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性审美主义中艺术设计论文

2022-04-28

[摘要]“人化”理念要求从人本主义思想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上把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内涵,主要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三个方面关系的合理解决。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要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三个方面展开工作视角,由此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路,包括在教育实施中对全员的组织、计划、协调以及教育内容上的分层实施等工作措施。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神性审美主义中艺术设计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神性审美主义中艺术设计论文 篇1:

论宗教与艺术神秘主义面纱下的精神体悟

摘要作为支撑人类文明的两个重要维度,宗教与艺术的关联绝非表面和若即若离。宗教具有完整的神秘主义体系,而作为人类思想领域的奇葩,艺术亦始终植根于神秘主义的文化土壤上。在神秘主义面纱笼罩下,宗教与艺术在思辨观、时空观、风格观等诸多层面迸擦出璀璨的精神火花。因此无论从宗教角度来研究艺术,还是从艺术的视野来审视宗教,都是一种别有意味的理论选择。

关键词:宗教 艺术 神秘主义 精神体悟

一 宗教与艺术的关联概述

宗教与艺术的关联之密切、复杂和多元是毋庸质疑的,千百年来两者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和互为表里。从发生学上来说,宗教与艺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内在渊源,在人类文化的童年时期,宗教与艺术就混生于巫术活动与神话传说之中,原始宗教就是典型的“膜拜艺术”,而原始艺术则是“原始崇拜”的衍生物。从宗教的外在形态看,各种宗教形式中无不充斥着艺术与美,宗教绘画、宗教音乐、宗教舞蹈、宗教建筑、宗教器物等,都是世界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是艺术的背景和载体,艺术是宗教的方式和手段,许多宗教经典都是以艺术形式写就的,许多艺术大师也都扮演着教徒和艺术家的双重角色。宗教与艺术既是人类可以回顾的历史,又是充满生机的当下现实,更为重要的是,它们都不约而同地指向无限希望的生命未来。鉴于此,无论从宗教角度来研究艺术,还是从艺术的视野来审视宗教,都是一种别有意味的选择。

二 神秘感与神秘主义

“神秘主义”一词是从拉丁文occultism派生而来,其基本含义指能够使人们获得更高的精神或心灵之力的各种教义和宗教仪式。神秘感是人类最深邃、最美丽的情感,正是这种独特的情感,驱动着人类不断探索人生和自然。爱因斯坦也说:“人类最美的经验是神秘感,神秘感是一切真科学与真艺术的真源泉。”宗教具有完整的神秘主义体系,包括神秘的宗教始祖、教理教义、宗教仪式和修行方法。天主耶稣、真主默罕穆德、佛祖如来、道祖太上老君等,均有神秘的身世。神秘主义的高级阶段和成熟形态是宗教神秘主义,从毕达哥拉斯到萨满教,从非洲的巫医到犹太的基督教,从印度的佛教到中国的道教,在正统的宗教仪式与信仰之外,都有着另一种的宗教神秘经验。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詹姆斯在谈到宗教神秘主义时,提出了神秘经验的4个特征:一是“难以形容”,这种神秘经验无法描述或与人分享,其本质必须直接体验;二是“理智的特质”,这种神秘经验具有深奥的知识层面;三是“无法持久”,神秘的情境会很快消失,但会留在记忆中;四是“被动性”,这种经验发生时,神秘主义者仿佛觉得自己的意志暂时中止。神秘主义是一种宇宙意识,宗教视神秘为生活事实,许多东西是不为凡夫俗子所知的,宇宙机器的某些运行方式只有上天才能掌控和理解。神秘主义的思想实质和精神价值,在于诗意性地把握世界,标举有限人生与无限宇宙诗意和谐的生命境界。现实世界本就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神秘乾坤,神秘主义直接促成了古代文学艺术的萌芽,进入文明时代以来,野蛮、狂热的巫术演变为理性的宗教,文学艺术也脱去了娱神、宣泄等实用性质,演变为审美形式,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神秘文化始终是文学艺术的土壤。”

