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现状论文

2022-04-25

摘要: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在市场环境下,医院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必须要依赖高素质的医护人员,但是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医患矛盾日益尖锐,而医患关系的紧张与医护人员职业倦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基于此,本文在医患关系视角下,对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探究。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现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现状论文 篇1:

安徽省医护人员职业倦怠调查报告与正念干预方案

摘要:采用系列问卷对安徽省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医生群体在职业倦怠中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上中高程度占比较多,分别达到71.84%,72.24%和93.47%,其中成就感降低人数最多,三个维度均达到高度的人数占到25.31%。护士的情绪衰竭程度和去人格化程度严重以及工作成就感低下。医护人员的倦怠程度比较严重,对此,本文提出预防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正念干预方案。

关键词:职业倦怠  医护人员  正念干预

一、前言

Freudenberger(1974)最早提出了职业倦怠(burnout)一词\[1\],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Maslach和Jackson(1981)在对专业助人行业的访谈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Maslach倦怠量表(Maslach Burn out Inventory-Human Services Survey,MBI-HSS)\[2\]。通过对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Maslach和Jackson(1981)发现,工作倦怠可以从情绪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降低这三个维度加以定义。国外对于职业倦怠的研究是相对成熟的。针对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中,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证研究。40多年来,职业倦怠研究范围从服务和教育业扩展到了医疗、运动、军队及企业等领域。\[3\]

近年来,国内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问题逐渐受到重视,但多数研究是调查分析职业倦怠的原因,而干预措施较少。我国学者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在理论上,主要是借鉴国外的职业倦怠理论,且尚未形成本土化的理论研究,更无专门针对医护人员的理论研究;在方法上,主要采用定量研究,很少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虽然国内对职业倦怠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旨在改善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也在增加。因此开展安徽省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研发正念练习指南,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是很有必要的。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在安徽省的医院发放问卷,得到医生群体有效问卷245份,有效回收率为98.79%。护士群体有效问卷420份,有效回收率94.2%。

(二)研究量表

本课题研究采用的是Netemeyer、Boles和McMurrian编制的工作-家庭冲突问卷\[4\],Maslach和Jackson编制的马斯勒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5\],Brown和Ryan编制、陈思佚等翻译并修订的正念注意觉知量表\[6,7\],Connor和Davidson编制、于肖楠和张建新翻译并修订的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8,9\],Gross编制、王力等人修订的情绪调节量表的中文版\[10,11\]。

(三)统计工具

采用SPSS2 5.0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使用SPSS中Hayes的PROCESS宏程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三、安徽省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

(一)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

调查显示,医生群体在职业倦怠中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上中高程度占比较多,分别达到71.84%,72.24%和93.47%,其中成就感降低人数最多。三个维度均达到高度的人数占到25.31%,倦怠程度不容小觑。这与罗厚员、程文彦、张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2-14\]。

和Maslach外国常模相比,护士职业倦怠的情感衰竭维度均值为21.93,属于中度;去人格化维度均值为8.92,接近9,说明护士在平常工作中,多采用冷漠、逃避或负性的工作态度,情况较严重;工作成就感维度均值为26.09,远低于34分,表明护士的个人成就感很低。另外,在本次调查的护士中,61.2%护士有中高程度的情绪衰竭现象,69.0%护士有中高程度的去人格化现象,79.0%护士感到工作成就感低下。

(2)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在此次调查研究中,在学历上,医生的去人性化水平差异显著且本科以上学历者高于本科及本科以下学历者,即高学历者由工作压力引起的对服务对象的态度和感觉更消极。学历为本科以上的护士占了74.3%,且护士的职业倦怠不存在学历差异。

在年龄方面,医生职业倦怠总分以及去人性化水平在年龄上差异显著,表现为33岁及以下和34至40岁的医生职业倦怠和去人性化水平都高于41岁及以上的医生。护士职业倦怠总分以及去人格化和工作成就感低下两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在情绪衰竭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在婚姻状况方面,医生的成就感降低水平在婚姻状况上差异显著且已婚者高于未婚者,护士职业倦怠总分存在显著差异,即未婚和已婚护士的职业倦怠水平高于离异护士。

