中有数,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同时,又要兼顾好常规工作,使整体工作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协调、加强沟通。有些工作特别是重点项目建设抓而不紧,落而不实,并不是个人没有努力,而是沟通不够,协调不好,导致有些环节出现了梗阻,影响了工作进度和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搞好协调,努力把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

三要强化督查抓落实。去年,我们对脱贫攻坚、“四区”建设、招商引资、跑项争资、跟踪服务企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信访维稳、基层党建等八项重点工作出台了具体的督查办法,明确了约谈、通报批评、取消文明单位评选资格等成果运用,有力地推进了全县各项重点工作。特别是对排名倒数第一的7个单位取消了的文明单位评选资格,起到了奖优罚劣、发扬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上星期五,我们召开了县党政班子联席会,对《NC县2018年督促检查工作的实施意见》再次进行修订完善,今天会上也下发到大家手中,请会后认真组织学习,年终要坚决兑现。县委办、政府办和各督查组要真督实查,紧盯不落实的事、不落实的人,确保督查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以强有力的督查促进各项工作落实。

四要加强领导抓落实。做好各项工作,组织领导是关键。作为领导干部,组织上给了你这样一个位置,你就有义务、有责任对得起这个位置,在这个岗位上担当重任。在座的都是NC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中坚力量,一定要倍加珍惜组织给了我们这个干事创业的平台,给了我们这个肩挑重担的机会,抱一颗赤子之心,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干工作。县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率先垂范,亲力亲为,通过定期调度、及时跟踪、现场办公等方式,强势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责任单位要严格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的工作机制,把任务落实到人头、责任量化到项目、指标分解到时序,真正建立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确保全年工作目标如期完成。

篇3:建设开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作总结

奥地利地处欧洲中心, 其经济总量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均排在欧洲前列。2013年, 奥地利GDP总计41595.7亿美元, 全年经济增速为0.4%,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8957美元, 这使奥地利进入欧盟及世界范围内人均GDP收入的前五位。

奥地利经济发展离不开其优势产业的发展, 主要包括化学、机械工程、电子工程、汽车工业、生命科学以及环境技术。

化工业和塑料业是奥地利主导产业, 约占工业总产值的15%。1000家跨国公司, 如巴斯夫, 拜尔斯道夫和汉高从奥地利拓展他们面向东欧的业务。机械和设备工程以及金属制品行业是奥地利经济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出口是机械和金属部件工业的增长引擎, 该行业产值达到占有形商品生产总值的近27%左右。电子工业是奥地利经济发展的引擎, 2013年奥地利近270家电子工业企业全年实现销售额150亿欧元, 近80%的销售额来自国外市场, 其中“汽车装备”业出口率高达98%, 是奥地利出口冠军。汽车行业是奥地利最重要的工业部门之一, 产值约占10%, 仅次于机械、钢铁、化工和电气电子工业, 其产品几乎100%出口国外。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如宝马、欧宝、萨博、麦格纳等公司不断在奥地利设立大量新型投资开发项目。生命科学被视为奥地利经济最有前景的领域之一。奥地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世界范围内都占据着支配地位, 专注于以健康领域为主的研究工作。

二、优势产业形成原因分析

1. 区位优势助推对外开放

奥地利地处欧洲中部, 是东西欧交往的重要枢纽和桥梁欧洲重要的交通枢纽, 两千公里长的现代高速公路以及密集的航空交通网络, 确保可快速抵达中、东欧的所有地区。奥地利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促进了人流、物流的区域内的流动以及跨国流通。低成本的运输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网络、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也吸引着外资的投入。

2. 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源动力

奥地利矿产资源丰富、拥有非常丰富的森林、水资源, 为奥地利化工产业、机械产业的生产制造提供物质支撑。天然的资源优势提供了发展工业等社会基础产业的原材料, 在此基础上加快技术的革新, 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优秀工业企业的产生并吸引外国制造业的投资, 进而带动投资促进经济的新一轮成长。

3. 科技创新能力较强

奥地利研发投入超过GDP 3%, 已大幅超过欧盟平均水平。无论在医疗器械、工具、木材加工机械领域, 或是在汽车制造业领域, 奥地利厂商已经具备了精湛的专业技能。这主要归功于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内紧密的科研和商业合作。奥地利政府将很大一部分财力投入到支持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上, 并提供大笔经费对奥地利高校进行扩建和升级, 从而大大增强了高等教育为奥地利企业输送高端人才的能力, 进一步提升了奥地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奥地利终身教育、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促进了人力资源的提高。

4. 产业集聚促进竞争力提升

对于知识性主导型的企业来说, 产业集聚的经营模式比单一运营在市场中具备了更强大的竞争力、更容易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同时附加资源能激发新思路, 集中在区域内的生产模式能合理使用基础设施。在高度开放的经济环境下, 由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它们会流向产业效率最高的地区, 产业集群产生集聚优势成为到奥地利吸引FDI的主要优势。

