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视角下商务英语论文

2022-04-22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进步,社会越来越重视商务英语学生在实践方面的能力。本研究立足于嘉兴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在嘉兴亿星链企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对50名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相关的企业高管进行了访谈,找出就业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具体要求,及商务英语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毕业设计视角下商务英语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毕业设计视角下商务英语论文 篇1:

基于区域经济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设计创新探索

摘  要:应用型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旨在以应用为本,培养满足社会行业实际需求,顺应社会发展方向,以及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和人才市场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如何规避自身短板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并凸显与地方区域经济的匹配性及辐射性,这对于提高应用型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人才本身的竞争力都至关重要。其中本科毕业设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同样需要探索体现商务英语培养目标的新模式,以倡导商英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形式的多样化与个性化,以实现差异化、实用性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商务英语;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创新

引言

应用型院校需要培养满足区域经济人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以规避其自身在师资力量、学生质量、资金扶持等方面的短板,在与一般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上体现差异性避免同质化,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并凸显与地方区域经济的匹配性及辐射性,推进地方高校专业与区域产业链、人才链的有效对接,这对于提高应用型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人才本身的竞争力都至关重要。现今单纯按照传统英语专业学生撰写学术性毕业论文的毕业设计模式已不再能体现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也无法满足《商英国标》中关于“以市场调研为代表的毕业设计和传统毕业论文相结合的方式”的要求。

目前国内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探索的研究相对较少。王友良、禹婷婷(2012),舒薇(2014)从需求理论入手探索了高职及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师资储备等方面与社会发展契合的必要性。吴亚(2004),汤伟、杨亚兰(2009),王艳艳、王光林、郑丽娜(2014)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探究了用人单位及商务英语学习者的双向需求以及其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反拨作用。吕翠娟(2017)选取福建省及广东省的6所院校,以问卷调查以及定量分析方式探究目前在商英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然而,以上研究多是以高职或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研究对象,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设计环节的研究甚少,所提出的建议与方法也缺少具体的研究成果支持;此外,以輻射并服务湖北地区区域经济的商英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仍存在空白。因此,本研究在《商英国标》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抓住“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契机,将应用型院校商英专业学生的特点与湖北地区产业结构及行业区域经济特点有机结合,倡导商英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形式的多样化与个性化,探究毕业设计可采取的创新形式与方式以及其对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优化以及实践教学形式等方面的反拨作用。对于实现差异化、实用性的人才培养目标,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设计创新探索的目标

在人才培养层面,有助于多样化以及创新性的方式来验证过去四年本专业在学生商务英语能力培养、专业人文素养、以及本区域产业导向性人才培养方面契合度等方面的成效;为商英专业O2O多模块实践教学等环节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进一步从湖北区域经济视角检验为专业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路。

在专业建设层面,有助于进一步帮助应用型院校根据自身学生特点以及学校所处地域区域的经济结构特点,进一步完成课程设置的完善补充、教材的选用更新、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升级,以及在校内专业资源统筹、校校互通互鉴、校企对接合作等多方面的改革创新,保证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方案既有反映行业发展脉搏的时效性也具备利于专业长远发展的前瞻性。

在教学质量方面,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地方经济发展特色的契合性,有助于发现学生在专业知识储备以及实践环节的短板和缺失,通过提高课程实用性、针对性等方面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二、研究设计与实践

(一)研究对象及目标

本项目将以湖北省某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2016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与区域经济紧密相连的毕业设计的创新模式以及其对提高学生本科毕业论文参与度、与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环节贯通渗透等方面的影响;并将湖北地区的产业结构特色与区域经济特点融入实践环节以及毕业设计,研究成果将为商英专业O2O多模块实践教学等环节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并为专业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路。

(二)研究内容

项目计划从2016级学生大三开设ESP课程后,开始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初期准备及研究工作。在大三至大四的论文初期准备到中期推进以及后期完成阶段,学生将会结合自己的兴趣最终确定研究方向与选题,系部将根据学生的申报确定指导教师及学生的研究方式以及最终毕业设计成果呈现的模式。学生可提前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在暑期社会实践、学院以及系部实习基地工作、大学生创新活动等项目中,进一步有所侧重的明确研究计划及方案,以个人或者研究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活动,鼓励学生以多样的形式呈现自己四年的学习成果,将专业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突显商务英语专业交叉性、复合性的学科特点。

