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关系货币资金论文

2022-04-16

一、引言近年来某些地区房价飙升,催生了楼市巨大的泡沫,增加了国民经济全局的系统性风险,给宏观经济稳定埋下严重的隐患。从2003年至今,央行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几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取消住房贷款优惠利率、提高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比例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来控制房地产信贷风险,平抑被投资、投机炒高的房价。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货币政策关系货币资金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货币政策关系货币资金论文 篇1:

对金融市场财富蒸发的理性思考

一、引言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财富蒸发”成为经济生活中最常见的词语之一,投资者在承受股票、基金及其他投资品市场价格暴跌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的痛苦同时,对充斥媒体的所谓“财富蒸发”的疑问也越来越多:“财富”究竟是如何“蒸发”的?这些“钱”到底都到哪里去了?

二、财富蒸发再剖析——以股市为例

(一)货币资金对股市财富的影响

]、货币资金在个股间转移所形成的股市财富再分配

自然界中,蒸发是指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过程,即物质从一种形态(液体)向另一种形态(气体)转变的物理现象。循此推理,我们投入股市的资金也定是有去处的。以股市投资者甲、乙两人为例进行说明。假设乙以每股10元的价格购入甲出售的股票,其后,该股跌至每股9元,此时乙每股亏损1元,从乙的角度看,其股票资金账户上的财富的确在减少,但毫无疑问的是乙当时所付出的每股10元已转入甲的资金账户,并没有出现整体意义上的财富消失。

2、货币资金撤离股市所形成的财富重新分配

然而,甲可能将资金不投入股市,如果其撤出资金并投入债券市场,那么股市资金的流出将导致股票价格的下跌,而追加到债市的资金将导致债券市场价格上涨,从而财富在不同市场之间重新配置。

3、股市资金的漏出效应

如果甲的资金既不转移到债券市场也不再购买股票,而是以证券保证金的形式出现,就形成了相应的资金漏出。对股票市场而言,其效果等同于资金的流出,将导致股价下跌,股市财富缩水。由于这部分漏出的资金暂时没有追逐任何金融资产,因而不会形成推动其他金融资产价格上升的力量。

4、货币资金回笼导致股市财富蒸发

通过信贷投放的货币在回笼之时会直接减少包括股票在内的各种投资品及商品的需求,进而导致股票价格下跌,市值财富萎缩。

需要说明的是,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货币,除有形的钞票和硬币外,更多的是通过银行信贷投放的无形的存款货币。不考虑客观经济而仅就技术层面而言,整个银行体系通过负债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是无限的。相应地,货币资金回笼既包括实实在在的现金回笼,又包括无形的存款货币资金的回笼。这正是普通投资者所疑惑的“钱”到哪儿去的症结所在:有形的现金回笼是实实在在的实体回收,但更多的存款货币并不存在有形的实体,其回笼时仅是整个银行体系减少负债的账面处理而已。

(二)市值计价法下货币资金对市值财食的杠杆作用

货币资金对股市的追逐促使股价上升,从股市的撤出则导致股价下跌。然而以每日收盘价为基础计算的市值财富变动额与实际货币资金流量通常不会是等比关系。以每日换手率为例,大多数股票每日换手率在1%-25%(不包括初上市的股票),70%股票的换手率基本在3%以下,这说明70%股票每天只需其总股本3%左右的成交量就可能改变其100%总市值财富,撬起远超过货币资金量本身的市值变动额。这就是市值计价法下货币资金对市值财富的杠杆作用:每日追逐股市的货币资金所创造的市值财富可能远远高于货币资金量本身,而从股市撤出的货币资金则可能形成远超过货币资金量本身的市值财富萎缩。

