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业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19世纪中后期兴起的赠地学院开创了美国高等农业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新纪元,也是美国著名教育政策法规的成功范例之一。研究和探索这一成功范例及其对美国高等农业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对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与借鉴。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等农业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等农业教育论文 篇1:

完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 为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培养高质量人才

王有年,男,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51年4月出生,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现任北京农学院院长。参加、主持并完成国家和省、市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和推广项目20多项,获省、部、市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9项,主、参编出版教材、著作、发表论文90多篇(册)。兼任中国农学会都市农业分会副理事长,《园艺学报》编委,北京市高校果树重点学科带头人,北京市农业应用新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等。他长期致力于果树园艺科教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与实践”、“丘陵山地大桃节水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日光温室桃优质高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十多个项目的研究推广示范中取得了突出成绩,荣获全国科教兴村先进个人。

记者:请问,贵校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构建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的?

王有年: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是伴随着北京地区农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人才、技术、智力支持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北京地区的农业发展,大致划分为传统农业、城郊型农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等3个阶段,学校适应这种发展经历了3个不同的发展过程。

20世纪90年代后,北京城乡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郊区农业开始向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功能发展,籽种、精品、创汇、观光、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等新型农业得到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内涵不断拓展,日益凸现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鲜明特色。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以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为主要内容,进行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学校自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关注和研究都市农业问题,形成了一批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及时提出了“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学改革,适应都市型农业对人才需求”的办学理念。2001年学校专门成立了都市农业研究所,对都市型现代农业和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2004年在全校取得高度共识。2004年12月,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学校取得“良好”成绩,专家组对学校办学特色的评价是:北京农学院始终坚持服务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建立和发展以适应北京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其内涵丰富、成效显著、特色鲜明。

记者: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贵校是如何完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并使之成为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的?

王有年: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包括6个方面:一是具有鲜明的指导思想:服务首都现代化、服务都市型郊区经济、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二是具有开放的办学模式:开门办学融入北京郊区、开放办学与国际接轨、开发办学与企业联合,主动外引内联,整合校内外、国内外各种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国际化水平;三是,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加快改造传统学科专业,设置新的学科专业,加快学科专业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四是具有全新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的技术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五是,具有合理的培养模式: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引导学生投入首都经济建设,加强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六是具有规范的课程体系:根据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科学设计课程体系,编写和选用反映现代农业成果的新教材,精减纯理论课堂学时,强化实验、实习环节,采用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

结合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学校从5个方面不断完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

第一,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办学层次。学校以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结合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从北京市农业现状、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出发,重点建设果树学、临床兽医学、作物遗传育种、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等学科。同时,依托重点学科,积极申报硕士点,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至2006年学校硕士点已增至8个。

第二,调整专业结构,形成优势和特色。近年来,学校优先发展高新技术类专业和应用型学科专业,积极探索设置建设边缘学科专业、跨学科的交叉学科专业,有重点、有计划地申报和增设了生物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社会工作等9个新专业。同时,不断改造和提升传统专业,比如,在原农学系、园艺系基础上重组、融合并创建了植物科学技术系。通过进一步淡化同类专业界线,拓宽专业口径,灵活专业方向,不断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比如,采取了按植物生产大类招生的方式,设置了各具特色的种子科学与工程、设施园艺、植物进出口检疫等柔性方向,供学生入学两年后选择。

第三,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学校根据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整体要求,按照进一步强化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实行学分制,变共性教育为个性教育。实行以主修专业为主的多元化培养模式,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构建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四,加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逐渐形成了4年不断线、8个环节相互贯通的实践教学体系。明确了实践教学的整体培养目标,并将其分解落实到了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科研训练及毕业论文(设计)、军训、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成为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各院系依据自身特点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本系学生的实践体系。

第五,扩大合作交流,提高国际化程度。学校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拓展教育合作领域,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快传统专业的改造和调整,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国际化程度。2002年成立了国际学院,2003年与英国哈·亚当斯大学合作开办“国际商务管理”和“国际食品安全与零售管理”两个专业,联合招收学历教育本科生,还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等国的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

记者: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目标,贵校作为市属唯一一所农林院校,是如何为发展现代农业培养高质量人才的?

