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学科建设论文

2022-04-18

摘要:新时代大健康背景下高等护理教育要以培养优质的应用型护理人才为目标,树立大健康理念,将中医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渗于护理人才培养,构建“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基础、社会服务是任务、传承创新是动力、国际交流是主题”的“职能融合、五位一体”的培养模式,适应新时代护理学学科建设的发展要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医文化学科建设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中医文化学科建设论文 篇1:

回归中医的原创之思

摘要:作为对中医学进行通观的学科,中医哲学的学科建设问题应当提上议事日程,而不断追问“中医何以能自立”这个问题不仅能促进中医原创思维的“活态”化,使中医回归原创之思,而且能促进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哲学的一体化建设。

关键词:中医学;中国哲学;中医基础理论;原创思维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08.002

中医学性质是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问题。所谓复杂,是因为在当下语境中,任何一种界说都会引起争论。认为中医是科学则稍显不足,认为是文化又略为宽泛,认为具有双重属性,则实践上又难以落实,不免有偏废之弊。而且受历史和现实多重因素的影响,对中医学的认知又形成了众多“亚文化圈”,但彼此很难往来,沟通不充分,因此迫切需要找到进一步凝聚共识的道路。而所谓简单,则是因为中医学本有其一贯之道,溯流而上,可直达其“活水源头”。只是因有上述“复杂”在,“简单”遂不简单。为使“简单”复为“简单”,学术界同仁诉诸理性,倡议发展中医哲学。因此,中医哲学的学科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实际上,中医学界一直很注重中医自身的哲学特质,且常援各种哲学以为说。但以往的哲学活动毕竟没有促进中医的实质性发展,究其原因,在于哲学理论与中医理论的不相应。因此,中医哲学的学科建设应当首先解决与中医理论的相应问题,然后才能发挥其建设性功能。

1 中国哲学与中医哲学

2006年,中国哲学史学会支持成立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标志着作为中国哲学有机组成部分的中医哲

学开始受到正视和重视。在2007年1月举行的成立大会上,罗希文教授被推选为首任会长,任继愈、方克立、楼宇烈、刘长林、周桂钿等老一辈中国哲学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指出了研究中医哲学的重大价值和意义,不仅一致认同罗希文会长将中医学与儒、道、释同等看待的思想,而且提出了“中医理论研究要跟得上国力发展”(任继愈)、“中医哲学研究的时代使命”(方克立)、“唤醒‘自然合理’的中国文化主体意识”(楼宇烈)等重大命题[1]。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中华医藏》的编纂进程已经启动,而中医学的性质问题则尚无定论。可以说,给中医学定性应当是中医哲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作为中医古籍的集成性著作,《中华医藏》的编纂不收录容易引起争论的近现代著作,只收录民国之前的中医药著作,为定性问题做了原则上的说明。这样做的核心精神是尊重中医学的“原创性”,用具体的原始文献文本说话,在未有定论的情况下避免因解释不当所带来的瑕疵。其实,上述做法也具有启示性,即直接学习原典原著能够有助于真切体会中医的原始精神,即便不能更准确地表达出来,也不至于发生太大偏离。可是,这样做还是具有“保守”色彩,也可能不太适应“对话”的需要。因此,为了有助于时下更好理解、把握和应用中医精神,并使之更好地“活”在当代世界,还是需要给中医学一个说法或一个入手处。这也就自然落在中医哲学身上。

在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之初,学术界已经意识到开展中医哲学研究同样面临着“复杂”和“简单”之惑,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成熟的哲学成果和研究经验可以借鉴,因此“中医哲学”必须白手起家。因为在现当代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过程中,“中国哲学”是在参照“哲学”暨“西方哲学”体系与观念的前提下建构的,其诸多原创性的著作则作为“史料”而被重新解读。随着时代变化和思想发展,上述做法的不足之处已引起学界反思,认为中国思想与文化的精神及其自身特点很难“简单化”,哲学研究的抽绎并没有为中国文化和科学的发展提供根本性的助力。因此,为了“去敝”,部分学者尝试重提“国学”概念以复现其完整性。但是,“国学”也很复杂,不仅有经、史、子、集之别,也有儒、释、道、医等具体内容,况且一些学者仿科学与人文不同之例,把“国学”中科技性特别强的部分称为“自然国学”,其中就包括中医。中医学也被称为“国医”,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用现代眼光来看就兼具科技性与人文性。对于哲学研究而言,中医学的上述性质也是一个新课题,但仅参照以往“简单化”的研究并无助于实现其沟通科技与人文的“时代使命”。由此来看,研究中医哲学不能再“分而治之”,应当通过对“医”之为“医”的哲学审视,从中开辟中国哲学研究的新视域,开启中国文化的新精神。这不仅是中医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代和未来世界发展的需要。