在职称方面,医生职业倦怠总分及其三个维度在职称上差异不显著。护士职业倦怠总分以及去人格化和工作成就感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即职称越高,得分越低,职业倦怠情况越轻,但在情绪衰竭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在工作年限上,醫生职业倦怠总分以及去人性化水平在工作年限上差异显著,表现为8年及以下和9至14年工作年限的医生职业倦怠和去人性化水平都高于15年及以上工作年限的医生。护士的职业倦怠及其三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工作年限为2年以下或3-8年的护士,其情绪衰竭程度相比之下会严重一些。

在性别方面,医生的去人性化水平在性别上差异显著且男性高于女性,即男性由工作压力引起的对服务对象的态度和感觉更消极。由于护士群体的特殊性,男护基数少。男女比例差别太大,故不做性别分析。

(三)正念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在本次研究中,正念对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正念和心理弹性在工作家庭冲突影响职业倦怠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其二是情绪调节、心理弹性在正念影响职业倦怠中起中介作用。

正念和心理弹性在工作家庭冲突对职业倦怠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43,置信区间不包含0,效应显著。工作家庭冲突需要通过正念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理弹性,从而影响职业倦怠。护士正念不仅可以直接影响职业倦怠,也可以通过认知重评和心理弹性的独立中介作用对职业倦怠产生影响,还可以通过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和心理弹性的序列中介作用影响职业倦怠。

四、安徽省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预防建议

职业倦怠严重影响了医生和护士的身心健康和服务质量,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持力度

调查显示,一些医护人员认为“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带薪休假,提高待遇”等可以降低职业倦怠水平。“十三五”规划也指出“从提升和改善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医务人员改革主力军作用。”\[15\]希望各部门响应国家号召,给与医生和护士合理的岗位补贴和福利待遇,改善薪酬,扩大发展空间,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其社会地位。

(二)实现管理的人性化

部分医护人员认为“有足够的人手分担工作量”、“合理化劳动时间”“团队建设,职业目标”可以降低职业倦怠水平。医院管理者应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和时间,增加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相关领导应给予更多的支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营造更好的同事关系,设置合理的奖惩措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安排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医护人员培养有效应对挫折或压力的解决方法,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提高对医护人员的社会支持力度

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但是患者和家庭的不理解会给医生以及护士带来职业倦怠,政府应加强财政、政策和法律支持,也希望患者更能理解医生以及护士的难处,另外,医生和护士自身也要主动掌握沟通的技巧,与患者和家庭更好地沟通相处。双方相互了解,方可一直和谐。

(四)开展医护人员的心理咨询服务

医护人员在承担工作压力的同时也会积累起大量的心理压力,医院应成立心理咨询小组,定期为职工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其正确看待问题,排解他们的不良情绪,增加积极情绪,使他们在工作中有更好的精神状态。

五、安徽省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正念干预方案

正念起源于东方的冥想技术,属于佛教修行“八正道”之一,目标是觉悟解脱。\[16\]正念减压疗法是Kabat-Zinn教授于1979年建立的以“正念(mindfulness)”为核心的关于压力管理的心理疗法。此后有学者将正念减压疗法应用于医生护士的职业倦怠干预之中,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效果。本研究也证实了正念与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有着密切联系,因此设计了为期五周的正念训练,以期提高医护人员的正念水平,应对职业倦怠。