王有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校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契机,发挥学科优势,整合教育资源,周密组织部署,重点做了以下4方面的工作。

第一,建立和完善服务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全面分析学校现状和面临的形势任务的基础上,学校实施了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和服务首都新农村建设的“一二三四五”工程,即,坚持以完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用型、复合型的技术、经营、管理和创业人才为中心;建立专职推广教授和兼职推广教师两支队伍;精心组织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开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技术、标准和政策的研究,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新技术推广等三项服务;重点支持门头沟区、昌平区、平谷区、延庆县4个区县;建立门头沟区龙泉镇龙泉务村、延庆县康庄镇、延庆县四海镇、昌平区兴寿镇、平谷区大华山镇苏子峪村5大基地。

第二,发挥教育优势,创新农村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学校与延庆县合作,实施以个性化服务为特色的农村实用人才“1+1+X”科技培训工程,培养农民达36,000人次;二是创新办学模式,举办了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高职学历班,已招收160名门头沟、延庆、平谷、昌平4个区县的学生,实施定向培养,为创新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撑。

第三,创新科技推广模式,为现代农业的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一是学校与郊区(县)乡镇签订全面合作协议,积极采取“一系带一镇”、“主任负责制”、“推广教授首席专家制”等形式,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切实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二是组建以院长为首的村官助理专家顾问团,对学校近200名村官助理提供全天候科技支持;三是注重软科学研究,拓展现代农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学校主动协助区县政府和乡村,编制了50余个村镇的现代农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写了《城郊新农村建设丛书》等书籍,向北京郊区20多个乡村赠送丛书。

第四,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校的第一志愿录取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本专科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保持在94%以上。2007年,学校研究生就业率为100%。

记者:您认为,“十一五”期间贵校在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方面,还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王有年:我认为,我们必须要立足自身实际,找准教育与创新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结合点,发挥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坚持“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的原则,重在完善和探索新体系。

第一,以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着力点,努力完善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科技研究体系。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重在发展新产业。学校将拓宽视野,全面开发研究农业的多种功能,把重点放在挖掘农业的内部潜力上,加快进行农业产业的战略性转型研究。一是加快农业产业技术转型研究,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从而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实现农业产业的高效益;二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转型研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有内在动力的生产者自主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三是加快农业产业组织转型研究,努力提高农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

第二,以培养新型人才为着力点,努力完善都市型现代高等农业教育体系。学校将围绕创新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和服务新农村建设,重在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学科体系。一是对学科建设进行理性定位,全力构建植物科学学科群,动物科学学科群,经、管、法学科群,生物、食品工程学科群,环境建设与城镇规划学科群等5个都市农业学科群;二是错位规划,分层建设,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科链。在满足学科良性发展和京郊经济建设需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学科基础,对学科进行错位规划、分层建设,形成数量适当、科类匹配、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结构,实现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推进学科制度创新,为学科发展提供制度环境。建立学科发展的专家决策机制,建立有效的学科运行机制,实现学科管理动态化;四是培育学科文化,增强学科发展的活力。学科文化是学科的生长环境,它能为学科发展提供不易被其他院校所模仿的,而且是最基本与最持久的竞争优势。

第三,以创新机制为着力点,努力完善农业科研和推广体系。一要加强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学校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科技工作的核心位置,加强农业新技术研发工作,推进重大农业科技项目转化,支持科技成果资源化和新型产业平台建设。二要全面开展科教兴村工作,建立农业推广教授机制。选派教授、技术专家、青年教师、博士生到村里挂职或支教,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活动,结合农业推广教授的选聘工作,支持农业科技推广站的建设。三要探索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场),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探索农民田间学校建设新模式。四要继续加强与各区县建立科技合作的战略联盟,采用共同开发、科技联姻、技术服务等方式推动各区县相关产业、行业的发展,实现教育、科技、经济的有效结合,促进京郊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使我校在资金、成果转化、研发基地、人才培养等方面扩大办学空间。

