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分析论文

2022-04-30

摘要:从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出发,阐述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方法和路线,并以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探讨了科学构筑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途径。关键词:高职;就业导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就业导向教育模式”实质上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分析论文 篇1:

基于高职日语人才培养下的课程体系框架构建探析

摘 要:文章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指导文件,立足于经济发展中的产业需求和高职人才的特征,通过知网收录文献,分析现有高职日语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从服务地域经济的角度,以增强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市场竞争力和后续发展力培养高素质卓越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论述高职日语专业“日语+”课程体系建设框架。

关键词: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日语专业

一、概述

在国家建设“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下,沿线国家共同繁荣之路即要扩大国际产能合作。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国际化经济合作倒逼教育的发展。面对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顺应国内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推动外语类专业需求增幅。着实建设高素质卓越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职外语专业的系统化、立体化的课程体系提是扎实推进高职“工学结合”教育的保障,突出专业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之所在。

在高职课程体系建构上,要全面贯彻《国务院办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文件中高职教育的转型政策。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中明确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目标: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尊崇“以生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要,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准确定位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设以就业为导向、与职业岗位衔接的课程体系。

二、高职日语专业课程体系文献分析

根据2015年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专科)专业目录》,目前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开设日语专业有应用日语、商務日语、旅游日语。由于日语专业的学生都是从零基础开始学起,所以专业不同,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基本相同。现以2010年到2017年度在中国知网收录的关于高职日语的课程体系建设的论文10篇为依据,分析课程体系现状。

2010年,侯卫《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探索与实践》中写到以商务日语为专业主干课程,实施“BJC”的课程设置模式,“B”为Busi-niess,“J”为Japanisi,“C”为Career(日语知识+商务技能+职业生涯能力)。理论教学体系分为商务文秘模块、语言能力模块、人文素质模块、选修模块;实践教学有日语单证模拟实训、日语导游模拟实训、科技日语电子方向翻译综合实训等。在并且嵌入日语协会,校外实训基地实训等。[1]该作者通过市场人才需求出发,探析了以岗位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建设。

2011年,白洁《高职应用日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中主张以日语读写、日语会话、日语听力、日语翻译、日语口译、商务日语、文秘日语、旅游日语、商务文涵写作、单证实务、国际贸易实务等为核心模块式课程体系,实训体系有日文办公自动化操作、社交公关礼仪等,并需开展校企合作。[2]该作者注重日语语言应用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具有时代特色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2012年,杨银平《高职应用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课程体系分为公共课程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拓展课模块、实践专项课模块、素质拓展课模块。可以看出注重培养商务技能为主的课程体系。[3]同年,佟玲《高职应用日语专业职业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中以职业能力本位,构建了日语能力课程模块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课程。计算机应用技能课程Adobe、DTP排版等与BPO服务外包企业的需求的增多而设计。[4]

到2013年,张晓娜《高职日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研究-以商务日语专业BPO方向为例》一文的课程体系设计明确BPO岗位的日语需求而专门建构了具体课程。2014年,辛颖秀《对日BPO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结构的设计与实施-以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BPO方向为案例》中,采用“1+1+X”课程建构模式,“1”为日语能力模块,“1”为BPO专业技能模块,“X”为顶岗实习企业定制模块。[5]

同年郝卓《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构建》中,将人才培养目标划分技术型、贸易服务营销型、行政管理型和翻译型。采用了“日语+商务选修”和“日语+商务必修”形式课程体系,构建成“高职商务基础日语”课程体系和“商务应用日语”的“语言+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并增设商务日语信函、日企商务礼仪、酒店日语。基础课程和商务课程相辅相成模式。[6]

2014年,施晓霞《以“课证融通”为导向的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中设计了基本素质模块《形式与政策教育》、《大学英语》、《毛泽东思想和中特理论概述》、《计算机应用基础》、《军训和入学教育》、《就业指导》等课程。专业基础能力模块包括《日语语音》、《日语听力》、《日语口语》、《英语(二外)》等课程。专业核心能力模块《综合日语》、《日语翻译实务》、《商务日语视听说》、《商务日语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商务单证制作》等课程。专业综合实践能力模块《语言技能综合实训》、《商务技能综合实训》、《岗位认知与技能实训》、《外贸业务模拟》、《日企实务》、《毕业实习》等课程。专业拓展能力模块中的选修课有《报关业务基础与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英语函电》、《导游日语基础》等,综合素质模块选修课有《人际沟通与口头表达》、《创业方法与创新精神》、《日本企业文化漫谈》、《管理创意大赛实训》等课程。该作者强调“课证融通”特色课程的构建,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7]