(三)研究步骤与方法

项目以问卷调查形式对比分析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环节前后的主观认识及差异;定性及定量分析法总结分析学生毕业论文成果的呈现形式,并跟踪了解学生在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对商务英语能力需求的具体情况,分析毕业设计对学生毕业后求职以及职业生涯的短期影响;以访谈法了解学生在具体毕业设计完成执行过程的困难及心得体会,了解其在研究以及实践过程中,期待在商务专业知识补给以及教师指导等方面获得的帮助;以总结法对以上的分项研究形成总体的研究报告,从实践环节的执行模式、毕业论文的呈现方式、毕业设计综合考核评价方案、本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及侧重、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具有前瞻性的建议及意见。

三、成果与讨论

(一)毕业设计创新探索的预期成果

毕业设计环节的创新总结汇总学生毕业论文成果中涉及湖北地方区域经济的行业报告及市场报告的,并根据不同行业、领域以及报告方向进行进一步细分及汇编,形成用于校内实训的仿真教学及案例教学的资源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湖北地方区域的产业结构特点及行业形势,为校外实习奠定基础,更有助于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为毕业设计阶段做准备。

根据项目成果及研究报告,对专业培养方案、毕业设计模式、毕业设计综合考核方式、实习实训要求、双导师制的引入与施行等方面,形成更具有信度及效度的教改方案,不断完善具有湖北区域经济特点的地方应用型院校商务英语培养方案,细化优化专业设置及培养计划,找到合适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

此外,毕业论文环节的创新探索中也总结汇总学生毕业论文成果中涉及湖北地方区域经济的行业报告及市场报告的,并根据不同行业、领域以及报告方向进行进一步细分及汇编,形成用于校内实训的仿真教学及案例教学的资源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湖北地方区域的产业结构特点及行业形势,为校外实习奠定基础,更有助于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为毕业设计阶段做准备。根据项目成果及研究报告,对专业培养方案、毕业设计模式、毕业设计综合考核方式、实习实训要求、双导师制的引入与施行等方面,形成更具有信度及效度的教改方案,不断完善具有湖北区域经济特点的地方应用型院校商务英语培养方案,细化优化专业设置及培养计划,找到合适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

(二)毕业设计创新探索的意义

毕业设计创新性的引入商务报告或者调研报告的毕业设计模式。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实践实习阶段,立足湖北地方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特点,融合前期商务专业学习的理论储备,将理论融合于实践,完成与实践实习有关的商务报告或调研报告。着力考查学生在专业课程上的专业思维以及学科交叉渗透能力,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创新性和整体参与度,提高学生的专业敏感度和对行业及市场的整体意识与研究能力。毕业论文考核形式灵活多元,注重学生实践过程与答辩成果的呈现。毕业环节鼓励学生以两人或小组形成共同完成商务调研报告的写就及答辩成果的展示。并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标准,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思辨角度展示个人在商务专门领域的素养与意识以及团队商务实践能力,也考察学生整体团队协作合作的能力,体现商务英语专业语言与商务能力融合培养的目标。

毕业设计的创新探索改变传统单一的撰写学术性论文的毕业设计模式。同时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反拨效应。有助于设置能体现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本类型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并体现跨学科、跨文化以及复合型等人才培养要求的毕业设计环节,探究毕业论文环节创新的可行性以及商务英语专业体现湖北区域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同時这样的创新探索也改变传统毕业环节中,与地方区域经济脱节明显的现状。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应注重与地方区域经济的匹配性及辐射性,推进地方高校专业与区域产业链、人才链的有效对接。与实习实训环节紧密对接的毕业设计阶段同样也应在调研内容上体现与地方区域经济的交互性与针对性。地方区域经济的产业类型、地方经济中需求较大的行业领域及人才类型等问题在学生的实际调研中都能有所体现,让毕业论文的完成更有实用性与启发性。改变传统毕业环节中,实习实训环节与毕业论文环节相对割裂的现状。实现“实习-毕业论文-工作”等多个阶段的有效衔接,加强实习实训环节与毕业设计的互通融合性及相互渗透性。将毕业论文设计延展渗透至实习阶段,鼓励学生从实习阶段开始,有步骤地在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实习、调研、分析等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在毕业环节呈现。加强学生商务专业知识与英语技能知识运用的融合性与灵活性,提高行业敏感度以及商务意识,促进产教融合,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明确职业定位及就业目标。同时也改变传统毕业环节中,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不足、选题盲从、创新匮乏,主动能动性低的现状。鼓励学生深入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商务知识素养,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鼓励以小组合作形式共同完成毕业设计。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同时,兼顾个人潜能的挖掘,激发学生多元个性的发挥。