三 神秘主义引申出的精神体悟

宗教与艺术是人类探索内心世界、寻求宇宙人生终极目标所共有的精神追求。黑格尔有言:“艺术到了最高阶段是与宗教直接相联系的”。在神秘主义面纱下,宗教与艺术在思辨观、时空观、风格观等诸多层面迸擦出璀璨的精神火花。

1 情感与审美

宗教与艺术是人类复杂的精神活动,都是借助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情感是宗教与艺术相通的内在桥梁,一个是信仰的层面,一个是审美的范畴,功能和价值不尽相同。宗教首先是对神性的体验,体验精神升华和灵魂净化的过程,弥漫着强烈的神秘主义色彩,同时也表现了对生命价值的反思及独特的审美倾向。艺术是人性的镜子,灵魂的理式赋予艺术以美,作为“一种虚构的存在”,艺术因为反映美而获得存在,它取得的理式愈多,就愈能接近美的本质。在神秘主义感召下,艺术的审美体验同样追求存在的神秘精神,并以独特的审美特色展现出神秘瑰丽的艺术世界,不论空间抑或是时间上。沃尔斯托夫的《艺术与宗教》明确指出,服务于审美沉思是艺术作品的用途之一,真正的艺术杰作更接近存在的神秘和审美的理念,往往在沉思中暗示出永恒的、神秘的、沉默的美,给人以一种不容触犯的神秘气质。神秘主义,常常以其深奥莫测、波诡云谲的面容让人们在冥冥之中感知,却又难以用理性和知识去洞悉和说明。神秘境界和神秘人物的描绘为人类打开了一个崭新而宏阔的审美空间,赋予了艺术独特的审美内涵。人类社会的复杂多样,让艺术家变得越来越广博,越来越具有暗示性和曲折性,正是艺术家在返观内心的迂回中,呈现出犹如神灵附体的精神状态,才能观照到彼岸的智慧之美。达利在创作《圣安东尼的诱惑》和《波特黎加特圣母像》时,公然承认他是在努力表现一种潜意识,描绘一种梦境的神秘体验,他把这种超乎理智之上的东西看成是艺术家所必须要捕捉的。就审美特征而言,形象越是奇谲多变,色彩越是极富幻想,越能让人感知到主客体的本质美和艺术的自觉。凡高笔下的《向日葵》,就存在着两个层面的美,一是可以感知的经验美,即画面中热情奔放的色彩,充满激情的笔触,每朵向日葵就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细碎的花瓣和葵叶则是灼人的火苗。用凡高的话说:“这是爱的最强光”。二是主体的本质之美,色彩浓烈的画布如同一扇心灵的窗户,通向凡高神秘莫测的内心世界,那离的脉搏和心跳,充满灵动、空玄的美学气质。

2 信仰与精神

在人类的精神领域,神秘感起源于原始宗教和鬼神信仰,源自远古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思索和敬畏,神秘主义的核心内容就是强调个人内在的信仰,宗教的传播更是强化了人们对世界的神秘心理和虔诚信仰。在宗教的信仰体系中,神秘主义的存在作为心灵的终极皈依,具有无限的心灵威慑力和震撼力。从某种角度上说,信仰赋予人类以精神和思想动力,科学或许能够解释自然,却无法完全解决信仰与精神的问题。神秘感是一切信仰的基础和根本,信仰是人超越自我的内在本性,艺术殿堂中也充满了虔诚的宗教信仰。上帝本身就是伟大的神秘,艺术应当渲染神秘,在历史与现实、人间与地狱、社会与自然、真实与虚幻的世界里遨游。神秘主义更多到表现为对未知世界的关注,对感性世界和心理体验的描写,这也使得艺术家更为重视直觉、表象、意绪、心理、潜意识等表现手法在作品中的运用,让神秘主义成为营造形而上的终南捷径。无论宗教还是艺术,均以形象为手段,采取精神上想象的手段进行虚构,如黑格尔在《美学》里所言:“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宗教创造神圣偶像,艺术创造艺术形象。艺术尤其是一些极富想象力表现形式的其实就是一种宗教的信仰,马克思曾指出:“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任何一种艺术的思维方式和主观想象都与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宗教分不开。换言之,一个民族的艺术一定是这个民族宗教信仰的体现。信仰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镇痛剂和美丽的精神希冀,能使人们产生一种深信不疑的敬畏感、崇拜感和信赖感。艺术家从精神上建立信仰、道德和价值的尺度,以达到心灵自由的境界。然而,艺术史上颠狂、发疯,甚至自杀的杰出艺术家亦不胜枚举,如叶赛宁、凡高、马雅可夫斯基……身为先知先觉、受难耶稣式的这样一群人,外在世界的刺激以及他们内在精神的异化,比常人要敏感得多,为此他们承载了更深重的痛苦,最终以极端的方式实现了信仰的归依。

