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农村地区初中教育论文

2022-04-24

【关键词】义务教育;民族地区;成就;问题;对策近年来,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因此,促使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全面发展,必须确保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公平均衡发展。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边境农村地区初中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边境农村地区初中教育论文 篇1:

内蒙古地区双语教育初探

内蒙古地区双语教育是当前内蒙古民族教育研究的一项极其重要课题。根据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双语教育主要是指民族学生进行汉语、蒙语双语文教育。下边谈一谈关于内蒙古地区双语教育问题,请各位学者、专家给予指正。

第一、内蒙古地区双语教育现状

内蒙古地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以汉族为多数,由多民族所组成的蒙古族自治区。全区居民共有44种民族成份,除蒙古族人口在1.000以,上的民族还有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自治旗少数民族和回族、满族、朝鲜族、锡伯等民族。其中除了有朝鲜族是使用本民族语言和文字,其余少数民族基本上都用汉语或蒙语。

在当前,内蒙古地区双语教育是以蒙语为主加授汉语或以汉语为主加授蒙语两种类型。蒙语授课为主的学校(包括其它少数民族学校)是各类课程都用蒙语授课,只是加授汉语。在这类学校里使用的汉语文教材是内蒙古教育出版社所编写出版的汉语文课本(乙种册),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加授。

目前,在全区各类课用蒙语授课的学校的确不少。全区少数民族幼儿园有122所,在园幼儿70530人,其中蒙古族幼儿57996人,蒙语授课幼儿有32240人;全区少数民族小学3216所,在校少数民族小学生438310人,蒙语授课学生有5179356人;少数民族中学有383所,少数民族中学生有217620人,其中蒙文授课中学生10万人。

在内蒙古自治区101所普通中专中,设有蒙语授课专业和民族班的学校共38所,30个专业,在校少数民族中专生11875人(中师4544人、中技7241人),其中蒙古族学生10402人,蒙语授课生6730人。

内蒙古自治区19所普通高等学校中,共设置专业9种,其中蒙语授课专业23种,分布在10所高等院校。

内蒙古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8410人,占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总数的25.8%。其中,蒙古族学生7364人,蒙语授课学生3684人,占蒙古族学生的50%。

内蒙有少数民族研究生129人,其中蒙古族学生124人,蒙语授课45人。

全区成人高等院校共有少數民族学生3833人,其中蒙生3275人,其中蒙语授课学生865人。内蒙古自治区共有少数民族农职业中学37所,在校少数民族学生25559人,(初中16028人,高中9531人)其中蒙语授课学生966人。

综上所述,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各类学校共有少数民族学生776166人,其中蒙语授课学生391135人(摘自《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基本经验和当前主要问题》民族教育研究1991年第一期)。各类课程用蒙语授课,汉语从小学三年级加授的学校,目标是使学生高中毕业时,培养成基本上蒙汉兼通的人才。这种类型蒙古族学校分布的特点是: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半农半牧地区或纯牧区的旗、苏木以及城镇。各类课程用蒙语授课,只是加授汉语,在这样学校里,受过双语教育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好。比如哲盟1979年至1991年全盟共有10549学生考入大学,其中蒙古族学生6050人,占全盟录取学生总数的57.4%,其中用蒙语授课的学生共有4126人,被录取学生总数的占68.2%,这类学校的毕业生不仅被大学录取的多,因蒙语文成绩高,汉语文水平也较高。所以,不但在内蒙古地区的高等学校里被录取得多,而且有不少学生考上了外省市的大学。这些被录取的学生,不但能用蒙语授课,而且同样还能汉语授课,这类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符合内蒙古农村、牧区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的,也符合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此深受内蒙古地区的广大人民的欢迎。

内蒙古地区的双语教育制的第二种类型是以汉语授各类课程,只是从小学三年级加授蒙语。其使用的教材,也是内蒙古教育出版社所编写的蒙古语文(乙种册)课本。

这种以汉语为主加授蒙语类型学校的学生全区共有15480人。在这类学校里,双语教育实际效果不太好。与上述类型学校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下面概括说明:

1.从在校生的学习成绩来看,这类学校在校的学习成绩不太均匀,而且总的成绩也不太高。他们也从小学三年级加授蒙语,但蒙语成绩较差。小学毕业,升入中学后,有的学生只会词造句,有些学生还是拼音识字、刚刚入门。有些还不识元音字母。升入高中后,还是不会读课文,既使会读也不解其义。

2.在这类学校里,学生的蒙古语文成绩不但太低,而且其它各类课的成绩也是低下。

3.从这类学校里毕业升入高等院校的学生较少。这类学校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多数民族杂居的地区一呼市、包头等城市和盟、旗(县)所在地。

4.这类学校的学生来源主要来自缺乏民族语言环境的蒙古族孩子或附近没有蒙古族学校的地区,以及,在汉族学校升不了学的学生。

从上述几个特点的分析来看,这类学校毕业的学生,虽然从民族学校或从民族班毕业,但其实对蒙语不但不会说,而且不懂,所以根本谈不上蒙汉兼通。

总之,内蒙古地区双语教育现状是蒙古族学生以及民族语为基础加授汉语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第二、在双语教育中母语的作用

母语教育是最有效、最方便、最容易理解、最有利的教育。1981年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在巴黎召开以母语为教育工具的专家会议。各国专家一致认为:“母语是入门教育和取得成功的关键,是进行扫盲教育,扫除愚昧歧视和贫穷的有力工具,对振兴民族具有潜在的催化作用。”(《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论》第282页),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以及继承历史遗产,其主要利用和依靠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母语是每一个民族的交际语,是消灭文盲、继承本民族文化科学遗产的最重要工具。无论那一个民族,母语是表达本民族感情最深、最清楚、最准确。母语是不仅发展民族文化、为人民服务、实现四化的动力,而且也是双语教育和两种语以上教育的必不可少基础。

母语教育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影響着双语的教育教学质量。心理语言学家证明,母语的教育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会产生“迁移”作用。(中央民族学院教务处主办1987年3月教育简讯张伟的《语言与双语学》一文),母语的水平越高,对汉语的学习越方便,速度也越快。用母语进行教育,对孩子的心理有秩序地发展、增强其接受外界事物以及求知欲望,都起很大作用。

有些人认为,在内蒙古地区的城镇,蒙古语蒙文用处不大,使用范围狭窄,特别在当前,改革开放,商品社会蒙古语文根本用不上,主要使用汉语文,所以少数民族直接学汉语文,就更省力、省事。这种说法,其实不仅不符合内蒙古实际和特点,而且也违背了社会主义时代的特点,违背了党的民族政策的。内蒙古自治是蒙古族最集中的地域,蒙古族的自治区,蒙古族是主体民族,使用蒙古语言文字是受法律保证的。从蒙语本身特点来看,蒙古语是较先进的,据史书记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蒙古语言文字不仅对本民族文化、科学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而且对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文化、科学的发展,乃至中国文化科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正因为如此,培养内蒙古地区经济、文化科学的促进和发展的人才,必有蒙汉兼备或蒙汉兼通的人才。为了达到和完成这个目标,首先必须学好蒙古语文,在这个基础上学习其它语,即要学好汉语文,才能成为蒙汉兼通的人才。

第三、对双语教育的解析和几点粗浅建议

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内蒙古地区的蒙汉双语教育已普及和稳定了。而农村半农牧以及纯牧区、交通不便的边境偏僻地方与城镇、交通方便地方的双语教育类型教学方法有所不同。

农村半农牧以及纯牧区,交通不便,边境偏僻地方的双语教育的类型基本上是蒙语为主加授汉语。换言之,蒙古族聚居的蒙古族孩子首先在学好蒙古语的基础上,从三年级加授汉语,从宏观上看,受这种类型双语教育的学生蒙语文成绩好、汉语文成绩略低。这种类型学校毕业的五年级学生的汉语成绩是相当于汉族学校汉语授课生的小学三年级程度或略高些。初中毕业时,汉语程度相当于汉族学校汉语授课生小学五年毕业学生的程度或略高些。高中毕业时,汉语文程度相当于汉族学校初中毕业生的汉语文程度或略高些。

