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共性与个性关系论文

2022-04-29

知识的追求是一条通往无法达到的绝对真理的路,美的探索也是一条通往不可企及的绝对美的路,而音乐教育则是需要永远追求审美平衡的和谐至境。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钢琴教学共性与个性关系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钢琴教学共性与个性关系论文 篇1:

个性化教学对儿童钢琴学习动机的激发

【摘要】个性化教学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以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在儿童的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区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断发掘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点,促进儿童钢琴学习的动机。目前,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也為个性化教学提供辅助,计算机、MIDI键盘和线上音乐软件等资源成为了个性化钢琴教学手段的一部分。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学习动机;音乐教育技术;钢琴教学

后疫情时代,如何提升学生学习钢琴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是每一个家长和钢琴老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将很大程度地影响后疫情时代学生的学习效果。个性化教学的推广与应用,能够让学生激发出自身的学习潜能,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精益求精的学习成果。

一、个性化教学的概念

(一)个性与个性化的释义

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对“个性”二字的定义皆不同,《教育大辞典》中,称“个性”(Personality)为称“人格”,指个人的精神面貌或心理面貌[1],“个性”一词的由来是拉丁文中的“persona”,原指古希腊时代戏剧演员在舞台上带的面具。《心理学大辞典》中,将“个性”(Individuality)译为“个别化”[2],指的是将一个人与他人区别开来的那些特征之总称,即人格的差异性或独特性。而《哲学大辞典》中,对“个性”(Individuality)的解释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质,与共性相对[3]。以上三种释义分别从人的内在与外在状态角度、心理学中人格的角度和物质属性的角度对“个性”给出了阐释。

个性化(Individuation)是由“个性”二字派生的名词,教育学中的个性化指的是,人格不断成熟与发展,从而有别于他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包括人格的形成、情绪状态转向成熟等。心理学则认为个性化是个性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独特的精神面貌与行为模式的历程。

总的来说,个性化可以理解为是个性发展的过程,帮助人形成独立、有别于他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

(二)个性化教学的概念

个性化教学(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的能力、心理特征及个人的兴趣、动机上的差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对其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教学的过程中,个性化教学对学生的动机激发和培养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儿童钢琴教学过程中,运用个性化教学的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对钢琴学习产生热爱,减少焦虑心理和负面压カ,增强学习的动机。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观察学生的特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性别、性格、注意力、接受能力,来调整学生钢琴学习的课程目标和计划,并为学生营造较轻松的学习环境,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提高教学效率和成果。

(三)个性化教学的途径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技术的发展,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变得多样化,个性化教学的途径也丰富多彩。个性化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主,教师作为引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实现个性化的步骤如下,第一,调查每位学生各自喜欢的音乐方向;第二,调整学习目标结构,即在现有的课程目标和方向上加以调整,针对每个学生制定新的学习方法和规划;第三,实施教学,可使用音乐教育技术作为支撑,例如新媒体技术、交互式技术和网络资源等。

二、个体的学习动机

罗伯特·斯莱文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将“动机”(Motivation)一词定义为激发、引导和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行为的内部过程[4]。动机是学习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动机有唤醒和维持行为的功能,具有一定的指向性。

(一)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学生学习的动机有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之分。内在动机尤指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好奇心和成就感等。假如课程本身对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并且学生对课程内容感兴趣,那么学生就会出于兴趣和好奇心,自愿在这些学习任务上努力练习、克服难度。外在动机一般有物质奖励、家长因素等,是学习以外的因素。奖励会很大程度地增加学生学习的动机,但是教师应当谨慎使用外部奖励,因为过多的外部奖励会破坏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有效的学习一般以内在动机为主、外在动机为辅。在钢琴教学中,教师需要尽可能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促使学生对学生产生热情。个性化教学是提升钢琴学习动机的一种方式,实现的方式是针对学生的不同特征,因材施教,以加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

(二)如何激发儿童钢琴学习的内在动机

在儿童钢琴学习过程中,每位学生学习的动机和背后的需要都不尽相同,针对性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案、选定不同的教材极为重要。动机产生的原因是需要,作为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学习背后的需要,正如马斯洛提出的成长需要,他将成长需要由低至高分为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三层。

学习求知欲是人的基本需要,在钢琴学习的开始,大多数学生对钢琴充满着兴趣,教会学生认识基本的音乐常识、乐理和五线谱能够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将深奥的乐理知识转变为学生可以接受的内容,可以强化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从而提升内部动机。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学生对已基本克服演奏简单音乐的障碍,此时需要激发学生的音乐审美需要,一旦学生遇到感兴趣的、喜欢的音乐,便会变现出强烈的动机,面对枯燥的内容则表现出较弱的动机。假如教师选用有趣、新颖的歌曲,改变传统的教材,会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钢琴的内在动机。最高层的需要是自我实现需要,当学生完成一首曲子或一个阶段的学习,教师会对学生及时反馈、评价,一旦学生因为自己付出的努力获得了成就感,那么他的内在动机就被激发,进入良性循环,认识到学习钢琴的价值。那么之后的学习中,学生便会自愿付出更多的努力,力求更完美,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一种推动学习动机的驱动力。

教师应关注激发学习动机的三要素,第一是期待因素,通俗的来说,是学生认为任务“我能不能完成”,当乐曲的难度过大,无论学生如何努力都无法完成,那么学生的期待会被削弱;反之,任务过于简单,那么学生学习的期待和动机也会被削弱。因此教师布置每周钢琴作业时,需要关注到每位学生能力、期待的差异性,选用程度合适的作业;第二是价值因素,即重要性,即“我为什么要去做”“值不值得我去做”。有些学生出于家长的逼迫而选择学琴,外在因素占主导则会使学生丧失学琴的乐趣,此时教师应观察学生的个性特征,试图寻找学生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曲目和音乐类型,耐心引导学生从抵触学琴到慢慢接受,再到逐渐喜爱、愿意付出努力练习;第三是情感因素:即钢琴学习的体验“是否愉快”。钢琴的学习过程是动作技能学习的过程,期间必然有重复动作的训练,每个动作需要被强化数次才能习得,因此完全没有枯燥体验的钢琴学习是不存在的,学习的过程难免夹杂着焦虑、迟疑等复杂情绪。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寻找乐趣,关注乐谱上节奏、音高以外的内容,例如表情记号、音乐术语,当学生发现自己在演奏钢琴时能做出不一样的变化,且这个变化能使其演奏更动听时,学生也获得了钢琴弹奏的愉快体验。

