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调查分析论文

2022-04-19

摘要:目的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抽取150名医护人员,对其手卫生知识和执行情况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做好记录。结果医护人员整体手卫生知识掌握率平均为88.58%,执行率偏低为70%。结论应该重视医护人员临床操作中手卫生的依从性和执行情况,有效控制感染的发生。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医护人员调查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护人员调查分析论文 篇1:

口腔科医护人员锐器伤的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导致口腔科医护人员出现锐器伤现象的主要因素,总结其防护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我院60名口腔科医护人员进行锐器伤发生情况调查,分析口腔科医护人员锐器伤的原因和对策。结果:在本次调查中,60名口腔科医护人员共有56名发生过锐器伤情况,总发生率为93.3%,车针、探针、根管锉、注射针头是主要致伤锐器,发生率分别为40%、28.3%、56.7%、63.3%。治疗后拔针、血污染品处理、针头复帽、医护患之间的碰撞、医疗废弃物处理以及掰安瓿等均是导致锐器伤发生的原因。发生锐器伤后,64.3%医护人员可做到妥善处理。结论:口腔科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锐器伤,应强化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采取预防对策,降低锐器伤发生率。

【关键词】口腔科;医护人员;锐器伤;调查

锐器伤现象在医院中较为常见,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需接触较多锐利物,如玻璃碎片、剪刀、手术刀、缝针以及针头等,稍不注意就会发生意外伤害,锐器伤已成为医护人员最主要的职业性损害。相关调查表明,医院手术室和病房是最容易发生锐器伤的地点,为了降低锐器伤发生率,本文以我院口腔科60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口腔科医护人员锐器伤的原因,探讨其防护对策,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口腔科60名医护人员,其中,护士24名,医生36名,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45岁,平均年龄(32.4±2.3)岁,工作时间为1~6年,平均工作时间(2.4±0.6)年。大专及以下学历25人,本科学历18人,研究生17人,初级职称27人,中级职称12人,高级职称21人。

1.2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口腔科锐器伤发生情况。调查内容包括医护人员的基本资料、锐器伤发生率、锐器种类、导致锐器伤的主要原因、锐器伤处理措施等。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口腔科锐器伤发生率。

2结果

2.1口腔科医护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

在本调查中,60名医护人员共有56名发生过锐器伤,发生率高达93.3%,1年内未发生过锐器伤的有4名,1年内发生1次锐器伤的22名,1年内发生2次锐器伤的15名,1年内发生3次或3次以上锐器伤的19名。

2.2导致锐器伤的锐器类型

车针、探针、拔髓针、根管锉、手术刀以及注射针头是主要致伤锐器,在本调查中,24名医护人员发生过车针锐器伤,发生率为40%;17名医护人员发生过探针锐器伤,发生率为28.3%;9名医护人员发生过拔髓针锐器伤,发生率为15%;34名医护人员发生过根管锉锐器伤,发生率为56.7%;5名医护人员发生过手術刀锐器伤,发生率为8.3%;38名医护人员发生过注射针头锐器伤,发生率为63.3%。

2.3导致锐器伤的主要原因

导致锐器伤发生的原因较多,如治疗前抽药液、口腔检查、患者不配合、传递器械、治疗后拔针、血污染品处理、针头复帽、医护患之间的碰撞、医疗废弃物处理以及掰安瓿等。

2.4锐器伤发生后的处理情况

发生锐器伤的56名医护人员中,共有3名医护人员未进行伤口处理,百分比为5.4%,40名医护人员采用流动水进行冲洗,百分比为71.4%,51名医护人员将伤口的血挤出后又进行消毒处理,百分比为91.1%,36名医护人员既进行流动水冲洗,又将伤口血挤出,然后进行消毒,百分比为64.3%。

3讨论

3.1注射针锐器伤原因

根据锐器伤原因调查显示,注射针头锐器伤的发生率最高,高达63.3%,针头复帽也是导致锐器伤的重要因素之一[1]。在进行口腔科治疗时,常进行口腔黏膜注射,注射药物为碧蓝麻,在这一操作环节中,稍有不慎将会发生锐器伤。注射器锐器伤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①碧蓝麻注射器属于非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可采用高温进行消毒,并进行重复使用,注射结束后,需进行注射器与针头进行分离,导致锐器伤发生率增加。②口腔局部麻醉药效持续时间较短,若患者需进行较长时间的治疗,必须增加麻醉药量,医生在增加麻醉时需进行针头复帽,复帽时容易发生锐器伤[2]。③一些口腔医生在为患者进行下颌舌侧麻醉时,为了方面麻醉操作,会适当弯曲针头,使枕头保持固定角度,导致刺伤风险增加。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STA无痛局部麻醉技术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口腔科也开始应用该技术进行治疗,可将针帽固定于设备仪器上,有效降低了针头复帽锐器伤发生率。

