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理论发展论文

2022-04-20

摘要:民事诉讼标的理论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事诉讼标的同样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始终,是整个民事诉讼的核心部分。对于民事诉讼标的理论,大陆法系国家,尤其是德国、日本的学者,进行了大量充分的研究,对于民事诉讼标的理论中的基本问题形成了各种学说观点。然而,对于民事诉讼标的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论,学界仍然存在很多的争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事诉讼理论发展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事诉讼理论发展论文 篇1:

我国既判力主观范围制度的立法构建初探

【摘要】在民事诉讼理论体系中,既判力被视为构架现代民事诉讼的重要支柱。然而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却缺乏明确规定。作为成文法国家,立法上的不完善,将给实践带来不便。本文着眼于既判力主观范围,参照德、日两国的理论与立法,对我国的立法构建进行探究。

【关键词】既判力主观范围;德国;日本;理论;立法

一、引言

民事判决确定后,不仅会产生形式效力,还会产生包括既判力在内的实质效力。①所谓既判力,就是当后诉出现时,确定判决所产生的拘束力。

既判力对禁止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次提起争议具有强制效力。因此,必须对其范围作出合理限定。既判力的主观范围即“既判力及于什么人”,是制度性效力与自我责任的最集中体现。

我国民事诉讼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立法付之阙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下文拟从对德、日两国相关理论与立法的阐述入手,联系我国立法现状,以期为我国的立法构建提供一些思路。

二、德、日两国的理论与立法

(一)既判力主观范围的相对性

民事诉讼立足于解决私权纠纷,现代民事诉讼多以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为价值基础。既判力原则上只及于双方当事人,此外的第三人不受判决的约束。即既判力主观范围的相对性原则。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事关系日趋复杂,同一纠纷往往会牵涉到多方主体。为实现纠纷的彻底解决,故应允许既判力主观范围以案件当事人为核心向外适当扩张,在一定情形下,承认判决的既判力及于有关第三人。

但鉴于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扩张,是对私法自治价值的背离,德、日两国均采取了较为谨慎的态度。

(二)既判力主观范围的绝对扩张

既判力主观范围绝对扩张是指,判决除对当事人有效外,还及于一般第三人,产生对世效力。这种对世性判决一般局限在身份关系诉讼和有关公司关系的诉讼中。②

日本学界常称此为“向一般第三者的扩张”③。立法上则习惯作特别处理,以民事诉讼法以外的法律个别设定。如,《日本人事诉讼程序法》、《破产法》、《商法》等。

在德国,学者则将这种既判力主观范围的绝对扩张概括为以下两种情形:1.形成判决。如,婚姻离散诉讼、商事合伙解散诉讼。2.公共利益判决。如,确认父母-子女关系存在、父母照顾(权)存在的诉讼。④立法则见于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的结合。

(三)既判力主观范围的相对扩张

既判力主观范围的相对扩张不具有对世性,扩张对象仅限于特定的第三人。

1.日本

日本学界常将此类扩张称为“一般形式的扩张”⑤。包括以下四种:⑥

(1)口头辩论终结后的承继人。既判力基准时后,从当事人处承继其诉讼主体利益的人。扩张的依据在于使前诉所确定的权利关系趋于安定。立法体现在《日本新民事诉讼法》第115条第1项第3号⑦。

(2)请求标的物的持有人。专门为当事人或承继人占有和支配请求标的物的人,包括管理人、无偿受托人等。此类人因欠缺必须赋予程序保障之实质性利益。《日本新民事诉讼法》第115条第1项第4号⑧规定了此种情形。

(3)诉讼担当时的利益归属主体。具有担当诉讼的权能资格者承受判决时,该判决对于诉讼标的利益归属主体也产生同样的效力。实际是担当人对被担当人利益的代理行使。体现在《日本新民事诉讼法》第115条第1项第2号。⑨

(4)退出诉讼的人。又称诉讼脱退人,是指根据诉讼参加和承担,第三者成为当事人后,让出诉讼的原来一方当事人。这是日本民事诉讼法采用当事人继受主义的体现⑩。立法上则见于《日本新民事诉讼法》第48条〖HT6.SS〗〖JX-*9〗○〖KG-*5/7〗〖HT3.SS〗11、第50条第3项。〖HT6.SS〗〖JX-*9〗○〖KG-*5/7〗〖HT3.SS〗12

