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货币资金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高校的资产管理在高校的财务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随着我国高校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管理难度越来越大。针对我国高校资产管理面临的流失问题,应从加强货币资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无形资产管理等方面加强资产管理。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校货币资金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货币资金管理论文 篇1:

浅议高校货币资金的内部会计控制

[摘要] 本文从高校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目标出发,分别介绍了岗位分工控制、授权批准控制、现金控制、银行存款控制、票据控制、印章控制、日记账控制、效益性控制、监督检查等高校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方式,以降低风险,保护高校货币资金的安全和完整,提高资金管理效率,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校;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1 . 13. 029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许多高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办学经费也越来越多,但高校内部财务资金管理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高校系统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行为屡见不鲜。为了遏制这一现象,高校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而在这一体系中,货币资金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高,其内部会计控制尤为重要。

1高校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目标

高校货币资金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有:

(1)货币资金的合法性。货币资金取得、使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财经法规的规定。

(2)货币资金的安全性。通过良好的内部控制,确保库存现金安全,预防被盗、诈骗和挪用。

(3)货币资金的完整性。确保高校及下属各单位收到的货币全部及时入账,禁止设立“小金库”等来侵占高校收入。

(4)货币资金的效益性。合理调度货币资金,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内部控制应当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2 高校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方式

2.1 岗位分工控制

(1)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

(2)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以及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货币资金业务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是实行钱账分管,将经营货币资金业务的人与记录这些业务的人分离。

(3)配备合格人员,进行岗位轮换。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忠于职守,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客观公正,不断提高会计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出纳员调换岗位,须按规定与接替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做到前不清,后不接。离职人员须编制移交清单,列明移交的账、证、表、公章、资料及有关事项,由监交人签字认可后方可办理手续。交接清单一式三份,其中一份存档。

(4)单位不得由一人全过程办理货币资金业务。

2.2授权批准控制(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

(1)明确审批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审批人不得超越审批权限。各级负责人的批准权限,应根据其责任大小确定,正常经营活动收支批准限额大于非正常经营活动收支限额。部门负责人的权限由高校负责人决定,高校负责人权限由院务会或院委会决定。

(2)明确经办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3)严格按照申请、审批、复核、支付的程序办理货币资金的支付业务,并及时准确入账。

(4)重要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特殊授权)。高校对于重要的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防范贪污、侵占、挪用货币资金等行为。

2.3现金控制

(1)实行现金库存限额管理制度。库存现金限额是指为保证各单位一些频繁发生的日常小额零星支出按规定允许留存现金的最高数额。库存现金的限额,由开户银行根据开户单位的实际需要和距离银行远近等情况核定,一般按照单位3~5天日常零星开支所需现金确定。库存限额一经核定,要求高校必须严格遵守,不能任意超过,超过限额的现金应于当日终了前及时存入银行;库存现金低于限额时,可以签发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现金。

(2)明确现金开支范围并严格执行。根据国家现金管理制度和结算制度的规定,高校收支的各种款项必须按照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办理,并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现金。其他款项的支付应通过银行转账结算。

(3)现金收入及时入账并存入银行,严格控制现金坐支;严禁擅自挪用、借出货币资金。因特殊情况需要坐支现金的,应当事先报经开户银行审查批准,由开户银行核定坐支范围和限额。高校应定期向银行报送坐支金额和使用情况。货币资金收入应及时入账,不得私设“小金库”,不得账外设账,严禁收款不入账。不准用不符合制度的凭证顶替库存现金,即不得白条抵库;不准谎报用途套取现金;不准用银行账户代其他单位和个人存入或支取现金;不准将单位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储,不准保留账外公款,不得设置小金库。

(4)定期盘点现金,做到账实相符。高校应当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现金盘点,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发现不符,及时查明原因,作出处理。出纳员应做到库存现金“日清月结”,主管部门和负责人应对库存现金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