三、个性化教学激发儿童钢琴学习的动机

(一)学生特征的发现

在儿童钢琴教学时,要了解每位学生的喜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在教学中发现,4-6岁的儿童偏爱通俗易懂的儿歌,例如《小星星》《上学歌》《虫儿飞》等,能大致哼唱幼儿园播放过的乐曲。10岁左右的儿童更偏爱网络流行歌曲、电子音乐、轻音乐和影视剧插曲等。针对双胞胎学生教学时,四手联弹的学习方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四手联弹的曲目可以发挥双胞胎学生的有利条件,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精神。程度较高的学生对即兴伴奏和旋律创编产生浓厚的兴趣,便可充分发挥其擅长点,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也可使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钢琴学习的规划,提升学生学习的动机。

(二)教材的选用

教材的选用要个性化、因人而异,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钢琴学习的过程是动作技能的学习,需要脑力与肌肉的运动,因此基本功的训练必不可少,然而除了基础的练习曲以外,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制定不同的教材,选用学生喜爱的中外经典儿歌、网络儿童歌曲或流行歌曲,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钢琴教学中传统教材通常使用的《拜厄》《车尔尼》以及《小汤姆森简易钢琴教程》等。笔者试图在教材选用上作了调整。笔者观察到,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喜欢的音乐类型和风格是多样化的,例如,湖南文艺出版社的《弹儿歌,学钢琴》教材、辛笛的《应用钢琴四手联弹教程——简易儿童歌曲》等。

(三)音乐科技在教学中的使用

音乐科技的技术包含了多媒体技术、动画、交互式技术、音乐软件、音乐游戏等,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可为个性化教学丰富趣味和乐趣。笔者在2020年疫情期间,尝试使用计算机作为辅助教学的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段。

大多数启蒙钢琴学习者对音乐的认识尚浅,且启蒙的过程中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可避免,许多学生感受到枯燥乏味,学习钢琴的动机削弱。将学生训练的任务录制成音频文件很大程度增加了學生对自己演奏的音乐的认知,是对钢琴学习的反馈,使学生了解乐曲整体的概念。

使用MIDI键盘可以对学生钢琴学习进行及时反馈,下图中的MIDI键盘与配套的Ignite编曲软件配合使用,便可实现这一效果。MIDI键盘与常见的数字音频工作站连接,会产生延迟。与配套的Ignite软件连接,避免了延时。

MIDI键盘个性化钢琴教学方法如下:每位儿童熟练演奏一首儿歌或乐曲后,课后教会其在MIDI键盘上演奏一次,计算机便会录入学生演奏的力度、时间、音高等维度,在Ignite软件钢琴卷帘窗上显示。之后可以将学生演奏的音轨切换称其他乐器的音色或电子乐器,产生有趣的声音,最后导出成一个音频文件,发送给家长和孩子聆听,学生的成就感得以提升。对于程度较高其年龄较大的学生,还可以进行个性化处理,例如辅助学生为其演奏的音轨增加伴奏,添加架子鼓、贝斯等乐器,使其成为更丰富的乐曲,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学习动机会被进一步激发,出于对音乐本身的喜爱,学生会投入更多的练琴时间,培养对钢琴的喜爱。

四、个性化教学的总结与展望

(一)个性化教育的优点

第一,增强钢琴学习的成就感;第二,获得学生对音乐审美的需要。不同的学生对音乐美感的理解不同,寻找学生喜爱的音乐风格切入,将提升学生对审美的需求和学习的动机;第三,增加钢琴学习中自我价值感的实现。个性化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注重受教育者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技术的辅助,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学习中的自我价值体验,寻找钢琴学习带来的收获。

(二)个性化教育目前的问题

第一、教学的方式。实施个性化教育最佳的办法是一对一针对性教学,需要有一定的环境限制。第二、教学的设施。实施个性化教学需要在软硬件条件允许下实现,有计算机的条件之下可以更好地实施个性化教学。

(三)人工智能应用于个性化音乐教学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目前较前沿的技术,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人的智能理论、方法的一门新学科。就未来音乐教学的发展趋势而言,笔者提出了几点新思考。未来人工智能领域或许会应用于音乐教育领域。在个性化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平台,利用计算机的优势,比如迅速采集数据、大量储存数据的优点,首先在教学前采集每位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每周可支配的练琴时间等多方面维度,对每位学生进行精准化特征分析,之后计算机针对每位学生平时的学习轨迹生产训练模型,教师获取AI模型分析报告后,便可针对学生的特征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增强师生的互动,激发学生对钢琴学习的兴趣。

钢琴学习作为一种动力,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动机是每位教师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个性化教学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方式,使学生自主地、针对性地学习,并爱上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尽可能鼓励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学习本身的价值。音乐科技的手段可以更好地辅助学生学习钢琴,甚至在键盘上创编旋律,获得成就感。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将更好地应用于艺术教育,辅助钢琴教师授课,使钢琴教学富有特色和个性化。

注释:

①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卷版)[W].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第1031页.

②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上)[W].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10页.

③冯契,哲学大辞典:修订版(上)[W].上海辞海出版社,2002:317-319第436页.

④罗伯特·斯莱文著,吕红梅、姚梅林等译.教育心理学(第十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7第273页.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

[2]哈罗德·艾伯利斯,查理斯·霍弗,罗伯特·克劳特曼著,刘沛,任恺.音乐教育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6).

[3]杨芳.学习动机的激发与课堂教学的优化[J].中国教育学刊,2002(2):45-47.

[4]赵晓娜.论音乐的个性化教育[J].北方音乐,2011(5):86-87.

[5]王越.论发展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个性化音乐修养[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4.