2015年,古苗、黄真《高职商务日语专业核心竞争力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中,基本专业能力课程有基础日语、日语写作技巧、日语听说、日语阅读、日语写作、日语翻译技巧、日本概况、日企文化、日本风情等;沟通能力课程有沟通技巧、大学语文、口才与表达等;工作相关能力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谈判技巧、计算机基础(中日文)电子商务基础、商务礼仪、日文录入技巧等。主张“技能型的外语人才”培养目标。[8]

2016年,刘静、韩晓 、崔美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途径探析》中构建了以就业为引领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由理论教学模块:日语必修课程-基础日语、日语听力、日语会话,选修课程-旅游日语、计算机日语、酒店日语、服装日语等,同时嵌入职业资格证书考取的课程。实践教学模块中设置职业指导课程,跨专业合作开设会计、营销方法与策略、图形处理等课程,并积极开发校企合作课程;素质拓展模块中开设日企文化、职业素养、岗前培训等课程。[9]

2017年,韩勇《就业岗位导向下的高职商务日语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商务日语专业为例》中,课程体系建构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托,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分成通用日语模块、商务课程模块和办公技能模块、公共类课程和任选、拓展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偏重于商务应用的课程和计算机应用。[10]

综上10篇不同年度发表的高职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论文中商务日语专业的课程体系有7篇,3篇为应用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在文中可以得知,在课程体系建构时都充分调研了市场需求,学生就业岗位需求,紧密结合社会发展,注重高职人才特点,加大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跟岗实训,实现“日语+”的课程体系。

三、高职应用日语专业“日语+跨境商务”课程体系框架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发展新体制。“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对外贸易向优进优出转变,服务贸易比重显著提升,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衔地区,其跨境经济发展和境外经贸合作的建设需要具备创新创业精神的新一批“日语+跨境商务技能”日语人才。

根据南工院《关于研制2018版专业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应用日语专业立足于国家战略和企业实际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搭建“日语+跨境商务”课程体系框架。突出语言能力、国际贸易从业能力、跨境电商实操能力和国际物流从业能力的培养。

在整体教学中实施“1.5+1+0.5”的教学模式框架设计,前1.5年突出日语语言能力和专业通识能力的培养,后1年对学生进行基于亚马逊平台的跨境电商的定向培养,同时注重专业能力的融合和提升。0.5年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或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跟岗顶岗实习。在整体教学中,突出双语教学和全日文教学,提升学生的日语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注重跨境电商实操技能的培养,通过跨境电商综合实训课程、校外合作企业实践课程、假期实践和顶岗实习课程等打造学生的实战技能,与产业实现无缝对接。另外在整体教学中突出创新创业理念的融入,通过课程改革,创客工作室的融合,突出学生双创能力提的培养和提升。

四、结束语

互联网极具发达的时代的到来,线上贸易成为时代产物且会越发活跃,适应社会发展下课程体系构建是专业发展的命脉,人才培养的根本。高职日语专业在专业名称上侧重点有“应用”、“商务”、“旅游”之区分,但最终课程体系框架一致: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市场竞争力和后续发展力,紧密结合职业岗位需求,构建系统、立体化的“日语+”课程体系,培养出服务于社会的高职日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侯卫.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探索与实践[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95-96.

[2]白洁.高职应用日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开封大学学报,2011,12:78.

[3]杨银平.高职应用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55.

[4]佟玲.高职应用日语专业职业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2,10:245.

[5]辛颖秀.对日BPO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结构的设计与实施-以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BPO方向为案例[J].教育教学论文,2014,1:190-191.

[6]郝卓.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构建[J].渤海大学学报,2013,5:150-151.

[7]施晓霞.以“课证融通”为导向的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4,4:94.

[8]古苗,黄真.高职商务日语专业核心竞争力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培训,2015,12:26.

[9]刘静,韩晓 ,崔美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途径探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6:118-119.

[10]韩勇.就业岗位导向下的高职商务日语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深圳职业技術学院商务日语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17,4:182-183.