2.4银行存款控制

首先,要加强银行账户管理,按规定办理存款、取款结算。定期检查、清理银行账户的开立和使用情况。所有银行存款户的开设需有正式的批准手续。同样,某一银行存款户的终止也需得到正式的批准。其次,定期获取银行对账单,查实银行存款余额,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单位应当指定专人定期核对银行账户,每月至少核对一次,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使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调节相符。如调节不符,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负责银行对账单调节和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的职员不能同时负责现金收入、现金支出或编制收付款凭证业务。对账业务应由掌管支票、印鉴以外的人担任。再次,负责银行往来账款调节的职员应直接从银行取得银行对账单,并就银行存款账同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调节。核对时,不仅应注意银行对账单的日期和金额,而且还应检查票据的签署和背书。最后,为了保证会计账簿记录的真实、准确,避免银行存款账目发生差错,月份终了时,除了“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必须与“银行存款”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外,还必须与银行核对存款账目。银行存款的清查是指将高校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记录与其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逐笔核对。核对时,如发现双方记录不一致,要及时查找原因:属于记账差错的,应立即更正;属于因凭证传送存在时间差,一方已登记入账,而另一方尚未登记入账的未达账项,应通过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检查核对。调节后的双方余额应相等,调整后的银行存款余额是高校可动用的银行存款数额。对于未达账项应及时核查原因,并做好调账事宜。

2.5票据控制

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并专设登记簿进行记录,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用。支票的内部控制包括:

(1)购入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都要建立购入登记簿,注明购入的日期、编号,并按顺序号逐笔记入支票使用登记簿。

(2)出纳在使用现金支票时应注明日期、金额,由财务负责人审核并加盖印鉴。

(3)银行出纳在签发转账支票时,应审核其用途是否符合规定,并填写收款人、用途、金额。不得签发空头支票和远期支票。

(4)银行出纳根据支票领用簿随时督催领用人办理报销手续。对于作废的支票应加盖作废章,与存根附在一起订入凭证中备查。

2.6印章控制

第一,单位应当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财务印章应当分别由专人保管,不能集中在一个人的手上,以免舞弊。财务专用章应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必须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第二,按规定需要有关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经济业务,必须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财务负责人掌管财务印鉴,加盖时要审查有无审批手续,金额是否正确,用途是否符合规定。

2.7日记账控制

高校必须设置订本式的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应按银行账户、币种分别核算货币资金的收入、付出和结存余额。全部收支应及时、准确地入账。日记账必须序时逐笔登记,做到日清月结。应及时掌握银行存款余额,防止透支。出纳员应每日盘点现金,并与现金日记账余额核对相符。应控制现金坐支,当日收入现金应及时送存银行。月末,会计人员必须将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总账余额与出纳员的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其他货币资金日记账核对相符。银行存款日记账应与银行存款对账单核对,若有未达账项的,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如果经过调整,账单仍然不相符的,应该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对于未达账项,应查明原因,督促有关责任人员及时处理。

2.8 效益性控制

货币资金效益性控制是通过运用各种筹资手段合理、高效地持有和使用货币资金的一种控制方法。单位应该制订货币资金收支中、长期计划,在合理预测一定时期货币资金存量的情况下,通过推迟实际付款时间的方式减少付款成本,解决货币资金缺口时应权衡支付资金的代价、成本或机会成本,选择一项最优的解决方案;根据货币资金收支计划安排货币资金的储存量,有效使用货币资金。

2.9 监督检查

定期检查货币资金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定期检查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印章保管情况;定期检查票据保管情况。

高校可以通过实施以上内部控制方法,最大限度地消除隐患,堵塞漏洞,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和舞弊行为,保护高校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避免和降低各种风险,提高资金管理效率,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冉启秀.高校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经济学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6).

[2]刘爱华.从内部控制角度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现代商业,2009(24).

[3]赵雪卉.论行政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问题[J].当代经济,2010(5).

