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用药信息传播倡议书

2024-04-28

儿童安全用药信息传播倡议书(共10篇)

篇1:儿童安全用药信息传播倡议书

儿童安全用药信息传播倡议书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儿童安全用药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高的复杂性工作,关系到孩子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为了进一步营造安全、良好、健康的儿童安全用药信息传播环境,提高儿童安全用药整体水平,我们郑重倡议

一、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儿童安全用药监管,鼓励儿童专用药品的研制生产,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宣传、科普教育的主导作用,每年开展儿童安全用药科普宣传专项行动,采取可行措施,正确引导行业、媒体和公众树立安全用药意识,及时查处伪劣药品,坚决打击虚假医药广告和信息,建立儿童安全用药信息传播和科普工作的长效机制,打造良好管理环境。

二、社团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每年开展相对集中的儿童安全用药科普宣教主题活动,编辑出版科普宣教资料,组织医药企业、医疗机构、媒体和医药专家等积极参与,强化行业自律意识、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建立打击虚假广告和信息、打击伪劣药品的监督举报息收集和发布渠道,正确引导医药机构和公众树立儿童安全用药意识,坚决抵制制售假劣药品行为,不制作、不传播虚假医药广告和信息。

三、医药企业要加大对儿童用药的`研制投入比例,强化质量责任意识,提供更多安全有效的儿童用药,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坚决抵制假劣药品,不制作和传播虚假药品广告和信息。

四、媒体要积极传播正能量,强化自律意识,经常开展儿童安全用药宣传科教,积极营造有利于儿童安全用药的舆论氛围,坚决抵制假劣药品,不制作、不传播虚假医药广告和信息。

五、公众应担负起社会和谐和社会进步的基本责任,尊重科学,摒弃迷信思想,不盲目自我诊疗,不传播伪科学,不传播虚假医药信息,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监管工作,主动举报假劣药品、虚假医药信息和广告,发挥全民监督和约束力量,为儿童安全用药和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让我们都积极行动起来,携手共进,从自身做起,关爱儿童,关注儿童安全用药,促进社会和谐和持续健康发展。

篇2:儿童安全用药信息传播倡议书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药品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为了营造一个安全、良好、健康的饮食用药环境,建设健康、平安娄底,我们倡议:

药品生产企业、餐饮企业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以“学法、知法、守法”为立业之本,牢固树立“企业是食品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始终把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放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首位,做放心食品,做放心药品,做到不生产、不经营、不使用假劣食品药品。

广大人民群众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密切关注、主动了解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强化食品药品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带头做到不使用违禁农药,不滥用添加剂,不种植(养殖)、不加工、不销售、不使用农药超标、假冒伪劣和过期失效食品药品;以主人翁姿态监督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举报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及执法人员要切实加强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流通、使用等关键环节的管理,整顿和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最大程度防控和减少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全市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让我们携手并肩,全民行动,共同参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共同建设食品药品安全环境,共同享受食品药品安全成果。食品药品安全,我们共同的期望、责任和使命!

倡议单位:

xx

xx

篇3:浅析网络信息传播中的安全与策略

1 Asp漏洞

asp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简单方便的服务器端脚本编写环境, 可以用来创建运行动态网页, 并不需要编译。asp还可以使用服务器端的Active X组建来执行各种任务, 例如存取数据库、发送电子邮件或访问文件系统等。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服务器脚本程序, asp从一开始就受到众多漏洞的困扰。

1.1 绕过验证直接进入asp页面的漏洞

如果入侵者知道了一个asp页面的路径和文件名, 而这个文件又是需要经过验证才能访问的, 那么用户可以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路径和文件名并通过骗取session值的方式来绕过验证。

1.2 asp程序后面添加特殊符号的漏洞

通过在asp程序的后面加入一些特殊符号就可以看到asp程序的源代码, 例如“.”, “%81”, “::$Data”等。造成这一漏洞的原因是windows的特殊文件系统NTFS支持包含在一个文件中的多数据流, 因此使得在浏览器中直接访问NTFS系统能轻易捕获文件中的脚本程序。

1.3 输入Java Script脚本来改变输出结果的漏洞

入侵者会利用留言本的输入功能, 向服务器输入特殊的js脚本来达到改变正常输出结果的目的。

1.4 asp上传文件漏洞

上传漏洞的原理是入侵者利用asp编写的上传程序将一些木马或者控制程序上传到服务器的指定目录, 然后运行所上传的木马或者控制程序来控制当前站点, 甚至控制整台服务器。一般来说通过判断上传文件的扩展名来严格限制上传文件的种类就能防治此类漏洞, 但是攻击者可以将木马藏于图片中, 其他浏览者只要查看到这些图片就会受到木马的侵害, 这种漏洞又叫做GDI+漏洞。

2 IIS的安全防护设置

2.1 单独设置IIS服务器

如果可能, IIS应该安装在一个单独的服务器上。就是说, 这个服务器不是任何域中的成员, 不必与域控制器建立Netlogon信道, 从而降低通过服务器之间连接而建立起来的空用户连接所带来的安全风险。而且, 由于系统之间不传递认证通讯信息, 也就降低了登录口令被截获的可能。

2.2 关闭不需要的服务

进入计算机的最简单途径就是通过FTP访问。FTP本身就是被设计满足简单读/写访问的, 如果执行身份认证, 就会会发现用户名和密码都是通过明文的形式在网络上传播的。SMTP是另一种允许到文件夹的写权限的服务。通过禁用这两项服务, 就能避免更多的黑客攻击。

2.3 合理设置web服务根目录

建议将Web根文件夹wwwroot定位在操作系统分区以外的地方甚至是另外的物理磁盘驱动器上。而且, 当设置Web站点的虚拟目录或重定向文件夹时, 也要保证这些目录不会被重定向到操作系统的启动分区, 因为有些攻击能够危及访问文件夹所在分区上的其它文件夹。

2.4 为IIS中的文件分类设置权限

除了在操作系统级别为IIS5的文件设置必要的权限外, 还要在IIS管理器中为它们设置权限, 以做到双保险。一个好的设置策略是:为Web站点上不同类型的文件都建立目录, 然后给它们分配适当权限。例如为特定文件夹设置“纯脚本”执行许可权限, 只为重要的文件夹设置“脚本和可执行程序”执行许可权限。

3 SQL Server的安全配置以及防止SQL注入

3.1 选择不常用的名称

使用常用的名称甚至直接使用教程中的实例名称会让数据库结构轻而易举的暴露, 因此应该有一套规范而又独特的对象命名规则, 例如引入前缀后缀的命名规则, 既能保证名称通俗易懂又能保证其他人无法猜测, 从最一开始就杜绝了SQL注入的可能。

