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地方化评价管理论文

2022-04-15

首钢企业研究所所长王育琨为什么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30年中,涌现了一大批世界级企业家,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20多年中,却鲜有举世瞩目的企业家出现?问题的答案可能在企业家过度明星化之中。当企业的创始人和CEo们纷纷挤进明星圈,对远离他们企业的时新话题不断发表着高论,他们也就渐渐疏远了他们的专业和企业事务。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闻地方化评价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闻地方化评价管理论文 篇1:

基于主题树的医疗健康信息组织模式研究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卫生信息化技术实现了对医疗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利用,但医院和患者之间信息的传递仍然存在差异。在了解国内外医疗健康信息服务发展现状及策略的基础上,本文采用主题树方法,对文本、图表、图像、影像等不同格式的医学健康信息进行语义化组织,构建基于语义网的医疗健康信息组织体系,注重信息的精确度和地方化表述,在遵循信息管理的基础上,以信息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为公众的医学健康教育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内容,便于公众吸收和利用医学健康知识,从而进一步加强我国医疗健康信息教育体系建设。

关键词:主题树;医疗健康信息;信息组织;语义网

Research on Organization Mode of Medical Health Information Based on Topic Tree

LV Xiao-wei1, YANG Wen-jing1, TAN Xiao-yu1, ZHAO Meng-ke1, LIU Xi-wen1,2

(1.School of Management, Xinxiang 453003, China; 2.Research Center of Health Information Resources, Xinxiang 453003, China )

Key words: topic tree; 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semantic web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外研究现状

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信息化的浪潮席卷至各个角落,使得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医疗信息服务成为可能。较早受到启发的部分医疗技术先进的欧美国家为发展医疗事业不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始终坚持以研究医疗健康信息作为提高对公众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有效方法,积极推动医疗健康信息模式的研究。许多国家积极推动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建立,在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交流医疗健康信息,如:美国政府在2004年构思了国家健康信息网络(Nat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Network,NHIN),作为基本组成单元的区域健康信息组织(reg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s,RHIOs)得到了迅速发展,经过五年时间建立了150多个州的区域医疗健康信息组织,14%的RHIO初具规模且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临床数据共享[1-3]。商业公司微软推出了医疗信息化服务平台,促进医生和患者对医疗信息的掌握。英特尔通过计算机手段,也相继推出了数字化医疗平台,构建医生和病人沟通的桥梁。英国政府拟投入55亿英镑,发展全国医疗信息化项目(NHS National Programme for IT,NPfIT),一个基于信息交流和标准化的国家卫生信息网络架构体系,将为所有公民的一生建立电子健康记录,使得国民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自己的病历信息和健康档案信息。新加坡国家在信息化方案“iN2015”中明确提出:在2011年之前,启动线上医疗和检测技术服务,方便市民获取个人健康和医疗信息。另外,“iN2015”中还规划了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設的长远目标[4]。

在1990年,Sarah Collins对专业的医疗健康咨询指南进行了研究[5];2003年,Peter Williams等人通过对DiTV视频点播服务的用户评价的调查来说明面向消费者的家庭电子健康信息[6];2010年,Carmen等人对关于生物、医学和健康信息的处理、存储、传输、获取和检索(P-STAR)进行编辑说明[7]。

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卫生信息化整体水平明显提高,逐步满足广大群众对于医疗服务质量的进一步要求。

1.2国内研究现状

相对而言,虽然近几十年来我国医疗健康信息技术发展相对缓慢,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政府的重视,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我国卫生部于2003年颁布了《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区域医疗信息化工作目标的构想。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深化医疗健康大数据在医疗行业、科研、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应用。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目前,全国绝大部分三级医院已经建立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实现这一战略的重要基础就是医疗健康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成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可理解的规范的医疗健康信息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在现阶段,由于地方化的医疗健康信息表述,多种形式的医疗健康信息的表示格式,使得医疗健康信息组织困难,系统化的医疗健康信息库也难以建立[9]。

为改善上述问题,笔者通过基于主题树的医疗健康信息体系构建,有利于建立地方化医学科普知识库,提高公民的健康信息素养。主题树的概念自从20世纪提出以来,被学者用于各个方面且有所成就。在2016年,牛嫣嫣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出发,利用主题树开展小学数学教学[10];2018年,曾佳雯以妈祖文化为例,对基于主题图的台湾文化旅游信息资源组织研究[11];2020年,其力木格以《民族画报》为例谈专题摄影报道主题图的选择[12]。