[4]邓方兰.高校货币资金控制的具体方法和内容[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作者:付饶

高校货币资金管理论文 篇2:

我国高校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高校的资产管理在高校的财务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随着我国高校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管理难度越来越大。针对我国高校资产管理面临的流失问题,应从加强货币资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无形资产管理等方面加强资产管理。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资产流失;资产管理

一、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资产的来源由原来单一的财政拨款产生,转化为多渠道产生,使得高校资产在管理中具有了复杂性,因而资产的流失问题也逐渐暴露。主要表现在:

1 资产的有形流失

所谓有形流失,是指资产作为有形实体在数量上的减少。资产的有形流失主要表现为资金的账外循环。账外资金主要有:各部门巧立名目向学生收取的各种费用;应按规定上缴学校的培训费和图书、教材折扣费;各二级核算单位和校办产业应上缴学校的各项对内对外服务收入;擅自出租学校仪器设备的收入;变卖学校资产的收入;擅自出租学校场地取得的收入;利用学校的非专利技术或品牌取得的收入等。各部门的账外资金主要以“小金库”的方式存在。据国家审计署2004年审计报告,教育部所属高校的“小金库”涉及金额达8 000多万元。“小金库”的存在表明部门账外设账,从中自行支出,使得国家财政资金脱离学校一级财务的调控和管理,造成国家财政资金的严重流失,给国家宏观调控和学校的重大决策造成误导。

2 资产的隐性流失

所谓隐性流失,是指资产非实体性的流失,主要表现为资产所包含价值的减少。高校资产的隐性流失是一种隐藏性流失,它不直观表现为资产数量的减少,也不一定表现为资产外观的变化,因而不容易被发现和重视。高校资产的隐性流失造成学校资产的大量闲置,影响学校办学效益的提高,其主要表现为有形资产的隐性流失。有形资产的隐性流失主要表现为:

第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闲置。大部分高校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由二级学院分别管理,由于受部门利益的驱动,各学院各自购置仪器设备。在购置仪器设备时追求“小而全”,对其使用效益很少考虑,造成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不高,使用时间严重不足。另外,仪器设备分散使用,服务面仅限于二级学院自身,学校的资源不能共享,造成资源的重复配置。据调查,我国部分高校仪器设备中有20%处于闲置状态。

第二,利用学校资源所得收入不上缴学校。有些单位和个人占用学校的房产、设备搞创收,不计提也不缴纳折旧费、房产占用费、设备使用费和水电费等。资产长期被使用单位和个人挪作他用,成为部门谋取利益的工具,而学校作为资产的所有者没有得到合理的价值回报。

第三,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管理不规范。非经营性资产是指高校为完成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和开展教学科研等业务活动所占有、使用的资产。经营性资产是指高校用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是指高校在保证完成本单位正常教学科研工作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作经营使用的一种经济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高校原来未作为商品交换的科技成果、咨询服务、劳务和资源,开始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交换,使得有些原来的非经营内部单位实际上变为经营性单位,这就产生了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问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高校对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要坚持有偿使用原则,以实际转作经营的国有资产总额为基数,按季(或年)度收取一定比例的國有资产占用费。高校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现实情况是:学校对这部分单位所占有和使用的资产.没有按照经营性单位的资产管理办法进行管理,不计成本、不提折旧,没有收取国有资产占用费。这种做法造成高校国有资产的流失,对高校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构成威胁。

二、高校加强资产管理的对策

1 加强货币资金管理

高校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国债。与高校的其他资产相比,由于货币资产主要以货币这一特殊形态存在,它不仅直接承担着高校在经济活动中所必须的支付职能,而且可以任意转化为其他类别的资产。所以,任何高校均不可能在短缺货币资产的情况下维持正常运转和获得持续发展。