作者简介:杭小羽(1997—),女,上海,硕士研究生在读。

作者:杭小羽

钢琴教学共性与个性关系论文 篇2:

论音乐教育的审美特征及其平衡

知识的追求是一条通往无法达到的绝对真理的路,美的探索也是一条通往不可企及的绝对美的路,而音乐教育则是需要永远追求审美平衡的和谐至境。2006年6月笔者在《人民音乐》上发表了《论我国乐教的审美平衡》的文章,文中论及我国亟待解决的“科学与艺术”、“灵性与悟性”、“他娱与自娱”、“先验与即兴”四对审美平衡问题,本文再从理性与感性、共性与个性、线性与非线性三个方面,探寻音乐教育中的审美特征及其平衡,以此作为前文之续。

一、理性审美与感性审美的平衡

在我国音乐教育的审美活动中,理性审美与感性审美是矛盾辩证的双方。研究二者的审美特征,关注其平衡统一,关系到音乐教育改革的众多方面。

音乐教育的理性美更多地强调的是理性认知,强调艺术逻辑的严谨性和有序性,强调艺术构成与主题意义的同构性和深刻性,重在再现和描绘情感的可信性,着意于音乐形式“趋于意义的理性状态”的张力方向,偏重对音乐技巧、结构形式、旋律与和声张力的欣赏,时刻都离不开用推论、抽象、逻辑、判断的形式寻求规律、揭示本质。音乐形式美的意识中积淀了大量的理性内容。

音乐教育的感性美更多地强调人在音乐教育审美活动中的内在感觉、直观认识和体悟能力,更多地强调人的表现欲望和自我意兴的表达,重情、重意、重生命的直接反映,是对音乐作用下产生的直观形式的感知,是自然状态的音乐形式。在感性审美活动中往往偏重音乐表现,刻意创造音乐的开放性联想。感性美应该是音乐教育审美的先驱,应该突出其多义性、直观性、独一无二和不可复制的创新本质。

音乐教育的感性美中蕴蓄了无数无解的直觉美,在音乐创作实践中,师生们往往悖离理性判断和严密逻辑,凭借直觉的潜意识油然而生,由感而发。经常有一种突发的、自己无法控制的、创造力高度发挥的心血来潮,产生一种迅间强大的创造能力。它是以未加考虑和完全没有意料到的方式突然出现的。它跳开了原先预设的思维轨迹,不但具有偶然性、突发性、短暂性,更具有高度的独创性和非模仿性。在这种状态下,情绪高涨亢奋,乐思敏捷有序,势不能遏。充分显现了直觉的感性美,创造的闪光点也往往由此获得。有些钢琴曲左右手节奏是三对二或者是四对三、五对六,从理性上难以说清,却通过教师的感性行为使学生心领神会。凭借感性直觉达到了理性深度是音乐教育中经常运用的方法。在音乐教育中这种感性美的生成无时无刻,教师切不可用是非判断标准对其轻易贬、否,要特别鼓励、引导、刺激这种直觉、无意识、不自觉的感性美的生成,哪怕它以“神秘”、“灵感”、“天赋”的面貌出现。当音乐表演课唱、奏到了“极致”和“入神”之时,允许跳出预设的音乐规范走向自由王国,让此时的唱奏者的知感、情绪、意境达到感性美的高峰体验,让忘我、忘形、无理智的此刻成为音乐表演中最美妙、最有机、最生动、最光彩、最动人的华彩。

在音乐教育的审美活动中,理性美与感性美存在着有限与无限的相互关系。理性美往往偏重于对分析、抽象、因果、推理、序进、类型化、再现性的追求,审美范围是有限的;感性美往往偏重于对具体、个性、随机、多变、鲜活、自然的追求,审美范围却是无限的。用概念、规律、本质概括的理性美,是永远穷尽不了音教活动中生生不息的无数的感性的审美对象。只有无限的感性审美对有限的理性审美的不断冲击和叛逆,才会出现一个又一个艺术高峰。音乐教育是在理性美与感性美交互作用和转换的审美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然而,在当下的音乐教育审美活动中,过多地注入了理性内容,过多地偏爱理性审美而忽视感性审美的魅力。“心授”“身教”“体悟”“即兴”等一些与感性审美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少人问津。而分科递进的课程安排、拆卸拼装的教学方式、序进逻辑的教学内容、标准和规范的表演技能练习、严格定量的教学计划等与理性审美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形式和行为却如日中天、光芒四射,成了音乐教育的审美主导。如此过分强调必然会抑制学生感性审美活力的生长和感性创造力的高扬。感性审美的衰竭是音乐教育的悲哀,不少学生在理性规则、分析、监督之下循规蹈矩,却失去了自身最值得激发、开掘的潜能和本可茁壮成长的感性活力,失去了初学时那种虎虎生气和陶醉痴迷的创造灵性。当下的音乐教育应在充分尊重理性审美的同时,抛弃轻视感性美的旧习,让感性审美重新回归其本位。为此,首先要能动地看待音乐的所有规则、范式和结构,树立破旧立新、多元和泛音乐教育①和反观自我②的观念。其次要突破说教,用陶醉和沉浸、感悟和心授增强教学的美感活力,教学双方要经过长时间的创作和表演实践,积累经验、探索方法、深化思想、蕴积深度、感性体验和超越性体验,将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美感心理结构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三要刺激高峰感性创造③的实现,促进理性审美的蕴积、升华和转型,不断使它以潜意识的形式进入感性创造,提升感性创造的理性水准。只有这样,音乐教育才会冲破多理性教育的樊篱而具备开放意识,感性审美才能与理性审美并驾齐驱、相互平衡。

二、共性审美与个性审美的平衡

在音乐教育审美中,共性与个性是一对矛盾的辩证统一体。它关系到音乐教育改革在观念、行为、方法上的选择问题。研究二者的审美特征,关注其平衡发展是步履艰辛的音教改革柳暗花明的重要举措。

