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的大学通识教育论文

2022-04-22

摘要: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促进现代大学的成长与发展;同时,文化素质教育推动着大学生文化的建设,促进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两者相辅相成。通过对文化素质教育现状、大学文化内涵的分析,着重说明了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的关系,并阐明了二者结合的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海峡两岸的大学通识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峡两岸的大学通识教育论文 篇1:

新时代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之思

摘 要:大学制度是大学精神理念的基本载体,大学精神理念则是大学制度的灵魂,只有将大学精神理念融会于大学制度中,并通过这些制度安排使大学人自觉将这些理念内化为自己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才能形成良好的大学文化,确保大学组织持久的生命力。因此,加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是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之根本。当前,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应以大学章程的制订为依托,以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为基础展开,这是新时代大学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大学文化;制度文化建设;新时代

近年来,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等教育领域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当前在“双一流”建设、“互联网+”时代等背景下,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拟对新时代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意义、走向和路径做探讨,祈方家指正。

制度文化建设:大学文化建设之根

1999年,“通识教育与大学文化发展—海峡两岸跨世纪大学文化发展研讨会”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这是大学文化研究兴起的重要标志之一。2002年,王冀生先生的《现代大学文化学》一书出版,该书从理论的高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现代大学的文化内涵,构建了大学文化学的基本框架。同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联合组建的“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成立,此后全国逐步形成了大学文化研究和建设的热潮。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众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倾向“重物质、轻精神;重工具理性,轻价值理性;重短期效益,轻长远利益”[1]。很多高校为改善师生的学习和工作条件、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纷纷加快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学生宿舍等基础设施建设,各种校园景观和雕塑也应运而生,形成了一些文化标志物,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成绩斐然。另一种倾向则是走向另一极端,将大学文化理解为抽象的精神文化,这在实践中表现为各高校对大学理念和精神进行系统梳理和理论提升,通过各种形式,如校史教育、校训标识、学习讨论、校歌颂唱等在师生中广泛宣传这些精神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我国正在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而大学文化是大学最重要的软实力,没有大学文化的支撑难以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怎样克服大学文化建设中片面化的倾向,在新时代开创大学文化建设蓬勃发展新局面?这是亟待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上述片面重视大学物质文化和将大学精神文化虚空化的做法都是有失偏颇的,无助于大学文化建设深入、持久、扎实的进行。大学文化建设中除了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外,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制度文化建设。

大学制度是大学人共同遵守的规章和准则,是规范大学组织行为,保障其正常运作的一系列规则、程序和机制。制度不是盲目、自生的,它是人们有目的进行建构的产物,制度里面蕴含着制定者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判断,是特定组织或群体精神和理念的外在表现。反之,制度的设计和运行又会培育和影响组织文化,对组织中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和言行產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谓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就是有意识地在大学制度中融入大学精神和理念,同时又将大学制度中体现的思想和理念内化为大学人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观念。制度主义理性选择论认为由于组织的制度安排会影响个体的利益,因而组织的个体成员会采取各种策略以使制度安排符合自己的利益且实现利益最大化,这可能导致组织目标的偏离和道德的沦陷。所以,大学组织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按照大学组织目标和大学发展规律进行大学制度文化建设,而不能任由大学制度的设计由各种利益博弈所主导,也不能任由组织成员选择性地执行制度,大学制度文化建设是一种积极主动且带有导向性的行为。

诚然,大学物质文化彰显着大学人的思想理念和精神追求,重视物质文化无可非议,但若仅限于此而忽略了大学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则可能导致大学文化建设重心的偏离。同样,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和核心,但若仅限于梳理和宣传大学的精神文化,则会使大学精神文化虚空化、口号化,使大学文化建设流于抽象和空泛,失去进一步发展的根基。故大学精神文化要体现在具体的制度中,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来保障,大学制度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