第四,以培育新农民为着力点,努力探索加快农村科教文化的培养体系。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创新都市型现代农业文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之策,是创新现代农业的有效措施。学校将继续立足京郊,面向基层,坚持“育人为本”,实施“科教文主导战略”,整合教学资源,集成师资力量,充分发挥远程教育手段和就地培养人才的优势,着重提高农民的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民获取、吸收、交流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提高农民转岗的专业技能和农业生产的实用技术。同时,学校将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文化、民主法制、社会保障等研究,为农村发展的软环境建设提供智力支持。2006年,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落户我校,该基地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依托北京农学院成立的北京市专门开展新农村建设研究的机构。它为学校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文化、民主法制、社会保障研究提供了条件。

“十一五”期间,学校将围绕创新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与服务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坚持内涵发展,以完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为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专业为重点,以加快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和新农民的培养基地,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创新基地,科研成果转化与新技术推广的服务基地,国内外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交流的窗口与平台,尽快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

[责任编辑:包和春]

作者:刘铁军

高等农业教育论文 篇2:

赠地学院:美国高等农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里程碑

[摘 要] 19世纪中后期兴起的赠地学院开创了美国高等农业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新纪元,也是美国著名教育政策法规的成功范例之一。研究和探索这一成功范例及其对美国高等农业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对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与借鉴。

[关键词] 赠地学院 美国 高等农业教育 职业教育

一、赠地学院产生的时代背景

1. 农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人民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12年以后,美国人口数量由于移民的大量迁入而急剧增加,疆域不断扩大,国内外对棉花、烟草、玉米等农产品的需求量大增。但这一时期美国的农业生产非常落后,美国历史学家在说明这一时期美国农业的发展状况时尖锐指出:“19世纪初叶(美国)殖民者在粮食种植、收割和脱粒技术方面比《圣经》时代好不了多少”。① 当时掌握实用农业技术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欧各国,耕种还普遍使用人力、畜力等简单的机械,严重地制约了美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当时,由于“西进运动”的兴起,农业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迫切需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采用新的农业机械和实用农业技术,以便大幅度提高农业的产量和效益,推动美国经济健康发展。

2. 高等教育扩张的需要

1860年以前,美国264所院校中,私立大学有247所之多,但无论是美国东部早期欧洲移民所建的大学,还是建国后新建的教派学院和非教派学院,大多与社会现实脱节,不能培养实用的人才,远离社会,超然世外,可以说是社会生活中的“一潭死水”。即使到了1862年,学院数量少、学科分散、影响面小,且没有一所学院能够培养合格的农艺师、机械工或商人,难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为此,许多有识之士呼吁联邦政府改革传统高等教育,采取有效措施资助各州创建新型的、面向产业阶级的、收费低廉的高等院校,“这种新式大学比起旧式大学,更着重于实用的目的——发展农业及工艺教育,培育美国资本主义急剧发展时期所需要的专门人才”。② 教育史家特纳(Jonathan B. Turner)和国会议员莫雷尔(Justin Smith Morrill)则是那时呼吁联邦政府创办这种新型技术学院的先驱人物。

3. 文化传统的影响

考察赠地学院产生的原因,除了经济影响,文化传统对教育的作用也不可小视。滕大春在《美国教育史》中指出, 正是“富有特色的美国文化为新型的美国教育奠定了基础”。美国文化传统中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 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 多样性的特点以及不断创新的精神等都影响着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也对赠地学院的产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美国建国后,实用主义逐渐被国民所接受,进而深入到国家的政治、经济、道德和教育等领域,成为其民族精神和社会心理形成的思想源泉。高等教育则表现为反对欧洲传统的教育观和知识观,奉行民主、自由、多元的实用主义哲学;把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出注重实干、不尚空谈的特性。正是这些新生国家精神与实用主义价值取向,使得高等教育在较短时间内发展迅速,形成了独具美国特色的赠地学院。

