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本科生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2022-04-22

摘要: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将其培养成为有内涵有底蕴的创新人才;但在传统文化方兴未艾的今天,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材编写或流于形式,或过于专深且选题随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材应照顾学生基础与行业需求,将文化史的通才教育与文化专题的专才教育结合起来,做到推陈出新,并具有地方特色,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方可提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中医本科生传统文化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医本科生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篇1:

壮瑶医药振兴视角下乡村医生培养的创新实践

[摘           要]  为振兴壮瑶医药技艺与文化,解决广西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构建了“县聘乡管村用”定向育人用人机制,开发了壮瑶医药品牌课程,并有效地融入乡村医生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了壮瑶医“双师型”师资团队,建立了“三层次一体化”的实训实习基地,培养了一大批本土化医疗卫生人才,极具推广和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壮瑶医药;乡村医生;人才培养

乡村医生是农民的健康守护者,是农村健康扶贫政策的实施者和落实者。广西老、少、边、山、穷地区,条件艰苦,农村基层医疗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缺乏扎根本土的医生,村民就医困难。同时,广西壮瑶医药资源丰富,历史长远,特征鲜明,效果确切,具备先进的药学技术以及专业性的人才储备,民众认可程度极高。但在长时间的影响下,传授技法不断落后,整体范围越发缩小,甚至威胁到技能的传承。壮瑶医和中医相同,均是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为传播民族医药技艺与文化,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医疗人才,有效解决农村基层缺医少药的状况。自2012年起,广西中医药大学附设中医学校依托医学职业教育的教学资源,整理与提炼壮瑶医药适宜技术,开发特色课程,组织特色教学,协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学校、乡村卫生室三方实施乡村医生定向培养,将壮瑶医药技艺融入乡村医生培养全过程,为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本土医药人才,成果喜人,现总结如下。

一、“政校村”三方协同平台创建定向育人、用人机制

针对许多村医放弃行医,另行他就,农村群众看病难度逐渐提升等现象,打造了“政校村”三方协同育人与用人机制,即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崇左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崇左市江州区卫生健康局负责制定政策,学校负责订单培养,乡镇卫生院负责定向乡村医生推荐。录取的学生可以和用人单位签订相应的定向就业协议,其在学校期间的学习费用全部免除,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费补助,资金由用人单位解决,在毕业后则需要严格执行“县聘乡管村用”的方式,安排前往村卫生室中担任相应的岗位,并且享受专业技术人员待遇,为其解决担忧的社會保障难题,有效地保证了乡村医生的就读生源,提供了稳定的培养环境,创新构建了适合广西欠发达地区乡村医生本土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基于“产教研一体化”的壮瑶医药品牌课程开发与实施

壮瑶医药长期散落在民间,为了更好地收集、整理、研究与传播地方特色医药,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便同国家科委共同合力创造了将壮瑶医作为核心研究方向的研究机构;在经历长时间的努力后,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以及广西中医学院已经基本明确广西民族医药的发展历史及其现有状态,整理并出版了大量学术文章,包含《中国壮医学》《发掘整理中的壮医》《中国壮药原色图谱》以及《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等。大批量具备特殊性的壮医诊疗技术被挖掘出来,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中。这其中,壮医目诊是极为重要的成果,其应用使地方医疗水准更上一层楼;而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法也获得广泛推广,并且缔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2001年经广西教育厅批准,招收壮医本科生,正式将壮医引入高等教育,民族医药人才培养工作提高到更高的层次。但培养的本科毕业生、研究生主要充实到各教学科研机构,远不能解决广西农村地区壮瑶医药人才匮乏的问题[1]。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2008)的说明来看,市级综合性中医院及其以上需要设定专门的瑶医科、壮医科或者民族医药科,同时需要结合规定比例设置病床;乡镇卫生院则需要设定瑶医诊所、壮医诊所以及中医诊所等。广西中医药大学附设有壮瑶医的学术研究成果,将各种具备代表性的壮瑶医治疗手段作为品牌课程开发,旨在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乡村医生。品牌课程壮医药线点灸开发获得省级重点资助,同时编写教材《壮医药线点灸》,教材内容与当代卫生职业教育的特征相符,内容简单并且极为明确,其中使用的图片均是原创图片,与此同时,在图片上还配有大量的详细注解,力求能够精准地识图定位。教材内容主要包含三项:(1)对壮医药线点灸的基础知识的讲述;(2)对应用壮医药线点灸方法治疗多种疾病的介绍;(3)实践操作指导模块。课程顺利引入学校的中医、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现了特色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构建,精炼民族医药研究成果,通过职业教育平台推广应用,辐射到农村基层,形成了民族医药研究、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建立了独具广西民族医药特色的发展路径,最后行之有效地为广大老、少、山、边、穷地区的人们带来帮助,达到了“产教研一体化”协同发展的目标。