作者:林银花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分析论文 篇2:

就业导向的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摘要:从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出发,阐述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方法和路线,并以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探讨了科学构筑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就业导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就业导向教育模式”实质上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其思想精髓是:就业导向、强化通能、注重应用、品格发展。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设计要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要强化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要与产业单位紧密合作开展教学,使学生所学知识与上岗就业所需技能完全接轨;要加强学生道德教育与职业素质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成为守法、诚信、有社会责任感、有团队精神、勇于进取的公民和专业人才。

由于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专业课程体系中面临“三段式”学科式课程模式理论课与实践课课时比例失衡、“因人设课”现象严重、课程设置少等问题,国际贸易专业成立了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组,以“就业导向教育模式”为指导,开展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其目的在于改变原有的“三段式”学科式课程模式,使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彻底转向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方向。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应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构建职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道德教育与素质训练的课程体系。通过企业调研,要对进出口贸易业务的具体过程进行全面了解,依据工作过程中的主要岗位划分课程方向,设计课程体系,并尽早让学生进入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体验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以工作任务为引领设置课程,注重课证结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从岗位需求出发,要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课程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内容应能满足本行业岗位或多岗位转换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体现“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理念,并应有助于培养学生具备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适应性岗位主要包括外贸业务员、外贸企业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跟单员、单证员、国际货代员等。这些岗位国家都有相应的资格认证考试,有的必须持证上岗,其余岗位国家也在逐步推行持证上岗制度。课程体系改革要以外贸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外贸工作岗位为单元,实行“课证结合”模式,以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注重结合学生的修学动机 进入我校就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修读动机各自不同。有的希望通过学习专业知识,为今后从事企业经营或商业活动做好准备;有的怀有自主创业的梦想,希望通过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为实现事业的发展与腾飞奠定坚实基础;而有的则基于对北京的向往,希望毕业后能在北京落地生根;还有的学生则是以此为跳板,希望能进一步学习深造,以后能升本或考研。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些情况,从北京市对外贸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同时给予学生自主创业方面更多的指导。

注重实用的职业生涯指导课程与创业课程 美国将职业视为一种生涯,关注学生职业生涯的选择与发展。为此,美国开设了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指导的课程。美国职业生涯指导课程包括介绍工作世界的一般情况、具体职业的情况、职业选择及就业准备、推销自己的方法等内容。这些内容非常具体、翔实,可操作性强。但在我校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只是在毕业前夕开展两次有关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方面的讲座,无法帮助学生在校三年期间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科学的规划,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导致许多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无所适从。因此,在此次课程体系改革中,必须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课程的重要性,开设实用的职业生涯指导课程与创业课程。

留给学生充分发展个性的空间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在结构上应采用弹性化设计,富有灵活性和开放性。一方面,通过专业化方向满足学生对专业的个性发展需要;另一方面,通过产学研形式和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各种职业素质的学习机会,为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也为部分学生实现“专升本”的愿望或继续学习创造条件。

注重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结合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没有被列入课程计划,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学校文化要素的统称。隐性课程不在课程规划及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但是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本次课程体系的设计上,显性课程的设置必须体现隐性课程的要求,实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有效衔接。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过程与方法

组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团队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高素质的改革团队。因此,在课程体系改革之初,应由专业负责人通过各种资源和渠道,综合考评,确定团队成员。团队的组建原则是:(1)团队成员在6~8名之间;(2)成员中一定要有两名以上在企业从业的专业人员;(3)成员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应当合理,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关主干课程的任课教师;(4)成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组织能力,能够完成各项调研任务。

发挥学生的教改主体作用,进行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需求 为发挥学生改革主体的作用,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心声,使培养目标的设定、开设课程的选择、开设课程时间的确定、课程内容的开发、教学方法的运用、考核方式的选取等改革成果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形成符合本校人才培养定位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设计相关调查问卷对本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以及已毕业的学生进行调研,找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

进行市场调研,确定职业岗位群与岗位职责 就业导向即以市场需求为前提,要明确社会中针对外贸人才的岗位有哪些,其岗位职责是什么,有什么任职要求。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才能有的放矢,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实现与社会的“无缝”对接。因此,课题组应利用各种不同的渠道,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如:(1)查阅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职业分类目录及职业标准,了解有关国际商务人员相关的职业描述。(2)走访企业和相关政府管理机构,针对这些企业和政府机构不同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人才要求进行交流。(3)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介,搜索当前贸易人才招聘岗位,了解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

