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审美主义研究论文

2022-04-18

摘要:审美主义作为一种回归内在、维护感性生存方式的思潮,产生于与理性主义的紧张对峙中。这种理性主义的表现形式分别是17—18世纪的基督教理性和启蒙理性。正是在这种二元对立的张力中,审美主义对理性主义进行了持续的反抗,由此将自身推向了历史舞台的中央。当审美主义在20世纪确立了自身主体地位时,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审美主义的主要形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审美主义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审美主义研究论文 篇1:

读《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

审美主义思想研究是中国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审美主义”的问题就已经进入了中国学者的视野。在向来被称为“诗的国度”的中国,审美主义思想是连接中国美学的哲学本体观与文学艺术实践领域的重要价值支点。从美学思想史的角度看,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都有着丰富的审美主义思想,但由于中西美学相异甚大的理论生成语境与哲学运思方式,在审美主义思想发展的学理层面与现实层面上自然会产出复杂的思想枝蔓与理论分野。这也决定了,对审美主义思想的研究需要有一定的思想纵深与宽阔的理论视野,更需要那种能够有效融合不同思想资源与学理分歧的学术贯通能力和行之有效的能够深入问题实质的方法水平。叶世祥的著作《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年12月版)正体现了这样一种研究的特征与水准。

正如作者所说,无论是从选题还是内容上,“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都不是一个讨巧的尝试。“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这些学术研究中的“大词”,不但早已被那些聪明的研究者所抛弃,而且,正像审美主义思想研究本身固有的理论难题一样,对这一选题的研究很容易落入两种常见的俗套之中:一种是西学资源与理论命题的“归纳转述式”研究,另一种则是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线性梳理式”研究。从方法层面上看,归纳和转述西方审美主义的理论内容不难做到,线性梳理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也很容易,难就难在面对中西不同的思想资源,如何既避免常识性的阐释,又不流于资料性查摆和观念性分析的泛泛而论,在真正深入审美主义思想的问题实质的过程中,展现作为一种美学主潮与时代思想的“审美主义”是如何在中国文学、美学的土壤与生态中生长繁衍,并锤炼出“中国审美主义”这样一种思想范式的。《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正是做到了这一点。

首先,《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为中西审美主义思想的不同体认与运思形式找到了一种恰当的阐释方式和思考路径。作者不但在中西审美主义思想资源的耙梳整理中,深入探讨了作为一个美学理论问题的审美主义的发生语境、理论纵深以及思想流变过程,而且在这样一种思想和理论背景上,成功地将中西审美主义思想资源的学理分析融入20世纪中国文学美学的历史演变过程。在面对审美主义的问题的过程中,作者跳出了“西方与中国”这样一种传统的阐释框架,没有被中西审美主义思想理论融通与阐释裂隙的矛盾所束缚,既在理论层面上阐释了中西审美主义思想不同的语境特征,又没有完全踯躅于概念与学理分析,而着重面向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发展的现实经验。既有学理层面上的剖析,又有艺术精神层面上的审视,从而为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提供了一种研究的范式。

其次,《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较为全面地展现了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的时代变迁过程,并在这个基础上对其内在的精神困惑与外在的现实矛盾做出了成熟的思考。作者提出,中国现代审美主义思想不可能由中国古代审美主义思想的胚胎自然发育而成,中国当代学者从对尼采、叔本华、康德、席勒等西方美学大师的审美主义思想的重新发现中激活了言说审美主义的渴望,但庞杂的中国审美主义思想并没有像西方那样有着一条清晰的内在演进线路,而是形成了不同的面相。如20世纪30年代的“审美独立论”和“审美救赎论”,50年代以来的审美主义思想的政治阐释,80年代以降文论话语转型中的审美主义的式微,以及90年代以来文化保守主义、科学主义与激进主义等多种思潮的交叉融合,都展现了审美主义思潮在20世纪中国思想流变中,不断更新理论发展路向、不断催生思想争鸣空间的态势。作者并没有面面俱到地阐释这些流变的过程,而是抓住了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发展中不同理论面向的思想纠结之处,顺理成章地带出了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的问题形式与基本状况,从而在有效把握论题的过程中展现出了精湛的理论修养与敏锐的思想洞察力。

