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体系论文

2022-05-14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高等教育体系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要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必须有一个支持体系作为保障。本文从法律、财政、组织这三个方面构建成人高等教育的支持体系,以保证成人高等教育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战略目标支持体系就成人高等教育范畴而言,成人高等教育是母系统。

第一篇:高等教育体系论文

探究日本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摘要: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问题就已经成为日本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从政府、大学、第三方评价、社会排名四个方面介绍如今的日本高等教育保障体系,并对每一部分的特点进行介绍,希望对建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本;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作者简介:韩小娇(1986-),女,辽宁大连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辽宁 沈阳 110034)

日本政府将教育视为立国之本,历届文部科学大臣经常会提到“教育是国家的百年大计,培养人是国政最重要的课题。”经过举国上下、官民共同的努力,当今日本的教育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已达到世界较高水准。据2010年学校基本调查的数据看,大学总数已达到778所,分别为国立86所、公立95所、私立597所。在校人数已达到2559181人,国立451538人、公立123027人、私立1984616人。[1]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质量问题也日益突出。日本政府一直在进行探索和不断调整,构建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本文从政府、大学自评、第三方评价机构、媒体排名四个方面入手,研究日本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模式。

一、政府采取法律规范及财政引导

日本在上个世纪80年代经济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大众化随之而来。短时期内高等教育规模成倍扩张所带来的后果就是教育质量的下滑。此时,政府颁布的《高等教育整顿规划》的主要内容就是控制招生名额、提高教育质量、振兴高等教育发展。与此同时,提出创办广播电视大学,尝试进行大学昼夜开课制等。这项提议在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调整教育布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1991年的《关于改善大学教育》的咨询报告中提出“大学在努力促进教育、研究的活性化和提高质量水平的同时,还必须实现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为此有必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检查,不断完善。关于大学评价,各大学进行的自我评价是基础。考虑到我国的现状,首先应该建立自我评价体系,并使之制度化。”大学审议会还就大学自我评价的实施方法、评价标准等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同年,在修订《大学设置标准》时,明确规定了大学应履行自我检查和评估的义务,自此,大学自我检查评价正式成为每个大学所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值得一提的是,经过这些改革使大学评定由原来的事前评估逐步转变为事后检查。

然而,仅仅想通过大学实施自我评价建立自我约束机制以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是远远不够的,在1998年大学审议会的咨询报告中建议“为让社会更加清楚了解作为社会机构大学的活动状态,有必要设置专门的评价机构,实施高透明度的大学评价”,2003年在修订后的《学校教育法》中第三方评价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得以确认,此后第三方评价制度正式启动,所有国、公、私立大学及短大、专门学校在实施自我检查评价的基础上,都必须接受由文部科学大臣认可、授权的专业评价机构实施第三方评价。[2]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政府通过不断更新完善教育法令以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其努力已初见成效,日本成功实现“成为教育强国”的目标。然而,政府仅采取法律手段来保障教育质量是有一定缺陷的,因为大学有学术自由权,所以大学只要不违反相关行政规定,国家的法律宏观调控是无法渗透到大学日常管理当中的。因此,政府还必须采用财政引导的方式,使各高校一起向国家预定的目标方向发展。近年,政府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教育质量。

(1)对各大学实施补助金措施,除参照各大学的教育、科研条件等实际情况进行教育财政倾斜分配外,近年来,日本政府又设立了特别补助金项目,这项特别补助对充实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对社会性质较强的教育活动进行重点分配。

(2)在日本对学生实行财政资助的是文部省所掌管的育英奖学事业,为使经济上有所困难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文部省决定逐年加大拨款,增加奖学金金额、放宽奖学金免除归还制度、为适应学生多种需求而建立弹性化的奖学金制度。这在满足国民的求学愿望、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保障教育质量等方面做出贡献。

(3)为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及研究水平,推动相关大学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高水平大学,国家投入专项资金设立了“TOP30”、“COE计划”、“GP”等项目,①引入第三方评价制度并以此为依据实行资金有重点地分配。[3]国、公、私立大学为获得竞争资金,纷纷提高自我科研能力,用长远眼光来看,这个措施对促进大学的研究、教学水平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二、大学内部自评与学位授予