2 中医之为“中医”

在中医学的原创时期及其以后的发展历史上,虽然也存在若干理论上的重大争论,但争论的前提是为了明理,而不是从整体上否定其合理性的存在。及至进入民国时期,中医一变而成为“大是大非”,至今也无根本性改变。概而言之,所“是”所“非”的标准其实是一个哲学问题,即中医是否有可通之理。近年来,国医大师陆广莘先生曾屡次痛陈“中医无可通之理”之失,认为以西方科学为标准并不足以认识中医的“生生之理”。顾植山教授也指出,近代以来的深通中国传统文化者也未必能及于中医。他认为,“读文史书时要摆正与中医经典的位置,分清主客关系,避免出奴入主。对中医来说,《黄帝内经》是主,文史书是‘他山之石’,不要轻易用某些文史书的观点去乱解《黄帝内经》。有时《黄帝内经》的讲法与其他文史书不一样,本来《黄帝内经》的观点是正确的,而有些文史书错了,可以通过《黄帝内经》去纠正其他书的错误,例如对‘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理解,《淮南子》的地理说就有问题。现在中医教科书反而引《淮南子》的错误讲法来注释《黄帝内经》,‘以讹校正’就不可取了[2]。”事实上,曾任清华大学国学院导师的陈寅恪先生和梁启超先生皆不以中医为然,与中医“失之交臂”。不过也应看到,陈、梁二先生关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发展的见解还是极具启示性,而一旦补之以中医,那么“真理与方法”一应俱在,“历史悬解”将豁然开朗。上述事实也说明,要在“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时期寻找中国文化的创新之路殊非易事,应当首先确立中医学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立和主体地位,而中医哲学的时代使命就是要揭示中医之为“中医”的理据。此理一旦彰明,意味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医学时代。

为了能够进入中医的“历史世界”,开启新的“未来世界”,我们有必要转换思考方式,将问题从质疑性的“是否有可通之理”变为自明性的“中医何以能自立”。我们看到,当今世界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旧问题是中医处在即便有理也不被理解和承认的时代下而提出的,所以虽然“传统”仍在,但其“精神”并不被尊重,“有理”也被看作“无理”。相反,新问题是在文化多样性时代下浮现和提出的,其前提是首先承认中医作为医学,应当自始至终具有自己的特性及其存在的价值,不仅儒、释、道等传统文化难以代替,“现代医学”和“科学”等也无法代替。如今我们在实践上已经观察到中医的“不可替代性”,确确实实,真真切切,并且由此而赢得越来越多的尊敬。这种尊敬来自于中医自身的魅力和特性,不假外求。同样,中医哲学体系的建构亦需直接从中医自身出发即可,不必像以前那样需要东借西借,以至于借得太多,反而失去了自己,看起来似乎讲得很清楚,实际上于事无补。

总之,近现代的中医学一直是借力发展,其结果导致中医越来越复杂,失去了自己的“简易”之质。作为对中医学进行通观的学科,中医哲学研究也需反其道而行之,通过“损之又损”,找到中医之为“中医”的“原创”特质,即“原创性”。故概而言之,中医哲学也就是研究中医原创性的学科,并从原创性中开启中医独立存在的价值。如果不能从原创性出发并以此立基,那么再多的阐释也只是“浮光泡影”,对中医并无太大增益。

3 回归原创之思

2010年以来,中医原创思维进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范畴,中医哲学与中医理论的密切关系进一步凸显。但在对中医原创思维的研究和探讨过程中,笔者发现,为了更准确地总结“象思维”等中医原创思维的特征、规律及其表现方式,必须首先保证研究者的思维是“原创”的;否则,有关研究又将会处于“拖泥带水”的“非原创状态”。由此可见,对于中医理论和中医哲学研究而言,最重要而关键的是保持研究者的思维处于“原创状态”。有此状态则中医理论处于“活态”,反之则转为“隐态”,甚至“僵态”。