3 浪漫与灵感

人们在宗教与艺术的世界里都能体验到别具一格的神秘美感和浪漫精神:一方面,神秘主义所蕴含的情感特征体现着浓烈的浪漫气质;另一方面,神秘主义的宇宙意识又折射出鲜明的理想。从神秘主义这一维度来研究宗教与艺术的浪漫品格及情感质地,有着特别的意义和价值。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思潮带着鲜明的宗教烙印,无论是积极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感伤情绪,还是消极浪漫主义的怀古意识、神秘气氛,本质上都有宗教的一面。海涅在论德国浪漫主义时说:“德国的浪漫主义究竟是什么呢?它不是别的,就是中世纪文艺的复活,这种文艺表现在中世纪的短歌、绘画和建筑物里,表现在艺术和生活之中。这种文艺来自基督教,它是一朵从基督的鲜血里萌生出来的苦难之花。”可见,宗教给艺术带来的是一派空灵的浪漫主义氤氲之气和一种超群的精神动力。艺术汲取了富有宗教气息的浪漫主义养分,在一片笼罩着神秘光环的艺术世界里,以宗教精神的高洁和神圣,震落世俗的尘埃,消除心灵的迷惘,最终推动艺术沿着一架冥想的阶梯,抵达一片幻化奇丽的神秘境域。宗教精神开拓了艺术的视野,丰富了艺术的表现领域,进一步开掘和深化了艺术对人类灵魂和内心情感的复杂表现。泰勒在19世纪末其著作《原始文化》中提出了著名的“万物有灵论”,说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浪漫和美感诞生的时刻,所以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西方还有一种“移情”的说法,即艺术家在创作时,要善于激发神秘体验,把感情转移到外部世界去。浪漫主义者认为“除了神秘的事物外,再没有什么美丽、动人、伟大的东西了。”

神秘主义不仅是艺术的风格,更是艺术家创作时必备的策略。创作灵感只会在冥冥中闪现,只有让主观感受与客观情境有机结合,如教徒般充满热忱的神圣情怀,将宗教精神中所蕴涵的内心体验、情感宣泄、神秘幻想、理想追求提升到艺术表达的至高境界,才能形成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创作灵感的来临,偶然之中有玄机,有如镜花水月般朦胧,潜藏在生活宁静与平和的秘境之中。

4 超越和象征

宗教与艺术都试图让精神超越物理时空的限制,追求精神的无限和永恒。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始终要面对一个深邃巨大、神秘无常的世界。古希腊德尔斐神殿里,高高地悬挂着这样一条箴言:“认识你自己”。恩格斯也深刻地指出:宗教的价值在于寻求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卢梭更指出宗教可排除心灵的焦虑、思想的不安、灵魂的骚动。先哲们揭示出人类在宗教中能够获得自我解放和生命超越的精神期许,艺术是横亘在现实与超越、感性与经验之间的一道特殊的风景。有神秘体验的艺术是超越的艺术,反映的是主、客体的本质和内在的美。审美情感和宗教体验都能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和暂时性,使生活从丑陋的物质主义中超脱出来,从而使生活升华到它本来就应该具有的真、善、美的境界之中去。伟大的艺术家往往在内心深处有一个静谧、神秘的彼岸世界。如前文所述,凡高试图在自然中寻找超自然,在事实中寻找象征,从而实现全面的自我超越。向日葵在他的眼中不是寻常的花朵,而是太阳之光,是自然中压倒一切的能量之源,表达了他对于外在世界和生命现象的情感体悟与哲理运思。有了神秘体验,艺术才能会产生超越,有了超越,艺术才能走向深刻和象征,这一点在西方经典艺术中表现得犹为明显。如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哀悼基督》,表现的是耶稣被犹太总督彼拉多抓住,钉死在十字架上,圣母马利亚抱着死去儿子的身体嚎啕痛哭。这件作品表面上是一个宗教的故事,描绘彼岸的世界,但思想内容却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映。作品中圣母的哀悼具有人间普遍的意味,基督的形象是为民请命的,这些看似朦胧的混沌,象征和暗示了艺术家对人生哲理的虔诚探求,继而构筑出一个奇妙的艺术结构。