从1991年开始,文部省对《大学设置基准》、《大学院设置基准》等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的法规进行修改,将大学实施自我检查评定纳入到法律条款当中,据学校基本调查报告称1999年至2003年,有87所国立大学(占国立大学总数的90%)、57所公立大学(占公立大学总数的75%)、439所私立大学(占私立大学总数的83%)实施了大学自评,将自评结果向社会公布的学校为576所,国立大学为87所,公立大学55所,私立大学434所。可以看出,国立大学在实施自我评价制度方面比公立、私立大学要积极。大学内部实施自我评价是在尊重大学的自主性的基础上,由大学自己来提高教育和研究质量的一项改革,现如今的大学自我评价主要是作为第三方评估的基础而存在。

大学内部保障教育质量,除上述的大学自我检查评价外,还可通过学位授予的手段。2001年攻读硕士课程的人数为150797人,攻读博士课程的人数为65525人,2002年攻读硕士课程的人数为155267人,攻读博士课程的人数为68245人。通过在校人数与最后学位授予人数的比较,我们能更清楚了解这一方法的实际情况。2001、2002年学位授予情况如图1、图2所示。

可以看出,日本对学位授予是比较严格的,尤其是在博士学位授予上,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得到博士学位。学位是调节教育质量与数量的杠杆,严格控制学位授予有助于教育的质量,促进学术研究水平的发展。

三、第三方评价机构的监控

目前,获得日本文部省批准授权的第三方评价机构主要有以下五所机构(见表3),本文在此仅介绍最为主要的大学基准协会、日本高等教育评价机构、大学评价与学位授予机构。

资料来源:笔者整理制成。

1.大学基准协会设置与职能

以美式认证评价制度为范式建立起来的日本大学基准协会(简称JUAA)成立于1947年,目前是以评价私立大学为主要对象的重要民间团体机构。协会成员分为正式会员与赞助会员两种,申请成为赞助会员比较容易,在满足《大学基准设置》的各项条列的基础上,只要大学提出申请然后进行简单审查后在协会进行登记,即可成为赞助会员。从赞助会员成为正式会员就必须通过协会的认证,在学校提出的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严格审查达标后方能成为正式会员。可以看出,想成为大学基准协会的正式会员要通过2次审查,第一次是加盟协会时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这使得加盟本身具有评价意义。第二次是由赞助会员向正式会员转变时,由协会的专门组织进行严格审查。这种加盟审查和再认证相结合的形式,是典型的美式认证评价制度。

大学基准协会的组织机构非常复杂,这里只简单对其加以叙述。大学评价组织由判定委员会、相互评价委员会和异议审查委员会构成。值得一提的是,除上述委员会外为评价申请大学的财政状况设立了大学财政评价分科,这实际上也是针对私立大学而设立的。国立大学2004年转变为国立大学法人,在财政上虽然需要独立核算但财政主要由政府负担,所以不存在经济破产问题,这也正是大学基准协会评价主要对象为私立大学的一个重要原因。自大学基准协会成立之后,通过建立评价基准和对会员校的认证评价在规范、保障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方面起到巨大作用。[4]

2.日本高等教育评价机构设置与职能

财团法人日本高等教育评价机构(简称为JIHEE),日本约有6成的私立大学加盟的是以日本私立大学协会为主体的附属机构。机构分别于2009年、2010年获得短期大学及流行·商务的评价许可权。截止到目前,日本高等教育评价机构共有会员校310所。

日本每所评价机构的评价标准都是不同的,在实施评价时都是按照本机构所设置的标准进行评价,但评价过程和结果基本相同。评价结果可分为三类,“认可”即该大学达到协会的认证标准;“不认可”为该大学未能达标;“保留”为暂缓评价,该大学有所改善后可提出再申请,机构确认大学改善后的结果合格之后给予“认可”判定,如还不合格就只能下次重新申请了。评价机构做出“不认可”这一判定的例子很少,即使大学某些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大学只要能认真改善,一般都会给予合格的。这与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基本宗旨有关,因为设立评价机构的最初目的就是要促进大学改进教学、提高质量,只要能达到这个目标,并非一定要给大学负面评定。截止到2010年,财团法人日本高等教育评价机构一共对85所私立大学及研究生院进行了评价。2010年所评价的学校合格数为75个,不合格仅为创造学园大学一所,保留再审查的有9所大学。