综合来讲,国内外关于医疗健康信息组织在管理、服务方面已取得不小成就,但随着群众对医疗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医疗机构需要为病患者提供更人性化、更合理的服务,所以,有必要使医疗信息资源简易化、本土化,利于公众对于病情的把握以及提高公众的健康知识水平。

2 基于主题树的医疗健康信息组织模式研究

2.1主题树的基本含义

医疗健康信息具有数量大,类型丰富,信息资源分布不均等特点,但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组织医疗健康信息,合理利用医疗健康信息资源,促进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刻不容缓。信息资源管理有三种方式,分别是主题树方式,数据库方式和文件方式[13]。为促进医疗健康信息体系构建,建立地方化医学科普知识库,提高公民的健康信息素养本文采取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式之——主题树,引入医疗健康信息组织领域。

主题树的概念由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首次提出,它的语法包含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可扩展标记语言XML[14]。简单地说,它相当于一本书的索引,即知识地图,将主题、事件、关联、资源出处等集合在一起,可以像全球定位系统一样通过导航找到某个信息的位置,也能够表示信息间的联系。主题地图在信息组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除了作为有效的导航工具外,还是知识管理领域中建立与维护信息的基本组织原则,被广泛用于内容管理与数据集合[15]。

主题树作为信息组织方式之一,将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分门别类加以整合、分层组织,形成一个可导航的信息资源体系。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将他们的信息路径连接到适当的网络信息资源找到所需的信息。

本文通过主题树的方法,将杂乱繁多、难以理解的医疗健康知识组织起来,以知识地图的形式呈现给公众。

2.2基于主題树的医疗健康信息组织框架模式

如图 1所示,基于主题树的医疗健康信息组织的模式主要为五大板块,分别为信息调研,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信息组织和用户使用。首先对信息用户需求和当前信息组织模式进行分析,为建立智能导航体系提供技术支持。从元数据层面来看,数据采集层的医疗健康信息元数据主要包括医药学知识,网络医药信息,个人健康档案等。一般来讲,这些医疗信息需要定期汇总和更新,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及时性,这样才能发挥主题树技术下医疗健康信息服务主体的作用[16]。通过数据的抽取筛选,不仅可以对医疗数据进行分析, 还可以对医疗数据与用户信息进行挖掘和集成,形成有价值的关联,筛选与用户需求语义相匹配的资源, 实现精准推送和检索结果输出。在数据处理层寻找更多语义化、地方化疾病或医药名称概述,将医疗信息资源聚合库进行医药学知识转换,把语义化地方化的词汇转化为专业的医药知识信息。最后通过信息组织层的整合定义,再以规范的方式输出并呈现给用户。

2.3基于主题树的医疗健康组织要素分析

医疗健康信息组织模式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普通公众,因此要建立针对用户的语义模型[17],通过数据采集层对医药疾病地方化、语义化的表述进行收集分类,从主题树的角度反映对公众医药疾病相关知识需求数据的理解,确定每一类别信息的主题。以此为线索,基于主题树的信息组织要素有主题及主题类型、主题转换、主题关联性抓取。

2.3.1主题及主题类型

医疗健康信息组织是信息集成领域的难点,涉及多种医疗信息系统(如HIS、PACS、放射线信息系统RIS等)和应用领域(如流行病学和基因医学),采用了多种医疗应用协议(如HL7,OpenEHR,EHRcom, ENV13606 等)、工业标准(如ICD,SNOMED,LOINC,UMLS 等)和医疗应用操作流程[18]。主题树方法将同类型疾病、药物进行划分,进而对此类疾病以及治疗药物进行主题类型的划分。疾病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例如疾病按照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还是药物治疗,可以分为内科系统疾病和外科系统疾病。药物的分类方法也有很多,如内服药,外用药,注射用药,五官用药,诊断用药等。例如通过医学主题词表(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SH)进行划分。

MeSH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NLM)编制,是一部规范化、可扩充、动态性的叙词表,具有收词丰富、注释详尽、准确性和专指度高等优点[19]。将医学专业术语和概念依据MeSH、方言等转换为地方化表述,数据处理层可以对其进行医药主题选择,确定医药主题。有利于提高公众辨别医学信息真伪的能力,丰富公众医学知识。以甲状腺肿为例,MeSH对甲状腺肿进行网络树结构归类,(在此特展示疾病的上位类)甲状腺肿——甲状腺疾病综合征——甲状腺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由此可以将甲状腺疾病作为甲状腺肿的主题类型,结合个人健康信息库,可以了解甲状腺肿的地方化语义医疗健康信息。