2.德国

德国理论与立法对该类扩张也做了大量规定,其中最重要的有:〖HT6.SS〗〖JX-*9〗○〖KG-*5/7〗〖HT3.SS〗13。

(1)当事人的权利承继人〖HT6.SS〗〖JX-*9〗○〖KG-*5/7〗〖HT3.SS〗14。如诉讼系属后接受已登记了担保权的土地的买受人。

(2)先位继承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判决的既判力及于后位继承人。这种情形与前一种的区别在于:后位继承人不是先位继承人的权利承继人,而是被继承人的权利承继人。

(3)遗嘱执行人。遗嘱执行人和第三人有关遗嘱执行权力判决的既判力及于继承人。

(4)委托占有或间接占有请求标的物的人。

3.德、日两国的区别

(1)“当事人恒定主义”与“当事人继受主义”。德国采“当事人恒定主义”,而日本则采“当事人继受主义”。〖HT6.SS〗〖JX-*9〗○〖KG-*5/7〗〖HT3.SS〗15这一分歧使德国民事诉讼法上诉讼系属中的权利承继人,在日本民事诉讼法上仅简单的被认定为当事人,排除在相对扩张的范围之外。与此同时,诉讼脱退人的概念则被日本引入。

(2)请求标的物占有人的范围。德国民事诉讼法将作为委托占有或间接占有请求标的物的人均纳入此范畴;而日本民事诉讼法则将此类扩张主体严格限制在为当事人或其继受人的利益而占有请求标的物的人。

(3)诉讼担当时的利益归属。三月章教授曾将诉讼担当分为“利益吸收型”和“对立抗衡型”。并认为在“对立抗衡型”情形中,仅担当人的胜诉判决及于被担当人。三、我国既判力主观范围制度的立法现状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既判力的主观范围并未作出直接规定。但在相对性原则和绝对性扩张的理解上鲜有分歧,最大的争议集中在相对性扩张的范围上。司法实践中的迫切需要促使针对此问题的制度在现行立法的某些方面初显。下文将参照德、日两国的主流分类,对我国的现有规定进行梳理。

(一)诉讼承继

1.诉讼系属后至口头辩论终结前的诉讼承继

此种诉讼承继,常被称为诉讼承担。指在诉讼系属中,原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第三人承担的情形。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参加诉讼的情形中,参加进来的继承人即属此种情形。

2.口头辩论终结后的诉讼承继

对此,我国立法中并无直接规定。但鉴于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扩张是执行力扩张的依据,现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似可被视为相应体现。

(二)请求标的物的持有人

此种类型在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亦无明确体现。但也有学者认为,该种扩张类型可在第二百四十九条第二、三款中寻得痕迹。〖HT6.SS〗〖JX-*9〗○〖KG-*5/7〗〖HT3.SS〗18对此,笔者认为略显牵强。

(三)诉讼担当

所谓诉讼担当,是指当事人为他人利益而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的情形。有关该种情形的规定在我国现行法中最为多见,散见于多部法律之中。

1.《合同法》:债权人代位诉讼制度。在代位诉讼中,债权人即为诉讼担当人。

2.《继承法》:遗嘱执行人制度。遗嘱执行人可成为诉讼担当人。

3.《企业破产法》:破产管理人制度。清算阶段,破产企业的法人人格并未消灭,清算组所获判决的既判力向其扩张。〖HT6.SS〗〖JX-*9〗○〖KG-*5/7〗〖HT3.SS〗19

4.《民事诉讼法》:选定代表人制度。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的代表人诉讼制度似可相当于国外的选定当事人制度。其中的代表人就是诉讼担当人。不过,只有针对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中未参加登记的权利人,才涉及既判力的扩张问题。〖HT6.SS〗〖JX-*9〗○〖KG-*5/7〗〖HT3.SS〗20

然而,仅通过实体法上零散模糊的规定来解决这一问题,远远不够。难免在司法实践中引发困难。如,遗嘱执行人以原告身份追索其认为属于遗产范围的财产而败诉后,继承人不服欲以自己名义再次起诉。从理论上来讲,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但目前却无明确的法律规范可援引。