与欧洲大陆的国家相比,美国历史较短,缺少漫长而沉重历史传统的束缚,在制度上拥有较大的灵活性, 变革和创新就更容易实现。与固守传统、反对变革的欧洲不同,美国人崇尚进取、追求创新。恩格斯写道:“美国是一个新世界,‘新’不仅是就发现它的时间而言,而且是就它的一切制度而言;这个新世界由于藐视一切继承的和传统的东西而远远超过了我们这些旧式的、沉睡的欧洲……在美国,一切都应该是新的,一切都应该是合理的,一切都应该是实际的。”① 正是这种勇于创新的传统,使得美国高等教育在短时间内迅速超越了其他各国,探索出赠地学院这种独具美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

4. 《莫雷尔法》的直接推动

莫雷尔是美国佛蒙特州的众议员(1855~1867年)和参议员(1867~1898年)。在系统考察联邦政府通过赠地资助各州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莫雷尔于1850年向国会提交了一项议案,建议联邦政府以赠予各州联邦公地的方式来鼓励每个州建立至少一所新型大学。这样的大学讲授“农业和机械工艺……以便提高产业阶级的通才教育和实用教育,也应开设其他科目,包括军事战术课程”。② 该法被称为《莫雷尔土地赠予法》,简称为《莫雷尔法》(Morril Act)。

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该法,规定:第一,联邦政府在每个州至少资助一所高等院校从事农业和机械工程教育;第二,按照1860年国会规定的议员分配名额,联邦政府根据各州的议员数,按每个议员3万英亩的标准向各州赠予国有土地或等额的土地期票;第三,出售这些土地的收入,10%用于购买校址用地,其余用于设立捐赠基金,其利息不得低于5%;第四,这笔捐赠基金如果5年内未能用于兴办上述学院,须全部退还给政府。凡是依照该法建立的学院就叫做赠地学院(Land Granted College)。1890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第二个《莫雷尔法》,该法规定:联邦政府对依靠联邦赠拨土地建立起来的赠地学院提供年度拨款,以保证这些新型的技术学院具有充足的财力得以正常运行。两个法规的颁布掀起了大规模的赠地学院运动。联邦政府共建立了69所赠地学院并资助一些大学推行农业和机械工业教育,大大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前,著名的康奈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都是在赠地学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赠地学院的功能与模式

1. 模式灵活多样,适应发展需要

1862 年以后,绝大多数州按要求相继建立起农业和机械工程学院,也有的州把赠地资金用于改造老大学,开展农业和机械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根据《莫雷尔法》的规定,凡接受赠地的高等院校的学生,无论哪个专业,都必须接受农业教育,学生们只有学习一些农业知识才能领到毕业证书。③ 因此,老大学增设农业系,讲授农业化学、农业机械、土壤分析、园艺学、昆虫学等。1875 年,堪萨斯州赠地学院开设的课程包括农庄、养殖场、木工、家具制造、造车、漆工、铸工、制衣及雕刻,也开设电报学、铜板印刷、照相术等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赠地学院在教学方法上也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在教学之余经常组织各种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寒暑假参加生产实践。此外,赠地学院教学期可长可短,不仅开设正规班,还为社区居民开设补习班,也向妇女开放。1890 年通过的第二个《莫雷尔法》规定,南部17州必须革除歧视黑人的积习,黑人也拥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否则要为黑人设置水平相同的农工学院。④