三、奥地利经济发展经验的启示与思考

在欧洲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 奥地利通过社会体制改革确保社会的稳定, 使其始终保持着高于欧洲平均水平的高增长率和高就业率。奥地利在产业发展道路上形成的经验值得借鉴和参考。

1. 完善研究与开发机制促进科技创新

奥地利正逐渐成为欧洲境内生命科学, 环境与能源, 信息与通讯技术 (ICT) 以及交通等未来产业的研究中心。这与奥地利在科研投入领域的健全创新体制密不可分。奥地利的经验表明, 保障产业的技术领先、长期发展需要完善研究与开发机制。例如: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减免企业研究开发投入, 刺激研究开发的积极性;建立研究基金项目资助基础研究, 鼓励各行各业研究人员投身研究领域;建立专项经济服务类组织机构向企业提供服务咨询;加大对研究开发的投入, 支持重点科研发展项目并给予配套资金支持;鼓励跨行业研究中心的建立和拓展。

2. 以产业集群为导向的经营模式

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小企业。近年来在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影响下, 奥地利仍能够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产业集群的经营模式。产业集群能够提高对基础设施的资源利用, 加快信息、技术在区域内的流动效率并降低成本, 形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产业发展环境。因此加快中小企业集群发展, 科学合理规划产业园区的建设规模、产业布局, 结合原有区位资源优势, 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 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形成中小产业集群集聚效应, 使中小企业成为经济的“脊梁”。

3. 注重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

奥地利的经验表明, 走可持续低碳的发展道路是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 奥地利将能源环境技术的开发作为其研究发展的战略重点, 从而使奥地利的能源环境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并逐步形成了快速发展的强大产业。奥地利践行着提高能源利用率、实施可再生资源计划, 运用经济、技术、行政、法律手段解决资源有限性。主要措施包括:改善能源使用效率;其次, 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体系当中所占份额, 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再次, 建设循环经济, 加强生态工业园内资源综合利用, 注重建设项目和规划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4. 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改革

奥地利政府产业发展的举措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政府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角色更多是定位在提供支撑环境、扮演引导者。例如: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政府应通过对研发和教育的大力投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途径改善科研的软环境。利用信息平台鼓励技术模仿, 利用政府自身的信息优势, 为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联姻”机会, 利用经济杠杆促进拥有高新技术的企业的技术转移, 规范市场以改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产业集群建立过程中, 政府不能过度参与, 也不能放任自由, 在制定政策时一定要确实针对集群的特点和需要, 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适中的企业税制, 有吸引力的研究激励机制以及高效的公共服务为企业的成功奠定基础。

摘要:在欧洲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 奥地利通过社会体制改革确保社会的稳定, 使其始终保持着高于欧洲平均水平的高增长率和高就业率。奥地利在产业发展道路上形成的经验值得借鉴和参考。

篇4:高校开放模式的数字校园建设探讨

摘 要: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数字校园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开放模式进行数字校园建设的思路,并结合西安交通大学数字校园建设的实际情况加以论述。最后指出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数字校园建设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数字校园 开放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7-0021-03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高校从校园网建设、校园信息化到数字校园建设走过了一段高速发展的历程,各高校的信息化程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大部分的高校目前校园网等硬件基础设施完善;已经建成支撑各种教学、科研、管理等业务的应用管理系统;网上教学资源建设方兴未艾。数字校园建设走到了应用集成和信息集成阶段。[1]在这个阶段大家都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比如: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已经建设好的数字校园资产?如何应对需求的变化?如何保证数字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这些方面和大家共同探讨一种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一、目前国内数字校园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1.数字校园建设的复杂性

高校本身是一个相对松散的组织形式,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核心业务,其他活动围绕着这两个主题展开。高校的主要工作是人才的培养,参与教学科研、指导的主体教师是人,被指导对象的客体学生也是人,人的管理具有其先天的复杂性。同时,一个大规模的高校几乎是一个浓缩的社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学校里有所体现,这样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挑战。一个数字校园的实现往往包含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功能域。这些功能域又相互关联,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如何有效地划分这些功能域,把它们的共性抽象出来,把他们的个性封装起来是高校数字校园建设的一大挑战。

2.需求的变化

现在,“改革”已经不再是一个新的名词,教学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学生培养方式改革已经成为任何一所高校的日常工作。这些改革将带来数字校园需求的持续变化。如何能快速地应对这些变化的需求,如何能最小代价地实现这些需求成为数字校园建设的另一个挑战。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有一个好的数字校园的架构,一个好的业务封装和一套可以快速应对需求变化的管理机制。

3.持续集成的要求

目前高校数字校园建设已经进入了信息集成阶段,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成为系统建设的目标;实现跨部门、跨应用系统的面向全校的业务是信息集成阶段数字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不论是老的系统的更新换代,还是新的业务系统的进入,都将不再是孤立的建设某一个系统,而应该是在学校信息资源整体规划下的一次跃进。有些学校目前的数字校园是由某一个供应商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但随着数字校园建设的深入和运行时间的延长,系统必将走向多元化;老的系统与新的系统之间的集成将变成一个持续性的需求。同时学校还面临与教育部、科技部、人事部等部委纵向业务管理系统的集成,以及跨校的、国际的教学科研协作的需求。