更重要的是区别于以往传统模式的毕业论文形式,其改变目前商务英语校内实训阶段仿真案例资源缺失的现状。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将一定程度反映当前湖北地区企业及相关产业的行业动态及发展趋势,针对不同岗位类型、行业细分以及商业核心技能,汇编第一手的实训资料,有助于为日后商务英语校内实训阶段的提供更多真实的行业案例,为学生日后的校外实训奠定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商务英语专业根据地方经济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与区域经济行业特点相关的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三)毕业设计创新探索的实际应用价值

毕业设计形式多样化,以市场调研报告及商务报告的形式呈现,改变原有英语专业传统论文的模式,着重体现商务英语专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提高学生对于本区域经济行业、产业的认识深度及广度,凸显院校培养与地方区域经济的匹配性,提高人才的外部竞争力。

毕业设计环节有效对接校内外实训环节,延长了毕业论文的准备时间,加深商务英语专业培养不同阶段以及不同阶段商务专业知识技能的融合性与衔接性,对实训环节的针对性及实用性有积极的反拨作用。学生将把在实习实训中遇到的问题与所学的商务专业知识有机融合,进行深度探索,其研究成果将为商英专业O2O多模块实践教学等环节提供必要且仿真的资源支持。

研究成果涉及追踪调查学生毕业一年内求职就业的发展动态,相比局限于校内教学阶段的研究,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反馈更能帮助院校直观了解本区域行业的发展动态以及对学校现有专业设置及课程配置的意见,能更直接有效对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有启发性的建议。

四、结束语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创新探索有助于搭建具有湖北地方区域经济特色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平台,为应用型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改革探路。并注重湖北产业结構与区域经济侧重与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实训平台以及毕业环节的整体贯通融合,使得人才培养抓住地方经济行业产业特征,也抓住“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契机,加深学生对区域经济态势的了解,加强导向性人才培养的力度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刘中阳.“一带一路”新形势下西部高校英语专业建设新思路[J].教育与人才,2015,39(06):72-75.

[2]吕翠娟.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毕业论文现状与改革——基于台湾职技院校实务专题制作的借鉴[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32(07):119-124.

[3]王立非.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论证及实现途径[A].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C].北京,2013(10).

[4]王艳艳,王光林,郑丽娜.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和培养模式调查与启示[J].外语界,2014(02):34-41.

[5]舒薇.基于需求分析的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外国语文,2014,30(04):175-179+187.

作者:刘盛兰

毕业设计视角下商务英语论文 篇2:

产教融合视域下商务英语实训课程的设计与构建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进步,社会越来越重视商务英语学生在实践方面的能力。本研究立足于嘉兴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在嘉兴亿星链企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对50名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相关的企业高管进行了访谈,找出就业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具体要求,及商务英语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构建了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任务型商务英语实训课程。

关键词:产教融合;商务英语;实训课程

受传统本科教育的影响,许多应用型大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不明确,仍采用传统的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存在形式主义的现象,没有与企业进行深度融合,导致实习实训教学效果不显著,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无法满足当前产业结构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如何缓解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如今实训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嘉兴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了他们的就业现状,并对企业高管进行访谈,分析就业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要求以及商务英语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嘉兴亿星链企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设计了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任务型商务英语实训课程。

一、产教融合的概念

产教融合是指校企合作,即高校和企业将各自的一部分資源拿出来进行合作共用,实现企业建设和人才发展共赢。

欧美国家对于产教融合的研究起步较早。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最先提出了产教融合的雏形。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在熊彼特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产教融合的基本主体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创新过程中,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等应共同参与、共同谋求发展。依据弗里曼这一理论,美国学者埃茨科瓦茨和雷德斯道夫明确提出了“产教融合”的概念。[1]

我国产教融合研究起步较晚,尤其是关于商务英语的产教融合的研究。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必须着力加快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进程,并且提出了加大深化产教融合力度,打造科学高效校企合作模式的具体要求,力争为整个社会培养和输送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同时,深化产教融合力度、打造更具创新性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随着改革创新逐渐向深化阶段发展,整个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规模不断加大,因此需要职业院校强化人才培养力度,坚持培养规模和培养质量并重。