参考文献:

[1] 唐善纯:《中国的神秘文化》,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 海涅:《论浪漫派》,张玉书选译:《海涅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4] 保罗·韦斯、冯·沃格特,何其敏、金仲译:《宗教与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简介:张海彬,男,1976—,广西桂林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教育,工作单位: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作者:张海彬

神性审美主义中艺术设计论文 篇2:

论“人化”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摘要]“人化”理念要求从人本主义思想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上把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内涵,主要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三个方面关系的合理解决。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要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三个方面展开工作视角,由此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路,包括在教育实施中对全员的组织、计划、协调以及教育内容上的分层实施等工作措施。

[关键词]以人为本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措施

[作者简介]王禹杰,吉林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吉林长春 130021)

人类教育活动经历了从神化教育、物化教育向人化教育转变的历史进程。中世纪以前,神性统治一切,表现为“崇拜的教育”。文艺复兴后,尽管破除了神性对人性的压抑,人类又把自身外化为物,教育表现为物化。近代以来,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和人性觉醒,人化教育成为必然。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众多研究者从历史、哲学、经济学等不同的视角分析了人本管理现代化发展的新特征。现代大学生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仍采取原有单一的、大规模的乃至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教育效果明显减弱,而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高等学校中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如何正确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如何从人本视角确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化教育理念的主导地位,对于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人为本”的内涵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对“以人为本”的界定,多从人本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予以理解。首先,从人类精神解放或人的精神发展过程来看,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思想发展的较高层次,主要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三个方面关系的合理解决。人本主义思想的发展经历了超越自然(神)本位、超越人伦本位和以人为本i个层次。即人类相对摆脱了自然(神)的束缚,开始看重和强调人类本身——个人相对摆脱了传统人伦文化的束缚,开始看重和强调个体的价值——个人相对摆脱了自身的束缚,注重个体的异化,最终强调一种充分发挥个人价值的“个性主义”原则。其次,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价值追求是一致的。纵观马克思主义的庞大思想体系,它构建了两个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价值目标——建立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人主要是消灭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对立,能够在生产过程中的各部门自由流动的人,它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的矛盾的完全解决。按照人本主义发展的层次,它应该属于超越自然(神)本位(解决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人伦本位(解决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之后的以人为本层次。由此可见,将“以人为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理念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视角

结合对“以人为本”内涵的科学理解,人应该从三个方面来界定: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精神的载体,是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的辩证统一。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就是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视角也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就人的自然性而言,尊重人、关爱人,弘扬理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

人作为自然的产物,人类生存的基础与自然息息相关,人是具有七情六欲的。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人伦本位的典型代表。孔孟主张的为人之道在于“德”,强调以德立本,注重人类自身道德的完善和“仁、义、礼、智、信”等内容的修养。并且,这种“人本”思想着眼于人类的群体意识,如“礼之用,和为贵”,“德不孤,必有邻”,“不学礼,无以立”,这些以“人和”为贵的立身之“道”均强调人之根本位于群体之中,人的价值要在群体中得到承认才能充分体现。因此,关爱人必须注重人的各种实际利益需求,促进人在群体中实现个体的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马克思说过,“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因此,我们不能一提到物质利益、个人利益就认为是思想觉悟落后、个人主义思想严重、道德品质低下,从而忽视价值规律和人的本性。