赠地学院除了给大学生授课外,还加强研究种子改良、研造肥料和机械化农具,并通过农业实验站,加强农技推广。农技推广工作是政府扶持和支持农业发展职责之一,由联邦、州和县农业推广站组成农技推广体系。推广内容包括农业技术服务、家政和四健会(四健会也称4-H 俱乐部,是美国农业部的农业合作推广体系所管理的一个非营利性青年组织,创立于1902年,其使命是“让青年人在青春时期尽可能地发展他的潜力”,“四健”代表健全头脑、健全心胸、健全双手、健全身体)。农业技术服务组织成年男子学习最新的农业技术知识,推广新良种、新耕作方法和其他先进技术;家政则组织妇女学习编织、料理家务、美化环境等;四健会组织青少年学习和实验有关农业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对农业科技和生产活动的兴趣。① 在科技推广服务中,政府与赠地学院建立了密切合作机制,从科学研究、应用开发、情报传播、项目审定到基层的技术服务和实践指导,赠地学院都发挥了主要作用。②

2. 培养农业技术人才

根据《莫雷尔法》,凡接受赠地的高等院校的学生,不论专业,都必须接受一些农业教育。据统计,1862~1870年,共有30个州先后接受了此法,各赠地院校培养出了一批农业科学技术人才,且各农业院校的学生3/4来自农村,毕业后又回到农村去工作。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农业教育课程的发展,一些农业大学的研究生院也建立起来了。这些研究生院的培养目标是工农业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教育对象是中下层阶级。开设的专业课程包括农业、机械制造、生物学、专业动物学、农产品加工学、农村建筑学和农村经济学等,也包括工艺、军训,甚至古典学科,但古典学科已失去了昔日的支配地位,实用科学受到推崇,钻研理论而鄙视生产的大学传统被改变。“赠地学院通过培养大批实用的、经济发展所急需的科学技术人才,为美国工农业现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③

3. 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

赠地学院根据所在州的实际需要,广泛开展实用性科学研究,及时有效地解决所在州各类企业面临的实际技术问题。美国国会1887 年颁布的《海奇法》规定,每个州在赠地学院领导下建立农业实验站,进行农业科学原理及应用方面的研究与实验。实验站还设立分站、实验农场及各种研究中心、研究室,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回答农民提出的各种问题。研究项目以与本州农业生产有关的应用研究为主,如佛罗里达菠萝的病虫害与改良问题、得克萨斯牛群的喂养问题、路易斯安娜甘蔗的新品种培育问题等等。由于实验站是政府资助的,因此其研究成果向所有的农场主公开,免费向农场主提供最新的科技成果。这对促进美国科技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研究成果使每年农产品的价值有了千百亿元的增加。

美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突出特点是从法制上建立了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结构体系。1914 年国会通过了《史密斯和勒沃尔法》,即《合作推广法》,要求各州立大学建立农业推广中心,由州立大学代表政府负责农业推广工作。这一法规的执行奠定了延续至今的美国赠地学院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合作推广体系的基础。到1920年,美国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当完整而庞大的农业教育、研究与推广体系,组织机构包括联邦、州、县三级的农业推广站和实验站。

在联邦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鼎立相助下,各农业实验站取得了惊人的研究成果:1890年,发明了波尔多液,使蔬菜和水果的产量提高了数倍;1903年,实验成功了防治猪霍乱的疫苗;1915年,发现了维生素A和B;1919年,又发现了维生素C;19世纪下半期,化肥和农药也试制生产出来,20世纪初已达到批量生产的程度;20世纪初,玉米远系杂交试验成功,新的杂交玉米良种使玉米产量在美国以及全世界增加了1至2倍,同时,小麦、水稻、高粱等的新品种也先后培育了出来。由于农业教育的普及推广,从内战结束到1900年,大约有12 000多项农业技术发明取得了专利权。④

4. 服务当地工农业发展需求

赠地学院根据地方工农业和公众事务的实际需要,设立一些“短期课程”,推广农业科技与机械工艺知识,建立农业实验站,提供各种社会服务,开创了高等教育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新风。