蒙语为主加授汉语学生的蒙文程度来看,由于不同地区而蒙语文程度也不同。纯牧区、偏僻地区的孩子的蒙语表达较清晰、流利而且动听,蒙文程度也高些。半农半牧区的孩子说话有些不如纯牧区孩子。城镇、交通方便地区的蒙古族孩子的蒙语说话能力更差。

从民族方面看,蒙古民族学本民族语和其它民族学蒙语,也有所差距,具体地说,达斡尔语与蒙古语有些相似之处,达斡尔族学蒙语、说话音调基本准确。鄂温克语是属于通古斯一满洲语系。他们语言里也有与蒙语相同之处,但与达斡尔族相比还有些差距。既然如此,根据调查,这些少数民族对蒙语不但学得好,而且蒙语的程度比汉语还是高。其主要原因如下:

1.用蒙语授各类课程只有加授汉语类型的蒙族学校的学习]蒙语环境较好,而学习汉语文环境条件却较差。在这类学校学生上汉语课时,如果不用蒙语协助的话,学生对汉语理解也困难。比如呼盟鄂温克族自治旗布力稚特蒙古族小学和辉苏木鄂温克族试验小学主要由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孩子所组成。辉苏木试验小学456名学生的117名是鄂温克族、60名达斡尔族、279名蒙古族。本学校有57名教师,其中23名蒙古族、29名达斡尔族,5名鄂温克族。这些学生来自牧区,蒙语环境条件好,

2.蒙市族学校学生学习汉语的要求不太强烈,因为聚居在牧区的少数民族的日常交流思想的共同语是蒙语或者本民族语,基本不使用汉语也能交流思想。所以蒙古族学校的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不高、迫切性不强。家长的学习汉语的要求也不紧迫。

3.当前汉语文教师的汉语文水平不高,教学方法欠缺、信息流通不够。教汉语的教师基本没有毕业于汉语专业的。即便有也是极少数。所以这类学校的汉语文教师队伍没有建设完备。

4.从语言学角度分析,汉语和蒙语是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各有各自的特点。蒙语是属于阿尔泰语系,是彻底的拼音字母语,掌握起来既方便又快。汉语是汉藏语系,字、词、句字必须得背熟。因此掌握起来比较难些,也慢些。所以农村牧区、偏僻地区的蒙古族学校的学生汉语文程度的提高自然较慢。

城镇或者交通方便地区及盟、旗(县)所在地的蒙古族学校基本上是以上述的两种类型进行双语教育。当前根据这两种类型双语教育的存在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的建议:

一、双语教育的类型(模式)

根据内蒙古地区双语教育的实际情况,城镇蒙古族学校蒙族孩子的双语教育应先学好本民族语的基础上加授汉语或其它语是有好处的。以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的双语教学情况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点,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每年有40%的学生升入高等院校。从心理学的分析,儿童到4岁半已经掌握了语言规则,5-6岁掌握说话规则。掌握好本民族语规律的基础上加授其它语效果肯定会好的。只有在学好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加授汉语文才能达到培养出蒙汉兼通人才的目标。但是有些蒙古族学校放弃了本民族语或母语,先学好第二语即汉语的基础上加授了蒙语,是颠倒了母语与第二种语言的位置,同时违背了心理学的规律。因此进行这种类型的双语教育,既学不好双语,又效果欠缺,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要真正培养好蒙汉兼通的人才,可以把农村、牧区、半农半牧区以及交通不便偏僻地区的孩子,从二年级加授汉语或再提前一些不妨先搞试点。因为这些地区学习蒙语条件好,但其学习汉语是对培养蒙汉兼备和兼通的人才,很有必要。