从现有文献来看,蒋桂琴[2]认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命脉之门,区域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与职业教育发展和学生的就业能力息息相关。杨晖[3]认为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语言+商务”,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才能构建更具特色的英语专业。

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需求

(一)商务英语人才的就业现状

在新的经济发展趋势下,社会对高等院校的毕业生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学历层面上,而

是要求他们既要有丰富的学习活动经验,又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历,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力和素质。本文针对“产教融合视域下商务英语实训课程的设计与构建”这一主题,对嘉兴学院商务英语专业16级的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从事外贸员的人数最多,高达39人,占比78%。另外,有90%的同学认为在实际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实践经验不足。可见大多数商务英语毕业生会选择从事专业对口度较高的外贸类工作,实践经验的匮乏是毕业生最头疼的问题。

由此不难看出,1)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存在形式主义现象,没有与企业深度融合,甚至没有企业参与,脱离了实际的工作场景;其次,实训过程中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实践学习内容不够深入,缺乏科学规范的实训教学指导纲要,更有些高校出现了以毕业设计(论文)代替实训过程的情况;2)对于知识教学仍占整体教学内容的大部分,学校缺乏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培养;实训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对一的亲身指导,教学花费时间长,课堂上不可控的因素多,教师难以掌握课堂教学节奏;3)实训的场地和教学基础设施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商务英语实训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另外,由于一些商务活动内容涉及核心机密,企业一般不愿提供给学生到公司内部实习实训的机会。

(二)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

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能更好地服务于学校课程,使学校和社会能更好地接轨。因此,我们对三位企业经理进行了电话或面对面访谈,分别是嘉兴亿星链企有限公司合伙人殷鸣,集美集团国际事业部总经理王霜霜,杭州澳尔文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安文。

通过本次访谈可以发现:就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主要分为两方面: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知识能力包括电子商务能力、大数据处理搜索能力和英语口语能力。素质要求包括交际沟通能力、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和心理承受与适应力。与此同时,就业单位会优先考虑有经验的毕业生,希望毕业生在毕业前就已经获得相关经验,这样就可以大大地缩短学生岗前培训的时间与内容。

企业是根据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校要根据企业的要求,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此缓解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冲突,让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与市场的需求相适应,更能促使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和更好的发展机会。

三、商务英语实训课程的设计

(一)实训的重要性

由于商务英语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多地注重理论知识灌输,导致理论和实践出现脱机,学生实践能力差,难以有效地应用英语知识。而实训课程是构成实践课程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式,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重要特征。[4]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实训的方式,缩短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距离,同时有效地巩固和总结知识,可以说商务英语实训课程对于商务人才的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设计方案

近几年,本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训课程都是与嘉兴亿星链企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合作教学。在大一、大二和大三分别有一个星期、一个月和半个学期的实训。公司会分派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管到学校授课,也会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参观,传授相关经验,学生能大概了解企业运营的模式。经过沟通讨论,我们得出实训教学模式应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另外,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师的教学规律,实训教学按照认知、体验、训练、实操四大教学模块构成。

1.认知--案例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由一批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和企业的兼职教师共同合作完成,根据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为学生制定英语学习规划。以典型的商务案例为文本,锻炼学生在特定商务环境下处理问题的能力,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

2.体验--情景模拟。校内实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用一种虚拟化的真实职业环境作为场景模拟课堂,以学生模拟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为实训教学的知识点,将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综合能力和实践训练很好地融并入运用到整个职业的训练中。同时,还要开展以真实职场环境为背景,以语言实践和专业模拟为主题的实习实训。

3.训练--网络平台。开通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实训平台、跨境电商外贸实训平台等,学生可以对自己所学的语言及相关专业知识进行自主扩展学习,也可以选擇收听、观看一些语言类的视频或音像资料等。

4.实操--参展参会。安排学生参加展会、交易会,使其直接面对客户进行真实的工作场景实践。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展会中企业和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的要求。

实训课程

四、商务英语实训课程的建构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商务英语实训课程的设计与构建不仅要根据学校教育的需要,更要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和以任务为驱动,同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实现产教融合。另外,教师也是衔接学生与社会的纽带。因此,课程的构建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等多方共同努力,不断改革与创新。