最后,将审美现代性的视角引入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是该著的一大亮点与主要收获。作者将审美现代性问题的审视有效融入具体研究过程,在中国审美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科学主义、激进主义等思想的关系的分析中,对中国当代审美主义话语的思想内涵做出了鞭辟入里的分析。作者提出,中国当代审美主义话语可以概括为四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从本体论上,突出文艺的审美本性,强调审美的超越性、审美的独立性、审美的纯粹性;二是从功能论上,突出文艺的审美救赎功能,将审美视为一种生存态度;三是从价值论上,在审美与现代性的繁复关系中高扬感性、自由和审美理想;四是作为泛审美化时代里的一个非常富有小资情调的世俗生活中的雅词。”不能否认,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的发展有现代性转型的成分与趋势,但由于复杂的历史情势的影响,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在现代性历史生成中展现出多重的悖论性特征,包括西方思想资源与本土话语的紧张、政治意识形态诉求与文学个性体验之间的悖谬等,这些悖谬与矛盾既是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的现代性特征,同时又是它的生成方式。作者没有局限于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的现代性表征的分析,而是从审美主义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张力中透析与把握其思想的潜流与不同语境中的话语分歧,从而在广阔的知识视野与深刻的思想反思的立场上对这一矛盾主题做出了深刻的揭示。

可以说,中国美学与文学研究发展到今天,无论是思想的掘进、观念的突围,还是理论的创新、方法的演进,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无论是面向中国还是西方,审美主义思想研究绝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台面上的案头工作,更应该是一种切近文学与审美经验的思想清理,这种思想清理只有碰到中国语境、中国问题与中国经验的时候,才真正显示出那种思想的多维性。在这方面,叶世祥的《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无疑给我们带来了一种美学研究的学术进境的思考。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本文编辑 谢宁)

作者:段吉方

科学审美主义研究论文 篇2:

感性与理性的变奏

摘 要:审美主义作为一种回归内在、维护感性生存方式的思潮,产生于与理性主义的紧张对峙中。这种理性主义的表现形式分别是17—18世纪的基督教理性和启蒙理性。正是在这种二元对立的张力中,审美主义对理性主义进行了持续的反抗,由此将自身推向了历史舞台的中央。当审美主义在20世纪确立了自身主体地位时,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审美主义的主要形式。

关键词:审美主义;理性主义;启蒙理性;审美主体;日常生活审美化

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创立了一门专门研究“感性学”的学科,命名为“aesthetics”,有别于认知领域的逻辑学和实践领域的伦理学。“感性学”主要是用来研究作为情感和感知领域的专门学科。鲍姆加登认为,美是情感和感知的完善。随着审美或美学的流行,一种强调用审美和感性倾向来对抗理性主义的审美主义(aestheticism)思潮终于在19世纪的欧洲蔓延开来。在东方,“aesthetics”,最早是由日本人译为“审美”、“美学”,20世纪初由日本传人中国,并沿用至今。这种审美主义思潮和浪漫主义思潮在一定程度上是重叠的,它们都倾向于唯心主义哲学,而自由主义则是它们的共同信仰。

大致说来,西方审美主义走过了三个阶段的历程,即唯意志论时代的既反宗教理性也反启蒙理性时代,法兰克福学派的反启蒙理性时代和当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时代。随着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人们在欢呼审美主义时代的降临,却浑然不觉其中所蕴含的新的危机。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追溯西方审美主义思潮走过的历程,为现实生活的新的审美主义形态提供必要的参考和警示。

一、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审美主义

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曾经说过,人的生活应该经历从低到高的三个阶段,即审美的、伦理的和宗教的。而我觉得这三种生活对一个人来说,不应该是历时的而应是共时的。首先,伦理生活是任何一个生存着的人都要体验的,这是一种用功利的态度对待生活的方式,是生存于世所必需的,因为衣食住行和与人交往哪一样都离不开这种实用的计算态度来趋利避害。其次,人之为人仅有伦理的生活是远远不够的,人不仅要脚踏实地,还要不断地仰望苍穹和星空,审美和宗教的生活就是探索人的精神家园的途径和方式。不过同样是寻求精神超越,同样是用超脱功利的态度对待世界和人生,审美和宗教这两种方式的立足点其实是不一样的。宗教超越的立足点在彼岸、灵魂和天国,而审美超越的立足点在此岸、身体和尘世。