3.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设置与职能

早在1989年7月大学审议会的咨询报告中就提到有必要设立一所学位授予机构。此后,经不断磋商研讨终于在1991年设立了学位授予机构,次年3月机构开始正式授予学位,截止到1998年3月本机构学位授予总数超过1万人次。然而受到大学审议会名为《21世纪的大学和有关今后改革方针》的咨询报告中所提到的,在今后有必要设立专门从事对大学实施评价的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影响,2000年4月学位授予机构进行改组成为现今的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此后,机构迅速发展逐步获得文部省大臣的批准,可对大学、短期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院中的法学研究生院实施第三方评价。

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主要由管理层、评议会、运营委员会组成,因其组织机构非常复杂,这里只能以图表方式简单对其加以叙述(见图3)。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有权对所有大学(国、公、私立大学)实施评价,但因为种种原因的限制,目前评价对象主要限定在国立大学,如果其他类型的大学提出申请,本机构也可以对其进行评价。根据有关法案规定直接对国立大学教育研究评价、负责保障教育质量的是国立大学法人评价委员会,但国立大学法人评价委员会本身没有技术和能力单独对大学进行评价,所以会委托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对国立大学实施评价,评价结果反馈给国立大学法人评价委员会由其进行最后评定。[5]而后,文部科学省将根据评价结果分配财政拨款,这点是与上述两所评价机构的最大不同之处。

四、社会媒体排名

在学生、家长以及用人企业无法掌握大学内部真正教育质量信息时,媒体无形中就成为监督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形式存在。媒体大学排名的指标和结果具有简明性,这是其他的评价方式所不具有的优越之处,这为社会上很多急于了解各大学教学质量但对专业评价知识不足的民众提供了便利,这也是媒体排名广受欢迎的根本原因。此外,大学招生需要借助媒体进行自我宣传,除宣传本校的办学特色,考生和家长更希望知道学校的教学质量、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及学校在全国的排名。在无形之中,社会媒体排名也起到监督、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作用,可以想象在今后的教育发展过程中,社会媒体的排名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是未来保障教育质量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日本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逐步由过去的单一形式转变为政府、大学、第三方评价机构、社会的多元化模式,由过去的事前评估转变为事后检查。日本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改革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保障体系,但细看也不难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如政府想通过加大竞争资金的投入提高各大学科研能力、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但研究水平一般的大学是很难拿到这笔竞争资金的,这就有可能造成科研能力好的大学得到竞争资金越发好,而得不到资金的普通大学因缺少科研经费反而会阻碍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再比如,大学内部为保障教育质量过于严格地控制学位授予的数量,也会造成学生升学期望变少。长此以往,就会流失大批人才反而得不偿失。同样,如媒体排名因缺少专业的评价人员,其结果难免会有所偏差,更为重要的是媒体本身作为商业机构为求生存和盈利,在实施评价时动机不纯,那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就值得我们认真考虑了。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今后研究的方向,相信经过不断研究学习,对于建构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会有所启示。

注释:

①TOP30指选出科研能力较强的30所大学,并把它们建成世界最高水平的大学。COE计划是日本文部科学省为提升大学的研究能力和水平,自2002年起开始实施的研究奖励计划。GP是文部科学省推出的“现代教育需求特别支持计划”。即通过设定政策性课题,让各大学通过竞标开展改革实践研究,由政府提供研究经费。

参考文献:

[1]学校基本調査[Z]. http://www.e-stat.go.jp/SG1/estat/NewList.do?tid=000001011528.

[2][3]田慧生.21世纪的日本教育改革——中日学者的观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4][5]徐国兴.日本高等教育评价制度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62-70,135.

