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高等教育论文

2022-05-11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中医高等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中医药院校加强中医青年人文素质教育意义重大。人文素质教育是拓展知识、提高品位、健全人格和学会做人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中医药院校应如何提高中医青年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值得思索的课题。

第一篇:中医高等教育论文

中医药文化对高职中医教育的作用探讨

[摘 要] 先对中医药文化自身的内涵及特点进行概述,而后重点分析中医药文化对高职中医教育的作用,最后探讨中医药文化与高职中医教育的结合方式,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中医药文化;高职;中医教育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中医药专业的教育当中,需要充分重视中医药文化教育,加强对中医药文化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更好地促进中医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一、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对于高职教育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我国中医药传统文化主要包括中医经典著作、中药处方、中医哲学思想等方面。具体表现为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与形象文化三方面。其中,精神文化主要是指良好的医德医风,具体包括敬业精神、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等,从事中医行业时应将维护人的生命价值视为医学出发点及最终目的,对待病人也应一视同仁,保持高度的同情心,還应保持对工作的专注,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行为文化主要包括中医辨证方式、治疗方法及养生方法等,其中包括重视日常调养的观点、以及矛盾转化的辩证哲学思想等。形象文化是指一些具体的表层形象,如中医药企业品牌、中医院及其环境等。中医药文化的主要特点包含以下四方面。

(一)多样性

多样性是中医药文化的一项显著特点。对于文化本身来说,其通常具有广泛性与多样性的特点,中医药文化也同样具备上述特征,其中既包含有关中医药的精神文化,也包含相应的物质文化。具体可以包括我国历史上优秀中医事例、《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本草纲目》等中医学著作,同仁堂、宏济堂、陈李济、叶开泰等中医药老字号及其堂训等[1],是一种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形式。

(二)价值性

价值性是指中医药文化对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备重要价值,也是中医药事业得以发展的基础。如果缺少中医药文化的基础作用,中医药事业无法获得良好发展。包括《本草纲目》著作、“大医精诚”理念以及“望闻问切”手法等在传统中医药文化,至今仍然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民族性

民族性是指中医药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差异性。中医药文化包含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理念,与外来医学具有明显的区别。民族性特点使中医药文化成为世界医学中的一种独特现象。

(四)时代性

中医药文化也具备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创新的特点。中医药文化一方面发挥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中医药文化自身也在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在目前科学技术水平高度发展的背景下,对于中药及中医理论的研究也表现出科学化与深入化的特征,产生了许多的优秀研究成果。

二、中医药文化对高职中医教育的作用

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对于提升高职院校中医教育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目前的高职中医教育现状,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仍然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高职类院校医学生一般采取3年学制也就是“2+1”模式,在校理论学习时间为2年,并增加1年临床实习,相对于本科院校医学生的5年学制,学习时间上较为紧张[2]。在学习内容安排紧凑的状况下,难以对中医药典籍进行深入研究和充分理解。此外一些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中医药理论的讲解较为重视,实践课的数量较少,同时在中医药文化课程讲解时,对其中“天人合一”“辩证思维”等人文知识的重视程度不足。针对上述现象,开展高职中医药教育时,需要先认识到中医药文化对高职中医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中医药文化既是我国一项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是高职中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中医药文化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因此,学习中医药文化对人才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

1.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

目前在许多高职院校中医教育实施过程中,将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与《温病学》在内的经典中医著作设置为必修课程。上述著作具有高度的理论性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的发展当中,上述著作也发挥着关键的指导作用。通过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能够对学生今后的实践形成有效指导,使其较为全面地掌握中医学理论知识,增强自身知识功底。在深入学习中医经典著作的基础上,还有利于学生临床应用能力的提高。《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著作中,包含十分全面的辩证理论体系,如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等理论以及整体观念的思想等。既揭示临床应用的普遍规律,也体现了灵活应变的原则,对提升学生的中医专业知识能力具有显著作用。

2.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中医药文化中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与仁爱思想,通过对中医药文化的学习,对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更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中医学人才。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在其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受到儒家、道家等诸子百家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同时也有效借鉴了我国古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能够在学习中医学知识的同时,更多了解到关于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促进知识面的拓展。包括《大医精诚》在内的医学著作中,充分展示体现了以人为本及工匠精神等优秀的道德品质,能够发挥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有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落实教育改革与中医药发展战略要求

