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角开展建筑设计论文

2022-04-23

摘要: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过度消耗在我国越来越严重,建筑耗能目前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为我国三大重要的能耗类型。为降低建筑能耗,国家建设部将节能建筑作为今后我国城镇发展的重中之重,力求全面建设节能型生态城镇。基于此,本文对节能建筑进行概述,然后分析了节能建筑对于生态城镇建设的意义,最后就如何立足节能建筑视角进行生态城镇建设给出可行性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生态视角开展建筑设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态视角开展建筑设计论文 篇1:

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分析及对策建议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环渤海区域在资源、经济、文化、科技四方面的显著特色与比较优势,结合该区域旅游发展的梯度格局,阐释了建立环渤海区域旅游竟一合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坚持循序渐进的发展方式、建立生态学视角、形成信息技术支撑的三大建议,以更好地促进环渤海区域旅游的规划和发展。

关键词;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竟一合模式;生态学;信息技术

一、引言

我国“十一五”规划确立了以北京一天津一滨海新区为发展轴。京津冀为核心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大格局,环渤海区域旅游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进行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研究,探讨科学的区域旅游发展模式已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和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繁荣,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传承。满足人类信息时代高层次需求的有效手段。

环渤海区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辽宁、河北、山东三省;狭义上是指由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的部分(包括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6市)、河北省的部分(包括秦皇岛、唐山、沧州3市)、山东省的部分(包括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6市)共计17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带。为了对比研究方便,本文所指的是狭义上的环渤海区域。

二、环渤海区域旅游特色

环渤海区域旅游与其他区域旅游有许多本质不同。具体而言,在资源、经济、文化、科技诸方面均具有显著的特色与比较优势。

1 区位及资源特色。环渤海区域拥有58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地理位置优越、可进入性高、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区内除北京外其他的城市均为滨海城市,有国家4A级景区5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个,历史文化名城3座,优秀旅游城市8个。区位优势及资源特色为环渤海区域旅游的综合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经济特色。环渤海区域作为我国沿海地带三大经济区域之一具有显著的外向型经济特色。近些年,在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的驱动下,区域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并逐步从数量型扩张向效益型转变,呈现出一体化与规模化的发展趋势,这也决定了区域旅游整合与协作的发展方向。

3 文化特色。环渤海区域因为地缘优势包含了诸多传统开埠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外开放文化。这种城市文化现象相比传统的内陆城市。往往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和适应性的特点。多元文化的拼贴、叠合、折衷、共生形成了环渤海区域的文化底色,并成为环渤海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吸引点。

4 科技特色。环渤海区域拥有276所高等院校。是我国重要的研发基地之一。其中,北京是全国最大的教育中心和科研基地:天津拥有三十多所大专院校。科技、人才、教育、文化、信息等诸多方面的综合优势,为环渤海区域旅游信息的共享、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带来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三、环渤海区域旅游发展模式探讨

环渤海区域旅游协作起步的很早,但一直停留在较浅的层面,近些年更由于城市间旅游特色的缺失和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重复建设问题引发了区域内激烈的竞争。弱化了整体吸引力。随着环渤海区域成为国家开发开放的热点区域,急需改变这种局面。这就需要充分认清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同时在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差异分层的基础上,将旅游城市划分为不同的梯度层级。然后筛选现有的旅游规划理论模式。确定适合的发展模式,最后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旅游发展规划设计。

1 环渤海区域旅游发展的梯度格局。在生产力布局学中,梯度理论被广泛用来表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以及由低水平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渡的空间变化历程。旅游发展中也存在着地域差异。形成空间上的梯度现象,中心城市或重点旅游地设施完善。旅游业发展成熟,处于高梯度。发展中的旅游地旅游业处于中梯度,旅游业发展缓慢的处于低梯度。在对环渤海区域旅游进行规划布局时,要充分考虑旅游发展的梯度效应,进行相关产品、设施的合理布局,从而促进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环渤海区域内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差异分层显著。其中,2006年环渤海区域内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前五位的是:北京(390.3万人次)、天津(88万人次)、青岛(85,4万人次)、大连(70万人次)、烟台(23.9万人次)。区域旅游外汇收入前五位中:北京(402639万美元)、天津(62590万美元)、青岛(54262万美元)、太连(46500万美元)、烟台(16590万美元)。总体上,环渤海区域内城市数量多、分布散,旅游资源分布和开发不平衡,区域内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差距大,这极大的阻碍了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为了制定更加科学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可以将该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划分为四梯度层级区域。即:北京为高梯度层级;天津为次高梯度层级;大连、青岛、烟台、秦皇岛、丹东、潍坊、威海、唐山为中梯度层级;锦州、葫芦岛、营口、盘锦、沧州、滨州、东营为低梯度层级。