2.3.2主题转换

在对医药信息进行抓取整合后,应将地方化的医疗信息语义表述转化为科普化词汇。如表 1,大脖子病,甲亢等更多人了解其为甲状腺肿。因此主题转化要基于公众与临床医生耳熟能详的科普化、简易化词汇进行转化。

可以利用UMLS进行主题转换。UMLS包括3个核心组成部分:超级叙词表( Metathesaurus)、语义网络( Semantic Network) 及专家词典与工具( Specialist Lexicon and Lexical Tools)[20-21]。由生物医学概念、术语、词汇及其含义、等级范畴广泛集成的超级叙词表,是一个庞大的多用途、多语种的术语数据库,包含关于生物医学和健康方面的概念、概念的不同名称与概念间的多种关系。UMLS旨在通过促进那些能够理解生物医学语言的计算机系统的开发工作,来加强对于这些文献的获得和使用。

以甲状腺肿为例,先对甲状腺肿别称进行搜集,通过UMLS可以进一步提供有若干适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工具 ,可以将公众对于此疾病的地方化、语义化表达,进行专业化处理,抓取其明确的科普化、简易化主题,再利用 UMLS可提供位于词表间的映射结构的能力,不同主题系统之间能够彼此转换。

2.3.3主题关联性抓取

主题树可以通过主题及主题类型、主题转换进行主题的关联性抓取。通过了解症状与疾病之间的关联,与相关诊治措施建立联系。每个主题树的节点都是一个主题,此主题可以是药物名称,可以是疾病名称,可以是症状显示,每个主题又有很多分支,分支又连接着不同的结点,如图 2以疾病为例的主题关联性抓取主题图,因此可以找寻主题与主题之间的关联。

通过主题类型定义可以向公众科普相关疾病的多发人群、病因、临床表现、临床用药等,增加公众的医疗知识素养,正确对待疾病。例如甲状腺肿——病因——甲状腺激素过高或过低,再例如结膜炎——临床用药——左氧氟沙星等。

2.4医学信息的审核机制

本项目拟人工与计算机自动判断的方式对医疗健康信息的真伪进行判断,由医学专家对已采集的信息真伪性、权威性、可操作性等进行量化,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构建信息质量判断模式,达到去伪存真、信息分级的目的。

3 医疗健康信息组织实例——以甲状腺肿为例

本文以甲状腺肿为例,建立了甲状腺肿基于主题树的医疗健康信息组织概念模型。如图 3所示,对甲状腺地方化、语义化的表达多为大脖子病、甲亢,在主题树方法下科普化、简易化的主题名为甲状腺肿,其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颈部前方肿胀,呼吸困难,病因多为甲状腺激素过高或过低、缺碘或高碘人群多发,临床用药多为左甲状素。甲状腺肿进一步发展可以引起甲状腺结节、坏死性囊肿等,这时要采取手术治疗。

通过以甲状腺肿为例的医疗健康组织概念模型,我们可以对公众进行比较清晰明了的医疗健康知识的普及,减少公众对疾病的未知与恐惧,提高公民的医疗健康知识水平。

4 结语

本文基于主题树方法对医疗健康信息组织模式进行探讨,初步构建其框架模式,并对其信息组织要素进行分析。以在校大学生对甲状腺肿大了解情况为例,利于民众对该方法机制的了解,有助于临床医生与病患之间更好地进行病症交流,对未来医疗健康信息普及具有促进意义。本文研究不足之處在于仅仅建立了基于主题树的医疗健康信息组织的框架模式,具体的医药信息整合机制还有待商榷。

参考文献:

[1] 万晓文,石应康.西部地区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研究——理论基础和模式设计[J].学术论坛,2012,35(1):97-101+112.

[2] Jordan Everson PhD MPP and Julia Adler‐Milstein PhD. Sharing information electronically with other hospitals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sharing of patients[J].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2020, 55(1) : 128-135.

[3] Joshua R. Vest and Nir Menachemi. A population ecology perspective on the functioning and future of health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s[J]. Health Care Management Review, 2019, 44(4) : 344-355.