加强货币资金管理的主要措施是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高校在对货币资金进行管理时,除了传统的管理办法以外,要逐步采用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办法,以提高高校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第一,高校应坚持货币资金流量同步的观点,合理安排与调整各期货币资金的收付事项,既保证在一定时期内有充分的货币资金流入量来满足其货币资金流出量的需要,又尽可能使货币资金的流入与流出处于均衡状态,以降低学校的货币资金持有量,从而达到提高学校货币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第二,高校应建立货币资金管理信息的反馈制度,一旦发现学校货币资金周转失灵,或者货币资金流量出现异常,应及时通报学校领导,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学校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

2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是高校事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同时,高校所拥有的固定资产的数量的多少、质量的好坏以及每年新增固定资产的数量,也是评价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指标。因此,固定资产的管理始终是高校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保证有效使用固定资产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的保证。高校应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并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确保制度有效实施。主要措施如下:

首先,建立固定资产请购制度。对纳入政府采购目录范围内的资产采购必须报政府采购中心纳入政府采购,未纳入政府采购目录范围内的资产学校应采用竞标形式采购。

其次,加强固定资产的验收保管制度。高校的所有资产应由管理人员、采购人员、保管人员和使用人员共同验收。建立固定资产保管责任制,运用激励与约束机制对责任进行考核。

最后,严格固定资产清查制度。高校每年要定期进行固定资产清查,对清查中盘亏和损毁的固定资产必须查明原因,处置和报废固定资产时要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

3 加强无形资产管理

要加强对无形资产转让的管理。为充分发挥无形资产的作用,高校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有偿转让无形资产,使无形资产为高校赢得现实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高校对外转让无形资产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转让无形资产的所有权,二是转让无形资产的使用权。对于拥有所有权的无形资产,高校可相应拥有占有、使用和处置,并禁止他人无偿使用该项无形资产的权利。但对于仅拥有使用权的无形资产,高校只能按照无形资产所有者的要求,在特定范围、特定时间内用于特定用途,不得自行转让使用权,更不能随意处置该项无形资产。

要加强对无形资产投资的管理。第一,以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应遵循规定的程序。由于高校的无形资产一般属于非经营性资产。而高校的对外投资属于经营性资产,因此,高校在用无形资产进行投资前,应按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颁布的《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管理实施办法》中有关审批程序的规定办理报批手续。只有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后,才能将无形资产用于对外投资。第二,用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应按评估价值记账。由于高校用无形资产投资时,实际上是依托无形资产的价值从被投资单位获得一定比例的权利,并按其在全部权利中的比例享受被投资单位定期分配的收益,因此,高校在用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时,必须对无形资产的实际价值进行评估。

[责任编辑 姜 野]

作者:郭振伟

高校货币资金管理论文 篇3:

当前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本文基于系统分析思想、实际调研和多年工作体会,结合对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研读,分析了当前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薄弱环节与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关键词:高校 内部会计控制 问题与对策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由过去单一的国家拨款办学,变成多渠道多形式筹措教育经费办学,教育资金的投入越来越多,基建规模和物资采购量越来越大,学校参与经济活动也越来越频繁。而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凸显出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预算管理、货币资金管理、图书设备采购、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等方面。笔者基于系统分析思想、实际调研和多年工作体会,结合对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研读,来分析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具体问题,力图提出有效的对策。

一、预算管理的内部会计控制

预算管理内部会计控制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预算的编制方法缺乏科学性,总是在以往年度预算的基础上稍作简单的调整,没有进行实地论证;预算的编制内容缺乏完整性,没有树立全面预算的观念,校属各院系创收资金及相应支出没有纳入学校统一预算收支;预算的执行过程缺乏有效性,预算指标下达院系和部门后,由于缺乏有关绩效考评机制,到了年底看看帐面上还有结余,往往都想方设法把预算指标突击用完,造成大量资金浪费。强化预算管理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措施有:

1. 建立预算管理的责任制。学校各级领导和各部门、各院系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加强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财务管理部门要做好广泛深入的宣传工作,同时制定有关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将责任具体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从根本上杜绝盲目编预算、执行失控、决算失真等方面的问题。