目前,高等教育改革处于广泛推行阶段,提出了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改革和发展意见,也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述文件中提出加强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院校也应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通过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对于中医药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发挥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通过将中医药文化与高职中医教育有效结合,也有利于中医药发展战略的落实。根据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的要求,在今后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中,需要重视中医医疗服务能力的提高,大力发展中医保健服务,做好对中医药理论方法的继承,加强中医药师承教育,并积极推动中医药的创新,提高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3]。为了更好完成上述发展目标,人才培养是其中的重点内容,需要通过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实现上述目标。而通过进行中医药文化教育,培养具备专业素质与创新精神的人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最终实现我国中医药发展战略。

(三)促进中医思维方式的养成

中医药文化应用于高职中医教学的另一项作用为能够促进学生深入理解中医理论,建立中医思维理念,更好地解決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够应用于今后的实际工作及生活中。在高职中医教育中运用中医药文化,有利于学生养成以下几种思维方式,把握中医学关键理念。

1.整体观念

也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在中医药文化的不同层面都有所体现。该理念主要是从总体和系统的角度,研究不同要素之间的统一关系,在人、自然与社会相统一的角度思考问题。在中医的思维方法上,包括天人合一与取类比象等许多方法都来源于这一理念。而通过将中医药文化应用于高职中医教育,也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从整体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2.辩证观念

辩证观念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在中医药文化当中也有着充分的体现。辩证的思维方式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关系。在中医药文化中,对疾病的诊治过程充分体现了辩证的观念,主要采取矛盾、运动及发展的理念对人的生理活动做出分析。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可以应用这一观念,采用因地、因人而异的治疗方法。

3.中和思维方式

中医药文化的“中和”思想主要借鉴儒家的思想观念,在中医学的发展中发挥着指导作用,主要强调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4]。这一理念具体体现为中医药文化中对“阴阳平衡”的重视,只有保持中和的状态才能够维持健康。学生在掌握这一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医疗实践。

三、中医药文化与高职中医教育的结合方式

高职院校中医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

(一)需要建立积极学习中医药文化的氛围

在新生入学阶段,可以向学生介绍关于孙思邈、华佗等优秀的传统中医学代表人物,使学生树立行业自信。还可以在学校广场、走廊和班级内部布置雕塑、宣传展板等,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宣传,营造积极学习中医药文化的氛围。

(二)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渗透

例如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可以通过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并结合《易经》讲解“阴阳”的哲学观念,让学生了解“阴阳”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广泛联系。在《中药学》教学中,可以结合《神农本草经》等传统中医著作,讲解相关的药材知识。

(三)应积极举办各类实践活动

比如,组织经典著作诵读活动让学生背诵一些中医学经典著作。还可以举行中医药知识讲座、中医健身方法展示、中医保健知识宣传等活动,通过上述活动,让学生积极进行中医药文化的学习与继承。

中医药文化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传统文化,将中医药文化与高职中医教育进行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落实教育改革与中医药发展战略要求,让学生在今后的实践中有效运用中医思维方式。同时,高职院校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方式,促进中医药文化与高职中医教育的充分结合。

参考文献:

[1]侯仕福.中医药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林区教学,2019(5):1-2.

[2]冯娇,冯雯妍.关于传统中医药文化融入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思考[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18(4):195-197.

[3]金虹.试论高等职业教育的中医药人才分类培养[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7(3):347-351.

[4]陈谦峰,程佩,郑绍勇,等.中医药文化对中医教育的作用与意义探讨[J].江西中医药,2019(10):20-22.

编辑 司 楠

作者:彭瑶

第二篇:中医药院校中医青年人文素质教育探讨

摘要:中医药院校加强中医青年人文素质教育意义重大。人文素质教育是拓展知识、提高品位、健全人格和学会做人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中医药院校应如何提高中医青年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值得思索的课题。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中医青年;人文素质教育