大学发展史告诉我们,一部大学史就是一部制度建设史,就是一部大学制度文化的发展史。19世纪初,以柏林洪堡大学的建立为标志,德国大学成为各国大学竞相学习的典范,洪堡大学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而其主要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这个民族的哲人们对大学的理念的阐述,而(更)是因为这个国家的教育官员和教育专家们为体现这个理念所进行的制度创新”。[2]虽然也有学者持相反观点,如帕勒切克(Sylvia Paletschek)等学者就认为“柏林大学在组织和制度方面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大学模式,没有什么创新”[3],但事实上,“洪堡的大学理念发挥了‘扳道工’职能,为柏林大学乃至德国大学确定了发展的方向”。[4]的确,柏林大学的建立不仅仅是一场以观念为主导的改革,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确立了德国近现代大学的改革和发展走向,以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为代表,集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Daniel Ernst Schleiermacher)、谢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Schelling)等德国近现代知识分子智慧于一体的“洪堡理念”影响和推动了德国大学一系列制度的产生,如校长选任制度、教师自由开设讲座制度、学生自由选择课程制度、课堂研讨制度、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制度,以及对教授资格制度的修正和创新等,正是有了这些创新的制度,才使“洪堡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和实践,否则理念也只是躺在哲人学者书本里的空洞说教。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革也是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来实现的,如以“学诣”为原则的教师聘任制、以评议会和教授会为基础的教授治校制、废科设系制、选科制(学分制)等,这些制度中体现了“学术自由”“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等蔡元培的高等教育理念和近现代中国大学新的制度文化。

历史事实表明,大学精神理念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来体现,大学制度是大学精神理念的基本载体,大学精神理念则是大学制度的灵魂。只有将大学精神理念融会于大学制度中,并通过这些制度安排使大学人自觉将这些理念内化为自己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才能形成良好的大学文化,确保大学组织持久的生命力。因此,加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是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之根本。

制度文化建设:大学文化发展之路

加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既能克服过去大学文化建设片面化倾向,避免大学文化建设物质化和虚空化,又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有效途径。现代大学制度既涉及大学与社会、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协调,又包含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因此,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也包含外部建制和内部建制两个部分。外部建制主要指国家与行政部门的方针、路线和相关政策法规中体现出大学的精神理念,它对大学的发展起到导引和制约作用;内部建制则指在大学的运行体制、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中体现大学精神和理念。当前,大学文化建设应以大学章程的制订为依托,以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为基础展开,这是助力大学“双一流”建设,推动新时代大学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1.以大学章程的制订为依托

大学章程承载着大学精神,是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保障,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中首先要高度重視将大学理念融入大学章程的制订中。西方中世纪诞生的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古典大学大多获得了国王或教皇颁布的特许状,这些特许权体现了大学组织的一种独特文化—契约精神,为西方大学文化传统—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提供了外部保障条件。我国近现代大学虽建立时间不长,但却十分重视制订大学章程,重视依法治校,清末我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堂就是按照“先建章程,再兴学校”的模式建立起来的,其立校章程—《天津中西学堂章程》是北洋大学堂1895年建校至1903年间的办学指南,它的批准和执行标志着我国近代大学制度文化的开端①,为之后我国大学制度创建和制度文化提供了范例,体现了我国大学“先建章后立校”的大学法治化办校思想。同时,章程中也蕴含了诸多大学理念,如章程制订的核心理念是“西学体用”,指导思想有“通才和专才培养相结合”“兴学强国”等,章程中将这些理念制度化,所确立的教育分级制(头等学堂与二等学堂的划分),以及专业和课程设置、管理人员遴选、教习安排、经费管理等制度都体现了“西学体用”的主张。北洋大学堂循章建校,将办学理念和思想渗透、融入章程并通过章程将它们制度化,可谓是我国早期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探索。