三、打造共建共享的壮瑶医“双师型”师资团队

如果想要全面培养技能人才,首要目标自然是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但就目前来看,职教师资高学历的比例正在不断上升,但是其普遍没有扎实的工作经验,其中青年教师最为常见,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明显不强[2],学校深度契合人才发展规律以及学科特征,分析并整理出崭新的“理论初探”“技能跟师”“实践探索”“传承发展”的“四阶段”人才培养流程,并且按照不同模块下的教育特性,制订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切实有效地构建“双师型”师资团队。(如图1所示)

同时,依托民族医药研究所和大学的教学资源,引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瑶医大师董明姣教授等作为学术领域的引导者;遴选校园内部的骨干教师成为传承梯队的核心力量,大力培养壮瑶医药骨干教师。构建与大学附属医院、壮医医院共建共享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医院的医生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带领学生进行临床实习,专业教师还需要定期在医院临床实践,接受临床技能培训,掌握扎实的壮瑶医药技艺,建成学校与医院共建共享、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四、校办产业与专业共生共长的实训实习基地构建

为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教育,构建全方位的技能实训实习基地,学校创办了产业实体——康体保健中心和广西重阳老年公寓。其中,康体保健中心经营的服务项目主要有中医推拿、针灸、刮痧、拔火罐、中药烫疗、足部健康反射疗法、中药蒸浴、美容、职业培训考证等,在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传统医药特色保健服务的同时,也是培养传统医药技能人才的实训基地。广西重阳老年公寓为学校联合自治区民政厅共同兴办的产业,安排500多张床位,依照养生、医疗、康复等服务功能,给不同老人提供服務,如,颐养园(健康老人居住)、康复园(慢性病和行动不便老人居住)、宁养园(危重和临终老人居住)、启知园(痴呆老人居住)四个区域,同时设立门诊部、幼儿园等机构。校办产业为教师的培训与实践、学生的实习提供了真实的场景;专业教师与学生需要共同参与校企的教学活动,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重视教学结构的构建,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整合校内外资源的“三层次一体化”实训实习基地,开展了线上、线下的信息化教学,为培养本土医药卫生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层次是把民族医药养生养老体验中心、壮医药展示馆、壮瑶药·百草园等当作壮医药特色基地,积极地渗透思想教育活动,重视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育,以此来满足不同层级的学习需要;第二层次把“智慧实训——自助式学练考系统”平台作为核心教育场所,其中涵盖了壮瑶医技能实训室、壮瑶药实训室等,通过实践强化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对专业技术的实用性,同时突显出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第三层次是以校办企业——康体保健中心和各级壮瑶医医院为代表的“产教医融合”实习基地,学生在校企合作中借助岗位实习锻炼了自身的服务意识以及专业技能,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壮瑶医、中医临床专业技能,满足不同医院的需要。在第三层教育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模式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凸显了“一体化”的教学优势。(如图2所示)

同时,通过课程、管理、资助育人,制订周密可行的课程实施方案,保障特色教学模式的渗透。在中医和农村医药专业教学进程中,专业教师需要把一、二期的《壮医基础理论》放入基础知识学习领域;把《壮医药线点灸》《壮医适宜技术》放入专业技能教学领域;在后期的实践活动中,依照壮瑶医科室轮岗方式和医院轮转方法提升专业技术的实用性,强化临床教学效果。健全完善具有特色的壮瑶医药的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学校在之前的10年顺利举行了以壮瑶文化展示为主题的保健运动会,构建了带有民族特色的社团结构,像岐黄协会、壮狮团、中医药协会、传统保健养生社团等,通过开展义诊、野外辨识壮瑶药、壮狮展演等社团活动,传承了壮瑶医文化,构建了以培养乡村医生为主的特色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的科学架构,将医学技能与文化传承融合,将壮瑶医药核心技艺和文化融入乡村医生人才培养体系中。(如图3所示)