审美的态度按照康德的观点就是无关功利和利害的感性生活,它最为核心的元素是对感性尤其是身体的属己感觉的强调,可以说感性感觉至上是审美主义一元论的拱顶石。为此,它遭到宗教(基督教理性)和启蒙(启蒙理性或启蒙现代性)的双重打压。张辉在《审美现代性批判》中认为,审美对发端于启蒙时期的西方思想而言,亦即对现代性思想原则而言,是反对宗教权威的精神武器,是俗世的生命祈求此岸性、肯定生命本能的一种反理念的理念;而作为现代性的反对因素,现代美学从其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与唯理主义形成了内在的紧张。在现代知识体系中,将感性的作用推向极端,实际上就导致了审美主义的产生。可见,强调生命本能和对现代理性主义的反抗是审美主义的最根本特征。

审美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无论中外都是古已有之,在古代中国的最典型代表是庄子的逍遥游式的生活。庄子在《逍遥游》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惠子对庄子抱怨说,魏王给了我一个大葫芦,可是用它来盛水吧,它不够结实;用它来做瓢吧,它又大而无当,唉,真是没法子。庄子说,你干嘛不把它做成腰舟而浮游江海呢,如此岂不快意人生?即使是毕生以追求一个井然有序、向善向仁的伦理世界的孔子,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是为审美生活留下了一席之地,而且态度至为真诚。他非常赞同曾子的志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萼,咏而归。”(《论语·先进》)这说明,传统社会虽然非常重视伦理道德,但也还是有不计功利的审美生活存在的。

在欧洲,古希腊人的神话及其生活被马克思誉为人类的童年。歌德、伏尔泰等启蒙学者认为古希腊的生活之所以令人向往是因为古希腊人的感性和理性达成了非常和谐的状态,既惬意任性又高贵自尊。尼采对之艳羡不已,他认为,这种审美生活后来被历史打断,感性被贬低压抑,被打人人性黑暗的隧道,长期不见天日,其始作俑者就是一生以追求真理为己任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对知识的崇拜,对知识改造世界有效性的追求彻底打压了古希腊人对感性、身体和日常生活的享受,从而导致理性的垄断霸权。对此,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作了至为激烈的抨击:“他(苏格拉底)是第一个不仅能遵循科学本能而生活,更有甚者,而且能循之而死的人。因此,赴死的苏格拉底,作为一个借知识和理由而免除死亡恐惧的人,其形象是科学大门上方的一个盾徽,向每个人提醒科学的使命在于,使人生显得可以理解并有充足理由。”所以,尼采提倡回到前苏格拉底时代,才可能畅饮生活的琼浆玉液。福柯也把古希腊一罗马的伦理生活概括为“审美生存”,即个体生存的审美化。福柯认为,这种伦理的重要性和自主性早被基督教中断了,因此需要恢复其永恒的意义。

二、唯意志论:反抗宗教理性和启蒙理性的审美主义

刘小枫认为,对于欧洲思想,审美性并不是一个由现代主义话语原创构造出来的品质,而是希腊思想中的一个固有的结构要素。虽然,审美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们用来对待自我和世界的方式,古来有之;但是审美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登上人类历史舞台却是在18世纪的欧洲。盛行于19世纪,绵延至今。质言之,审美主义作为一种回归内在,维护感性生存方式的思潮,实际上是产生于与理性的激烈对峙中,其表现形式就是17—18世纪的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前者的标志是基督教理性,后者是启蒙理性。正是在这种二元对立的张力中,审美主义对这两个理性阶段发起了持续的不懈反抗,也因此将自身推向了历史舞台的前台和中央。

宗教改革反抗的是神性或者说基督教理性。基督教理陸强调的是彼岸和灵魂,而感性和肉体是被至为轻视的,被认为是腐朽的和罪恶的,必须通过神性来加以约束,才可能获得一席可怜的生存空间。在反抗基督教理性的过程中,审美现代性(审美主义)是和启蒙现代性(启蒙理性)并肩作战的,它们共同建构和维护了人的主体性,从而最终以人性(理性)取代了神性。人的理性像一面旗帜高高飘扬在启蒙的世界,斩断了人的彼岸超越之路。

19世纪审美主义思潮的领军人物毫无疑问是叔本华和尼采。才华横溢自视甚高的叔本华不到30岁,便完成了奠定其主要学术成就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在其所构筑的自无机物到有机物,自植物到动物,自动物到人,再自人复归于自然的巨大循环中,叔本华透过这些表象看到了背后作为世界本质的意志(意愿)才是本体。这样,意志作为非理性,一种盲目的冲动彻底取代了上帝的本体论位