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根据市场调研确定的职业岗位和岗位职责,以实践专家研讨会的形式对外贸业务员的工作任务及胜任能力进行分析,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并根据职业成长规律及知识能力的层次要求,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排序,以此确定课程。实践专家研讨会的参与者应包括行业企业实践专家、教学研究人员、职业考证从业人员、具有本专业实践经历的其他院校教师、课题组全体成员。

归纳总结,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上述一系列调研与活动,结合学校对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学分制的相关要求,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制定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确定必修课与选修课课程名单,制定教学计划;(3)撰写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报告。

召开专家评审会,审核通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报告完成之后,应召开评审会,参加评审会的成员包括实践专家、其他院校教师、本校教务处(科)室相关工作人员、全体课题组成员。评审会成员应对所开课程的科学性、衔接性、系统性进行审核,同时,审核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互补性,并对教学计划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行探究,提出在实际教学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课题组成员应广泛听取相关意见和建议,并不断进行完善,最终形成科学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本专业改革采用德国不莱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所长劳耐尔(Felix Rauner)教授提出的“工作过程导向的整体化工作任务分析方法”构建课程体系,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培养学生复杂的职业能力。其构建过程是:工作过程→工作任务→课程体系,即以专业定位→职业岗位群→职责→任务→工作流程的分析为依据,经过专业定位与岗位群论证、工作岗位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学习领域等步骤,最终确定具体岗位或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完成课程体系建设。

职业岗位群 从智联网招聘的岗位来看,具体有以下六个方向:商务助理、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报关员、外贸主管/外贸经理。由于高职毕业生去向多为单证员、外贸业务员等,项目组调研了智联招聘上26个城市对外贸岗位的需求状况,发现外贸业务员是当前社会需求量最大的岗位。因此,确定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外贸业务员岗位为主,其他报关、货代、单证等岗位为辅。

外贸业务员岗位职责 项目组通过企业实地调研和智联网网络调研、报纸调研等方式,随机调查了多家招聘外贸业务员的企业,发现企业在招聘外贸业务员时,主要的岗位职责之一就是熟悉外贸流程,能完成相关外贸业务的操作,因此,任何一家企业对此都有严格的要求。从调查结果来看,外贸员需要完成的工作主要包括:(1)收集市场信息,拓展海外市场,开发、维护国外客户;(2)主导进出口订单的洽谈与签约;(3)进出口订单处理,保证按照客户要求交付;(4)制作相应的单据,完成货款收付;(5)负责客户管理及售后服务工作,迅速处理客户投诉,维护、跟踪和管理现有客户。除了上述相关的任职要求以外,应聘企业还对外贸业务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相关要求,对责任心、团队合作、人际沟通、抗压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较高。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决定着课程设置的方向,决定着专业的培养规格和要求,也决定着学生的市场定位。根据相关调研结果,本专业培养目标如下:主要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国际货物贸易基本业务规律、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毕业时可获得相应学历证书和必要的岗位资格证书,能胜任国内外贸业务工作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素质专门人才。毕业去向:到相关外经贸部门、三资企业、货代公司及一般工贸企业,从事外贸业务员、单证员、业务跟单员、报关报检员、货代员等相关工作。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项目组通过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结合企业专家和专职教师的力量,同时,以外贸业务员岗位职责为主线,确定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形成了如表1所示的典型工作任务与学习领域课程对应表。

选修课设定 专业选修课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进行合理开发,以期实现课程与岗位专业能力要求“零距离”目标。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后,可获得有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并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与课程授课计划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能对学生因材施教,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本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原则是:(1)实现内外贸一体化,注重开设可以培养学生从事相关内贸工作的课程;(2)强调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开设相关创业类课程;(3)满足学生继续学习的要求,开设相关外贸类拓展课程。

教学计划编制 最后根据学校的学分制要求编制本专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编制原则是:(1)同时,按照职业发展阶段确定每门课程的开设时间和相应的顺序;(2)注重不同学期课时量的合理搭配;(3)注重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合理配比;(4)给学生留出足够的选修课选择空间。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1-74.

[2]高林,鲍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3-16.

[3]刘福军,成文章.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3-23.

[4]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123.

[5]黄崇本.论高职教育岗位课程模式的创建[J].职教论坛,2007(12).

[6]俞瑞钊,高振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之实践与探索[OL]. (2007-06-04).[2011-10-30].http://221.

12.38.131/web/articleview.aspx?id=134

11&cata_id=N124.

