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工作衔接研究论文

2022-04-27

【摘要】我国教育在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也在不断创新,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也在不断推进,随着衔接工作的良好发展也受到中学教育的重视,但是目前国内关于新课程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针对更好开展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工作展开探讨,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发展前景。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物理教学工作衔接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物理教学工作衔接研究论文 篇1:

双减背景下物理初高中衔接兴趣培养探究

摘 要:本文主要以文献法、访谈法、归纳法等科学研究方法,以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部分初高中师生代表为研究对象,以双基背景下物理初高中衔接兴趣培养为研究重点,对促进物理初高中衔接兴趣培养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在新高中生原初中物理知识、兴趣基础上,发挥高中物理课程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优化教学措施,激发学生兴趣,促进物理初高中衔接。

关键词:双减;物理;衔接;兴趣

1 研究背景

中学物理课程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存在已久,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重拳整治教培机构,一个崭新的问题呈现在教育工作者面前。初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一脉相承,相互衔接,与初中物理课程相比,高中物理更加抽象,学习难度增大。在校外培训机构助力减弱的背景下,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现象尤为突出。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今日之物理,明日之技术,物理学科的发展将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中学物理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2019年教育部颁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从高考层面回答了“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1]。高考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2011年版)》将物理课程内容划分为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2]。《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分为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3]。兴趣是中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动力,也是学生物理学科素养培养的基础。

关于兴趣在心理学中目前有多种表述,具有代表性的有兴趣是积极探求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辞海》教育学分册定义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由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在情绪体验上得到满足而产生,与需要相联系。“双基”背景下物理初高中衔接兴趣培养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培养中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以中学生生活中已有的实际经验、实际实例、物理知识为起点,在中学物理教学实践中通过实验、借助数学工具,运用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发生、发展起来积极探索事物表象背后本质特征与普遍规律的心理活动倾向。这种心理活动倾向,由学生进行高中物理课程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情绪体验得到满足而产生,与中学生不断超越自我的心理相联系。

高中物理课程与初中相比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大幅度提升,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要求显著提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高考考查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均做了相应要求,学生学习难度随之提高。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物理初高中衔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高中物理课程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 调查分析

怀着物理初高中衔接教学学生为什么普遍缺乏兴趣的疑惑,笔者于2021年暑假期间对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关镇、栾川乡若干初高中师生代表进行了访谈。

部分初中学校长期缺乏物理专职教师,物理学科教学工作由其他学科教师、物理学(师范)专业实习生或应届毕业生担任,对教情、学情把脉不准,教材分析不彻底,设置教学目标较高,与学生前知识、前概念差距较大,学习难度加大,致使部分学生自接触物理课程就产生畏惧心理,对中学物理课程失去兴趣。

部分物理教师教学观念未转变,物理教学中缺乏师生、生生互动,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选择物理问题情境不合理,设置有效问题链目的性、逻辑性、顺序性不合理,致使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不够明确,缺乏物理学科逻辑性,思维面过大、深度过深,加重了学习负担。

部分物理教师对物理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高中阶段学生进物理实验室做实验的机会普遍少于初中阶段,而初中阶段物理教师指导学生做实验,教师做实验演示物理现象比较少。中学物理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与掌握理论知识同等重要,能实验不播放视频,能播放视频不图片展示,能图片展示不仅靠文字讲解描述。学生动手实验经历物理探究过程,与教师口干舌燥单纯讲解物理探究过程对比,前者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深刻。

初中阶段的物理情境分析对中学生的数学素养的要求较低,数学作为工具学科的关联性不明显;高中阶段的物理情境分析对中学生的数学素养要求大幅提高,一部分初中数学不扎实物理成绩不错的学生,发现高中物理课程与高中数学存在较强的关联性,高中数学素养不扎实学不好高中物理。

