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衔接教学研究论文

2022-04-18

一、区域初高中化学教与学衔接的现状天津市初高中使用的都是人教版课本。但在实践中发现,高中化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教师不知道学生在初中都学习了哪些内容,知识学到了什么程度,特别是对课改后的课本不是很了解,不清楚初中的教学情况和高一学生已具备的知识结构,在教学环节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化学衔接教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衔接教学研究论文 篇1: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研究

【摘要】历年高考题中离子反应属于高频考点,也是高中生化學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本文分析在高中一年级化学中的离子反应与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有关衔接问题。

【关键词】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衔接问题

前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抓住课堂上的45分钟,紧紧围绕这节课的主题展开教学,因此,教师在课前就要“精备,应对复杂课堂”,做好备内容,备学生,备方法,将一节课的各环节做到了然于胸,以便课堂上如鱼得水,收放自如。“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1],还需要教师能够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引导,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眼动,手动,思想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激情课堂中,达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复分解反应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有关复分解反应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低,也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现状。但是,如果教师在讲解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只是照本宣科,学生对此概念的理解就会比较浅显,对后续的学习也会造成障碍。所以,在初中阶段,讲解复分解反应的时候,要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初三化学复分解反应教学现状分析

(一)初三化学教材大纲中复分解反应内容。有关酸碱盐的反应中[3],从生成物情况来说,学生已接触过生成水的反应(中和反应)和生成气体的反应,尚缺生成沉淀的反应,为了引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教材特意安排了演示实验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的内容来强化复分解反应的概念,进而用讨论的方式归纳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达到利用必要的信息(如溶解性表)来应用复分解发生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二)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题时,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认识学生很容易理解并掌握区分和判断某个化学反应是不是属于复分解反应,但是让学生判断给定的两种物质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学生感到非常困难。为了突破学生学习瓶颈,通常我们要求学生先判断给定的两种物质属于酸、碱或盐,其次,根据溶解性表或根据中和反应生成水或根据碳酸盐与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最后通过复分解反应类型写出产物。对于从反应物方面的讨论,在初中阶段不作要求。

二、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初高中衔接教学策略

(一)利用首因效应,强化概念教学。“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简单来说就是‘先入为主’。一般来说,最初印象一旦形成,要改变它就不那么容易了,即使后来的印象与最初的印象有差距,很多时候我们会自然地服从于最初印象。”利用首因效应的心理规律,在讲解复分解反应的过程中,要把概念讲透彻了,强调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往往是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的离子交换,还要生成沉淀、气体或水;这里的沉淀,可以结合教材附录“部分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表”,识记初中常见的几种沉淀:BaSO4、BaCO3、CaCO3、Mg(OH)2、Al(OH)3、Fe(OH)2、Fe(OH)3、Cu(OH)2、AgCl这九种沉淀;复分解反应生成的气体,初中阶段主要是NH3和CO2两种。同时,介绍电离的概念,说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介绍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比如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其反应见图1。

(二)重视情境再现,引导探究教学。初中化学教材中,先是在讲解酸的化学性质时,定义了复分解反应,然后到纯碱的性质时才讨论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这时候,我们可以再现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情境,让学生重回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强化定义的教学,再深入学习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于是可以进入附录“部分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表”,分析不同的阴阳离子组合成的酸、碱、盐的溶解性,说明阴阳离子重新组合形成沉淀、气体或水的相关情况,学生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也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三)抓实讲练结合,反馈知识教学。针对复分解反应,教师联系三重表征,将知识进行梳理,学生掌握得如何呢?教师还要设计相关的习题,反馈学习的效果。在练习阶段,教师可以出示如下习题:(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2)判断下列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能发生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3)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氯化镁、碳酸钙、硫酸铜、碳酸钾和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以下实验:①将该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得无色透明溶液;②向①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③在上述①的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据上可推断原混合物中肯定有____,肯定没有____,可能有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实验中肯定发生的反应。

总之,结合教材课程核心素养要求,提出离子反应教学的注意点:要把握好教学要求,全面解读教材,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切忌要求过高过急,克服随意扩展延伸,用大量练习代替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弊病。

参考文献:

[1]倪继光,曹右娟.初中化学酸碱盐部分教学探微[J].华夏教师,2019(09):32.

[2]叶舒妍.复分解反应的学习困难及教学建议[J].亚太教育,2016(10):92.