2 环渤海区域旅游竞一合模式的建立。竞一合模式是针对主导旅游资源相似的临近地域而提出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竞一合是指基于竞争前提下的有机合作,其实质是推动和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建立合理的竞一合发展模式,可以有效的转化和引导环渤海区域旅游单纯的竞争模式,更好的促进环渤海区域旅游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的发挥。具体而言,就是要发挥北京作为高梯度层级城市的主导作用,天津作为次高梯度层级城市的带动效应,加强大连、青岛、烟台、秦皇岛等中梯度层级城市的特色吸引力,开发锦州、葫芦岛、营口等低梯度层级城市的旅游潜能。通过理顺各城市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明确各城市在环渤海旅游圈的职能定位。形成协调的环渤海都市旅游群体组合。以统一理念为指导,以互利共赢为目标,以历史文化为线索,以交通体系为纽带,通过统一市场建设,整体形象营销,系统配置资源等手段,最终形成既突出个性魅力又注重全局发展,竞争与合作相整合的科学发展模式。

四、对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的几点建议

为了更好地促进环渤海区域的旅游规划和发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1 坚持循序渐进。进行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研究就是要引导区域旅游分步骤、分层次地实现科学发展,科学的环渤海区域旅游结构的形成深受区域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必须坚持循序渐进。具体地,首先,切实可行的区域旅游整合规划应该从促进次区域旅游合作,形成层次分明的次区域旅游合作体系开始,即加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唐地区、以大连为中心的辽东南地区、以青岛、烟台为中心的山东半岛地区的次区域旅游合作。其次,在次区域合作的基础上,以自身优越条件为基础,以滨海新区及环渤海区域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为条件,通过次区域间旅游客流、旅游信息、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等诸方面的一体化发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

环渤海旅游圈。第三,促进环渤海区域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联合,实现环渤海区域与有地缘优势的东北三省、内蒙以及河南、山西为腹地的大区域的合作。第四,发挥环渤海区域外向型经济的比较优势,加入包括中国的华北、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蒙古、朝鲜、韩国和日本在内的东北亚旅游圈,形成优势互补的国际性旅游协作区域。第五,在环太平洋经济崛起的背景下,使环渤海区域旅游逐步成为整个环太平洋超大区域旅游协作圈的重要一环,为环渤海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2 建立生态学视角。由于工业时代强调人对自然的挑战和控制,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兴的生态科学与环境科学试图解决生态与环境危机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因此,建立生态学视角,通过一系列生态化规划原则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的科学性,以促进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整合性。建立生态学视角,可以促使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成为一个对区域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旅游基础设施等各方面进行科学整合的过程。

第二,动态性。建立生态学视角。有助于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认同循环运动这一区域旅游体系的基本特征,并通过促进区域旅游资源的转化和再生,使整个旅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以维持和发展。

第三,多样性。生态学强调多样统一,建立生态学视角,可以促使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以满足人们多元化、多层次的旅游需求。

第四,系统性。建立生态学视角,有助于将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旅游开发与旅游管理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来研究,并通过系统间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实现规划、开发与管理功能的有序性。

第五,地域性。如同植物的分布具有地域性一样,生态学的观点认为历史文化也具有地域性。建立生态学视角,可以促使历史文化保护。民俗民风传承成为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的重要原则。

第六,安全性。建立生态学视角,可以使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更加注重对区域旅游资源承载力的安全容量、旅游活动的生态适宜度、区域环境健康水平等一系列生态安全性指标的研究。

3 形成信息技术支撑。事实上。旅游系统的低技术状态是目前制约环渤海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形成信息技术支撑,才能切实提高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的技术内涵,进而使环渤海区域旅游更快、更好的发展。

第一,促进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信息技术的使用,有利于提高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决策过程以及生态环境监测过程的科学化水平,并为新的旅游资源拓展提供依据。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可以通过推动区域联动机制的建立,将整个环渤海区域的数据收集、空间分析和决策过程综合为一个共同的信息系统。并通过计算和分析区域整体的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廊道密度等指标调控环渤海区域的旅游空间格局。

第二,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可以引导饭店、旅行社更为广泛的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化技术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并促进旅游电子商务的开展,使环渤海区域旅游的相关服务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并通过信息化的旅游宣传、销售及消费方式的推广,促进环渤海区域旅游结构的信息化演变,以取得最佳的旅游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第三,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可以促进旅游教育、旅游咨询等的数字化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旅游中来,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休闲、娱乐、游憩、运动等活动,体现社会平等。