[4] 奈存剑,张晓祥,任宇飞,等.我国与典型发达国家数字化医疗技术体系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2):41-43.

[5] Sarah Collins. Professional | 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on Directory, 4th Ed., K. Backus (Ed.), Gale Research Inc., Book Tower, Dept., 77748, Detroit, MI 48227-0748 (1988), (In Three Volumes) Vol. 1, 1140 pp.; Vol. 2, 653 pp.; Vol. 3, 829 pp., hardcover, $175.00 each or $440.00/set[J]. Journal of Nutrition Education, 1990, 22(3).

[6] Peter Williams and David Nicholas and Paul Huntington. Home electronic health information for the consumer: user evaluation of a DiTV video-on-demand service[J]. Aslib Proceedings, 2003, 55(1/2) : 64-74.

[7] Yuan-Ting Zhang and Carmen C. Y. Poon. Editorial note on the processing, storage, transmission, acquisition, and retrieval (P-STAR) of bio, 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on.[J]. IEEE Tra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Biomedicine, 2010, 14(4) : 895-896.

[8] 曾可,刘敏超,衡反修,等.中国医院医疗健康信息产品选型现状调研与分析[J].中国医院,2020,24(4):15-18.

[9] 董建成.医学信息学的现状与未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4):44-47.

[10] 牛嫣嫣.利用主题图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学周刊,2016(26):140-141.

[11] 曾佳雯.基于主题图的台湾文化旅游信息资源组织研究——以妈祖文化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8(6):25-29.

[12] 其力木格.谈专题摄影报道主题图的选择——以《民族画报》为例[J].新闻潮,2020(8):24-27.

[13] 刘喜文,张军亮,张帆.医疗健康信息的组织与服务模式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9(5):103-112.

[14] 严贝妮.主题图相关问题探讨[J].情报科学,2005(4):594-596.

[15] 何建新.基于人性化的知识组织技术Topic Maps——兼与RDF比较[J].图书情报工作,2005(7):29-32+37.

[16] 文语欣,王华琼,田丽丽,等.基于语义的区域医疗信息集成方法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3,8(9):28-30.

[17] 王彩荣.基于语义网的图书馆医疗健康信息组织模式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40(4):96-98.

[18] 陈功平.基于本体的医疗领域信息建模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9,20(2):57-60.

[19] 高金玉,朱小梅.MeSH在医学信息检索中的应用研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4(10):27-31.

[20] Rishi Kanth Saripalle. UMLS Semantic Network as a UML Metamodel for Improving Biomedical Ontology and Application Model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care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Informatics (IJHISI), 2015, 10(2) : 34-56.

[21] Weinzierl Maxwell A and Maldonado Ramon and Harabagiu Sanda M. The impact of learning Unified Medical Language System knowledge embeddings in relation extraction from biomedical text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 2020, 27(10) : 1556-1567.

【通聯编辑:王力】

作者:吕晓薇,杨文静,谭晓宇,赵梦珂,刘喜文

新闻地方化评价管理论文 篇2:

警惕企业家的过度明星化等8则

首钢企业研究所所长 王育琨

为什么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30年中,涌现了一大批世界级企业家,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20多年中,却鲜有举世瞩目的企业家出现?问题的答案可能在企业家过度明星化之中。当企业的创始人和CEo们纷纷挤进明星圈,对远离他们企业的时新话题不断发表着高论,他们也就渐渐疏远了他们的专业和企业事务。

企业家明星秀,与中国流行的商业思维有着密切联系。这种商业思维认为,投入多大的广告,占领多大的渠道,做多大的企业。这种现象在电子、房地产等行业尤其明显。房地产大腕不仅普通老百姓耳熟能详,而且还时常成为其他产品的品牌代言人。个人的知名度,带来公司的知名度.进一步带来滚滚利润。这样一种恒等式,已经为其他行业的企业家所垂涎。于是,有不少企业家请专业公司包装个人,或者找一群写手冠上自己的名字,到处发布商业思维。一如吸毒爽快一时遗恨终生,这种企业家明星化的浮躁,舍本求末,空落一时欢喜,终难成就大业。

在做企业这个行当,专注是一个很强大的力量。企业家只有专注才能造就出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其他都是从属性的。山姆、沃尔顿、比尔、盖茨、盛田昭夫等世界级企业家,除了自己的企业和自己的产品,他们很少涉足不相关的领域.更不会去代言他人的品牌。

