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论文

2022-04-30

摘要:新《课标》实施以来,历史学科教学正悄然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45分钟的短暂授课要求教师必须以课程要求达成度、学科素养体现度、师生互动思维深刻度、良好的预设生成调整能力、网络信息技术融合度等几方面作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评判标准,以此优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对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评判标准略作整理。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我国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论文 篇1:

优化课堂细节,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摘要】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是指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高,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较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和社会效益。本文就把握教材细节、课堂细节和教学评价三个角度进行了剖析,阐述了如何优化课堂细节,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关键词】细节  初中历史  高效性  历史课堂

为了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高效性,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的加入历史课堂。教师还要从历史课堂的细节入手,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热爱历史。打造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师要准确把握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坚持从细节出发,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一、把握教材细节,预设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积极的进行课前准备工作,教师要对整个教材体系进行研究,深入的钻研教材,了解蕴含的每个细节,对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进行精准的猜测,与教材文本进行全身心的对话。教师只有深层次的研究教材,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有效的拓展初中历史内涵,从而寻得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源头活水[1]。

初中历史教师在备课时,课堂预设是重要环节。教师在授课前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彻底的研读,还要依据学生的真实情况对课堂进行预设。初中历史课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和社会的感情,注重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历史教师在授课前,要全面综合的对学生进行预测,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时的心理变化和学习能力,以及可能会在课堂中出现的偶然状况。教师有效的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助于历史教师高效的达成预设教学目标。

在学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教师在导入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图片,老年人口中所说的洋火、洋灰、洋油和洋钉其实是什么?为什么要加“洋”字?这表明了什么?依据学生的认知进行预设学生的回答。接着预设追问,我国如今也有民族品牌走向国际市场,同学们能举一些例子吗?以学生的生活常识可回答此问题。之后教师就能很自然的为学生导入新课,民族工业的过去与现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其中的历史很值得去探究,今天就学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教师将生活中的小细节与历史教材相联系,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拉近,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加入到课堂中。而且,教师在预设时还要考虑历史课堂教学环节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水准,合理地设计可调整的教学方案,对学生进行高效引导。

二、把握课堂细节,因势利导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历史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同样重要。教师的指导要一直贯穿历史课堂,虽然教师在一些环节的指导上效果并不明显,但有时一个细节就可决定课堂教学的成功和失败。

(二)拓展人文內涵,渗透情感

学生想要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就要深入的体会历史学科的人文内涵,学生要全身心的投入历史中,进行思考。历史教师在日常的授课时,要将历史课程的人文内涵渗透到教学的细节中,让学生在学习中不自觉的受到熏陶。但是,在现今的初中历史实际教学课堂中,有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人文内涵拓展时有些模式和僵硬化,无法将学生带入到历史中,学生无法感受教材蕴含的情感。所以,需要教师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真实情况进行结合,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合理的将丰富的人文内涵与学生实际紧密的结合[2]。

(三)注重提问,激发学习热情

提问是教师在进行活动时最常用的教学形式,是师生在课堂中的互动方式。教师进行有效的提问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但是有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时进行提问会忽略一些细节,问题设计的较为简单,让问题失去了价值;提问的频率过多,学生没有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时间。教师要从细节入手,加强初中历史课堂的高效性。教师要注重提问的细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触动学生的情感[3]。

三、把握教学评价,有效评价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的推进,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所以,教师在历史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注重教学评价的细节。教师在评价时要尽量避免简单评价,如,很好、非常棒。教师要依据学生回答的问题,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给予恰当合理的点评,让教学评价更具体,体现教学评价的价值,这样的教学评价才能提升初中历史课堂的高效性。

在初中的历史课堂中,不能忽略细节,有时细节就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在进行历史课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仔细研究教材,把握教材中的细节,对课堂进行预设。要抓住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更深入的掌握和理解历史。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发挥教师点评的最大价值。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从细节入手,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科素质,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韩春海.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144.

[2]李凤香.创新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对策研究[J].华夏教师,2018(29):37-38.

[3]王兵.如何构建初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8):72.