我国自21世纪以来,全国各大学开始陆续制订大学章程,但制订出来的大学章程却呈现“千校一面”的局面,在形式、结构、内容上高度相似,这表现在有的大学章程缺少章程制订的核心理念和本校大学文化特色,有的大学虽提出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使命,但在章程中却没有制订相应的制度与之相匹配,涉及课程设置、教师聘任、经费管理等制度的条款却流于形式,呈现简单化和趋同化的特点。大学章程是大学的“宪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章程建设”(《纲要》第十三章第四十条),“学校要建立完善符合法律规定、体现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和制度”(《纲要》第二十章第六十四条)。大学章程是大学存在和运行的合法性基础,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意味着首先要以大学章程的制订为依托,即要在大学章程中体现大学文化的特色并制定与之相匹配的大学内外部制度。

2.以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为基础

目前,中国的大学治理结构是“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但这仅是一种理念或者说是制度框架,当务之急是各高校要在承继传统、立足现实和放眼未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制订和创新与之相适应的各项具体制度,从中体现出新时代中国大学制度文化的新风貌。

第一,弘扬传统。我国大学在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形成了一些经典性的大学内部制度,具有大学文化建制的优良传统。例如:1918年,北京大学创立的学术休假制,体现了国家化的办学理念,后来中山大学、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也相继实施该制度,推进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蔡元培对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制的改革,体现了“大学乃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又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清华大学的教授会、评议会制度,体现了教授治校的大学理念。这些都是大学文化制度建设的典范,值得今天的大学继承和弘扬。大学广泛网罗人才、研究高深学问、提升国际化水平、教师参与大学管理、教授治学等理念至今仍须落实在大学内部管理制度之中。

第二,改革现制。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一方面,要根据理念进行制度配套和制度创新;另一方面,还要防止既有大学制度失去理念的支撑,出现空洞化和偏离化现象。大学“双一流”建设首先需要有一流的大学制度。当前,中国大学治理中需要着力解决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混淆、学术管理制度不科学、校院系权责不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大学应根据现实情况对已有的制度及时进行修正和调整,如大学的校理事会和董事会制度、教师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校务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制度、学术评议制度、科研管理制度等都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很多高校的教师考核制度亟须进行改革。很多高校过于依赖教师的项目数量、课题经费、论文级别和著作篇幅等量化指标来考察教师的科研情况,从而造成浮躁虚夸的大学学术风气,这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倡导的“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的大学理念相去甚远,因而需要大力改革,以建立起科学的教师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第三,应对未来。随着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科技的进步,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2012年被称为“MOOCs元年”,这一年,“互联网+高等教育”发展起来,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就连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顶尖大学也纷纷加入其中,形成了Coursera、Udacity和edX三大国际慕课平台。近年来,中国大学慕课建设呈井喷式增长,多所知名大学在国际课程平台上开设课程。据统计,2018年中国已有“3,200余门慕课课程, 5,500万人次学习者,中国慕课数量已位居世界第一”。[5]以慕课为基础,一些新型大学教学项目相继建立,如英国开放大学FutureLearn项目、法国数字大学的FUN-MOOCs项目和美国密涅瓦大学的H-MOOCs项目等,虚拟大学、开放大学等应时而生,这些教学形式使大学教学超越了时空,打破了大学的边界,完全颠覆了我们对传统大学的概念,互联网上、移动端上的高等教育形态已经呈现在我们眼前,大有未来已来的趋势。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大学的定义。传统的大学制度文化是以封闭式校园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而在开放式的大学模式中又将如何延续和发展这些传统?事实上,大学制度文化从历史中走来,又扎根于现实的土壤,历经岁月它总是在不断创新,这种特点使大学始终站在文明发展的前沿,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当今在慕课教学中,学习者成为关注的重点,开放、共享、自主等构成大学理念的新元素,这种新的大学理念必将推动新型大学制度的创生,而新的大学制度中必将体现出共享包容、开放自由和自主探索等新的大学文化精神。

克拉克·科尔(Clark Kerr)曾说“纽曼的古典大学像一个村,弗兰斯纳的现代大学像一个镇,当代的综合型大学则像一个城市”[6]。事实上,“互联网+高等教育”时代的到来使大学突破了它持续了近千年的传统疆界,知识和文明所在的地方就是大学存在的地方,新时代的大学制度必然有新的创新,新时代的大学制度文化必然呈现新的特点。雅思贝尔斯认为“大学的目标应该是塑造整全的人”[7],“整全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性和社会性都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人。我们不能把大学的制度安排简单作为一套人才和学位生产流水线程序来设计,那样是培养不出“整全的人”的,而应在其中注入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并让大学人在这些制度安排中领悟其精神内核,以之规范自己的言语行为并形成自己的精神信仰。大学是一种具有独特精神追求和文化使命的社会组织,大学制度文化是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制度文化的一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的价值和品质,新时代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此观点为天津大学大学文化和校史著名专家王杰教授提出.