[7]秦殿军.高职院校隐性创业教育课程开发[OL].(2007-12-3).[2011-10-30]. http://221.12.38.131/web/articleview.aspx?id=14400&cata_id=N124.

作者简介:

李敏(1978—),女,经济学硕士,北京吉利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与高等教育。

作者:李敏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分析论文 篇3:

工具理性驱动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之生态考量

摘 要: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在工具理性驱动下,偏向于工具化人才培养目标,偏离其人文属性的价值取向,缺失了高等教育应有的终极价值关怀。文章以课程体系工具理性表征为视角,对当前该专业课程体系生态缺失进行检视,力求在“去功利化”与“全人发展”层面有助于展开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 课程体系 工具理性 生态文明

生态是一种相互关系,“生态文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重要标志,以建立生态文明社会为目标,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1]。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类型,也是我国当下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价值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的进程中,其人才培养目标先后经历了“实用人才”、“应用型人才”及“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演变;“标签化”人才的概念虽有所不同,但从未偏离“功能性”界定,偏执于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的狭隘解读,却疏忽了以“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也违背了生态文明“现实性与未来性相统一”的本质[2]。

商务英语专业因其较强的应用性已在国内近1300所高职院校普遍开设,在招生分类中,隶属于语言大类;就其学科内涵而言,归属于文学门类,具体课程涉及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及哲学等诸多专业门类,具有先天的人文学科属性;功能上,承担跨语言、跨文化从事具体商务与经贸交际的现实价值。研读“国家示范性与骨干高等职业院校”两批名单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发现“同质化”、“工具化”现象比较普遍;“功能性”课程数与课时数比例远高于“人文性”与“通识性”,这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尚有较大实际距离。本文将以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工具理性表征为起点,辩证性地考量其合理性与非理性,力求在“去功利化”与“全人发展”层面有助于推动高职教育生态化发展的思考。

一、工具理性及其合理性

工具理性发轫于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意指“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作为‘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3]。商务英语专业作为高职院校比较适时的人文学科专业,其课程体系的模块化组合,一定程度上符合学生个体提高就业能力的现实需求;能否就业已经成为市场化竞争日趋激烈今天,高职院校能否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核心要素。就工具性而言,外语是一种技能,一种载体;只有当被载体与其相融合,才能形成一个专业。因此,课程体系的工具理性通过知识结构的复合已经在主观上融入于客观的教学实践中。培根所言的“知识就是力量”终极指向即为服务于人类实践,是对知识价值合理性阐释的一个工具性维度。基于现代工业化文明的标准化向度,该专业普遍依据相关外向型行业企业的通用标准逻辑,设置高度同一化的课程标准与体系,借助统一的现代教学手段与考核指标,将学生置入教学流水线与企业运作流程中加以塑造,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涉外型智力支持。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商务英语的工具理性,在价值理性的初始阶段,能够对接家长、学生与市场的期待与选择,借助于物质利益最大化的欲求推动,不同程度地实现学习与用工主体的现实效用。专业课程的组合与复合,体现了办学主体对学科主体的思维认知与调整,也是国家层面的教育发展路线的对象化,部分地支撑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价值诉求,在客观上能够有效推动学习主体的自我激励、实现自我存在价值的肯定。

二、工具理性的生态缺失

近几年的相关数据与新闻报道表明:追求专业课程体系与现实职业岗位匹配度最大化的培养规格或目标僭越了关注培养对象终生性与可持续性发展的价值理性,已经造成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职业化能力交叉性提升空间不足的弊端也日趋暴露,使得该专业的可持续推进面临严峻的当下与未来的挑战。课程体系作为商务英语专业培养人才的主要载体,承担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作用,直接关联专业化与职业化人才培养目标能否有效实现的可能性。但是,高职教育培养模式日趋优化的今天,扩张式向内涵式转变进程中,课程体系比较僵化,课程之间的关联度与支撑度比较有限,丧失了本应具备的生态机制。

(一)同质化比较严重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同质化,主要是指“专业缺乏特色,人才同质化现象严重,高端国际化英语人才匮乏,低端英语人才较多”[4]。目前,几乎所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都开设了诸如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外贸英语写作、外贸单证制作、商务翻译实务、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操作、国际商务、市场营销、贸易法规、电子商务等核心课程,这些课程与学校主体定位与发展方向区别不大的同时,在专业特色方面与国际贸易专业、应用英语专业及电子商务专业在名称与内容上存在较大重叠面,单门课程建设水平参差不一,课程之间在纵横两个维度的相关性与迁移性难以为学生在短期内有效吸收与把握,在整体上难以形成本专业的整体合力。