三、金融市场财富蒸发的理性分析

(一)追退金融资产的货币资金在减少

从以上我们对股票市场市值财富蒸发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如果剔除资金漏出效应的影响(由于这部分漏出的资金存在机会成本,因此其所占的比例不会太大),那么在追逐金融资产的货币资金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可能出现热点在不同市场间转换,如货币资金对股市的追逐导致其对债券市场的投资减少,由此导致股价上涨而债券价格下跌,但通常不会出现所有金融资产价格同时下跌的情形。

然而追逐金融资产的货币资金总量可能会减少,这在资金退出金融市场或资金回笼时(紧缩的货币政策时期)表现地尤为明显。金融市场的一大特点——与货币资金联系最为紧密,决定了其受货币政策的影响是既显著又迅捷。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通过信贷流入各类金融市场的资金在回笼的压力下纷纷撤出,对金融资产的总体需求减少引致其市值财富快速收缩。

(二)货币幻觉的破灭

理论上来说,通过银行体系负债所创造出来的货币资产供给必须与客观经济发展所内在的货币需求相适应,过多的货币供给并不能形成有效购买力,只会推动价格上涨。这种由过多的货币资金所推动的价格水平,往往会使资产持有者,不论持有的是实物资产还是虚拟经济中的金融资产,形成货币幻觉:人们仅对资产的名义货币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了其内在真实价值。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金融危机爆发的那一刻,毁灭更多的不是真实财富而是一些看似财富的泡沫而已。

(三)市值计价法会放大货币幻觉

市值计价不代表市场出清的价格,事实上,没有成交量或成交量很小时,市场价格也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动,而所有的金融资产将按这一成交价计算市值。因此,资金流入所撬起的虚拟经济体中金融资产账面财富的增加可能远远超出初始的资金流人量。同理,资金流出所引发的虚拟经济体中金融资产账面财富的萎缩也可能大大超出资金流出量本身。换言之,市值计价法下货币资金对金融资产的市值财富具有杠杆作用。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对金融市场财富蒸发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政策建议:

其一,与普通商品市场一样,追逐金融资产的货币资金的减少会导致其需求减少,进而价格下跌,市值财富萎缩。

其二,货币和虚拟经济本身不能直接创造财富,只能通过作用于实体经济间接创造财富。当过多的货币资金追逐虚拟金融资产并未能形成实体经济真实财富的创造时,其结果只能形成货币幻觉——金融资产价格泡沫。

其三,当货币幻觉作用于金融资产时,会由于市值计价法形成更大的货币幻觉。

其四、货币幻觉会在货币回笼或退出金融市场(包括货币资金漏出时)趋于破灭。

其五,货币和虚拟经济本身不能直接创造财富的同时说明货币和虚拟经济本身不能直接毁灭财富,然而不当的货币供给会直接形成价格泡沫,并会严重影响后续实体经济正常运行秩序。因此,货币管理当局应密切关注货币供给状况,根据实体经济的客观需要投放货币,尤其要重点关注流人金融市场的货币资金动态,因为在这一环节,市值计价法会进一步放大可能的政策失误。

(本栏目策划、编辑:曹 敏)

作者:陶艳珍 顾艳辉

货币政策关系货币资金论文 篇2:

货币政策对房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引言

近年来某些地区房价飙升,催生了楼市巨大的泡沫,增加了国民经济全局的系统性风险,给宏观经济稳定埋下严重的隐患。从2003年至今,央行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几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取消住房贷款优惠利率、提高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比例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来控制房地产信贷风险,平抑被投资、投机炒高的房价。随着各项货币政策的实施,尽管房价飞涨的势头有所抑制,但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的房价依然高位运行。

房地产业作为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资金需求大、周期长,其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金融市场上货币资金的宽松程度,影响着房地产市场的景气状况。所以,货币政策是调控房地产业的重要手段和措施。然而,楼市新政策出台后,市场成交量持续萎缩,但房价依然坚挺,市场观望气氛浓厚,货币政策对房价的调控能力也逐渐成为众多专家学者讨论的焦点。本文将通过对2007-2010年全国房价变化进行实证分析来探讨货币政策对房价的调控效果。