作者:延念东

我国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论文 篇2: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评判标准

摘 要:新《课标》实施以来,历史学科教学正悄然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45分钟的短暂授课要求教师必须以课程要求达成度、学科素养体现度、师生互动思维深刻度、良好的预设生成调整能力、网络信息技术融合度等几方面作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评判标准,以此优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对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评判标准略作整理。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历史教学 高效课堂 评判标准

众所周知,一节课只有短暂的45分钟,因此,打造高效课堂,“向时间要效率要质量”便成为新世纪广大教师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那么,怎样的历史课堂才能称得上“高效”?

一、当堂达成所教课目对应的初中历史国家课程标准是必要前提

笔者在了解了许多以探究如何解决初中历史教学问题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后发现,极少提及帮助历史教师提高课堂课标达成度的,而这恰恰又是走好我国历史新课改道路重要的、具有奠基意义的一步,是广大历史教师不能忽视的。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国家课程标准分为不同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看似简单的三方面六小点,是能否称得上高效课堂的重要评判标准,不能顾此失彼。不可否认,历史课不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历史史实,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不可走向极端,不能错误地将课堂上讲授历史史实看作是一种无能的教学方式。倘若教师上完一堂历史课,连最基本的知识目标都未达成,纵使该课堂上使用的教学手段再丰富、学生积极性再高涨,也是一堂失败的历史课。所以,为了避免历史教师死板地串联知识,新《课标》中,在“知识”后面又加上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几个维度,目的就是要求历史教师刻苦钻研教学,将课堂打造成既能使学生掌握基本史实、又能提高学生历史學习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寻得方法、陶冶情操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高效课堂。

二、一堂高效的历史课需要有高层次的历史学科素养体现度作为支撑

“学科素养”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就历史学科而言,要想使这个概念变得具体、使历史课堂更加丰富有内涵,就要发挥“史料”的重要作用。历史课本上的内容是十分有限的,这就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在备课过程中搜集与所教课目相关的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的课外史料,做到“内外迁移”。

课堂上大量史料的呈现,既可以使历史本身变得更有生命力,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形成时空观念,培养家国情怀。所以经常被历史教师谈及的“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才是我们真正要教给学生的方法。只有灵活运用史料,才能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使老师和学生都能达到双赢。

三、高效历史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要体现思维的深刻度

一堂优秀的历史课绝不应是教师一人包办的,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所以充分的师生互动便成为历史课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但是,若想将打造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师生互动”环节就要摒弃一般课堂中普遍呈现的那种模式,即“教师随便给出几个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导致层次、区分度不高的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派代表回答”,抑或“单纯为了增添课堂气氛,生硬地穿插学生表演的历史情景剧”等。

新课改背景下,我们的历史教学更需要具备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切实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贴近学生实际,做到情景化、生活化,课堂中预设的问题要经过精心思考与筛选,真正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互动时要体现民主化,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学生史料结合、内外迁移的历史思维品质。

四、高效历史课堂要求其任课教师具有良好的预设生成调整能力

充分的备课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必要前提。但是,据笔者观察,很多历史教师,特别是年轻的、经验稍显不足的教师,其备课容易走入误区,即一定要把自己预设的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完整地写出来,然后烂熟于胸,才能确保在正式上课时做到熟练不出差错。这种看似认真的备课其实是违背新《课标》“以学生为本”理念的错误做法。

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要使备课时预设的问题有思维含量、能成功激发学生产生高阶思维,又要给自己的课堂教学留有余地,掌握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备在正式上课时根据学情及时做出调整,使课堂教学节奏服从“课堂效果、生本课堂”的要求。

五、高效历史课堂要体现生生平等,教师应给予“学困生”同等关注,切忌萌生教学功利心态

何为教学功利心态?即以“应付考试”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过于看重学生的平均分和优秀率、及格率。许多教师认为只要成绩好的学生足够优秀,其所教历史学科取得好成绩便轻而易举,从而导致这部分有着功利心态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戴上了有色眼镜,只重视少数历史成绩优异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忽视了数量更多的“学困生”。采用的教学方式也主要是针对优生的,而这种看似走捷径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是与新课改倡导的理念背道而驰的。要想打造高效历史课堂,就必须关注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认真分析学情,将学生合理分类,设计适合不同水平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提升全体学生的历史