3.2 保证账号查询与密码查询的分离并做好密码加密

入侵者可以利用and和or的运算规则来造成SQL查询语句出现逻辑性的错误从而非法获得账号密码数据, 例如“select*from User where username=’’or 1=1”, 所以应该确保账号查询和密码查询不能在同一条SQL语句之内, 再使用md5加密来确保密码的安全, 这样即使入侵者只能得到无法解密的密码, 不会轻易的侵入系统。

3.3 去掉数据库访问账号的不必要权限

SQLServer中有专门的系统账号来进行对数据库的操作, 对这些账号应该做严格的权限设定。例如将读取权限与修改权限的分别赋予不同的账号来杜绝越权操作的出现;去掉这些账号对SQLServer内建系统关键存储过程以及视图的访问权限, 用以防范入侵者非法获取数据库结构。

3.4 存入数据库之前过滤掉危险数据

篇4:基于网络的信息传播安全研究

摘要: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信息领域,人类在享受现代文明给予的巨大便利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其副作用带来的灾害。本文介绍了网络信息传播的定义及其特征,分析了网络对信息传播的影响,研究了网络中信息传播涉及的安全问题,提出了网络中信息传播的安全策略。

关键词:网络 信息传播 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1-0016-04

进入9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全球信息的高效传播和使用。在新技术条件下出现的网络传播,不但对现有的社会形态、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并改变了其生存状态。网络以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手段,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据统计,全球平均20秒就发生一次计算机病毒入侵;互联网上的防火墙约1/4被攻破;窃取商业信息的事件平均以每月260%的速度增加;约 70%的网络主管报告了因机密信息泄露而受损失。[1]网络安全已扩展到了信息传播的可靠性、可用性、可控性、完整性及不可抵赖性等更新、更深层次的领域。

一、网络信息传播的实质及特征

信息传播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其实质是人类对自身生存和生活环境控制、调整和完善的过程。网络信息传播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活动。它所传播的信息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然后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再通过计算机或类似终端设备阅读和使用。所以,网络信息传播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的信息传递、交换和利用的过程。

网络信息传播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以往传统传播模式界限,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融为一体,它既可以面对众多受众采用面对面的传播,也可以针对特定对象进行点对点的个别交流。网络传播的信息聚散结构使人们传播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加速了人际交流和信息流通。所以, 网络传播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更大的开放度和自由度。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信息传播在融合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基础上,建构了一种全新的分布式网状传播结构。具体而言,网络传播的特点和优势主要表现在:

1.传播的互动性。这一特征使受众不但可以选择性地接受信息,还可以主动参与到传播过程中,甚至以传者的身份参与信息的筛选、发布、补充、更改等活动,从而完善信息的传播。双向互动性使授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趋向模糊,使两者的角色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可以互换。因此,网络传播的双向互动性赋予了个体平等的传播权。

2.传播的平等性。在大众传播时代,传播的主体主要是报社、电台、电视台、出版社等专业机构,个人很难作为独立的传播主体进行传播活动。网络传播不仅实现了传播主体与客体的双向互动,而且实现了传播主体的“角色互换”。在互联网上,任何人都有可能参与到传播系统中来,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角”。

3.传播的兼容性。传播可以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或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类型。人内传播是作为意识和行为主体的个人的一种“自我传播”;人际传播不依赖其他中介,是人与人相互之间直接的“个体化传播”;群体或组织传播限定在一定的范围,有特定的对象;大众传播则是受众极为广泛的“大面积传播”。网络传播实现了多种传播类型的兼容,个人获取信息的视野和渠道拓展了,选择性增强了,对信息环境的主观感受和体验也更为强烈。

4.传播的控制性。网络信息传播中个人可以任何时候从网上下载信息,自主安排任何时候进行浏览,还可以超越时间与地域的限制,直接靠近信息源,使自己身临其境地感受已经或正在发生的事情。特别是依靠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可以实现按照个人需要选取信息,使网络信息传播过程真正成为自主选择信息的过程,成为个人需要得以满足、个性得以张扬的过程。

5.传播的定向性。网络传播不但可以采用一对多的模式,也可以采用定向传递:一对一的模式,从而使某些特定信息只向一些特定受众、甚至一个对象传递。也就是说,可以针对特定的受众实施不同的个性化信息传递。因此,网络传播对受众目标群的锁定更准确和更容易,从而大大增强了传播的有效性。

二、网络对信息传播的影响

信息传播是指以互联网为基本信息平台、以各机构在此基础上搭建的内部网络为主体操作平台,所进行的提供、传递和获取信息的过程。网络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更为迅捷、灵活和互动的交流手段和交流效果。

1.对传播对象的影响

传统信息环境中,信息传播的主要场所是图书馆以及各个相邻图书馆间的馆际互借,不可能实现与不同区域间的其他用户进行信息交流。但网络环境下,人们完全可以足不出户地在办公室或家里通过联网计算机实现自己的信息需求;同时,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源和信宿的信息意识不断增强,获取信息能力得到提高,传播对象再反作用于信息环境,使其不断向技术化、有序化、规范化发展。

2.对信息产生的影响

传统信息传播环境中,纸质载体占有绝对性的地位。而网络载体不但彻底解决了共享的问题,而且继续与纸型载体长期并存,各自执行不同的功能:网络载体主要承担更新快、时效短、实时要求程度高的信息发布,而传统载体则主要定位于学术含量高、有重要收藏价值且时效性长的信息记录。但信息传播的载体将逐步从以纸质载体为主过渡到以网络载体为主。

3.对信息传递的影响

(1)传递渠道。而网络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包括和取代了传统的传播渠道:图书、报纸、杂志,以及广播电视的大部分功能,将用户与信息传播组织和传统媒体有机地连接起来,使传播活动逐步实现一体化。

(2)传递速度。在传统的传播渠道中,从信息源产生信息到信息用户利用信息,通常需要通过许多中介机构 如图书馆、档案馆、文献情报中心、出版发行单位等,造成信息的生成与利用之间形成很大的时差。网络环境下用户只需要动动鼠标或敲敲键盘,获取网上发布的最新信息不过是弹指之间的事。

(3)传递效率。只要网络顺畅、网络技术加以支持, 我们可以快捷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而传统传播活动中由于各种噪音的干扰,我们接受到的信息有别于原始信息,严重影响传递效率。

4.对信息接收的影响

离散性是信息分布的一个显著特征,纸型出版时期这一特征对信息的接收构成了一个难以跨越的巨大障碍,使信息查全率与查准率降低。网络信息传播在信息的获取上明显优于以往任何时期,其便捷性与快速性使传播活动几乎克服了离散分布带来的障碍,还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5.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传播效果主要是指信息从信源经信道到达信宿,在信宿一端产生信息增值后,如有需要,则再与信息发出者进行进一步的信息交换。这里的信息可以是原始信息本身,也可以是有关原始信息的信息,从而实现信息不断增值。网络技术为信息用户提供了与过去一对一或一对多完全单向、严重滞后的交流方式截然不同的、全新的多对多、近乎完全实时的互动传播方式,在传播双方可以进行类似面对面传递信息的情况下,不仅彻底实现了传播中有“交出”也有“回流”的有效循环,同时大大减少了传输中噪音对信息的干扰,使得信息的价值得以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