在音乐教育审美中,通过对学习过程中的不同内容总结出的相同规律而形成的美感,对所学的共同规律进行的审美,是音乐教育的共性审美。它的表现形式和意识行为早已根深蒂固,凝冻成固化的共性美,成为师生追求的审美理想。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音乐形式的审美中,追求音乐发展的重复性和模仿性;强调记录音乐和再现乐谱的准确性;重视音乐的底基诸要素和生成原理的同根性;要求音乐组织的趋同性和可归纳性;着意音乐唱、奏技巧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合理性。二是在音乐意识的审美中,追求联想的针对性和有限性;强调音乐情感的逻辑性和有序性;寻求表现音乐形象的真实性、再现性、单一性和可信性;推崇“技术至上”的审美理想和“心理和谐”④的审美享受。三是在音乐行为的审美中,追求程式化的音乐行为方式;强调先验的、预知的、有准备的音乐训练模式;规范定级量化技术尺度的行为审美标准;重视唱、奏方法的科学内涵;着意二度创作行为在程度和范围上的有限性;寻求拆散分解组合的音乐练习过程;推崇教师主导地位的单一传授行为等。音乐的共性审美使音乐教育获得较快发展的动力,在科技改造音乐教育的今天,它处处闪烁着美的光芒,不断促进了音乐教育向深层发展。

在音乐教育审美中,对个别的、特殊的、别具一格的音乐形式、音乐意识和音乐行为进行的审美,是个性审美。音乐教育对个性审美的追求,是人对自身尊严的日益重视和对个体存在价值不断追求的结果,也是对音乐教育过于单一化的共性模式的突破。音乐教育中的个性音乐形式,既指学习者突破共性形式的主体意识和天生的独特标志,也指教学过程中音乐和非音乐因素蕴含的有利于自我情感表现和标新立异的各种样式。作曲课、器乐和声乐课、欣赏课、理论课均可通过教学内容使教学双方得到主体意兴的充分表达,从而产生独特的、与众不同的音乐美样式。它是对原有规律、法则共性审美的悖反,强化的是自我意识。自我,是一种本质,强化自我,就是强化艺术高度。没有这个高度,也就谈不上艺术的深度。近年来,不少人已深刻地认识到音乐教育中的个性审美就是艺术本体,更加关注了学生的心态、情态、神态,尽量摆脱说教性的教学语言,向平等、亲切、自然的对话性靠拢,以真诚与友情、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诠释音乐的真谛,努力使音乐教育的内容、过程和行为成为优美、真实、快乐、创造、平易和易学,激活每个学生的创造欲望,发挥个性特长,在求异创新的个性审美中增长知识,提升人格,净化心灵。在突破旧的、封闭性的教学行为、观念和阻碍音乐教育发展的条条框框中升腾个性美,时刻把握学生的个性升华,逐步引导他们从表现狭隘的“自我”中升格,超越自我,融入更广大深邃、更丰富充盈、更具时代精神的“大我”之中。

个性在共性之中,共性是个性之和,二者互相促进,相互转换,是形成和谐个性和充盈共性的基础。个性的丰富发展充盈了共性,共性的高层次追求也为个性的高度、深度建造了平台。当下,音乐教育突出个性审美已成为世界音乐教育主流。现代社会需要具有主体意识、创造精神、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的音乐人才,音乐教育既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先天条件来确定其个性美的生成,也要多角度促进掌握多方面的共性审美的能力。当然,在音乐教育中必须掌控和引导好个性的发展方向,特别要防止个性化的恶性滋长。共性审美和个性审美这一对张力,辩证统一,相互作用,成为推动当下音乐教育改革向前发展的原动力。

三、线性审美与非线性审美的平衡

音乐教育中的线性审美是指对音乐已经抽象形成的规律、原则,经验、认识、技法等固定型态的审美活动。它是被大家公允的、意料之中的、自然惯性的、必然的音乐思维轨迹。非线性审美是反线性审美而进行的逆反思维,是求新、求异,超越原有规律、原则,经验、认识、技法的,偶然的音乐创新审美活动。二者在音乐教育审美中相依相成、相反相成。研究其特征,关注其平衡,是音乐教育在科学进程中不失艺术本体的重要举措。

近现代以来,我国音乐教育已形成以线性审美为主的教育体制。音乐中的规律、原则、经验、认识、技法通过抽象的逻辑化过程,早已凝固在课本、教案和课件之中。师生已形成音乐线性审美的惯习,对线性演绎⑤、线性平衡⑥、线性意料⑦、线性衍展⑧,已经积淀了较多的审美感受。在音乐教学中,线性演绎的审美原则早已被尊崇。老师们总是要设定一些定格、定向的联想目标,总是尽可能地把音乐形象解释得具体而细致,尽力带领学生去体验和寻求音乐中一时一地的瞬间真实,不厌其烦地去推演音乐的真实内容,试图用准确、肯定、可信、抽象的语汇讲清音乐涵义,以精确的线性演绎和单一的推理结果为课程目的。这样,不断使音乐的内容定义化、固化,不断把音乐凝聚成具有一定语义的符号。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中,不难发现线性平衡的审美原则无处不在旋律、和声、结构、律动、色彩之中:曲调以水平线为轴,作上下偏离与回归运动,上、下方的曲线偏离值之和为零,显现了线性旋律平衡;凡好的和声处理,其张力值和色彩值都是从零开始到零结束,显现了线性的和声平衡;ABA、上下句乐段、起承转合的音乐结构显现了线性的结构平衡;二倍分的节奏节拍体系显现了线性的律动平衡;起调毕曲⑨的调式规律显现了线性色彩平衡。

在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等诸课程中,线性意料的审美现象俯拾即是。因为除语义化和定义化的音乐内容可形成线性意料外,教师还常用理性知识预设、规定或默许一些意料之中,并以此为审美判断的标尺,评估学习过程中的对错、优劣、可否、是非。凡在意料之中者便是好,在意料之外者多被排斥。在音乐的进行过程中,被公允、默认、肯定的音乐发展轨迹称为线性衍展。当下音乐教育对其审美多以冲突为理想,强调更多的是音乐发展过程中对立因素的相互排斥形成的发展轨迹,它已凝冻成许多固定的音乐发展和结构样式,形成了线性衍展审美型态,使音乐在矛盾中获得融合。

