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

2022-04-30

摘要: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必须良好的行为习惯,小班幼儿正处于年幼阶段,他们急需要在各个方面得到教育,能够运用有效的教育策略来引导和培育幼儿,令其练就良好的基础素质,今后更好的行走社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 篇1:

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摘 要: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易于塑造,不良的行为习惯易于纠正。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小班幼儿正处在行为习惯养成的开始时期,更是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促进小班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对于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从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家园环境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环境

小班幼儿阶段的孩子正处在各种行为习惯形成的雏形期,比较容易养成,也易于改变各种行为习惯,可塑性极大。因此,在这阶段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对他们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物质环境为基础

人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物质质量的优劣与否能够直接影响到人的行为,成年人如此,小班幼儿更是如此.

1、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

幼儿园需要给小班幼儿创设优美、生动的幼儿园环境.可以在幼儿园的室内和室外设置一些优美的图画以及背景模型等,不仅可以让儿童欣赏并接受美的熏陶,还可以借助这些富有寓意的画面,来有效地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并进而影响其行为习惯.例如,可以在幼儿园的活动室张贴一幅洗手、洗脸之后进餐,或者是不乱扔果皮的优美图画,而小班幼儿往往都会有好奇心以及喜欢模仿的天性,这时教师就可以鼓励他们跟着图画学,照着图画做,从而最终养成良好的卫生清洁习惯.

2、创设新颖的游戏环境

幼儿园需要给小班幼儿创设形式多样、新颖的游戏环境和游戏内容.事实上,游戏作为小班幼儿在幼儿园当中的一项基本活动,但是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幼儿园里的游戏和幼儿自发的游戏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幼儿园游戏的主要目的,不是单存地为了愉悦幼儿的身心或者消磨时间,而是为了让幼儿在学习中掌握知识与能力,换言之,幼儿园游戏其实就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手段,而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自然也就离不开幼儿游戏这一基本教学方式了,所以,应该给小班幼儿创设形式多样、新颖的游戏环境和游戏内容,以便通过游戏来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人际环境为主导

小班幼儿教师在培养孩子行为习惯过程当中,需要给他们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彤彤是我园小班的孩子,从小她就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早上起来不刷牙,玩具到处乱丢,平时吃饭不是要我们哄就是要我们吼,遇到困难就只会用眼泪来解决,为此其家长非常苦恼.对于辰辰这样的例子,如果光靠老师“板着脸”、嬉笑怒骂式的教育即使能够让其一时间因为畏惧的心理而改变,但也只能是起到“治标不治本”的效果.通过老师的细心观察,发现其实辰辰的问题根本在于没有一个正确地引导.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以近乎“朋友式”的教育方法对其指导,指出这些习惯的不良之处,从而正确引导彤彤纠正这些不良习惯.结果证明,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对于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的辰辰变得不一样了,处处会为家人着想,在幼儿园学会了饭前必须洗手、进餐时要细嚼慢咽、不边吃饭边喝水、不暴饮暴食等等.一位好的幼儿教师应该常常弯下腰来放低姿态,实现与幼儿的平等、和谐的交往,这样才可以培养他们平等的思维,养成良好的思维方面的行为习惯.

三、家园环境为配合

1、多渠道沟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可见,家园合作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最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园地、《家园联系册》等途径积极向家长宣传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引导家长正确地教育孩子,经常督促孩子。只有让孩子做到了在家与在园一个样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才有真正的意义。注重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最大程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2、尊重幼儿心理

教师需要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当中,注意保护幼儿的自尊心.事实上,几乎每个小班幼儿的内心深处都会对教师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畏惧情绪,这其实就是因尊敬而产生的.小班幼儿尤其担心的是,自己在家里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好行为习惯被老师知晓,这时,教师最好选择个别交流的方式,来和家长进行沟通,而不是公开化.同时,如果孩子在学习或人际交往中遇到挫折,教师不仅应着力解決,还应跟家长保持紧密联系,家长的鼓励和支持对于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小班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为其明天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雅丹.创设适宜游戏情境搞好小班管理[J].小学科学:教师,2011.

[2] 黄小葵.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小学时代:教师,2011.

[3] 李敏娟.播种行为 收获幸福:浅谈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学园:教育科研,2012.