二、文献综述

货币政策是央行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措施,央行运用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即运用通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由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影响进入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总量,进而影响房价。在我国,利率成为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即通过提高或降低利率改变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各种金融工具的机会成本以作为政策信号改变投资者的未来预期来影响房价。二是运用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不动产信用控制,即规定贷款的最高限额、贷款的最长期限和首付的最低金额,通过主体限定和比例限制,对进入房地产市场的信贷资金供给规模进行限制。

国内学者关于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由于研究时期和研究方法的不一,尽管大部分学者肯定了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具有影响作用,但是对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房价的影响程度却出现了结论相左的情况。

刘艳丽(2011)从趋势水平和波动水平两个视角出发,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价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她认为,差别化信贷政策和货币供应量可以在长期趋势水平上调控房价,但利率不能有效调控房价。在房价短期波动调控中,必须将总量调控、供给和需求结构调控全面结合起来,否则货币政策无法有效调控房价。

俞康泽、余泽庭(2007)认为,货币政策变量与房价指数有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可以通过货币供应量与利率的调节来调控房价。但是,货币政策对房价调控能力有限,且货币政策对房价的影响存在3-4个月的滞后期。相对而言,利率工具要优于货币数量工具,利率政策的效应随着时间的推延将逐渐显现。

陈淮和郑翔(2005)剖析了央行2004年利率调整的宏观经济背景,从房地产开发商、购房者、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发展和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影响等5个方面,分析了利率调整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影响。

刘雪梅认为,利率上升不能抑制房价上涨。李雅静、杨毅研究了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个变量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在短期和长期内存在正相关,但影响不显著。

聂学峰、刘传哲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分析等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影响房地产价格的效应,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能够影响房地产价格,货币供应量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比利率更显著。

美国的次贷危机验证了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发展的巨大影响。例如货币政策宽松,贷款利率低,货币供应量大等,则能促进房地产业繁荣,刺激房价上涨。然而,这一政策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则会导致投机活动严重,房价过高,形成泡沫。政策一旦转向,泡沫破裂,房地产市场将面临崩溃,同时拖累金融体系,造成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可见,货币政策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巨大。

三、货币政策与我国房价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与样本数据

本文选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作为货币供应量工具的代表指标,选取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R)作为利率工具的代表指标,选取全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HP)代表全国房价的变动,对货币政策调控房价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本文主要以货币政策变量与房价的关系为基础构建了如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Ln=(HP)=α+β1· Ln(RD)+β2· Ln(R)+(μ)

其中,u是随机干扰项,表示其他影响被解释变量的因素。

由于从2007年以来央行频繁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以及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及代表性,本文所有变量均采用自2007年l月至2010年12月的数据。为了消除个别极值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易方差现象,使数据具有平稳性,模型对上述3个变量进行对数变换,采取对数模型。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网、国研网、人民银行网站的相关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二)数据结果分析

运用EViews软件,得到的模型结果如下:

∴ Ln=(HP)=3.754+0.443Ln(RD)-0.236·Ln(R)+0.956AR(1)

从上述实证结果的主要指标来看,一方面,模型的R2为80.8%,说明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拟合优度较高,D.W值为2.128,说明该模型消除了自相关的影响;另一方面,各自变量概率均小于0.05,说明均通过了T检验,各自变量统计结果显著。由于本文模型各变量均取了采取对数形式,因此回归系数即表现为弹性系数。

第一,利率政策对房价影响为负相关,即利率上升,对房价有抑制作用。实证结果中,利率的回归系数为-0.236,说明利率每提高1%,房价则下降0.236%,影响力度不大。在我国,2007年由于房价攀升,央行不断上调贷款基准利率,希望控制不断膨胀的房地产需求,从而降低房价;而在2008年9月后,受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影响,房价走低,央行又不断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刺激房地产行业增长。但提高房贷利率并未能明显降低房价,而降低房贷利率则导致房价疯涨。可见,利率政策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第二,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控制房价效果失灵。本文实证模型中存款准备金率系数为+0.443,表明2007-2010年期间全国房价与存款准备金率同升同降,希望通过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来影响货币供应量从而调控房价的目标并没有实现,这说明了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失灵。