第一周为“开始你的正念之旅”:促使成员相识,了解团体的性质、进行方式及目标,建立信心、信任的正向关系;了解正念;开展并深入学习正念呼吸的基础练习;从目前的水平开始建立练习习惯。第二周为“开始唤醒你的身体”:学习如何将正念和善意的临在带入身体感觉的范畴;学习如何将正念进一步扩展到日常生活中,培养专注力。第三周是“正念你的情绪”:觉察自己的情绪,并给它命名;识别自动化模式;学习如何将正念进一步扩展到对情绪和感觉的觉知上。第四周是与工作中的难题共处:将意识带入具有挑战性的情形中;分享当我们在困苦中煎熬时唤起正念与慈悲的方法;将正念与慈悲的策略应用到创伤、强烈恐惧以及巨大损失所带来的压迫感的治愈上来;学习R.A.I.N.,并熟练使用。第五周是放大对自己和他人的爱心:学习如何培养慈心;学习如何开展宽恕练习;练习把宽恕的范围扩展到他人,并学习将他人始终放在心上的初始步骤;学会“自他交换法”,对他人保持慈悲。参考文献:

[1]FREUDENBERGER H J.Staff Burn-Out \[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30(1):159

165.

[2]MASLACH C,JACKSON S E.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81,2(2):99

113.

[3]何元庆,连榕.正念训练干预职业倦怠的回顾与展望\[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79

87.

[4]NETEMEYER R G,BOLES J S,MCMURRIAN R.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family-work conflict scales \[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6,81:400

410.

[5]MASLACH C,JACKSON S E.MBI-Human Services Survey\[J\].Consulting Psychologist,1996,9(1):35.

[6]BROWN K W,RYAN R M.The Benefits of Being Present:Mindfulness and Its Role i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84(4):822

848.

[7]陈思佚,崔红,周仁来,等.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148

151.

[8]CONNOR K M,DAVIDSON J R.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J\].Depression and Anxiety,2003,18(2):76

82.

[9]于肖楠,张建新.自我韧性量表与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的应用比较\[J\].心理科学,2007(05):1169

1171.

[10]GROSS J J,JOHN O P.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wo emotion regulation processes:implications for affect,relationships,and well-being\[J\].J Pers Soc Psychol,2003,85:348

362.

[11]王力,柳恒超,李中權,等.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6):503

505.

[12]罗厚员.工作负荷相关变量及工作-家庭冲突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13]程文彦.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工作家庭冲突、职业倦怠对医患关系的影响\[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7.

[14]张莉.综合医院医生群体的医患关系紧张度及相关性因素分析\[D\].郑州:郑州大学,2018.

[15]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1/09/content_5158053.htm.

[16]何元庆,连榕,全莉娟.积极社会心态:正念培育的目标、机制与途径\[J\].心理科学,2019,42(2):463

469.

作者:何元庆 韦雨 翟晨靓 王雅梅

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现状论文 篇2:

医患关系视角下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及对策探讨

摘 要: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在市场环境下,医院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必须要依赖高素质的医护人员,但是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医患矛盾日益尖锐,而医患关系的紧张与医护人员职业倦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基于此,本文在医患关系视角下,对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探究。

关键词:医患关系 医务人员 职业倦怠 对策

一、引言

所谓职业倦怠就是指人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的情绪及对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医护人员不同于普通的职业工作者,他们担负着救死扶伤的职责,一旦产生职业倦怠不仅会在自身的心理发展中注入“负能量”,更会对医务工作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根据此,笔者以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为研究单位,选择临床、医技门诊100名医务人员进行访谈,并在了解、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后,对医患关系视角下医务人员职业倦怠问题进行探究。

二、医患关系视角下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原因

根据国外机构对于职业倦怠的调查与分析,医护人员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其职业倦怠情绪比较严重。我国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起步较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60%以上的医护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其中情绪衰竭、工作压力大、缺乏工作动力、责任感缺失、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比较普遍。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医护人员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工作负荷较大,医护人员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医护人员的工作内容及琐碎又重要,每一项工作都容不得半点疏忽,而工作人员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护人员,就应该从细节上不断完善工作内容;此外从心理上讲,医护人员每天面对着病痛、伤害,必然会对其心理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2)工作团队的矛盾激化,医护人员的工作需要各自的配合,如医生与护士构成一个工作团队,或者同一科室的医生构成一个学术研究团队,如果在工作中,由于利益分配、职责划分使得团队内部出现矛盾,那么这必然会对各个成员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3)薪酬待遇与工作绩效失衡,在市场条件下,薪酬待遇是衡量一个人职业价值的重要因素,但是一些医护人员的薪酬待遇与工作压力以及工作绩效明显不符,使得其在工作中难以实现个人价值,从而产生了职业倦怠;(4)社会舆论压力加大,在出现医患纠纷的时候,许多媒体自觉地将患者作为受害者,而对医护人员进行非议,使得整个社会对医护工作的评价不断下降,从而影响了其对本质工作的评价。