第四,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便利条件,引导人们摒弃“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地域性与国际性”等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实现跨文化交流。以传承环渤海区域历史文化的精髓。形成独特的环渤海区域旅游文化品牌。

五、结语

总之,环渤海区域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各旅游地发展不平衡。呈高、次高、中、低梯度分布,故宜选择竞——合发展模式。并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对环渤海区域旅游系统进行创意性的开发、生态化的规划、信息化的建设、历史性的保护。探索一条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历史文化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殷柏慧,吴必虎,长三角与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条件对比研究——兼论环渤海次区域旅游合作道路选择,旅游学刊,2004,19(6):33-37。

2 陶伟,戴光全,区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探索:以苏南三镇为例,人文地理,2002,17(4):29-33。

3 侯鑫,曾坚,王绚,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建筑设计观念演进与发展,新建筑,2006,(6):4-7。

4 王如松,城市规划与管理的生态整合方法,王如松,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3-16。

5 杨新军,马晓龙,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及其研究进展,人文地理,2004,19(1):76-81。

6 张亚明,陈亮。网络经济下旅游企业间“竞——合”模式研究——博弈论视角,现代管理科学,2008,(6):59-61。

7 刘丽梅,旅游业发展的区位理论探讨,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3,(1):15-18。

作者:李 超 曾 坚

生态视角开展建筑设计论文 篇2:

节能建筑视角下的生态城镇建设探究

摘 要: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过度消耗在我国越来越严重,建筑耗能目前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为我国三大重要的能耗类型。为降低建筑能耗,国家建设部将节能建筑作为今后我国城镇发展的重中之重,力求全面建设节能型生态城镇。基于此,本文对节能建筑进行概述,然后分析了节能建筑对于生态城镇建设的意义,最后就如何立足节能建筑视角进行生态城镇建设给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节能建筑;视角;生态城镇;建设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160亿平方米的新建房屋面积为能源利用率仅33%的高耗能建筑,建筑总能耗占据全国能耗总量的将近三分之一。从这些数据来看,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早已刻不容缓。近年来,我国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住房也在不断扩充,建筑能耗量势必会进一步攀升,基于节能建筑建设生态节能城镇已经成为现今乃至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生态城镇建设是城市化发展目标形态,而节能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节能建筑视角下探讨生态城镇建设对于构建生态环保型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节能建筑概述

1.1 节能建筑概念

节能建筑既是一种贴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新型建筑理念,同时也是一种现代化的建筑类型。节能建筑主要是指在建筑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创造健康舒适的良好居住环境,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终极目标。在进行节能建筑设计时,节约能源、节省资源、减少污染浪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必须遵守的原则。节能建筑不单单包括垂直绿化、屋顶花园这些外在内容,还包括室内设计中的墙体节能、采光节能、暖通节能、通风照明节能等若干内容,是整个建筑设计中每一个环节节能的总和。

1.2 节能建筑的设计理念

节约能源是节能建筑的首要设计理念。城镇节能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一些新型环保能源,将自然通风采光作为基本参考概念,一则要保障建筑可充分利用夏季主导风完成室内空间的通风处理,二则要保障建筑可最大程度利用太阳光照进行采光,实现采光与节能的双赢。生态环保理念是节能建筑的另一设计理念,在建设节能建筑时,工作人员应对建筑材料、装修材料等进行综合考量与测评,确保材料的健康性与生态性,以便为居住者营造舒适的居住空间。在节能建筑中,还要秉承节约资源的理念,对建筑过程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避免资源浪费。

2 节能建筑对于生态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

2.1 生态城镇内涵

生态城镇是以生态学作为前提与支撑,主要研究自然、社会与经济的综合体,力求打造自然、社会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和谐共生的一种新居住模式或新城镇形态。生态城镇首先属于一种新的居住模式。生态城镇不仅能满足城镇人们居住、生活等各种实际要求,而且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循环经济理念,是一种新型生态居住模式。其次,生态城镇还是一种新型的城镇形态。生态城镇建设与生态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地理学、城市形态学等紧密相关,与传统城镇相比,生态城镇是涵盖自然、文化、经济等多个领域内容的新城镇形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生态城镇的本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与自然之间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生态城镇建设迫在眉睫。