四、对我国既判力主观范围制度立法构建的几点建议

(一)诉讼承继的时间界定标准

一般认为,基准时点后的权利继受人应受既判力扩张所及。但对诉讼系属中的当事人变动德、日有不同处理。德国法将其视为主观范围扩张,而日本法则通过引入诉讼承担的概念,仅以一般当事人视之。

结合我国现有民事诉讼中关于诉讼中止的有关规定,笔者认为,采用“当事人继受主义”为宜。即,应将诉讼系属中的当事人变动排除在既判力主观范围的相对性扩张之外。盖此时原第三人已转化为当事人,其理应受到判决效力的约束,而不涉及扩张。

(二)请求标的物持有人的范围

笔者建议采用日本法上的观点,即将其限于为当事人或其继受人利益而占有标的物的人。因为,此类人并不具有自己独立的利益,在地位上应视同当事人。

(三)诉讼担当时的利益归属

笔者主张结合德、日两国的立法经验作出规定。对法定诉讼担当,被担当人均应受既判力扩张所及;对任意诉讼担当,仅在法律承认的范围内,被担当人受既判力扩张所及。

同时,引入德国法上针对团体诉讼的判决效力的片面扩张,为我国尚在建设中的公益诉讼制度创造有利环境。

五、结语:试拟条款

我国民事诉讼理论研究起步较晚,法律规定中尚有诸多空白和缺陷。但同时应当看到,这一理论和立法现状恰给我们提供了改革的动力与契机。有鉴于此,本文建议将民事诉讼法上的相关条款拟定如下:

确定判决的既判力及于下列主体:

(一)当事人;

(二)基于诉讼担当而受既判力波及的人;

(三)诉讼系属中,根据诉讼参加和承担,退出诉讼的原来一方当事人;

(四)口头辩论终结后,本款前三项所列人的承继人;

(五)专门为本款前四项所列人的利益而持有诉讼标的物的人。

同时,依照德、日两国的立法经验,在有关人身关系和公司关系的实体法中,我国亦应增加相应规定,突出绝对扩张的独立价值。

此外,立法应赋予第三人相应的申诉途径和制度保障,以实现对被扩张主体的充分救济。在现有民事诉讼法框架内,除继续完善第三人撤销之诉外,建立继受人固有抗辩制度、赋予继受人再审当事人适格地位、确立让与人的损害赔偿责任等〖HT6.SS〗〖JX-*9〗○〖KG-*5/7〗〖HT3.SS〗24亦应被逐步纳入立法。

注释:

①[日]中村英郎.新民事诉讼法讲义[M].陈刚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225-227.

②[日]兼子一,竹下守夫.民事诉讼法[M].白绿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162-163.

③同上注.

④[德]穆泽拉克.德国民事诉讼法基础教程[M].周翠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331-332.

⑤[日]高桥宏志.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M].林剑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558.

⑥以下分类系根据日本学界诸说总结.参见[日]兼子一,竹下守夫.民事诉讼法[M].白绿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161-162.参见[日]新堂幸司.新民事诉讼法[M].林剑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486-490.参见[日]高桥宏志.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M].林剑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558-584.

⑦<日本新民事诉讼法>[M].白绿铉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64.

⑧<日本新民事诉讼法>[M].白绿铉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64.

⑨同上注.

⑩这一内容将在下文详述.

作者:王欣

民事诉讼理论发展论文 篇2:

浅析民事诉讼标的法律内涵

摘 要:民事诉讼标的理论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事诉讼标的同样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始终,是整个民事诉讼的核心部分。对于民事诉讼标的理论,大陆法系国家,尤其是德国、日本的学者,进行了大量充分的研究,对于民事诉讼标的理论中的基本问题形成了各种学说观点。然而,对于民事诉讼标的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论,学界仍然存在很多的争议。同时,我国的民事诉讼标的理论研究还处在较为粗浅的阶段,立法和司法实践在诉讼标的的使用上处于相对混乱的状况。本文旨在通过对各种学说观点的整理分析,并结合我国民事诉讼实践,对我国民事诉讼标的理论构建提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诉讼标的;民事诉讼;新双重含义说