回顾和总结以往的中医研究,可以发现其中存在一个共同点,即通过对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全面考察,我们看到了它的系统性及其基于自身文化内涵的特殊性,基本上指出了中医是什么,给出了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在内的各个具体学科的基本内容。尽管取得了上述成绩,但亮色不太显著。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就在于未回答中医其所以然。也就是说,由于没有深入开展中医哲学研究,寻找奠定其自主发展的哲学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中医学自立的理据,迄今中医研究的诸多成绩竟然令人产生不踏实之感,造成事实上的信心不足。正是由于信心不足,中医界表现得特别谦虚,以至于“兼容并蓄”,直至失去了原则性的分界线,讲不清楚中医学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其他门类及西方学术之间的异同,使主观上的“和而不同”变成了客观上的“同则不继”。因此,为了防止“迷而忘返”,我们需要深入研究中医原创思维。而为了促进中医原创思维研究,应当向前更进一步,首先回归中医的原创之思,而不断追问“中医何以能自立”则是开启原创之思的关键。只是这样一问,我们恍然发现,中医基础理论就一变而为中医哲学,反之亦然,二者竟然难分难辨。这样的一体化联系,恰恰是中医学的魅力之所在。

对个人来说,只有在精神层面上才有“迷”与“觉”之事。对中医学来说,只有同样在中医精神上立论,中医哲学才能起到破迷开悟的作用。从字面意义上看,“中医何以能自立”也需要精神的参与才有“自立”之理存在。平时人们尚言精神,但大多是虚论,因一旦遇到实际问题,能够从精神缺失方面寻找解决之道的并不多见。如今我们需要为中医学定性,需要阐释其原创性,需要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在提升,需要通过中医哲学开启中国文化的新精神,如果本身就忽略了“精神”的特性,那么“原创”何来?如果“原创”没有来路,那么又何以“回归原创之思”?既然难言“回归”,那么又何以“开辟新的原创之路”?由此来看,应当有必要深入研究中医“传统”的精神内涵,从中发现其自立之理。一旦领悟到其自立之理本来自足,中医原创思维研究则将进入“忘象”与“忘言”的新境界。

4 结语

随着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中医学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并亟待实现从“借力”向“原创”发展的转型。在此过程中,中医哲学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借助思想的原创之力开辟新的原创之路。中医理论本来不应当局限于中医界,而其能否走出旧思维的限定,端赖我们是否具有原创之思,使思维处于“活态”。

参考文献:

[1] 张超中.中医哲学的时代使命[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15.

[2] 顾植山.中医之魂在《黄帝内经》中[N].中国中医药报,2013-09-11(3).

作者:张超中

中医文化学科建设论文 篇2:

大健康背景下中医优秀传统文化融渗护理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践

摘  要:新时代大健康背景下高等护理教育要以培养优质的应用型护理人才为目标,树立大健康理念,将中医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渗于护理人才培养,构建“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基础、社会服务是任务、传承创新是动力、国际交流是主题”的“职能融合、五位一体”的培养模式,适应新时代护理学学科建设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大健康;中医文化;护理;人才培养

高等中醫药院校的护理教育承载着弘扬优秀中医传统文化和培养实用型、复合型护理人才的重任。我们以“应用型中医护理人才”为培养目标,研究和探索将中医传统文化融渗于护理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培养适应新时代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护理人才,提升高等中医护理教育的质量。

一、新时代护理人才的培养必须树立大健康理念

21世纪是人类追求健康和持续发展的世纪,广大人民群众对促进健康和保持健康的愿望日益迫切。大健康理念就是根据新时代发展、社会需求、疾病谱的变化,提出的一种全局性的理念。大健康追求的不仅是个体的生理健康,更追求自身心理健康以及社会、环境、道德等各方面的完全健康。大健康理念不仅强调是“治病”,更是强调“治未病”和“维护健康”。当前,中国进入快速变革的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自然也需要跟随时代发展的变化而进行调整。新时代护理人才的培养必须建立起健康的社会观、疾病观、人文观,构建大健康的理念,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为中心,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和整个社会,才能促进健康中国的形成和发展。树立大健康理念,不但体现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更体现了新时代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