(二)就人的社会性而言,实现人的个体价值、群体价值和人类价值和谐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既不是绝对孤立的个人,也不是一个抽象的共同体中的普遍人;人既作为相对独立的个体存在,又存在于特定的群体之中。个体、群体、人类都是人的存在形式。因此,“以人为本”必须兼顾人的个体价值、群体价值和人类价值,忽视甚至损害某一方面,仅仅只强调某一方面的“以人为本”是不彻底的。一般而言,当个体、群体、人类的利益关系发生矛盾时,个体应当服从群体,群体应当服从人类。当然,为群体牺牲个体或为人类牺牲群体利益时,必须尽量考虑让这种牺牲最小化。

(三)就人的精神性而言,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和精神享受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

人的精神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标志之一。作为个体的人,其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这种矛盾源于主观愿望的需要和客观现实的无法满足。因此,人对人自身的超越主要体现在人的精神需求对物质利益的超越上。人有一个善于思维的大脑,不仅能使人认识和反映自然,还让人自我反省、自我尊重、自我控制,构筑了一个属人的主观世界。现代科学表明:人是一种肉体和灵魂的综合体,其存在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在众多需要中,除生存需要的物质条件之外,人的精神性需要是第一位的。当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充满理想、愿望、追求时,他可以在精神王国里驰骋,甚至可以忽视现实中物质生活的暂时不足以及社会关系中出现的不顺、不满和痛苦。反之,当一个人的现实物质生活很丰富而精神空虚,那无疑是将自己降到一般动物的水平。人的一切兴奋、快乐、幸福、痛苦、悲伤等情感体验,都是由思想意识等精神体验传输给心理、肉体的。人最伟大的力量源泉莫过于精神的力量,所谓“人定胜天”,这种力量使人获得价值、尊严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宗教的产生源于自然(神)本位,但宗教同时也满足了人的精神性需求。在宗教学家看来,任何一个人既需要世俗生活,又需要神性生活。这大约就是宗教能与现代文明和谐相处的真正原因。当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凝聚人、塑造人、提升人的社会功能,因此,必须将人的精神需求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视野。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思路及创新

(一)观念更新

1、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在本文中可以理解为以教育的对象即学生为根本,它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地把学生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积极引导学生树立主体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此外,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依靠灌输教育,还要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让他们在“自我”中受益。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能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目前这一理念在思想政治工作者心中尚未成熟,还没有放到主要的位置。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人为本能够指导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认识,从而丰富和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

2、遵循“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基本工作原则

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去开展工作。其本质上就是要在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以学生的生存、安全、自尊、学业、发展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唯有如此,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达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第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学会换位思考,多理解学生的行为活动。大学生群体也是个小小的社会,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学生们,在与他人和社会的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种种问题。学生们往往会因为一时的冲动做出错误的事情,面对他们矛盾着的内心世界,思想工作者要及时深入地分析发生矛盾时的心理活动、思想状况以及实际环境,与其进行思想沟通,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用换位思考的方法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行为,多理解开导,从而避免学生走极端。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者心中要始终装着学生。大学时期,正是人生的转型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大学生们内心充满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和一些迷茫,也很容易受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非常渴望别人的关心和理解。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深入到学生当中,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和生活情况,特别是要关心和帮助家庭贫困的学生,为学生分忧解难,做学生的贴心人,使学生们从内心意识到学校对他们是真心爱护的。这样,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以人为本,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发展需要,还要始终贯彻良好的服务意识,学生需要的就是服务者以人为本、耐心细致的服务。在现实工作中往往会看到,有些服务者的服务意识淡薄、态度恶劣,导致学生的反感,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教育一定要更重人情味。教育者也是服务者,他们首先要去掉师道尊严的陈旧思想,不断努力提高教育服务的品质,与受教育者在平等的基础上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双向互动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一切从维护学生的权益和需要出发,更好地发挥人文关怀在教育中的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这种人情味浓厚的氛围和宽松的环境下大显身手,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

(二)开展创新性工作

从本质上说,“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它包括师资的培养、学校领导的培训和教师与学生、学校领导与教职员工、学校与社会等新型人际关系的缔造。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物”为本,表现为把学校视为企业,把教职员工视为生产机器的一部分,把学生视为学校生产的产品。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教育实施中的全员参与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习惯于将教育者视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将受教育的学生视为教育过程中的客体,而一些现代教育观念则视学生为教育主体。事实上,无论怎样划分,都有违“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一所大学工作上的分工,可分为教学、管理、服务三大块。这种分工造成的事实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被严格限定为管理工作的职能,这就形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实上的弱化和缺失。在现代大学中,无论是教职员工还是学生,都是学校的主体。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应倡导人人是主体的全员参与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