随着民事诉讼法的最新修改,对民事诉讼法理论的研究理论界和司法界的广泛重视。诉讼标的作为诉的核心,是整个民事诉讼理论体系构建的核心问题。而从学界开始注意诉讼标的这一概念的一个多世纪以来,关于诉讼标的的争论就从未停止,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诉讼标的也因此成为一个被反复研究的常新的论题,日本学者井上治典甚至认为,“诉讼标的的概念,对于学习和研究民事诉讼法的学者来讲,就像一座必须经过的桥。”1

一、民事诉讼标的的基本涵义

(一)诉讼标的的概念

民事诉讼标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1877年德国民事诉讼法,随后,深受德国法学理论影响的日本继承了德国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诉讼标的这一概念也随之传入日本,在日本多称为“诉讼物”,现在的“诉讼标的”这一词便是从此处翻译而来。一般来讲,大陆法系国家较之英美法系国家对于诉讼标的的研究更为系统详尽,这与英美法系偏重从事实出发型的诉讼模式有关。

诉讼标的的概念在诞生之初被理解为一种纯粹的实体法上的东西,与实体法中的请求权相一致,此时,实体法上的请求权并未与诉讼法上的请求权相区分。2从德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第一百四十七条以及第一百四十八条的内容可以看出,当时的诉讼标的被直接规定为原告提出的实体法上的请求权。

(二)诉讼标的的性质

对于诉讼标的的性质,学界存在不同的认识,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权利主张说和审判要求说。

1、权利主张说

权利主张说认为,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纠纷,是私人之间法律上的争议,具体来说就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就实体法上的权利或者法律关系存在与否的争议,换言之,即是说一方当事人主张某一或某些特定权利或者法律关系的存在,而另一方当事人则对此持反对的态度,主张不存在,而法院对此争议居中作出裁判。3因而,诉讼标的的性质就是当事人实体法上的权利或者法律关系的主张。

2、审判要求说

审判要求说与权利主张说不同,它认为民事诉讼并不一定或者至少不一定针对实体权利主张的有无理由,在很多的情况下仅仅只是涉及判决的要求是否合法或者是否有理由。4权利主张说偏重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的平等,而审判要求说则侧重于法院与当事人在诉讼程序中不同职责任务的划分,以及法院在诉讼中居中裁判的作用。

二、民事诉讼标的理论各学说述评

(一)旧实体法说(传统诉讼标的理论)

旧实体法说由德国学者赫尔维希创立,他认为,诉讼标的是指原告在诉讼中提出的特定的实体权利或者法律关系的主张。实体法上的请求权为既存的实体权利,而法院所审判的对象应为诉讼上的请求,即当事人在诉讼中所提出的权利主张,换句话来说,当事人在诉讼中所主张的法律关系,为法院审判的对象,即诉讼标的。5

(二)新诉讼标的理论

新诉讼标的理论又可分为两个学说,“二分肢说”和“一分肢说”,两种学说均有一定的道理,但亦有各自难以自圆其说之处。

1、二分肢说

二分肢说的代表人物为德国学者罗森贝克,他主张用诉的声明和事实两个同等重要、同等价值的的构成要素来定义和识别诉讼标的,因此其二者同为识别诉讼标的的标准。

根据二分肢说,如果只存在相同的诉的声明,应当认为仅仅存在  一个诉讼标的。6二分肢说的优势在于很好地解决了旧实体法说无法解决的请求权竞合的问题,然而实践的发展和要求的提高使得二分肢说也遇到了无法解决的理论瓶颈。在基于几个不同的事实关系而提出同一给付请求的场合,二分肢说遇到了同旧实体法说同样的尴尬境地。在当事人基于买卖原因关系和票据关系同时提出要求给付价款的诉讼中,依据二分肢说的观点,买卖的和票据分为两种不同的事实关系,虽然提出同一诉的声明,然而仍应认为存在两个不同的诉讼标的,即是说原告可以基于两个不同的事实关系要求被告履行两次给付,这显然同之前的请求权竞合问题一样,是不合理不公平的。可见,二分肢说在给付之诉和确认之诉中不能保持一致性。

2、一分肢说

一分肢说是新诉讼标的理论学说发展的第二阶段,是在修正与完善二分肢说理论不足的基础上诞生的,学说代表人物主要有波特赫尔、施瓦布和哈比凯德。一分肢说又被称为诉之声明说,该学说认为诉讼标的的识别并不需要借助于事实关系,而仅仅依据诉的声明这一项加以确定。