作者:董海琴

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 篇2:

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策略探讨

摘 要: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必须良好的行为习惯,小班幼儿正处于年幼阶段,他们急需要在各个方面得到教育,能够运用有效的教育策略来引导和培育幼儿,令其练就良好的基础素质,今后更好的行走社会。在小班幼儿教育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必须能够保障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成功养成,这样才会使小班幼儿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在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下步步发展,成就自己辉煌的一生。

关键词:小班幼儿;行为习惯;教育;策略

引言

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能够认识到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帮助小班幼儿更好的处理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对于人来说必须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个习惯需要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这样才会令幼儿足够变得优秀,影响和作用幼儿的一生。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策略,旨在为小班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引,使小班幼儿教育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理念概述

(一)小班

幼儿园里按照年龄划分的由较小的儿童所编成的班级(相对于中班和大班而言),一般为三周岁(或四周岁)至五周岁的儿童,每班20~25人。

(二)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就是自身拥有的行为惯性,因为行为习惯的存在可以令幼儿具备下意识的行为特点,使幼儿的行为带有特点和规律。因此幼儿行为习惯相当重要,直接影响着幼儿行为惯性的生成,决定幼儿行为的动向,说明幼儿的行为特征。

(三)教育策略

教育策略就是采取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开展教育,使教育变得更加有效,产生强大的作用力。对于当前的教育而言,必须要用实际的策略来加以引导,才可以使教育产生无比强大的力量,从而带来更加成功的教育体验。教育策略适用于当前的教育模式,唯有一如既往的采用教育策略,才可以使教育产生更为强大的作用力,带给幼儿更好的教育结果,可靠的培养出优秀的幼儿。

(四)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策略探讨的重要意义

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策略探讨是非常重要的,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对于幼儿来说,其年龄尚小,需要有良好的培养,只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可以帮助幼儿塑造良好的行为素质,促使幼儿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标准。提供给小班幼儿教育工作者一定的参考和借鉴,让幼儿教师可以更加自如的开展教育,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为幼儿教育提供无限的动力。

二、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问题

(一)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意识淡薄

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意识淡薄,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无意识就不会产生思想,更不会有行动。作为小班幼儿来说,必须能够培养良好的教育意识,只有教师拥有强大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意识,就会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成功开展。但是当前的现状则是教师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意识淡薄,无意识就不会形成良好的认知,更不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辅助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开展,而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会越变越差,走向不甚理想的发展境地。

(二)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式单一

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式单一,单一的教育方式慢慢会变得传统守旧,其效能也会逐步变得黯然失色,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果。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需要更多的教育方式,只有如此才会带来强大的教育作用。单一就是落后,单一会逐步让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逐步走向失败。

(三)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人才缺失

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人才缺失,人才缺失会带来严重的问题,幼儿教育缺失人才,那么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会失去动力,无法获得明显的效果,不能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供更多的生命力。人才就是宝贵资源,可以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带来足够的支撑,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和行为支持,带来更加不凡的教育成果。如此便可以使之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策略探讨

(一)增强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意识

增强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策略,只有不断增强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意识,就可以使小班幼儿教育获得成功,令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意识,要加强对幼儿教师宣传,使之认识到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能够切身体会到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真正意义与价值。要不断强化认识,组织专门的活动和会议,以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为主题,从而帮助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增加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式

增加小班幼兒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式,对于小班幼儿教育来说,一定要养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如此才会使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令幼儿练就良好的行为习惯素质,从而更好的去学习,去感受生活。增加教育方式,要学会摒弃传统守旧的教育方式,能够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然后进行总结概括,运用创新的方式来开发教育方式。可以活跃教育氛围,打造更加轻松宜人的教育环境,改变教育内容,灵活变幻教育方式,使教育方式一步步走向成功。

(三)培养大量的教育人才

培养大量的教育人才,只有培养大量的人才,才可以令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走向更加美好的发展境地。如何培养人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首先要树立科学规范的教育计划,然后聘请专业的教师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配置优厚的教育资源,让幼儿教师可以在不断学习中得到发展和提升。教育人才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能够有效的培养人才,如此才可以真正的做好幼儿教育,令幼儿养成更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结论

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小班幼儿只有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才可以有效的进行学习,令幼儿具备优良的素质。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策略研究非常必要,其应该得到不断深入的发展,令其得到最大化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芳芳.关于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策略[J].好家长. 2018(51).