置,感性、非理性第一次取得了哲学的中心位置。意志在叔本华哲学中既然是盲目的生命冲动,这就注定了生命的悲剧色彩,其唯一的解脱之道就是舍弃意志,舍弃生命。

同样是唯意志论,叔本华的意志求生存,而尼采的意志求权力,所以前者消极悲观,后者积极乐观。最能体现尼采审美主义精神的形象是第奥尼索斯的酒神精神。因为在这命定的生命悲歌中,酒神以其生命的狂欢打破了宿命,让人们在这被毁灭的痛苦中升腾起了生命意志的自豪,从而让生命本身得到了重新肯定。所以为了抵抗生命注定的坠落,尼采提出用艺术和审美来救赎,实际上就是让艺术来担当曾经上帝担当过的角色。“这个民族如此敏感,其欲望如此热烈,如此特别容易痛苦,如果人生不是被一种更高的光辉所普照,在他们的众神身上显示给他们,他们能有什么旁的办法忍受这人生?召唤艺术进入生命的这同一种冲动,作为诱使人继续生活下去的补偿和生存的完成。”他又说,“我们不妨这样来看自己:对于艺术世界的真正创造者来说,我们已经是图画和艺术投影,我们的最高尊严就在作为艺术作品的价值之中——因为只有作为审美现象,生存和世界才是永远有充分理由的。”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多次提到,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有充足的理由。这说明,审美的意义是自律自足的,它用不着去彼岸、上帝、灵魂、精神那里去寻找意义。感性、感觉、身体本身就足以为生活提供意义,填充上帝死后出现的价值真空。

当然,尼采同时也是激烈反对启蒙理性的,他认为现代性是衰败的、颓废的,表现出对科学的高度不信任。为此,他提倡一种悲剧文化,其标志是智慧取代科学成为最高目的,它不受科学的引诱,以坚定的目光凝视世界的完整图景,以亲切的爱意努力把世界的永恒痛苦当做自己的痛苦来把握。尼采反抗启蒙现代性的重大事件是对好友瓦格纳的攻击。其实尼采攻击瓦格纳丝毫不关个人恩怨,断交之后,他还觉得在感情上受到伤害,无法接受。他是把瓦格纳的音乐艺术作为启蒙现代性的墮落来批判的。他指责瓦格纳是一个典型的颓废者:“他在他堕落的趣味中觉得自己是不可能缺少的,他用这种趣味占有一种更高的趣味,他善于把他的堕落表现为法则,表现为进步,表现为价值的实现。”他觉得这种现代性的疾病,即“退化的生命,求毁灭的意志,极度的疲惫,道德否定生命”等不仅是存在于瓦格纳身上,也存在于他所无比喜欢的叔本华身上,更包括自己和一切现代人身上。为此,他自豪地宣称:我的最伟大的经历是一种痊愈,瓦格纳是我纯粹的疾病。对启蒙理性所许诺的“进步”,他也毫不留情地予以揭露:“进步”纯粹是一个现代观念,也就是说,是一个错误观念。就其价值而言,今天的欧洲人始终远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之下,向前发展绝对不带有提高、上升、强化的任何必然性。

正是在对基督教理性和启蒙理性的左右开弓的批判中,尼采确立了感性、身体、生命、艺术等的本体论地位,在感性与理性的二元对立中完全站到了感性的一边,从而确立了审美一元论的地位。艺术和审美第一次作为生存的意义本身,为尘世的人们赢得了独立于世的安全感和最终的慰藉。如果说,康德特别强调了审美无关功利的话,那么,尼采则特别强调了审美无关道德。换句话说,审美的、生命力旺盛的就是道德的。可以说,在尼采的思想中,审美即道德。因为,没有什么是美的,只有人是美的。这是尼釆美学的第一原理。其美学第二原理是,没有什么比衰退的人更丑了。所以,在尼采的世界里,除了生命本身之外,没有任何东西是值得珍视的,包括道德本身。一种不从生命健康本身出发的道德就是不道德。这样,审美也就与伦理世界彻底划清了界限。审美和身体用不着像传统社会那样去道德伦理世界寻求支撑。总之,尼采审美世界的提出,不仅是为了个体生命在失去彼岸支撑后,寻得此岸支撑,更重要的是,即使在此岸世界,个体生命也不需要伦理道德的支撑。因为审美是自足的世界,艺术作为一种新的形而上学,足以慰藉芸芸众生的终极需求。