三、医患关系视角下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

虽然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与医患关系紧张之间还没有具体的数据支持,但是从现实情况出发,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却是加剧医患纠纷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讲,医患关系视角下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如降低了患者、家属对医院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患者到医院就医就是将自己的生命安全托付给了医院,二者在某种形式上达成了契约,但是医护人员敷衍塞责的态度显然没有履行契约精神,因此必然会降低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此外,一些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由于职业倦怠会出现焦虑、暴躁、易怒等不良情绪,并将其带到工作中来,患者在经历着身体痛苦的同时,还要经历医护人员的心理打击,这不仅不利于患者的健康,更会激化二者的矛盾,而如果由此导致了重大的医疗事故,医患纠纷必然也会随之而来。从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来看,在当前医疗改革的背景下,改善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四、医患关系视角下改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状态的对策

1.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医疗服务的质量,因此在医疗卫生改革的大背景下,政府应该在尊重市场的前提下,加强宏观调控,以引导医院构建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如政府应该加大对医院的投入,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推进医疗科研项目的发展,以改善医院的工作环境,环节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加强对医院管理体系的监督,适当调整医护人员的薪酬标准,积极介入医患纠纷,以平衡二者的关系,保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

2.工作安排要坚持以人为本。职业倦怠出现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源于身体的疲惫,而医护人员如果常常超负荷工作,必然会在身体机能失调的情况下,产生并积累负面情绪。因此医院在安排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一方面根据医护人员的客观情况安排工作量,并规范加班、倒班制度,强制休假,以避免长期不间断工作造成身体素质下降;另一方面还应该关注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定期组织体检,并合理调整其工作强度,缓解工作压力。

3.完善医院的薪酬激励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薪酬标准既是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主要手段,也是体现个人价值的重要指标。随着医院多元化发展趋势的逐渐明显,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也应该根据市场配置的基本准则调整薪酬激励机制,即一方面根据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工作绩效制定严格的薪酬制度,并最大限度地实现薪酬制度的公开化和透明化,以保证薪酬制度的公平性;另一方面还应该帮助医护人员做好职业规划,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其职业期望,增加其职业动力,以缓解倦怠心理。

4.加强对社会舆论的引导。社会舆论会对医护人员的职业规划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一些别有用心的营销号,经常会利用医患纠纷这一热点话题,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的情绪,从而对医务人员产生严重的网络暴力。基于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社会舆论的引导,控制一些没有根据的“爆料贴”的传播,联合医院及时辟谣,避免网络暴力的蔓延,从而为医患纠纷的解决提供一个缓冲空间,并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5.构建完善的心理疏导机制。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状况息息相关,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该从减少医患纠纷的大背景出发,为医护人员构建系统、完善的心理疏导系统,如关心员工心理健康,建立医务人员心理咨询室,及时疏导医务人员的不良情绪;引导医务人员进行自我心理疏导,在职业培训中增加心理健康知识,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用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五、结语

总之,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医院的多元化发展,使得人才成为竞争的焦点。医务人员是医疗质量的创造者和实施者,他们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如何应对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基于此,管理部门应该从医患关系角度出发,加强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建设,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患纠纷,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譚海涛,贾秋红,李强辉,江建中.医护人员情绪劳动和职业倦怠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医院,2016,20(04):55-57.

[2]李静,盛方方.医患关系视角下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对策[J]. 人才资源开发,2016,(06):24.

[3]刘梦明,王忠,秦江梅,邓玉宏,陈伟.医患关系视角下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及对策[J].卫生软科学,2015,29(11):728-730.