对于城镇或交通较便利的地区及盟(县)、苏木(乡)所在地学校的蒙古族孩子必须注意具备学习蒙语,的环境条件,并可以试验加授汉语,从三年级起再推迟一点。

二、关于双语教材问题

在教育教学问题上,内蒙古地区双语教材问题是很重要的。因为双语教育教材的联系面广。其目标方向、知识性、科学性、工具性等等都要认真考虑。

目前,蒙古族學校的蒙文班,加授汉语的教材与城镇、农村、牧区没有区别”这不太符合内蒙古地区各族人民的大范围内杂居、小范围内聚居的实际情况,由于使用蒙语的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半农半牧区或纯牧区,幅员辽阔的边境地区。因此与汉族杂居少甚至基本不杂居的地区同用一种教材。应根据这些地区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汉语的特点编写新的教材。如小学五年毕业的汉语文教材必须编写蒙汉相结合的教材。尤其是编写小学第一册教材时,必须加强汉语文拼读、注意速成。初中阶段编写时,用蒙文译编生字、词、典故、联词以外还得全部直接用汉语编写,并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读写能力。

三、汉语文教师队伍问题

目前,对内蒙古地区双语教育的汉语文教师的调查了解到全区汉语文教师队伍基本尚未健全。很不适应实际的要求。中小学汉语文教师不仅数量少,素质低、学历低,而且大部分汉语文教师不是这个专业的人,这些教师的汉语文程度低,不会准确读出四声,问题很严重,如把《箱(xiang)、详(xiang)、想(xiang)、相(xiang),读成箱(xiang)或相(xiang)》,读起来,没有汉语文的味道。这什么必须培养通晓蒙语的蒙古族教师进修2-3年汉语专业的训练,尽快培养出一支蒙汉兼备和蒙汉兼通的教师队伍来。小学和初中教师必须有蒙汉兼备和蒙汉兼通的教师,高中教师也要即懂蒙语文,又要有较高的汉语水平。因为升入高中的学生的汉语文程度,相当可观,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较高,写作能力也相当不错。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要高。这样才能适应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人才要求,成为内蒙古广大人民所欢迎的蒙汉兼备和蒙汉兼通的人才。

通过上述实际的分析,如果普及内蒙古地区双语或两种语以上的教育,必须从内蒙古地区实际出发,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加强和重视民族语言文字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蒙汉双语的教育。

参考资料

1.布赫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于1987年出版的第113贞)

2.《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从书》(蒙古族简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339页和577页)。

3.《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基本经验和当前主要问题》(民族教育研究1991年第一期)。

4.孙若穷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概论》(1990年《中国劳动出版社》)。

5.(《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研究》论文集199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中戴庆厦、马学良教授的《我国民族地区双语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和马学良教授的(《论双语与双语教学》1985年9月第20页、21页)。

作者:宝·巴达日夫

边境农村地区初中教育论文 篇2: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问题研究的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 义务教育;民族地区;成就;问题;对策

近年来,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因此,促使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全面发展,必须确保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公平均衡发展。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文献的总体分布情况

对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众多学者开展了专题的研究,研究主题主要包括“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以及“均衡教育”。为了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做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分别以“义务教育”、“民族地区”、“均衡教育”、“基础教育”、“义务教育”与“民族地区”、“民族地区”与“均衡教育”、“义务教育与“民族地区”、“均衡教育”为题目或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CNKI),对国内2005年至2017年期间关于这一主题的文献进行检索,对比分析后,得出本文的研究数据。

从研究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近十几来年关于本文的主题“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问题”一共有28433篇论文。经过筛选,找出与本文有关的文献数量为9528篇。其中,关于“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对策”问题的研究成果最多,共有1539篇。其次,有关“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与“民族地区与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的成果也很多,总数分别为877篇和825篇,相比之下,其他问题的探讨度就很少。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对于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还是停留在对策和现状分析阶段,其他具体的项目的实施还有待考量。

二、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

1. 教师队伍不断增强。为了支持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国家使用了如“特岗计划”、“国培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免费师范生计划等,将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截止到2017年,少数民族专任教师达到129万,占全国专任教师的8. 6%。

2. “双语教育”全面推进。全国现有双语学校1.2万多所、学生410万人,双语教师23.5万人。民族汉字教材实现了与汉语文教材配套同步供书,开发了以部分民族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学科教学、专题教学、传统文化教育等资源。

3. 财政支持力度持续加大。近年来,为了改善民族地区教育教学基础设施,中央和地方政府先后投入4000多亿,真正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免费教育,部分民族地区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做到了应助尽助。