一、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原本作为生理学范畴的一个名词,是指人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等先天赋予的特征。现在,“素质”已发展演绎成一个更综合的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实践,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基本品质。关于人的素质内涵,现在比较共识的是认为“素质”包含以下四个部分: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灵魂与方向,是做人的根本;文化素质是人的发展基础,体现了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业务素质是人的立业本领,其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结构,还包括工作能力;身心素质则是前三项素质的物质与精神的基础,反映了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承受力。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有机联系。其中,文化素质又包括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逐步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所谓素质教育,是指以培养、提高全体公民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模式或教育体制。就学校教育而言,它面向全体学生,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是开发青少年潜能,训练和提高其生理、心理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全面提高各种素质。1998年教育部教高司2号文件《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在青年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人文”一词出自《易经》:“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在古时指礼乐文化,在现代则是指各种文史哲的知识。作为中医药院校的中医青年来说,人文当然还包括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了解,因为中医学理论体系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经典著作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全人类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防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中医基础理论阐释了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其在中医学的应用;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精气血津液神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体质学说;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学说、发病学说、病机学说等等。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可以使中医青年更加坚定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和科学价值自信,倍加珍惜和觉悟中医药文化,继续增强和提高对中医学发展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人文的作用在于通过教育来提高素质。从广义上来说,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内在的精神品格;从狭义上来说,人文素质包括知识和能力的内化,体现为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因此,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的形式,以人文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为主要载体,加之环境的熏陶,在此基础上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因此,中医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中医青年的文化知识、理论修养和道德情操,教会中医青年如何做人做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文素质教育是教育的终极结果。

二、中医青年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方略

科学精神求“真”,人文精神求“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犹如人的左臂右膀,缺一不可。高举人文精神的旗帜,不断对自己进行批判和反省,倡导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教育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教育是我们中医药院校在进行素质教育时所强调的教育理念。中医青年如何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我们开展素质教育重点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增开必要的素质教育课程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虽然素质教育不等于知识传授教育和能力培养教育,但知识结构的优化、能力结构的完备,却是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可以更完善大学生的知識结构,培养其成为具有学术特色、情趣高雅、人格高尚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我们要努力把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特色鲜明、覆盖面广、设置科学的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中医药院校应将人文素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通过必修和选修的形式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使我们的中医青年真正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具体的课程有:《军事理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语文与应用写作》、《沟通与礼仪》、《经济与管理》、《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等等,通过一系列课程的修读达到拓展知识、提高品位、健全人格和学会做人的目的。

2.大力开展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加强人文校园环境建设。浓厚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建设旨在通过环境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中医青年的人文素质,因此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比如中医药院校可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设立传统文化、国学学习社,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举办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竞赛以及书法、绘画、写作、文艺等各种竞赛活动,加大素质教育的评优和奖励力度来建设校园文化环境。人文氛围的铸造对人文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人文气质是通过长久历史文化熏陶出来的,因此,除了开展常规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外,还可以结合中国传统节日,比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开展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鼓励、支持中医青年成立学习小组和兴趣小组,引导他们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

3.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中医青年的人文素质教育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韩愈的《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要求老师言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授业”,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惑”,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提出他们的疑惑,老师要有效地解决知识的困惑。“传道”排在“授业”与“解惑”之前,说明教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更重要的是言传身教,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良好的品质,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因此,要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我们的中医青年教师更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作为从事人文教育、艺术教育和科学普及教育的教师尤其要主动参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一方面,可以通过参加集中培训、经验交流、学术交流等形式,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另一方面,可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通过报课题、写论文、写心得体會的方式来探索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不断总结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经验。作为专业课教师,可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知识的讲授中,在教学过程中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用自身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精神风貌,健康的生活哲学,宽广的胸怀气度,高尚的思想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念来影响和熏陶学生,逐渐探索一条融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提高人文素质的途径和模式。总之,优秀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实施中医青年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入探索、持续推进。笔者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人文素质教育会不断完善与成熟,我们的中医青年会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拥有健康的身体与心灵,不断培养自身的优势,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怡,赵雨.北京市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8):61-64.

[2]王艳.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策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2,(17):84-85.