作者:王宏彦

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现状论文 篇3:

国内出版编辑职业倦怠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摘要]作为一种消极的心理情绪,职业倦怠对编辑身心健康的影响虽然已得到普遍认同,但是未在相关的学术研究领域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录的114篇相关文献为样本,分别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角度对我国出版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研究特点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中的不足之处,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关键词]职业倦怠;编辑;出版;现状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或“工作倦怠”,是指个体为了应对长期的工作压力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而出现消极情绪的心理综合征。这一症状主要出现在两类人群身上:一类是高压群体,如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岗位竞争激烈人员等;另一类是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助人行业工作人员,如教师、警察、医护人员等[1-3]。当然,如果人们的工作毫无挑战性,无法发挥个人能力,缺乏社会认同感及个人成就感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出版编辑工作严谨,专业性强,且本质上也属于助人行业。随着出版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编辑群体的心理状态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亦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之一[4]。相关研究认为,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下、归属感不高、重复的流水作业、工作结果的期望值与实际的落差均容易使编辑产生职业倦怠情绪[5-6]。编辑人员产生职业倦怠情绪不仅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导致书刊的出版质量下降。纵观国内已有研究,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教师、警察及医护人员,而对编辑职业倦怠现象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梳理我国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并以此提出合理的研究方向,旨在为今后编辑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以期更好地促进出版业稳定和谐的发展。

一、资料来源和检索方法

笔者以国内出版编辑人群职业倦怠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首先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设定检索主题词为“编辑+职业倦怠”“编辑+工作倦怠”“编辑+职业枯竭”“编辑+职业疲劳”等;其次利用文献检索与管理软件NoteExpress剔除重复文献、会议论文及与研究主题关联性较弱的文章;最后以文献的发表时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对文献进行分类,并运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分析结果

在设定检索主题词后,笔者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共搜索到编辑职业倦怠相关文献165篇(检索日期范围为两个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1年8月30日),剔除51篇重复文献、会议论文及与研究主题关联性较弱的文章,最终纳入研究的文献共114篇。其中,期刊文献110篇,硕士学位论文3篇,学术辑刊1篇。

(一)研究时间和对象

文献年度分布的统计结果显示,关于出版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始于2004年,截至2021年相关文献虽有所增加,但年度发文量均不高,总体发展进程依旧缓慢。2004年1月—2021年8月各年度发文量分别为1、3、3、8、5、5、6、7、7、11、12、8、9、6、6、4、10、3篇,2014年的文献量达到最高值,也仅为12篇。这些文献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学报、科技或医学等专业性学术期刊的编辑群体,其中将学报编辑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献最多,共51篇,占总数的44.7%。另外,有关青年编辑的研究也较为突出,而针对其他年龄层次编辑群体的研究则很少。将性别因素作为分类点的研究中,以女性编辑为研究对象的文献有3篇,未见针对男性编辑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除期刊编辑,对其他领域编辑群体的研究少之又少,将图书编辑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献仅有2篇,分别是2018年葛倩的《图书编辑职业倦怠心理分析及对策》[7]和2019年郑月林的《图书编辑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8]。针对网络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仅有1篇[9]。

(二)研究方法

114篇文獻中有96篇采用了定性研究方法,有18篇采用了定量研究方法,即实证研究或调查报告。这些定量研究大多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描述性分析(占定量研究的83.3%),缺少系统的统计比较。在已发表的定量研究中,有14篇文献(77.8%)将Maslash Bumout Inventory(MBI)作为测量工具,特别是采用李超平等在2003年以企业员工或医护人员为对象制订的职业倦怠问卷中文修订版(MBI-GS),占定量研究的55.6%;采用人类服务普适版MBI-HSS进行调查的文献有2篇;采用冯莺等制订的以护士为研究对象的MBI修订量表进行调查的文献有1篇;1篇文献未说明所用调查量表。