三、网络中信息传播安全问题

作为信息传播环境的互联网,它的开放、共享、互联的特点一方面构成了网络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准确性、互动性和增值效应,另一方面也无法避免地构成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隐患:资源共享和分布,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网络防止攻击的能力。

1.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安全保护是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措施,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显露。网络信息安全是指组成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受到妥善的保护,系统中的信息资源不因自然与人为因素遭到破坏、更改或泄露,信息系统能连续正常工作。[2] 网络信息安全受到的威胁是多方面的,尤其是众多的攻击手段使得网络防不胜防,特别是以窃取、篡改信息、传播非法信息为目标的信息犯罪,会对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造成重大的损害。

信息安全要素包括六点:1)完整性。[3]完整性指数据信息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也就是要求保持信息的原样,要预防对信息的随意生成、修改、伪造、插入和删除,同时要防止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丢失、乱序和重复。2)机密性。机密性是指网络信息只为授权用户所用,不会泄露给未授权的第三方的特性。要保证信息的机密性,需要防止入侵者侵入系统,对机密信息需先经过加密处理,再送到网络中传输。3)不可否认性。不可否认性即不可抵赖性,是指所有参与者都不可能否认和抵赖曾经完成的操作。要求在交易信息的传输过程中为参与交易的个人、企业和国家提供可靠的标识,使信息发送者在发送数据后不能抵赖,而接受方接受数据后也不能否认。4)真实性。真实性是指商务活动中交易信息的真实,包括交易者身份的真实性,也就是确保网上交易的对象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虚假或伪造的,也包括交易信息自身的真实性。5)可用性。可用性就是确保信息及信息系统能够为授权使用者所正常使用。6)可靠性。可靠性是指系统的可靠性,在遇到自然灾害、硬件故障、软件错误、计算机病毒等情况下,仍能确保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1)传播过程的安全

传播过程包括信息的传递、获取、显示、存贮和处理等。信息传播过程的安全主要涉及信息加密和安全传送,信息接收者对信息所进行的安全获取、存贮和处理等操作。这些都需要信息发出者对信息的使用权进行限制来实现:既包括验证合法用户,也包括拒绝非法用户;在信息传播和变换的过程中还应注意避免有关合法用户的帐号和密码等机密信息的泄露;此外,在保证自身信息不被非法窃取之外,还应注意不良信息的过滤,防止其他无用信息甚至恶意攻击信息进入网络,干扰或破坏正常的交流活动。

(2)传播系统的安全

指整个传播体系结构的安全,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是指用于信息传播的各种基础设备,如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等,这些电子设备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物理摧毁、人为的破坏甚至病毒的侵害。软件安全涉及整个系统的柔韧性和系统在遭到破坏以后的自我修复功能。

2.知识产权问题

(1)经济权利

1)复制权。信息发布者将信息或作品放到网络上以供其他信息用户浏览,当其具有原创性时,信息发布者就对信息或作品享有版权,目前网络上版权作品复制是广泛存在的。

2)使用权。主要是为了防止信息发布者带有原创性的意见或作品被他人擅自用作经济性的商业用途。我国版权法规定,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在合理利用的范围内不属于侵权行为。

3)传播权。网络交流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各种信息的相互传播,这使得版权人的合法权益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侵犯。传播权是版权人控制交流中涉及的文字、电影、录音制品等的传输的另一种选择。

(2)精神权利

首先,对版权信息而言,信息是作者人格的延伸,作者享有不可剥夺的表明版权身份的权利和反对他人歪曲篡改的权利。其次,对非版权信息而言,对传播双方的隐私和个人数据的保护也相当重要,许多国家的法律对个人隐私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保护,包括传播过程中涉及的用户的年龄、职业、电话住址等。

四、网络中信息传播安全策略

1.网络安全策略

(1)物理安全策略。物理安全策略的目的是保护计算机硬件实体和通信链路免受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搭线攻击,确保计算机系统有一个良好的电磁兼容工作环境,防止敌意分子非法进入内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窃取和破坏网络信息资源。

(2)访问控制策略。访问控制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法访问。它是保证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具体包括:

1)入网访问控制。入网访问控制为网络访问提供了第一层访问控制。它控制哪些用户能够登录网络并获取网络资源,控制准许用户入网的时间和准许他们通过哪台工作站入网。用户的入网访问控制分三步:用户名的识别与验证;用户口令的识别与验证;用户账号的缺省限制检查。三道关卡中只要任何一关未过,该用户便不能进入该网络。

2)网络的权限控制。网络的权限是控制用户使用网络范围的一种措施。用户和用户组被赋予一定的权限。网络控制用户和用户组可以访问哪些网络地址、信息资源,可以使用哪些网络共享设备,可以对哪些网络服务器、目录和文件执行修改、删除等读写操作。

3)网络服务器安全控制。网络允许在服务器本地或远程控制台上执行一系列操作。网络用户使用控制台可以装载和卸载模块,可以安装和删除软件等操作。网络服务器的安全控制包括:可以设置口令锁定服务器控制台,关闭远程控制功能,以防止非法用户修改、删除重要信息或破坏数据;可以设定服务器登录时间限制、检测和关闭非法访问的时间间隔。

4)网络监测和锁定控制。网络管理员通过对网络实施监控,在服务器上记录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情况,并对非法访问予以报警。对试图非法进入网络的行为,服务器自动记录尝试进入的次数,如达到设定数值,账户将被自动锁定。安装系统监测和病毒监测程序,并经常进行更新。

5)网络接入端口和节点的安全控制。网络接入端口往往使用自动回呼设备、静默调制解调器加以保护,并以加密的形式来识别节点的身份。自动回呼设备用于防止假冒合法用户,静默调制解调器用以防范黑客的自动拨号程序对计算机进行攻击。

(3)信息加密策略。信息加密的目的是保护网内的数据、文件、口令和控制信息,保护网上传输的数据。网络加密常用的方法有链路加密、端点加密和节点加密三种。链路加密的目的是保护网络节点之间的链路信息安全;端点加密的目的是对源端用户到目的端用户的数据提供保护;节点加密的目的是对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传输链路提供保护。

(4)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网络的安全管理策略包括:确定安全管理等级和安全管理范围;制订有关网络操作使用规程和人员出入机房管理制度;制定网络系统的维护制度和应急措施等。