(责任编辑:麻剑飞)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韩小娇

第二篇:成人高等教育支持体系的构建

摘 要:要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必须有一个支持体系作为保障。本文从法律、财政、组织这三个方面构建成人高等教育的支持体系,以保证成人高等教育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 战略目标 支持体系

就成人高等教育范畴而言,成人高等教育是母系统。它是以一种方式或另一种方式分散的,最普通的是三级分割:研究生层次、本科层次和专科层次。这三个层次,要根据市场的要求和求学者的实际需要安排恰当比例,使成人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层次结构合理,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一般来说,和高等教育中这三个层次的比例一样,它们的规模是逐级递增的。

一、成人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

由于中国教育事业的进展,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普及率逐年提高,进入新世纪,随着知识社会和信息社会发展进程的日益加速,成人高等教育成为成人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因为成人高等教育立足于服务成人,所以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它不可以也不能够被其他它教育所取代,相反,它的地位和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邓小平在1977年讲:“教育还是两条腿走路,就高等教育来说,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的和业余的大学是一条腿,两条腿走路。”在新世纪,这仍是成人高等教育要实现的战略目标。也就是说,在新世纪,成人高等教育要和全日制大学教育一样,成为普通高校的两条腿之一。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立足点在于“人才”。“人才”是成人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主要“产品”,成人高等教育战略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养的人才的素质与规格。因此,人才培养目标是成人高等教育战略目标实现的一个基本前提。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把成人高等教育归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把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指出了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实用性特点,但并不全面。实用人才要有开放意识、世界眼光和国际交流能力,能获取信息,自主学习,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才能。除此以外,成人高等教育还要根据新的形势,必须进行道德教育,使人才道德方面过硬,成为新型的社会公民。

这是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面总的战略目标,但对不同的层次,除了新世纪人才的一些基本要求,如具有世界眼光、开放意识等外,具体的目标有所不同,各有侧重。具体来说,成人高等教育在研究生层次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创新,使之具有进行科学研究,获得新发现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才华。成人高等教育在本科层次应结合成人的特点,提供符合成人学习要求的课程,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教育,使他们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并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能力,成为高质量的高级技术人才。在专科层次的成人高等教育方面,教学应侧重于向成人提供与社会实际需要结合最为紧密的实用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更新与专业技能的培训,使之能与时代紧密结合,符合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对生产一线人才的专业要求。

要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政府必须通过相关的政策和准则进行宏观管理,建立保障成人高等教育战略目标实现的支持体系。

二、实现成人高等教育战略目标的支持体系

首先,成人高等教育的法律保障体系。“任何重要政策理念的推动,均必须通过立法的途径,成为行动合法化的主要根据。”①国家要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应该从法律的高度对各类成人高等教育进行定位。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新世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习化社会和终身学习得以实现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其作用与地位应在法律上予以认定。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以实现成人教育的加速开放和沟通。成人教育的成果应在不同教育形式之间得到共同的认可,使成人学习者在选择合适的成人教育形式方面享有充分的自由。这对改善目前人们对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偏见具有一定的纠正作用,能够改善教师的教学态度和社会用人单位对成人高等教育文凭的态度,进而改变接受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学习的态度,促进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其健康发展。同时,为了扩大成人高等教育的规模,实现规模效益,成人高等院校进行重组势在必行。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逐渐改制为职业学院或社区学院。随着成人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成人高等学校之间与学校内部的竞争愈加激烈,将逐步扩大在人事、招生和考试等方面的自主权。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成人高等教育新形式的顺利推行,保障成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顺利进行。这有利于成人高等教育在新世纪规模的扩大,并向有法可依的正规化方向发展。

其次,成人高等教育的财政投资保障体系。国家的财政投资直接关系到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1998年,《中国教育发展》文献表明,成人教育在1997年财政预算经费中仅占0.38%,由此可见成人高等教育所占经费的微乎其微。到2001年,成人高等学校的预算内教育经费为262193.7万元,约占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的1.02%。②从理论上说,这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一个缺点,但同时又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一个优势。说是缺点,是因为成人高等教育缺少国家相关的专门投资,其师资队伍建设和相关的硬件设施方面必然要与正规、全日制高等教育共享,在我国目前对成人高等教育定位与认识存在偏见的情况下,必然是有先有后,厚此薄彼,导致成人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不足,质量低下,教学硬件设施短缺,有碍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说是优势,是因为由于缺少政府的资金直接投入,成人高等教育的运作已经引入了市场模式,成人高等教育的规模受市场调节,必然要求各承办单位注重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不然不利于各承办成人高等教育部分的单位长期发展。但实际情况是,各个承办单位仅注重眼前利益,根本不考虑长远发展,不重视质量问题。衡量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以后,笔者认为国家必须要承担成人高等教育一部分的负担,为成人高等教育进行一定的专门投资,以提高成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的力量,同时,也能够缓解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设施短缺的问题,进而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