[2]张夏妍.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途径刍探[J].成才之路. 2018(16).

[3]李丽.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析[J].新课程(综合版). 2018(05).

作者:曹爱芝

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 篇3: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摘    要】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 :“什么是教育? 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从小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其身心的正常发展,而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来看,年龄越小,培养其良好的习惯就越为重要。小班幼儿往往是看或听,然后可能即时模仿也可能延时模仿,所以小班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比较困难,因为他们身边的干扰因素较多,不能分辨什么是对与错,不能明辨是非,因此此阶段的幼儿更需要家长与老师携手帮助幼儿及早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习惯  行为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什么是教育? 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更应该注意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1]。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来看,年龄越小,培养其良好的习惯就越为重要。而小班幼儿往往是看或听,然后可能即时模仿也可能延时模仿,所以小班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比较困难,因为他们身边的干扰因素较多,不能分辨什么是对与错,不能明辨是非,因此此阶段的幼儿更需要家长与老师携手帮助幼儿及早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幼儿身心的健康、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对幼儿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将伴随幼儿的一生,使幼儿终身受益。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2],对于绝大多数成功人士来说,成功的关键,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占有重要位置,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就是指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在生活,卫生,道德品质和学习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自动化行为[3]。幼儿期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是接受熏陶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好的生活习惯不尽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品质、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例如:有的孩子晚睡晚起,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所以不能保证按时上幼儿园,影响其他小朋友正常的活动与交往,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有的小朋友没有养成饭前便后吸收的习惯,还有的幼儿又吃手指的坏毛病,这些会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

二、注重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幼儿刚刚进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在新环境中建立新的规则,培养生活习惯相对容易些;同时,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决定了教师进行常规管理的有利条件。因此,对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是小班的核心课程之一。

1.循循善诱,向幼儿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

作为负有照顾和教育儿童责任的幼儿园教师,我们需要为儿童提供指导,帮助他们获得和发展适宜的社会行为,为儿童营造安全、可信赖的环境和心理氛围,以缓解其焦虑和恐惧感;通过各种表达方式让儿童知道他们是被爱、被接纳的;尊重儿童,认可他们的能力和价值,被别人需要,从而获得自信、懂得喜欢自己,等等。同时,要认识到指导儿童行为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儿童做到自我管理,达到自律,自觉表现出适宜的社会行为。

教师在提出每一点要求的时候,事先都经过周密考虑,做到要求合理。根据幼儿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循序渐进。比如,上课的时候,要安静地坐好,不防碍别人等。接着,提出关于社会行为的要求,比如,待人要有礼貌,看到老师阿姨要问好,接受人家的礼物,或者得到人家的帮助要道谢等。

2.教师以身作则,让幼儿在示范中学习。

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老师,对老师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老师的言行[7]。对于幼儿,老师的话可以说是“最高指示”,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老师就是这样说的……”这就对老师的言行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要在孩子们面前勇于承认错误。所以教师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起表率作用。

教师要为儿童提供榜样示范,以帮助他们习得适宜的行为[4]。这就需要教师自己首先做到自我控制。马里昂指出,“帮助儿童管理愤怒的情绪最有效的方法是成人作出榜样示范:认可,接纳自己的愤怒感受,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并以直接的无伤害的方式表达出愤怒的感受。”教师要成为儿童礼貌行为的榜样,不要对出现不恰当行为的儿童大喊大叫,而是应该走到他面前,以礼貌而又坚决的方式轻声告诉他什么样的行为是合适的,告诉他应该怎样做。这样的教学策略会即先给儿童提供必要的支持,在他们能够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更多的责任后逐步撤回对他们的外部支持。

3.不断鼓励,让幼儿在练习中慢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鼓励和表扬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种精神营养,更是一种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孩子爱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而且在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由于孩子的自我意识较强,对成人的评价很敏感,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教师就应采取不断鼓励的办法,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比如,大家在午睡的时候,往往有个别幼儿起来小便,脚步走的很重,就给他一个暗示,提醒他矫正;当幼儿小心走路的时候,就微笑着点头表示他做的对。