教师普遍侧重物理知识的讲授,忽视物理学史在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作用。

3 问题解决策略

3.1 做足做细教材分析,科学设置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是物理师范生教育实习、从事物理教学教师的基本功。狭义物理教材,即教科书;广义物理教材还包括习题集、需要阅读的书籍、电影、录像、网络声像资料,及其他辅助物理教育教学的材料[4]。教师在进行教材分析时,应以学生的前知识、前概念、前经验为教学设计的物理核心素养起点,以课标、学业水平测试说明、考纲等的要求为教学终点,教学起点与教学终点之间的差距,是教师设置教学目标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教学目标的设置应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例如,在学习高中物理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时,以初中物理第2节运动的描述为基础,初中物理中的参照物是表示另一种物体在这种物体上的物体;参考系是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做相对运动的物体系,参照物是参考系的组成部分。高一所需要学习的牛顿运动三定律,则是在初中牛顿第一定律上的深入和延续,牛顿第二定律阐释了物体受力与加速度的关系,而牛顿第三定律阐释了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在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中,对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是学生兴趣培养的重要环节,哪些知识点是初高中物理教材中共有的,哪些知识点是高中教学中独有的,哪些物理方法与物理思想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掌握,哪些方法与思想是高中阶段从头学习的……教师必须了如指掌,依据精准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

3.2 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学物理教学是教师、学生、教学载体、教学媒介、教学环境多边互动的过程。课堂是教学活动实施的平台,多媒体技术等教学设施是实施教学的工具,物理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应在具体情境中训练学生理解物理知识、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否则学生未深入思考理解透彻的知识将致使学生学的越多越迷茫,影响学生在初中物理基础上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作为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查载体,“情境”即“问题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任務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5]。例如,教师在进行高一位移概念教学时,学生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已学过路程这一概念,教师以同一名学生在操场环形跑道运动一周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该学生运动路程为多少,思考该学生的初末位置分别在哪里、距离多少及运动方向;引导学生思考该学生做何种运动时,路程、位移数值相等,做何种运动时,路程、位移数值不相等。教师在学生已掌握路程前概念的基础上,构建学生在操场环形跑道运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成位移的概念,实现高中位移概念的衔接教学。

3.3 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直观展示物理现象

物理学核心的本质之一是实验,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物理定律、定理是科学家通过大量实验,整理、分析实验数据获得的。通过实验可以直观的展示物理现象,启发学生思考物理问题。例如:对于物理基础较为薄弱的班级,教师在讲授物理概念位移时,教师可以以指针式钟表、儿童玩具轨道火车为教具,引导学生观察钟表秒针、儿童玩具轨道火车车头转动一周的路程是多少?秒针、火车车头初始位置分别在哪里?它们的位移是多少进行思考;教师在讲授参考系的概念时,可以取三根毛衣针在泡沫板上分别构建一维坐标轴、二维直角坐标系、三维直角坐标系,使学生直观体验通过坐标系描述物体位置、物体运动状况的方便。

3.4 以问题链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物理知识

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设置问题链,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对深层次思考后获得物理知识,体验探究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深层次的提问能体现完善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充满活力与生机。例如:高一学生在学习速度物理概念时,已具有位移、初中物理速度定义的前概念,教师创建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分别讨论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物体运动位移相同,位移时间不同;物体位移不同,位移时间相同;物体运动位移、时间均不相同。在教师层层递进的提问下,引导学生得出高中物理速度的定义,鼓励学生写出速度是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比值的数学表达式,并对位移的方向、数值进行复习,得出速度是矢量的结论;教师启发学生继续思考,当物体位移时间取足够小时,可以用所求速度表示物体在该时刻的速度,即瞬时速度。学生在教师深层次有效提问下,通过自我探索获得速度、瞬时速度的物理概念,提升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兴趣。

3.5 结合数学思想方法,深度理解物理问题

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中,解答物理问题的过程,往往需要经历将情境问题转换为物理问题、将物理问题转换为数学问题两个环节。数学作为工具学科,其思想、方法和知识始终渗透贯穿于整个物理学习与研究的过程中[6]。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必要的数学推导和运算处理规范要求,同时要求学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规范数学运算步骤,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数学思想方法对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运用物理知识解题,进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图形表的建立与应用、三角形知识、圆知识、极限法、转化与化归、微元等数学思想方法,是建立在初高中数学素养基础上的。例如:经过初中阶段物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头脑中已有发电机发出电流大小和方向是变化的、交变电流频率数值等于电流每秒周期性变化次数的前概念;高中阶段要求学生达到观察电流/电压波形图,理解交直流电流概念,运用数学方法表示交变电流、描述其变化规律,知道其周期、频率的含义和关系,会计算交变电流有效值。