参考文献:

[1]崔瀚文,胡显章.清华需走出“半人时代”[J].社会观察,2011(4):48.

[2]杨东平.大学之道[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6.

[3]陈洪捷.洪堡大学理念的影响:从观念到制度[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7(3):5.

[4]陈洪捷.洪堡大学理念的影响:从观念到制度 兼论“洪堡神话”[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7(3):6.

[5]陈鹏. 中国慕课向高质量发展[N].光明日报,2018-01-18(01).

[6]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92.

[7]卡尔·雅思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2.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于 洋]

作者:傅林

海峡两岸的大学通识教育论文 篇2:

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文化

摘要: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促进现代大学的成长与发展;同时,文化素质教育推动着大学生文化的建设,促进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两者相辅相成。通过对文化素质教育现状、大学文化内涵的分析,着重说明了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的关系,并阐明了二者结合的意义。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大学文化;创新

胡锦涛总书记对高等院校提出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要求,向高等教育赋予了重要历史使命。大学文化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对现代大学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大学文化不可能自发形成,需要主动提炼和总结,并有意识地进行建设,才能得到传承和创新。

一、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

目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中国教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中的纽带和共同理想。因此,在教育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为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中的重要保证之一,这就需要将素质教育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去认识。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已开展近二十年,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高教界热烈讨论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个阶段,从本世纪开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基本建成;对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区别与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建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建设;二是课外的文化实践活动,即第二、第三课堂活动,这也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两大任务。中国大学里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大体相同,由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国文化、外国文化、跨学科几大类构成。文化素质教育在一些大学已成为整个教育链条上不可缺少的部分;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也相应大幅增加(2006年经过评审,新建61个基地,连原有的32个,共有93个基地)等等。这些说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并没有边缘化,正在有序的发展中。

二、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的内涵结构主要包括精神、制度、物质和行为四个维度,即大学文化的结构是一个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综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气质和价值规范体系,具体表现为办学过程中尊崇的办学理念和大学主体共同的价值追求等等;大学制度文化是在办学和发展过程中一系列权利、义务及责任的综合,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规范、规则,同时,也表现为大学在长期发展和实践中形成的观念、习惯等等;大学物质文化是大学和大学精神文化存在的物质基础,其存在形式包括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校园环境、建筑布局、人文景观,教学设施与手段各种办学条件等有形事物;而大学行为文化则是大学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学习生活、文化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

从文化传承创新来看,大学文化所承载的更能体现出一所大学文化的延续性和对社会文化创新的引领作用。以大学理念、大学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世世代代相传的历史积淀,其文化本身和文化创新成果也在不断引领社会文化前进,表现出特有的延续发展性。而校园是个有形场域,处在动态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中,一些大学在合并和拆分的过程中校园变化较大,还有的大学经过数次迁徙,难以保持校园文化的一脉相承,因此笔者以为大学应更加注重大学文化建设,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