五、弘扬壮瑶医药文化,振兴壮瑶医药技艺

立足本土区域和民族特色,落实党和政府加快发展民族医药的方针政策,依托学校多年来开设中医专业教学的经验,先行创建“壮医药文化及特色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同时打造壮瑶民族文化长廊等教学设施,通过打造庞大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全面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学术水准、教育水准以及思想层次,打造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对话的重要沟通机制。营造足够开放、和谐的校园体育学习氛围,将校园文化教育与壮瑶医药职业教育融合渗透,进而打造全员参与、全过程参加的文化育人体系,通过个人与群体的共同参与来贯彻[3],将乡村医生的培养概念囊括到教育文化环境中,以此来为地方壮瑶医事业的进展提供大量支撑作用,为壮瑶医药事业的开展培养更多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优秀人才,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医疗服务提供人才支撑,传承并弘扬壮瑶医文化以及有关专业技能。

六、实施成效

学校重点关注与壮瑶医药振兴,协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乡村卫生室实施乡村医生定向培养,用于实现壮瑶医特色技能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融合。自2016年开始,我国共计定向招收并培养优秀乡村医生400多人。所开创的《壮医药线点灸》及其配套辅助资源已经连续五年被应用在相关院校中,共计惠及近乎1400名学生。除此以外,学校还全方位地开展了大量具备充足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充分巩固第二课堂的内容。构造了庞大的民族文化长廊,同时还打造了四个以壮狮团为核心的文化社团;拥有500多名学生成员的岐黄协会更是覆盖学校所有医学专业学生,持续开展中医传统文化、壮医药文化传播活动。学校中医专业被评为自治区级示范专业;“壮医药文化及特色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首批被认定为自治区级“中等职业学校民族文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教学成果已推广至区内玉林市卫生学校、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来宾市卫生学校;2018年3月,《中国教育报》以题为《传承发扬壮医药瑰宝,服务全民“大健康”》的文章进行了专题报道。

七、小结

“始于民族文化,融于民族文化”,立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域特点,依托医学职业教育的教学资源,协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学校、乡村卫生室三方实施乡村医生定向培养,培养少数民族聚居区急需的本土乡村医生,为壮乡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才,极具推广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谭绍珍.论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开设壮医专业的可行性与设想[J].卫生职业教育,2009(8):31-33.

[2]师帆,陆国民,汪婷婷.校企共建医药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创新构想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4):90.

[3]赵丽娜,才晓茹.医教协同视角下医学专科院校职业文化建设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2):96.

编辑 常超波

作者:秦生发 刘武 黄萍

中医本科生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篇2:

教材视域下的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

摘 要: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将其培养成为有内涵有底蕴的创新人才;但在传统文化方兴未艾的今天,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材编写或流于形式,或过于专深且选题随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材应照顾学生基础与行业需求,将文化史的通才教育与文化专题的专才教育结合起来,做到推陈出新,并具有地方特色,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方可提高。

关键词:高职;传统文化;教材;文化史;文化专题

作者简介:朱明辉(1983-),男,湖南湘潭人,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文学文化、高等教育。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湘教通〔2004〕284号),主持人:刘奇玉。

中国大陆的传统文化普及日渐升温且伴随着习近平主席的倡导而风靡全国。传统文化在普及过程中常被冠以“国学”的帽子:暗渡陈仓者以此为手段实现其他目的,此类“挂羊头卖狗肉”现象数见不鲜;滥竽充数者以术数、蒙学代国学,自吹自擂;胶柱鼓瑟者闭门造车,沉湎其中自娱自乐……,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本文无意匡正国学概念,厘清国学误区,仅立足于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谈谈浅见。之所以不以国学代传统文化,只因国学主旨宏大,研习不易,而传统文化一词浅近易懂,高职院校学生对其内容了解即可;至于运用之妙则存乎一心,也免除了国学强调诵读功用可能对高职院校学生造成巨大压力的隐忧。

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需要相关教材,所以“教材无疑是当代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最主要的载体,缺乏良好的教材是当代学校不能有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又一重要原因”[1]——这意味着教材关乎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成败。既然如此,我们可从教材的视角来分析现有的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材有哪些特点与问题,解决了最重要的教材问题,传统文化教育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一、高職院校传统文化教材概况