二、大健康背景下护理人才的培养必须融渗中医优秀传统文化

中医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与医学相关的内容,通俗来讲,就是中医行业所呈现出的行为规范、思想观念以及人文习惯。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不息的精神财富。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整体理念,体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中医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并且中医文化区别于西医文化,对疾病的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纵观我国古代医家的人文精神,有以仁善为先,怀揣恻隐之心认为医乃仁术之情怀;有不分贵贱与贫富,普济众生之气度;有以兼容为怀,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之雅量,有洋为中用、衷中参西之胸怀;有以博极医源为创新之源,探赜索隐、与时偕进之志向。这些中医传统文化融渗高校的护理人才培养,既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促进了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同时还促进护理人员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积极主动的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

大健康强调的是全局性的理念,与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不谋而合。在中医优秀传统文化指导下,护理人员可以运用辩证施膳、生活起居指导、养生保健、疾病预防、情志调护、体质辨识等中医知识和技术来维护和促进人们的健康。对护理学生来说,也能使其具备更加全面的知识和技能,更快更好地适应于将来的职业岗位。所以,在护理人才的培养中融渗中医传统文化是必行及可行的。

三、中医优秀传统文化融渗护理人才培养是新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一直是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高等中医药院校重要的一个使命就是为社会培养健康服务人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的通知里明确提出,将大力开展中医药特色助力全民健康水平提升。在此大健康背景下,护理人才的培养必须融渗中医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既要让其发挥大健康产业的医疗作用,也要做好大健康文化传播传承发扬的非医疗贡献。

(一)中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需要

我们在对我校2018级护理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到,73%的学生都认为学习中医传统优秀文化非常有必要,且对学习和生活以及将来的职业都有帮助,影响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中医理论水平(88.52%)、健康信念与行为(78.69%)、日常行为(60.11%)。但有56%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中医传统优秀文化了解较少。认为对自身的学习和生活有帮助的中医传统优秀文化内涵排名前三的内容分别是以养为主、治在病先等中医养生观(85.79%);大医精诚、医乃仁术等医学道德(81.97%);阴阳理论、五行辩证观等中医思维(75.41%)。这些数据表明我们现在在护理人才的培养中对中医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传承仍然不足,对学生的需求、健康社会的需求还不能很好地满足。

中医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对现代社会都有意义的价值观和高尚的人格精神,如“大医精诚”,要求医务工作者在行医的过程中要秉承“精”“诚”二字,就是要求大家在追求技术精湛以胜任“至精至微之事”的同时,也不能忘了需真诚待人并竭诚为病人服务;“仁爱救人”则强调医务人员必须有仁爱之心,悲悯之情,才能更好地運用精湛技术治病救人。

(二)护理学自身科学发展的需要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中指

出,大力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需注重护理实践技能能力的提高;要增强人文关怀意识;要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目前大健康背景下中医优秀传统文化融渗护理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践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专业和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精通中医传统文化的护理教育师资力量较薄弱[1];中医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渗护理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不够多;融渗的教学和评价方式与临床结合不紧密;护理人员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养生指导和中医技术的运用[2];学生未能很好地形成中医辩证施护的思维。也未能将中西医知识融合运用[3]。

中医传统文化中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中医优秀传统文化融渗入护理人才的培养,要求护理人员尊重人的价值和主体精神,在注重以人为中心的同时,以中医道德修养启迪自己、武装自己,升华自身的思想,这与护理人员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是相吻合的,也很好地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和护理的专业素质。

四、构建“职能融合、五位一体”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五大职能。在大健康背景下,中医优秀传统文化融渗护理人才培养必须构建“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基础、社会服务是任务、传承创新是动力、国际交流是主题”的“职能融合、五位一体”的模式,适应新时代护理学学科建设的发展要求。

一个行业及学科要持续发展必须首先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如此。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教育过程,既面临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还要考虑自身的特点。只有抓好顶层设计,从宏观上把握趋势,从根本上找准症结,从整体上明确对策,才能架起从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的桥梁[4]。因此顶层设计对培养护理人才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将影响着高校护理专业未来的发展。

(一)人才培养是核心

1. 提升教师的中医文化素养,弘扬师德正气

教师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中医传统文化素养是顺利进行中医文化融渗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教师要加强对“仁和精诚”等中医道德观的理解及思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弘扬自身的师德正气,才能对学生起到育德树人的作用。

在良好师德的基础上,强化专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医传统优秀文化和专业课渗透融合的意识,将中医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医德教育、哲学思想及养生观等优秀的内容与专业课有机结合,完善课程培养体系,突出中医护理特色,促进学生学习和理解中医传统文化。

