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论文

2022-04-23

作者简介:吴瑜(1987.10-),女,新疆乌鲁木齐人,毕业于英国林肯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摘要:合作式教育在国际教学中展现出了的优点,合作式教育在开发学生的智力、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上有着超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论文 篇1: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摘要:实践教学是国际贸易专业的重要特色,其本质是为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特别是技能型人才。为了能实现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有效结合,需要基于不同角度规范实践教学、落实配套的政策、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文章将分析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现状,揭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一、实践教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的重要性

(一)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实践教学的决定性地位

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一专业可知,其本质就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对操作技能的要求极高,此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较好的应用和实践能力才能适应好企业的各项工作。由于民办高校中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在科研能力上较为欠缺,为了弥补劣势,其必须在实践操作能力、基本理论知识两方面进行加强和锻炼。此外,本专业的学生还需要了解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同时,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并具体掌握我国对外贸易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对于民办高校来说,虽然在教学计划中就实践教学环节等进行了指定和明确,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缺乏相应的、严格的检查标准和质量监控体系。

(二)课程体系奠定了实践教学的决定性地位

國际贸易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同时又是经济学学科,具体的教学内容涵盖商务谈判、外贸函电、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原理、国际贸易实务、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结算、国际金融等。由此可知,在课程设置上,我国高校国际贸易专业较为传统,对国际贸易实践类课程的重视不足,仍然是以经济学理论为支撑。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目前,许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在设置课程内容方面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在实际操作方面又面临系统性缺乏的困境,而且不够重视实践操作、对于理论的内容较为教条,由此导致在课堂教学上,一旦涉及操作技能部分,教师往往将其与理论知识分开,致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难度较大且学习效果不佳。分析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可知,其突出表现为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处于次要地位,仅仅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论证。受到此种教育观念的影响,实验和实习等实践教学的科学指导性、严格要求性都极为缺乏。实践教师队伍的相关建设也不受重视,高校往往更为于关注理论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实验教师而言,在高校中,像其这样的一类实践教学教师都被归为教辅人员,由此导致高水平人员不愿加入实践教学。加上学校研究实践教学的相关内容较少,致使实践教学的方法过于陈旧、落后。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当 ,实践环节缺乏

现阶段,许多地方本科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在设置课程时出现了诸多的问题:第一,选修课被轻视、必修课一贯极为重视。具体而言,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通识课共同组成了地方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具体课程,其中,近90%的课程为必修课,且必修课的学分占总学分的80%以上。第二,实践课被轻视、理论课一贯极为重视。具体而言,无论是学时还是学分,理论课的占比统统将近70%。第三,课程间的内在联系被忽视,课程内容重复的现象多发,这样不利于激发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极为浪费课时。比如,国际金融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三门课程中存在内容部分重复的现象;世界贸易组织教程、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技术贸易四门课程中,也存在部分内容重复现象。第四,创新创业课程设置较为缺乏。对于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而言,具体在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时,都会出现轻实务、重理论的问题。其中,国际金融学、国际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理论知识仍然是设置课程时的重点,虽然设置了实务课,但是只有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实务两门,其他像报关实务、商务函电、海关实务等在实务急需的课程则大都设为了选修课,更为严重的是在许多高校中,此类课程并无设置。由此可知,管理型、研究型人才是普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于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和具体定位,但是对于一些民办高校来说,此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紧紧围绕“三本”的实际,将办学特色和专业发展定位凸显出来,培养出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将来在从事对外贸易基层工作时动手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由此,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应该加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

(三)实践教学创新性不足

学校是创新教育的主体,具体扮演着实施者的角色。具体设置课程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其创新意识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现阶段,我国部分高校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认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全部,由此,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由于缺乏一定力度的创新培养而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对于学校来说,课程设置时需要注意创新培养的落实。根据高校实践教学不规范的情况,学校要注意提升实践教学规范化方面的建设和改革。同时,按照高校的不同类别,其实践教学指导大纲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评价标准、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教学标准都会出现明显的不同。对于各高校而言,在遵循国家相关规范的基础上,需要注重本校实际,出台明确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评价方法、教学目标等,从而在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才能有章可循。