然而,一分肢说也并非完美的学说。具体来讲,一是在请求给付金钱或者替代物的诉讼中,一分肢说无法判断诉讼标的是否为同一;二是同二分肢说一样,一分肢說完全认为诉讼标的与实体法上的权利无关,因而不可避免地面临很多单纯从诉讼法角度无法解决的问题;三是一分肢说并不能较好地解决既判力与诉讼标的的关系,一分肢说认为凡是在以前的诉讼中所主张提出的事实,即使没有经过法院的判断,也具有排除在以后诉讼中提出的效力。

(三)新实体法说

由于二分肢说与一分肢说都是从纯粹的诉讼法的角度来进行诉讼标的的研究,自身都存在难以克服的局限,因此,学界开始将研究的方向开始重新重视实体法,尝试从诉讼法上的请求权与实体法上的请求权相结合的角度来进行诉讼标的的研究。这种学说的代表人物为尼克逊,他认为,诉讼标的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应当同时强调实体法与诉讼法的重要性。

作为民事诉讼法理论界一个常新而又不可避免的论题,诉讼标的理论仍将不断发展,而实践的发展也急需要诉讼标的理论的不断进步。

三、我国民事诉讼标的理论发展状况

我国民事诉讼标的理论体系仍处于一个初步发展阶段。纵观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学体系,对于民事诉讼标的仅存在一个毫无争议的概念,国内学界也并未对民事诉讼标的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可以说,我国并未形成完整的民事诉讼标的理论体系。

从学理上来看,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多次使用了诉讼标的的概念,而学界也较为统一地将诉讼标的定义为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并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判的民事法律关系。但是,对于何为“民事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在性质上属于实体法上的法律关系还是诉讼法上的法律关系都未给出明确的答案,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了大陆法系对于诉讼标的究竟是实体法上的请求权还是诉讼法上的请求权的争论。同时,在识别标准上,我国民事诉讼法理论界并未将诉讼标的视为诉的特定化的唯一的标准,而是认为诉的识别是诉讼标的与其他诉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立法上来讲,我国现行立法及司法解释中,涉及诉讼标的的地方有十多处,但是这些地方的诉讼标的的概念不尽相同,所表达的含义也并不完全一致,因为很难通过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例如,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五十五条所规定的诉讼标的指的是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而五十六條所规定的诉讼标的又是指诉讼标的物,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条和第一百二十九条、第一百六十八条所称的诉讼标的,指的是诉讼请求。可以看出,我国现行立法体系对于诉讼标的概念并不统一,在使用诉讼标的时经常与诉讼请求、诉讼标的物相混淆。

综上,可以看出,我国在民事诉讼标的理论上的研究并不充分,稍显粗浅,而在立法实践和司法实践中,诉讼标的概念不明确以及与相近概念的混淆等弊病也凸显出这一现实,鉴于诉讼标的理论在民事诉讼理论体系中所占据的重要的地位,我国的民事诉讼标的理论研究应被视为一项迫切的任务和工作。

四、我国民事诉讼标的理论构建的设想

笔者认为,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标的理论研究的现状,结合我国民事诉讼实践,新双重含义说是综合了各大民事诉讼标的理论的可取之处,规避了其不足,同时能够较好地适应我国民事诉讼实践的现状。

新双重含义说是对双重含义说的完善和发展,这里先对双重含义说进行简单的介绍。

1、双重含义说

双重含义说属我国大陆的民事诉讼标的学说。该说在结合国外各种诉讼标的学说的基础上,从诉讼法上的请求权与实体法上的请求权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研究,将实体法与程序法相结合,认为,诉讼标的的性质,单单从实体请求或者诉讼请求来讲都存在缺陷。实体请求权说将诉讼标的与实体法上的请求权完全等同,而诉讼请求说则人为地将诉讼标的与实体权利之间天然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向割裂,这两种都不可取。由此,双重含义说认为,诉讼标的应当具有实体法上和诉讼法上的双重含义。