2.2 节能建筑对于生态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

完善配套建筑设施是生态城镇建设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生态城镇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建筑项目的建设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节能建筑是建筑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其在生态型城镇建设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节能建筑与生态城镇建设理念不谋而合,它立足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等绿色环保理念,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在节能资源、能源的基础上,既保证了建筑功能的实用性与多样化,又顺利实现了生态平衡,极大促进了生态城镇的发展。能效高、污染少、能耗低、充分利用新能源是节能建筑的基本特点,在维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下,节能建筑在促进生态城镇建设稳定、高效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越来越明显。

3 基于节能建筑的生态城镇建设举措

3.1 强化认识并全面加强生态城镇建设

现代社会对节能建筑、生态城镇建设缺乏全面、深刻而正确的认识。这主要体现在一些部门无法精准把控与之相关的概念、原则、重要意义等内容,也无法清晰理解与认知节能建筑与生态城镇建设的具体工作目标,这导致节能建筑在生态城镇建设各个层面的渗透力度不够,生态城镇建设成效捉襟见肘。因此,强化认识并全面加强生态城镇建设十分重要。

相关单位或部门要能够从节能建筑、生态城镇两大角度入手,打造建筑与自然完美融合,城镇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镇发展新格局。建筑所需要的各种能源均来源于自然界,充分利用自然界资源,是丰富城市建筑功能,减少能源消耗与建筑成本的有效手段。在城镇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要以节能建筑为切入点,充分研究建筑住户的心理需求与行为需求,使室内与室外的环境指标达到相应规格要求,从而为用户提供和谐舒适的环境。为达到这一目标,工作人员需要将节能减排理念渗透于生态城镇建设的各个环节、不同细节中。例如,从一开始的建筑选址,到后来的实际规划设计,再到建筑安全施工,最后到竣工验收等,每一个环节都要渗透节能减排理念,以从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与生态环保水准。

3.2 整合应用生态建筑与生态城镇指标

目前我国生态建筑与生态城镇的建设指标并不是完全贴合,二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处于分离应用的态势。为实现节能建筑思想在生态城镇中的深层次应用,科学整合应用生态建筑与生态城镇指标尤为必要。生态建筑主要强调的建筑这一专业模块上的生态环保与节约节能,生态城市指标包括建筑、交通、绿化,生态城镇主要强调的是一种综合形态,其指标囊括了建筑、交通、绿化等在内的自然系统、经济系统与人文系统等多个系统。

建筑是生态城镇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节能建筑视角下,应将生态城镇建设的具体规划落实到建筑方面,实现对生态城镇建设各个指标的分阶段、分层次落实,打造具有经济、社会与环保效益的绿色节能建筑。例如,在节能建筑设计时,工作人员可根据地域文化特色,并基于周围交通、生态以及绿化等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节能建筑建设,构建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且能充分利用区域地理优势的节能型建筑物。特别是,在节能建筑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各种新能源,将节能减排、避免浪费的思想充分融合其中。为更好地实现生态建筑与生态城镇指标的融合,政府应强化审批与建筑监督,以确保节能建筑规模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落实。

3.3 加强合作交流与研讨交流

节能建筑与生态城镇的关联性十分密切。生态城镇是一个大的范围与概念,而节能建筑仅仅是生态城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盲目将生态城镇建设等同于规模化节能建筑建设的想法是错误的。生态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需要城市规划部门、城市建筑部门、交通部门等多个部门协同合作,单靠单一部门、单一领域内工作人员的努力是不够的。在低碳节能的社会理念下,零碳排放是很多城市所追求的目标,而目前这一目标在节能建筑领域中初显。可以将节能建筑作为一种理念融入到生态城镇建设的各个环节,通过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与研讨达到零碳排放的目标。

生态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各个部门权责分明、强化沟通很有必要。但從目前来看,城镇建设中城建、规划等各个部门缺乏明显的合作交流意识,他们往往相互独立、互不干涉,这导致生态城镇建设中很多指标无法同时推进。因此,各个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协调合作、沟通交流机制,工作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具有纵横规划、统筹全局的思想,通过开展合作交流与研讨会推动生态城镇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落实。

3.4 优化建筑结构并完善建筑制度

建筑结构优化是节能建筑发展的重要内容。立足建筑设计视角可得知,节能建筑是城市中的一种独立存在,其除了自身的所拥有的个体属性之外,还具有明显的城市属性,这具体表现在节能建筑与城市周边建筑、城市空间等的关联性。因此,运用结构技术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是与必要的。在进行城市结构优化时,工作人员应以节能建筑为参考,既要考虑到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性,使建筑结构在风格上与周边建筑相一致,同时又要在结构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与人文元素,提高建筑的艺术审美价值。基于节能建筑的生态城镇建设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大工程,需要协调多个部门才能保证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因而完善建筑制度是必要的。政府应出台相关的管理机制,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确保管理工作规范化。而各个部门也要在政府的指导下制定符合本部门实际情况的绿色节能建筑设计与发展规章制度,以提升项目建设的水平。