三、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课堂教学与实验室操作同步进行

在校内实践中,实验室操作是重要内容之一。依托现代化技术和较真实的场景模拟,学生完成国际贸易业务的学习是在具体的模拟场景中,这样能将国际贸易的现实过程更好地展现出来,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但是,实施实验室操作的基础就是教学软件的真实性和先进性。与此同时,在校内,其他的实践教学环节还包括实验模拟、课堂实践环节,如小组作业、习题、讨论、案例等,依托这些形式,学生能够掌握理论应用的初步技能;在实验室模拟软件中,一些国际贸易业务单如装箱单、保单、商业发票、信用证等的编制应该基于真实案例,其他的一些实验课程训练也需要开展,如合同签订、货款支付方式的选择和阶段、交易磋商、外汇交易、进出口货物报关程序等。实验室克服了校外实习的诸多缺陷,能由校方单方决定、摆脱地区经济发展约束、不受制于企业,因此在实践中大多数高校学生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就是实验室操作,而且在现阶段,此模式也能较好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选择好的教学软件是基础,学校需要进行财力、智力支持。

(二)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专业实习的重要保障就是建设实习基地。在完成实验室模拟操作、课堂学习之后,学生可以进行实地学习。依托到相关单位实习这一方式,学生学到的知识可以被检验,对本专业最新的发展状况可以进一步了解;与此同时,学生能够更好地锻炼能力、接触社会,将工作的性质真正认清。报关行、进出口公司是学生实习的重要单位,此外,投资贸易洽谈会也是不错的方式,但是这都需要学校和学院的努力,与实习基地进行联系。虽然这一过程会面临较大的困难,但是会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实现实习就业两个平台的协同构建。

(三)融入创新理念,运用微课教学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内部的联系较为密切,因此,课程的设置需要考虑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科内容特点,将课程之间的联系进行强化,以实现互相作用、互相促进。对于教师而言,加强课程设置的系统性能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校需要避免传统课程设置的局限性,充分融入创新理念,真正重视学习中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是实施了新课程改革,各大高校的实际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课程设置已经不再适应,为此,高校要摒弃传统教学理念、与时俱进,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者:迟宇超 崔庆哲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论文 篇2:

合作式教学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课堂中的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吴瑜(1987.10-),女,新疆乌鲁木齐人,毕业于英国林肯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摘要:合作式教育在国际教学中展现出了的优点,合作式教育在开发学生的智力、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上有着超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合作式教学能否在教学中被很好的利用,不仅是对学生能否适应它的考验更是对教师能否将其发挥到课堂中的挑战,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子,来检验合作式教学能否在此专业上被广泛应用和是否符合我国教学国情。

关键词:合作式教学;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课堂实践探索

合作式教学在开发新的教学理念中发挥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在我国很多地区已经采用了这种教学模式,经过多年不断的摸索和总结不难看出现在的学生对于新的课程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特别是当合作式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专业上应用,让我们更加感受到合作教學模式的突出优点。但是目前我国合作式教学制度还不是很健全,在实践中仍然要时刻记住以下几点,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一、 合作式教学模式在实践时应注意以下要领

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只针对教师还要针对学生,其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要比以往教学模式更高的要求,首先老师要时刻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针对学生所处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针对方法。在对学生的要求上也不再像以往那样只是一味的记老师所传授的笔记,更多的是自己对国际贸易有自己不同的见解,自己的动手能力要比传统教学强,通过翻阅大量的国际贸易专业的参考资料,分析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和兴衰成败来形成自己特有的见解。这些要领在实践中一定要特别的注意。不能让合作式教学失去它的价值[1]。

二、实践合作式教学模式的步骤

合作式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要比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复杂,从它的合作方面不难发现它需要合作,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思想,需要学生和老师进行思想上的交流,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对那些课程上的筛选也很重要,例如,那些内容简单,但艺术角度却很全面的课程就应该选择其他的教学模式,否则学生们对该课的理解力度就不够透彻。对其掌握程度就不会太高。所以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是实践合作教学模式的基础步骤。合作式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专业的学习和应用上一定要把握此要领。