4. 扶贫援助成就显著。“十二五”期间,国家共投入117亿元,共实施援疆、援藏、援青项目分别为528个、148个、68个。通过对口支援项目己初步建成能够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包括初中、高中、职业、预科、本专科和研究生教育在内的办学新格局也初步形成。

三、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1)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多为贫困山区,由于地方财政比较困难,教育欠账太多,严重影响义务教育普及。曾满超等研究发现,在云南省财政不能自给的110个县中,都是贫困民族地区或是边境地区。(2)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格局差异大。云南省教育厅(2011)研究发现,社会发育程度差异大、社会形态发展历程不一,导致民族、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再加上民族文化本身的特殊性,各区域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这会进一步加剧教育投入的不平衡,进而加剧了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差异,呈现出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局面。(3)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困难加剧。义务教育公用經费严重短缺,使得教学生活环境无法改善:学校危房无法维修;教学设备得不到改善,阻碍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加剧了民族地区教育的不平衡性。

2.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较差。(1)办学经费短缺和负债办学现象普遍。民族地区面临的债务主要有:办学经费短缺产生的债务、“普九”教育产生的债务、民族贫困生补助问题产生的债务、为教师提供补贴所产生的债务等。(2)学校危房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校内建筑物大部分是土木建筑结构,再加上民族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大量教学用房变成了危房,寄宿制学校建设存在着数量少、起点低、质量差等问题。(3)师生基本生活设施仍得不到保障。最基本的如饮水困难、如厕难问题十分突出。一旦枯水期来临,许多学校被迫放假,由于饮用水不合格,造成师生被感染上传染病的问题时有发生,学校因如厕难造成踩踏事故也经常发生。学生食堂容量不足,只要遇见雨天,学生只能冒雨买饭。(4)学校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缺乏。学校的图书、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不符合国家标准,且教学设施简陋、教学设备缺乏的现象普遍存在。(5)中小学校点分散、办学规模小、效益低。民族地区由于人口居住分散,村学师生比低,办学效率低下,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3.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1)教师“高”学历达标率与教师“所学非所教”错位现象普遍。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虽然在学历上符合标准,但是有部分老师是通过后续教育达标的,即达标学历与自己实际所从事的教学工作不一致。因此,教师表面上学历的提升并没有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升。还有一部分老师因缺乏教育科学知识,教学呆板,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需求。(2)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一是教师学科不配套,音体美、英语和信息技术教育师资紧缺;二是初中教师缺编较多;三是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四是教学质量普遍较低。大量老师的教学观念陈旧,职业理想偏低,工作因循守旧,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活动观)。(3)创新教学方法不足。教师在工作中完全服从自上而下的教育行政指令,在教学中丧失自主意识,缺乏起码的变通性和创造性。

4.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生的辍学问题突出。(1)家庭贫困导致学生辍学。由于民族地区许多农村家庭仍在温饱线上徘徊,不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纷纷选择中途辍学在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因家庭经济困难、地方财力有限、部分补贴不到位,部分民族地区初中阶段的学生流失率仍在4%以上,个别县市甚至高达7%,均超过国家规定的年辍学率在3%以下的标准。(2)教学质量不高导致学生厌学。部分学校教学质量不高导致升学率受到影响,在高中和大学教育投入成本大、毕业后就业难的环境下,农村学生和家长觉得上学不划算,使相当数量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辍学问题严重。(3)义务教育政策的贯彻执行力度不强。义务教育的入学率是在行政力量强制下提升的,一旦放松管理,入学率便快速下降。这种高入学率是以高行政成本为代价,其行政成本已远远超出了实际行政能力,并非行政常态,辍学率农村高于城市。

5. 民族地区特殊习俗对义务教育发展的负面影响。 (1)宗教习俗影响学生正常接受义务教育。民族地区的宗教文化直接影响着各民族的思想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由于宗教活动频繁,影响适龄男童正常接受义务教育。一些地区还存在宗教与教育争夺学生的现象。更有甚者,一些家长宁愿拿钱资助修建寺庙,也不愿意捐资助学或送子女入学。 (2)早婚习俗对学生正常接受义务教育产生阻碍。民族学生早婚现象突出,许多年龄仅14、15岁的学生就按照家庭安排,回家完婚。当地教育部门对此虽深知其害,但大多只能说服教育,收效甚微。(3)重男轻女习俗导致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小学阶段女生的辍学率一般比男生略高。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传统的重男轻女的习俗所致。目前,在一些贫困地区这种观念仍然是影响当地义务教育发展的障碍性问题。