2.网络安全技术

(1)物理安全采取的技术。抑制和防止电磁泄漏技术是物理安全的一个主要问题。目前主要防护措施有两类:一类是对传导发射的防护,主要采取对电源线和信号线加装性能良好的滤波器,减小传输阻抗和导线间的交叉耦合。另一类是对辐射的防护,这类防护措施又可分为两种:一是采用各种电磁屏蔽措施,如对设备的金属屏蔽和各种接插件的屏蔽,同时对机房的各种金属设施进行屏蔽和隔离;二是干扰的防护措施,即在计算机系统工作的同时,利用干扰装置产生一种与计算机系统辐射相关的伪噪声向空间辐射,来掩盖计算机系统的工作频率和信息特征。

(2)系统平台安全。主要包括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服务器、安全数据库等。目前各种操作系统和软件都存在着漏洞,在使用、维护和安全方面各有优劣。保证系统平台基本安全的手段就是经常更新系统的补丁。

(3)网络访问控制技术

1)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一种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性措施,它是一个用以阻止网络中的黑客访问某个机构网络的屏障,也可称之为控制进/出两个方向通信的门槛。在网络边界上通过建立起来的相应网络通信监控系统来隔离内部和外部网络,以阻档外部网络的侵入。

2)VPN技术。该技术是近年来开发的一项网络访问控制技术,主要是利用IPSEC协议,在公网中实现内部安全通道。IPSEC协议是IETF为IP网络层制订的安全标准。

(4)信息加密技术。信息加密过程是用替换、排列或数论方法把明文变换成密文,即由各种加密算法来具体实施。一般将加密算法分为保密算法和公开算法。

1)保密算法。就是凭借秘密算法或通信信道来维持安全性。典型的“一次一密”算法能提供非常好的保密性,它为每次信息发送分配一个特有的大数密钥。这种算法简单,从数学角度而言,它是不可破译的,但密钥较长,与信息长度相同。并且需要为每条信息选取新的随机密钥。一次一密算法对重要信息很有用。

2)公开算法。经常需要的加密是大量加密,因为它适用于对通过已知路径卫星链路、无线链路、局域网、广域网等发送的、大量的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在一些高容量应用中,算法是公开的,但密钥是保密的。公开算法为这种密码体制的标准化提供了可行手段。

3)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一种对消息进行认证的方法。通过分析数字签名,可验证发送者的身份,并可证明攻击者是否篡改消息。公钥加密为获取数字签名提供了方便条件。其实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能为保密算法,也可能为公开算法,取决于实际应用。

4)密钥管理。对所有密码体制公开或私有算法的安全性而言,密钥的生成、存储、分发以及全面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危及安全的密钥会为非法访问提供最直接的途径。因此,密钥管理功能必须在物理、信息和感知等层面的安全上得到保护。

五、结语

网络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发展和经济飞跃。对于已经网络化的社会和企业而言,正常的网络运行和信息服务是极为重要的。但当网络生存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人类无法回避的生活方式时,网络信息传播过程或多或少地存在安全问题。尤其对网络内容提供商和应用服务提供商更是如此。因此急需解决好网络信息传播的安全性、易操作性等一系列问题。[4]但是网络的安全性始终与网络的开放性、便利性和灵活性相矛盾,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不断扩大它的正面效应,尽力消除它的负面效应,让网络传播成为完善人的自我和创造人类美好新生活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冯长根,刘震翼.信息安全的现状与若干进展[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2):50-52.

[2]彭绍平,宁锐.关于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4):84-86.

[3]祁淑霞.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安全及关键技术的探索[J].商场现代化,2007(12):121-122.

[4]孟晓明.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与安全防护策略研究[J].情报科技,2004(3):38-40.

篇5:儿童安全用药信息传播倡议书

全市互联网金融网民朋友们: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通信技术不断突破发展,互联网与金融快速融合,成为人民群众参与金融活动的重要平台。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提升了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拓展了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为我国经济社会繁荣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要看到目前互联网金融诈骗、非法金融广告、虚假金融信息、校园贷、现金贷、网络炒汇等不良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严重影响了互联网金融生态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营造风清气正的互联网金融生态,传递金融正能量,特向广大金融网民朋友发出如下倡议:

一、自觉遵守互联网法律法规。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全市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和广大金融网民要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互联网法律法规,坚守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二、主动抵制网上不良金融行为。不制造、不传播金融谣言和非法金融信息。主动抵制和举报各种非法金融广告、非法集资、电信诈骗、银行卡盗刷以及校园贷、现金贷、网络炒汇等现象。

三、提升金融素养理性金融消费。主动学习金融知识和金融法律法规,增强金融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树立正确的金融消费观念,特别是在校学生,不攀比、不虚荣、不跟风、不盲从,自觉远离校园贷、现金贷等。选择正规金融机构接受金融服务,不出租、出售、出借本人身份证件和银行账户,不参与非法集资和高息民间借贷。

广大金融网民朋友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你我做起,遵守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积极传播金融正能量,争做金融好网民!

中国人民银行xx市中心支行

xx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篇6:儿童安全用药信息传播倡议书

关键词:无线电频谱,信息传播,信息安全,资源管理

在信息时代, 无线电通信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 在公众通信、现代交通、国防建设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成为经济、社会与国防的重要基础要素之一。如同土地之于农业、石油之于化工行业的地位一样, 占用无线电频谱资源是无线电通信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 无线电频谱资源已成为当今信息时代珍贵而稀缺的资源。

一、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特性

无线电波传播一经发出, 有其自然传播与衰减规律, 不受行政疆域限制, 当多个用户需要同时发射电波时, 难免产生干扰, 马可尼发明了按频率使用无线电的方式, 使得频率成为无干扰应用无线电的先决条件, 因而人类全部可用的频率所构成的频谱, 成为一种因管理而衍生的资源, 必须进行妥善地分配与管理, 才能保障无线电通信正常进行。这种资源管理, 在国际上由国际电联协调, 各国由国家或国家委托的独立机构负责。一般认为, 频谱资源属于一种公共资源。所谓公共资源是指一切能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享受的自然物质、自然条件、社会资源, 及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些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共同拥有的基础条件, 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行政资源。公共资源利用的根本目的是公益, 旨在为不特定的使用者提供福利, 公共资源的公共性, 体现在公众获得或者利用公共资源的平等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等特点, 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及消费“搭便车”行为, 一般是由政府来经营管理, 至少是对其保持一定的管制。

1906年, 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无线电通信大会, 开始了频谱资源应用与划分的国际协调。今天国际上协调机构是国际电联 (ITU) , 其成果就是众所周知的《无线电规则》及其附件, 这是普遍遵守的国际公约, 也是今天飞机、轮船以及手机等无线电用户可以实现漫游全球的前提。传统的频谱资源分配, 采取按频段划分不同应用, 同一应用中, 不同用户先到先得等行政管理方式进行。自20世纪世纪90年代以来, 发达国家对频谱资源分配实行了市场化方式, 主要是对商业价值较高的公众移动通信和广播等频段进行了拍卖, 其拍卖所得用于补充公共预算, 属于政府非税收入。但对于已经分配的频段如水上、航空等业务频段, 业余无线电频段等, 继续实行免费方式。