二、开放模式的数字校园建设思路和实践

为了解决上述复杂性高、需求多变、持续集成等数字校园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采用开放模式建设数字校园的思路。

所谓开放模式的数字校园建设就是在全校范围统一制定数字校园实施规划和指导方案,在方案中明确地规定数字校园建设在架构方式、实施遵循的标准规范、数据共享、访问接口、程序编码等方面的开放性指导准则。在学校的数字校园的基础平台的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和系统集成与信息集成中都必须遵守这些开放性的准则和规范。从而保证在数字校园的建设中可以统一地规划和部署,可以最大限度地响应需求的变化,适应持续集成的需求,保证数字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指导性的准则和规范并不涉及具体的技术细节,对于相应的系统需求和功能需求,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这些准则制定具体的实施规范。下面分别介绍这些开放性的准则和规范。

1.遵循开放的标准

标准是实现系统开放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这里所说的标准包含开发标准、描述标准、管理标准、编码标准、部署标准等各种标准。在标准的采用上首先应该采用国际上通行的使用比较成熟的标准,例如ISO,OASIS,IEEE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制定的标准。对于找不到国际标准支撑的要考虑采用国家标准,对于行业所特有的业务要采用行业标准。如果这些公开的标准都不能解决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则需要考虑制定学校自己的标准。

采用的标准必须公开,不论采用那种标准体系都应该让系统建设者、使用者了解这些标准,并应该建立一个保障和监督体系,保证可以帮助系统的建设者快速地实施这些标准,同时解决标准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地完善标准体系。

西安交通大学在数字校园的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建设中采用了JA-SIG组织开发的CAS系统,CAS被美国EDUCAUSE成员学校广泛地用于数字校园的统一认证服务。[2]应该说,在统一认证层面我们采用了一个国际上的行业标准。采用这样一套标准的系统给我们带来了如下好处:

(1)该统一认证体系是一套成熟的系统,其安全性已经得到了美国近百所高校实际使用的验证;[3]

(2)该认证体系支持目前所有主流的技术平台,能与任何旧有系统和新系统集成;

(3)该认证体系是开放源代码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方便地对其扩充和增强;

(4)由于认证体系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得到源代码,因此各系统开发商在进行集成的时候可以自己下载搭建测试平台,只要在测试平台上通过,在生产环境上只需要修改认证服务器地址就可以放心使用。这样既减少了系统集成的复杂度,同时也提高了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2.开放的数据访问

不管是系统集成还是信息集成,最终都依赖于数据的集成。集成的数据环境是新一代数字校园的基础。[1]经过多年的实践,建设一个大而全、覆盖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方方面面的单一的数据库被证明不可行。根据主题来组织管理数据是目前比较好的解决方案,OLAP与OLTP数据库相分离也是目前比较通行的做法。如何处理好各主题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以及如何高效准确地进行由OLTP数据库到OLAP数据库的数据装载是数据集成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构建一个开放的数据集成环境尤为必要。

为了构建开放的数据集成环境,西安交通大学专门建立了元数据的统一注册和管理系统。首先制订一套应用系统元数据的描述规范。所有应用系统的元数据都必须按照该规范注册到该系统中来,系统对需要数据的使用者有条件的公开这些元数据。随着系统的运行,应用系统的元数据可能会发生变化,比如:增加新的字段,废弃不再使用的字段,增加新的模块等等。该系统会自动地追踪系统元数据的变化,并把这些变化分发给需要使用这些数据的应用系统的管理员,由管理员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该系统同时提供元数据的版本控制。很多系统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维护人员的流失,最终都变成了孤立的“烟囱系统”,有了元数据的统一注册和管理系统,可以通过规范的元数据管理和公开元数据最大限度避免“烟囱系统”的形成,同时为其他系统使用数据和进行OLAP数据装载提供有力的支撑。[4]

3.采用开放的访问接口

信息的集成只有开放的数据是不够的,数据层面的集成只适合于基础性的信息与分析统计工作。通过开放的接口进行信息集成正在成为现在的热点话题。GOOGLE、FACEBOOK、YAHOO纷纷开放其编程接口,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OpenAPI运动。

在数字校园建设中使用开放的接口,不仅可以有效地封装各业务系统的复杂度,减少应用系统之间的依赖。同时也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丰富多样的服务。

西安交通大学在“一卡通”系统的建设中并没有按照通常的做法,由供应商提供一个一卡通网站来实现网上的业务办理。而是要求建设单位提供一套能完全实现业务功能的基于Web service的API。最终的业务实现通过在校园信息门户中开发访问这些API的portlets来实现。这样使用户可以只要登录校园信息门户就可以完成他需要的校园卡操作,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更进一步,基于这些API我们已经开发出了基于IM客户端的全面的一卡通业务服务平台,又给用户增加了一个使用我们服务的手段。今后还可以方便地把一卡通的服务集成到手机平台。如果没有开放的API,这些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开放的API不仅仅带给我们服务的本身,同时也带给我们业务集成的灵活性,最终方便了用户。