刘小枫曾经多次强调,审美性标识着一种自成体统的此岸世界态度,这种生存态度的取向是回返内心。应该说,尼采的审美主义取向就是彻底退回到生命本身,倾听内心的声音,尼采不再像无数的学界前辈那样倾其一生徒劳地聆听来自上帝的声音,也拒绝像启蒙主义者那样,把理性奉若神明,“被”生活在一个纯粹机械的世界。在酒神的狂欢里,他只聆听自己心底的声音。

三、法兰克福学派:反抗启蒙理性的审美主义

如果说,尼采的审美主义思想主要还是针对基督教和上帝发出的挑战檄文的话,那么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艺术批判理论领军马尔库塞的审美主义思想,则是面向20世纪日益严重的启蒙理性(资产阶级现代性)的解毒剂。

马尔库塞在1964年出版的《单向度的人》中,对当代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状况作了最为悲观的估计,而开出的药方则是1977年出版的《审美之维》。概括地说,他是想用审美主义乌托邦来矫正被工具理性戕害的单向度的人。所谓单向度的人,即是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的能力的人,他不再有能力去追求,甚至去想象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这正是发达工业社会极权主义的特征的集中表现。最为可怕的是这种极权主义有着一张最为温柔的面孔,它虽然不自由,但让人舒舒服服并且感觉不到自己不自由。它用技术进步带来的丰富物质极大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并且不断地刺激和再生产人身上的需求,从而把人所有的精力消耗在欲望需求的满足上。马尔库塞称这种需要为“虚假需要”。这种“虚假需要”恰恰是用来麻醉、耗散人身上批判力的武器。

事实上,当一个社会按照它自己的组织方式,似乎越来越能满足个人的需要(虚假需要)时,独立思考、意志自由和政治反对权的基本的批判功能就逐渐被剥夺。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技术统治,马尔库塞有着最为清醒的认识:“社会控制的现行形式在新的意义上是技术的形式。不错,在整个近代,具有生产性和破坏性的国家机器的技术结构及效率,一直是使人们服从已确立的社会分工的主要手段。……在当代,技术的控制看来真正体现了有益于整个社会集团和社会利益的理性,以致一切矛盾似乎都是不合理的,一切对抗似乎都是不可能的。”“技术的合理性展示出它的政治特性,因为它变成更有效统治的得力工具,并创造出一个真正的极权主义领域。”通过技术主义,在政治上,成功地实现了政治对立面的一体化;在经济上,实现了生活方式的一体化;在文化上,实现了高等文化与现实的一体化。总而言之,发达工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任何差异矛盾都被技术弥合,熨烫得平平整整。

面对这些生活在一体化社会中的幸福的囚徒,被技术按摩陶醉得失去了方向的“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可能产生了摩西带领犹太人走出埃及的崇高使命感和巨大悲壮感。为此,他祭出了席勒使用过的审美主义大旗。席勒审美主义的核心是,政治问题审美解决。席勒认为,政治问题的解决必须假道美学问题,人们只有通过审美才能走向自由。因此,他要顶住时代的需要和风尚,让美在自由之前先行。马尔库塞也认为,艺术不能改变世界,但是,它能够致力于变革男人和女人的意识和冲动,而这

些男人和女人是能够改变世界的。马尔库塞承认审美自由是个乌托邦,但他坚持为这种乌托邦辩护。他认为乌托邦并非一个贬义词,而是对人的解放、自由的全新构想,是人的观念变革的先导。它虽然在科学和技术的意义上不可接受,但作为人的意识的可能性却永远存在,成为人性解放的一种鼓舞。而艺术一审美之维上所展示的正是鼓励人们变革现实的乌托邦。其实我们可以看到马尔库塞在审美自由问题上的看法与席勒是一脉相承的,如果说席勒通过《审美教育书简》主要是为感性正名,论证感性在健康健全人性中的应有地位的话,那么,马尔库塞则通过《审美之维》张扬审美的大旗,高扬艺术的解放功能来治疗单向度的人们。理想不能被现实超越和同化,自由永远是人性的救赎通道。而审美则是自由的具体落实。因为艺术和审美就是政治实践,艺术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其创造性的形式,表现出新鲜的、充满活力的生机;给人的需求——感官结构造就新的可能性,给人性的解放开启了新的光亮。

四、日常生活审美化时代的审美主义

审美现代性通过反抗宗教理性和启蒙理性,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巅峰时刻,那就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时期。然而,真正品味这种幸福时,却让人感觉到一丝酸涩——难道这就是期许中的审美自由和审美主义?