4.注意矫正幼儿任何一点细小行为的错误。

幼儿往往从细小的过错中,慢慢地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5]。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这些事情:有些幼儿容易发脾气,躺在地上拼命用两只小脚踩地板,大哭大叫;有些幼儿喜欢玩某些玩具的时,就要人家无条件的给他,对这些行为都不能采取姑息的态度,听任它发展下去。刚上小班的幼儿习惯较差,吃饭不专心、东张西望、吃得很慢,加上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之间交往的需要也不断的增加,吃饭时讲话的现象也多起来,教师的提醒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调动幼儿的内在因素,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才能让幼儿变被动为主动,自觉遵守纪律。

如在小班刚入园时,很多幼儿都不会轻拿轻放小椅子,拖着小椅子到处跑的现象处处可见,坐的时候也常常把小椅子翘起来或不停地摇晃。针对这一现象,我在一次起床后与幼儿进行了一次谈话。我说:“中午小朋友睡觉的时候,杨老师听到教室里有谁在哭,我找啊找,原来是小椅子,小椅子为什么哭呢?它告诉我,小朋友不爱护它,用一只手拖着它跑,坐的时候翘起它的两条腿,还晃来晃去的,弄疼了它。小椅子都不愿和小朋友做好朋友了,怎么办?”小朋友纷纷说:“我们不拖小椅子了……”“我们不翘椅子了!”我说:“那好吧,如果小朋友想和小椅子做好朋友,就请像杨老师这样做。”我给小朋友们做了示范,并详细讲解了怎样双手拿椅子,怎样轻轻放椅子,然后,请全班小朋友练习。小朋友们都模仿着我的样子,轻拿轻放椅子。此后,拖椅子的现象日益减少了,“哐当哐当”晃小椅子的声音听不到了,如果有谁偶尔忘记了,立刻就会有别的小朋友提醒他改正呢。

5.借助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6]。幼儿通过游戏的活动过程,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同时,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也容易表现出来,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给予纠正。如在组织幼儿玩“配对”的游戏。请幼儿在一套图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图片,然后再拿着这张图片到毛巾架和茶杯架前,找出与小图片完全一样的标记。此时,我就告诉幼儿:“好孩子,你找到了自己的小毛巾和小杯子,这张漂亮的小图片就送给你作为奖励。”这样一来,小朋友们很快就认识了自己的小毛巾和小杯子了。

6.善于抓住时机,注重随机教育。

有许多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习得的。有一次,我请小朋友入厕,发现有三个小朋友争执起来,仔细询问后了解到,原来罗雨辰小朋友没有排队,硬挤到厕所,差点把他们两个挤摔交了。于是,我就把他们带回教室,请小朋友来说说谁对谁不对。小朋友们纷纷发言,最后得出一致结论:上厕所应该排队,如果挤队容易发生危险。在小班的时候,孩子们每次上厕所的时候我都在两个门中间看着他们入厕,以免发生是意外事件。慢慢地,孩子们的能力都有所增强。

三、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永久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家庭中的各种习惯是孩子最初接触到的行为规范,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8]。因此,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只有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才能巩固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可以用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幼儿成长手册、家长开放日活动等形式,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使家长了解科学育儿的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家长在家庭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家庭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使幼儿从小萌发爱美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

总之,良好习惯是人们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人的生活、学习、劳动、事业的成败关系重大,也是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础。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儿童极易接受外界刺激,而且形成的一切是非常牢固的。这不仅是幼儿园教育,更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它需要教师有长久的耐性、坚实的态度、和蔼的言语,还要有一颗爱孩子、包容孩子的心。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一定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文香.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现代企业教育,2007.04

[2]尤凤珺.应重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学前教育,2000,5.12

[3]郭瑞霞.浅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前沿(理论版),2007.02

[4]赵凤侠.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网络科技时代,2007,13

[5]刘华.浅谈早期家庭教育与幼儿习惯培养.学前教育研究,2005.02

[6]杨晓芹.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07,02

[7]郭瑞霞.浅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前沿(理论版),2007,02

[8]韩彦巧.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好家长,2007.22

作者:徐芳

上一篇:对教师职称评定的影响论文下一篇:我国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