(一)政府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对于政府来说,要积极促进地方产业与学校教学的融合,要鼓励中小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政策优惠与资金支持,要引导学校与企业进行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完善经费投入机制、法律约束机制等,从宏观上调控。企业与学校各自发挥自身优势,从资源、信息、技术和专业人员等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最后形成互利共赢的一个整体,一个机构;比如政府有地方产业合作委员会、学校有校企合作委员会及企业也都有相应的部门来执行和实施合作事宜,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各方利益最大化。在校企合作中,需要发挥政府第三方的作用,统筹兼顾,制定和推出校企之间深度合作的相关政策措施,从而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企业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内部要积极提供外贸实践模拟教学设备,实现资源共享,比如为高校学生提供企业外贸电商账号和外贸产品相关的信息,并到高校指导外贸业务和企业管理工作方法。企业要积极执行并配合学校的教学要求,并派相关企业人员定期来授课,与高校老师加强交流并相互传授经验。积极搭建外贸学科技能竞赛平台,建立企业外贸英语相关业务、外贸知识学习和考试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模拟训练环境,确保学生了解外贸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对职业管理工作岗位的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校企双赢。

(三)学校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产教融合是实现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一条必经之路。学校和企业是促进产教与就业融合的桥梁和主体,必须要从岗位需要和社会发展角度出发,必须强调高校要从就业岗位的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促进校企之间深度的合作。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交易平台,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对接"。改变传统的英语教育观念,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可以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商讨英语教学的研究课题,解决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难题,培养有一定能力胜任商务领域岗位技能要求的、具有一定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实现《商务英语实训课程》方案的转型升级。

(四)商务英语专业师资的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必须有一定的企业经验,对真实的商务环境、操作流程等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方法上也不仅仅是局限于传统的普通英语的教学方式,而是根据学生街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不断调整英语教学内容,加强技能方面的训练,模拟企业的真实运行,使学生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即从传统的教师“教得好”转变为学生“学得好”。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比如定期到企业开展交流会并到企业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让教师在培训中心体验、实践和创新,同时掌握第一手材料,更加明确如何创设和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新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帮助并指导学生开展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

五、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产教融合是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目前的现实中,商务英语专业实训课程的整体设计与教学体系建构仍然还存在很多的技术障碍,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能够突破和克服,需要通过政府、学校、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不断地优化商务英语实训的内容和课程,促进综合型学生能力的发展,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同时形成特色鲜明的商务英语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蓝国兴. 产教融合视角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3).18-21.

[2] 蒋贵琴.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下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改革[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 (3).94-96.

[3] 杨晖. 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特色英语专业[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59-61.

[4] 梁羽. 产教融合视域下英语外贸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百色学院学报,2016,(3).121-124.

(2019年嘉兴学院SRT项目,编号A2--851719231)

作者:楼佳晨 郑晓明

毕业设计视角下商务英语论文 篇3: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英语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势在必行。本文首先阐述了职业能力的概念,然后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最后从高职英语教学目标、重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教学、提高英语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实行多维立体化评价体系等六个方面提出了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的高职英语实践教学改革措施,从而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英语;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改革

【作者简介】周新云(1974.03-),女,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和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1.2016年度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编号:ZJGB201628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2.2016年度湖南省“十三五”规划英语教学研究专项课题《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编号:XJK16BYY2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引言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各行各业对于求职者的英语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要求他们具备有用英语进行商务沟通、函电撰写和商务谈判等职业能力。传统英语课堂上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做笔记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远远无法顺应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活动既要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应用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例如,在許多对外经贸公司、涉外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与外国客户沟通时需要用英语撰写相关函电,用英语制作各种外贸单证,用英语与外国客户进行商务谈判与沟通。因此,加强高职学院学生英语技能的培养,能够提升学生应对职业岗位的能力。然而,在每个高职学院,往往会因为地区差异、教师差异以及资源差异,在教学实践中面临诸多不同的问题。面对一个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班级,教师更需要探索良好的英语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写作技巧,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英语翻译与谈判能力,从而提高职业英语能力。

一、职业能力概述

职业能力是指人们在从事职业工作时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包括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高职学生不仅要具备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等一般职业能力,还要掌握将来能胜任岗位工作的专业能力,如英语听说能力、翻译能力和函电撰写能力等,更要具备运用数学和测量方法的能力、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室软件应用能力和运用外语解决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和外语交流能力。在全球经济化时代,高职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尤为重要。在高职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职业英语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曹亚军(2018.4)提出职业英语能力本位教育对更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朱晓伟(2105.4)认为高职英语应与职业教育充分的融合,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陈曼倩(2013.3)指出高职英语应该为专业学习服务,促进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文主要阐述在高职英语的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