自从尼采宣布“上帝死了”,审美主义就自我断绝了通往天国和彼岸的超越之路,把目光投向了此岸坚实的大地。但是,如果认为艺术从此就再也不追求超越的维度,而只是寻求人间的平淡人生的话,那其实是对艺术功能的误解。实际上,在海德格尔眼里,激烈反形而上学的尼采本身还是一个形而上学者。因为,心性高傲的尼采怎么能让艺术忍受日常生活的平庸呢?尼采虽然通过查拉图斯特拉的口否定了上帝,将上帝逐出了世俗生活,收回了上帝给日常生活和平凡人生盖上圣戳的权力,但是他转手就给了艺术。尤其是他所钟爱的酒神第奥尼索斯。换言之,艺术取代了宗教和上帝的位置。上帝的形而上的位置被置换为艺术的形而上。不过不同的是,艺术超越的目光不再注视彼岸而是投向了此岸,感性自身获得了意义的话语权,感性本身形成了自足的体系。

马尔库塞虽然用艺术来干政治的事情,想通过改变单向度人的意识形态,进而来改变这个社会和制度,艺术也因受此重托而心无旁骛。但是,等到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西方工业社会的高度发达,一股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思潮开始普遍涌起。其最明显的特征是由感性至上而身体至上,娱乐至上。可以说,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紧紧围绕着取悦身体而展开的。超市、SPA馆、健身房、步行街、街心花园、酒吧……这些日常消费场所,一个个美轮美奂,让中产阶级消费得通体舒泰。不过危机也在此隐伏,法兰克福学派对此的批判可谓振聋发聩。完全剥离了精神维度的感觉至上,其实是很危险的。诚如刘小枫所说的,审美现代性本身是人身上的一切晦暗的、冲动性的本能的全面造反。而这种造反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其实是来自这种压抑的程度。日常生活审美化实际上是用审美一元论,取代了感性与理性二元论的对抗,用感性取代了理性昔日的霸权位置,最后可能会把最具自由解放功能的审美性变为感性的沉沦,反而断绝了与世界的联系。这样看来,倒可能是审美主义经过几个世纪发展后,产生的深刻悖论。

应该说,追求感性至上、身体至上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审美主义逻辑的自然延伸。因为身体是感觉的本体论基础,感觉则是身体存在的认识论功能器官。H·Timm在《审美的十年》中认为,审美思想逾越意识的意向性,进入到身体的领域,身体被提高为意识本身,是当代审美主义论述的基本主题。但正如彭锋所指出:“一些人从社会一政治的角度发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实际上是一种新的、更隐蔽的统治形式,在表面的自由游戏背后隐藏着意识形态的、资本的和技术的控制。我则从哲学一美学的角度主张,日常生活审美化必将走向自身的反面,因为它实际上是以美的名义扼杀我们的审美敏感力。”丹尼尔·贝尔则称之为及时行乐意识。而刘小枫在给审美主义下的定义当中也把日常生活审美化概括为游戏式的人生态度。他说:“概要地讲,作为现代性的审美性的实质包含三项基本诉求:一,为感性正名,重设感性的生存论和价值论地位,夺取超感性过去所占据的本体论位置;二,艺术代替传统的宗教形式,以至成为一种新的宗教和伦理,赋予艺术以解救的宗教功能;三,游戏式的人生心态,即对世界所谓的审美态度(用贝尔的说法,‘及时行乐’意识)。”应该说,这段话较为精确地概括了西方审美主义的缘起及其主要诉求。

结语

德国美学理论家韦尔施在《重构美学》中,指出整个现代西方思想都带上了审美的基本特征,现代人开始用一种“审美化”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对待周围的世界,“审美化”成为了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西方的审美主义走过了一条从反抗基督教理性(神性)到反抗启蒙理性,从为感性正名到感性狂欢的历程。审美主义最终会走向哪里尚难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审美主义作为一种自由的精神维度,现在已经从艺术到现实生活实现了全面的渗透,艺术作为生活世界的救赎,越来越获得人们的认同。只要人的生存有自由意志存在,审美主义就永远不会过时。

责任编辑 廖哲平

作者:章长城

科学审美主义研究论文 篇3: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成果推介·西方现代审美主义思想源流