企业家要超越三种不健康的二分法

哈佛大学教授、长江商学院人文委员会主席 杜维明

今天,企业家的人文视野,应该超越三种不太健康的“二分法”。第一种是把西方和西方之外分开,即“西方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市民社会和西方所代表的价值”是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主要资源,而西方之外,必须向西方学习。其实,全球化逐渐把“西方之外”也融入了西方,文化的多样性已经让“西方”和“西方之外”这个思维过时了。

第二种,认为现代和传统是分开的,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在消逝。但在21世纪,很多经济论坛都指出“传统和现代的复杂关系”。没有法国的革命传统就没有今天的法国:没有德国的民主主义的传统就没有今天的德国:没有关国市民社会的传统就没有今天的美国。传统不仅是和现代化有冲突矛盾的意识形态,传统同时也常常是塑造现代性不可或缺的资源。全世界都了解到现代化中的“传统价值”。传统在现代化过程中,除了消极的因素以外,也是积极因素。

再有一种,就是把“全球化”和“地方化”分开。现代化可能是多元化的过程,可是“全球化”和“地方化”中间有复杂的互动,越全球越地方,越全球越区域。其实,全球化和区域化、国家化和地方化,都是同时并进。

“企业伯尔依赖症”休矣

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 黄 鸣

企业中总有人抱怨“为什么遇不到伯乐”、“为什么总是时运不济”,天天等伯乐上门发现。在旧时代也许等伯乐是一种无奈,但在进入21世纪市场竞争日趋充分的今天,这种梦想有一天等待伯乐发现的观念,是从根本上违背人才成长和供应规律的,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没有一个人生下来就是那个行当、那种门类的人才,像古时伯乐相马那样等着别人去发现,任何人在进入一个行业之前,对于这个行业来说,顶多是个人才毛坯,要经过培训、实践历练,同时经过自觉自发地自我学习和开发才能逐渐成才。

对于企业来讲,多数情况下,不用伯乐相马的方法去相“人才”,而是在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下,在受过一定程度社会教育人才胚子中,用竞争和激励机制,为企业自产自用大批量人才。

如果在一个人才培训竞争、选拔机制比较完善的条件下,一个自认为不被发现不被重用的“人才”,的确要考虑自己到底是不是一个真正的人才。即使是在机制不健全的企业或单位,作为个人的力量也暂时无法改变团体或社会总体状况,所以个人应摆脱对“伯乐”的依赖心理,苦心地积累,用心学习,一定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现代社会不要等别人来挖掘你,挖不着的几率比较大,等待只能使自己失去争取的机会。

国际化并不一定会提升企业品质

媒体财经评论员 唐学鹏

国际化一直被管理学或者经济学赋予了一种假想的价值,即国际化将有助于公司内在品质的提升,促使公司的价值增长。这是必然的吗?

我们用一个财务学经常用到的指标——托宾Q来考察企业价值的演化。托宾Q是一个比值,是公司的市场价值除以企业的重置成本。当托宾Q很高时(远远高于1),意味着企业的市场价值高于其资本的重置成本,因而相对于企业的市场价值,新的厂房和设备比较便宜。这样企业就可以发行权益(例如股票和债券),因为企业只需发行少量权益即可购买大量投资品。如果托宾Q很低(例如小于1),则不会有发行权益的冲动,因为这不值得。

当托宾Q被财务学借用去,则变成了企业品质的一种判断。企业的市场价值状态是一个流动的灵性的活物.而企业的重置成本则是一个死板的企业资产复原Q托宾。越高就意味着企业的品质越好,同样也预示着外在投资者对该企业的评价越高。

数据显示,企业国际化之后Q托宾。值总是毫不停顿地向下降。而中国地区的数据显示,国际化的公司的相对托宾Q值反而更低。这是一个让主流思想为难的反例。

一个推论合乎逻辑地产生了:国际化并不一定会提升企业的品质。企业的品质往往更多地取决于本国资本市场的规范,金融管制的放松,法律的简单有效和执行有力。通过把公司“送入”国际资本市场或者国际并购市场,意在获得“持久的推动力和改革力”是一种智力上的取巧和一厢情愿。