当下,在音乐教育极力鼓吹艺术精神回归的情势下,求新和求异,超越规律、原则、经验、认识和技法等“反其道而行之”的非线性审美,充分体现了艺术的本质特征和非认识性规律。在音乐教育中,根深蒂固的线性审美成为霸主的今天,非线性审美更值得深思和关注。在“非线性平衡”的音教审美中,它产生于对线性旋律走向、线性和声结构的突破;产生于对模式化线性音乐结构的瓦解;产生于对线性律动的二倍分节奏节拍体系的动摇。在“非线性演绎”的音教审美中,它产生于非求知性、意涵牵连、浪漫不羁、结果纷呈的自由联想和想象驰骋之中;产生于多义的、可塑的、非理性的禅觉空间;产生于深邃的感性扩张和直觉顿悟;产生于诗意的与音乐情感同步的教学语言;产生于热情奔放的情感宣泄和别具一格的音乐个性。在“非线性意料”的音教审美中,音乐美感是意料之外。教师在通过音乐规律、原则、经验、认识、技法阐释意料之中的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在创作、演唱、演奏等多方面突破可预测性的条条框框,发挥即时瞬间的音乐激情,充分体验超越“意料”的快感。在非线性衍展的音教审美中,以个性的、超规律的、难以预测的音乐发展的自由衍展为审美享受,它更多地欣赏音乐深层积淀的写意表现,更多地表现音乐抒情意蕴的深邃性,更多地强调对立因素的相互协调与渗透,着意于独特的音乐主题印象的深刻性。

在线性审美主导音乐教育的今天,必须更加关注非线性审美的作用。不断使二者获得平衡,不断使“以音之精义而应乎意之深微”⑩的审美理想得到实现。“音之精义”是线性审美,“意之深微”是非线性审美。前者是要准确地掌握音乐时空关系的分寸感,使线性规律成为音乐教育的审美基础;后者是线性超越,使音乐教育的全过程成为意趣无穷、境意相谐、心物相合、无限化境的非线性审美享受,使音乐教育在审美平衡中既获得提升发展的动力,又不失音乐艺术的本质。

我国当代音乐教育正在从应试、技术教育向以审美为核心的方向转型,正在克服种种急功近利的教学行为向“善民心、感人深”{11}的情感世界转移。教学双方通过接受、理解、表现、评价和创造等音乐审美活动,去体悟音乐音响形式中的审美蕴积,去审视音乐真善美的理想,去感受与之强烈共鸣的情感意兴,使音乐教育在审美活动中发挥净化心灵、陶冶情性、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尽快告别艺匠的、功利的、技艺分割、人艺脱离的音乐教学观念和行为;彻底改变“受其业而不解其惑,受其技而不解其艺,受其能而不解其情”的音乐教学现状。当下,我国各个层面上的音乐教育正在经历不同程度的教育改革,改革中的许多问题都与审美关联,如何认识音乐教育的审美特征、关注音乐教育的审美平衡便成为音乐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因而,笔者希望有道者共同关注,研究其规律、提升其认识、指导其实践,防微杜渐,共同携手加快我国音乐教育的改革步伐。

①广泛地熟悉音乐艺术各方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及与其它艺术、文化的关系和反观自我反观自己所学的具体课程在整体音乐中所处的位置、作用,以及作用的相对性,该课程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从理论到实践的种种变体。

②反观自己所学的具体课目在整体音乐中所处的位置、作用、作用的相对性,及至该课程的理论到实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种种变体。

③在理性基础上超理性的感性体验所进行的音乐创造活动。

④“心理和谐”是积淀了政治、文化、思想、宗教、社会等客观现实因素而产生的和谐观念。

⑤线性演绎即根据音乐理论知识,用推理方法,预测音乐的发展轨迹。

⑥线性平衡即音乐表现经验以平衡的审美原则形成的思维轨迹?熏积淀成的规律和表现出的固定型态。

⑦线性意料即音乐理性知识所预设、规定知识,或默许、公允的一些意料之中非语义性的先觉的音乐表现,以此为审美判断的标尺,评估音乐。

⑧在音乐各种表现形态和进行过程中,被理论上公允、默认、肯定的音乐发展轨迹称为线性衍展。

⑨许多音乐开始的音与结束音相同的称谓。

⑩[明]徐上瀛《奚山琴况》。

{11}《乐记·乐施篇》载“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着其教也”。

陈其射 温州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 金兆钧)

作者:陈其射

钢琴教学共性与个性关系论文 篇3:

信息化背景下中小学音乐学科个性化教学研究

摘要:“互联网+”时代,学生对音乐课的要求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学习音乐的方式也有明显的变化,探索信息化环境下音乐学科的个性化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紧迫性。音乐学科必须善于借助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的的制定、教学手段的选取,教学效果的评估等各个教学环节上都要进行个性化教学。进一步强化“舞台”对个性化音乐教学的特殊作用,正确地使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个性化学习   微课   舞台   魅力瞬间   推送

音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早就认识到这一点,《晋书·乐志》中的“是以闻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角声使人恻隐而仁爱,闻徵声使人乐养而好施,闻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美学·论音乐》中说“音乐的基本任务不在于反映出客观事物,而在于反映出最内在的自我,按照它的最深刻的主体性和观念性的灵魂进行自运动”,他们都强调了音乐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就人的个性方面的重要作用。目前,音乐对一个学生成长的作用可能被严重低估。单想想古今中外那么多优美的歌曲,仅仅歌词就非常打动人心,甚至比一般的文学作品都有表现力,如果再加上更有表现力的乐曲呢?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音乐作品以更加“短平快”,更加 “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着我们的生活,滋润着学生的心灵,音乐学科对全人教育目标,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全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人们进入了“互联网+”的新时代,教育教学对象以前所未有的生活方式和求知方式生活学习着。他们熟练地玩着智能手机,享受着无处不在的WiFi;用智能手机、Ipad或者手提电脑进行学习、交流,把各种点滴的闪光点分享到网上。同学朋友之间通过网络可以快速地把学习中的“兴奋点”进行交流,既能把自己感兴趣的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一分钟内传遍朋友圈,也可以通过微信、头条、抖音等自媒体快速发布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不少学生已经开始接触到VR/AR以及BYOD,智能化的學习机器人正逐渐成为不少学生的最爱。