3.6 有机融入物理学史,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在教学中融入物理学史,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的形成,大都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在教学中融入物理学史,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科学家的探索历程,掌握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习科学家不畏挫折、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科学探究精神。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发展历经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笛卡尔、牛顿等几代科学家在曲折中孜孜不倦地探索。亚里士多德尝图以世界本来的面目来说明各种自然现象,是第一个研究物理学并给出“物理学”这一名称的人;伽利略是科学革命先驱,通过理想斜面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产生探索了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伽利略研究基础上笛卡尔等科学家,深入研究后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会变,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的重要成果;牛顿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初中阶段,教师讲授该节新课时,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发展历时两千多年中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等不同时代科学家的探索过程,体会科学是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完善,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与精神。高中阶段讲授该节新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物理学史过程中重点关注物理思想的提出、变化,并指出其时代局限性。

3.7 分层布置检测习题,使全体学生体验学习成就感

通过螺旋式上升的检测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对于习题难度系数的设置遵循“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依据学生学习能力差异性,分层布置作业,使全体学生不断获得战胜自我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逐步产生“我要学、我愿学、我乐学”的学习心理。螺旋上升式的检测习题,将教学大台阶分解为若干教学小台阶,不仅有助于降低教师的教学焦虑感,而且可以较为客观真实地检测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效果,对中学生物理课程学习兴趣的培养形成良性循环。

4 总结

本文针对“双减”背景下的物理初高中衔接兴趣培养,从教材分析、教学情境设置、重视实验教学、深层次提问、数学思想方法、融入物理学史、螺旋式上升习题检测等七方面提出了问题解决策略。学生自身的好奇心、求知欲是培养学生中学物理学习兴趣的内在学习动机,教师运用教学理论结合教学资源,所构建的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中学物理学习兴趣的外在动机,起辅助作用。教无定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对双减背景下物理初高中衔接兴趣培养,符合学生学习与认知规律、容易达到教学效果的策略,才是合适的策略。中学生的学习与认知规律并非一成不变,教学、教研理论不断发展,中学物理教材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师应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为中学物理教学工作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4〕吉日嘎拉.中学物理教材分析[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6〕张茂昌.走出高中物理教学难的误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张相文 曹万苍

物理教学工作衔接研究论文 篇2:

新课程理念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工作探究

【摘要】我国教育在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也在不断创新,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也在不断推进,随着衔接工作的良好发展也受到中学教育的重视,但是目前国内关于新课程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针对更好开展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工作展开探讨,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发展前景。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物理 高中物理 教学衔接

【中图分類号】G633.7

在新课程背景下,关于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工作需要改进的问题就是初高中物理教学工作不衔接,教师对这个新课程理念概念不清,关于物理教学侧重点发生变化,影响教学进程,也不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结构的完整认知,对学习成效有很大影响,所以学校也要加强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工作的重视,确保教学顺利进行保证学习质量。

1.新课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概念

它是为了教师更好开展高中物理教学,也是巩固初中物理所学知识基础,因此对物理教学的创新改革,把初高中物理教学工作衔接起来,保证教学质量,物理对学生来说本就是个有难度复杂的学科,物理教学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个头疼的事情,对此加强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顺利开展教学任务。

2.对于初高中物理教学不衔接的问题

2.1学生初高中物理知识程度差异

初中与高中物理衔接,在教师教导下需要学生统一的知识水平,然而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有些学生基础物理不扎实,这种情况下老师的课堂教学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学生学习程度差异跟着变大,高中老师在讲解高层次物理知识点对学生回顾初中物理知识帮助不大,只会让学生感到懵懂,渐而对物理知识失去信心。也因为学生个体原因,对所学知识吸收程度差异,导致衔接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2.2教师教学方法不适应学生