小心创新本身已被创新

博思艾伦公司纽约办事年副总裁 Barry Jaruzelski Dehoff

思艾伦对全球1000家研发预算最多的企业进行了一项最新的研究。这项研究揭示了创新投入的价值以及成功战略的基本构成元素。研究发现,对于企业创新投资回报而言,非货币因素可能更为重要。

更高的研发支出能够转化为竞争中的优势,这个观点已经流行了几十年,而且目前这种说法变得尤其盛行。这种观点很可能是过去一些想法的延续。在产品更为简单、工艺流程不是很成熟,同时竞争不太激烈的年代,企业生产了新的产品,理所当然它们的客户会来购买这些新产品。研发、生产、市场和销售各个部门只需要完成各自的工作,而很少需要进行跨部门的管理经营活动。

可是我们周围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产品的生命周期更短,这使新产品项目的流动速度更快。客户对产品特色的需求使产品变得极为复杂化。顺理成章。这些因素大大增加了一部分快速有效的创新引擎在竞争当中的价值,因为创新的本身已被创新了。但是,在大多数企业的核心功能中,创新的管理可能是最缺乏连贯性以及严格规定的。

治理公司与其学盖茨不如学卢作孚

《第日经济新闻》评论版主编 叶 檀

不少人号召中国的企业家学习比尔·盖茨的慈善精神。我认为,既然我们的企业家生活在与比尔·盖茨制度背景与文化资源截然不同的现实土壤中,

还不如求诸本土资源来得更为切合实际。学习比尔·盖茨的慈善义举,大道理上来说很对,不过诉诸于企业家创新精神与慈善制度未尽完备的当下,却是给企业家描绘了一个不现实的童话。比远在大西洋彼岸的这位慈善大王更现实的选择,应该是民生轮船公司的创始人卢作孚。他视员工如子民,他在官场之间的不偏不倚,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民生公司曾是我国最大的轮船公司,从市场的意义上说,创始者卢作孚是我国的首任船王。卢作孚所面临的情况与今天的企业家有相似之处,员工素质不高,自由散漫小农习气严重,股东孜孜于分红,讲求落袋为安。而在民生公司壮大之后,以孔祥熙为代表的官僚资本虎视眈眈,欲纳入囊中而后快。

民生公司的办法是将员工纳入集体之中,创立极具家庭氛围的企业文化。同时,卢作孚善于改良本土的优秀文化资源为我所用。为对付官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侵蚀,卢作孚以其坚定的意志捍卫公司管理层的权威,实行的是公司总部高度集权的人财物垂直领导。让股东不再孜孜以分钱,限制大股东的议事权,今天看来也许未必符合现代企业理念,但在艰难创业的年代却成为员工敬业与公司凝聚力的基石。

职业经理人并非先天缺乏企业家精神

惠普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 孙振耀

职业经理人并不是“先天性企业家精神缺乏症”患者。发挥职业经理人的企业家精神.价值观认同是基础。对于希望引进职业经理人的国内高科技企业来说,无论怎么评价价值观认同的重要性都不过分。有了基本价值观认同,只是有了让职业经理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定性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企业还需要为经理人提供完善的管理行为空间,包括量化业绩指标、规章制度以及管理实践。

近些年来,很多国内企业通过借鉴国际一流企业的经验,在制定全员量化考核指标、建立现代企业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但由于在管理实践上缺乏足够重视和积累,导致职业经理人的管理行为空间缺失,展现企业家精神也就成了空中楼阁。相比业绩指标和规章制度,管理实践更能够体现企业的价值观。不同价值观的企业,一定有着不同的管理实践。企业的管理实践越完善,企业价值观的体现也就越充分。如果说价值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理性思维,那么,管理实践就是有案可稽的行为规范。

在价值观、数字指标、规章制度和管理实践的共同约束下,职业经理人清楚地知道什么是方向、什么是目标、什么是边界。为了实现自身和企业共同的价值观,为了完成充满挑战的数字指标,同时又要遵循规章制度和管理实践,职业经理人只有最大限度地创新、冒险、负责——也就是最大程度地发挥企业家精神——才能够获得企业认同。

企业面临新的内外关系

财经记者 龚伟同

企业的内外部关系正在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以往,这些关系基本上是单向甚至“单纯”的:企业从股东获得资金,从供应商采购原材料,雇佣员工生产出产品,在与对手的赤裸裸竞争中将产品卖给客户。但现在,这些关系变成了双向的多头回路关系。