三、 在任务分配和筛选小组时需要掌握的技巧

在对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上,教师一定要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制定出详细的计划,并且筛选出可以进行合作式教学模式的课程,同时在对课程的安排上也要进行合理的规划,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能力进行合理的分配,这样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使得小组成员之间不能过分依赖某个人,在管理制度上也要不断完善和更新。只有这样才能积极的完成教师对其分配的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2]。

四、 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制定详细的计划

每个学科都有不同特点,不是所有的学科都必须要完全符合一种教学方法,因此这就需要老师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制定适合国际贸易专业的方案。通过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分析,该专业是一科对国际性极强的专业,要想学好国际贸易专业就必须掌握好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所以在对该专业的计划制定上要不同于其他学科,首先在小组的分类上要做到,每个小组里必须有一个英语水平相对较高的和一个可以协调小组成员的领导。并且还要有一人负责对小组成员在课堂上所讲的一些新的看法进行记录。教师也要找一些关于国际性贸易发展史的视频和资料让学生观看和参考,在制定计划时要更多的结合国际贸易专业,要不断完善合作式教学模式。

五、 合作式教育模式在国际贸易专业中的优点突出明显

(1)合作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遵循“输入和产出”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成绩依然是教师最关心的问题,及时成绩不能代表学生的一切,但是学习成绩却是衡量学生对某项专业的学习和认识是否到位的一种重要手段,合作式教学方法永远都不要忘记其本质,那就是提高学生对新事物的看法、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学习和掌握好文化课[3]。合作式教育模式以一种轻松却有效的方式受到教育界的追捧,尤其是国际贸易这个专业课程,因其涉及方面非常广泛,国际贸易的发展前程一片大好。所以合作式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国际贸易。

(2) 合作式教学方式因内容分层明确内容分类明确等特点更适合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在课程教学中专业划分不明显,国际贸易专业不同层次的划分显著,其针对研究类人员、专科生、本科生都划分了不同的层次,这样合作式教学模式更加适合国际贸易专业。针对不同的程度采取不同的合作式教学模式。

结束语

对国际贸易采取合作式教学模式不是毫无根据的,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才采取对其的措施,合作式教学模式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新事物认识上,所起的作用要远远大于传统教学模式。合作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文化知识,轻松地提高学习成绩。同时合作式教学模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科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那些课程可以进行合作式教学模式,那些课程合作式教学模式所起的作用不大,这就要求教师对所授学科了解全面和透彻,对每个学科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相信在不断的探索下,我国的教育事业会不断的推陈出新取得非凡的成就。(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参考文献:

[1]谢光华. 论渐进式双语教学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 琼州学院学报,2010,04:115-116.

[2]孙雅玲. 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03:97-100.

[3]张丽. 合作式教学模式在中国文化课中的运用[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1,05:182-184.

作者:吴瑜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论文 篇3:

研究式教学在国际贸易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所传播和教授的不再仅仅是已经存在的知识,作为教授内容的知识,其外延在不断地扩大要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也随之要进行改革。研究式教学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解决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较多与课内学时较少矛盾的一种可行方法。本文在对高校国际贸易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课程改革上,提出了研究式教学方法,以及实施步骤和考核方法进行了初步构设,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其实施要点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研究式教学 国际贸易 本科教学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对国际贸易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大多数学生都是本科毕业之后,直接走向工作岗位的。因此,大学对本科生的教育成为向社会提供人才的关键基地。本着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大多数学者提出了研究式教学模式,来对目前的本科教育进行改革。本文将对研究式教育进行简单介绍,提出在国际贸易学专业课上可行的几个教学模式,并对我国实施研究式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我国本科国际贸易学专业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学生毕业及就业的基本情况是,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而社会提供的岗位有限,这确实使得一部分,甚至是一大部分人选择了考研或出国。而在这其中,据《人民日报》调查的毕业人数最多的十二个专业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人数位居首位。因此,对国际贸易学专业的大学生的培养成为教学中的重点。

下面是我国2004——2012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及去向情况表。该表中,仅以研究生人数和出国留学人员人数的加总作为毕业生选择研究型方向的人数。其实,进入到工作岗位中从事研究工作的人还有很多,此处暂且忽略。