二、高职英语教学现状与问题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进行转型,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使教学要求与企业要求进行无缝对接,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高职英语教学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与创新,但是目前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在传统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教师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有些高职学校由于受到资源的限制,平均每个班级有50~60名学生,有的甚至100多人上英语合班课。教师开展英语教学的模式往往是固定的,缺少新意的。例如,进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时,许多老师遵循讲解范文——仿写句子—— 仿写文章三大步骤进行教学,学生不知其所以然,在商务写作中也时常犯下低级的错误,某些学生甚至混淆不同的称呼方式,如Mr., Miss, Mrs.等,这些错误将会严重影响到将来在工作中与客户的正常交流。

2. “双师素质”英语教师缺乏。有相当多的高职院校英语老师是大学毕业后直接担任英语教学工作,缺少在公司企业的实践工作经历,在上课的过程中,无法为学生提供鲜活的案例,只能照本宣科,纸上谈兵,更不能引导学生进行职场英语的训练与实践,职业英语和行业英语课程都按照传统的基础英语上课模式进行讲解,难免使课堂单调枯燥,学生缺乏兴趣。这种模式也许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学校的考试,但是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

3.评价体系僵化。有些高职院校的英语考试还是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考试。平时老师按部就班的按照教学计划上课,期末的时候,采用纸质试卷进行测试,60分及格就算通过,没有注重学生的过程性学习与考核,也无法督促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进行听说读写的练习,函电的撰写、外贸单证的操作以及商务翻译与谈判的训练。

三、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的高职英语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1.明确高职英语教学目标。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人们普遍认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需要依靠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对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有效的改革,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在我国高职英语教学基本要求中指出,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200-220个学时的教学工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基础知识以及交际技能,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借助字典等工具对理解业务英语,从事简单的口语以及书面交流工作,并能够为未来进一步从事英语专业行业打下一定的基础。在此,明确的指出了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就是满足未来从事相关工作的职业需求,英语将成为学生生存的工具与手段。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更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态度,为今后持续性学习奠定基础,成长为社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

2.深化工学结合的职教理念,开发 “能力本位、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综合考虑学生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培养与可持续发展,以职业活动过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形成为目标,构建“能力本位、双证融通”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突出“岗、证、课”一体的融通。大一开设高职基础英语,强化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基础知识培养,达到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水平。大二开设行业英语和职业能力,强化学生的职业英语应用能力,考取相关的职业英语等级证书。大三开设函电实训、英语应用文写作实训等课程,为学生进入职场做好准备。

3.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鼓励校企合作模式。对于许多高职学校的学生而言,单纯的理论教学难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不能提高他们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可以与当地的外贸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将优秀的英语专业学生送往企业进行实习实践,并鼓励学生在实习实践中进行毕业设计,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邀请企事业专家进课堂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英语的实训。如,许多学生在校内学习了英语翻译知识,通过校企合作项目,能够接触到企业的实际翻译项目,帮助外贸人员或者销售、采购人员进行物料的翻译,这样也可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

4.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高职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前准备好教学重点的微课视频和相关教学资源,上传到网上,要求学生按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单纯的听课做笔记,而是全程参与课堂活动,上台展示或表演老师布置的任务,小组讨论重点和难点,相互评价学习效果,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引导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在学习与探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5.加强英语师资培训,提升英语教师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也要积极对现有的英语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委派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企业专家讲座培训等扩大老师的知识视野,提高老师的认知能力,并在英语课程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实践能力。高职院校还可以聘请行业内有名的企业工作人员给学生进行英语实践性课程的实训指导。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可以重点招聘具有英语相关行业从业经历的新教师,这样才了解学生培养与企业招聘需求的差距,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实践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

6.实行立体多维评价体系。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保证教学效果。因此,在高职英语实践教学中要打破以前单一的纸质版考试模式,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采用生生互评、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和校外专家评价等校内外相结合的多维立体评价体系,注重过程与实践环节的考核,提高英语学习效果和加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四、结语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势在必行。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有效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值得职高英语一线教师深思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曹亚军.基于职业英语能力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153-156.

[2]陈曼倩.岗位职业能力导向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48-52.

[3]王亞珍,刘冬梅.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4(12):34-36.

[4]朱晓伟.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途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04):138-140.

作者:周新云

上一篇: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研究论文下一篇:基督教神秘主义哲学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