4 结语

随着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节能建筑设计理念在生态城镇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呼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时代背景下,节能建筑因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而备受关注。在生态城镇建设建设中,相关部门应将节能建筑理念贯穿于城镇建设的始终,通过强化认识、整合应用生态建筑与生态城镇指标、加强合作与研讨交流、优化建筑结构并完善建筑制度等几项举措落实生态城镇建设,为人们营造绿色、舒适、健康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白青卓. 天津市生态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评价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7.

[2]吴迪.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安徽省生态城镇建设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8.

[3]李凤梅.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江苏大学,2018.

[4]黄朴. 常熟市海虞镇生态小城镇建设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

[5]李智新,梁颖芝.基于节能建筑角度的生态城镇建设探讨[J].智能城市,2021,7(15):39-40.

作者简介:马静华(1991-7)男,汉族,河南商丘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城镇建设与规划、

作者:马静华

生态视角开展建筑设计论文 篇3:

高校学生就读生态环境简论

摘要: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研究高校学生就读生态环境,意味看将大学生在高校中的就读环境看做是一个有机统一的复杂的生态系统。高校学生就读生态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高校学生就读生态环境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两大类,这两类环境各自具有鲜明特征。高校学生就读生态环境在育人方面具有保障、规范、熏陶、指引、凝聚及调适激励等六种重要功能。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高等教育管理;就读生态环境

收稿日期:2008-08-17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当前大学生学习环境调查与研究"(FEB070293);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大学生就读环境调查与研究”(06JDB068)

作者简介:谭秀森(1963—),男,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教授。

19世纪德国学者海克尔提出“生态学”概念,以此作为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符号”。此后,“生态学”的理论和概念逐步迁移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被人们作为分析人与环境关系的工具。教育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文化现象,也被纳入到文化生态观的研究视野中。在高等教育研究中,阿什比(E.Ashby)借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高等教育生态学”的学科理论。1976年,美国教育家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明确提出“教育生态学”的概念,运用生态学原理研究在物质和精神环境中教育的发展规律。笔者用生态学和教育生态学的理论、概念和方法,试图对高等教育研究中的经典问题——环境、教育和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高校学生就读生态环境”的概念并对其特征、内涵、类型和功能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高校学生就读生态环境的内涵

对环境这一概念的认识,人们最初是从地域和空间的角度来理解的,它往往被看做是对生命或社会发挥作用的诸多物理要素的集合。然而,当前人们对环境的理解已经超越了空间和物理特性的狭小范围而变得更加丰富和更具有包容性,它包含了影响研究对象的所有条件。环境已经从地域性的概念拓展到自然、社会和心理等更广阔的领域,但无论如何拓展,环境实际上是一个以主体的人为中心的,作为人的对立面而存在的自我完善的系统。

然而,现代生物学研究的结果表明,生物越是进化它就越是自主,也就越需要从它周围充满生机的生态环境中汲取能量、信息,因而它也更加依赖于所生存的环境。因此,生物是一种双重的存在,它是自主的,也是依附的;它是自我组织的,但也是开放的。这种双重性使得人们认识到了生物与环境问相互依存的关系的复杂性。因此,环境的意义已经在“生态”一词中得到了演绎和发展,以生态学的理论理解环境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法国著名思想家莫兰认为,生态意识是:“意识到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是一个自我组织的(自发的)有生命的整体;意识到我们的独立是有依附性的,也就是说意识到我们与生态系统的根本上的关系,这一关系会使我们认识到世界不是一个客体,而人也不是像孤岛一样独立的。

由此我们认识到:环境实际上是一个由许多复杂混合的变量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构成的完整实体,是包括物理环境和所有生物群体的生态系统。一个环境既有空间也有时间,更有鲜活的生命在其中活跃;既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一句话,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种角色、活动、目标、关系、交往、工具、情境等因素交相辉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相互制约。

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研究高校学生就读环境,意味着将学生在高校的学习活动看做是一个有机统一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旨在探讨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来说,高校学生就读生态环境是以学习活动为中心形成的多样化的学生就读环境,主要包括: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高校的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制度环境以及学生群体的心理环境、精神环境等要素。