(三)研究内容与质量

通过对入选文献进行研读,笔者将国内出版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成因分析、现状调查、现有干预措施、文献综述、相关关系研究、影响因素分析等六类。成因分析的结果主要归纳为工作性质、工作投入和工作体制三方面。现状调查的结论较为一致,即出版编辑普遍存在职业倦怠情绪。现有干预措施主要包括组织干预、自我调适和出版改革等。如张文忠分析了编辑职业倦怠在认知、情绪、行为、态度等几个维度上的特征,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自我调试方法[9]。赵正等梳理了编辑职业倦怠在影响因素、危害及干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评价[10]。入选文献对职业倦怠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体现在心理健康、工作满意度、压力、主观幸福感、睡眠质量、社会支持等方面,其中研究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关系的文献最多,约占相关关系研究的80%。此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发表2篇论文的作者仅有7位,未见连续发文2篇以上的作者。国内第一篇研究编辑职业倦怠的硕士学位论文是2010年西南大学王世华撰写的《高校校报编辑压力、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11],相较于之前的碎片化研究,该学位论文则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探讨,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有关编辑职业倦怠研究的可行性和重要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关这一课题的研究虽有所增加,但鲜有新视角和新观点出现。就基金项目情况而言,有基金资助的文献共27篇(23.7%),其中省市级基金资助的文献有10篇,地方高校基金资助的文献有7篇,高校学会或编辑学会基金资助的文献有7篇,其他类型基金资助的文献有3篇。

三、讨论

(一)关注度较低,研究对象单一,缺乏差异性对比分析

通过文献检索平台笔者发现,国内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始于1990年。笔者以“职业倦怠”“工作倦怠”“职业枯竭”为检索词,共搜索到10515篇与研究主题关联性较强的文献,这些文献的研究对象以教师、医护人员为主。与这些行业相比,我国关于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相对较少且起步较晚。国内学者对编辑职业倦怠的关注度远低于其他行业,合计发文量仅占同期职业倦怠研究成果的1.08%。通过分析这十几年来出版编辑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笔者发现,样本对象过于单一,除期刊编辑,对其他领域编辑群体的研究极少,且大多是从编辑职业的普遍性进行职业倦怠分析的,缺乏对不同工作性质、学历、职称、性别、地域等编辑群体的多样性、差异性对比。

(二)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创新的研究视角

目前,我国有关出版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研究方法单一,大多为经验总结,缺乏较科学的实证研究。众多学者或从理论上通过单纯的思辨式方法对编辑职业倦怠进行阐述,或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说明编辑职业倦怠的现状以及发生的原因,从而制订干预措施,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创新的研究视角。同样,可能是由于定量研究的文献较少,无法运用元分析法将相似结果进行整合与比较,因此,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文献用元分析法对出版编辑职业倦怠研究的差异因素进行比较。

(三)研究质量不高,研究层次有待提升

目前的研究大多是通过职业的普遍性来分析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大同小异,缺乏高质量的论文。随着时间的推移,相较于其他领域的职业倦怠的研究,研究编辑职业倦怠的新内容、高层次、多视角的课题较少出现,大部分文章仍停留在低层次的经验总结层面,缺乏深度的理论剖析。笔者发现,支持编辑职业倦怠研究的基金较少,且缺乏较高级别的基金项目,省市级基金资助的文献仅有10篇。基金资助的项目一般反映了学术前沿问题,代表着该领域发展的新趋势[12]。这也说明编辑职业倦怠问题并未引起大多数人的关注,这与该课题近年发文量不高亦有一定的关系。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发表2篇论文的作者仅有7位,未见连续发文2篇以上的作者,说明国内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较分散,未形成明显的集中分布趋势,缺乏系统性研究,导致后续研究缺乏方法依据和可借鉴资源。同时,笔者从文献研究中发现,目前国内几乎没有关于编辑职业倦怠的干预和预防措施的实证研究。

四、展望

研究出版编辑的职业倦怠情绪,增加编辑的心理资本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出版事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关于出版编辑职业倦怠研究的高质量论文较少,研究对象单一,缺乏差异性的对比分析,研究层次有待提升。因此,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确定未来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方向,能进一步拓展和延伸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空间。