“钱学森之问”触及了当今大学教育、大学文化的危机。在大学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的今天,大学首先要坚定自己的理念,不应受学术市场化与道德物化等倾向的影响,迷恋于功利而难于自拔。从教育内因来检讨,当代中国教育最大问题在于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加快大学文化发展,可以促进办学条件与环境的改善,促进学校制度与规范的完备,促进思想观念和心态的更新,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科技成果的产生。但目前中国的大学文化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过分注重物质文化层面,轻视精神文化层面,致使学校商业气息浓厚,缺少精神支撑和理念引导;二是过分强调制度文化建设,忽视精神文化的蕴含,致使学校管理思想基础缺失,外在规约乏力;三是过分强调学校外在的规模扩充,忽视内在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投入,致使学校凝聚力与动力不足,发展迟缓;四是过于从众、借鉴于他校行为,缺乏学校文化的自主整合与创造,致使学校特色不突出。为此,必须推进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首先,要推进人的思想观念现代化;其次,要研究、探索大学精神文化的特色;第三,要把现代精神文化渗透到制度文化和活动方式中去。一流学者特别是学术大师在大学文化发展、开创崭新学风、培育高级人才、创造一流学术、产生全新思想等方面将带来深刻影响。

三、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的关系

1.文化素质教育是建设大学文化的前提和切入点。文化素质教育本身就是在中国高等教育以专业划分的知识传授格局和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问题越来越突出并日益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背景中提出的。它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它着眼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

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对从教育思想观念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从而重组、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与育人过程,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等三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也是高等学校从更新的角度、更高的层面上注重自身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也是高校不断突显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的过程。

2.文化素质教育是建设大学文化的主要内容。文化素质教育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利用它引导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促进教研和管理的创新,并通过其辐射功能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文化素质教育是以知识体系为基础,通过重构教育目标、阐释教育内容、强化师生关系以及优化校园环境,揭示与塑造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文素养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对人的价值、生存意义和质量的关注,要求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关心和改善,并对人类未来命运与追求进行负责的思考和探索。这正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的。

3.文化素质教育与建设大学文化具有重叠性和互补性。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是梳理和树立一所大学所具有的精神和理念即大学文化的过程。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变化反过来也深刻影响着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和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素质教育与建设大学文化是同步进行,具有一定的重叠性和互补性。

第一,二者对行为主体的要求一致。大学文化建设要着力提高大学的整体形象和整体素质,其中最根本、最主要的是大学人的素质,核心是教师素质和所培养学生的质量。大学文化建设需要全体人员的参与,并发挥其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实际上反映了大学教育行为主体对大学存在的价值观的一种理性的共识,达成共识的过程就是文化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第二,二者对环境氛围的营造一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文化素质教育和大学文化建设共同的环境需求,大学人文化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的熏陶。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含学校发展目标、共同价值观、作风和传统习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情绪情感、意志及性格风貌等在内的有机整体,是以物质为载体的各种精神现象,是学校的“意识形态”,它对于大学人具有较强的导向、规范、稳定、激励、调节、凝聚等作用。优秀的大学文化具有规范大学人的行为、凝聚大学人的精神与理想的作用,是大学人普遍认同并引以为荣的。它也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

四、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意义

1.顶层设计与底层突破结合是文化素质教育持久的推动力。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它反映的是大学的理想、追求和信念。大学理念也是大学为自己竖起的一面旗帜,引导着大学前进的方向。目前,文化素质教育根本问题仍然是观念上的困境。只有回答清楚了大学的目的,才能从根本上明确文化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大学理念需要大学的教育活动来实践和体现,文化素质教育是实践大学理念的主要途径。实现大学理念的中介是培养方案,它直接关系到大学人才培养的定位、模式选择、质量标准和培养过程设计,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课程设置。

2.有意识的文化教育与无意识的文化熏陶结合是大学文化内在的生命力。教育从根本上是一个人文化的过程,大学教育实质上是文化育人,是有目的的文化过程。大学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范畴,是最高层次的校园文化。从文化学角度看,大学的文化教育通过两种文化传播而实现即有意识的文化教育与无意识的文化熏陶。前者是通过文化素质教育有计划和目的的传递,后者则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

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人文素质人才,重视科技进步与人文关怀的统一,积极倡导文化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的当务之急。我们要努力构建一个能够不断创造优秀文化产品、适合人才健康成长的各具特色的现代大学文化。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我们就必须合众之力积极推行文化素质教育,否则大学文化的建设将成为徒具其表的空中楼阁。

参考文献:

[1] 罗海鸥.通识教育与大学文化发展——海峡两岸跨世纪大学文化发展研讨会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1999,(4).