再者,在课程体系建设层面,尚有较多院校在课程评价与项目申请中,依旧沿用或参照研究型本科院校考评模式,导致授课教师工作重心偏离课程建设,课程研究与改革力度无法有效转化为学生知识与能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与其他相关专业、相关院校在质的层面的差异化,导致本专业学生难以体现专业优势,难以塑造专业与学生个体层面的品质,致使就业空间受到压缩。

(二)人文性普遍缺失

人文概念,关联着个体的价值取向、人格尊严与理想情怀;人文教育旨在“通过授予受教育者以人文学科知识,使其在认识自我世界、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5]。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要素是英语,“是人学学科的一支,……基本要素是英语语言、文学与文化”[6]。然而,纵观近二十年来的高职发展历程,工具理性驱动下以“知识”、“技术”、“能力”为核心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一方面“功能性”的设计,作为培育“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社会层面一定程度满足了劳动力市场的急迫需求,优化组合了学校层面整体布局,缓解了学生个体层面长期存在的就业压力,推动了进出口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技术化”的课程捆绑导向,不但导致常见的诸如基本语法概念模糊、书面表达能力欠缺及语篇完整性不够等问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教学活动“失去了其最基本的人文向度和价值属性”[7],抹杀了知识体系的内涵精神与专业教育的人文价值。以技能为中心与以职业为导向的“复合型”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在人文教育层面缺失了以下几个应有的关照连接点:

1.汉语言文学

语言学界将研究外语者甚少联系或研究汉语的现象称为“两张皮”;在课程体系设置层面,其实质即为:英语教育与汉语教学的关系问题。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开设可以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理解与表达能力,提高文学审美能力,提高处理日常商务文案工作的效率;然而,在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几乎压倒性地让位于其他模块化专业课程。即使是“普及型”的“大学语文”课程,开设单位也较少;至于属于“通识课”类型的经典汉语文学选读与欣赏课程,也是难觅踪迹。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日常教学与实践过程中,涉及汉语口头与书面表达时,错别字屡屡出现、文理逻辑不通的现象极其普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缘由。国内所有商务英语专业必设的“商务翻译”、“商务函电”及“商务谈判”等课程中汉英双语彼此转换的密集度与实际效能远高于其他汉语开设的课程。在历年举行的“全国职业院校外贸技能竞赛”总结中,几乎每年都要提及所有比赛项目中最弱的一项:商务函电的写作;日常工作实践中,要求稍微高些的诸如合同文本写作与翻译等双语工作,往往是该专业学生的一个难以短期内习得与提升的短板。

2.英美文学

英美文学课程通常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赏析、思辩与表达能力,是提高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可以查阅到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显示:绝大部分没有设置英美文学相关课程;即使有,也已经边缘化至课时量极少的选修课或者限选课。如同汉语言一样,英语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载体与文化形态,承载着英语国家多元化的文化习俗与人文精神。疏远或脱离英语国家的文学赏析性的学习,该专业的学生将并且已经难以感悟英语国家民族先进的、优秀的人文思想与集体智慧,无法塑造个人品格的同时,更加无从把握中西文化的异同与培养个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当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广泛存在着的剥离具体的动态文学感知,停留于英语语言字词的表层语义、句法的静态解析及篇章的结构归纳等语言课程与教学活动,将会深深地阻隔文本内在演绎着的文化意蕴,导致人文精神交汇的阻断与缺失。英美文学课程,作为任何应用型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必然存在,与汉语言文学一同培养学生具备“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8]。足够关注课程体系“工具性”与“功能性”的同时,如果没有足够地注重“真、善、美”的英美文学课程的人文价值,商务英语专业将会沦为“工具理性的进步加剧非人化过程”的推动器,在深层次上将会无法实现高等教育终极价值关怀的功能与宗旨。

3.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专业,内在地指向其国际化属性;作为该专业培养的未来国际化人才,具有全球化视野,能参与国际商务与国际竞争,也是内在的培养要求与目标。鉴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属性与定位,语内与语外跨两个层面的跨文化交际已经在宏观上得到应有的关注,很多高职院校将其设为必修课,并且辅以“商务礼仪”之类的选修课程;跨行业的文化交际却鲜有问津。