素养。

参考文献:

杨伟、白前静、段谟发、梁娟、吴境《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初探—基于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思考》,《沧桑》2011年第1期。

(孟庆远,1993年生,男,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人,中学教师,初级职称,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初中历史教学)

作者:孟庆远

我国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论文 篇3:

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策略分析

【内容摘要】我国社会整体发展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带动下,已经呈现出势如破竹的状态,每一个体系在社会形态多元化发展的影响下,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在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以后,逐渐对教育领域越来越关注,特别是对如何提升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策略的关注程度逐渐加深。本文针对如何提升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策略,展开详细的讨论,为我国教育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积极的动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效果

引言

传统历史文化的学习对初中学生而言,是学习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传初中历史教学效果并没有取得期望的成绩。所以,必须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为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贡献力量。对于我国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而言,将各种有效的策略纳入其中,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学生的新鲜感,增强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想要讲解的知识点上,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成效。

一、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对于初中生而言,由于正處于身体生长和思想定型的重要阶段,因此自我意识和叛逆心理比较严重,初中历史老师必须对此给予必要的重视,坚决杜绝要求、命令式的强行教学,而是要放低姿态,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感受不到压力,认可老师,从而接受老师的一切教学指导。在新课改的要求和号召下,初中历史教学的主题已经从原来的老师转变成学生,老师作为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展开引导,对应的教学关系也从原来的老师教授了这样的历史知识,转变成学生掌握了多少历史知识。因此,初中是老师在进行教学教案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以提纲式为主,将教学内容的主要中心思列举出来以后,让学生对各种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空间明确掌握,在此基础上,逐渐填充知识点,使历史知识整体框架结构得到全面完善,避免任务和历史事件错乱的情况发生。与此同时,将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经常出现疑惑和错误的地方设计成填空题,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填写,从而加深学生对重要知识的记忆。除此之外,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对已经学过和掌握的历史知识进行反复法复习巩固。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不仅了解历史知识发生的表面原因,还能通过自身的理解和教材的把内容分析出背后的真正原因,有效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这也是历史教学最终的目标。此外,教学活动离不开习题,只有灵活、正确地运用习题,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我国社会现代化程度逐渐加深,各种先进的技术水平和设备的出现,大力推进着初中历史教学成果的提升。根据大量的实际调查研究发现,想要提升初中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必须能够调动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的融入到老师创设的教学环境中。与此同时,对于历史这门学科而言,文字和图片占据了教材的大部分内容。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和速度与成年人相比有所欠缺,如果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篇阅读教材的文字内容以及对应的插图内容,必然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使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教育目标实现缓慢甚至难以实现。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初中历史老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结合运用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视频、音频的模式将历史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不仅可以省去老师书写板书的时间,而且可以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开展更多历史知识的教育和学习,还能丰富学生历史课外知识的储备量。

比如,在学习《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一单元的内容时,老师可以将《周恩来苦撑危局》的视频和音频播放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文化大革命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具有的巨大阻碍,以及周恩来同志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从而,明确了解改革开放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经之路和有效途径。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历史教学课堂气氛变得更加轻松、活跃,节省历史课堂教学时间的同时能够有效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然而,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措施提升历史教学效果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注意严格把握使用尺度,不能过分追求教学课堂气氛的活跃,必须结合历史教材的内容设计所媒体教学的内容,这样,才能保证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本质的提升[1]。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以上针对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策略,进行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的了解,历史知识的学习是每一个初中学生必须掌握和具备的能力,由于应试教育具有众多的弊端,严重摧残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约着学生学习历史文知识的能力。所以,将各种有效的教学措施融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中,使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得到提升,为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春娇.多元教学策略支持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38-39.

[2]梁瑜君.初中历史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3):151-152.

[3]延念东.优化课堂细节,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64-65.

作者简介:刘晓晓(1989.07-),女,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历史教学.

(作者单位:聊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文轩中学)

作者:刘晓晓

上一篇: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下一篇:农村社区健康教育模式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