传统文化课程教材多针对本科生编写,高职院校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也是近年来的课改举措,相较于本科院校来说整体落后多时。本科院校的传统文化课程教材起点高、内容多,自然不适合高职院校;但高职院校并未坐等,已涌现出不少针对高职院校编写的传统文化教材。经过统计,高职类传统文化教材大概有15部(见表1),数量不能说多,但针对性很强,能分析得出编者对高职院校传统文化的教育观点。

(一)概述

除了表1所列举的15部教材外,亦有《大学人文选讲》[2]《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教程》(两部教材同名)[3][4]《大学生人文知识》[5]等教材,虽有部分章节涉及传统文化,但因其立足于人文,不能说是单纯的传统文化教材了;另有利用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6]与校园文化建设[7]的专著,或与现代生活方式[8]、西方文化[9]对比,以及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发[10]书籍,与表1中深耕传统文化领域的教材侧重点不同,不宜计入。至于不少编者将传统文化与大学语文混为一谈则更不可取——传统文化涉及的是思想、哲学及学术层面的内容,大学语文课为文学课,将传统文化课纳入大学语文课中自然不妥。

(二)分析

我们可以根据15部教材的主要内容来归类分析。

赵洪恩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于2003年出版,2009年再版后于2016年出版了修订版。该书虽然屡经改版,但框架没有大的变动,现以2016年的修订版为例,分历代文化、专题文化、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几大部分,以综论压轴。其中历代文化又分远古、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辽西夏金元、明清等;专题文化分哲学、伦理、宗教、史学、语言典籍、古典文学、传统艺术、科技、教育、制度、生活习俗等;地域文化则有中原、齐鲁、荆楚、关中、晋、燕赵、吴越、巴蜀、岭南九类,另将关东、陇右、滇黔和闽台四地文化归一个章节;民族文化讲述了满、蒙、回、藏、维、壮、苗、彝八个;综论部分对传统文化的植根土壤、类型特征、基本精神、价值系统、思维方式、未来展望等宏观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11]。总体而言,该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传统文化,很好地沟通了通论与专题,同时兼顾了地域文化等,虽然断代与专题及民族文化部分划分有待商榷,但是15部传统文化教材中最为全面系统的一种。此外,该书的地域文化为一大创新处,地域文化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挖掘宣传,传统文化的地域特色丧失,传承就成了空中楼阁。

沈瑞云的《中国传统文化十讲》分十个章节讲述[12],将陶瓷、书法、建筑、饮食、服饰与艺术、哲学、宗教、教育并列,更奇的是以两讲篇幅论述古典文学——由此可见取材很是杂芜。

张建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书分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戏曲、教育与科举制度、科技、传统节日、礼仪、饮食文化十个章节,外加一个总论共计11个章节[13]。该书在题材选取上比沈瑞云先生的分类要好,但窜入了文学章节,仍为不足。该书值得一提的是设置了《知识链接》作为延伸阅读,对于渴望拓展学习者大有帮助。

张景华的《中国文化概要》其实是一部文明史,从先秦到清代论述了中华文明,取材既有政治事件,也有科技、宗教、器物、书画、文学等[14],轻重详略可圈可点,包罗万象但不免有失偏颇。

王丹与孙淑萍合著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要》分哲学、宗教、语言文字与教育、文学与艺术、科技、传统风俗礼仪六大块来撰写,外加第一章节的总论与第八章节的拓展。该书亮点在于增加了语言文字——与书法一脉相承,但忽略了其他很多方面[15]。

秦其良的《中国传统文化》初版于2010年,2017年2月份出版了第二版(主编增加了朱恩义)[16]。该书重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体精神即儒释道三家文化,传统的衣(服饰)、食(饮食)、住(建筑)、行(交通)文化,文字文学、艺术(音乐戏曲与书画雕塑)文化、科技文化和中医养生文化。此教材的特点在于分析了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柱,虽然三教九流中只介绍三教值得商榷,但能率先分析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柱已属难能可贵。秦其良先生能将中医文化列入专题,也是一大特点。