作者:凌雪梅

化学衔接教学研究论文 篇2:

适应性教育中区域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研究

一、区域初高中化学教与学衔接的现状

天津市初高中使用的都是人教版课本。但在实践中发现,高中化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教师不知道学生在初中都学习了哪些内容,知识学到了什么程度,特别是对课改后的课本不是很了解,不清楚初中的教学情况和高一学生已具备的知识结构,在教学环节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我们对全区初三和高一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教师们普遍认为,使用课改实验教科书的初中毕业生在升入高中学习后,由于所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学习高中化学课程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要求差距较大,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困难。另一方面,高中课本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进度快,容量大,难度深,不可能像初中教学那样通过反复练习、反复强调来排异解难。此外,许多从高三回到高一任教的教师,在教学中会有意无意增加很多高考知識和例题,而很多学生不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不容易跟上节奏。

另一方面,对学生访谈结果的分析表明,多数高一学生认为高中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学习兴趣不高;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依赖性大,习惯于被动接受的方式,主动分析、理解较少,一旦遇到困难,就动摇了学习的信心。初高中化学在教学内容和课容量上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一些高一的学生因不能及时改变学习习惯和调整学习方法,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都有困难,更不可能及时预习、复习、总结,影响了学习效果,形成恶性循环。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初高中化学学习衔接处出现问题的学生中,在有不少是初中时化学学习的佼佼者,他们在进入高一化学学习时却落伍了,失去了学好化学的信心。这种高一学生学习化学时出现的严重滑坡和分化现象,不仅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不利于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为实现初高中化学有效衔接,我区多所学校进行了校本实践与探索。不少完中校分别对初三和高一化学教学提出教学衔接的目标,要求初中化学教学主动考虑衔接问题,不以初中毕业的最低要求作为学习标准,同时加强高中所需基础知识技能的教学。很多学校在高一年级采取各种方式开设“衔接教学”课,有的在新生录取后开学初集中补课,有的在高一先划出一定课时复习初中化学,也有的采取“用到什么,复习补充什么”的方法在高中教学中复习补充初中学习的化学知识。这些校本实践策略,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学生在高一学习的适应性。

二、初高中化学内容分析及衔接策略

(一)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知识层次等因素分析

初中化学课程与高中化学课程有着不同的培养目的和标准,初中化学更强调基础性与一般性,要求学生拥有作为一名未来社会公民必需具备的最基本的科学素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对初高中化学教学的侧重点不同,提出的目标与要求也不一样,需要对初高中教学目标进行优化衔接。例如,在“化学反应与能量”模块中,关于“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高中的课程标准是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在初中只有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没有明确提出反应快慢问题,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的出现,也没有明确指出可逆反应问题。

从知识层面上来说,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而高中化学知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从知识体系上来说,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不是很系统和完善,课本着重于从感性认识→总结归纳→理性认识去构建初中化学知识体系;而高中化学则以实验为基础,以基础化学理论为指导,加强对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探究化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加强了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寻求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方法。课本着重于从“生活实际→化学实验→化学原理→问题探究方法→化学规律”来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分析及衔接策略

从教学内容上,初中化学内容以感性认识、记忆知识为主,内容较简单,而高中化学内容较多,且理性知识较复杂,知识向着系统化、理性化靠近,知识容量和思维难度远远高于初中。如,高一学生普遍认为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学习难点,学生在初中阶段只能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而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初中课本未涉及,学生不能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初三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应该让学生形成“氧化还原是一个整体”的印象,对课本加以整合,在讲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让学生明白应该从反应物中判断。而高一教师在讲“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节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复习原子结构知识,补充化合价的概念,增加化合价的练习,讲清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得失或偏移的关系,从已学的“氢气还原氧化铜”等反应来讲,帮助学生搭建学习的“脚手架”,顺利完成初高中学习的过渡。

在实现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课本内容的衔接,又要关注学生认知心理的衔接,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以记忆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法转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法上来。教师在教学设计(方法的选定、过程的安排、媒体的选用)和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进行衔接优化, 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同时,教师应不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转变教育观念,熟悉初高中课本对学生能力及其化学知识的要求,注重对衔接点的认知和优化,注重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区域教研策略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优化,以文献研究、联合教研和同课异构教研为实施策略,引导教师提高衔接意识,熟悉初高中课本的体系和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有的放矢,既要根据课本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心理,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构建基于初高中化学衔接点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变革,提升教学质量。

(一)引导教师对初高中化学衔接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

组织全区初三和高一年级教师对初高中课本全部知识点进行衔接梳理与总结,组织骨干教师分别对初高中课标要求进行梳理及分析,对典型衔接点进行主题教学分析与设计,总结提炼在衔接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对初高中教师分别提出教学建议。如元素周期表教学单元有关元素符号的识记问题,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需要根据原子序数推断具体元素,或是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这些都需要学生熟知1~20号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但九年级课标中没有相关的要求。有些高一学生因为这部分基础知识的学习存在问题造成后续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困难。建议初中教师加强对学生识记的方法指导,高中教师在引领学生复习初中相关知识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化学本质规律的认识,掌握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二)引导初高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引导教师帮助学生明确初高中化学不同的学习和发展目标,梳理总结初高中化学课程体系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初高中化学学习的不同特点,为学生学好高中化学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和学习方法。如分类法,初中提及了物質分类的方法,高中化学还将物质分类的方法用于指导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物质,引导学生把众多物质分成不同的种类,直接研究一类物质具有的性质,而不需要逐一研究物质的性质,这为研究物质性质提供了十分便捷的途径。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概念的核心词,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本质,对知识进行归纳整合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学习的规律性,顺利度过初高中衔接的适应期。