[2] 高天琼,谭本相.大学文化建设视野下的文化素质教育[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

[3] 陈立永.大学文化建设问题反思[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12).

[4] 李延保,龙莉,陈春声.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4).

[5] 章兢,何祖健.大学文化建设应与素质教育携手[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

[责任编辑 陈鹤]

作者:关蕾 蔡宇青 秦群

海峡两岸的大学通识教育论文 篇3:

秉持超越和开创理念创建绿色博雅大学

摘 要:东海大学是台湾第一所基督教背景的著名综合大学,也是台湾第一所使用“大学”名称的私立大学。东海大学前身为13所中国大陆的教会学校,于1955年延续大陆教会学校传统在台复校,由美国纽约中国基督教大学联合董事会拨款建立。创校以来,东海大学一直秉持“超越”和“开创”之精神和理念,并顺应未来人文化、知识化、国际化、科技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致力于将学校打造成为一个以教学为主、教学与研究并重的高等教育学府,其劳作制度、通才教育、图书馆开架制度等,在台湾教育史上都是创举。为深入了解东海大学在办学理念、发展特色、院校治理等方面的情况,本刊对东海大学校长汤铭哲教授进行了独家专访。汤铭哲校长是知名的生理学家,1987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生理学博士学位,专精于肾脏生理学与细胞及分子生理学。汤校长在台湾成功大学从教20余年,曾担任成功大学医学院执行副院长及教务长,2012年参加台湾东海大学校长遴选时脱颖而出,获聘为东海大学第八任校长。汤校长以重视“人性尊严”的教育为己任,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为人生之大乐。此外,他在文学、音乐及美术方面也有很好的造诣,有“诗人校长”之美誉。

关键词:台湾东海大学;博雅教育;绿色大学;办学特色;人才培养

一、创建以博雅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汤校长,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请您结合东海大学的发展历程,介绍一下学校的办学特色。

汤铭哲:东海大学是于1955年由美国纽约中国基督教大学联合董事会(The United Board for Christian Colleges in China,UBCCC,以下简称联合董事会)拨款设立的。20世纪初,基督教新会曾在中国大陆先后创办了13所颇负盛名的基督教大学,后因战争被迫停办。1950年,台湾教育界与热心教育的教会人士联名向成立于1932年负责襄助过去13所基督教大学的联合董事会建请一本过去培养青年的精神,在台湾创办理想大学。1952年,联合董事会秘书长芳卫廉(William P. Fenn)博士来台与台湾教育界及宗教领袖讨论设校条件。芳卫廉博士建议联合董事会对于在台设立基督教大学的构想予以支持,并主张该大学不应是大陆任何一所教会大学的翻版。他说:“这是一个开始,我们有机会去创立一个不同形态的大学。”所谓不同的形态,具体包括七个方面:这所大学应造就具有独特眼光并能投入生活的人,它不是制造白领阶层的大学;学生对其生活环境应保持自觉,以避免陷入象牙塔,流为士大夫;该大学应落实民主观念,学生需具备生活思想;课程不需以技术为导向,而应着眼于宽阔格局;避免严格的分科,搭配纯朴而不矫饰的校舍;保持小规模型态,学生人数500至600人;师生全体住校,教职员必须全职,且应为基督徒,学校为他们提供最佳生活条件。1953年6月,联合董事会派美国奥柏林学院(Oberlin College)前神学院院长葛兰翰(Thomas W. Graham)博士为该会代表,协同芳卫廉博士来台成立建校筹备处及董事会,推举杭立武博士为筹备处主任及首任董事长。经过多方考量,台中市西屯区大度山被选定为本校校地,并定校名为“东海大学”。