学校可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各种中医文化活动、鼓励教师自行学习中医经典古籍和优秀人物传记故事等,并将这些内容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中医优秀文化渗透给学生。通过起草中医护理案例、谋划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手段、发挥学生主导、课内课外互补等方法,多渠道、多方位地将中医文化与专业课程教学融合,综合运用护理综合实训、课堂案例讨论、查阅文献、见习访谈、第二课堂活动等教学环节和教学载体,打造“听(案例)、看(视频)、说(故事)、演(情景)、议(心得)、评(典范)”六位一体具有浓郁中医传统优秀文化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共同营造一个中医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

2. 强化学生德育教育、促进中医文化认同感

在护理人才培养中融渗中医传统文化,可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借鉴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充分发挥“三全育人”的机制作用,依托专业课程、思政课、第二课堂及主题班会等形式,将中医传统优秀文化与护理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指导学生开展以“医乃仁术”“仁和精诚”等中医医德为主题的班会,通过经典阅读及书写心得等活动,加强学生的道德素养。中医文化中“德”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决定了个体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医疗行业关乎我们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所以良好医德的养成是非常关键的。还可以在思政课等课程里融入中医传统文化的故事,结合中医道德观,分析及思考相关人物和事件。在专业课程的案例讨论、情景演示、实训实践课上,让学生充分体验仁爱护理、心理护理、人文护理的魅力及力量,使其能更好地理解护理的内涵,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除了强化学生的德育教育外,培养他们对中医文化的认同感也非常重要。文化认同教育是传承中医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文化认同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中医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只有对中医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才会有助于践行和弘扬,带动周围的人积极投入到弘扬中医传统文化的进程中[5]。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喜欢中医、运用中医,通过自身的感悟和体验,建立中医的思维。现阶段国家大力强调中医文化和人才教育,并出台相关的政策支持,各医学院校应以此为契机,构建“培养大健康人才”格局,多渠道全方位加强这两方面的教育,促进二者的融合,引导学生从认知中医传统文化到自觉甄别、理解、认同中医传统文化,切实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二)科学研究是基础

强调中医的“治未病”理论,研究中医传统优秀文化与护理人才培养有机相结合的思路和方法,在护理学相关教材中多引用中医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未病先防”的思维;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课堂教学、第二课堂、临床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由“从疾病为中心”转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思想,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到中医“治未病”思想所蕴涵的健康哲理[6]。

鼓励学生及教师开展中医传统优秀文化于护理理论及实践的科研活动,让护理学生在中医文化科研创新过程中,充分体验中医文化的魅力与活力,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对中医文化的信心和兴趣,从心里激发学生学习运用和傳承发扬中医文化的理念和信念。

(三)社会服务是任务

要向社会弘扬中医文化精神,其中传播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中医药高校的师生队伍服务于社区。通过开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工作,师生们的中医素养都可以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提升和锻炼。

通过打造“听(案例)、看(视频)、说(故事)、演(情景)、议(心得)、评(典范)” 主动学习、自我实践的立体实践模式,以公益性社团为平台,从学生的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健康信念教育多方入手,让学生积极参与中医传统优秀文化进家庭、社区、进学校等活动。特别是实现礼仪廉耻、礼让宽容、伸张正义等道德规范的生活化,中医药健康知识的普及等,提高中医优秀传统文化进公众的频率、加强与公众的互动、最后融合公众生活,促使学生成为中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传播者。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文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中医风范,在实践活动中感悟中医文化的精神底蕴及文化魅力,将有助于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5]。开展各种中医药健康养生实践活动的第二课堂活动后,能使学生达到提高自身中医素养、提升职业道德品质和促进健康观念与行为的目的。

(四)传承创新是动力

中医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工作是一项关系到中医命运的长期系统工程,是当前中医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7]。按照中医“探赜索隐”的内涵,做好对中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规划和设计。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按照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规范,认真做好典籍的整理和创新性的运用。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融入民主精神、竞争精神、法治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新理念,赋予中医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内涵和新的生命力,进一步感受中医文化的魅力,激发为中医文化事业奋斗终生的理念和信念。

(五)国际交流是主题

利用“一带一路”的良好契机,秉承中医“衷中参西”之胸怀,不断提高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地位,实现中医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化;推动中医文化国际化,必须要以中华文化为基础,构建文化、教育、医学“三位一体”的国际化模式;搭建“互联网+中医文化”模式,拓展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范围;充分运用护理学生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通过学术会议、交换生项目等进行交流,对外讲好中医故事,让学生成为中医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者。

五、结束语

在新时代大健康的背景下,将中医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渗护理人才培养,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理念,符合对复合型护理人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事”的时代要求。学生能更好地感悟到精辟、独特、具有深厚的中医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对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参考文献:

[1]郭红,李艳琳,韩丽莎.对我国中医高等护理教育的SWOT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2):87-89.