(三)通过联合教研引导教师进行衔接教学实践创新

在全区实行初高中教师联合教研,对初高中联系密切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研讨,引导教师在常态课教学中重视初高中衔接,让初三教师从学生学习基础、高一教师从学生出现的典型问题角度分别提出教学建议。另外,在展示课、研究课、天津市“双优课”评比及全国教学大赛课等不同层次和类型的课的指导上体现衔接的理念,强化对初高中衔接的学生学情分析和教学设计导向,在区内学片间的联合教研、天津市内区县间的联合教研,以及与浙江、山东等省市的联合教研活动中,指导教师从衔接教学环节、衔接意图及达成目标、衔接教法和学法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引导教师围绕初高中衔接进行校本教研与创新,形成校本衔接策略。

作者:魏欣 刘淑霞 赵明英

化学衔接教学研究论文 篇3:

高中化学与大学有机化学的衔接教学研究

摘 要:迎合当前有机化学教学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总结高中化学与大学有机化学衔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各类先进理论的指引,结合调查数据提出衔接策略,避免两者之间出现过大脱节,以期能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为高效,保持求知热情,为各学科的衔接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衔接教学;有机化学;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有机化学在整个化学教育框架中具有“启发性”及“铺垫性”作用,且课程难度相对较高,对学生学习性及发散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未能详尽认识到个体差异性,未能令学生真正体味到学科中蕴含的趣味,单纯以完成教学目标为主要目的,很难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一、有机化学教学现状

1.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效不容乐观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未能充分感受有机化学所蕴含的广博知识及思想火花碰撞所带来的乐趣,甚至心存抵触情绪。这种心态对学生后续学习是非常不利的,究其原因,并非学生执意如此或是基础太差难以领悟,而是教学方式乃至思路存在不足。

2.教师有机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缺乏与时俱进的突破

随着社会迅猛发展,有机化学学科中的实质内容并没有与时俱进,甚至与若干年前的内容基本是一致的,然而在此情况下,社会却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该情况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策略方面与时俱进,借助最先进的理念抓住学生的兴趣,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现实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在:(1)教学过程本末倒置,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沟通不畅很难形成真正具有启发性的交流;未能充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诸多方面限制了思维创新。(2)教学内容缺乏变动,很难实现与时俱进的突破;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无法有效衔接;知识传授相对肤浅,未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3)教学评价过于单一,分数成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忽视了过程乃至思维方式培养的重要性。

二、有机化学衔接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1.系统理论与理解性学习研究

衔接是客观存在的,应将其看成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来考虑。大学有机化学是对高中化学的进一步拓展和外延,二者的衔接应基于教育的阶段性特征和整体性特征,结合学生整体信息的需求,从教学目标、过程、内容、方法及评价等各个方面改善衔接教学现状。

聚焦于理解性学习的教学研究成果表明,通过七个途径可以实现理解,有六项指标可以表明理解,分别是:解释、释义、运用、洞察、移情以及自我认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方案进行新的构建,帮助学生从一知半解的学习状态中走出来。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教育教学要依据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高中生学习新的抽象概念和规则时,在某些达不到的领域往往需要具体经验的支持。教学不仅要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还要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年龄阶段学生的特殊兴趣和需求,提出不同的教学任务,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好各个阶段教学工作的衔接。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与新知识的衔接,不可过于突兀地直接灌输新概念,应该循序渐进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整合与完善。教学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注重引导与沟通的重要性,主动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在教学评价时,教师也要注意方式的多元化,以防出现偏颇,注意对学生自主建构水平的评价,而非单纯依靠分数进行单一化的衡量。

4.最近发展区理论

衔接教学实质为借助教师的引导,将学生的潜能充分激发,使其通过自身的感悟及努力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并探索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于每位学生而言,一旦探索到了“最近发展区”,就极有可能结合实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意识到学生间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在学生已有水平的基础之上设置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合作达成相应的学习目标,而不至于使他们感到很容易或很困难。

三、有机化学衔接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有机化学学习,培养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必不可少,笔者以西安市某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关于有机化学衔接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深入了解与分析当前高中化学与大学有机化学衔接教学的现状。本次发放问卷调查总数309份,收回的有效问卷为301份,问卷回收率为97.41%。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的结果及分析,发现确实有一些问题存在于当前有机化学的衔接教学中:(1)教学过程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少,学生并未真正地参与学习、独立思考,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束缚了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2)教学内容偏向于针对性地传授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未能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和思考,没有很好地开发和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未充分利用有机化学自身的学科特点。例如,结合化学实验加深学生对物质性质或化学反应的理解;利用各种模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等。(4)教学评价的方式过于局限,常常将考试的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主要标准,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形成性评价,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能力培养。