2. 树立全面预算的观念。凡是财政补助收入和事业收入等主渠道资金要有预算,以贷款方式取得的资金同样要有预算;学校可支配的资金要有预算,校内二级单位自己支配的资金同样要有预算。学校预算只有树立“大收入,大支出,大结余”的新观念,做到融各种来源渠道、各种用途和各个使用主体的资金于一体,才能发挥预算应有的作用,提高学校统筹规划的能力。

3. 采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预算项目的特点和规律,综合利用基数预算法、零基预算法、因素预算法、定额预算法等各种方法编制预算,努力克服简单的参考以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4. 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分析。对预算执行要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控制,实施定期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制度、预算执行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等。同时要强化预算的约束力,对无预算、超预算的项目原则上不予办理,确需办理的也要以调整预算的方式解决,以维护部门预算的严肃性。

二、货币资金的内部会计控制

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岗位设置不合理,不相容职务没有相互分离,内部牵制不完备,会计人员素质差等。强化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措施有:

1. 建立货币资金业务岗位责任制。财务管理部门应当明确相关科室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2. 规范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制度。学校应当明确审批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各级领导只能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学校常规业务如日常教学经费开支在规定金额内由各院系、各部门财务管理“一支笔”审批,超过规定金额应有分管校领导审批。对大额重要的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防范贪污侵占、挪用货币资金等行为。

3. 加强银行对帐管理。指定专人定期核对银行帐户余额,每月至少核对一次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认真落实银行对帐单“双签”制度,强化经济责任制,有效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

4. 构建货币资金的预算控制。定期编制货币资金预算计划,对一定期间的货币资金流入和流出进行统筹安排,以增强货币资金预算的可靠性,控制避免或降低预算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5. 健全货币资金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货币资金业务不相容岗位是否分离、互相牵制,货币资金支出的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办理付款业务所需全部印章是否由一人保管,票据的购买、领用、保管手续是否健全。发现有薄弱环节,及时纠正和完善。

6. 选配优秀会计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应当配备优秀会计人员。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忠于职守、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客观公正,并根据具体情况定期进行岗位轮换。

三、图书设备物资采购的内部会计控制

图书设备物资采购内部会计控制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规章制度不健全,即使有也是挂在墙上应付上级检查;领导权力过于集中,透明度不高;领导与采购人员相互勾结,高价采购拿回扣,以次充好,舍贱求贵,以权谋私;审批权、采购权、定价权、验收权没有做到很好分离,自己采购自己验收的现象时有发生等。强化图书设备物资采购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措施有:

1. 建立采购申请制度。按财政部《内部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规定,建立采购申请制度、采购审批制度。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项目应明确审批权限,由审批人根据其职责、权限以及实际需要等对采购申请进行审批。

2. 健全采购领域的招标制度。大宗物资采购前应组建有招标、用户单位、监察、审计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及有关专家参加的评标小组,负责编制招标文件,公开发布招标信息,对投标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必要时还要对投标单位进行实地考察。然后招标单位把通过审查的投标单位组织起来,通过抽签确定顺序、书面形式报价,评标小组认真分析,最后选定中标单位,与之签定购货合同。所签合同必须经审计部门审核盖章,然后按合同要求进行采购。确保采购过程的规范与透明。

3. 加强采购与验收环节的管理。充分了解和掌握供应商的信誉、供应能力等有关情况,组织由采购、使用等部门人员参加对货物进行比质比价,最后按规定的授权批准程序确定供应商。对物资定价、采购、验收等一系列程序都要作出明确规定。

4. 构建采购工作岗位的相互牵制。对于批准、采购、验收等不相容岗位应相互分离,防止相关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以权谋私、“吃拿卡要”。