[2]袁小红.中医养生健康教育在中医医院开展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2011,25(4):963-965.

[3]朱蓝玉,隋琬婷,刘兴山.多元文化视阈下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5):939-941.

[4]方晓珍.高校“立德树人”的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6):94-98.

[5]张季芳,吴楠.发展中医文化视角下的高校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路径研究[J].中国培训,2017,6(14):274.

[6]罗飞霞.中医“治未病”思想与高校健康教育[J].学习月刊,2011,2(476):109-110.

[7]陶莹.一种新型教学形式——中医护理工作室的构建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3.

作者:覃勤 李月发 马秋平

中医文化学科建设论文 篇3:

中医院校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医文化传播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渐加深,我国中医院校也开始开设了相应的汉语国际教育课程,重点关注中国中医文化传播与学校教学的有机结合,并希望通过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中医文化在国际范围内的弘扬和发展。本文从当前我国中医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医文化传播存在的弊端入手,探究了将中医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医文化传播相结合的发展策略,希望能为中医文化的世界性传播和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中医院校 汉语国际教育 文化传播

【基金项目】云南中医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重点学科建设资助。

现阶段,我国中医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与其他专业的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相比,虽然起步时间较晚,但是具备鲜明的个性特征,实际生存发展空间相对较为广泛,对中医文化的国际性传播与学科本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从中医院校汉语国际教育的实际发展看,其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问题,对中医文化的国际传播产生了相应的负面影响。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和中医教育机构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中医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加以改革,为中医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播创造条件。

一、中医院校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瓶颈

中医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在设立之初就得到了高度重视,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对其进一步发展造成了相应的限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教育无法顺利凸显自身特色

对我国现代社会的中医汉语国际教育来说,自身特色凸显障碍已经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我国绝大多数中医院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并不注重对自身教育特色的挖掘,与其他专业的汉语国际教育存在的差异较小,对其深化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1]。

(二)师资水平偏低

现阶段,我国中医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与其他专业的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相比,虽然起步时间较晚,但是具备鲜明的个性特征,实际生存发展空间相对较为广泛,对中医文化的国际性传播与学科本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从中医院校汉语国际教育的实际发展看,其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问题,对中医文化的国际传播产生了相应的负面影响。

(三)教育学制过于单一片面

一般情况下,中医院校在开展汉语国际教育时,不仅没有设定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也没有探索出相对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在学制设定时更是严重忽略了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学制单一片面,无法满足众多留学生具有差异性的学习需求。

(四)课堂教学实践没有兼顾留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

由于中医院校汉语国际专业留学生的生源构成相对复杂,学生知识结构、自身汉语水平受其生活经验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为教学实践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下,中医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很难同时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教学目标的实现产生一定影响[2]。

(五)汉语国际教育学习周期较短

在常规模式下,中医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周期通常是一年,所以课程安排上相对紧凑,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医和汉语基础性较差的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难度[3]。同时,在较短的学习周期内,汉语国际教育对中医传统文化的教学有所忽略,以至于留学生在进行汉语或中医专业知识学习时缺乏一定的文化基础,最终导致留学生对中医文化的学习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失去了原有的教育意义。

二、目前我国中医文化传播困境

(一)假中医现象频发和真中医失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大众对养生保健事业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强,一些假中医以宣传中医文化以及养生保健的名义到处欺骗无知的消费者,对中医社会和国际形象产生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中医领域的权威人士却在关键时刻产生了集体失语现象,不愿意参与到中医文化的正面传播推广事业中,对中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产生着一定的制约[4]。

(二)传播策略弱化

现阶段,我国中医事业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对重要矛盾:即过分强调中医文化传播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对中医文化产博策略的探索。中医文化传播的策略、手段和运行机制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限制了中医文化传播的进一步发展。