20 世纪初,曾建立在赠地学院基础上的威斯康星大学所开展的社会服务工作给州政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它的“巴布科克测试法”一项科研成果就为州的牛奶加工业节省了数亿美元。该校校长范海斯(Charles R. Vanhise)在概括“威斯康星思想”(Wisconsin Ideal)时指出:“州立大学的生命力在于它和州的紧密关系中,州需要大学来服务,大学对州负有特殊的责任。教育全州男女公民是州立大学的任务,州立大学还应促成对本州发展有密切关系的知识的迅速成长。州立大学教师应用其学识专长为州做出贡献,并把知识普及于全州人民。”① “威斯康星思想”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作为大学真正与生产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被正式确定为继教学与科研之后的第三项主要社会职能的标志。从此,大学不仅为社区普及农业科学知识,也提供有关卫生、经济、管理与教育等方面的咨询,真正成为州的“智囊”。

三、赠地学院的贡献与影响

首先,开创了政府以法律手段调控高等教育发展的先河,成为政府干预高等教育发展的范例。《莫雷尔法》的颁布打破了联邦政府不过问教育的传统,联邦政府通过赠地、拨款的方式向州提供资助,各州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联邦政府的指令创立适合本地区特点的赠地学院。重要的是,它把美国联邦政府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制定的优先发展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措施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通过教育立法确定联邦政府教育投资的目的、任务、重点范围,既保证政府教育政策的权威性和连续性,又调动各州投资创办具有地方特色高等教育的积极性。这在当时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创举,成为美国调动地方分权干预高等教育的范例,对后来美国乃至整个世界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加快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开拓了高等教育的服务职能。赠地学院的建立实现了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和教育结构的重大调整与改革,使教育开始全面适应迅速扩展中的经济需要,提高了科学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地位,改变了教育为少数人所垄断的局面,扩大了黑人、妇女以及退伍军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教育面向大众和平民,从根本上使美国高等教育与欧洲“精英型”高等教育决裂,走上了民主化、大众化、实用化的道路。

美国赠地学院面向美国经济建设的实际,培养工农业生产领域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开展各种技术指导并提供咨询服务,提出“校园的边界即是州的边界”的口号,将大学与社会融为一体,为美国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面向社区进行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解决了美国工农业生产中面临的许多技术难题。它使大学第一次以主动的姿态直接投入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 开拓了除教学和科研以外的高等教育第三大职能——直接为社会服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教育研究与革新中心的报告指出:“从历史上看,大学为社区服务的观念源自赠地学院创办的时代。”克拉克·科尔也认为:“公共服务的概念始于美国的赠地学院运动。”②

最后,赠地学院使美国高等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发生了重大改变。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始与社会的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密切联系,社会服务观念逐渐成长为美国高等教育继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之外的又一重要职能。赠地学院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与规模。在《莫雷尔法》颁布的18年时间里,美国政府通过赠地、建州立大学的形式使得美国的高校由法规颁布当年的9所增至500多所。曾一度被人讥为“放牛娃学院”的赠地学院提供了一种耗资较少、收费低廉的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开始向低收入家庭的青年开放,标志着古典的精英高等教育已逐步让位于以应用技术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1900年,美国高等学校的数量增加了20倍,大学生人数增加了47倍。每万人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为31.4人,而欧洲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德国当时每万人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仅有8.3人。③ 在《莫雷尔法》的影响和赠地学院的开拓之下,美国高等教育在19世纪下半叶获得长足的发展,美国一跃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莫雷尔为此也被誉为美国“农业院校之父”。

四、对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启示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13亿多人口中9亿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我国高职教育存在一个奇怪现象,那就是高职教育并不重视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大部分高职教育只针对第二特别是第三产业,或者说是针对一些具体的行业,似乎一沾上“农”字,地位本来就不高的高职就更难生存了。美国赠地学院及其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高职教育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经验和启示。