安凤琴和李国新编写的《中国传统与地域文化》着重介绍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生成、发展与基本精神,并对秦皇岛文化作了详细介绍,是一部概述性质的教材[17]。该书过于专注在秦皇岛的地域文化领域,范围狭窄,并不能作为全国范围的教材使用。

曲士英与王国雨合著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介绍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诸子学说、文学、传统节日文化及浙江地方文化[18]。此教材分量不足,但第八章的浙江地方文化的内容新颖,对弘扬地域文化有一定作用。

陆蕾的《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中传承与发展研究》一书分九大章节: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传统图形元素的挖掘、发展和创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发展与创新研究,我国传统民间工艺文化在现代设计中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广告设计课程中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包装设计课程中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首饰专业课程中的融入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动画设计课程中的融入[19]——均为结合专业特征进行描述,加上此书采用专题研究体例,不具有可比性。

潘莉莉的《中国传统文化》则从传统思想与礼仪、风俗传统和社会生活、传统艺术、传统建筑、节日及风俗五大方面进行论述[20],取材范围不广,内容亦不丰富。

王霁编写的《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哲学、美德、宗教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舞蹈、戏曲、中国医药、养生、中国武术、美食、美饮、服饰、习俗、建筑、园林、器皿、雕刻等[21],分类颇多,可惜部分类目重叠,在讲述时又含混不清。该书认可武术和中医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其他教材唯独秦其良著作涉及中医且均未涉足武术,该书慧眼识珠,是一大贡献。

张芹玲独著的《新编中国传统文化》从中国传统文化植根的土壤、传统人生观、传统宗教信仰、古代文学、书法服饰、古代科技以及人生礼仪和舌尖文化等方面入手,将传统文化进行了浅近的说明[22],取材仍未能脱离窠臼。

黎光、赵冬菊合著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23]并无新意,开篇概述文化,又述及文化与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的关系,但文化精神却置于书的末尾,有割裂感;分類也有不足,如既列了民俗,又介绍了文物,然后突兀地出现民俗文物与非遗单列一章,显得杂乱。

赵一兵、王晓惠和殷向飞三人合著的《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三个层面入手,分疆域变迁、汉字特点、饮食文化、礼俗特色、传统服饰文化、建筑、封建礼制、科举制度、社会生活、孔子思想、佛教、科技成就、文史巅峰之作、丝绸之路十五个题材进行说明[24]。该书将疆域变迁单独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专题与饮食、服饰等同列,似乎不妥。

刘向红与英潇合著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读本》内容分十个章节,分别为概论、哲学、宗教、伦理、制度、建筑、科技、文艺、美学、民俗[25]。此书涵盖了传统文化的多方面,其中民俗文化即将上述诸家的节日文化包含在内。

二、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材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现有的15部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材分析可知,只有先出的赵洪恩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一书最为全面,其他传统文化教材取材范围互有出入:有些虽然取材宽泛,如赵一兵、王晓惠和殷向飞三人合著的《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惜失之严谨,搀杂的疆域变迁更是不可取;有些却又取材狭窄,如潘莉莉等的教材涉及的内容过少,不足以代表整个传统文化。

(一)范畴宽窄不一

综合而言,各家对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归入传统文化的认可度高。此外,在古建筑、饮食、传统节日和风俗礼仪等方面认可度也不低。比较特别的是王霁与秦其良认可中医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但其他编著者却不以为然;王霁的著作甚至将武术也囊括入内,是一大成就。赵洪恩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论》教材能开辟专栏撰写本土传统文化情况,为一大创举。可惜该书于2003年出版,在其身后陆续多部教材相继问世,跟进者却很少。

(二)文学与文化混淆

经过一番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各家教材可圈可点,只是程度深浅罢了;但问题不止于此,通观这十余部教材,能发现最大的问题是文史入传统文化的奇怪现象。诗、词、文、赋、曲均为文学领域内容,历史包括疆域变迁即疆域史都是史学领域的内容,如果把这些也算作传统文化归入其中,则文史哲三大学科门类均可以传统文化统领,传统文化的范围几乎无所不包,则《大学语文》应完全让位于传统文化——可见矛盾之突出。