基于以上认识,对高校学生“就读生态环境”,可作如下理解和阐释。

第一,学生就读生态环境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高校学生不仅仅生活在学校的内部生态环境之中,而且也与校外的环境处于不断的交流之中。学生就读生态环境是学校生态环境的子系统,而学校生态环境又成为社会生态环境的子系统。高校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校园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更大的生态系统。第二,学生就读生态环境并非仅仅指自然环境和物理空问,更是指一个文化生态环境。在这样一个生态系统中,物质的、文化的等各种环境要素构成了生动的、有机的生态环境系统,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产生着影响。第三,学习环境是学生就读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纬度,但它并不与学生就读环境完全等同。在一定程度上,就读生态环境包含了学习环境,但除了学习环境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教师、同伴群体、高校各种资源以及高校自身在历史传承中积淀形成的人文精神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等也应该是学生就读生态环境包含的内容。

总而言之,以生态学的视角考查学生就读环境时,学生的学习世界与生活世界就成为一个影响学生行为与发展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等相互作用、互为依存的整体。在这样的环境中,个体的学习和发展是通过个体所扮演的角色、追求的目标、开展的活动、与他人养成的关系而完成的。

二、学生就读生态环境的类型

学生就读生态环境是由众多因素构成的。广义的学生就读生态环境应该包括学校环境,社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区域环境等外部因素和学生个体内部的环境因素即生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等等。笔者在本文中所讨论的学生就读生态环境是狭义的,仅指校内影响学生学习和个人发展的客观环境,学生的这种就读生态环境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两大类。

1.学生就读生态环境的物质环境

学生就读的物质环境指:“由学校所处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自然景观等所构成的自然环境和由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宣传物、色彩和布局等所构成的人文环境融合而成的物质情境,是围绕学生的需求的各类物质因素的总和。”它包括校园建筑、校园道路、校园植物以及图书资料、教学科研设备、家具、运动设施等一切物质所构成的环境,是大学生就读生态环境的基础。

物质环境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物态环境。“校园的自然环境就是学校的地理位置、各种物态的大自然以及经过改造的人化的自然风景;校园的物态环境是指学校各类建筑和各种教学设备以及校园的道路、桥梁等”。校园的物态环境也可称为实用环境,即学生所能感知的学校为他们提供的学习、活动的一切场所和设备,如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娱乐设施和体育设施等。时至今日,校园物质环境的内容已扩展得更加宽泛,在时空范围上,已扩展到学习、休憩、娱乐的环境景观;在景

观性质上,从自然原始景观的保留到人工生态环境的再造,从校园传统文化的发掘到现代文化精神的追求,从基于理性的解析重构到基于浪漫的随心所欲,从基于工程技术的计算论证到基于文化艺术的灵感顿悟;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角度,高校校园环境景观也被赋予了新的定义:它既是生态系统下的能量流、物质流的一个载体,又是社会精神文化系统的源泉,这既体现了人对环境的影响,又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

物质环境是学生就读生态环境中具有显露性特征的各个载体的集合,它是以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的物而表现出的一种环境形态,它是学生就读生态环境的基础。物质环境是学生就读生态环境的外在标志,显示着文化环境建设的水平,它是在一定的思想支配下形成的,反映着学校一定的文化水平,学校特色、历史及教育的价值。

2.学生就读生态环境的文化环境

“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是高校师生通过教育与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集体心理、校园氛围、校风传统、文化娱乐活动及相应的校园物质环境等各种文化要素的综合体”。可以看出,高校文化环境以继承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为内容,它倾向于精神层面,它侧重的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审美修养、文明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高校文化环境较为典型的形态要素包括校园的学术环境、人际环境和制度环境。

一般意义上的高校学术环境是指对学术活动产生影响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既包括教师层面的因素,也包括学生层面的因素;既包括物质层面的因素,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因素。笔者所说的学术环境指的是学生所感受得到的学校对学科、学术以及学生的智力、学生的批判和分析能力的强调程度,它建立在物质环境的基础上,但更多的是指学校的学术人在学术活动中所形成和持有的态度、风气、气质与观念,对学生的学术能力、艺术能力、分析能力产生的积极影响。

人际环境指的是学生所感受得到的与同学、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其内部必然存在着各种社会交往活动和建立在这些活动基础上的各种人际关系。在教育中人际关系主要是指师生关系(包括教师、行政办公人员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同伴(同学)的关系。师生关系是支撑教育大厦的基石,也是教育环境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不仅能折射出社会关系和教育理念,而且还影响着教育的进程和教育目的的实现,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之间的同伴关系具有交流信息、完善个体、互相激励、心理保健、产生群体合力等功能。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增强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和力量感,降低学生的挫折感。与同伴交往是个体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同伴关系或同学关系在学生个体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高校的制度环境是指大学内部的管理制度,它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反映着一个学校的管理思想和管理风格。如果一个学校要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维护教学与生活秩序,那么就必须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包括教学管理制度、生活行为管理制度、校容校貌管理制度、社会实践管理制度等。制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它应是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规范化、有序化的重要保障。