2、新双重含义说

新双重含义说仍然坚持双重含义说的理论基础,即将诉讼标的理解为具有实体意义上和程序意义上的双重含义,但对于这两者的具体的含义认识则存在不同之处。新双重含义说认为实体意义上的诉讼标的是指争议的法律关系,然而原告所主张的实体权利只是其主观意义上所认为自己理应享有而非实体法上真正存在的权利,这一点与传统诉讼标的理论相类似。

新双重含义说可以极大限度地满足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需要。新双重含义说并不拘泥与某一理论学说,而是将其整合归纳,使得在操作实践中更为灵活方便,能较好地适应我国的现行立法状况,也更容易为司法实务界所接受。同时,新双重含义说可以更好地促进司法实务与理论研究的互相推进,对于我国民事诉讼标的理论的研究以及我国民事诉讼标的理论体系的完善具有重大的意义。

3、新双重含义说下相关制度的完善

在新双重含义说指导下,我国需要完善以下民事诉讼制度。

(1)完善我国民事起诉制度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第(三)项规定,原告起诉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与事实、理由。实务界一般认为,“诉讼请求”是指当事人所欲达到的某种法律上的具体的效果,“事实”是指原告与被告发生争议的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以及消灭的事实,而“理由”则主要是指原告用以证明前述事实以及自己的实体权利主张的相关材料,其次则是指相关的法律规定。就本条来讲,原告在起诉时,必须以这三项作为起诉的基础和根据,没有这些基础和根据,原告的起诉便变得虚无缥缈,不驳自倒,完全没有可能使法院确认其成立。

笔者主张,应当采纳新双重含义说的观点,将起诉条件与诉讼条件相分离,降低原告在起诉时的诉讼责任。具体来说,原则上,原告在起诉时仅仅需要在起诉状中写明对法院裁判的要求以及所争议的事实,至于原告诉状中的事实与理由能否支持其诉求,是否符合诉讼要件则不应该在起诉受理阶段一并解决。

(2)完善我国释明权制度

释明权,有时也称为释明义务,是指法官应当向当事人发问或者告知,使当事人陈述事实、声明证据或者作出其他必要的声明或者陈述;在当事人的陈述或者声明不明确时,法官应当告知其予以补充或者说明。

依新双重含义说,在请求权竞合问题上应采用一分肢说,这就要求在立案阶段,法官应当向原告说明,即其无论选择何种实体法律关系,都仅仅是诉讼攻防的理由而已,并不会对诉讼标的的单复数产生影响,同时,法官应进一步说明,督促原告对实体法律关系加以选择。

释明权还体现在案件的审理阶段。在案件审理阶段,当事人,尤其是未委托代理人的当事人,对于案件的事实理由等问题很容易出现表达不清,对于诉讼的争议焦点也很难归纳总结,此时法官的释明权就显得很是重要,法官需要探明当事人的真实意思,以保证审理的顺利进行。

结语

随着实践的发展,对于诉讼标的理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的单纯地从实体法或者程序法的角度研究诉讼标的的理论已经渐渐无法适应实践的新要求,学界也越来越倾向于从实体法与程序法相结合的角度来进行诉讼标的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新双重含义说能够更好地兼顾实体法与程序法两方面的内容,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也符合请求权的实质。同时,新双重含义说也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的现状,更好地为人们所接受,对于我国在民事诉讼标的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能够起到一些指导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家兴、潘剑锋:民事诉讼法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常怡:民事訴讼法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李龙:民事诉讼标的理论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江伟:民事诉讼法[M],高教北大联合出版,2000年版。

[5]邓辉辉:既判力理论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段厚省:民事诉讼标的论[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常怡:比较民事诉讼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日]中村英郎:新民事诉讼法讲义[M],陈刚、林剑锋、郭美圣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0]彭世忠:“论诉讼标的的定性与识别”,诉讼法论丛[M],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3卷。

[11]王福华著.民事诉讼基本结构[M].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2

[12]陈刚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13]吕太郎著.民事诉讼之基本理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4]江伟、徐继军:民事诉讼标的新说[J],《法学论坛》2003年第5期。

[15]王家福、刘海年、李步云:论法制改革[J],《法学研究》1989年第2期。

[16]李龙:对民事诉讼标的理论的透视及反思[J],《武陵学刊》1999年第2期。

[17]李龙:民事诉讼标的的基本概念与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J],《现代法学》1999年第1期。