(三)综述与专题失衡

浮在表面上的这些问题已很难解,深层次的问题更让人无所适从。单就这15部教材而言,仅有赵洪恩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论》将文化史与文化专题并举,其余均为细分领域的专题讲述,对于整个传统文化来龙去脉鲜有一个综合性的概说,即便有张建的《中国传统文化》、王丹与孙淑萍合著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要》涉及,也都是单个章节的论述。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乾嘉朴学、民国新学的流变,这根主线弦歌不绝,在这条长藤上串起了所有的文化专题。如果单纯以文化专题教学,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知识零碎不成体系,在接受了这些传统文化专题内容后,仍旧是一地散珠,看不到项链的精美。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专题学习过程中,也会挑肥拣瘦,只向着自己喜欢的内容求学。

三、补救与完善的对策

发现了问题,对症下药即可迎刃而解,大概有如下几类措施加以补救与完善。

(一)人有我新

传统文化教材的编写首先要考虑受众也就是学生的学力(即学习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整体学力在一定程度上不如本科生,所以将本科生使用的传统文化教材直接拿来充任高职院校学生教材不可行。有识之士一直疾呼,要求改变这类观念,同时指出现有的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材中有不少“大而空”,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我们在编写传统文化教材时,首先要立足于基础内容普及,着眼于文化常识讲解,不应该对内容讲述过于深入。现在的传统文化专题内容就在各自的专题内讲述得过深过细,学生一时难以接受消化,课程就可能流于形式。其次要杜绝“大而空”,常识性讲解、基础内容普及不是百度百科,而要在常识的基础上延伸,能将学生往文化专题上指引,让学生在课后有兴趣探索更精妙的专题领域。张建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做得很好,采用“知识连接”模块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如果学生觉得教材内容都是百度而来的话,他们只会觉得有手机与网络就够了,老师和教材以及课堂都是多余的。因此我们在编写传统文化教材时,一定要注意避免此类形式主义。

(二)通、专结合

“传统文化教材的编写应优先满足于连贯性、系统性的传统文化学习”[26],然后才是文化专题学习。我们在编写传统文化教材时,不应该一仍其旧,采用专题形式,而是要编写一套能反映整个传统文化流变的文化史,让学生能整体上认识传统文化;不致于陷入零碎的专题中,盲人摸象,不得要领。待学生具备了整体感后,再进入专题学习。这也要求我们的传统文化教材有上下两套,第一套是通才教育,以文化史为内容;第二套是专才教育,以传统文化的各个专题为对象。此外,对于文化史的通才教育,应该采取必修方式,全校学生都要认真学习;专题学习则针对不同的专业有针对性地选讲,可以采取选修形式。传统文化教材的专题内容可以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重点突出相对应的专题,将专业和传统文化内容挂钩。至于设置哪些专题,这又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传统文化涵盖诸多方面,专题设置也应本着求全的原则尽可能多地囊括所有传统文化内容。赵洪恩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论》在这方面着墨甚多,我们可以参阅。

(三)地方特色

传统文化教材的编写完全可以利用地区优势,将地方文化作为一个专题编写讲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主动思索所学专业如何与本地对接,当然这个本地区域不宜太小。如果要照顾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高职生,那么赵洪恩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一书最宜使用。

四、余论

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任重道远,中国大陆在此前几十年中走了很多弯路;现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又有走偏的势头——反观中国台湾的高职院校,他们在传统文化这块坚守至今,成效显著。我们完全可以在借鉴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有的放矢,匡正大陆的传统文化教育。

学生如果不受传统文化熏陶,做出来的产品不但意境全无,匠气十足,而且陷入模仿复制的怪圈,与创新精神背道而驰,最终得不偿失——传统文化教育在更注重工学结合,期待培养大国工匠的高职教育中地位重要,教材编写亦须更为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陈卫平.“国学热”与当代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J].学术界,2007(6):109.

[2]熊子龙.大学人文选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3]赵元,张莉.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教程[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4.

[4]王文俊,王晓波,陈令霞.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涂登宏.大學生人文知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宋元林.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

[7]崔金赋,冯志宏.中国传统文化核心思想与高职院校文化校园建设[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8]李淑贞.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教程[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9]祝西莹.中西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10]陶铁胜,张桂宾.中国传统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11]赵洪恩.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修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2]沈瑞云.中国传统文化十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13]张建.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14]张景华.中国文化概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5]王丹,孙淑萍.中国传统文化概要[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

[16]朱恩义,秦其良.中国传统文化[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

[17]安凤琴,李国新.中国传统与地域文化[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1.