二、我国无线电频谱资源管理的现状与难点

随着技术发展, 社会对频谱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而目前可供人类使用的频谱资源又非常有限, 因此, 即使在管理良好的发达国家, 也开始对已经分配的频谱进行整合, 以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如美国早在2003年就以总统令的方式, 要求对联邦和地方政府所用频谱以及未来需求进行全面清理, 提出了21世纪频谱管理政策, 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必须寄予足够的重视。从目前技术发展来看, 仅仅无人飞机和无人汽车, 未来对频谱的需求就是巨大的, 因为它们需要实时传输大量的视频信号, 还有大量的控制信号, 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持, 这些技术和业务将无法投入实际应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美国、英国和欧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电信法案, 打破行业垄断, 各发达国家放松电信管制, 引入更多竞争者, 使得电信行业获得了很大发展, 社会通信成本也大幅下降, 从而带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借鉴他们的经验,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 电信行业也经历了大幅的分拆与重组。进入21世纪, 对运营商的管制也在放松, 目前已经有几十家民营企业获得了虚拟运营商运营资质。总体来看, 放宽对电信运营的限制是大势所趋。

由于长期受到西方国家长期敌视与封锁, 我国一直由国家对宣传舆论工具进行必要的控制。但新媒体的出现, 信息传播出现了全新的局面, 控制方式也应与之相适应, 放宽准入已经是大势所趋。互联网站从一开始就没有准入限制, 因而生机勃勃的经验表明, 由准入控制向内容监控转变, 不仅不会失去宣传阵地, 而且还会极大地促进文化繁荣与发展。广播电视行业实现这种转变, 是可以预见的。电信运营也好, 广播电视也好, 都离不开对无线电频谱资源的依赖。因此, 发达国家对这两大行业的管理, 都是采取资源控制的方式, 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又避开了行政干预嫌疑, 在我国实行依法治国, 大幅减少行政审批的大环境下, 无线电通信领域, 用频谱资源的分配与管理, 逐步取代原有的行政审批和准入限制, 是今后发展的大趋势。

我国无线电管理长期由军队负责, 1986年才转入地方。由于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 注重直接管理, 对电信行业和广播电视的管理已经非常成熟, 无线电管理从军队移交到地方后, 旧的行业管理模式依然在发挥作用, 因此, 1986年才成立的频谱资源管理部门, 并不能改变既有的体制与管理格局, 本应是资源分配的主角, 反而成了原有行业管理的补充和支持部门, 资源分配与部门权力与利益混在一起, 成为行政部门博弈的舞台。而频谱资源又不像土地矿产等其他资源, 有足够的增量可供使用。因此, 我国目前可供分配的频谱资源所剩无几, 资源管理水平徘徊不前, 管理方式改革举步维艰。在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实现市场化分配的广播电视台和公众移动通信所用频段方面, 我国至今没有任何尝试, 甚至连可供讨论的方案也没有。特别是欧美国家在3G移动通信等频段拍卖取得巨大成功, 公共财政获得大量收入的情况下, 国内舆论反响热烈。但频谱管理部门却无能为力:在国外取得频谱资源就可以运营, 而国内, 需要先有相应资质才有可能获得频谱, 频谱资源只不过是行政权力主导下的支持方式而已。广播电视的国家专营与电信运营的主体资格限制, 使得非国有资本无法进入, 缺乏市场主体, 无法实行市场化分配。而在国有企事业单位之间的频谱资源分配, 依然是行政部门之间的博弈过程, 无法采取市场化手段。

三、基于无线电频谱特性的信息传播及信息安全

无线电频谱最重要的价值是信息传递, 无论这种信息传递是一对一还是多对多, 是单向还是双向, 是声音、图像还是其它信息, 而且, 无线电频谱是使得信息传递无处不在的唯一媒介, 像飞机、轮船、高速火车等移动体, 甚至导弹飞船, 与外界信息沟通只有依靠无线通信。无线电广播是最早出现的实时大众传媒, 它一出现, 就抢去了报纸的风头;电视的出现, 使得无线电广播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大大下降;而互联网的出现, 又夺走了电视在大众媒体中的头把交椅,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 通过3G、4G网络的信息传播, 终将会在未来信息传播中占据主流。然而, 信息传递方式的不断革新, 使得信息安全成为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问题。斯诺登事件表明, 对各种信息传递的全程监视, 已经成为现实, 而无论信息传递的媒体是在国内还是国外, 媒体或运营商是什么性质, 这也说明, 在当今技术条件下, 无论是广播电视台站, 信息网站还是电信运营商, 都不能完全保障信息的绝对安全。因此, 我国传统的电信运营资格准入和广播电视台国家主办的方式, 也面临挑战。

对广播电视和电信运营商的管制, 从根本上来说, 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 但这种管制对信息安全的效果, 已经事倍功半。互联网自出现以来, 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 上网人数不亚于电视观众, 而且以中青年等社会中坚为主。考察我国对设立互联网网站的限制, 与设立广播电视台或开展电信运营业务相比, 简直相当于没有门槛, 但对互联网信息安全, 国家没有丝毫放松, 通过对内容进行实时监控, 对某些内容的隔断与对色情等网站的打击等等, 也非常精准。这种“宽入严管”的管理模式, 保障了我国互联网相关行业快速发展, 也为广播电视和电信运营行业的管理, 提供了崭新的思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 广播电台、移动通信基站等都已经小型化, 非常隐蔽。黑广播、伪基站的出现与查处说明, 依靠对广播电台的控制, 依靠对运营商的控制, 已经不能从根本上保障信息安全, 今天它们能被经济利益所用, 明天也可能被某些政治势力所利用, 成为信息安全的水下暗礁。因此, 像互联网行业一样, 建立对广播电台、电视台和运营商统一发送信息的信息内容的监控系统, 应该提上议事日程。而一旦监控系统建立, 对其准入和经营的管制是否还有必要, 就值得商榷了。从全媒体的角度来看, 内容监控是最为重要的, 也是国家唯一需要监控的。至于杂志出版、网站由什么人运营, 广播电视台出资人是谁, 电信运营商的股份谁多谁少, 并不是保障信息安全的依据。