随着关注短期收益的“急功近利”的股东越来越多,企业与股东之间保持建设性关系的难度越来越大。股东希望企业业绩年年增长。但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企业很难时时拿到利润。企业与其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已从简单的供需关系变成相互施加积极影响,这显然更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企业与客户也不再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客户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企业与竞争者之间赤裸裸的竞争正在逐渐被竞合所取代。企业与员工.除了自上而下的威权型管理,一些管理学者开始提倡实行软式管理,原因在于今天的企业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有创造力的员工,而不是只会被动接受管理的员工。

企业处在一个连动性越来越强的社会大系统之中,再强大的企业也无法超越并凌驾于这个大系统之上。因此,企业需要重新构建一种建设性的内外部关系。明智的企业会在追求自身利益之时考虑到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在必要时做出适当的利益让渡,以实现各方利益的动态均衡,从而抵达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理想彼岸。

[编辑 王 欢]

新闻地方化评价管理论文 篇3:

让司法改革触及法治灵魂

司法改革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也不是一个新部署。在执政党最重要的全国党代会报告中,司法改革最早出现在十五大,其时的表述是“推进司法改革”。到十六大报告,用语变成了“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十七大报告将之刷新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而十八大报告中的用语则是“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从语义上考察,表述的微妙变化体现了层层递进的“渐进式”改革思维。2012年,国务院新闻办曾发布了一份长达1.8万字的《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来为司法改革立传。诸如“强化庭审功能、扩大审判公开、加强律师辩护、建设职业化法官和检察官队伍”等,都被视为司改“成效卓然”的战果。

从没有律师到有律师,从司法暗箱到司法公开,中国司法改革的进步有目共睹。不过,现行司法制度离民众的期盼和要求还有距离。在一个多元化社会里,基于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司法改革成果有不一样的评价实属正常。中国司法需要“质”的变化,这是“司法改革”变为“司法体制改革”的意涵所在。庭审功能的加强,司法职权配置的优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推行等等,这些当然也是司法改革的内容,却又都离“体制改革”还有那么一点距离。

回顾过往,真正影响深远的改革举措,唯有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至于司法权与立法权的关系,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司法机关内部的横向关系和纵向关系,司法官与司法机关的关系等,长期没有涉及。由来已久的素质之忧、财政之困、机制之弊、制约之失仍在司法机关普遍积淀,司法权力的地方化、司法活动的功利化、司法管理的行政化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更深层次的司法体制改革愈加显得必要而紧迫。司法改革常常给人“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也正是由于人们对它的期待之殷。

最近两年间,司法改革在执政党的决议中完成了“三级跳”。一是司法体制改革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被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意味着“改革”不再约等于“经济改革”。如果再字斟句酌,我们还能发现,作为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改革占比颇重。但司法改革能否成为“全深改”时代的改革突破口,法界中人还多有观望。

2014年2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意见及贯彻实施分工方案》,明确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制定了各项改革任务的路线图和时间表。3个多月后,“全深改”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又审议通过了《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和《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对司法体制改革中若干重点难点问题确定了政策导向。各界期盼已久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司法机关省以下统一管理制,司法官办案责任制,司法官职业保障制、司法官员额制等,都在导向之列。

从已发布的司法改革政策导向来看,司法官员额制、司法官逐级遴选制、司法官办案责任制,司法官职业保障制、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司法机关省以下统一管理制等等,与舆论多年来的呼吁多有契合。但也要看到,地方的“零敲碎打”和部门的“单兵突进”,无法触及司法体制病灶之根本。要在体制层面进行改旧革新,明显超出了某个地区或某个司法部门的职能定位。司法改革,绝不只是某个地方或某个司法机关的工作,而是涉及到司法机关与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博弈。司法改革的复杂性,及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跨领域特征,正是要将司法改革纳入到“全深改”蓝图中来的重要原因。

“狼”真的来了。这里的“狼”,就是赋权法官、检察官,削权院长、检察长,就是要引入“司法官遴选委员会”严把入口,加快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法学学者之间的职业交流。这样的司改举措,每一条都触及法治的灵魂,也触及某些人的既得利益。当然,“触及利益”并不是司改的初衷,也不是司改要追求的结果。“触及利益”只是司改绕不过的坎。“狼”来了的真正指向,是制度化的、常态化的公平与正义真的来了!

作者:王琳

上一篇:标准化班级文化建设论文下一篇:形象思维与高中物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