[编者按]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自设立以来,密切结合我国艺术发展状况,通过项目设置、专家评审、成果发布等多个环节引导艺术学研究方向,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发现并推出优秀的艺术学研究者,产生了大批重要学术成果,推动了我国艺术学研究的发展和艺术学学科建设,为繁荣我国文化艺术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受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管理中心委托,本刊特设置专栏,通过发布相关领域课题结项报告及专家鉴定意见书等,推介近年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重要成果,供学界参考交流,以促进艺术学研究的发展。

项目批准号:12BA011

最终成果名称:西方现代审美主义思想源流

字数:28.5万

课题负责人:陈剑澜

本项目在现有的美学学说史研究格局之外,尝试提出另一条美学史研究路径,即现代问题史研究。其核心论题是:美学作为现代主体哲学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如何承载现代问题的?或者说,现代问题的独特性是如何借美学这块领地展现出来的?从这个角度看,现代美学话语是现代精神自我理解与自我确证的一个重要环节。本项目以此为主线,对西方现代审美主义的问题由来、基本观点、逻辑结构及发展历史进行系统梳理,力图为中西现代美学和文艺理论在理据层次的互勘提供一个基础文本。

本项研究把现代问题概括为主体的正当性问题。在西方现代思想中,主体有两层含义:一是形而上学的,指认识或道德主体;二是经验的,指政治与法律的权利主体,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现代问题因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体如何成为认识和道德的最后根据,二是主体之间如何协同建立一个合乎理性的社会。审美主义是从审美一艺术的视角将这两方面置于同一个哲学框架中来处理的思想实践。

哲学审美主义是一个起源于德国的现代思想传统,其特征是:认为艺术与情感不仅是哲学的中心论题,而且必须涵括在哲学思想的基本根据之中。审美主义问题源于康德的审美判断力批判,其理论脉络则从席勒、德国早期浪漫派、谢林、叔本华、尼采,一直延续到海德格尔和阿多诺等。审美主义在18至19世纪的发展中包含两个基本观念:一是审美自律论,二是审美乌托邦论;其间,又分别出两条路线:一条是席勒代表的后启蒙路线,另一条是尼采代表的反启蒙路线。20世纪审美主义出现一个新变化:在遗弃德国古典哲学之后聚焦于未经任何模态(科学、道德乃至艺术)规范的生活世界的观念,有意挑战、批判、修正日常的前哲学的自我理解。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开启了这个方向,而福柯的生存美学则显示了一条后现代思路。

本项目成果主体部分共计九章,各章内容概述如下:

第一章(审美主义问题由来):康德的体系构想是把现代问题的不同面向置于同一个主体哲学框架中来处理。《判断力批判》一书实际包含着两个并行的论证路线。一是先验哲学意图及证明,把反思判断力的自然合目的性原則确立为道德神学的主体性根据,从而使主体达致对至善理想的先天认识。二是人类学证明,接续实践理性感性论的方向,在演绎纯粹审美判断如何可能的基础上,把论题引向情感的普遍可传达性与人的社会性的经验联系。后者论证并不充分,但是开辟了一条以审美和艺术为人性教育手段的思想道路,因而成为现代审美主义的问题源头。

第二章(审美自律论):审美自律论是现代思想中根深蒂固的观念。其要义在认定审美一艺术独立于认知和道德活动而具有自足的意义。康德把审美判断力与知性、理性并列为主体自律的能力,即不能从一个共同根据推导出来的先天立法的能力。他赋予审美自律论完整的哲学形式,因此成为现代美学的真正开端。在此框架内,他讨论了美的艺术问题。他把审美的艺术分为快适的艺术和美的艺术,指出美的艺术是以反思判断力为准绳的艺术,它所引起的情感是可普遍传达的愉快。

第三章(审美国家观念):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依据康德批判哲学的原则提出一个审美乌托邦构想。他把审美一艺术当作解决现代人不可避免的内在分裂的决定力量,视之为实现民族政治自由和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此论成为后来各种各样的审美乌托邦思想的渊源。席勒审美国家观念的独特意义在于,它的着眼于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往即人类团结的问题,从审美批判的立场指认了现代性分裂的事实与后果,进而提出通过审美一艺术培育主体间交往理性的主张。