创校的时候,东海大学是一个小型的文理学院,最大的特色就是博雅教育。如方卫廉博士最初提出东海大学一定要变成一所非常特别形态大学的那样,东海大学的博雅教育有其特别之处。一方面,东海大学最初设置的主要目的在于创造一个能自由寻求真理的学术园地,使大学生懂得生活的态度、民主的精神,这使得东海大学从设立的时候就形成了民主自由的氛围。另一方面,在课程教育之外,东海大学推行劳作教育以建立“完人”的教育训练。开展劳作教育是东海大学在台湾各大学中率先倡导、最具开创性的教育举措,其最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于课业之外,同时获得品德的熏陶,并逐渐培养负责、合作、忠诚、勤劳诸美德。该措施自推行以来,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

从建校到1979年,东海大学都保持小班制教学,且一半以上的课程采用英语教学。早期的校友们出国的非常多,且有杰出的表现。他们都认为,东海大学给予他们最好的就是博雅教育。1979年之后,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东海大学没有了来自联合董事会的财源。之后,东海大学自给自足,学生数目逐年增加,现在已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

二、充分发挥系院校三级治理功能

《世界教育信息》:促进院校治理、完善大学制度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台湾著名的私立大学,东海大学是如何促进院校治理的?

汤铭哲:在大学院校治理方面,大陆和台湾是不一样的。东海大学是私立大学,校长对董事会负责,学校管理工作主要由校长负责。例如,在学校财政这一块,董事会主要负责整个学校的财务和预算,校长则可以利用这些预算来益助学校的运作。在我看来,大学的管理要把握好两个方面。第一,充分发挥系-院-校三级功能。大学一级的主管部门通常包括教学处、教育处、教务处、总务处(现在还有研发处、国际处等等),主管学术的是各个学院,学院下面有系和所,这样便形成了系-院-校三级行政管理体系。但基于历史包袱,或者是过去的文化和习惯,通常会存在院长没有充分发挥其职能(有名无实),没有很好地去组织、管理学院等问题,造成校长工作量过大。比如,我们学校有34个系,8个院,若存在上述问题,校长就会非常忙碌。因此,一定要充分发挥系-院-校三级的治理功能,让院长充分发挥院长的职责。第二,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大学各部门的工作是密切联系和相互交叉的,比如说教学不应该只是教务长的事。大学制度的建设、院校的管理,一定要相互沟通、配合,共同努力,才会取得最好的效果。

《世界教育信息》:大学校长遴选是院校治理的重要一环。请问,东海大学的校长遴选是如何运作的?

汤铭哲:东海大学校长的遴选在台湾属于做得比较好的,跟美国的大学校长遴选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学校会组织一个遴选委员会,东海大学在台中,而这个遴选委员会的运作是在台北。遴选委员会要对所有校长候选人进行面谈,在这个过程中,候选人的人数和信息都是保密的。通过面谈,遴选委员会会从候选人中挑选出两个候选人,提交董事会,由董事会做最后决定。

三、结合特色开展博雅教育,培养卓越人才

《世界教育信息》:时代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高度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才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请问,东海大学是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培养卓越人才的?

汤铭哲:对于“卓越”,每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我认为,“卓越”就是发挥一个人最高的自己,即每个人要进行自我探索并发挥最高的自我。这样,对个人而言,能够实现个体最高的价值;对社会而言,能够人尽其才。这是我对“卓越”的理解。因此,大学作为帮助年轻人成长、实现个人价值的专门机构,其人才培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学校的课程或教育内容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我看来,21世纪的人才应具备三方面素质:第一,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均衡发展;第二,21世纪的人才要懂得创新,并具有国际视野;第三,能够开展跨领域的学习。一般而言,台湾高校的专业教育是比较强的,因为台湾高校的师资水平很高,比较薄弱甚至缺乏的是通识教育或人文教育。很显然,在通识教育或人文教育方面,东海大学有着特有的优势,即有着良好的博雅教育的基础,以及台湾最好的博雅学院。东海大学每年接收约3000名学生,而博雅学院只收约1000名学生。将来,我们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博雅教育。东海大学的博雅教育是结合学校的很多特色而展开的:首先是住宿教育,即每一名东海大学的学生至少住宿两年,宿舍里有导师、学长来带他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学习如何做人处事;其次,东海大学很重视体育和艺术,学校有非常多的体育设备,还设置了一些比较有特色的音乐、艺术类的课程活动;还有一个特色是东海大学是一所基督教背景的大学,有自己的教堂——路思义教堂,目的在于透过团契或基督教信仰的参与,让学生在信仰上面得到比较多的慕仰。

四、培养学生国际观,提升国际化水平

《世界教育信息》: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一个全球化的显著趋势。面对这一趋势,东海大学是怎么应对的,学校有何战略规划?