有些教师在对待学生和教材结构上的差异不重视,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上没有合理教学方案,还停留在传统单一授课模式上,在初中物理教师这块,受知识水平限制,缺乏对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认识,故而在日常教学中没有渗透高层次物理知识,教学的强硬化使学生在思维上框架定的太死。

2.3教学侧重点不同

对于中学学习模式大部分是为了应付考试和高考而学,不利于平时学习的整体性,学的大部分都是哪块考试那就是重点,在基础学习上就不利于以后物理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学习物理真正物理结构知识,不利于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系统物理知识,对中学基础还是更高层次的物理知识都有影响。

3.新课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工作的实施措施

3.1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学模式

对于物理这门具有逻辑思维的学科,应该循序渐进教学,一个环节扣一个环节,学生不能做跳跃式的学习,这样不利于教学质量的保证,在初中就应该以打好基础为主,到了高中在扩展指是的同时,也要回顾初中物理知识,巩固基础,让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的物理学习遵循基础到思维的过程。最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师面对学生这块,也要注意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各方面的差异,性格、学习上,老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导,不能大锅饭进行课堂教学,也可以课后辅导学生,合理安排习题给学习差的学生进行指导,结合实际讲解课堂,不能一味的追求讲课效率,帮助每一位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这门学科。

3.2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育不断发展前提下,各项高科技技术的成熟,互联网技术也运用到教育上,为了概念传统单调课堂将可,现在多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为了更方便学生学习,还可以组成学习小组进行探究式学习,有利于构建和谐课堂,然而更重要的还是学生们自己的创新学习,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自己能够自主学习,这样是最好的学习效果。

3.3注重实验教学

物理学科和化学类似,教学过程中都需要实验辅助,为了更好的理解教材内容,在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实验课程起到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更加懂得教学内容,理解课程含义,实验也是增加师生关系的过程,通过师生一起达到实验目的,实验也是物理学科的重要内容,离开了实验也就无从物理。

物理是一门与我们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学校应该加强对物理学科的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培养,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改革创新,让学生更好参与到新课程实施的过程,培养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更好实施物理衔接工作这一教育工作,保证初高中物理教学顺利完成,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物理教学衔接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课题,本文给予了大概的建议,物理教育道路还需要广大的物理教育研究者及其他教师一起探索。

参考文献:

[1]安秀居.新课程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2]孙晓雪.新课标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D].延边大学,2014.

[3]吴怡.新课程理念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的探索与实践[J]. 物理教师,2007,03:7-9.

作者:詹克龙

物理教学工作衔接研究论文 篇3:

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摘   要]文章首先提出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的形成原因,从各个角度介绍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可以促使物理教师对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切实依据问题形成原因,使用适当的措施解决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初高中物理教学有效衔接,为提升物理教学效率及教学效果打下基础。

[关键词] 初中;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

一、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背景

在高中教学阶段当中,物理教学的难度一直以来都比较大,这是因为在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阶段,存在一定程度的台阶效应,让学生迅速从机械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从简单的记忆转换成深入的理解及灵活的应用。因此,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一般都会显得十分茫然,不管是在客观知识衔接上,还是主观学习心理过度上,其实都会对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一定影响,更难以对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及效果做出保证,从而也会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性作用。

二、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具体形成原因

1.教材本身存在一定差异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初中物理教材涉及的知识面较为广泛,但是深度却不够,重视的是学生对知识的了解,而不是其理解及应用,其中主要牵扯到的是一些定性的内容。高中物理教材虽然从内容上说,和初中物理教材内容之间的差异性并不是很大,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要求学生对教材内容形成较为深入的认识,并且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熟练应用各种类型的概念。除去上文中所说的问题之外, 初中物理教学的难度相对比较小,并且具备一定趣味性,一般会通过实验来将其引出;高中物理教材中涉及的一般是定量内容,比较中从理论角度上进行分析,会牵扯到一定数量的数学知识,相较于初中教材来说,抽象性会更强一些。