四、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策略

1. 制定更加完善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应由中央、省级政府担当重任。一是建立以中央或省级政府为主导的、相对集中的财政投入体制和分摊比例,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巨大缺口。二是实施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平衡各地区义务教育水平的差距。三是建立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由中央、省(市区)、县三级政府共同承担制。

2. 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远程教育。积极推进民族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确保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边缘地区实现“校校通”,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要投入专项经费,建立若干民族教育资源开发中心,开发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和不同民族需要的远程教育资源特别是双语教育资源,并免费提供给民族地区的中小学。

3. 合理均衡配置民族地区的教师资源。从加强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体制、完善和优化教师合理流动机制、以市场为基础的方式配置教师、改革现有教育评估制度、规范教师工资等七方面入手,主要解决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中高层次人才较少、继續教育跟不上、教师待遇低、工资环境差以及队伍不稳定等方面的问题,推动民族地区义务阶段师资力量的优化配置与教育的和谐、均衡发展。

4. 深化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综合改革。学校的制度及学校结构应该与义务教育的性质相适应;招生考试制度在“面试,就近入学”原则的指导下加快进程;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进程中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加快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等方面分析和论证深化教育改革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5. 开发适合民族地区实际的地方课程与乡土教材。结合不同的民族风俗文化,开发一批与之配套的教材和课程,在民族教育中将传统文化及主流文化与本民族的文化联系起来。同时,根据民族聚居和散居的不同特点,开发出与地区发展相适应的双语教学资料,使学生通过学习都能达到双语兼通。

综上所述,通过对文献问题与对策的归纳可以看出,快速发展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国学者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诸多切实可行的对策,但从已有的文献来看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关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评价过于笼统不够具体;二是多数学者研究问题的角度着重于教育哲学和教育社会学,定量研究较少;三是很多政策建议缺乏对问题的系统思考,对义务教育的长远发展考虑不够,只着眼于解决当前问题。我们期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对这些问题引起重视并积极改进,促进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合理配置的机制与策略研究——以广西为例”(BFA130033)编辑:郭裕嘉

作者:王春懿 马佳宏

边境农村地区初中教育论文 篇3:

壮族教育赋新篇 八桂大地结硕果

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2007年末,广西约有壮族1650万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33%,占全国壮族人口的90%以上。

广西壮族地区学校教育起步较晚。据考证,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7年),广西才开设学校,兴办官学。新中国成立以前,壮族人民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压迫,生活困苦,文化落后。1949年,广西每万壮族人口中,有在校小学生602人,初中生33人,高中生2.7人,升学率较低,能读完小学的学生很少,能升入初中的就更少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壮族地区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和成就。1998年,壮族地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007年,壮族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08年,全区每万壮族人口中,有在校小学生808人,初中生396人,高中生143人,中职生97人,普通高校学生84人,研究生1.3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30人,幼儿园幼儿179人。这是党和政府对壮族人民关怀的直接结果,是与广大壮族群众的艰苦奋斗分不开的。

一、构建政策保障体系。确保民族教育良好发展

为确保壮族地区教育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针对壮族的民族特点,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制订了促进民族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建立了符合壮族地区特点的教育结构和教育体制,从而使壮族教育走上了健康、稳步发展的道路。如自治区教育厅分别在1993年和2001年下发了《壮文进校实验工作管理意见》(桂教民教[1993]05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壮文进校实验工作的意见》(桂教民教[2001]109号);200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制订出台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的意见》(桂政发[2003]41号)、《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教育事业2003年至2007年发展规划的通知》(桂政发[2003]40号)、《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寄宿制民族班2004年至2006年发展规划的通知》等。