尽管我国货币政策对房价调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调控能力有限,对房价的调控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从实际经验来看,部分货币政策的警示性作用远远大于其纯粹经济上的作用,对房价上涨的抑制作用在短期内不明显。相对而言,利率政策要优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

货币政策调控房价的效果有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货币政策本身的原因,还与我国房地产市场本身有关。一是货币政策存在时滞性,货币政策调控房价的实施需要经过众多路径,从制定到产生效果,一般存在3-4个月的滞后期,因此,效果并不能马上显现。二是引导房价回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关键在于调节需求和供给。货币政策是双刃剑,在抑制需求的同时,也减少了供给,而房价的上升或下降,主要取决于二者的力量对比。相对来说,开发商是优势方,他们可以通过提高房价来转嫁由于货币政策调整而多产生的成本,从而促进楼市继续上涨。三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有效供给相对不足,土地资源稀缺和升值空间加大,土地的升值预期高涨,提高了居民对房价持续上涨的心理预期,推动房价不断上涨。四是我国房价上涨存在明显的地域特征,针对房价波动的货币政策力度难以把握。在我国,以北京、上海、广州等为代表的一线沿海城市的房价涨势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房价上涨是区域性,而货币政策的影响却是全国性的,导致了货币政策调控房价的力度难以把握。货币政策调控力度的不确定性降低了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价的效果。

四、结束语

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应科学完整地进行货币政策工具选择和组合,利率、货币供应量、差别化信贷等政策需要多管齐下,才能发挥出货币政策调控房价的协同效应。同时,货币政策的调整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政策连续性,以处理好经济发展与通胀预期的关系。另外,抑制房地产过快增长不仅仅只依靠货币政策。除了货币政策之外,还需要有土地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和金融政策等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过快增长起到应有的调控作用。

(作者单位:1.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师范; 2.浙江工业大学经贸学院)

作者:陈政帅 周力锋

货币政策关系货币资金论文 篇3:

当前中国资金循环不畅的成因、表现和对策分析

摘 要:依据货币资金循环模型,探讨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中资金循环不畅现象的成因和危害,并通过分析高货币余额与高利率并存、虚拟经济快速膨胀、实

体经济部门产能过剩和行业资金沉淀等现象对当前资金循环不畅进行描述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资金循环;金融窖藏;表外业务;影子银行

引言

货币资金是承载经济运行的血液。资金循环顺畅是保障经济体有序、健康运行的必要前提。近年来,伴随着中国金融发展与金融深化的步伐,中国虚拟经济发展迅速,但也同时出现了货币资金不断脱离实体经济,进入金融虚拟经济循环领域,导致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货币循环不畅的现象。大量货币资金不断涌入房地产市场、期货市场以及各类证券市场,会不断推升金融资产价格,从而加剧了金融资产泡沫。而实体经济中各产业却出现资金的虹吸效应,资金 “供血不足”导致实体经济增长乏力。

资金循环不畅导致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产价格剧烈波动、企业部门债务成本上升,从而降低或扭曲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执行效能,对整体经济金融运行带来极大的危害,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因此,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层面,研究资金循环不畅的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都具有重大意义。正是基于上述目的,本文通过建立货币资金循环模型,从分析资金循环不畅的现状与危害入手,探讨资金循环不畅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资金循环的理论分析

本文参考Binswanger(1987)和伍超明(2004)建立的五部门货币循环体系,对资金循环模型进行分析。模型(图1)将整个经济系统被分为实体经济(由家庭和企业两个部门构成)和虚拟经济(包括股票、债权、期货等各类金融交易市场)两类。Yt、Ct、St、GDt、NFt分别代表收入、消费、储蓄、政府预算赤字和国外净资本流入;(Xt - IMt)为进出口总和,ΔFt为虚拟经济资金量,ΔMt代表金融部门净货币供给,企业投资虚拟经济资金量为St′。