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表现出的超常自我教育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表现出来的心理上的新特点和新需求,而教育教学工作者还缺少系统研究。具体到音乐学科来讲,怎样才能被学生更好地接受?怎样才能让音乐学科的教学更好地适应“互联网+”的时代?这既是每一个中小学音乐教师都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师生们必须面对的课题。为更好地应对时代的挑战,笔者结合过去在中小学任职音乐教师的实践经历,谈一点自己在音乐学科中实施个性化教学方面的一些感受和看法。

一、个性化的音乐教学需要更加开放的视野

在教学大楼的走廊上过过往往的中学生,透过连接到智能手机上的“小喇叭”,以及那种陶醉其中的小表情,可以看出,学生都喜欢音乐,他们都能哼唱几首流行歌曲,但有不少学生却不喜欢音乐课,因为我们的音乐教育离他们的生活有一点远。音乐课的教学形式还是采用大班班级授课制,按照人教版的正规教材作为教学的依据。在教学内容方面,照本宣科,并没有音乐教师太大的发挥空间。现行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大多数是一些具有明显爱国主义色彩以及民谣气息的歌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以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但歌曲民谣所表现的内容稍显脱离当前的主流生活。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生是紧跟时代潮流的一代,他们更喜欢新潮、流行、时髦的元素,他们对音乐课的需求已经走向个性化、多样化和多元化。新一代学生,绝不会对我们的墨守成规 “袖手旁观”,必然按照自己的喜好向音乐老师提出一个个的个人要求,他们会按照自己的需求提出增加一些急需的内容。在信息化的条件下,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立足于音乐教学大纲,但可以在传统音乐教材的内容上有所松动,可以选取更接近学生生活的音乐作品做为教学范例,既照顾到学生的一些“迫切”的愿望,也照顾到学生在互联网时代的一些心理需求,用更加开放的视野来重新审视音乐课。

(一)音乐教学的全体性与个体性

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学生确实在音乐方面 “五音不全”,缺少学习音乐的基本天赋,但是几乎所有的学生在出生前就陪同妈妈感受音乐的熏陶,从孩童时候学习的幼儿歌谣就已经开始享受声乐演唱的陶冶,他们成长到现在,早已听过了无数的摇篮曲,学唱了数不清的儿歌,他们很早就开始学习音乐了,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欣赏音乐了。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还有“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等等,都再三强调音乐对一般孩子的成长必不可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在影响年轻人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据着重要地位,音乐是思维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 尼采说:“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所以,中学音乐学科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应因为学生在音乐天赋方面有一些差异就可以厚此薄彼。

音乐学科还有极强的个体性,没有适当的音乐天赋就很难在音乐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正如教育家约翰·菲尔兹说过的“嗓音功能和歌唱能力确实是上天赐与的,但是歌唱艺术家却不是生就的,他们是造就的。对于他们的最低限度的要求,包括健康、智力、教育、音乐常识、声乐技巧、曲目、咬字和语言的研究、掌握键盘、受过良好训练的听觉、视谱能力、表演训练和舞台实践”。虽然大多数的学生都喜欢音乐,但喜欢的音乐形式极具个体性。每个学生的音乐天赋不同,学习音乐的“个人追求”必然会相差很大。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着让不同的学生按照各自的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即使是对音乐天赋不好的学生,也让他们在学会音乐鉴赏的基础上找到自己适合的音乐形式。正如德国诗人歌德所言:“对音乐没有适当才能的人要搞音乐,固然不会成为音乐大师,但是他由此学会识别和珍视音乐大师所作的乐调”。

(二)音乐教学内容上的“因材施教”

新一代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求知欲旺盛,自我表现欲望非常突出,思维活跃,充满着生机和活力。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要和这些学生的心理节奏相一致,不合拍的音乐作品,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不要指望当代学生在不喜欢的内容上能够“委曲求全”。所以,在准确把握好学生心理“脉搏”的基础上,我们应该适当地放手,给他们自己选择教学内容的权利,让他们更多地选择符合自己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的那些音乐形式和音乐内容。喜欢器乐的学生,要让他们自由选择喜欢的乐器,或西洋乐器,或中国乐器;喜欢声乐的学生可以自由地去学习演唱,或美声唱法,或民族唱法,或摇滚、民谣、爵士等流行唱法。毫无疑问,对学生在个人音乐发展方向上的放任,必然会提高对音乐教师素质上的要求,但为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也是别无选择的事情。

(三)音乐教学内容上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音乐学科尤其要注意关注学生的虚荣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通过音乐教师对学生音乐方面才艺的认可,帮助学生巩固他们在学生朋友圈中的人际关系地位。当代学生大都敏感、好强、自尊甚至叛逆,他们重视自我形象,渴望展示自己的魅力,但往往由于阅历的局限,在面对千姿百态的音乐形式面前却常常表现的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的魅力到底在哪里,有些处在青春期的同学为此还经常感到苦闷。如何从各种类型的音乐形式中找到适合和喜欢的?如何适当地展示自己的魅力?这是每个同学都渴望得到解答的现实课题。所以,讲授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非常有必要和他们“商量”,多问问他们喜欢什么,想学习什么,必须注意耐心加以引导,尽量满足他们心理上的正当需求。

二、个性化的音乐教学需要分阶段、分层次设置教学目标

音乐学科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注重学生在班级授课条件下的共性,又要重视学生个体发展中的个性,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因时、因地制宜,设置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支持学生为了自己的艺术追求,所选择的各具特色的音乐成才之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活力,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被动发展的状态。