3.2口腔科医护人员防护对策

口腔科治疗患者大部分为门诊治疗,并未进行血液检查,无法排除HCV、HBV、HIV等血液疾病感染可能性,因此,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出现血液感染。医护人员在进行血污染处理货血源性操作时,应戴上一次性的双层手套。口腔科感染乙型肝炎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口腔科医护人员应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注射,增加体内乙肝抗体,若已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应进行乙肝抗体滴度检查,确保疫苗的有效性,若医护人员抗体滴度较低,应再次进行乙肝疫苗接种,也可注射免疫球蛋白,发生锐器伤时,锐器为病毒污染物,也应进行免疫球蛋白注射或乙肝疫苗接种,预防乙肝感染[3]。在本调查中,60名口腔科医护人员共有56名发生过锐器伤情况,总发生率为93.3%,车针、探针、根管锉、注射针头是主要致伤锐器,发生率分别为40%、28.3%、56.7%、63.3%。治疗后拔针、血污染品处理、针头复帽、医护患之间的碰撞、医疗废弃物处理以及掰安瓿等均是导致锐器伤发生的原因。发生锐器伤后,64.3%医护人员可以做到妥善处理,少数医护人员不予处理。

综上所述,医院应提高医护人员锐器伤防护意识,发生锐器伤后,应及时给予妥善处理,预防传染性疾病发生,并尽量采取措施,降低锐器伤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索瑶,范珊红,高晓东.陕西省11所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0(12):216-217.

[2]王旭容.手术室工作人员锐器伤原因的调查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08(04):162-163.

[3]高虹,孙焱,任维宁.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1,12(01):124-125.

作者:刘国华等

医护人员调查分析论文 篇2: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分析

摘 要:目的 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方法  抽取150名医护人员,对其手卫生知识和执行情况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做好记录。 结果 医护人员整体手卫生知识掌握率平均为88.58%,执行率偏低为70%。 结论 应该重视医护人员临床操作中手卫生的依从性和执行情况,有效控制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手卫生依从性;原因分析;改善对策

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经医务人员手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传播方式,落实医院手卫生制度是控制医院感染最有效、最简便、最经济、最总要的方法。为了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掌握和执行情况,我们随机对150名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为改善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随机对我院门诊和病房的150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医师80人,其中门诊10人,病房70人;护士70人,其中门诊10人,病房60人。从事临床工作最长38年,最短10个月。

1.2调查内容与方法 根据临床实际操作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何时洗手、洗手作用的认识、洗手的方法、实际工作中的洗手情况、洗手的频率及手套作用情况等。由同一名调查人员对被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说明调查目的,医护人员现场填写后及时收回,发放问卷160份,收回160份,有效问卷150份,有效率为93.8%。

1.3 手卫生执行率 手卫生执行率=医护人员实际手卫生次数/应该洗手手卫生次數×100。

2 结果

2.1 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 在接触患者前后是否洗手,洗手时间等3个方面知识掌握率均﹥95.5%。

2.2 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 实际临床操作中医护人员在不同手卫生指征下手卫生执行率为65.2%。

3  讨论

从整体上看,调查的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好,知识掌握率为94.8%,与知识掌握较好的情况相比,在实际操作中手卫生执行较差,平均执行率在65.6%。在不同手卫生指征情况下执行率较好的是接触患者后,显著高于接触患者前和接触物品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大多数医护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忽视了手卫生在预防交叉感染过程中的作用。与医师相比,护士在接触患者前及接触诊室其他物品后手卫生执行情况都比较好。

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是控制医院感染获得性感染的关键。因此,要反复加强对手卫生依从性再教育,进行经常性督导检查,使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手卫生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严格按照洗手程序正确洗手,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谭玲,文若兰,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8,7(4):259-261