同时,高校有大量的人才资源,对学生开放API,由学生建立各种兴趣小组,在这些API的接口上进行扩展开发,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学生本身就是系统的最终用户,也有利于发现真正的用户需求,使数字校园建设更贴近实际,为用户解决实在的问题。

4.适度开放的源代码

这里所说的开放的源代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采用开放源代码的软件,另一方面是在数字校园的建设中要求开发商有限度的公开源代码。

优秀的开源软件不仅可以降低使用的成本,更多的是提供了一种开放式的解决方案。而封闭的系统很容易形成对于某个产品供应商的依赖,最终导致“烟囱系统”反模式的形成,如果有多个这样的系统就构成了“烟囱企业”反模式。[4]

因此,在数字校园的建设中有必要要求开发商不要过多使用自己企业私有的标准和体系结构。对于这些私有的技术应要求其有限度地公开其编程接口甚至源代码。要求其公开源代码并不是要获得他的技术,更重要的是保证系统的应变能力,保证与其他系统的持续集成。

西安交通大学在数字校园建设中一直坚持开发商对学校公开源代码的原则。同时,学校也要保护好他们的知识产权,这样才能为数字校园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开放模式需要考虑的问题

采用开放的模式进行数字校园建设还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首先,应做好信息资源整体规划。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整体规划,持续的集成和可持续发展无从谈起。所有制定的开放的标准和架构必须是稳定的,同时又是可持续发展的,可以根据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而演进。规划的制定应该独立于任何厂商和产品,要避免受到个别厂商或者产品的制约。

其次,应建立一只学校自己的信息化技术队伍。前面论述的开放的标准,开放的数据,开放的接口和开放的源代码都要求学校本身具有一定的开发能力。实践证明,拥有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人员会使信息化建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的开发人员必须熟悉制定好的各种标准和规范,可以指导开发厂商来实施这些规范。

最后,应该保证强有效的执行力。虽然信息化建设开放的趋势势不可挡,但是不同的人对于开放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如果说服因循守旧的人对于开放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保证已经制定好的规划能够不折不扣地实施是成败的关键。

四、结束语

目前,各高校数字校园的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对于数字校园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大家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案。本文结合西安交通大学在数字校园的建设实际,对于数字校园建设中的方式方法提出了一些思路与大家共同探讨。希望各位专家同行多多指正。

参考文献:

[1]蒋东兴,许庆红,刘启新,陈怀楚.信息集成阶段新一代数字校园建设探讨[J].教育信息化,2006(10):1-7.

[2]http://www.ja-sig.org/products/cas/

[3]http://www.ja-sig.org/products/cas/community/deployers/index.html

篇5:建设开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作总结

参考文献

[1] 柳宏川.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开放问题新思考.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06).

[2] 乔昱亚. 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探讨.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02).

篇6:建设开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作总结

第15期(总第15期)

2010年11月11日

运用“一国自贸区”模式 抢占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

一、关于自由贸易区的定义

自由贸易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自由贸易区是以1973年国际海关理事会签订的《京都公约》为依据,定义为:“指一国的部分领土,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及其他各税而言,被认为在关境以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而广义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主权经济体根据WTO 相关规则,为实现相互之间的贸易自由化所进行的地区性的制度安排。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

本文所述的观点是以狭义自由贸易区(简称:“一国自贸区”)为根据。

二、世界各国自贸区的来由与发展

世界第一个“一国自贸区”,是1923年成立的乌拉圭自贸区。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对外贸易法,并于1936年在纽约设立1号对外贸易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有1200多个“一国自贸 区”,其中15个发达国家设立了425个,占35.4%;67个发展中国家共设立775个,占65.6%。美国的对外贸易区遍及全国,统计到1994年底,达到199个,且相当一部分都深处内陆。世界各国发展自贸区的历史证明,自贸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助动器。无论是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自贸区都给他们带来了可观的利益。如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2005年以来,在2平方公里的自贸区内每年创造了100多亿美元贸易额,是仅次香港的世界第二大自贸区;在美国,对外贸易区进出口货物总值从1979年的20亿美元增加到1993年的1000多亿美元,同时提供了近30万个就业机会。

在亚太地区,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都选择了“一国自贸区”做法。在日本,1987年,日本指定冲绳的那霸地区为特别自贸区,赋予关税法上的减免关税功能,让外国货物进出自由,手续简便。在韩国,2002年11月,韩国国会通过了《关于指定、运营经济自由区的法案》,随即建立了釜山与镇海、阳光湾的经济自由区,政府投入巨资,在这两个区域发展了人口分别为23.5万人和11万人的海湾城市,旨在打造东北亚最大的物流中心。在中国台湾,2005年开始运营的高雄自贸区,是继2004年建成的基隆自贸区后的第二个自贸区,在区内,业主完全自主经营,不必各种审批、查验和押运,且免征货物税和关税,还可从事外币汇兑及外汇交易,也可设立控股公司从事海外投资,大陆地区的商务人员可以区内自由活动,不受限制。