该模型包含了实体经济循环系统与虚拟经济循环系统。在实体经济循环系统中,企业、金融部门(主要是银行部门)、居民、政府与国外部门五个部门之间通过储蓄、投资、利润、工资、消费、进出口与国际资本流动的转移构筑一个货币循环。在虚拟经济系统中,根据资本的逐利特性,实现在股票、债券、期货、房地产之间的循环。当然实体经济循环系统与虚拟经济循环系统之间通过金融部门的联接,构成了完整的资金循环系统。

进入虚拟经济的净资金流量ΔFt即为“金融窖藏(Financial Hoarding)”(伍超明,2004;颜永军和林黎,2007;马亚明、宋婷婷,2013),它是指金融机构没有将资金重新投入到生产领域,而将其投向了资本市场,用于金融交易的情况。这部分货币资金脱离实体经济,彻底进入虚拟经济的循环体系,在股市、债市、期货市场和房地产等市场中运作,不断追逐投资(或投机)收益。

从上述模型分析可见,资金循环可能在两个环节受阻。一是实体经济部门与虚拟经济部门之间的货币资金循环,可能由于金融窖藏的存在而使其流动受阻。二是实体经济部门内部循环不畅。如果实体经济内部结构不合理,资金沉淀在产能过剩领域,未能实现企业与家庭部门之间的资金回流,将导致实体经济内部循环不畅。

二、中国资金循环不畅的表现

资金循环不畅,无法直接用数据或指标进行衡量。但是当前中国实体经济系统与虚拟经济系统之间资金循环不畅,已然通过经济现象表现出来了。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当前高货币余额与高利率并存、虚拟经济快速膨胀以及实体经济部门产能过剩行业资金沉淀等现象。

(一)“高货币余额与高利率”并存

关于中国是否存在“货币超发”的争论旷日持久。但是,争论各方均不否认的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相对于GDP增长而言较高。2012年,中国M2/GDP为188%,比全球平均水平高59.9个百分点。2013年,M2/GDP更是上升至195%。而同期美国M2/GDP为65%,是中国的三分之一。实际上,从1990—2013年的二十四年里,实际GDP平均涨幅为9.9%,CPI平均涨幅为4.6%,M2平均涨幅为21%。实际GDP的增长率加上消费价格指数的增长率仅为14.5%,远远小于广义货币供给的增长率21%。

但和M2/GDP不断上升相对应的是,M1与GDP的比值却保持相对稳定。图2显示,M1 占M2 的比例基本处于下降趋势,M1/M2与(M2-M1)/M2 有明显的缺口并不断扩张。这说明,大量货币向可以获得更高收益的准货币转化,过剩的流动性没有参与实体经济循环,而是继续以准货币的形式停留在虚拟经济体系内部。

与此同时,实体经济部门的利率却居高不下。2013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实际利率①为6.25%,比2012提高0.57%。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最终由资金供求关系决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国有企业以及一些投资过程中资金链出现问题的企业,对利率不敏感;而健康发展的民营企业,对利率相对敏感。高货币余额表示资金供给充裕,但是由于实体经济部门资金供求关系失衡,也即资金囤积在利率不敏感型企业(或部门)里,造成利率水平进一步推高。

(二)虚拟经济资金体内循环现象严重

当前中国资金循环不畅的关键表现之一就是“金融窖藏”量较大,且大量资金滞留在虚拟经济体内循环。

首先,反映在银行同业资产出现快速扩张趋势。近年来,金融机构日益多样化,金融机构之间同业业务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2009年初至201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纳入存放同业、拆出资金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项下核算的同业资产从6.21万亿元增加到21.47万亿元,增长246%,是同期总资产和贷款增幅的1.79倍和1.73倍。银行同业资产与负债过扩张,在一定程度上绕开了贷款规模限制,使得资金滞留在金融机构体内空转,并未真正进入信贷领域。