四、无线电频谱资源管理的改革方向

目前最具市场空间的频谱资源, 无非就集中在广播、电视和公共移动通信领域, 而我国这些领域都是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广播电视涉及到意识形态, 对民营经济进入有待政策放开;而公共移动通信, 寡头垄断已经形成, 地位难以撼动。频谱资源市场化配置应该如何进行呢?从市场主体角度考虑, 需要主管部门的高度智慧, 将频谱资源市场化配置与市场新的进入者相结合。这方面英国和德国的3G拍照拍卖提供了很好的样板。由于采用了非常复杂和灵巧的资源划分和拍卖程序, 英国最终由四个原运营商和一个新运营商获得了移动通信牌照, 拍卖收入高达224亿英镑, 而且除新运营商外, 运营商之间的市场份额最大差距不到3%, 有力促进了市场竞争;德国竞拍的结果是四个2G运营商和两个新进入者分享12个3G牌照, 收入高达505亿欧元。既有运营商并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 各家运营商的市场份额都在16%左右, 明显改善了原GSM市场“两大两小”的寡头结构, 形成充分竞争格局。

在公众移动通信领域引入频谱市场化分配机制, 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主要的难点在于电信运营执照这一前置资格的羁绊, 而且, 实行市场化分配频谱资源, 仅仅在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之间, 很难真正实现充分竞争, 因而必然需要引入新的经营主体。非国有经济实体的介入, 必然会对三大运营商效益产生一定冲击。但是, 从我国民航等行业引入民营企业的经验看, 民营企业并不是洪水猛兽, 无需过度担心。由于其“鲶鱼效应”, 对促进竞争, 提高效率是有益的。问题的关键, 依然是我国目前是否放开电信运营这一行业限制, 允许民营企业从虚拟运营商转变为实体运营商。

与公众移动相比, 广播电视运营资质的放开条件更不成熟。但是, 由于旧有的频谱分配格局依然存在, 广播电视行业依然占据着大量优质频谱资源, 随着有线数字电视的普及, 多数频段几乎没有机会获得使用, 由于频谱资源不存在资源实体, 不会消耗, 也不能储藏, 因此闲置不用是一个巨大的浪费。虽然广播电视频段的再分配在国际上尚未达成共识, 但恰好可以不考虑国际协调, 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 将其充分利用起来, 进而推动国际频率划分表的修订。由于这部分频谱传播特性稳定, 容易控制, 不会造成边境纠纷, 欧洲已有部分国家将这部分“数字红利”频段, 重新分配利用。因此, 从广播电视频段划分若干闲置频道出来, 用于公众移动通信;放宽或取消电信运营前置资质, 引入新的竞争主体, 是我国频谱资源市场化配置成功的主要出路。

参考文献

[1]吴耀, 冯博.我国无线电频谱资源研究与开发的建议[J].中国无线电管理, 1997, 3

[2]彭若弘, 王媚媚.无线电频谱管理模式比较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0

[3]杨克俊.无线电频谱经济价值研究的进展[J].中国无线电, 2005, 8

[4]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政策研究室.无线电频谱资源的激励性拍卖模式初探[J].中国无线电, 2013, 1

[5]王小戈.无线电频谱资源的价值特征及其计量方法研究[J].中国无线电, 2012, 5

[6]许若群.无线电频谱资源的政府规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03, 3

[7]沈建峰, 徐一丁.无线电频谱资源公共属性及其应用[J].中国无线电, 2014, 8

[8]杨洁, 杨育.无线电频谱资源管理研究现状分析[J].无线电工程, 2008, 9

[9]魏功庆.无线电频谱资源国家所有权研究[J].法制博览, 2015, 2 (下)

[10]宁清同.无线电频谱资源使用权的性质、权能及其限制[J].法治研究, 2014, 11

[11]危小禁.无线电频谱资源使用权属性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 1

篇7:儿童安全用药信息传播倡议书

儿童在网络空间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存在着他们的意见领袖,这些意见领袖不同于在传统媒体中所出现的特点,有其独特的行为和表现。本文就儿童BLOG的中的意见领袖展开研究,探讨其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所起到的特殊的作用。

一、儿童BLOG意见领袖的构成

意见领袖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能够起到主导地位的个体,在赛佛尔的研究中认为意见领袖是这样的:人际影响比任何一种媒介都更为经常,更为有效;在基本群体中,人际影响对保持群体内部意见和行动的高度一致非常有效;在决策过程中,不同的媒介扮演不同的角色。

同时,研究者归纳出了以下几点意见领袖不同于追随者的因素。(1)价值观的人格化体现(其人为谁);(2)能力(其人的知识);(3)可利用的社会位置(其人所知的人)。

决定意见领袖为谁的因素,由其信息传播的个体能力、其知识面的广博程度和其在群体中的影响力所决定。

而在儿童BLOG意见领袖的选择过程中,儿童BLOG意见领袖的出现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网络BLOG的信息传播交流特点;发言人的知识结构和其能力;其人是否为儿童群体所接受,其是否拥有某一方面优于普通儿童的体验和感受。

其意见领袖构成情况为:

1.相识的儿童

儿童获得自己所关注的BLOG地址有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通过自己相识的儿童。因为其体现了不可分割的相关性和接近性,这样的儿童BLOG更加能够吸引其长时间的关注。而同时,那些富有影响力的相识儿童BLOG,也成为其加强相互交流和了解的重要渠道。

这样的意见传播过程是生活中的社交网络在网络上的转移,事实上儿童BLOG在某种程度上很多都是通过相识群体之间而建立的,在BLOG中扮演意见领袖角色的儿童往往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扮演着活跃的角色。

2.网络的同龄人

那些拥有相同兴趣和爱好的儿童,也容易通过网络相识,围绕相同的兴趣爱好,或者对同一话题的关注,他们聚集到一起,而其中,知识面较广、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儿童,也容易成为BLOG中的意见领袖。

3.在儿童关心的领域获得其认可的成年人

在儿童BLOG的书写者和意见领袖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就是拥有儿童感兴趣领域话语权的成年人,如儿童文学作家等。他们同样会在儿童聚集的社区空间中开设BLOG,这一小部分群体同样拥有对儿童的影响力,甚至可以说其观点更加容易得到儿童的信服。

二、儿童BLOG中意见领袖信息传播特点

BLOG在影响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有着其他媒体无法相比的优势,也有着家庭、学校无法与之相比的优点,因此儿童BLOG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儿童BLOG中意见领袖信息传播特点则表现为一下几点。

1.儿童BLOG意见领袖的标准在不同年龄群体中存在差异性

年龄越小的儿童,其获得能够固定上网的机会越少,而愿意使用BLOG的儿童则必须具备较好的书写能力和家庭较强的经济实力。在年龄较大的儿童群体中,能够自由支配零花钱,从而获得家庭外上网机会及可能的儿童增多,因此,儿童由于经济原因所造成的对网络的使用现象减少。而个体的知识层面和影响力成为了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2.儿童BLOG意见领袖的作用具有多样性

其作用可以通过设置议程来发挥,也可以通过引导讨论方向来完成。意见领袖完成信息传递的形式,可以通过在BLOG中发文进行,同时,也可以通过对BLOG文章的回复,从而引导讨论的形式来进行。在话题设置过程中,意见领袖拥有更多的发起议程的能力,他们所发表的话题,也往往是儿童们愿意积极投身参与的。