自贸区是由自由港演变过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转口贸易衰退,导致自由港发展缓慢。此时,中国香港选择了出口加工+贸易发展模式,加快了自由港的转型升级,利用香港的自由港政策、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以纺织服装为主的加工业,促使香港从单纯贸易自由港向贸易、加工综合自由港转变,成为世界自由港转型的典型范例,创造了“香港模式”。1983年,韩国宣布把济洲岛建成第二个香港。1989年,泰国在南部五府开辟香港式的自由经济区。菲律宾、马来西亚也按照香港模式建立了“一国自贸区”。

三、邓小平曾提出“再造几个香港”构想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国际经济大循环,是我国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关键时刻。1988年6月,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洞悉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高瞻远瞩地提出“再造几个香港”战略构想。此后,他又再三强调:“我过去说过要再造几个香港,就是说我们要开放,不能收,要比过去更开放”。1990年6月,我国在上海外高桥建立了第一个保税区,此后,天津、广州、深圳、大连等沿海城市也设立了保税区。到2010年6月,我国保税体系已发展有三个层次、六种类型的保税形式,各种类型保税功能区共有99个。目前,保税区模式已由沿海发展到了内陆省区,深处内陆的重庆、成都、西安也获准建立综合保税区。

需要指出的是,与目前宣传频率最高的中国—东盟自贸区所不同是,如前所述的“一国自贸区”的概念,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开辟面向世界经济的经济特区。而中国-东盟自贸区则是两个以上主权经济体谋求区域一体化长远目标进行的制度安排。

四、抢占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时不我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沿海发展战略,推动东部高速发展,同时也使中西部发展相对滞后。作为西南边陲的广西,尽管在多项优惠政策叠加下,取得长足发展,但是,与全国水平相比,仍然是一个落后地区,城市化、工业化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10%左右。在这样的态势下,要依靠自身力量发展和增长来改变落后面貌,缩小与全国差距,实在是勉为其难。而要获 得超常规的发展,就必须借助自由经济政策这个外力。最近,中央提出要“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的新概念,就是要用创新的思维,非常的政策、非常的措施,多造几个“内陆香港”。因此,广西要用足用好保税体系政策,选择“一国自贸区”模式,争取在10年内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西南香港”,时不我待,已到了关键时刻。4

篇7:建设开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作总结

——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负责人就《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

答记者问

新华网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赵超、安蓓)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明确了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配套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负责人19日就意见相关问题回答了新华社记者的提问。

问:什么是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为什么要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答:负面清单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外资准入管理方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借鉴国际做法,将负面清单管理方式引入到国内市场管理,平等地适用于国有与非国有、内资和外资企业,表明了我们以开放促改革、建设更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的勇气和决心。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指国务院以清单方式明确列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禁止和限制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级政府依法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

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政府管理思维的重大转变,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大进步,对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形势下,加快出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并稳慎开展试点,对稳增长、稳预期、鼓信心、激活力、促创新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问: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总体要求,可以概括为“一个坚持、三个结合、一个构建”。

“一个坚持”,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三个结合”,就是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统一起来,把转变政府职能与创新管理方式结合起来,把激发市场活力与加强市场监管统筹起来,放宽和规范市场准入,精简和优化行政审批,强化和创新市场监管。“一个构建”,就是加快构建市场开放公平、规范有序,企业自主决策、平等竞争,政府权责清晰、监管有力的市场准入管理新体制。

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包括哪些类别?不同类别的准入要求是什么?

答: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包括禁止准入类和限制准入类,适用于各类市场主体基于自愿的初始投资、扩大投资、并购投资等投资经营行为及其他市场进入行为。对不同类别的准入事项,意见提出了明确的准入要求。

对禁止准入事项,意见明确,市场主体不得进入,行政机关不予审批、核准,不得办理有关手续。对限制准入事项,意见区分不同情况,提出了两种准入方式:一是由市场主体提出申请,行政机关依法依规作出是否予以准入的决定;二是由市场主体依照政府规定的准入条件和准入方式合规进入。

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意见提出,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政府不再审批。同时,要优化对准入后市场行为的监管,特别是统筹考虑国家安全、生态环境、群众利益、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因素,完善综合考量指标体系,建立安全审查监管追责机制,确保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事项放得开、管得住。

问: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公布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中美两国以负面清单为主要内容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也正在加紧进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与这两个负面清单是什么关系?

