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程人文教育论文

2022-04-22

摘要:为发挥精品课程的辐射效应,从2008年起,先后创建了“现代生命科学导论”、“细胞科学与社会”、“基因、疾病与健康”、“如何上大学”等四门通识课程,围绕细胞与基因,组成了微型生命科学通识课程群。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品德与社会课程人文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品德与社会课程人文教育论文 篇1:

浅析《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人文教育的渗透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其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这一课程是建立在学生社会生活的基础上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顺应社会的发展。《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人文教育的开展,也就是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深入了解人生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进行探讨。

品德与社会人文教育思想品德一、在教学中社会要求和个人道德要求一致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社会要求和个人道德要求相统一。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要求将人文教育渗透到《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人文教育主要强调以人为本,对人进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应当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但要符合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而且还要适合学生的社会实际。在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时,教师应当突出教育学生的公平公正、诚实守信、勤劳致富和社会责任感。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入,教师在课程中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民主意识和守法意识;面对社会经济增长带来的各种问题,教师在课程中还应该对学生强调社会、经济、人类和环境和谐发展。所以,要想《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教学中得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并将社会要求和个人道德要求相统一。

二、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必须要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教育观,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方式,将学生自身的思想完善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其次,对待学生应该更加人性化,根据不同学生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出发,老师应该与学生进行彼此心灵上的对话,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比方说,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自己课余时间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利用网络和实地调查的方式发现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利用课堂的时间来对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这些问题带来的巨大危害,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进而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身体力行,实现学生自身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最后,当前《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应该不再是传统的教师角色,他们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说教,在学习过程中帮助、鼓励和引导学生。教师应该迅速适应自身的角色定位,在课堂教学中成为教学的引导人,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也是人文教育最重要的体现。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教育的创造性思维

在人文教育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思想的开放,对现有的知识时刻保持怀疑的态度。人类科学的发展过程告诉我们,大胆的设想和怀疑是科学产生最先决的条件,同样,作为人文学科的《品德与社会》也需要学生大胆的进行怀疑和探索。要想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与融合,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独特的性格和精神。在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时,老师不能成为传统教学观念中的塑造者,而是要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指引者,学生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需要老师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于那些典型的间接型问题,不能简单的将学生的回答进行对错的分类,即使是那些需要划分对错的回答,老师也应该委婉的说明这只是自己的个人观点。在一些西方教育发达的国家中,这种教学方式普遍存在,这也是为什么教育发达国家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老师和学生之间总是处于一种平等交流的状态下。

而在我国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经常是一种高高在上说教者的感觉,总是不断地将各种课本上的价值观强行传递给学生,而与之不同的则被认定为错误的观念。这样长久下去,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以及开放创新性就会被不断的削弱。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由的思想和和独立的精神,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保持轻松的态度去上课,而且当在课堂上学生产生不同的想法甚至是比较奇怪的结论时,教师不要轻易去判断,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大胆地讲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在挖掘课程资源中提升人文素养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课程中的人文精神的本质是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引导,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将课程资源传授给学生,所以,要想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相互结合,例如,对于那些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不符的课程资源,可以将这些课程资源进行一定的调整。引导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并带着本身想解决的问题去调查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事情,最后进行整理,使学生们都能积极地去参与课堂讨论。

在教学五年级下册《伟大的先人》这篇课文时,活动前,教师组织学生调查收集以下资料:调查10个成人,看有多少人知道孔子、司马迁,他们对孔子、司马迁有哪些了解,读过孔子、司马迁的哪篇文章或哪部书籍,并做好记录;收集孔子、司马迁的名言和故事,并讲给同学听;最后引导学生整理和汇报调查结果。由此,思考为什么孔子、司马迁离我们那么久了,还有那么多人知道他们、纪念他们?让学生阅读教材上有关他们的介绍,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困惑和想了解的问题。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对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对司马迁及其《史记》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并探究在这些历史人物身上闪烁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总之,人文精神的渗透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绝不是一两堂课就能完成的,必须长期坚持。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融入社会,追求自由精神,探索社会正义,使灵魂得以升华从而为自身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础。

参考文献:

\[1\]孙雪松.浅谈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J\].才智,2013,(33).

\[2\]王建文.《品德与社会》课:别忽视情境创造\[J\].湖南教育(中旬刊),2009,(3).

\[3\]游学军.对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14).