3.儿童BLOG意见领袖与受众社会化同步

在文章发布和跟贴回复的过程中,意见领袖和受众之间共同完成了交流和信息传递,也共同完成了儿童社会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儿童BLOG意见领袖同时可能受到其他群体的影响,从而自己的意见也会随之作出调整和变化,完成一个共生的过程。

4.儿童BLOG中相似群体意见领袖的作用具有双向性

儿童BLOG的书写者大多来自相同或者是有着相近话题的群体,这让他们在交流过程中,在发起话题、设置议程的过程中,更加贴近群体心理。而从渠道方面来看,儿童BLOG让信息快速地通过网络向儿童传播,而且通常情况下,浏览固定儿童BLOG的往往是儿童的朋友同学,这让其同时拥有了人际传播中的易被接受的特点,同时儿童BLOG能够较快地得到来自不同受众的反馈,因此,其能够较为顺利地让信息形成一个交流圈层,不断地回旋生成。

三、对于儿童BLOG中意见领袖及信息传播方式的运用

在与儿童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儿童有他们自成一体的信息系统和交流体系,对成年人而言,这个世界并不是完全开放的。成年人往往自以为了解儿童,事实上却总是停留在儿童的心门之外。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儿童BLOG中意见领袖来教育和引导儿童。

1.通过儿童BLOG意见领袖来传播意见

在说服的过程中,相似群体的意见更加能够产生影响力。意见通过儿童BLOG中意见领袖的传递,可以更好地反馈出儿童的想法并且与之展开交流。某些话题和议程,当通过儿童BLOG中的意见领袖进行传播或设置后,会起到更加好的效果,在教育过程中,可以考虑加强网络社区功能的作用,同时注重对儿童BLOG意见领袖的说服。

2.要加强儿童对于信息识别、运用的技巧

儿童BLOG中意见领袖的某些观点并不都能产生正面意义,但是网络社会化的作用在于让儿童进行自我识别和选择,在此过程中,让儿童掌握识别的技能,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对信息进行理解,在让儿童与意见领袖进行观点交换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两面提示,加强儿童对于信息识别、运用的技巧。

3.应对儿童采用平等的沟通方式

通过对儿童BLOG中意见领袖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平等、某方面的可信度以及说服力是儿童BLOG中意见领袖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教育者和家庭应该反思自己在教育中是否采用了平等的沟通方式,这决定了儿童是否愿意相信并接纳传播中的观点。

注:本论文系重庆教育学院院级课题《儿童BLOG及其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晏菁,重庆教育学院中文系;

篇8:谈合理用药与安全用药

1 合理用药

推动合理用药, 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WHO与美国卫生管理科学中心共同制定了合理用药的生物医学标准, 即:药物正确无误;用药指征事宜;疗效、安全性、使用途径、价格对患者适宜;用药对象适宜;调配无误;剂量、用法、疗程妥当;患者依从性良好。

合理用药主要包含4个基本要素:安全、有效、经济与适当, 其中对我们医务人员来说最基本的就是合理选择药物、合理用量、合理用法、合理联合用药等几个方面。

2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导致ADR的原因十分复杂, 而且难以预测。主要包括药品因素、患者自身的因素和其他方面的因素。

2.1 药物因素

(1) 用药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种药有2种以上作用时, 其中一种作用可能成为不良反应, 如:麻黄碱兼有平喘和兴奋作用, 当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时可引起失眠[2]; (2) 不良药理作用:有些药物本身对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有伤害, 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 以致皮肤、黏膜出现淤点、淤斑; (3) 药物的质量: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 均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4) 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 可发生中毒反应, 甚至死亡; (5) 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的剂型不同, 其在体内的吸收也不同, 即生物利用度不同, 如不掌握剂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2.2 患者自身的原因

(1) 性别: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 其比率为3∶2, 粒细胞减少症则女性比男性多; (2) 年龄:老年人、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 因老年人和儿童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较慢, 易发生不良反应; (3) 个体差异:不同人种对同一种药物的敏感性不同, 而同一人种的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也不同; (4) 疾病因素:肝、肾功能减退时, 可能增强和延长药物作用, 易引起不良反应。

2.3 其他因素

(1) 不合理用药:误用、滥用、处方配伍不当, 均可发生不良反应; (2) 长期用药:极易发生不良反应, 甚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 (3) 合并用药:2种以上药物合用,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 6种以上药物合用,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 15种以上药物合用,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3]; (4) 减药或停药: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例如治疗严重皮疹, 当停用糖皮质激素或减药过速时, 会产生反跳现象。

各种药品都可能存在不良反应, 中药也不例外, 只是程度不同, 或在不同人身上发生的几率不同。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时也不必过于惊慌, 患者用药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如出现了较严重或说明书上未标明的不良反应, 要及时向医师报告。

3 怎样做到安全用药

(1) 不能轻信药品广告:有些药品广告夸张药品的有效性, 而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只字不提, 容易造成误导; (2) 不要盲目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有些患者认为, 凡是新药、贵药、进口药一定是好药, 到医院里点名开药或在不清楚自己病情的情况下就到药店里自己买药, 都是不恰当的; (3) 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药物:用药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 不能自己增加剂量, 特别对于传统药, 部分患者认为多吃少吃没关系, 剂量越大越好, 这是不合理用药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4) 药品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用药后如出现异常的感觉或症状, 应停药就诊, 由临床医师诊断治疗。需要告诫药品消费者, 有些人服用药品后出现可疑的不良反应, 不要轻易地下结论, 要由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因果关系的分析评价。

4 药师在促进合理用药中应发挥专业作用, 做好药学服务和药学监护工作

4.1 向患者做好指导工作, 交待服药时间、用法、用量、次数及服药后可能出现的正常生理反应, 特别是对待特殊患者、老人、儿童、围产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心理、生理以及药物动力学特点, 必须特别重视用药指导。

4.2 做好医师用药咨询作用, 以不同的形式如出版药讯, 做好药物信息工作;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血药浓度监测、对抗生素使用监控, 对不合格处方及时通知有关医师等形式, 以督促临床合理用药。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的日益关注, 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国家正在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 尽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给人们造成的各种危害。因此, 人们应抱着无病不随便用药, 有病要合理用药, 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的态度, 正确的服用药物和保管药物, 不断提高用药水平, 从而达到真正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徐年卉, 林国生, 付洁, 等.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的经验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 2002, 12 (12) :143-144.

[2]孙定人.药物不良反应[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03.