另外,我们对湖南省31所本科高校,3所专门财经类院校分发了4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的调查问卷为362份。经过对数据进行统计,我们得到,有52%的学生认为目前国际贸易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不合理的,并且由高达70%的学生认为本专业课程的设置不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也就是说,面对学生就业后去向的多元化,大学期间的课程并不能满足这些需求。

但是,我国在本科期间的国际贸易学课程还比较基础,面对刚刚高考完的学生,本科期间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基础经济学和一些系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结合我国教育的现状和国际贸易学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方式,教学形式单一

在我国本科教育中,采取的还是传统大学理论课程教学模式,这种课程教育注重基础概念、基本规则,注重理论和体系完整,配置大量习题反复练习,采用集中授课的方法,只是在教材基础上进行一些理论和规则的讲解,对于其实际应用的例子也不够深入,对于这门课程的前沿课题研究也没实际接触。国际贸易学的课程本来就是非常杂乱和困难的,如果不能采用多种新形式的教学,那么学生就很难对所学知识形成框架,更不用说扎实国际贸易学基础了。

2.以书本知识的传授为主,教学内容陈旧

在我国,“一本书”的大学教育仍在继续。由于科研力度和研究能力的不足,本科生所接受的内容大都是现成结论,教师上课时多数只是将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形成了固定的老师讲课,学生记笔记,最后考试的单一形式。这使得课程内容枯燥乏味,教师讲授的内容单一陈旧,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国际贸易学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并且经济类的知识又有着与时俱进的特点,因此在国际贸易学课程的教授中,引入当前的新知识是很重要的。

3.教师资源紧缺,科研力度不足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人数剧增,师资空前紧张,大班课成为经常,研讨课难以安排。这使得一方面,由于教师资源的紧张,大学教师的应聘相对宽松,这使得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难以保证。另一方面,研讨课程的缺乏,使得学生的科研训练不足,许多本科生思维僵化,创新意识不强。这对于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的工作是极为不利的。我国经济还处于发展和探索之中,培养国际贸易学学生自主探索、研究和创新的能力,是教学的重点。

另外,在我们对学生认为对本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五项的调查中,显示在前两位的是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因此,我们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结合毕业生去向对学生深入研究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目前的教学模式能带给学生的提升空间不大的现状,并根据研究式教学的特点,我们认为,教学模式朝着研究式教学改革已经变的刻不容缓了。

二、研究式教学的内涵和特征

1.研究式教学的内涵

研究式教学,首先是一种教学方法,什么是研究式教学?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本为采用了多数学者认同的定义,“研究式教学”也可以表述为“课题式教学”和“发现教学”,源于布鲁纳的“发现法”。研究式教学主张在对话的语境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同一平台上,教师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成果平等地得到尊重和爱护,教师引导学生像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去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进而整理自己的知识[1]。它力图解放学生、释放学生的思维潜能、保护学生的思维火花,让他们学会发现、探索的方法,进而实现研究和教学、教育与培养之间的统一。

2.研究式教学的特征

研究式教学以探索真理为目的。研究式教学的目的就是要由过去传统单一的“讲授式”变成为“讲授—问题讨论”的多元结构模式,研究式教学模式的采用,还需要教师就本学科前沿性的有研究价值的题目进行引导,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探讨,在研究过程中揭示经验、意义、情感和态度等,使真理显现出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研究能力的提升。研究式教学还旨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培养创新人才。研究式教学方法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权威学说的意识,有助于创新人才的产出,同时也有助于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

研究式教学主张平等的师生关系。在研究式教学中,由于要求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要增强,因此,教师由主体地位变为主导地位,而学生不是被动接受信息,也主动参与信息的发送,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精神。其中,教师不仅要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而且有角色的转换——从传授者、管理者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同时教师还应该是合作者、具有反思能力的实践者和终身学习者。这就需要教师要有个性的自我完善——需要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接纳学生的情怀。

三、研究式教学的实施办法

针对我国目前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国际贸易课程教学课程的特点,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阐述将研究式教学纳入教学改革中所能采用的方法。