个性化的音乐教学要分阶段、分层次设置教学目标,这肯定会给音乐教学增加更多的困难。首先需要更多的音乐方面的设施设备,目前,在班级授课框架下,个性化教学的物质条件还比较有限,课堂上很难凑全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的乐器,比如中国乐器,像竹笛、二胡、古筝、琵琶、葫芦丝、笙、古琴、沅等等,西洋乐器像钢琴、大小提琴、大小号、长笛、萨克斯、架子鼓等等。其次是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音乐素养。中外乐器多种多样,很难保证音乐教师会一一使用。从教师素质看,这必然提高了对音乐教师专业上的要求,很难想象做为一个普通的音乐教师能有如此全面的音乐素养,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各样的乐器教学,所以,指望音乐教师凭借自己的“全能”在课堂上来解决乐器教授问题,是不可能做到的。第三、学校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相差很大。有的学校音乐方面的设施设备比较齐全,学校比较重视;但也有不少的学校既没有很好的音乐教学的设施设备,学校也常常把音乐课当成是一种点缀。所以,音乐教师需要克服的困难还是挺多的,但再多的困难也总有办法能够克服,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音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具体而言,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鼓励学生在不同的音乐方向上进行尝试

音乐学科包含的门类非常多,有声乐、器乐;有美声、民族和流行;有中国传统乐器和西洋乐器;有管弦乐、交响乐等等。没有个性,就没有艺术;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学生有权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在不同方向上发展自己。学习声乐的天赋不好,可以帮助他们选择学习一个器乐,买不起钢琴的,学学竹笛也是不错的;“吹”不好的可是尝试一下“弹”;“弹”不好的,可以尝试一下“敲”,“敲”不好的可以尝试一下“拉”,吹拉弹唱之中,总会有一种是适合的。音乐教师要善于保护他们的求知欲,特别是多对学生进行正面的鼓励,对刚刚起步的学生要善于“推波助澜”,因势利导,要多给学生做一些“指点迷津”方面的引导疏通工作。

(二)根据学生音乐天赋的差异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

对班级授课制的大班音乐课,多讲授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可以学学识谱,练习一点节奏、视唱等知识,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不同门类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排练一些集体参加的音乐活动,如合唱等等,培养一下他们对音乐的基本兴趣和感悟能力。在完成课堂教学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其真正个性化的教学还是“一对一”甚至是手把手的小课教学或小组教学。对有一定音乐天赋的学生,要鼓励并指导他们循序渐进地参加音乐考级,为他们参加一些音乐活动创造条件;对天赋不太好的学生,也鼓励并指导他们对音乐有更多的欣赏,既可以引导他们从音乐中体会到真善美,又可以鼓励他们在音乐欣赏中学会情绪的释放,进一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音乐的个性化教学还要善于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音乐社团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相互竞争、交流和提高,让不同音乐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三)多渠道克服个性化教学中的困难

我们当然应该知道,学校不可能提供所需要的所有乐器,学生的家长也不都是有钱人,但教师可以当好参谋,帮助学生规划学习音乐的方向,如需要选择乐器,恐怕还是由学生的家长去買单了,买不起小提琴的话,买个竹笛也没有什么不好。音乐教师亲自去教学那当然是最好的,在不擅长的音乐方向上,帮助学生推荐社会上的音乐教学力量,也是最常见的解决教学问题的办法。实在不行的话,别忘了还有互联网。事实上,“互联网+”时代,各种门类的在线音乐课程非常多,既有入门级的课程,也有进阶的讲座,有不少课程还是中国各地的“音乐名家”,而且往往是“课美价廉”,事实证明,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的优势资源,可以事半功倍。

三、个性化的音乐教学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音乐的本质就决定了音乐比起其它艺术更不易让我们以较一般的方式来把明确的和特殊个别的东西掌握住和说清楚”。只凭教师的语言描述或现场演绎,很难达到音乐所展示的那种境界,音乐课堂应该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设施。首先应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音乐教室,并尽可能和其他需要安静的学科相对地隔离开来,形成一个可以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其次,音乐教室需要配备高清投影以及符合音乐教学鉴赏需要的音响设备,还要有可以连接互联网的WIFI;最后,如果奢侈一点,再配备上有光电效果的小舞台就更完美了,在有视频播放的情况下,收看画面,聆听乐曲,加上同步的光电效果,那就是一种影院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音乐教学,更容易带出那种特定的音乐氛围,音乐教室的座次可以更随意一点,以满足不同条件下安排分组教学。信息化的音乐教室,不光对教师来说比较省工省力,对学生来说也更容易达到声临其境的效果。我们知道,教师仅仅是领学生进门的师傅而已,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永远是属于学生的。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学习“新花样”层出不穷,像微课、慕课、翻转课,创客、抖音和微信,学生很容易接受这些“新鲜事物”,如果老师再不“时髦”一点,就真的不合时宜了。事实上,我们音乐学科的教学,非常适合采用这些时尚的新花样进行个性化教学。当代学生成长在一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耳濡目染之下,智能手机、ipad、手提电脑等信息产品都玩得非常熟练,他们非常擅长把学习中的点滴喜悦和收获,通过这些信息工具进行分享,他们非常熟悉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学习、娱乐和生活。已经有不少的学生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活动空间”,有的已经是某一个网上社团的主唱,拥有无数的网上粉丝,习惯在网上听到粉丝们忘情地欢呼,获得的是明星般的感觉,学生们在这种虚拟的空间里很容易找到自己的“价值”。这种学习效果,这种激励效果,我们在常规的音乐教学中往往是无法做到的。

(一)借助信息技术不拘一格地选择教学方式

音乐学科进行个性化教学最好的教学形式还是“一对一”的小课方式,但对大批量的学生来说,一个音乐教师根本做不到“一对一”教学,很容易就能想到,成百上千名学生都“一对一”的上课,那是一番什么样的“情景”那?比较容易能实现的,还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合适的“在线音乐课程”,尤其是多选择一些网上的微课,微课是一种短小精悍的课程,能帮助我们有针对性的突破重点难点。网上课程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如学生的专业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可以选择高阶的在线课程;刚刚入门的,就选择起点比较低的在线课程;还没入门的,就选择以培养兴趣为目的的启蒙课程。从林林总总的网上课程中遴选出比较适合的课程,也需要一定的眼光,这既需要学生独具慧眼,音乐教师也有责任帮助学生去做选择。

随着慕课、翻转课的兴起,传统课堂将不再是学习的唯一场所,自己的音乐老师也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随时随地有选择地去学习,学校将不再有边界。创客、抖音等视频短片在网上铺天盖地的情景,标志着知识技能的“短、平、快”模式已经到来,标志着碎片式的学习方式已经被广泛接受。VR/AR以及BYOD设备更标志着有了让学生“设身处地”去进入特定学习情境的机会,很多难以描述的意境,学生就可以戴着贴身的装备直接“走”进去体验。这些崭新的学习手段,是“互联网+”时代的突出特点,做为一个音乐学科的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适当的借用现代化的工具,实现个性化的学习。