作者:徐锋

品德与社会课程人文教育论文 篇2:

创造优质通识课程 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

摘 要:为发挥精品课程的辐射效应,从2008年起,先后创建了“现代生命科学导论”、“细胞科学与社会”、“基因、疾病与健康”、“如何上大学”等四门通识课程,围绕细胞与基因,组成了微型生命科学通识课程群。为提高课程的质量,激发非生命科学专业学生的兴趣,确立课程群以“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为主线、以“生命源于父母、安于社会、强于自身”为内涵,以此提高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与认识,铸造人生的价值与辉煌。

关键词:通识课程;基因;细胞;文化素质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性教学团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承担 “细胞生物学”、“现代生命科学”、“细胞与遗传学实验”等三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如何利用精品课程资源创建优质通识课程、更好地发挥国家级教学团队的作用,是我们近几年着力进行通识课程建设的重点。

一、通识教育与育人

2011年胡锦涛主席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大会上对青年学生提出了三点希望: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要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这三点希望可以概括为:立大志、练本领、堪重任。

这三点希望也赋予高等教育新的使命:创新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培养完整的人。提高通识教育的质量与效果,首要的是从事通识教育教师的认识高、境界高。

教育的根本是“育人”。“育人”的主要内容是既要教“做人”又要教“做事”。首先要教会“做人”,并使人全面发展。教育的对象是“人”而非“物”,因此,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由于人有精神境界,有丰富的情感,有复杂的思想,而物无境界、无感情、无思想,这就是教育用“育”而非“制”的道理。教育必须按人成长的规律去“育”,因材施教,而非凭不顾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去“制”,按图索骥。教育要求最终“育”出的应是有人性、有灵性,而且是有高尚精神与原创能力的人才,而非毫无人味与原创能力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用文化去开发与发展天赋的人性与灵性,让受教育者既会“做人”、有德,又会“做事”、有才。做人与做事不可分,德与才不可分,人性与灵性不可分,问题只是有什么样的德,“做”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有什么样的才而已。

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在通识教育模式下,学生需要综合和全面地了解人类知识的总体状况,学生通过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形成较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同时认识和了解当代社会的重要课题,发展全面的人格素质与广阔的知识视野。

通识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其次才是专业知识的培养、职业能力的训练。此外,通识教育中的“通”不是指什么都知道的“通,而是融会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遇到问题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达到不同学科文化、不同专业之间的交融。

人文素质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理性认识、理论阐述和实践规范;它包括对人的立身处世的现实规范,也包括对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的理论升华。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角度来解读文化素质教育,其含义有二:一是“化育”,即不是从外在的角度以政治道德伦理规范去约束人,而是将理想转化为信念,将信念转化为情感,让情感最终支配人的行为;二是将客观知识转化为一种个人的情境化的知识。文化素质教育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

文化素质教育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和吸取,它更是一种将知识升华和转化为内在品质和外在能力与气质的教育。通识教育并不简单就是一般的知识教育,它的特点正在于“通”字,因此特别需要发挥国家级教学团队的教学优势与特色,将所承担国家精品课程转化为优质通识课程,更好地将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以精品课程为依托,创建优质通识课程

我们的“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性教学团队”是2007年获批的国家级教学团队,也是中山大学第一个国家级教学团队。该团队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在本科教学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该团队承担的10门课程中,有三门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涵盖了理论课、实验课、素质教育课。如2004年获批的“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重要的理论基础课;2007年“现代生命科学”是教育部批准的素质教育类精品课程;2009年,“细胞与遗传学实验”是中山大学获批的第一个国家实验精品课程。这些精品课程极大提高了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本科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如何使中山大学非生命科学专业的本科生享受生命科学学院的精品课程资源,是我们团队一直思考的问题。

我们团队中有三位获得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他们经过团队的培养,一位晋升了教授、另一位晋升了副教授。我们在培养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本科生基础课、专业课教学的同时,组织青年教师利用团队的精品课程资源创建优质精品课程。

2008年,我们在国家级精品课程“现代生命科学”、“细胞生物学”的基础上,创建了“现代生命科学导论”、“细胞科学与社会”两门通识课程,并被中山大学批准为首批建设的核心通识课程,每学期都开设,深受学生欢迎。在此基础上,王宏斌教授创建了“基因、疾病与健康”通识课程,并很快被批准为中山大学第三批建设的核心通识课程。至此,我们团队充分利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先后创建了以细胞、基因为核心的微型、优质通识课程,不仅融汇了本科生对生命科学的认识,也让非生命科学的本科生增强了对生命的认识。

三、以“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为主线,育德育才

三门通识课程以“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为主线,具有不同的定位与目标。

在国家级精品课程“现代生命科学”基础上创建的“现代生命科学导论”主要聚焦现代生命科学的一些热点,如基因、细胞、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人类基因组计划等,让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对现代生命科学有个整体概念,确立了现代生命科学的视野。