答:从国际经验看,“负面清单”是指,凡针对外资的与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不符的管理措施,或业绩要求、高管要求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均须提前以清单方式列明;除此之外,外资享有与东道国国民相同的准入权。《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和中美投资协定谈判负面清单,都是按照这个原则制定的,都属于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的范畴。

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核心是把握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与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的关系,使二者既划清界限又保持衔接。意见明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是适用于境内外投资者的一致性管理措施,是对各类市场主体市场准入管理的统一要求;外商投资负面清单适用于境外投资者在华投资经营行为,是针对外商投资准入的特别管理措施。也就是说,境内市场主体的投资经营要遵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要求,境外市场主体的投资经营既要遵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的要求,还要按照国民待遇原则,遵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要求。

问: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有没有时间表?为什么这样考虑?

答: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一项新生事物,国内没有实践基础,国外也没有现成的经验,需要有序推进改革。特别是在投资管理体制、市场监管机制和法律体系建设等方面,我们也需要一个逐步调整、逐步适应、逐步完善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渐进式改革,通过试点积累经验、逐步完善。

因此,意见提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步骤是:按照先行先试、逐步推开的原则,从2015年12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部分地区试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积累经验、逐步完善,探索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及相应的体制机制,从2018年起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篇8: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探析

一、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

所谓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一国经济增长动力源泉与经济运行机制的高度概括,它“并不是指某国采用的每项正确和错误战略的细节,而是从该国发展的历史经验中概括出最有关的特点”。决定经济发展模式最重要的特点是增长的动力源泉及运行机制,经济增长动力源泉主要涵盖一国的要素禀赋、经济结构、创新能力等关键领域;经济运行机制则包括了一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等系统安排。

实行对外开放使中国经济发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度不断提高,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已基本形成。毫无疑问,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受益于改革开放战略,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远非“改革开放”就能概括,应该在开放型经济(2)特征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定义。从综合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出口导向和外资引进为双引擎,由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知识技术等要素和制度变革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的完整运行体系,因此我们将其定义为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是由经济运行子系统、制度变革子系统与技术创新子系统等构成的经济系统,包含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知识和制度等众多因素。从子系统层次看,经济活动是制度变革与创新的推动力,经济运行子系统是制度变革与创新子系统的基础;制度的变革和创新系统则为经济运行系统提供动力或催化剂,激励或抑制经济运行。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融合,构成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完整的经济运行体系。从要素层次看,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知识和制度既包括国内要素,也包含通过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从全球性的市场体系中获得的国外要素,国内要素和国外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构成中国开放性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动力源泉。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是中国在对外开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完善的动态经济发展方式,它会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国际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这一模式的核心理念在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市场资源,充分发挥国内要素、国外要素的作用,使中国经济在与世界经济不断融合的过程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使中国凭借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积极参与要素跨境整合与国际分工体系,获取更多的贸易分工利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二、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是个劳动力资源丰裕而其它要素相对稀缺的低收入国家。通过积极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凭借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生产和分工体系,中国经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一)经济开放度不断提高

经济开放度是衡量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的综合性指标,体现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和融合程度,但国内外尚未就该指标达成一致的意见。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测算经济开放度的新方法,主要分为指标体系法和模型法(3)。也有学者认为一国的对外开放不仅体现为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还要包括资本的国际流动、对外投资和融资的比率等,据此可以选取贸易开放度、投资开放度、金融开放度来综合衡量中国经济开放度。

TO=(X+M)/GDP

IO=(Io+Ii)/GDP

FO=(A+L)/GDP

TO为贸易开放度,是采用对外贸易依存度衡量的贸易开放度,其中X和M分别表示一年的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IO为投资开放度,Ii代表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总额,Io代表对外直接投资总额;FO代表金融开放度,A和L分别代表对外资产和对外债务(4);GDP为国内生产总值。在上述指标中,TO越大、IO越大和FO越大,说明经济开放度越高。

中国对外开放的领域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如图1所示,贸易开放度从1980年的12.41%上升到2006年的最高点63.59%,2007-2009年略有回落。投资开放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1994年达到最高点6.4%之后缓慢下降,先升后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国GDP总量的快速增长而非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的下降。至2010年,中国已连续19年成为吸收FDI最多的发展中经济体,并稳居世界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迅速增长,2010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90亿美元,同比增长36.3%(5)。与投资开放度密切相关的金融开放度提高的幅度最大,从1985年的1.7%提高到2010年的54.3%,基本反映了中国金融领域的开放态势。

资料来源:1980-2009年数据来源于IFS数据库和各期《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

(二)储蓄率与投资率不断提高

世界银行在其报告中认为东亚国家和地区的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成为东亚经济高速增长的第一推动力。中国在东亚发展的进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特征。1978-2009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年均值达到了10%,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率最快的国家。与此同时,中国的储蓄率和投资率高居不下,而且呈不断上升趋势。

中国储蓄率从1978年的38%上升至2009年的54%,远远高于世界储蓄率的平均水平。1978-2009年,世界平均储蓄率维持在19-23%之间。近20年来,中国储蓄率几乎都处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倍以上的水平。即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储蓄率同样偏高。