其次,银行对实体经济部门的资金支持力度减弱。从近年来城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结构来看,主要资金来源是自筹,来自正规金融机构的份额始终在10%左右。这些年不断新增的信贷货币最有可能去的地方,就是以股票、房地产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部门。

第三,金融行业利润超实体经济。从公布的数据看,2014年上半年16家银行共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6 849亿元,占了目前上市公司利润总和超过一半。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年报披露的数据可以发现,2009 年以来,其净利润增长率均高于名义 GDP 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实体经济创造的利润正源源不断地通过金融系统流向非生产领域,支撑金融资产价格的不断上涨。

第四,银行表外业务扩张,资金流向风险领域。截至201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余额57.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05万亿元,增长18.6%。表外资产规模相当于表内总资产规模的38.12%,比上年末提高1.71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商业银行通过表内资产表外化来规避金融监管,将资金投向宏观调控限制行业和领域,或将不良资产从表内转移至表外,导致信贷风险透明度降低。

第五,影子银行扩张迅速,引发了一定程度的资金沉淀。尽管由于估算方法的差异,使各方估算的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存在差异,但是近年来影子银行急速扩张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4)》指出,中国的广义影子银行体系规模约为27万亿元,占银行业全部资产的比重约为19%。大量影子银行资金沉淀在房地产、政府投融资平台等基建项目上,降低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损于金融体系的平稳、有序发展。

(三)实体经济部门产能过剩行业资金沉淀,不良率高企

一方面,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放缓。根据央行每季度发布的5 000户工业企业景气扩散指数,2011年初以来,企业资金周转与销货款回笼指数持续下降,至2014年9月,已降至2009年初的水平。

另一方面,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不良率高企。上市银行半年报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多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率纷纷呈现上升局面,江浙地区小微企业贷款风险集中,而钢贸、航运等产能过剩行业成为不良贷款的重灾区。从各大银行分析报告显示,目前不良贷款的行业和区域特点也相对明显。据交行方面显示,上半年新增不良中65%来自于钢贸和小微企业,地域仍集中在江浙地区。公司388亿元不良贷款余额中有97亿元是钢贸贷款。据工行披露,上半年钢铁等5个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为1.29%,贷款余额较年初减少72亿元,不良率高达1.38%。

三、资金循环不畅的危害

(一)扭曲资产价格

Binswanger (1999)指出,当金融资产提供的收益率超过了实体经济的投资收益时,金融窖藏就会形成,它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货币循环流,以获取超额收益作为流向目标。这类金融流向方式非常容易推升资产价格,产生资产泡沫。由于中国目前实体经济的投资风险相对较高,实体经济各生产部门的投资收益率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低于金融交易市场,从而为货币资本回流到虚拟经济体系内部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反向激励”,大量资金争先恐后地涌向那些投资周期短、投机性手段操作便利、短期投资回报率高的特定市场,例如特定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大宗能源产品市场以及具有炒作适用性的某些类别农产品交易市场,从而引发资产价格形成机制发生扭曲,进而引发资本在不同经济部门的边际收益率差距扩大,最终会导致贫富差距加大。

(二)造成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形成金融堰塞湖,加剧金融风险

M2/GDP的上升,则需要警惕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和信用膨胀,尤其是要防止信用膨胀导致的高杠杆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积聚,当前我国亟待形成宏观金融风险持续的跟踪评估机制。广义货币占GDP的份额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经济整体支付风险的加剧,这对中央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和正规金融体系的支付能力都将带来负面影响。

(三)影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在资金循环不畅的情景下,积极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降低了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导致民间投资增长乏力和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加;同时,也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增加信贷风险,从而加剧金融机构“惜贷”情绪,增加企业交易成本,降低了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有效性。