1. 加强农业教育立法,为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美国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也一直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美国联邦政府于1862年颁布的《莫雷尔法》可以看作是第一个职业教育法。此后,美国政府又相继制定了多部与农业技术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极大地强化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干预,使农业技术与职业教育在政策的导向作用下,朝政府设计的方向发展。美国政府的每一项法规,都配有经费支持,美国的农业职业教育也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支持。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农民职业教育法, 仅有与之相关的《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我们可以吸取美国《莫雷尔法》创建赠地学院、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成功经验,重视职业教育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用法律的手段调控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2. 改革现有的农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形成灵活、多元的培训模式

赠地学院的创立促进了各类型大学间的竞争,各类院校为了求得联邦政府的资助,不得不改变以往偏重基础理论的学术性课程,使之更接近社会现实,实用性更强;各院校间的竞争使大学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各自的特色也更加鲜明。

我国的高等院校可根据当地、本校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开设专业,突出特色,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技术型专业人才。另外,我国的农民职业教育局限于政府出资、政府办学、政府管理。对此,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形成“国家、地方政府主导,行业、企业、社区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办学主体格局,尽可能将农民职业教育的经费由政府、行业、企业、社区和学员分摊,促进现行的农民职业教育体制有效运作。

3. 改进农民职业教育内容, 形成新的教学体系

目前,我国农民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基本上围绕农业(包括种植、养殖)技术的培训、推广而开展,对其他产业相关技术的培训相对较少。在美国,除了公立职业学校开展相关产业的技术培训外,政府还积极鼓励各部门、行业、私人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注重在农村广泛开办各种形式的农业培训班,利用冬季或农闲对农民进行系统培训。全美有5万多个农民俱乐部,帮助青年农民学习各种专业技术、制定生产计划、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我国农民职业教育有必要在教学内容体系上做出重大调整,适当提供非农产业类职业技术的培训与教育,注意对农民经营管理知识、市场意识、生态意识以及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内容的教育,注意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调整,并与当地的行业企业发展和经济地理特点相结合,办出适应当地经济发展,为农民服务的新型农民职业教育。

4. 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与投资力度

美国赠地学院创建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国家对农业高职教育的先期投入。美国政府通过捐赠土地或直接拨款等措施来促使农业高职教育的兴办和发展。美国联邦政府出台的每一部有关职业教育的法规,都有一部分内容规定配套专项经费。20世纪60年代后,为开发经济教育水平落后的阿巴拉契亚地区,政府通过了《地方重新开发法》,在这一地区实施了上千个职业教育项目,拨款达3.3亿美元。①

我国应借鉴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如政府直接拨款,在接近农村的县市建立农业高职学校,或在已有的高职院校内投资兴办农学系和农技专业。劳动部门应和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加大农民职业教育补贴,扩大免费职业教育的对象,创造、推广行之有效的教育投入形式,变就业援助为教育资助;还要注重多方面筹集经费,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加大对农民职业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促进基础设施的完备化。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邓明茜

作者:徐继宁

高等农业教育论文 篇3:

高等农业教育支持农村发展的路径文献综述

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农业教育提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本文将对高等农业教育的研究状况、高等农业教育支持农村发展的路径问题进行综述。

关键词:高等农业教育;农村发展;路径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福建省是一个农业资源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人力资源充裕,但人力资本不足:农民收入有所增长,但农民仍不富裕:农村经济有所发展,但与国民经济发展还不协调。新时期福建省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战略发展目标。目前最繁重、最艰巨的目标任务在于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此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重心应逐步向农村区域转移、向农村经济社会倾斜,以达到工农、城乡两个“轮子”统筹、协调发展。

高等农业教育在福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采取措施,大力发展高等农业教育。因此,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支持农村发展的路径,探究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之间协调发展的规律。从而促进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经济良性循环,相互推进。

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农村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正确分析高等农业教育面临的形势。了解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对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实现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农业教育提供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

二、研究现状分析

多年来,一些研究者也进行过高等农业教育的研究。据查阅的有关文献资料显示。研究者们围绕“高等教育研究的意义和作用”、“高等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等农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发表一些的论文。主要观点有:

(一)关于高等农业教育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孙济中(1994)明确指出:“办教育就要研究教育,不研究教育怎么办好教育?”。就高等农业教育来说。它的许多规律尚未被我们认识。被我们掌握。面对这一现实怎么办,唯一方法就是加强对它的研究。通过不断研究,使人们对它的认识符合它本身规律,从而把握主动,做好工作。白秀玉(1991)在《重视高等教育研究,掌握办学规律》一文中指出,高等教育研究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开展高教研究,有助于学校领导尽快掌握教育规律,做好领导和管理工作;开展高教研究。有助于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指导和客观依据;开展高教研究,有助于推动高等农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开展高教研究,有助于高等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高等农业院校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必须大力培养大批合格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宋明爽等(1997)提出,必须重视和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探索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规律,以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规律来指导高等教育实践。

(二)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龚祖文等(1998)谈到,当前高等农业教育研究,还不能做到很好地为高等农业教育实践服务,高教研究与高教实践的“两张皮”的现象还未克服,研究中存在:研究方法单一,以定性描述为主,定量研究不够:研究制度远未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彭冬阳等(2001)将研究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五点:1.对高等教育研究缺乏正确认识和应用的重视:2.高等教育理论不成熟,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存在着脱节现象;3.研究的重复性较大,缺乏新的突破:4.研究方法过于陈旧,很少进行认真细致的实证研究和实验:5.各高等院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不健全等。

(三)关于高等农业教育研究的措施和建议

彭冬阳等(2001)在文章中就如何进行高等农业教育研究提出了三点措施:提高对高等教育研究的认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更好地为实践服务;加强高等教育研究队伍的建设。宋明爽等(1997)提出了加强高等教育科研的几个思路:要进一步强化教育科研意识,重视教育科研投入力度:要完善高等农业教育制度措施,以高等农业教育制度去引导教职工重视高等农业教育教科研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高等农业教育科研的组织管理T作:重视加强对教师和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者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加强教育督导工作,以督导促进教育科研。

(四)关于高等农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李水山认为高等农业大学农业类专业(非农专业)、农村学生(县城以上城市)、毕业后服务于“三农”(非农业岗位就业)的规模比例从过去的8:2变为2:8了,简单追求大学规模效益导致了教育“离农”现象的不断加剧。高等农业大学的合并导致高等农业教育发生倒挂现象:郭明顺进一步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高等农业院校发展办学理念核心,树立建设现代农业大学的办学理念,塑造和培育科学考评、合理激励、唯才是举的人才理念。塑造和培育办学规模、结构、质量全面协调的发展理念:李娜着重针对高等农业院校非农专业办学特色的策略展开实践研究,提出应依托农业发展背景,明确特色办学理念、注重实用,探索有农业大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方案;陈士俊、程燕比较和研究中外高等农业教育结构模式的特点并借鉴发达国家的高等农业教育先进经验,从当前高等农业教育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出加快高等农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完善高等农业教育结构、提高农业高校的办学效率和培养机制的建议。田玉敏、杜丽华分析国外高等农业教育的基本结构模式和支撑农村发展的路径,并从国外成功经验中得到了相关发展路径和模式借鉴作用。

三、总结性评述

综上所述,研究者对高等农业教育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也分析国外高等农业教育支撑农村发展的路径及对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启示,所提出的建议和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实际指导意义。但是,这些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这些研究只就高等农业教育研究某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没有把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研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性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没有较深入地分析高等农业教育研究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性的发展途径。本研究试图通过分析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比较国外发展高等农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从多维度研究的角度来提出新形势下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支持农村发展的路径选择。同时也通过本课题研究进一步阐明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路径选择。特别是高等农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进一步推动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并加快发展,更加适应福建省经济社会建设方向。

作者:陈志伟

上一篇:职业会计教育论文下一篇:隐性知识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