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概论”及“电子商务实操”等知识性与功能性课程,均局限于抽象的知识本身与技术性流程操作,而未加以文化层面的专门“侵润”,这在分工愈加明细的全球化商务场合,将会导致行业“文化休克”,触发行业风险。以“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为例,该门课程主要涉及的是国际分工理论、贸易术语、国际贸易的政策和措施、经济合作一体化、国际货运与保险、国际贸易结算、商检、索赔等具体流程化的知识与技能,并未涉及这些知识与流程背后的贸易哲学、交易伦理、价值功能、贸易策略等更加隐晦且必要的文化知识与实务,将难以适应全球化进程中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知识产权转让等与文化更加紧密的贸易方式。再如,“国际商法概论”课程,也是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化的体现,通常涉及境内公司、企业和经济组织及个人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法律规范和规则的初步了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可能的国际经贸风险与争端。这些抽象的法律概念与规则,往往使得该专业学生比较忌惮,在教学实践中难以引起浓厚的兴趣与足够的重视。如果开设与其密切关联的“法律文化”之类的辅助课程,将会有助于学生在更加感性地从全球化视野的角度理解、比较中西法律产生的文化语境及其当下表征与未来趋势之际,能够以扬弃的方式思考与应对相关商务活动涉及的法律利弊与得失,为境内外合理合法地展开商务活动奠定有力基础;随着国家层面“跨境电商”的推动,此类“辅助性”的文化课程的“功能性”价值愈加体现。随着国家层面“跨境电商”的推动,此类“辅助性”的文化课程的“功能性”价值愈加得以体现。

(三)思辨性深度匮乏

“语言技能、学科内容与思维技能是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9]。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语言技能类课程,多以“交际功能”为取向,侧重于日常生活与商务情景交际任务的完成,模块化处理技能项目,即:听、说、读、写、译等“五会”指标。英语教师通常强调“英语思维”,往往限于学生实际语言能力,在材料选择层面多为“一般性”话题或者“通俗性”专业内容,在训练模式层面多以中学阶段普遍的记忆、模仿、背诵及复述等方法为主进行反复操练,较少或极少涉及需要阐释、评价、推理等能力的思维活动,结果是:含有上述阐释、分析等要素的认知能力长期得不到发展,处于停滞甚或退化状态。前文提及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最高层次为“思辨性文化意识:思辨性评价的能力及在本民族、本文化的视角、实践和文化产品的基础上进行评价的能力”[10]。一方面,当下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普遍缺位了汉语言文化课程、英美文学课程及专业知识文化课程,难以在两年半的时间内有效支撑起培养学生思辨力的重任。另一方面,课程体系内部课程之间的横向关联程度,尚不能筑起课程属性与内容两个层面的“可迁移性”,难以锻炼与培养该专业学生的“可迁移能力”:学生可以从大学教育中带走的能力;这一能力诸多维度中最重要的是思辨力[11]。我国当前经济与文化正处于转型期,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一旦被边缘化了其思辨力的培养,维系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就将难以企及;在整体性层面,这将可能导致该专业培养体系所“制造”的学生人生可持续性发展的失败。

三、结语

由劳动者、劳动工具与劳动对象组成的生产力要素中,人是最活跃、最有生命力、最有决定意义的要素。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其工具理性侧重于具体课程的功能性维度,强调的是价值客体对于学生群体的未来功能性意义,体现的是学校、教师与学生整体的价值期望与效用追求,缺失了生态文明指向的课程体系合理性与普遍意义,未能充分展现学生主体在未来终极性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尺度,难以为工具理性的优化与升华为价值理性提供精神维度的真正驱动力。

参考文献:

[1]江泽慧.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J].中国城市林业,2008(2):4-5.

[2]张明国.技术哲学视阈中的生态文明[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10):42.

[3]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6.

[4]戴炜栋.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英语专业的建设思路[J].外语界,2014(3):3.

[5]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73

[6]王守仁.加强本科英语专业“学科”的建设[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2):42-43.

[7]徐继存.教学技术化及其批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8-51.

[8]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9.

[9]Mohan,B.Language and Content[M].Reading,MA:Addison Wesley,1986:113-160.

[10]Byram,M.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M].New York:Multilingual Matters,1997:47-54.

[11]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J].中国外语,2011(3):51.

课题项目:2015年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产教融合的生态机制建设”阶段性成果

作者:李广荣

上一篇:基于会计信息化的内部审计论文下一篇: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内部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