“细胞科学与社会”是在国家级精品课程“细胞生物学”多年授课的基础上创建的,以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为主线,从社会学的角度,将细胞社会与人类社会相结合,强调了社会的科学发展与和谐,牵引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基本生命观。从细胞社会“生、老、病、死”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建立“生命源于父母、安于社会、强于自身”的生存观和价值观,懂得感父母之恩、感国家之恩,通过自强,报答父母与社会。

“基因、疾病与健康”课程是由王宏斌教授创建的,主要是从基因水平上阐述对生命的珍爱,与“细胞科学与社会”互为补充。该课程通过分享现代基因组学的研究成果,讨论基因与健康、疾病的关系,将基因的科学知识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学生,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培养逻辑分析与科学的认知能力。努力启发学生独立的思辨精神与严谨的科学素养,触动从生命科学知识到生活态度与人文精神的感悟。

此外,我们于2010年创建一门名为“如何上大学”的通识课程,经过在珠海校区三轮的讲授,取得极好的效果。该课程以人生规划为切入点,将大学学习与生命的价值有机结合起来,珍爱生命,需认真规划人生、经营人生,提升生命的附加值。科学的经营人生,就需要有全面的规划,包括学业规划、时间管理、团队合作、人际交往、学习能力、文化素质提升等。

四、变革教学模式,建立师生共同体,提升通识课程效益

哲学家认为,人有两种生命: 一是自然生命,一是文化生命。人的自然生命来自于自然,而人的文化生命则来自教育。人是文化动物,生物界靠基因遗传而存在,靠基因变异而演化;人类社会则靠文化传承而延续,靠文化创新而发展。人类文明进步发展得以延续到今天,教育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教育的本质在于赋予人以文化生命,离开培育人才这一基本点,离开关注、爱护、引导、熏陶、教化、养成以使人身心健康发展,进而体现为人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离开 “以人为本”的通识教育而奢谈其他,只会使通识教育走入歧途。因此,如何变革通识课程的教学模式,使通识课程效益最大化,真正起到育人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1.建立“师生共同体”

一般而言,相当一部分本科生对通识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只想“混学分”,因此,跷课、开小差现象比较严重,同时,也有部分教师将通识课变成完成学时的“挣工分”的课程,这样使一些通识课程沦为了“酱油课”!

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引导的基础上给与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 通识教育是否能达到此目的,其关键条件在于:学生是否真正遵循自己的内心做出选择,真正挣脱学分与分数的禁锢,选择有兴趣并且愿意全身心投入的课程。为此,我们将课程的第一节课设为“试听课”,主题定为“导言——大学之道”。确保学生在充分了解课程的特点与要求之后,真正依据自己的需求,慎重决定是否选修本课程,同时,我们也对一些为凑学分而被迫选课的同学说明课程的参与度与难度,对于确感有压力的同学进行劝退,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充分利用宝贵的通识课学习机会并选择适合的课程,也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实施实践与教学环节的开展,更有利于展现师生间相互尊重与信任,形成积极融洽、自由平等的“师生共同体”。

2.巧设话题,寓文化教育于科学教育之中

通识教育是以克服专业教育的狭隘性,培养德才兼备、知识广博、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才为宗旨。其关键是如何让本科生在通识课上,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通过个人感悟,做到融会贯通,这里需要教师的努力与智慧。

为了做到专业与人文相通,我们在“细胞科学与社会”的课程教学中,设计了“今日话题”,巧妙地将细胞生物学的专业知识与人类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讲授细胞的肿瘤发生与防治时,我们将该知识点与人类社会的腐败现象结合起来讲授:细胞的肿瘤发生主要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涉及的两类基因:原癌基因与抑基因。抑癌基因相当于人类社会的警察,或是执法机关,细胞的癌变与抑癌基因有密切的关系,这与人类社会的官员腐败有某种逻辑关系。因此,在讲授该内容时,与社会的法制建设、反腐倡廉结合起来,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从专业知识的层面懂得了肿瘤发生的分子基础,以及肿瘤细胞对生命的危害;又从人文层面懂得了防止腐败的重要性,很好地融入做人的道理。

3. 共同关注,聚焦人生

我们创建开设的“如何上大学”,本课程主要针对目前很多大学生对大学学习感到迷茫而开设的通识课程,分五个模块、十六讲,内容包括:如何制定大学及人生规划、研究性学习理念、思维导图与镜像思维、交流与沟通、团队与合作型学习、演讲能力的培养、责任与担当等。

本课程是在多年教学基础上,总结与创造的课程,国内外均无先例。使用的教学参考资料均为教学团队自己收集与总结,并借鉴参考了包括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的相关资料。该课程以人生规划为切入点,将如何上大学与生命科学紧密结合,打造有生命的课堂。为此,我们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获得灵感,设置了“Focus On Topic”栏目,即在每个主题设置一个关注的主题,以此聚焦人生。如在“为何上大学”这一讲中,设计的关注主题是:上大学承载着国家与民族的希望、祖辈与父母的寄托,以及实现人生辉煌的诸多美好梦想。以此鼓励本科生励志,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玉红,张丽,胡家会. 对通识教育的实践认识[J].高等理科教育,2011(3).