[18]曲士英,王国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19]陆蕾.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中传承与发展研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3.

[20]潘莉莉.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1]王霁.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22]张芹玲.新编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3]黎光,赵冬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24]赵一兵,王晓惠,殷向飞.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25]刘向红,英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读本[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6.

[26]王茜.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构建问题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4(1):27.

责任编辑 韩云鹏

作者:朱明辉

中医本科生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篇3:

应用型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摘 要] 当前,培养应用型中药学专业人才成为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主要人才培养目标。基于目前中药学专业培养方案,围绕教学改革、行业需求及弘扬中医药文化三个方面,对应用型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为中药学专业教育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中药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当前,应用型中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尤其是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中药学专业人才。同时,我國传统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着科学新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构建应用型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目前中药学专业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如何培养出具有传统中医药文化、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高的应用型中药学专业人才呢?为此我们开展了构建应用型中药学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一、中医药文化的继承

培养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文化情怀,激发学生对中医药的热情。

(一)课程设置

在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中,添加了中医药文化教育栏目。课程的建设宗旨是学生中医药文化需求,以激发学生对中医药的热情为突破口,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教育资源体系,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传承中国文化遗产的文化战略。

(二)网络中医药文化教育资源库构建

利用现代的教育网络平台,构建中医药文化教育体验库。采用图片和视频等多种方式,对国医大师、针灸推拿、本草纲目、方剂探秘、中药识别、中医故事、养生调护、正确用药、中药制剂、走进传统中药企业等项目的介绍。

(三)中医药文化基地的建立

中医药博物馆的建设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主要基地,同时也是中医中药教学与研究的资源和社会科普教育的资源。对于大多数中医药院校,通常建设有模拟医院、中药标本馆、模拟药房、药苑(药用植物园)、野外采药等项目,支撑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四)中医药文化节的举办

对于中医药院校,定期举办“中医药文化节”能够贴近学生的“节日”需求和大学生的活动需要。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基础,既满足专业培养体系对知识点的要求,同时使学生直接享受“过节”带来的文化喜悦。

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建立创新能力的培养制度

在中药学专业学生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中医药传统师承教育带入现代院校教育之中,积极推行“师承教育”——本科生导师制:一名教师指导若干本科生,通过因材施教,对学生在思想品德、专业学习、科研实践、身体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给予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学生从入学开始可以跟随导师进行科学研究,熟悉科研思路、进入科研团队。

(二)“朋辈教育”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体系

以“朋辈教育”为桥梁,构建“教育教学—科研开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为应用型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锦上添花。在研究生中遴选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认真负责的高年级学生作为本科生的科研导师,即研究生科研助理。指导本科生阅读科研书籍、听取学术报告、参与科研实验、指导实验操作等,实施“朋辈教育”。在研究生的协助指导下,本科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性的科学研究。

(三)设立各种级别挑战杯、大学生创新性实践训练计划项目

设立具有创新性的科技项目是加快本科生熟悉科研思路、进入科研团队的有力保障。完成创新性实践训练计划项目,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以“实践引导下的中药学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结合人才培养实际,将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提高实践应用能力,满足社会、行业需求

针对中药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需求,通过所建立的校内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在校内解决中药行业生产实际问题。加强校企联合与产学研基地建设,搭建以校内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综合运用毕业实习基地及学校广泛的中药类合作企业的实践教学资源,聘请企业及实习基地的相关人员参与专业实践教学,通过企业师资来校授课或学生到企业实习等方式,充分发挥企业导师行业实践经验多的特点,使学生充分接触中药行业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題的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适应当前中医药发展的应用型中药学专业人才,不仅以中医药文化为切入点,结合校内校外实训基地,还应不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系统构建应用型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社会和行业需求为导向,依托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和品牌专业建设,构建校企共同育人的平台,为中药行业的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不断完善和发展中药学专业优质资源建设、科研创新与发展,加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一体化,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孟宪生,包永睿,郭小瑞,等.在研究生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双向教学模式的探索[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1):270.

[2]徐伟,林津晶,褚克丹,等.基于教育生态学的中药学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药学教育,2015,31(6):31-34.

作者:周婧 卞雅琼 李玥 张丽 吴启南

上一篇:高职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论文下一篇:初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