[3]朱晓峰.论国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作者:吴春英 朱立华 杨岩涛

第三篇:中医职业教育的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承与建设

【摘 要】本文针对中医职业教育存在重实践操作技能培养、轻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的现象,探讨中医教育在重视学生的中医临床技能培养的同时,致力于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建设的问题,提出要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营造以中医药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氛围,落实专业教学标准,引导学生社团工作,开展特色校园活动,努力践行中医药文化思想,让企业文化进校园,让职业文化进课堂,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中医药文化 传承 建设

【文章編号】0450-9889(2017)01B-0018-03

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由此可见,职业教育不仅要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而且要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中医职业教育的现状

中医职业教育是中医教育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医相关职业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表现在:(1)构建多层次办学体系。中医职业教育业已形成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并存的格局,形成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相结合的布局,层次相对完善,在校生人数规模 10 万余人。(2)专业结构分布合理。中医职业教育现主要开设专业有保健按摩、中医美容、针灸推拿技术、中医护理、中医理疗、中医康复治疗技术、中医足疗、中医膳食营养、社区护理和家政护理等。在培养目标上,突出职业技能,以适应医疗、预防、保健及健康产业的需求,为医疗卫生、康复保健和社区服务等行业培养中医类实用技能型人才,满足这些行业对中医药人才的多元需求,也促使中医类职业教育适应行业需求,开设相应专业。因此,现有的招生专业基本与社会对中医相关职业人才多向性需求相适应。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分为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三大模块,突出了技能教学,特别是技能实训教学,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实用技能型人才。

二、中医职业教育中传统文化传承与建设的紧迫性

中医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的背景影响下,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忽视了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教育;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人文科学,结果导致重功利轻价值,重理性轻人性的认识偏差。与此同时,教师队伍中也存在“重专业、轻人文”现象,人为地将技能学习与人文知识的学习割裂,这对中医职业教育的发展极为不利。回望中医学史,中医药学根植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个性。如在伦理规范上,注重儒家思想的中庸,强调大医精诚和医者仁术的思想;以朴素的古代哲学思想来认知生命活动,指导临床诊治,依赖经验传承,讲究个体感悟,以追求实效为目标。在治学上务实与求新并存,这些均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具有与现代医学迥异的文化特征,这就是中医的内在精神与思想基础,也是中医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第一章总则中指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知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当前,中医药人才培养面临诸多挑战,主要体现为对中医药文化认识不足,因而,有部分教师和学生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难以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不热爱中医药事业。所以,只有从中医教育这个源头着手,在中医院校学生中建立起中医药文化认同感,提升中医药人才文化素养,中医药事业才能真正发展。

因此,无论从职业学校层面还是从学生层面上看,都不难发现中医职业教育中的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承与建设的紧迫性。在日常教学中过于侧重和强调学生技能教学,忽略职业素养、法制观念、价值观等人文素质的教育,会使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变得苍白无力,流于形式。为此,着力做好基于职业教育的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承与建设,在博大精深的中医药传统文化中,汲取适合职业教育的营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中医职业教育而言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对其他类型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亦有借鉴意义。

三、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建设的实施路径

广西中医学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广西唯一的一所集中医、中药、中医特色护理、医药营销等教学为一体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具有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中医专业是学校的骨干专业,自治区级示范专业,是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备案的专业点,学生毕业后具有全国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资格。学校不仅重视学生的中医临床技能培养,而且还致力于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建设,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一)营造以中医药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重视校园中医药文化氛围的营造,对中医的经典著作、历代中医名家的画像及其学术思想进行介绍,且在校园内随处可见。近几年来,学校提出突出中医特色,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强化校园功能分区的总体目标。将校园前操场改造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文化广场,建设具有强烈的医药文化内涵的文化教育设施。正对校门的古代书卷造型,书卷上镶嵌的“大医精诚”,突出中医所包含的“技艺精湛,医德高尚”的深邃思想。文化广场两边,对花圃进行改造,种植花卉及中药材。增设“历代中医医家”宣传长廊,内容包括中医经典著作介绍、历代医家介绍、中药饮片介绍等。对校园后部的操场,建设运动功能区,并恰当地融入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在操场周边墙上、通道等处,增添有关运动的图案,如与中医和传统文化有关的“太极拳”“八段锦”等,处处彰显传统中医药文化特色。师生在校园中,能够体会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同时,在“改造针灸推拿技能实训室”部分,对实训环境进行必要改建,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如,在中医实训中心走廊,以“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民族文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为基础,将有代表性的壮医药著作、中医方歌上墙,突出中医和民族医药特色。设立中医文物器具展示区,将中国古代有名的中医名家、有影响的中医药诊疗器具等进行形象鲜明的展示,以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做到环境育人。按古代药房的场景模拟建设形象生动的古代中药房,完整展现古代药房的功能,演绎古代药房的工作情景。以此丰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建设内涵,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让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职业与综合素质。