第四章(理性的新神话):德国早期浪漫派力图解决康德遗留的自由与必然之间的二律背反问题,新神话的构想是其解决方案。从本体论角度看,新神话是绝对的综合,即特殊与普遍之绝对统一的象征;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新神话具有智性直观的功能,能够把握绝对者,从而抵达自由的理念;从历史哲学角度看,新神话是未来黄金时代的象征,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统一。

第五章(浪漫的审美与政治):德国早期浪漫派及观念论者的审美政治思想是一项总体计划,其最终目的在于自由。他们以自由的理念为指归,通过艺术与国家之间的类比,提出了一种有机国家的构想。这种有机国家构想的核心要素是爱的伦理,以及筑基于此之上的诗性共和国。共和国理想的要义是:从政治的角度出发强调教化的重要性,强调对未启蒙的群众进行教化,促进完满人性的发展;以浪漫化的精神在政治领域创造一个诗性国家,创造一个后启蒙的政治神话;自觉继承古典共和主义精神,主张传统与现代的连续论。

第六章(审美形而上学):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一种审美形而上学,试图在认识论形而上学和道德形而上学拯救世道人心的努力失败之后,让审美独自承担赋予人生形而上学意义的任务。其基本意向,是通过把“艺术”规定为生命本来的形而上学活动,即意志的活动,从而实现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反向连接。尼采用“形而上的慰藉”来概括审美形而上学的主旨。

第七章(存在论与审美主义):海德格尔以“存在”为核心概念的“原始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反启蒙现代性规范建构的审美主义思想。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显示了20世纪审美主义的一个新变化:在遗弃德国古典哲学之后聚焦于未经任何模态(科学、道德乃至艺术)规范的生活世界的观念,有意挑战、批判、修正日常的“前哲学的自我理解”。

第八章(批判理论与审美主义):在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批判理论思想谱系中,从卢卡奇、本雅明到阿多诺,审美主义作为基本价值论设和基础方法论经历了盛极而衰的历程。因此,哈贝马斯倡导批判理论的范式转型,逐一批判了当代思想史中诸种现代性方案的审美主义论设。在对现代社会进行规范分析的启蒙方向上,哈贝马斯对审美主义的批判有其历史的合理性。

第九章(后现代生存美学):福柯的生存美学可以视为审美主义在后现代时期的新近发展。后现代审美主义具有一种后形而上学思想的基本特征,更多地将审美视作一种生活方式、写作风格和政治实践策略,因此呈现出审美与道德相融合、审美生活化和生活审美化的特点。如何理解批判一切的审美式生存的个体自由与现代法律确认的社会自由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确定两者各自的限度及相互间的转换关系,是福柯越界的审美主义思想探索留下的思想难题。

西方审美主义思想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对中国现代美学和文艺理论发展影响深远,至今不衰。这是本项目选题设计的缘起。现已完成的研究成果力图追寻、考辨西方现代审美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正本清源,旨在为探究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自身的问题史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本项目成果可望对国内西方美学史、西方文论史研究以及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艺理论研究产生积极的作用。

《西方现代审美主义思想源流》鉴定意见(部分):

一、综合评价

陈剑澜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西方现代审美主义思想源流”(项目编号:12BA011)成果对西方浪漫主义的审美思潮进行深入分析,涉及范围和深度是目前国内此议题最深入的。作者力图梳理、探究西方审美主义问题的由来与思想发展脉络,是一项很有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的基础工作。成果立意高远,创新性强,资料丰富,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叙述有力,行文流畅,是一项出色的基础性研究成果。

本成果创新之处:作者从“审美主义”的角度,进行历史梳理,厘清了审美主义的历史脉络与内在学理关系,对一些原典的深入解读,具有重要建树。审美主义在今天正受到巨大挑战与反思,对当代人的审美和美学观有深入影响,但本身抽象复杂,作者能够理清这条线索,为我们今天反思审美主义具有奠基性作用。本成果中关于西方现代审美主义在不同时期的基本观念的把握,很好地架構起了理解其发生、发展之演变逻辑的理论框架。

二、成果不足之处及建议

1.审美主义的各个环节在国际国内都有较深入的研究,本成果在吸收国内国际最新成果的方面略显不足。

2.该成果已经从整体上搭建起西方现代审美主义思想源流的理论框架,还存在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学术空间,成果在审美主义的主观根源等方面可能引发争鸣。

责任编辑:王瑜瑜

作者:陈剑澜

上一篇:高水平大学中医药论文下一篇:自然科学基金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