2.教学方法的差异性

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因为仅仅要求学生了解各种知识,教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少,因此教师会有充足的时间开展趣味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能够更为形象且具体地了解需要学习的物理知识。教师还可以反复地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对重难点知识形成较为深入的认识。除去上文所说的问题之外,初中物理练习题中包含的题型比较少,并且没有过多的变化,和教师讲述的课本内容之间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只要认真听讲,在规定时间内将教师布置的练习题完成,那么自然就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因为学习流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所以某些学生即便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养成物理思维模式,也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在此背景之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想要灵活应用各个知识点,自然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3.初高中学生认知和思维发展规律存在差异性较大

在初中教学阶段,初中生的思维模式和高中生的思维模式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初中生的思维模式一般情况下属于经验型,需要凭借生活中的感受或者习惯开展思维活动。依据这种思维习惯,初高中物理教材当中安排了很多演示性实验,在列举大量生活实例的基础上引入物理概念,强调的是从实验当中得出结论。所以定性感知后得到的知识比较多,定量理性的逻辑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少。高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养成抽象思维,这种思维模式实际上是理论型的,要求高中生能够凭借理论指导来对各种类型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总结,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方式,使用判断推理等措施不断地将自身的知识范畴扩大,逐渐构建出知识体系。

依据相关研究工作得到的结果可以得知的是,初高中阶段学生思维发展实际上存在关键期及成熟期,某些学者提出初二是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从初二开始,学生的思维就逐渐从经验型向理论型的方向转变。高二之后,这种转变初步完成,在此背景之下,学生的思维成分以及个体差异水平基本上处于稳定的状态,思维发展变化的可能性比较弱。初二是学生思维转变的质变阶段,但是在施行新教育大纲的背景之下,初中物理领域中削减了理论思维内容,重视的是从演示性实验以及日常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因此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会延后到高一阶段当中。所以高一学生智力表现、思维水平以及成绩变化比较大,并且在抽象性要求較高的学科当中,大量学生的成绩并不十分理想,和初中较为稳定的状况不同,等到高二之后,又重新变得比较稳定。从这种变化上进行分析之后可以了解到的是,高一实际上是思维质变的重要时期,因此与之相对应的高中教材思维要求应当发生一定变化,这也是某些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需要适应的重要原因。

三、怎样完成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工作

1.找到初高中物理教材之间的共通之处

高中教师针对高一新生讲述知识之前,首先应当详细分析初中物理教学信息,或者在学校的引导下到初中物理课堂中旁听。在对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及讲述重点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之后,总结出合适的方法应用在高中物理教学环节当中,既能够让教师迅速将学生学习的特征找寻出来,也可以让教师将初高中教材当中的共通点找寻出来,克服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促使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2.转变学生在初中养成的思维模式

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实时动态地对学生经常使用的学习方法及思维模式进行观察,转变学生学习过程中使用的不正确或者不合适的学习方法。除去应当及时对学生使用到的学习方法进行纠正之外,更应当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可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展现出比较强的适应性。针对概念比较接近的知识点,可以将重点列出来,并使用科学技术措施进行示范,让学生可以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做到触类旁通,以免在学习的时候将各种类型的概念混淆。

在解决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对问题形成原因有较为深入的认识,而后切实依据问题形成原因,找寻有效性较强的措施解决问题,对高中物理教学和初中物理教学之间的衔接做出保证,从而就能够让进入高中教育阶段的学生展现出比较强的适应性,促使我国教育事业逐渐走上一条稳定发展的道路。

总之,在新课标改革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教师应当切实遵循教学大纲当中提出的要求,将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放在较重要的地位上,妥善完成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衔接,引导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自主思维能力。在此背景下,自然可以对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及效果做出保证,最终也就能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做出一定贡献。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华生,彭朝阳.翻转课堂在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中的应用——以“力的合成”为例[J].湖南中学物理,2018(9):52-54.

[2]  唐艳红,赵振宇.浅析核心素养视域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以初中“探究电流跟电阻、电压的关系”教学设计为例[J].中学物理,2018(16):33-34.

[3]  施玉丹.构好桥梁,健康成长——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途径探究[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18(Z1):78.

[4]  王纯.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分析与对策——对初中物理教学视角的思考[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5):52-53.

(责任编辑    黄   晓)

作者:姜平平

上一篇: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建设论文下一篇:银行付款违约责任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