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

2022-10-12

为了更好地解决初三学生进人高中后, 对高一化学教材无从人手的难题。学生需要在学习高中化学之前或学习高中化学的同时进行相应的知识补充来达到初高中课本知识、学习方法、思维模式和解题习惯等方面的衔接, 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一、现行初高中教材知识体系分析

现行初高中教材知识体系分为基本理念、基本理论、元素和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算五大板块。下面就这几板块谈谈中学化学的知识体系。

1.基本概念。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初中主要涉及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组成和构成的部分元素、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符号、化学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方程式等;物质性质部分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高中教材主要体现在增加了物质组成知识的配位化合物;物质变化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化学用语中的电子式和结构式、离子方程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物质变化的电极反应以及化学平衡的勒沙特列原理等。

2.基本理论。化学的基本理论在初中教学中只涉及物质结构部分的原子结构、离子结构、化合价化学反应部分的催化剂。简单介绍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提到了周期和族的特点, 初步涉及了电解的知识点。它只是介绍性的内容, 仅为高中化学的进一步学习做铺垫。

高中教材在基本理论部分中增加了几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如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晶体以及晶体分类 (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等;高二出现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离、电离平衡、盐的水解、金属腐蚀、电解和电镀等, 不仅内容增加, 难度也增大了。

3.元素和化合物。初中部分元素及化合物主要涉及单质有氧气、氢气、碳、铁;化合物有氧化物、酸、碱、盐等;混合物有空气、煤、石油、天然气等。涉及到物质分类的一些基本概念, 如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同时涉及到物质的变化, 如物理变化、化学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等, 其中还涉及到了氧化还原反应这种特殊反应类型。总体来说, 它主要涉及到了一些基本反应和一些常见的物质, 这些是为高中的进一步学习打好了基础。

高中在这部分中增加了卤素、碱金属、氧族元素、碳族元素等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类物质, 逐步形成了知识的网络, 这些也是为了综合学习理论部分的元素周期律而准备的。对于物质部分, 高二教材中仅仅出现了氮族元素和常见金属两个部分的无机物知识, 开始大量出现有机物知识, 包括烃类和烃的衍生物以及天然高分子有机物和合成材料等内容。

4.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学习途径, 也是最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知识内容。初中化学作为整个中学化学的起始阶段, 其基础作用毋庸置疑。初中化学实验主要涉及各种药品的取用、常用仪器的使用、简单装置的组装、常规实验的操作。现行初中化学教材顺应时代变化, 教材体系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增加了探究实验;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家庭实验;与当前科技发展相关的科技实验等。其中探究实验已成为各种考试必然涉及的考试题型。

高中化学实验部分是在初中时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操作前提下对学生的精确度要求更高, 出现了一些新的仪器和一些新颖的操作方法。如:容量瓶、酸碱式滴定管、分液漏斗等重要仪器, 还增加了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酸碱滴定、萃取等新方法。尤其是在学习有机物过程中, 其相对应的实验也发生了较多的变化。

5.化学计算。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其中必然涉及到具体的数量关系, 也就必定会有计算的存在。初中的化学计算主要集中在对单一化学式和有关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两者的基础都是以基本概念为基础的, 属于技术含量较低的计算, 方法上没有太多的变化, 作为考试也没有作为重点内容。

在高一阶段, 物质的量是一个新知识点, 它能将涉及宏观和微观的内容联系到一起。因此, 计算难度和方法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的能力要求上提高了一个档次。总体而言, 高一教材中秉承承前启后的教学特点, 在教材深度上没有过多的加深, 在综合能力的要求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能力的要求在高二阶段又有所提高, 这是因为结合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以及有关有机物的知识的原因。

二、学习建议

在老师的帮助下, 完成对初高中教材的进一步分析, 特别是对初中的教材进一步温习, 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和方法。同时, 要注意对教材中的一些阅读材料认真几分析, 其实很多阅读材料和拓展性课题的知识都是我们高中的必学内容。所以, 只要我们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 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三、方法衔接

(一) 正确对待初、高中学生认识能力的差异性

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技能, 除受认识能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外, 还受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素的影响。

(二) 对初、高中学生学习方式和方法的了解

化学知识素有“杂、乱、多、细、碎”之称, 学生可用联想、类比、归纳等方法把表面庞杂的知识按照一定的规律, 由点连线、由线串成面织成网, 从而进行有序贮存, 同时也能真正理解物质性质的内在规律性。还得养成一些相应的学习方法, 第一, 转换学习方式, 掌握不同阶段的学习方法;第二, 学会记笔记;第三, 养成分析平时学习得失的习惯;第四, 培养兴趣和正确的个性心理特征。

上一篇:文化艺术——图书馆的相关政策和标准下一篇:数据挖掘技术在课堂模拟现实中的应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车险业务系统的设计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