中国的投资率从1978年的38.2%上升至2009年的47.7%,平均投资增长率超过了17%。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中国的投资率处于世界的最高水平之列。1978-2009年,世界平均投资水平维持在19%-25%,而中国的投资率最低为32%,最高则达到了44%。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的平均投资率仅为35%,远低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40%的平均水平(6)。

(三)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出口贸易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出口增长不仅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也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中国出口贸易在要素禀赋优势及出口鼓励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呈快速增长态势,出口规模不断扩大。1978-2010年,中国出口总额从99.5亿美元上升至15778.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8.3%,快于同期GDP平均增长率(7)。使用国民经济支出方法核算恒等式,可以计算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等各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以净出口考察出口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低估了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8)。限于中国统计数据的可得性,可以将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整体来考察。从投资和消费总额中扣除一般贸易方式的进口,得到调整后投资与消费总额;从出口中扣除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方式进口的货物,得到调整后出口总额。计算调整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能够更加准确、合理地反映出口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从图2可以看出调整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波幅减小,且贡献率明显高于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数据计算。

(四)FDI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大市场效应、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鼓励FDI的方针政策以及不断完善的投资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1979-2010年,中国实际利用FDI达到了10483亿美元,尤其是1985年以来FDI流入中国的速度明显加快,年均增长率超过了22%(9)。FDI与中国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可以运用哈罗德-多马模型来研究,依据哈罗德-多马动态经济增长模型,FD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表示为:

Gt为t年经济增长率;Gf,t为由FDI实现的经济增长率;It-1为t-1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If,t-1为t-1年的FDI。

用此方法计算的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表明,FDI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1985-1995年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高达7.75%,1995年达到了17.08%的最高水平,此后呈现下降的态势,2010年下降到了2.74%的较低水平(10)。随着中国国内资本规模的扩大,虽然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指标开始下降,但不能因此低估FDI的贡献。FDI具有多维属性,可以看作是一个“要素包”,包含着资本、技术、管理、信息、知识、品牌、海外销售网络等多种要素。FDI流入中国不仅解决了中国的资金缺口问题,而且带来了技术、管理、信息、知识、品牌、海外销售网络等高级要素,带动中国国内资本与劳动力等要素投入生产,提高国内要素的利用率,并且为提升国内初级要素水平和培育高级要素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世界经济失衡的大背景下,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积累的内外失衡问题越来越突出,出口依存度过高、外资依存度过高、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等弊端,逐渐演化为一系列结构性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世界经济失衡的加剧,使这些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威胁。

(一)国际分工地位低,产业结构升级困难

资本的逐利性导致国际资本向生产成本最低、资本利润率最高的地方集中,促进跨国公司在国际生产体系的所有环节实现资本与其它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中国以发展制造业的巨大优势(11)顺利承接了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制造环节、工序或区段的转移,通过积极吸引FDI、发展加工贸易的方式嵌入国际分工体系,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地位——主要从事产品内国际分工,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工序。中国的产能及供给结构是国际资本与国内要素配置而形成的,直接为世界市场或世界需求服务。这种独特的产业结构形成了世界性的、中国国内无法消费的大量产能,同时使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或所谓“微笑曲线”的低端位置。

在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的影响下,中国参与国际分工模式的转变阻力较大。尽管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但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有限。1995-2008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上升至4.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重由6.2%上升至33.1%。然而,2008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外资企业总产值是中国本土企业的6.2倍,2009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占83.2%(12)。

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及世界经济严重衰退打破了当前的国际分工和供求格局,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纷纷改变高负债经济增长方式,在不断减少消费的同时开始增加储蓄。发达国家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需求下降,同时开始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积极抢占国际高端消费市场,给中国出口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方面,中国业已形成的以外需为动力和目标的产业结构积累的巨大产能无法被国内需求所消化,中长期内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的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短期内抢占国际市场份额的竞争力不强。

数据来源:贸易数据来源于WTO数据库,http://stat.wto.org/Statistical Program/WSDBStat Program Home.aspx?Language=E;GDP数据来源于WEO数据库,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11/01/weodata/index.aspx。

(二)出口依存度过高,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中国政府的出口导向政策使出口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提高了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但也使经济过度依赖出口。1980-2010年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都呈上升态势。2003年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超过了50%,2005-2007年更是超过了60%,之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略有下降(图3)。随着外贸依存度的提高,我国经济增长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经济运行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日益增加,而且出口需求来自于中国经济系统之外,构成了对中国经济的一种需求注入,增加了中国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

中国的出口依存度在不断提高,而贸易条件却趋向恶化(见图4)。中国出口的工业产品集中在进入门槛较低、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商品上,厂商的低价竞争、销售渠道控制不力、技术标准制订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出口大国的议价能力,出口产品利润空间缩小;而中国进口的多为资本、技术密集型或能源型产品,由于缺乏议价能力,进口商品价格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导致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随着其他新兴经济体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更加激烈,中国贸易条件改善的难度加大。