四、有机化学衔接教学的设计原则

为使有机化学衔接教学过程更为科学、合理,需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设计过程需要以系统的方法和思想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即教学的需求和实施的过程,同时根据教学目标探索教学过程中的诸要素,对教学采用的策略及媒体进行设计组合。

1.衔接方式

当前衔接教学主要有两种方式:单立式衔接与嵌入式衔接。单立式衔接即单独开设一门衔接性课程或一段衔接性教学内容,难度介于目标课程与衔接课程之间,使学生在开始正式学习前对已有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初步具备学习新课程的能力。嵌入式衔接即在每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总是先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在此基础上学习新课程。本文提倡嵌入式衔接教学,可分散学生已有知识的调用与复习时机,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核心概念建构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就是应当有所侧重地选取教学内容并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展开,以具体事实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针对有机化学课程,学生对核心概念原理的建构应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聚焦点,选取关键性的概念原理对学生学习产生持久性的影响并表现出一定的迁移作用。

理解性学习理论提出了表明理解的六项指标,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就是致力于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教师在设计有机化学教学目标时,必须以系统观点为指导,从整体、有序、动态的观念来出发考查有机化学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作用、功能间的相互关系,使教学目标在行为、认知、情感等方面都更适合学生的发展,促使学生在灵活运用知识的层次上达到理解性学习水平。

3.教学思路与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要有科学的思想和清晰的思路,应将教学过程的主线确立为“情境—问题—探究—发现—整合”,在课前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认真寻找其“最近发展区”,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在多样化信息资料的辅助下展开探究,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对比与整合,通过交流讨论与相互评价得出结论,搭建新知识平台。

教学活动过程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其能动性,正确把握教师的角色及学生的地位,尊重每个学生并提供平等的机会,建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和谐平等的关系,促使学生在共同合作中进行自我知识建构,掌握知识本身的同时也能从中进行反思,学会如何正确学习。

五、有机化学衔接教学的实施策略

1.课前研究教材,做好知识衔接

余立先生认为,教学应先于发展,从实际情况出发掌握每个学生现有及潜在的发展水平,明确其“最近发展区”,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规划可激发学生潜能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体现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教师课前“备教材”的同时更要“备学生”,对教材内容和结构进行细致研究,基于学生由简单至复杂、由抽象至具体、由低级至高级的思维与认知发展规律,设置科学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体系,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2.改善课堂教学策略,优化衔接教学效果

传统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仍以讲授式为主,辅以媒体教学,较少引入其他教学策略,明显缺点便是教师始终为课堂的主体而非主导,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师生互动过少致使学生不能独立思考、主动参与,对始终如一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缺乏兴趣,依赖于教师的讲授而很少主动探究,其思维发展及学习能力深受束缚。为此,本文建议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如自主学习式、合作探究式、思维导图式等,改善有机化学教学现状,优化衔接教学效果。

3.实施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并存策略

教学评价应适应于每个学生的发展,终结性评价仍为当前化学教学过程的主要评价方式,单纯以检查、测试等考核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明显存在弊端。本文倡导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使终结性与形成性评价策略并存,依据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灵活采取不同的教学评价策略,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综合考查,促进学生多向发展,最终达到个性的全面协调。

4.重塑学生自信心,开发个体最佳学习方案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知识获取过程是学习者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借助外界手段主动构建具有一定个人意义的新经验。当今社会极力倡导“终身教育”理念,要求每个人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布鲁纳认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任意课程时得心应手。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自学能力与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学习方法和逻辑思维方面给予指导,帮助学生重塑学习信心,同时开发适合个体的最佳学习方案,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有机化学。

参考文献:

[1]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吕林海,王爱芬.理解性学习与教学的思想源起与内涵论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3):53-57.

[3]陈瑞芳,郑丽君.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当代教育教学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5):44-45.

[4]杨维东,贾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理论导刊,2011(5):77-80.

[5]陈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学术交流,2007(3).

[6]何善亮.最近发展区的多重解读及其教育蕴涵[J].教育学报,2007,3(4):29-34.

[7]李德前.优化教学设计:构建高效化学课堂[J].化学教学,2011(2):23-25.

[8]李森.现代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9]王秀慧.现代课程理念背景下大学师生的主体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

[10]余立.教育衔接若干问题研究[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11]剑萍.大学教学论[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编辑 薄跃华

作者:李向东

上一篇:我国传统室内设计论文下一篇:化学教育发展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