5. 明确回扣、折扣、手续费等的管理和监督制度。对采购过程中厂家所给回扣、折扣、手续费等必须要求在发票上注明来源,如实入帐,堵塞漏洞。

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的内部会计控制

基建工程项目管理内部会计控制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缺乏全面系统配套的工程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不按章执行,执行过程中也不进行跟踪检查;设计环节差错造成浪费;招标环节的幕后交易,违规操作;合同环节的无原则让利;采购环节的质次价高;施工环节的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粗制滥造;结算环节内外勾结,吃里扒外;资金使用环节的侵吞转移挪用等。强化基建工程项目管理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措施有:

1. 严格合同管理。从合同订立的形式、合同主体的合法性、合同要款是否明确以及违约的具体责任等方面作明确规定,使其真正发挥约定当事人经济行为的法律作用。

2. 强化材料设备采购环节管理。材料设备的价格往往占到一个工程总造价的70%以上。要实行招投标制度,批准、定价、采购、验收相互牵制,以保证采购质优价廉的材料设备,降低工程成本,保证工程质量。

3. 加强工程款支付环节管理。对工程款支付的条件、方式以及会计核算程序作出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应对工程合同约定的价款支付方式、有关部门提交的支付款申请及凭证、审批人批准意见等进行审核后付款,若发现不符和异常现象应及时报告。

4. 健全施工过程中工程的变更、签证环节管理。如果为了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确需工程项目变更的,基建部门要经过详细测算后提出变更资料,交有关部门审核。对于工程项目签证,基建部门要根据具体的施工内容在必要的咨询调研基础上采用包干价,以维护学校的利益。要防止施工单位低价入围,然后在施工中通过各种变更、签证,来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的行为。

五、科研经费管理的内部会计控制

科研经费管理内部会计控制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经费预算管理弱化,项目成本核算观念淡薄;经费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漏洞,支出没有严格执行标准和审批程序,结题不结帐的现象普遍存在;横向科研经费管理混乱,大部分提取现金挪作他用,如用于自己办公司、旅游消费、购置汽车、房产,还出现拿科研经费送礼、行贿的腐败行为,甚至成了社会上不少腐败分子洗钱的渠道。强化科研经费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措施有:

1. 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科研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并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经费管理的有关工作。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审查项目决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立项书或合同约定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使用科研经费。项目负责人应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科研项目结题及结帐手续,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

2. 建立科研经费授权审批制度。应规定国家级科研经费报销由项目主持人签字,经学校科研部门会签;其他科研项目报销由项目主持人签字,经所在单位财务管理“一支笔”会签。

3. 编制科研经费预算和决算。项目立项后,项目主持人须根据实际批准经费制定经费预算表,经学校科研部门审核后,转送学校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根据预算报销有关费用。科研项目决算编制要真实、准确、完整,严禁故意编造虚假财务决算。要规范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除与科研项目经费资助单位另有约定外,凡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均归国有,纳入学校国有资产统一核算。

4. 加强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的管理。制定校内科研经费结帐管理办法,明确课题结帐时间和结余经费的用途。科研项目结题通过验收后,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及时通知财务部门结题课题的有关信息。原则上项目负责人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学校制定的科研经费结帐管理办法办理结帐手续,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结帐手续的科研项目,学校有权按照校内管理办法予以结帐。

5. 建立科研经费绩效考核制度。对科研项目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考核和评价,努力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6. 健全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对科研项目负责人使用科研经费实施有效监督,做到手续完备、帐目清楚、核算准确、监督有力。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科研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确保科研项目资金安全并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新视野[J].会计研究,2005,(7):49-54.

[2]尹钧惠.基于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5,(52):26-28.

[3]李存芳,周德群.基于模糊数学的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与实证[J].控制与决策,2007.22,(3):337-341.

[4]Fredrik Nilsson.Parenting styles and value creation:A management control approach[J].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00.11,(1) : 89-112.

[5]Anna Nagurney. Financial networks with intermediation: Risk management with variable weight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6.172,(1) : 40-63.

(注:本项目基金:徐州师范大学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6XWA23)

作者:蒋业香

上一篇: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论文下一篇:现代都市家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