篇9:儿童安全用药信息传播倡议书

新的禁令包括:禁止使用进口牛源性材料制备中成药,比如天然牛黄、牛胆膏、牛骨粉等;禁止将已发生“疯牛病”疫情国家的牛骨为原料制备的明胶用于药品生产用原料、辅料、赋剂型及空心胶囊。暂停受理已发生“疯牛病”疫情国家的人血浆为原料制备的血液制品申报《进口药品注册证》。

北京市购房契税税率再次下调

买房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北京市购房契税税率继今年年初下调后,又做第二次调整。这对于准备购房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北京市契税管理规定>的决定》,自今年7月1日起,买房契税征收税率由原来总购房款的4%降为3%,购买120平方米以下的普通商品房减半征收契税的规定也相应地由原来的2%调整为1.5%。新规定的执行时间以购房合同签订日期为准。

出国打工者体检有新规定

前一段时期,我国出国劳务人员出国后被所到国检测出结核菌感染而被遣送回国的事件已发生多起,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不良影响和损失。为此,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各地检验部门加强对出国人员的体检,并提出如下要求:

对出国的劳务人员,除实施X射线胸部拍片外,必须进行结核杆菌痰涂片、结核菌痰培养的项目检查;对出国人员体检时,必须在离境3个月内进行;出国人员体检后,如在出国前出现低烧、胸闷、乏力、盗汗、咯血等症状,需进行复查,若发现结核菌感染者,则收回签发的《国际旅行健康证明书》;受检者在出境前如出现发烧、头疼、头晕、胸闷、乏力、盗汗、咯血、黄疸、皮疹和腹泻等临床症状时,必须及时与各地国际旅行保健中心工作人员联系,以确定是否进行复查。

麻醉药专用卡更换新卡

癌症疼痛患者的家属都知道,若不用麻醉药,疼痛能让这些患者生不如死。为了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充分满足他们对麻醉药品的需求,防止麻醉药品流入非法渠道,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了新的《癌症患者申办麻醉药品专用卡的规定》,自2002年9月1日起实施。

篇10:儿童安全用药的探讨

1 儿童用药的不安全因素

1.1 多种药物联合应用

盲目的联合应用多种药物, 不仅不能提高疗效反而会导致不应有的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且不良反应的发生可随用药品种数的增加而增加。

1.2 OTC药品的使用不当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会按广告和药品说明书给自己的孩子联合用药。然而, 如何选择安全的儿童药品, 如何安全地使用儿童药品, 却不是每个家长都了解的。不建议儿童使用OTC药物。

1.3 重复用药, 包括药名混乱、复方制剂

必要时, 儿童需要接受多个不同科室医生的诊治, 有时会因医生不认真翻阅病历或询问家长, 造成重复开药, 或因家长在院外自行购药而造成重复用药。

我国一药多名的现象非常普遍, 容易导致药名混乱。各医院使用的同一药物的商品名往往不同, 即使在同一家医院内, 同一成分由于规格不同, 商品名也各不相同。同一成分, 剂型不同, 厂家不同, 商品各不相同也是屡见不鲜[1]。

对复方制剂成分不了解。当今复方制剂十分流行, 医生每天都会开出各种复方制剂, 每个患者都有可能服用复方制剂。如果医生不充分认识复方制剂所含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很容易造成重复用药。

1.4 儿童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

儿童正处在迅速生长发育阶段, 机体各系统、各器官尚未成熟, 用药个体差异大, 耐受力差, 这一时期容易发生各种意外中毒。长期、大量使用某些药物可影响儿童听力、注意力、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等。

1.5 儿童用药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特殊性

儿童新陈代谢旺盛, 代谢产物排泄快, 但对水、电解质调节能力差, 易受外界环境或自身疾病的影响而引起平衡失调, 如利尿剂可能引起低钠、低钾现象。低氧血症、酸中毒时可以增加异丙基肾上腺素的毒性反应, 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小儿的自身稳定性机制尚不完善, 尤其对安全范围窄的药物, 易带来不良后果。如小儿对氨茶碱极为敏感, 氨茶碱治疗量与中毒量又极为接近, 易造成中毒甚而危及生命[2]。

1.6 儿童用药的剂量计算偏差

剂量选择不当是儿童用药不安全的一个重要原因。儿科用药剂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儿童药物剂量计算方法包括折算法, 体重法, 体表面积法等, 各有其优缺点。

1.7 儿童用药依从性问题

由于小儿不懂得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因此就不能自觉地接受药物, 往往拒绝药物治疗, 因此医务人员或家长常采用哄骗或强迫方法给药, 引起患儿的挣扎、哭闹而造成药物入量不足或针头折断等情况, 给患儿带来伤害, 从而影响用药的安全和疗效。

2 应对风险的防范措施

2.1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选择合适剂量, 开展血药浓度监测, 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针对儿童的病理生理特点, 医生在诊治疾病时, 应明确病情抓住主要矛盾, 避免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应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轻重等选择适当的药物、给药剂量及给药途径。给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 注意药物反应, 及时调整用药。有条件的医院都应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察及血药浓度监测, 在临床药物治疗上即可根据药动学参数, 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使血药浓度保持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 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加强儿科病人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报告, 以保证患儿的顺利康复。

2.2 完善患者的病历、药历制度

健全的病历和药历, 可以帮助医师、药师更为便捷地了解患者的病史、治疗措施、药物过敏史等, 药师可以更积极主动地协助医师合理用药及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重复用药以及不合理联用药物等诸多不合理用药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3]。

2.3 强化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建设, 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良好的医疗道德体现在医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上。医师、药师、护士都应该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认真掌握其适应症、药动学、禁忌症、不良反应、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等内容, 尤其要特别注意一药多名、一药多剂型、非专利药名与商品名, 防止重复用药。同时, 若条件允许应尽量说服患儿主动服药, 对一般病症能用口服药达到治疗目的的就尽量避免注射给药, 以减少患儿的痛苦及家长的负担, 注意取量的准确性和防止药物误入气管或误用药品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2.4 开展药物咨询, 加强儿童安全用药教育, 提高儿童用药的依从性通过在门诊开设的药物咨询窗, 药师可对患儿家长进行面对面的用药指导, 或发放儿童安全用药指南, 或进行网上及电话咨询, 或定期举行合理用药讲座等, 使家长及儿童能正确地执行医嘱及认识相关用药知识;注意选择适合儿童的小规格剂型, 注意制剂的色、香、味, 尽量避免患儿抗拒吃药;应用一些半衰期长的药品, 减少服药次数和用药天数, 可提高小儿用药的依从性, 发挥药物的最佳药效, 达到安全、合理的用药目的。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儿童安全用药问题理应受到医药学界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只有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才能使儿童用药安全的防范风险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立安.关注药名纠纷现象与安全用药[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4, 24 (1) :58-59.

[2]沈刚, 江海碧, 任金香, 吴季俭.实用儿科药物手册, 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4.2-63.

上一篇:费德勒作文下一篇:他影响了我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