(二)信息化环境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任何内容,随时随地都可以请教任何人,这就是“互联网+”背景下,学生们新的求知方式的 “常态”。学生打开自己的电子书包,使用移动终端设备(如ipad),通过教室里的WIFI等无线网络接入互联网,建立了和世界上任何人的交互通道。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唯一主角,其他人都成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这种学习方式,学生能够自主规划学习的内容、学习的节奏、学习的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学生可以各自专注于个人选定的教学内容,把精力用于突破自己的“难题”上,看不懂的可以反复去看,可以变换角度去看,可以请教不同的教师去看,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学习,实现前面提到的多层次教学目标。

(三)教师通过推送课题掌控教学的主导权

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向学生推送 “基于某个主题的项目”,向学生传达学习的要求和方法,学生根据课题的要求建立多个创客小组,按小组内的分工自主选择去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电子书,与别的同学在网络上讨论,并把学习成果展示在网上,同步收看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譬如,老师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微信群推送一个“怎样区分聲乐的四种唱法?”的课题,并通过推送让学生初步了解这四种唱法的特点,让学生经过网上独立的学习,找出他们各自的特点以及各自的代表人物。教师按照学生的兴趣分别建立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原生态唱法的四个创客小组,各自按照在小组中的分工去访问网上相关的资源,把找到的例证,还有自己简短的分析,通过文字或音频分享到交流群里去,老师在群里实时进行点评、总结,并为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分。看起来是各自为战的学习过程,实际应用起来,对教师素质会有很高的要求,但可以满足学生求知的快乐,实现个性化的学习。

四、个性化的音乐教学需要提升“舞台”的作用

“通过音乐来打动的就是最深刻的主体生活,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对音乐特性这个揭示是深刻的,特别强调了音乐主体者的心情和情绪的释放问题。在音乐教学中,如果我们仅仅把学生约束在课本上、课堂里,那么,无论是学生感受与欣赏音乐,还是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演能力,都难以完全达到教育的目的。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大胆地尝试新的教学形式,把课堂变为舞台,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一名演员,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节目的编导者。同一内容还可以鼓励学生创造出多种表演形式,让同学们相互模仿,互相评价,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借助光彩夺目的大舞台,甚至可以借助一定的光电效果,初登舞台的学生们,他们的演出水准一定会被放大,演出效果必然更容易“出彩”,这种出彩的“光荣”,会加强他们在音乐方面的精力投送,并迸发出更大的学习音乐的热情,我们这样去给孩子们“捧场”,他们不喜欢音乐课才奇怪呢?人们经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对学习音乐的孩子们,让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才能最终成功。让初学音乐的孩子,尽可能多地体验到学音乐的成功是一个音乐教师的责任;善于为学生搭建“舞台”,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魅力瞬间”,是一个音乐教师必须的职业修养。

(一)把现有的设施设备发挥到极致

音乐教学要做到“有声有色”,必要的教学设备必不可少,学校网络化、信息化的环境,高配置的专业音乐教室,可以进行综合文艺表演的大舞台,应有尽有的各种电声器材,这是一个音乐教师最实实在在的教学条件。充分挖掘利用现有的设施、设备,提高它们的使用效率,是音乐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学生自己的“硬件”条件也不可荒废,学生个人所拥有的各种乐器,以及各种信息工具,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也要充分利用。

(二)借助舞台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上台锻炼的机会,可以考虑通过课堂上小型演唱会的准备和演出等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重视“校园好声音”之类的校园内部的音乐节目的组织和选拔工作,通过音乐比赛培养各个音乐方向上的骨干。遇到学校的重大演出活动,要给学生以平等的、通过竞争上台进行表演的机会,鼓励学生参加社会上的音乐类比赛。可以考虑让天分好的部分学生领先一步走向“大舞台”,让天分一般的学生先在课堂的小舞台上“魅力绽放”。我们要搞清楚的是,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从来不怕 “摸爬滚打”,就怕老师不赏识、不认可。大多数学生并不以成为音乐家为目标,他们更讲究“重在参与”,让大多数的学生乐在其中、幸福满满,潜移默化之中,音乐鉴赏能力得到提高。所以,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合适的舞台,并通过拿手的音乐活动找到自己的“魅力瞬间”,最终让学生找到“化茧成蝶”的幸福感。我们多管齐下,采用多种手段,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让各种音乐活动转变为自己的音乐课堂。

(三)通过虚拟舞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们可以在网上搭建一个慕课空间,把学生参加音乐活动的“点滴”,分享出来,让他们的家长能看到,让他们的亲朋好友能看到,借此机会来满足学生的虚荣心。还可以在网上开通一个直播室舞台,把你的教学对象拉进来,让他们在其中担任一定的“角色”, 让他们在其中尽情挥洒自己的激情,让他们在其中尽情宣泄自己的情绪,这样,更能体现信息化环境下音乐教学的个性化。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壟断,倒逼教师从封闭走向开放。面对精彩纷呈的音乐乐坛,面对千姿百态的音乐形式,音乐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特别是着眼于信息技术来推动音乐学科进行个性化教学。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拿不出“新花样”,就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音乐的新需求;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就无法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当代学生从小就耳濡目染地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产品,他们具有天然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对信息工具的依赖也倒逼我们教师不得不去重视这些“工具”,特别是智能化音乐学习工具的出现,将极大地提高音乐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个性化学习。随着信息化技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上的渗透和应用,必然会对教育教学产生更大的影响,对教师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必然带来更大的挑战。今后还会层出不穷地出现新的技术手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学习形式,这必定会促进新的教学思想的产生,也势必更有利于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做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将时时刻刻对新技术的发展保持足够的敏感,关注着任何可能带来教育思想和教学技术变革的新技术的出现。

作者:王天佑

上一篇:音乐课堂中探究学习研究论文下一篇: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