[2]曾滔,许宝华,史俊林,等。2011年宜昌市37所医院执行手卫生现状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2,11(6):425-429

[3]李六亿,赵艳春,贾建俠,等。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院报,2008,30(5):546-549

作者:胡少林

医护人员调查分析论文 篇3:

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状况调查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 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88名临床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并观察130名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 结果 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主要原因为:工作忙占69.3%,缺乏相应的设施供应占55.7%,缺乏洗手指导和管理占43.1%。 结论 手卫生依从性低与临床医护认识误区有关,与医院管理部门的相关物质供应及督查不力有关。

【关键词】 手卫生 依从性 医院感染

09-0183-01

手卫生是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手卫生依从性是指医务人员能够按照卫生部颁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1]进行洗手,洗手次数、时间和范围都符合规定。临床医护人员是通过手与患者接触最多的群体,据报道,临床医护人员手污染率达50%,因手传播病菌造成的医院感染达30%[2],手的清洁与消毒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为调查分析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笔者对我院部分医护人员进行了调查,现通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随机对医院的普通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抽查;观察正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的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

1.2 调查方法 ⑴ 对88名医务人员进行了院感相关知识提问并发放试卷⑵ 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在医护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对130名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前后洗手情况调查。

2结果

2.1 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问答情况 85%的医护人员接受过手卫生知识的培训,90%的医护人员认为洗手可以降低医院感染,3%的医护人员认为洗手对治疗无影响,65%的医护人员认为工作忙,没有足够的时间洗手,少数人员认为速效手消毒剂对皮膚有刺激作用,担心长期使用会损伤皮肤。

2.2 医护人员操作前后手卫生执行情况 临床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洗手只有43.2%,无菌操作前洗手69.3%,处理清洁及无菌物品前47.7%,接触不同病人之间洗手34.1%,而操作后洗手率明显高于操作前,并且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后洗手率达100%,说明临床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强于保护病人。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均受诊疗操作前后的影响。

3原因分析

引起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忙占69.3%,缺乏相应的设施供应占55.7%,缺乏洗手指导和管理占43.1%。还有就是对手卫生处置不重视,未把手卫生与行医德结合起来,部分人只有在自己需要防护时才进行手卫生,而不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再者,医院管理者对手卫生的监管也至关重要。

4对策

4.1 加强培训和教育 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缺乏是造成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之一。医院感染管理科要与各临床科室密切配合,对在职人员定期进行强化培训,对新上岗人员要进行手卫生知识及实际操作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可以在洗手池旁张贴醒目的六步洗手法图片、画有漫画的温馨的提示语[3]。通过这些方式,潜移默化地将手卫生观念渗入思想,自觉养成手卫生习惯,从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4.2 增加必要的投入 洗手池应设在方便医护人员进出的地方,水龙头宜采用脚踏式、肘开式,位置高低应合适。清洁剂最好用皂液、洗手液。提倡快速手消毒剂,因为其作用快,效果好,不受条件限制,可随治疗车携带。尤其是临床护士的手没有明显污染时可以用它代替洗手[4]。干手设备宜采用烘手机烘干、合格的一次性纸巾擦干。

4.3 规范洗手方法 医护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洗手技术,包括洗手指征、洗手方法、洗手时间(>10-15s)、洗手频度>35次/d、干手设备防止再污染,这是消除皮肤上暂居菌的五要素[5]。

4.4适当增加临床医护人员 人力资源缺乏是工作忙、没有足够的时间洗手的重要原因。合理配备人员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重要措施。

4.5 加强监管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可将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并将受检情况与绩效挂钩,做到有奖有惩,以提高临床医护手卫生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只有思想上重视,并充分利用日益改善的手卫生设施。通过规范的手卫生技术,才能提高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因手的接触传播引起的医院感染,从而保证医疗安全和临床医护的自身安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J]. 中华医药感染学杂志,2009,19(12):1

[2] 孙丽华,赵岚.护士对手卫生的认知误区和影响因素的调查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8,7(11)

:811-812.

[3] 连冬梅,王丹华. 手卫生现状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220-222

[4] 张明娟. 基层医院义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J]. 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0):62-63

[5] 张建西. 门、急诊护理人员手卫生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 内科,2010,5(5):564-565

作者:张文香

上一篇:形势前瞻网络舆情论文下一篇:环境权的人权属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