文化环境是学生就读生态环境中具有隐性特征的各种载体的集合,是学生就读生态环境的核心,它体现了学校全体师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精神追求,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理想人格有着不可抗拒和持久的影响力,对学生的学术能力、职业技能、艺术鉴赏力、分析能力和个人社会性发展能力等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物质环境一般以具体的物质形态去感染人、引导人、启发人,文化环境一般以文化因素激励人、陶冶人、教育人;物质环境决定文化环境,文化环境对物质环境又具有促进作用。物质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也是校园文化得以体现的物质条件。物质环境建设的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化环境的层次的高低。一个文化色彩浓厚和教育内涵丰富的校园物质环境对学生具有较强的熏陶和感染的作用,它能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文明素质。文化环境是以物质环境为依托的,它是反映人们精神价值和人文价值的行为场所,良好的文化环境能促进学生身心愉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对知识信息的接受能力,从而大大增强他们对校园教学设施、自然风景等物质环境的利用率,让学校的物质环境发挥最大效用。

三、学生就读生态环境的特征

有人将学生的就读生态环境称之为隐性课程。学生学习、生活于校园环境中,得到历史和现实的各种文化信息的熏陶,从而获得了更多的生活体验,进而建构了人文精神架构。与其他环境相比,大学生就读生态环境具有鲜明特征。

1.学生就读物质环境的特征

学生就读物质环境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思想性和学术性。校园物质环境所具有的思想性集中表现在:校园物质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既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点,又体现了学校的人的价值观念,是物化了的校园精神文化。其学术性更多的体现在学校为学生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提供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实用环境上。二是具有特定的教育意义和价值。人们基于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理解,对分化的空间作出自觉的安排和使用,其结果便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物质文化景观。校园的物质环境也是一种文化,其独特之处就在于校园是育人的地方,育人的意向性要求自然环境和实用环境本身应包含丰富的教育意义。校园物质环境积淀了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并蕴涵着巨大的教育意义。学生不仅通过物质环境产生一定的环境知觉,而且还能在对物质环境这种特定文化的感悟中使他们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三它是多项艺术的综合体。校园物质环境就形态而言,包括植物、建筑、雕塑、水景等单体以及这些单体的组合,如道路、广场、植物群落、建筑群体与园林小品等,按性质可分为自然要素(如树木、叠石等)和人工要素(如建筑、园林小品、教学设施等)两个方面。它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校园自然环境的选择、绿化、美化以及实用环境的建设上,表达的是学校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品位,它涉及景观生态学、经济学、建筑学、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四是具有育人功能的多面性。校园物质环境对学生的教化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如果要求各种组成要素都能有效地影响和教育学生,就应对不同状态、不同性质的校园物质环境要素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教学实验设备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校园建筑的比例、尺度要协调且有个性;校内的道路、广场要动静结合,富有生气;公共设施要整齐、美观,完美无缺;校园内的道路要保证人流的安全、方便,人流量要合理,防止

相互干扰和混乱;植物配置要求适合校园生态环境的需要等,不一而足。五是学校的设施具有系统性。学校应具有符合育人要求的较为系统的物质设施,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这些物质设施是学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虽然,各个高校配置设施的条件有差异,在设备配置的选择上各有侧重,但从总体上看高校设施的配置表现出较强的系统性。

2.学生就读文化环境的特征

学生就读文化环境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才的密集性。高校人才群体密集,专家、学者数量多,学历层次和人员的素质高,这构成了良好的培养大学生素质的外部环境,并对学生形成一定的学术能力,高雅的兴趣爱好,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学术观点的包容性。高校学术活动活跃,各种学术观点推陈出新、兼容并包,这已经成为大学精神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人格的形成影响巨大。三是文化活动的先进性和普及性。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品位较高、针对性强而且参与面广,它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四是教师的示范性。高校教职员工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他们的言谈举止每时每刻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具有感性的特点。教师为人师表,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和感染学生,并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五是严明的纪律性。学校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贯彻治校理念,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这不仅是对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是学校一切工作正常运转的保证,同时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六是学生人际交往的实践性。在低年级阶段,学生人际交往是以情感交流为主,但在高年级阶段,他们更注重寻求有利于自己未来事业发展的社会资源。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实惠性需求日益增加,这也是学生人际关系实践性的表现。