(二)以落实专业教学标准为契机,促中医药传统文化进课堂。2014 年 12 月,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中医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专业教学标准从入学要求、基本学制、培养目标、职业范围、人才规格、主要接续专业、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及要求、教学时间安排、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实训实习环境、专业师资等方面作了清晰的界定。为了加快新形势下中医职业教育的发展,学校把落实专业教学标准放在首要位置,制定了以专业教学标准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并以此为契机,在教学中有目的地融入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将技能教学与人文教学有机结合。如在专业标准中规定,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珍视生命,尊重患者;具有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在课程设置上,公共基础课开设有职业道德与法律、公共艺术、历史等;公共选修课开设有文化与风俗;专业选修课开设有中医药文化、应用语文,以加强人文教育特别是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教育。学校在这些课程开设上,均严格按照教学标准的要求开足开够,同时强调这些课程要紧密地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例如历史课程,可多结合中医药发展史讲解,多介绍历代著名医家。把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和成就当作学生了解中医、认识中医、热爱中医必不可少的精神粮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也彰显学校的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色。使中医的职业教育始终贯穿在中医药文化氛围的熏陶中,使学生在内心上认同中医药文化,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修养,树立职业理想,热爱中医药事业。

(三)以学生社团为平台,展现第二课堂特色风采。社团是学生在校期间文化活动的基层组织和中坚力量。学校重视学生社团建设,积极引导,有意识地将传统中医药文化引入学生社团建设中,使之成为学生开展中医药学习,深入了解中医药知识,促进校园中医药文化建设与传播的平台。如成立歧黄协会、红十字协会、天使协会等,将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并各具特色,吸引大量学生参加。以歧黄协会为例,社团大力传播歧黄文化,在会员中开展中医经典诵读,诵读《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著作,用沉甸甸的中医药文化感染和武装学生。歧黄协会特色鲜明,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亮丽名片,展示了第二课堂独特的风采。学生不仅学到了实用技能,还领略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开展有特色的中医适宜技术项目培训,如拔罐、推拿手法、刮痧、敷贴、壮医药线点灸等。在校内外定期开展活动,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他人服务。

(四)以校园活动为载体,走中医药文化育人之路。学校在培养学生中医药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中医药人文知识的熏陶,在利用好课内平台的同时,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让师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走出一条中医药文化育人之路。如每年举行的传统保健运动会,有师生千人八段锦展示、太极拳展示;学生比赛项目有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长拳等。在运动和比赛中,师生不仅切磋了技艺,而且还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熏陶,更领悟到了中医养生文化的精髓,践行中医职业教育的思想。此外,学校还开展中医药职业技能竞赛、歌咏比赛、班级板报比赛、社团之夜、成人礼仪式、“5·12”护士节授帽仪式、“5·25”心理健康活动、迎新晚会、新生入学专业思想教育等,这些均是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实践性强的活动,也是传播和学习中医药知识的第二课堂,为进行中医药文化传承与教育、培养良好职业素养建设好场所、好平台。活动不仅覆盖了中医专业,还辐射到护理、中医康复保健、藥剂、中药、农村医学、康复技术各专业。通过文化的熏陶,使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深刻领悟中医药的内涵、专业思想更加稳固,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

(下转第45页)

(上接第19页)

总之,做好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建设,突出中医药特色,服务于职业教育,是中医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书育人,做到人人成才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武继彪,徐传庚,朱永刚,等.中医相关类职业教育现状分析与人才需求预测[J].中医教育,2010(1)

[2]孙秀明,罗慧芳,任 燕.浅谈中等职业教育中人文素质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

[3]张勇勤.在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之我见[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

[4]黄 梅,沈济人.中医药认同在中医教育中的建立[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

[5]秦 勇.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2015B066)

【作者简介】秦生发(1973— ),男,汉族,广西灵川人,广西中医药大学毕业,硕士研究生,广西中医学校教师,高级讲师,中医专业部主任。

(责编 卢建龙)

作者:秦生发 罗艺徽 黄萍 蓝红霞 吉思 聂莎 吴双 胡云丹

上一篇:专业教学研究论文下一篇:动物细胞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