汤铭哲:国际化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课题。21世纪的学生一定要有比较好的国际观,培养学生的国际观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让学生出国,但这个是非常昂贵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吸引外国学生或教师进来,让学生在校园里就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的气息。从某些方面来看,东海大学在建校的时候,是台湾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学,因为那时的教师主要来自外国,教学语言是英语。后来,随着早期外国教师的退休和学生数量的增加,东海大学的国际氛围越来越淡。但是,我们还是有一定基础的,目前,东海大学外国教师的数量还是比较多的,占全体教师的5%~10%。为了进一步促进东海大学的国际化,我校上一任校长就开始筹备建立国际学院,提出要开设一个针对本科生的全英语授课的课程。这个国际学院从2014年开始招生,我们打算把国际学院的国际化教育与博雅教育结合起来,我想这一定会成为东海大学未来的特色。

五、创建在线课堂平台,推动教育资讯化

《世界教育信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请问,东海大学如何通过教育信息化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汤铭哲:大陆的提法是教育信息化,在台湾则被称作教育资讯化。目前,台湾政府方面也越来越重视资讯化教育。例如,台湾教育部门去年成立了资讯室,并现在将推动台湾MOOC计划作为工作重点。

线上教学已是全世界的趋势,未来年轻人的学习一定会走向资讯化、信息化,东海大学也非常重视这一块。通过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物理系任教授的东海大学校友,我们了解到MIT现在在做edx,而且做得很好。因此,从今年开始,我们会跟MIT合作,先把基础物理课程的edx平台建立起来,再把其他课程逐渐纳入到这个平台。通常,做这些事情需要合作,我们正在思考合适的合作单位。

六、以绿色发展为方向,

深化与大陆的交流合作

《世界教育信息》:东海大学一直与大陆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未来,对于进一步促进两岸之间的教育交流合作,您有何看法或建议?

汤铭哲:东海大学跟大陆的很多学校,包括“985”、“211”大学,都建立了很好的交流合作关系。而且,很多学校希望跟我们交换学生,现在,东海大学大概接收了400名大陆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其中,本科生大约有150名,交换生近200名。我想,未来的交换生会越来越多。除了这种学生的交流,还有很多来东海大学的观光客。很多人来到东海大学,都会觉得我们的学校非常漂亮。刚才我提到的路思义教堂,几乎成了东海大学的一个标志。我们学校还有很多牧场,还有一个乳品小镇。很多人都喜欢去那里喝牛奶、酸奶,或吃冰棒。另外,学校还有一些合作、联合科研等项目,比如福建农林大学与我校开展的科研合作。在科研方面,永续环境、永续社会、永续经济,也就是绿色发展是东海大学最重要的一个亮点和方向。因此,东海大学定位为绿色博雅大学。我想,未来会有很多学校对这个感兴趣,台湾和大陆的合作交流一定会继续。

我认为,台湾和大陆的合作交流是共荣共利的。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台湾高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师资方面,比如东海大学70%~80%的教师是从国外回来的,而大陆在这方面的比例还比较低。师资多元化有助于学校的多元发展。

此外,就目前看来,大陆来台湾学习的学生比台湾去大陆学习的学生多,但不见得将来还是如此,因为大陆的市场很大,也许将来很多台湾人才都会跑到大陆去。我相信,未来的发展会越来越好,但是要怎样做才能够让双方得到最大的好处,让海峡两岸和平发展,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编辑 张力玮

作者:熊建辉 吴婷

上一篇:农村寄宿制小学后勤管理论文下一篇:税务信息化建设安全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