再次,成人高等教育的组织保障体系。成人高等教育要实现其战略目标,必须有一个完善的组织体系。但实际情况是,“在国家行政层面,将原来独立的成人教育管理组织与职业教育管理组织进行了简单的‘合并’,于是各级地方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也纷纷仿效”。③教育行政对成人教育管理组织的合并,使得成人教育没有一个专门进行决策与协调的机构(虽然相关机构仍明确有成人教育管理职能,但事实上确实是减弱了成人教育的管理力量),在客观上给成人教育的整个体系建构和实践运行带来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给具体的管理与教学活动也带来了不小的波动。成人教育如此,成人高等教育也是一样。因此,必须重新成立国家一级的成人教育管理组织,下面设有成人高等教育的专门管理部门。地方上也应该如此仿效,构建成人教育(包括成人高等教育)至上而下、畅通的组织管理体系。其中,有两个组织必须设立: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组织和成人高等教育的教材编写组织。

第四,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组织。虽然国家在法律与财政上的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但此外,国家还应该成立成人高等教育专门的评估机构,对全国的成人高等教育进行定期的质量评估。目前采用的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中,对成人高等教育采用的是忽略的态度,这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高校对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忽视,因为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对学校的社会排名、国家的投资没有任何的影响。目前比较现实的做法是把成人高等教育纳入高等教育评估范围,并对其进行加权。但这样做的一个最大的不足,是很明显地把成人高等教育与正规、全日制高等教育区分开来,把成人高等教育视为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二等公民”。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可对全国的成人高等教育进行专门的质量评估。这样既能对成人高等教育进行质量评估,迫使相关单位重视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同时还能够回避成人高等教育与正规、全日制高等教育之间的比较。

第五,成人高等教育教材编写组织。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学院较多地采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教材,不能适应成人高等教育的要求。国家应该组织有关专家编写教材,使成人高等教育有适合其特点,又与时代紧密结合的教材可使用,结合人才需求和生产实际,“做到‘一增、二减、三补、四调’”④。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本专业教材中没有而实际生产中大量应用的内容,在不影响教学计划完成的情况下,删减教材中有、但生产实际中用不上的内容。同时,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多层次的特点,补充专业教材中没有而实际生产中需要的有关专业知识。并根据生产实际及时调控教材顺序,便于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生产实习。

在推进成人高等教育的具体过程中,要结合时代特点,以及各个教育层次的特点,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战略重点和关键。

三、开拓成人高等教育新的教学形式

在新时期,由高等院校承办成人高等教育仍是一个主要形式。这种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高等教育条件,只要相关人员的观念进行了转变,有着丰富教学与管理经验的高校本身就是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保证。一般而言,在高校内部组织的成人高等教育在本科和研究生层次优势较大。此外,成人高等教育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应结合时代的发展,重点开拓新的教学形式,尽可能为所有成人提供公平的入学机会,从而能够缩小成人教育的差距。

第一,成人高等教育要深入社区。社区教育(community education),是一种终身教育概念和组织形式,“旨在加强教育的服务职能,推进社区发展,并将学校当作向社区所有年龄层开放的教育娱乐中心”。成人教育进入社区,作为21世纪成人高等教育的战略重点之一,就是要把成人高等教育置入一个具体的社区背景之中,并和其他各类教育融为一体,渗透到社区发展的各个方面。成人高等教育为社区成员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为社区服务。成人高等教育深入社区,要取得好的结果,社区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发挥其主体作用,制定终身教育政策,并进行宣传推广,调动社区民众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各类教育应做到相互衔接与协调配合,在教育中引进与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与技术。最后,为推行社区成人高等教育,应制定相应的法规或条例来从制度上保证依法开展社区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深入社区,这在本科层次与专科层次有较大的操作空间。