四、学生就读生态环境的功能

一定的环境必然具有一定的功能。前苏联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周围的世界是生动思想的源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高格调的学生就读生态环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学生就读生态环境的保障功能

独立于客观环境之外的学习和生活是不可思议的,高校的物质环境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场所、设备、物质和时空条件,知识信息、实践性教学条件的开发和利用又使学生智能的培养和提高得到了保障。学校的文化环境则为学生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提供各种精神食粮,并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2.学生就读生态环境的规范功能

学生的就读生态环境能够折射出一所高校是否具有较强凝聚力的文化。一般来说学校是通过学生就读生态环境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及行为模式,把师生员工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共同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同时也对学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着一定的规范作用,使大家清楚学校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明确了是非界限,规范了师生员工日常的言行,从而保证了学校健康、稳定地发展,也保证了学生顺利成才。

3.学生就读生态环境的熏陶功能

学生就读生态环境以其特有的精神氛围、物质文化感染人的情趣,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完成了大学生理想人格和行为习惯的塑造。按照既定目的精心创设的学生就读生态环境,不仅使大学生从理、智上受到启发,而且更容易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在知、情、意、行诸方面受到熏陶,并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价值取向和行为言谈的趋同性。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对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素质、满足学生的社交需要起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高校就读生态环境以其所具有的潜在性、全面性、深刻性持久地影响着受教育者。

4.学生就读生态环境的指引功能

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各种各样的理论、思潮在这里汇集与碰撞,这在使学生耳目一新的同时,又使他们难免产生迷惑和彷徨。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就读生态环境的指引功能就显得十分重要。学生就读生态环境指引功能的发挥是通过物质环境、文化环境表现出来的。就读生态环境所蕴涵的价值观念,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参照,指导着学生正确地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把个体的思想行为引导到教育目标上来。高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具有与社会文化相一致的总趋向和特征,但它往往又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因此校园文化既为社会文化所制约、认同,又以其创新超前的发展优势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动力。

5.学生就读生态环境的凝聚功能

学生就读生态环境的凝聚功能是指由学校环境形成的文化氛围,把师生员工分散的个体凝聚、整合成具有引力内核的群体,特别是组织成员具有的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激发学生对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准则产生认同感和激发学生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从而使他们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和集体意识。不论学生毕业后走向何方、落脚何地,对母校的情愫永远根植于心中。凝聚功能的产生依赖于学校为学生所提供的人生目标、理想和信念的协调统一;依赖于学校为有效地解决学校内部各种矛盾提供的正确的准则和良好的氛围;依赖于学校为受教育者提供发展需要的条件和机会。这些条件使得受教育者及其教育者组成一个坚强的集体,团结如一人。

6.学生就读生态环境的调适激励功能

学生就读生态环境的调适激励功能体现在学校优美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上。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折射出学校的历史和传统,反映了校园的独特风貌和精神追求,它不仅给师生员工的工作、生活提供了舒适愉悦的条件,而且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焕发了他们的内在动力,使之保持愉快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调适激励的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其中营造一个和谐愉快和充满竞争的环境尤为重要。竞争能够促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范围里培植上进心、创新精神和坚定意志;而和谐融洽的氛围能够保证教育功能的有效性和最大化。

由校园物质环境、文化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学生就读生态环境与学生成长成才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内在联系。学生就读生态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优良的就读生态环境对于陶冶大学生情操,塑造大学生人格,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无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重视和加强高校学生就读生态环境的研究,掌握教育对象对大学就读生态环境的适应状况。同时,要重视高校学生就读生态环境的规划和建设,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就读生态环境的育人功能,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情感体验,营造和谐的、有利于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以促进高等学校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法]埃德加·莫兰.社会学思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吴文澎.高校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3]陈宗国.校园育人环境及其营造策略[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4]贺幸平.论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J].湖南社会科学,2005,(6).

[5]陈沛沛.关于高校校园环境建设中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考[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l,(2).

[8]刘剑.浅谈高校校园环境建设的特点和目的口].南方论刊,2006,(10).

[7]冯开甫.高校育人环境特点浅析[J].教育与职业,2005,(12).

[8]邢勇.新时期构建高校和谐育人环境问题的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2006,(9).

[9]张伟强.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的本质与特点解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2).

[责任编辑 焦薇缜]

作者:谭秀森

上一篇:农村教师素质小学英语论文下一篇:校园景观生态环境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