1.专题化教学内容

对于国际贸易中的基础类课程,由于知识系统庞大,单一的授课会使得学习枯燥乏味,因此本文提出将课程内容专题化,也就是把一门课程的所有知识分作几个专题,这就把原本庞大的知识结构细化了。对每个专题,都按照授课、阅读与评述、研讨等三个过程进行。其中,授课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在授课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研究兴趣,并结合当前的研究热点,选择高质量的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给学生阅读,并要求他们分成小组,围绕这些论文,结合小组的研究兴趣,确定一个主题,查找相关的学术文献,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形成研究综述这是每个专题的阅读与评述环节。对于研讨环节,它是在第二个环节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前一环节的成果,并交由教师与同学讨论,这样,可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交流思想,形成更多的创新思路,从而形成互相学习的局面。

比如,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由于微观经济学基础的重要性和其研究分支较多,内涵丰富的特点,采用模块和专题组织教学内容可以突出重要的研究领域,也利于更好地针对模块分配教师资源[2]。因此,在研究式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程内容的开放性,使之与学生的研究兴趣相结合。而开放性的一个体现就是实施模块化和专题化教学,因为它要求学生在教室给定的专题类别内,依自己的兴趣自行选择具体的课程项目展开研究。

2.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

既然传统的教学形式不能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那么新的教学形式就呼之欲出。研究式教学就是要增强学生的研讨能力,扩展学生的知识层面,不将学习内容局限于课本上。因此,本文提供的学习形式是以启发式教学为基础的课题研究形式。

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授课时并不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探寻真理。并且运用一定的教学设备,启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研究兴趣。运用启发式的教育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索重要知识,并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并且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个课题的研究。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学会沟通、合作与分享,培养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培养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这样,在对课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经济学的原理,还将知识运用了研究中,一举两得。课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针对国际贸易学的研究热点,给学生提供一些信息,指导他们走进图书馆与上网。

3.成绩评定多元化

现在大学生学习中存在一个现象,平时不学、不思考问题,上课打瞌睡或逃课,最后考试前加班突击。针对学生在根源上不想研究、思考问题,只为通过考试的现象,为了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源动力和压力,本文将采用多元化的考核制度来杜绝这种现象。多元化发展的考核制度,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一考定全局”的单一考试方式为多种考核方式并存,提倡开卷、半开卷、口试、论文答辩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并且把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也纳入考核当中,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及其成果的评价,可以将学生的科研成果作为考核的指标之一,以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

比如,在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的考核中,就可以采取开闭卷结合的方法,让同学们自主选择考试方式。这种考试方式可以达到自动删选上课听课好坏的同学。因为,上课缺席或没有认真听课的同学会选择开卷,但开卷的考试难度大些;而上课认真听课的同学由于知识掌握的程度高,所以会选择闭卷,而闭卷的题目较为容易。当然,实务的课程本来就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所以学生的社会实践也应该纳入考核范围。

四、关于研究式教学实施的建议

1.合理组织教学

在研究式教学过程中,要对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加以合理组织和有效控制,保证各教学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机联系[3],使各种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优化组合,以最大程度地适应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同时,要注重教与学双方信息的反馈和调节,保证教学过程的正常进行,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2.提升教师水平、能力

研究式教学有其实施的基础。它必须是以解决问题为前提,在问题的引导下实施教学。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在研究课题的支撑下进行研究式教学,根据具体的问题,实施研究式教学就有了内容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方向的创新前瞻性。在信息网络时代,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作为教师,不光是知识传授者还是知识获得的引导者。研究式教学要求教师的学识更高更广,能力更全面。

3.注意因材施教

教师要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随时了解大部分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总体情况,使教学面向大多数学生提出共同要求,使教学的广度、深度和进度处在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水平上,实现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又要考虑学生的个别特点和个别差异,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实施研究式教学,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任重道远。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安排研究式教学。忽视传统教学作用、好高骛远、盲目跟风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何丽君,何丽霞.《高等学校研究式教学策略的研究》 [J].教学科学,2006,9

[2]叶满城.《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2009,2

[3]宋梅,迟乃玉,张庆芳.《大学本科生研究式教学的思考》.渤海大学学报,2010,6

作者简介:

张杨:男,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

作者:张杨

上一篇: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分析论文下一篇: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