(一)研究对象多样化

我们应扩大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范围,即使研究对象多样化。除了把期刊编辑、图书编辑、美术编辑、网络编辑等同一类编辑作为研究对象,我们还可以按区域、职称、年龄段等进行划分,将不同类别的编辑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以点面结合的形式,从聚焦型或个案型的方向进行探讨,加强系统性研究,包括不同类别编辑职业倦怠的层次结构、发展变化,甚至是内部群体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层次化

对出版编辑职业倦怠的问题研究,我们在特有的定性、定量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可通过分层次、多角度进行分析,将观察法、聚类分析法、个案研究法、自制问卷调查以及针对编辑职业特点的普适量表调查等描述性和实证性研究相结合,真正做到有理有据,同时可以采用比较研究法、差异研究法、历史对照法等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方法的层次化不仅可以获得更全面、翔实的信息,使论据更充足,而且可以避免因主观意识造成的偏差,使结论更可靠[13]。

(三)研究内容系统化

在了解和分析出版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后,我们可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学术融合的角度出发,建立跨学科的理论分析模式,特别是有关跨界融合的发展,如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加强系统性研究[14]。目前,国内外对教师、医护人员、警察等职业倦怠的研究相对较多,涉及的理论和视角比较全面,我们可以参照或引用其研究方式,以此丰富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内容。因为国内几乎没有关于编辑职业倦怠的干预和预防措施的实证研究,所以在科研经费充足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细化编辑职业倦怠心理的影响因素,注重对编辑职业情感消耗与职业投入的对比研究,亦可在对比性和差异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探讨差异源、差异因素及差异程度等,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或预防措施,并利用历史对照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设计,以此科学地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将研究成果化[15]。

出版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不仅与编辑个人的身心健康、生活满意度及社會奉献值息息相关,还关系到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文化产业的推动,而编辑在这个推动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其是文化思想的把关者和传播人。如果编辑长期受倦怠心理影响,不仅会影响本职工作,还会妨碍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16]。因此,编辑职业倦怠研究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有关职业倦怠的预防及处理措施的研究尤显重要,不仅有益于编辑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够间接地弘扬主流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进一步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瑶瑶,刘菲,曹枫林.三甲医院医护人员职业倦怠亚型及情绪问题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06):100-105.

[2]徐萍,杨棵瑞,李相承,等.高校教师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20(06):82-87.

[3]邓欣雨,陈谢平.基层民警的职业使命感与工作倦怠的关系:心理脱离的调节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09):1394-1399.

[4]李媛菊.河南省学术期刊编辑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关系[D].郑州:郑州大学,2018.

[5]高婷,刘茜.高校学报女性编辑职业倦怠对工作嵌入的影响[J].出版科学,2018(02):51-55.

[6]刘思雨.传统媒体机构内新媒体从业者职业心理现状与调适:基于内蒙古日报社的田野调查[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7]葛倩.图书编辑职业倦怠心理分析及对策[J].采写编,2018(05):144-145.

[8]郑月林.图书编辑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传播与版权,2019(09):55-56,59.

[9]张文忠.编辑的职业倦怠和自我调适[J].编辑学刊,2012(04):94-98.

[10]赵正,陈小萍.工作压力对编辑职业倦怠的影响[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5(06):121-124.

[11]王世华.高校校报编辑压力、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12]王颖婕,柳卸林,王雪璐,等.科研项目学术价值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学学研究,2020(03):409-417.

[13]Dieter Hackfort,黄志剑,于淋.运动科学跨文化研究和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学视野[J].体育学研究,2018(05):32-42.

[14]蔡笑伦.多维视角下心理资本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机理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8.

[15]邓艳.编辑职业倦怠研究综述[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88-92.

[16]闫伟.近30年我国编辑心理概况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视角分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123-128.

作者:李晓

上一篇:中职法律教学信息技术论文下一篇:教学改革的政治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