二、坚持国家支持和地方努力相结合,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为改善壮族人口较多的市县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1998年以来,自治区在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第二个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第一和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第一和第二期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广西边境建设大会战教育项目、广西基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教育项目、水毁学校重建工程、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教育项目、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大石山区大会战”等教育建设工程中,对东兰、风山、靖西、德保、天等、大新、武鸣等45个壮族人口占全县人口50%的县(市)采取倾斜政策。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投入资金40多亿元,共建设中小学8000多所(次),新建、改扩建校舍400多万平方米。使这些地区中小学校的校舍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007年,全区壮族地区生均校舍、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生均校舍达到了小学5.39平方米,初中7.24平方米。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区24所壮文初中(民族中学)校园面积为539774平方米,全区壮文小学校园面积为475719平方米,有实验室19间,多媒体教室54间,图书186180册,电脑189台,投影仪125台。目前,民族贫困地区生均校舍面积、校舍质量、教学设备水平等与较发达地区的差距明显缩小。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物质条件。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加快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

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合民族地区实际和特点的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有力地促进了壮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大大提高了适龄儿童,尤其是女童的入学率和巩同率。在壮族人口较多的县(市、区)都办有民族中小学和寄宿制民族班,招收本市贫困山区县、边境县品学兼优的少数民族学生。自治区财政每年给予寄宿制中小学民族班学生生活、学习补助经费,使包括壮族学生在内的少数民族学生能完成学业。

四、举办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培养高层次民族人才

自治区人民政府从1980年开始在14所高校开办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少数民族预科生经过补习一年高中文化以后,可以直接升读大学。这个举措为壮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民族干部和高级人才提供了平台。至今,以这种方式共培养了7000多名壮族学生,这些学生学成后已成为广西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他们当中,有的成为专家、作家、诗人、医生、工程师;有的担任了地、市、县、乡的党政领导职务;有的当上了优秀教师、先进模范,成为少数民族中的杰出人才。

五、重视使用民族干部。加强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少数民族干部、教师掌握本民族语言,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便于同少数民族群众、学生交流,他们更能在促进民族团结、民族教育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长期以来,自治区重视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和学校管理人员。目前,民族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学校,主要领导基本上都是少数民族,或者领导班子中少数民族占绝大多数。2008年,全区壮族教师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有116139人,在高中阶段的有16310人,在高校的有5422人,在幼儿园的有6395人。自治区教育厅一直把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精干、数量足够的壮族地区教师队伍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例如,要求壮文实验小学按不低于1:2.1的编比配备教师,所配备的教师要具备三个条件,即要有专业合格证,学历要达标,要掌握壮汉双语文教学方法。同时,加大少数民族双语师资培训力度,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壮汉双语教师,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六、根据地方特点和实际。积极稳妥地开展壮汉双语教学

壮文是广西唯一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进校的文字。为提高壮族的文化素质,1980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壮族的特点和实际,提出“积极稳步,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壮族地区的农村、学校、机关推行使用壮文”,每年单列专项经费413万元用于开展壮汉双语教学。自治区教育厅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切实加强领导,加强管理,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对壮文进校实验工作的管理。到目前为止,各县(市、区)都已按照自治区确定的原则、意见,相应地建立了管理制度。按照“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十六字方针开展的壮汉双语教学,走出了一条有壮族地区特色的双语文教学之路,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实践证明,开展壮汉双语文教学实验的学校,教学质量均略高于当地同类学校,深受当地干部群众的欢迎。贵港市蒙公乡4所壮文实验小学的学生从1985年至2007年22年间升上大中专院校的有300多人,是1949年至1984年35年间考上大中专的学生的12倍。

目前,全区共有25个县(市、区)69所壮文实验小学,66个教学点,分布在47个乡镇,学生近3万人;有民族中学(壮文初中)24所,学生近2万人(其中壮文班学生7000多人)。

壮族地区已建立起一个包括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具有本地民族特色的教育体系,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回顾过去,成绩显著;展望未来,任重道远。相信有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指引,有广大壮族群众的大力支持,壮族教育事业肯定能够继续焕发勃勃生机,大放光彩!

作者:黄永和

上一篇:互动教学模式初中数学论文下一篇:语文文本细读阅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