2,教育内容上的分层实施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两个误导:一是思想教育(德育)政治化,将本届思想或心理领域的问题上升到意识形态领域;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化,只有政治教育,没有思想教育。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差异,缺乏层层递进的演化,没有将所有学生纳入自己的工作视野。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在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深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一是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二是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三是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这三个方面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的三个层次,即以公民道德教育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过程。

3、教育目标上的全面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实际教育目标过于强调“合格建设者”,即重视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忽视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并且,在已严重弱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又往往只从“可靠接班人”的意识形态性出发,强调政治思想教育,忽视基础性的思想教育。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加上教育方式的简单化(只注重“灌输”),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一直不甚理想。从现代国际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出发,“全面发展”的人应包括5方面的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会做人、会求知、会生存、会创造、会健体、会合作、会选择、会适应的人。

由于受基础教育不足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压力很大,既要弥补以往的不足,还要培养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必备技能和素质。就目前而言,应重点关注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包括公德观念)、心理素质、审美情趣及劳动观念。教育者要把握时代脉搏,掌握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动向,因地、因时制宜,不断开创思想教育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刘新才)

作者:王禹杰

神性审美主义中艺术设计论文 篇3:

美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工具化特征

一、 美学与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设计美学,是探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审美规律的学科,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具有工具化的特点,特别是融科学理性和艺术感性于一体的商业促销设计,在功能主义设计思想的影响下,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刺激下,视觉传达设计美学成为设计师解决信息传达问题的重要方式。设计的本质是将科学理性和艺术感性工具化,是通过艺术和科学工具化的追求实现功能目的,包括经济利益的目的。设计师所进行的全部设计行为就是为了贯彻这个目的,而且对设计师个人而言,这也是设计行为本身的唯一目的。由于设计本身是以功利目的为指导的行为,审美不可能成为设计对象的主体,它只是作为一种工具而存在的。

二、美作为工具的可能性

1、视觉传达设计常常借助有效唤起视觉张力的美感来表现实现信息传达的目的。在鲁道夫·阿恩海姆著的《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分别阐述了形状、色彩、位置、空间和光线等知觉范畴中所包含的种种能够创造紧张力的性质,认为一切知觉式样都是能动的,而知觉式样所具有的这个最基本的特征,恰恰又是对艺术创作包括艺术设计最有效的一个特征,在较为局限的知觉上说来,表现性的唯一基础是张力。表现性取决于我们在知觉某种特定的形象时所经验到的知觉力的基本性质——扩张和收缩、冲突和一致、上升和降落、前进和后退等等。当我们认识到,这些能动性的知觉力象征着某种人类命运时,表现性就会呈现出一种更为深刻的意义,而且在涉及到任何一件个别艺术品时,我们也都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这种深刻意义。另外, 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一书中则以格式塔心理学为基础,对视觉与思维的关系展开研究,这种对视觉与思维关系的研究及其成果在视觉传达设计实践中的应用,无疑会大大提高信息传达与信息接受、认知以及沟通和交流的可能性。而且对于设计师而言,视觉与思维关系的研究即视觉规律的恒常性研究,让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基本的视觉美感的规律,使之成为设计师创作的有力工具。正如美学家包列夫所说,艺术设计“是艺术以外人按照美的规律的活动的主要和最发达的领域”,设计师不光能以此作为排除识别和解读设计语言的工具,也可以作为艺术表现的有效工具,使设计作品的消费者在感受审美愉悦的基础上轻松接受所需要的信息。