此外,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进一步提升了货币乘数,影响了货币流通速度,使得虚拟经济中资本流动性过剩,进一步减少了实体经济中的资本流动性,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

四、中国资金循环不畅的成因和对策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不平衡

中国实体经济的平均利润率远低于证券、期货等虚拟经济部门,这使得大量实体企业以及货币资金从实体经济逐渐转入虚拟经济部门,特别是一些民间资本,开始进行风险较高的投机性炒作。与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相伴随的是实体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大量资金在虚拟经济体系内部进行循环,而对实体经济中的资本流动性产生了挤出效应。

(二)实体经济部门内部配置不均衡,结构不合理

一方面,当前中国利率不敏感行业投资需求高,占用较多的资金资源。中国利率不敏感行业投资需求较高。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看,房地产、基建等行业贷款占也比较高。另外,考虑到社会融资规模中人民币贷款只占50%左右,基础设施行业和房地产行业实际占用的金融资源更多。

另一方面,资金投向与经济贡献不匹配,贷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下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信贷资源更多流向效率较低的行业和部门,导致贷款对经济的拉动力下降。以基建、房地产为主的第三产业,市场垄断程度较高,效率较低,单位产出的资金密度远高于自由竞争的私营部门。同时,国有企业单位贷款产生的利润额也在下降。

(三)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间的信贷渠道存在阻滞,信贷风险加大

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之间最关键的资金循环渠道是通过信贷的投放与回收,如果该过程存在阻滞,必然造成资金循环不畅。近期中国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集中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及资金回笼周期较长,企业自筹的现金流难以适应生产投资周期,难以与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项目相衔接,加大了信用风险。(2)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规模过大,地方政府的资金借贷风险日益加大。(3)房地产的融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一旦房地产市场大幅下跌,就会导致投资者“抛房”,借贷购房者“弃房”的现象,房地产企业风险会传导给银行,转变为银行的金融风险,进而影响到国家金融体系安全。

要改进资金循环,提升资金循环效率,政府各部门要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政策来调节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部门的协同发展,使行业间的平均利润率实现趋同;同时,还要促进实体经济内部的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实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协调、均衡发展。

具体而言,首先,应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解决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利润率差异问题。其次,应加速推进金融市场改革,加大金融体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第三,应以提升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为目标,大力推进实体经济体系内部的各项财税政策。最后,应探索激励实体经济部门优化内部资源配置的各项改革政策,应逐步改变长期存在的预算软约束困境。

参考文献:

[1] Binswanger,M.,1999. Stock Markets,Speculative Bubbles and Economic Growth. Edward Elgar,Aldershot.

[2] 颜永军,林黎.货币资金的金融循环与贮藏——解释金融资产价格的新视角[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3):9-15.

[3] 马亚明,宋婷婷.货币循环流动与资产价格的波动[J].财经科学,2013,(9):1-10.

[4] 成思危.虚拟经济与货币市场[J].管理评论,2003,(2):3-7.

[5] 阮莉萍.我国房地产融资中的金融风险[J].浙江金融,2004,(4):43-49.

[6] 伍超明.货币流通速度的再认识——对中国1993—2003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4,(9):36-47.

[7] 曹源芳.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背离关系——基于1998—2008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6):

57-62.

[8] 赖文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与经济,2009,(2):39-42.

[9] 冉光和,刘世香.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流动性过剩机理与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2):55-59.

[10] 周子学.我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均衡发展的政策思考[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6):60-63.

[11] 陆岷峰,王婷婷.利率市场化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与对策[J].财经科学,2014,(6):1-11.

[12] 刘骏民,伍超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模型——对我国当前股市与实体经济关系的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2004,(4):

60-69.

[责任编辑 吴明宇]

作者:赵楠 李江华

上一篇:建筑结构设计煤炭工业论文下一篇:国内应用中的公允价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