第二,成人高等教育要深入企业。进入新世纪,随着知识更新的加快,新技术层出不穷,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一般无法直接胜任企业的工作,企业培训对人才进行再教育成为成人高等教育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一般而言,高校普通教育对人才的培养重点在于使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减少企业再教育的投资,提高企业培训的效益。在知识经济时代,各个企业在教育与培训方面要扩大职能,要根据各自企业的实际情况改变企业教育培训的组织形式、工作方式与目标,做到最大程度地利用企业的现有资源,培养出最适合企业的人才。因此,21世纪的企业教育必须建立与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相适应的学习体系与制度,建立并发展学习型企业,实现企业员工与企业团队共同发展目标。这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专业技术和实际操作性强,较为适合专科层次的成人高等教育。

第三,充分利用网络和其他通信技术进行成人高等教育。在信息化社会,成人获取、利用和加工信息与知识的能力,将日益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远程成人高等教育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远程成人高等教育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在传统班级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在同一时间内,只能面对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而现代远程教学中一位教师讲课可以同时授予多个班级的学生。如果将教学内容制作成电子媒体,还可以在不同的空间、时间里多次重复使用,极大地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社会上在职成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拓展在职成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渠道。另一方面,学习者在学习上有更多的自主权。学习者的学习不受课程表的安排限制,不受空间和地理位置的限制,不受时间限制,不必为学习而加入某个群体,可以自主选择和安排学习内容及进度。⑤这能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个性化特征,表达个体对知识、技能的需求愿望,使学习者也从教育对象成为教育资源的选择者、利用者。换言之,它能够使学习者获得更多的自主权,使其从被动受教育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摆脱成人学习在时空上所受的制约。

在21世纪,以网络为基础的学习过程会成为成人学习的主要构成部分,也会为成人带来更多的学习机会扩展。因此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相关的信息基础设施,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同时借助信息通讯技术的便利,利用日益突飞猛进的互联网络,发展虚拟性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社区,倡导学习者本人为主体的个性化学习;发展网络学习,倡导成人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学习。远程成人教育代表着21世纪成人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之一,是21世纪成人高等教育最根本最现实的方式。

注释:

①胡梦琼.终身教育典范的发展与实践.中国台湾:师大书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8页.

②《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2003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页.

③高志敏等著.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社会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4页.

④狄成杰 李艳敏.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04年第5期,第19-20页.

⑤曾煜.21世纪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初探.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6卷第3期,2004年9月,第82-84页.

作者:韩云飞

第三篇:笔谈:高等教育质量省级监控体系研究

编者按: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壮大,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成为近年关注的焦点。相对于国家和学校内部层面的监控,高等教育质量省级监控虽然在质量保障中日益发挥出特殊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它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鉴于此,“高等教育质量省级管理与监控研究”课题组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系列成果。在此,本刊编辑部特从中撷取6篇文章,分别围绕高等教育质量省级监控体系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监控体系的理想特征,监控的复杂系统模型,条件及保障等方面阐述,以引起更多的关注与思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及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研究也随之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宏观层面的国家监控;二是中观层面的省级监控;三是微观层面的高校内部监控。但长期以来,研究者们主要关注的是国家层面和学校内部层面的质量监控,缺乏对省级中观层面质量监控的应有重视。事实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观层面的省级监控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对省级监控体系的构建提出了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国家统一办学、政府集中管理的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改革过去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包揽一切的高等教育体制,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作用,调动其兴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是社会转型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拉开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从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实施,到21世纪初的这一段时期,通过“共建”、“合作”、“合并”、“协作”和“划转”等形式,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完成了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布局结构的调整,形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高等教育行政体制。“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的逐步形成,为省级政府做强其行政区划内各类高等教育提供了机遇、责任和目标,省级政府统筹管理本省高等教育的权限和能力得到增强。高等教育的质量监控必须充分考虑地方高等教育的区域特点,实现重心的下移,建立有效的省级监控与保障体系,实现政府监控、社会调节与高校自我监控的有机结合和协调运行。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且呈现地方化的特点。目前,我国共有省级行政区34个,其中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34个省级行政区按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可以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区。这三个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地区地理条件优越,经济较为发达;中部地区地理条件较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而西部地区地理条件较差,经济相对落后。与此相对应,高等教育也呈现出不均衡的局面。这种不均衡,不仅表现为普通高校数量与办学水平的差异以及教育资源分配上的差距,还由于“区域教育管理体制受地方政治和经济体制、文化背景和教育自身的发展状况影响很大”[1]。而且,“在国家宏观经济控制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格局正日趋区域化、地方化。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各省也在逐步加快发展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呈现出地方化、区域化的特点。由于一定地域内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也不相同”[2]。正因为我国不同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且呈现地方化的特点,由中央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根据统一的标准实行统一管理,就难免脱离地方实际,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实效性,也不利于丰富、多样的高等教育生态的形成。