(三)政府中医扶持政策扶持不足

在国家中医扶持政策上,虽然已经表现出了对中医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高度重视,但是扶助力度以及资金投入方面还有所缺失,直接导致中医文化传播的后备力量不足,无法得到主流媒体传播形式的认可和青睐[5]。

(四)中医文化的神秘化和大众化同时发展,制约了中医文化的传播

中医文化自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再加上宣传上的障碍,直接导致我国社会大众对中医文化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矛盾性。一方面,大多数社会成员对中医文化具备较为基本的认识,非常愿意接受相应的中医保健治疗。但是另一方面,在中医文化的深层次研究上,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医文化过于神秘,带有明显的神话性质,不具备科学性,不能够作为治病保健的主要手段。

(五)国内中医文化冷发展现象

现阶段,我国中医文化已经在国际社会上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社会群众的喜爱。但是中医文化在国内的进一步发展却产生了一定的困境,国内中医使用群体相对固定,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医文化的传播基础,也对其公众认同的合法性建设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三、中医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医文化传播相结合发展策略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医汉语国际教育课程教学结构

中医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一般周期性较短,更加侧重对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强调对学生语言基础能力的训练。为此,中医院校必须合理调整中医专业和汉语专业的课程配比,最大限度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从中医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可以看出,不同层次和阶段的留学生对中医文化的学习需求以及学习期望值有着明显的差异[6]。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往往更加关注汉语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在初级阶段以学生而对于中高级阶段的留学生来说,在课程设置中则应该以中医文化教学为主,将汉语专业教学穿插于中医文化教学之中,在保证中医专业教育的同时,适当开展传统文化概论、医古文等方面的文化教育课程,促进中医文化传播事业的发展。

(二)科学调整中医汉语国际专业的教育计划

我国政府在汉语国际教育方面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指出应该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与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并且可以胜任多种学习发展任务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专业人才。由此可见,汉语国际教育应该将学生第二语言技能的提升以及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教学重点。鉴于此,中医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应该重点突出中医文化教学的个性特征,在保证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中医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能力,为学生对中医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打下基础[7]。所以在教学计划的设置中,中医院校应该增加中医文化教育以及学生跨文化交际教育的课程设置比例,重点关注汉语专业与中医文化专业在教学中的交叉点,提升教学计划设置的科学合理性。此外,在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研究中,也应该注意表现汉语专业和中医专业知识的相互渗透,在充分调动教育资源的同时,为中医文化传播培养具备较高素质的知识复合型人才,促进中医文化传播的进一步发展。

(三)在中医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中开展双语和多语教学

在中医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中开展双语和多语教学,促进中医文化教育与文化传播的进一步发展,是中医领域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在中医文化传播的实践发展过程中,应该紧紧跟随国际文化发展的时代潮流,积极推进双语和多语教学的进程,真正实现在学校教育中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8]。首先,中医院校双语或多语教学的教师,必须在逐渐学习和发展中具备双语或多语教学的高素质执教能力,具备一定的海外教学经验,中医专业的知识储备也因该相对较高,为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和中医文化传播事业的发挥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中医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也应该自觉加强对多种语言文化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多种交际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为中医文化传播事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储备。

四、结语

中医院校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医文化的传播是一项值得重点研究的内容,本文结合当前我国中医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瓶颈以及中医文化传播的困境,对中医院校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以及中医文化传播策略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希望能够对我国中医文化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参考文献:

[1]周延松.中医孔子学院的语言文化传播及其模式构建[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11):1241-1242,1260.

[2]王艳娣,邹锐.中医药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J].语文学刊,2013(10):79-80.

[3]孙迪,郭力铭.浅谈中医汉语的教学需求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20):157-157,158.

[4]张洪雷,张宗明.中医孔子学院视角下的中医药文化传播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3):178-180.

[5]邰东梅.探索中医专业留学生汉语教学的新模式[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6):509-509.

[6]行玉华.对外汉语之中医汉语词汇教学方法略论[J].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2(2):109-110.

[7]周延松,姚力峰,金瑛等.中医院校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结构刍议[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1):1439-1441.

[8]魏一苇,何清湖,陈小平等.试论中医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3):98-101.

作者:黄兴亚 孙永林 周青

上一篇:软基处理水利工程论文下一篇:网络课程药物化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