然而,如果强调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本身的价值,设计活动则具有排斥工具化的倾向。正因为如此,遵循伦理道德设计观的设计师认为自己对所有社会问题的解决包括非功利的道德、审美教化负有责任,并产生了具有危险性的一种观点:设计师可以成为指导大众如何思考和行动的角色。事实上,设计师应尽可能有效地、高效地传达委托项目的内容信息,并尊重消费者选择的自由,是视觉传达设计学科的本质和要求。对设计师要求伦理道德设计会使其失去作为信息传递中介的作用和价值。设计师是问题的解决者,即如何最有效地传达信息,更好地在信息和受众群体之间服务,而设计师要做的正是调动所有的经验、技术和专业技能,尽可能客观地使信息视觉化,并传达给需要它的人。

2、美作为工具,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与生俱来的特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追求“少即是多”、简捷、科学、理性,也就是旨在实现功能、利益的最大化的功能美。正因为如此,视觉传达设计才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具有了在社会信息传达设计中几乎近于主角的地位。

为达到视觉传达设计中简捷、科学、理性的美感特征,追求和探索美感形式的秩序化和数学化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重要动力。美感形式与数理逻辑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数学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其纯真、简洁、抽象、严谨和普遍等特点构成了美感形式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此外,新近发展起来的感性科学则更进一步促进了形式美感创造的规律性研究,使形式美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美感的创造工具的可能性进一步扩大。

虽然单纯工具性的美感创造不完全符合人类创造美的事物的初衷,但由于社会的进步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美感的工具化逐步发展,特别是现代经济的竞争活动,使所有的事物都成为可以交换的商品,追求功能、利益的热忱空前膨胀。美的形式、美的功能、美的创意思想,都成为追求利益和影响力的有效工具。

三、美的工具化表现

1、视觉传达设计中美的工具化是理性设计方法直接的产物。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在理性价值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现代阶段和后现代阶段,前者以理性主义为特征,后者以反理性为特征,这个过程从不同侧面丰富和充实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相应的促进作用。但在追求传达与接受明确对应的探索中,工具理性的观念和方法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其中包括对构成主义设计方法、网格设计方法、模数设计方法、符号化设计方法、统一识别系统设计方法、图表设计方法等等的应用。工具理性的特点是功利的、实用的,讲求普遍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表现在理论上是形式化、数学化 ;表现在方法上则是精确化、程序化 ;表现在实践上则是可操作性。正是工具理性的探索和不断发展,使视觉传达设计的面貌相对于传统设计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并成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美的造型和有效传达的重要文化遗产。

2、与此相对的非理性主义则强调偶然性、具体性、个别性,其逻辑系统在表述上表现为主观性、随意性、直观性、浪漫性,同时掺杂着想象。在后现代主义反理性思潮的影响下,出现了感性设计,感性设计以人本主义精神的追求为理念基础,直接对消费者的心理和情感展开攻势。

如今视觉传达像其他许多人类活动领域一样正经历着深刻变化,工具理性的内容不但包括对设计和人的物理关系(如尺寸、模数的合理性等)的把握能力,也包括对设计和人的心理关系的考虑,工具理性所追求的功能性概念范围也变得更宽了,功能不但包括实用的有效,也包括对心理和情感影响的功能。所以,一方面感性设计在很大程度上适应和满足了社会大众生活对视觉传达设计不同风格的需求;另一方面,与美感创造的理性工具相比,感性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工具性显得更直截了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与视觉传达设计有关的电子媒介的迅速发展,对工具理性的追求与扩张特征将更加明显。

3、美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工具化的表现突出体现在以下方面:

a.功能美:高效传达的工具

美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工具性作用自然而然地带有技术性的特征,是在视觉美感的生理、心理机制和视觉信息的解码规律基础上的编码技术,并通过功能(价值)和效用(价值)的统一构成了实用功能的合目的性,实现设计之美。

b.形式、创意思想之美:悦目动心的工具

说到形式之美,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黄金分割。事实上,对形式之美的探索不仅仅是黄金分割。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人们已将狭义的黄金分割拓宽到费波那奇数列,又继续挖掘出等比数列、等差数列、佩尔数列等等,在各种数列中寻找秩序和美感,并把这些和谐的比例关系统称为“黄金律”。在艺术发展的历史中,无数的艺术杰作证实了黄金律在美感创造中的巨大影响和实际的指导作用,并且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造型领域。