二、建国以来的质量管理实践为省级监控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可能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质量监控和保障也呈现不同的特点。依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质量保障的实际,可以把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五个时期:一是1949~1966年:质量保障的初始时期;二是1966~1976年:“十年动乱”中的质量失控时期;三是1977~1985年:质量秩序的恢复重建时期;四是1985~998年:质量保障制度的建立时期;五是1999年以来: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时期[3]。这是一个艰辛曲折的过程,其间不乏起伏波折,但却呈现总体向前的基本趋势,取得一系列明显成效。特别是1999年以来,为有效应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大而带来的质量下滑,从国家到地方各级均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省级监控体系的构建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一是省级政府的质量监控进一步发展。一些省市建立与完善了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标准,对高等教育教学进行评价与规范。如:2000年,湖南省教育厅依据国家对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等教育的不同要求,坚持贯彻国家标准的共同原则和各高校不同状况的个性条件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湖南高等教育的实际,研究并制定了包含研究生教育、普通本专科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标准。同时,省级政府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职能不断扩大。如:省级政府可统筹管理全省各类高等教育工作,制定高等教育评估标准、教学及教材建设基本文件,指导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组织和指导高等教育评估工作等。

二是质量工程有序推进。高等教育扩大招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更加严峻的质量形势,国家政府层面除了通过评估进行质量保障外,以项目推进方式实施各类质量工程也是这一时期政府质量保障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一方面是实施以重点大学及学科建设为主的“211”、“985”工程项目,完成建设任务,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等;另一方面则是开始实施以全面质量提高为重点的教学质量工程。教学质量工程不仅是国家层面的“质量工程”,同时也是地方和高校的“质量工程”。政府正是想通过“质量工程”这个抓手,形成学校、地方和中央三级立项建设的完整质量体系,引导和带动学校和地方深化改革,加大投入,形成共同推动“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良好局面。

三是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普遍建立。为适应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需要,各高校纷纷研究和建立起符合本校特点的内部质量监控体系[4]。尽管目前各高校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各具特色,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这包括:建立起校、院、系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从人才培养全过程对质量进行监控,包括了自学生入学注册、专业计划、学习培养直至毕业的从输入到输出的整个过程;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从教、学、管这三个主要维度进行质量监控。如对教师教的质量管理上,主要从其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以及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基本教学环节进行管理,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管理等;以评估为主要手段,通过学校与院系督导相结合,专家听课与学生评教相结合,随机抽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专项评估与综合评估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建立稳定有效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等。

四是社会力量参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积极性日益提高。近年来,随着社会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在高等教育及其质量保障活动中日益活跃,民间组织的大学排行的出现就是明证。在我国,目前至少有20家以上单位或团体发布了数十个不同类型的大学排行榜。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四个,即武书连榜(由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大学评价”,始于1993年)、网大榜(网大有限公司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始于1999年)、校友会榜(中国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 始于2003年)、中评榜(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高校“竞争力评价”,始于2004年)。这些排行尽管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但它们作为社会力量参与高等教育的质量监控所产生的作用却不可小视。

参考文献

[1] 《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64.

[2] 左清.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省级监控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01.

[3] 余小波.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论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63.

[4] 肖文兴,等.大众化教育时期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新探——以湖南高校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2(2):35-41.

作者:刘克利

上一篇:地基施工技术论文下一篇:用电检查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