[2] 杨 凡,李 蓓. 浅谈通识意识在高等教育中的积极意义[J].高等理科教育,2010(6).

[3] 吴 影,滕玉梅.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新课改对我国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2(5).

[4] 庞海芍,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高教,2010(2).

[5] 莫亮金,刘少雪. 从通识课程改革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10(2).

[教改项目:广东省2012教改项目(粤高教2012<204>号文)、中山大学教务处项目]

[责任编辑:李文玲]

作者:王宏斌 王金发

品德与社会课程人文教育论文 篇3:

探析核心素养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发布,提出学生必须具备能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而“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为立德树人、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重要课程,毫无疑问应走在各个学科的前面,承担核心素养的培养责任,为小学生成长为有责任和人文意识、实践能力强且行为习惯良好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阅读教学,培育人文意识

教育人文性指的是教育为人的个性、历史性与完整性而努力,促进人性的生成以及扩展,提升人性境界,引导小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讨论、反思人生的意义。

人文教育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而这需要教师从阅读教学开始,提升小学生内外涵养,培育小学生人文意识。当然,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阅读教学和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不同,品德与社会课程阅读教学的范围更广,囊括更加庞杂的学科门类,且不局限于理解字词句,而是通过个体性、主观性、反思性的知識促使小学生实现对价值、意义与人性的追问、体悟,更强调综合运用语言文字,提高社会适应的能力。

例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引导学生阅读社会调查报告、人物传记以及时事新闻评论文章等,对这些观点进行阐释、讨论、反思,以促进学生发展语言能力。教师还可围绕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主题对小学生给予阅读指导,有计划地布置阅读任务,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主动走进阅读的同时,从阅读中走出来,通过对话、讨论、实践以及反省等方式掌握品德与社会知识,在问题探究过程中培育人文意识,养成说话有证据的严谨科学的态度,形成独立、尊重、理性、自信等核心素养。

促进活动教学,培养实践能力

为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提升核心素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应注意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拓展品德与社会教学时空,在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其价值判断有直接影响,这种价值判断可以是主观情感表达,也可以是理性客观描述,所以培养小学生价值判断力也是小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这需要教师引导小学生亲身实践,不断丰富社会生活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例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可将课程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带领小学生参加调查、参观、游戏、体验等活动,拉近学生和知识的距离。教师可在室内组织学生做一些体验性的游戏,让学生加深感悟与体验。如在关于合作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小学生玩同舟共济、拼图等游戏活动,引导他们认识合作的意义与必要性,在帮助自己提高游戏效率的同时,结识更多朋友,获得更多快乐的体验;在教学生要关爱残疾人时,教师则可让学生蒙上眼睛摸一摸物体,描绘物体的形状,切身体会盲人感知这个多彩世界的难度,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提高认知水平,形成和他人相处要友善的正确价值观念;教师还可把活动拓展到室外,带领小学生进入商场、超市等场所探究商品价格的秘密与影响因素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其核心素养。

整合德育教学,养成良好品格

让小学生养成良好品德以及行为习惯、道德素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所在。课程发展的核心就在于引导小学生学会做人,因而教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应始终将让学生养成良好品格作为重中之重,整合德育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小学生全面提升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社会公德等,持续发展其核心素养。

例如,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应教育并引导他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和人民,尊敬长辈、友爱亲人,热爱集体和家乡等等,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有关于自然、社会的常识,养成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等基本文明行为习惯,养成诚实勇敢、自信向上、责任心强等优良品质。此外,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面对的是中高年级的小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与德育进行整合,教育并引导学生热爱党和祖国,热爱人民,了解国家历史常识以及家乡发展变化,了解党的革命光荣传统和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文明礼貌、道德规范,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与民主意识、法治观念,养成优良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友爱宽容、乐观向上、自尊自律、诚实守信等优良品格。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要和德育工作形成核心素养培养合力,在课内与课外实现一体化育人,才能提高教育实效,且教师在多元价值与多元文化的新时代下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时,应注意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行为选择能力,从而促进核心素养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与成长最重要的元素,为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幸福成长奠定基础。探索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改革就是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加强阅读教学、促进活动教学、整合德育等策略培育小学生人文意识、培养小学生实践能力,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变成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人,从而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作者:赵宏亮

上一篇:中学语文教学多媒体技术论文下一篇:进出口贸易影响实证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