另外,关于形式美感和意念传达,在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中讲到形式与心理结构的关系,认为人性不应是先验主宰的神性,也不能是官能的兽性,而是感性中有理性,个性中有社会,知觉情感中有想象和理解。它积淀了理性的感性,积淀了想象、理解的感情和知觉,积淀了内容的形式。它在审美心理上是某种待发现的数学结构方程,它的对象化的成果是“有意味的形式”。

在严谨逻辑结构的黄金律形式以及“有意味的形式”基础上,创意构思针对人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巧妙构思,使新颖独特、充满美感的创意思想给黄金律形式赋予思想的魅力,吸引、感染消费者去关注,去思考、想象,最终实现悦目动心的目标效果。

c.双赢之美:市场营销的工具

在设计管理中,视觉传达设计之美是为商品增值和促进销售的工具。设计受到市场对设计科学合理的功能性要求的制约。设计管理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什么为顾客带来了价值?是什么真正使顾客感到满意?是什么使顾客身心愉快?

营销美学是指“一个组织或品牌的美学所共同拥有的结构和参照特征”。企业的营销过程和核心竞争力并不能带来价值,即使品牌本身也不会 ;只有当顾客的需求得到满足时,价值才会产生。贝恩特·施密特和亚历克斯·西蒙森提出,“在这个世界里,大多数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如果能够满足顾客对于体验的需求——即他们的美学需求,就可以很容易地产生价值”,“美学在顾客生活中的生命力,使组织有机会通过不同的感官体验来吸引顾客,从而通过顾客的满意和忠诚,使顾客和组织双方受益。这些机会并不仅限于时装、化妆品及娱乐等与美学产品相关的行业,也不仅限于为高消费层设计的时髦奢侈品。任何组织——无论属于什么行业,面对哪一类消费群,无论是盈利组织还是非盈利组织,政府机构还是私人机构,无论是消费品行业、工业品行业还是服务行业,都可以利用美学而获益”。从以上观点中,我们不难看出美在市场营销中的巨大作用及其工具化的特点。

在具体设计实践中,虽然设计中色彩、肌理、版式、图形等美感的感受是很难量化的,但它又的确存在着明确的倾向性,根据人的感受倾向,对受众进行分类,使这些不同的受众群体代表不同的设计定位原则,将这些原则应用到设计管理和设计定位实践中,科学、合理地纳入到视觉识别系统中去,最终实现美作为工具在市场营销中的价值。这便是“营销美学”产生的理论和现实基础,营销美学对美的工具化应用具有无限的潜力,并且在当今多媒体、多渠道、全球化、数字化的信息环境中,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感性偏好为营销美学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条件。

四、 结语

美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工具化特点是时代发展变化的结果,是现实商业竞争的需要,也是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优秀成果,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离不开工具理性的支持。实用主义文化和商品经济环境促成了高效的社会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文明,不同民族和国家为这一目标相互追逐、竞争。发展是硬道理,一切为了发展,我们面临新工具的创造以及把所有事物工具化的高峰期。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 :一方面,消费者有权在享用实用功能的同时满足美感需求;另一方面,从理性的角度审视视觉传达设计,作为视觉文化组成部分的视觉传达设计仅仅关注于工具理性是不够的,视觉垃圾、“美丽”的陷阱等等不仅仅是某种程度上信息传达设计的失败,更重要的是对人文关怀的漠视,是对消费者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的利用,甚至会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工具化问题”将会成为我们的遗憾,或是发展的代价,相信这不仅仅是视觉传达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①[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美术出版社,成都,1998。/②[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视觉思维》,四川人民美术出版社,成都,1998。/③包列夫著:《美学》第一卷。/④梅格斯著,柴常佩译:《二十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湖北美术出版社,武汉,1989。/⑤夏军著:《非理性世界》,上海三联书店,上海,1993。/⑥杭间:《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北岳文艺出版社,太原,1994。/⑦李泽厚著:《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合肥,1994。/⑧贝恩特·施密特,亚历克斯·西蒙森著:《视觉与感受——营销美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上海,1999。

作者:张学忠 何 洁

上一篇: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会计论文下一篇:大学排球教学多媒体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