数据来源:UNCTNDSTAT数据库,http://unctad-stat.unctad.org/Table Viewer/table View.aspx。

(三)外资依赖程度过高,产业安全问题凸现

FDI的大量流入改善了中国的要素结构,并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FDI流入规模的扩大和进入领域的扩张,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对外资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利用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风险也迅速增加。外资依存度(13)是考察一国对外资依赖程度的重要指标,国际上一般将5-10%的外资依存度视为安全范围,10-15%视为基本安全,15-20%作为不安全范围,大于20%则被视为严重不安全。中国的外资依存度从20世纪90年代前低于1%迅速上升至1994年的6%,此后处于5%水平之下。从表面看来,中国的外资依存度并不高,处于安全范围之内,但中国利用FDI的结构性风险却非常突出,包括利用FDI的产业结构、国别结构以及投资形式结构等。

跨国公司凭借雄厚的资本与先进技术迅速占领中国市场,在高科技、电信、电子、零售、制造、金融等一些国民经济重要战略行业占据了主导或垄断地位,获得了相对于本土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威胁到中国战略性产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在投资形式方面,外商独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外商“投资”越来越多地被“增资”和“控股”所替代,中国从合资企业中得到的收益正在被挤压。在出口获益方面,外资主导了中国的出口并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获益者,外商投资企业占中国出口的比重自2001年起维持在50%以上,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下仍占55.3%(14)。由于跨国公司在中国从事加工贸易,掌握着产业链两端的高附加值环节,而中国的贸易顺差收益是以高投入、高排放、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而获得的微薄加工费。

(四)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保值增值压力加大

出口持续增长和FDI不断流入使中国出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这些储备通过各种渠道流向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使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对外投资的重要力量。规模庞大的外汇储备虽然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失衡调整的影响,提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但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也使其保值和增值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中国外汇储备开始迅猛增加,2006年3月达到8 537亿美元,并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并没有影响中国外汇储备总额的上升状态,至2011年3月,中国外汇储备达到了创纪录的30 446.74亿美元(15)。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来自于经常项目与金融项目顺差的持续增长,既有短期性质的资金流入,又有中长期性质的资金流入,但总的来看与外部不平衡概念相关的中长期项目资金净流入是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主导因素,中国的巨额美元储备保值增值的挑战依然较大。

(五)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国内消费严重不足

国内消费主要由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两部分构成,中国政府消费水平已经基本达到了国际平均水平,而居民消费水平则远低于国际乃至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模式中,国内消费的不足主要源于居民消费的不足,而居民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

在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模式中,由于就业水平、教育水平、福利水平等的巨大差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经济增长中的获益差别较大。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的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在增长,但前者的增长率明显高于后者。1986-2009年,城镇居民家庭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率为7.5%,而农村居民家庭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率只有5.1%。2009年城镇居民家庭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 175元,而农村居民家庭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5 153元。

居民收入增长率低于GDP增长率以及收入差距的拉大,使中国的国内消费严重不足。1978-2009年间,政府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维持在13-16%之间,而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从1978年的48.8%下降至2009年的35.1%。其中农村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30.3%骤降至2009年的8.4%,城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18.5%上升至2009年26.8%。中国的居民消费结构从“农大城小”向“城大农小”的变化,与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快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有关(16)。

(六)区域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发展滞后

在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过程中,中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资环境等均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不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发展速度上都无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造成了中国开放型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虽然国家先后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并配套实施了一系列区域政策,地区间相对差距趋于缩小,但地区间绝对差距仍呈现出明显扩大的趋势。从各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看,近年来总体上呈现出“东降西升”的趋势,但东部地区GDP占全国GDP比重仍在50%以上,而且绝对差距仍在拉大。2000-2009年,东部与西部地区人均GDP之比从2.46缩小到2.23,但绝对值差距从6 105元扩大到22 514元。2009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年收入为23 153元,西部地区仅有15 523元;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年收入为9 233元,西部地区约为5 604元。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开放度更高,对进出口贸易和FDI的依赖度更高。进入新世纪以来,东部沿海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占据全国总量的90%以上,实际利用FDI占据全国总量的85%以上(17)。

四、小结

在国际范围内,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个难以达成共识的议题,本文从动力源泉及运行机制的角度将其界定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出口导向和外资引进为双引擎,由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知识技术等要素和制度变革等多因素共同构成的完整运行体系。

从发展实践来看,中国经济的起飞得益于改革开放战略,对外贸易、吸引外资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而且是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内生产要素不可缺少的催化剂和基本动力。中国实施对外开放,积极引进FDI和发展对外贸易打破了贫困化恶循环,FDI能有效地弥补储蓄不足、促进国内投资,发挥资本在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阶段的积极作用,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外贸易有效解决国内的低消费和低购买力问题,提高投资吸引力,使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上一篇:清点选票情况报告单下一篇:花飞桃李蹊,花飞桃李蹊赵嘏,花飞桃李蹊的意思,花飞桃李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