[18]张卫平:诉讼标的理论的变革与发展[J],《外国法学研究》1989年第2期。

[19]张卫平:论诉讼标的及识别标准[J],《法学研究》1997年第4期。

[20]赵岚.论民事诉讼标的的识别[D].中国政法大学2010

[21]齐蕴博.民事诉讼标的理论探究[D].河北大学2006

[22]徐翀.刑事诉讼标的初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9

作者:赵杰

民事诉讼理论发展论文 篇3:

浅议民事诉讼目的

摘要:民事诉讼目的理论是指导整个民事诉讼制度和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当下,国际上对该理论的研究已十分深入,国内虽然引入了一些国外的先进理论,但我们的自身研究却比较薄弱,本文试图对已有的理论作分析,并提出适合我国当前的民事诉讼目的观。

关键词:民事诉讼目的;权利保护;秩序

民事诉讼目的是民事诉讼基础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是构建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基础和起点,是民事诉讼立法的目的,对民事司法制度、审判机能、当事人诉讼权能、诉讼体制构造、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及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等都有重大意义。在我国,近年来理论界对民事诉讼理论的研究日渐兴盛,然而目前对究竟什么是民事诉讼目的仍然没有定论。本文亦欲投入这场论战之中,意在对各学说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点愚见,以期对该理论的最终明确作一砖一瓦之贡献。

一、民事诉讼目的的概念

作为哲学范畴,目的是主体在认识客体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对象本身的固有属性预先设计,并以观念形态存在于主体头脑中的某种结果,它体现了对自身需求与客观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我国有学者将民事诉讼的目的定义为:“就是以观念形态表达的,国家进行民事诉讼所预期达到的目标或结果”。民事诉讼制度是由国家建立的,其设计主体是国家,因此民事诉讼目的是国家所要达到的目标或结果,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并不是像该观点认为的是国家“进行”民事诉讼所要达到的目标。

(一)从哲学角度看,目的是与客观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客观性包括事物是客观的,人的需要是客观的,那么人们在设计目的时就必须考虑到客观情况的允许,不是说想要什么就是什么。

(二)就民事诉讼目的本身来说,民事诉讼主体包括:人民法院、当事人、共同诉讼参与人、诉讼代表人、诉讼第三人

其中,最主要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和当事人。人民法院代表国家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进行中立的裁决,也是国家民事诉讼目的的直接贯彻者;当事人则是民事诉讼的启动者,由于民事诉讼具有被动性,只有当事人提起诉讼,民事诉讼程序才能开始,民事诉讼目的才有可能得以贯彻。国家在设计民事诉讼目的时必须考虑到当事人的利益,只有民事诉讼有维护当事人利益的可能,当事人才会参与到诉讼中来。因此,民事诉讼目的中必须有维护当事人利益的考虑。

(三)就前面观点下的定义来看,认为民事诉讼目的是国家进行民事诉讼所要达到的目标,只单纯强调了民事诉讼目的的国家意志性

但是国家在进行民事诉讼时是以人民法院的身份出现的,它必然强调的是对纠纷的解决,对社会秩序的维护。然而,诉讼制度的特殊性使我们必须认识到国家进行民事诉讼时的具体裁判和效果与民事诉讼目的设计的初衷是有差距的。因此,我们认为,民事诉讼目的的概念应为:以观念形态表达的,国家基于对民事诉讼的本质认识,设计民事诉讼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和理想状态。

二、学说及评价

(一)权利保护说

该学说主张民事争议原本可以通过当事人自力救济方式解决,但国家禁止资助,而由本身承担起保护权利、强制实现权利的义务,其手段便是设立民事诉讼制度,并由法院依照客观实体法通过诉讼对当事人实体权利予以保护。因此,国家设立民事诉讼法的目的就是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权。

该学说是最早的民事诉讼目的学说,出现于19世纪初的自由资本主义国家。该时期个人主义价值观日益膨胀,自然法学衰微,反映在诉讼结构上就是“彻底的当事人主义”,诉讼中的主要事项都由当事人决定。但依该学说设计的诉讼制度因当事人自由放任倾向严重而极易产生诉讼迟缓等严重弊端,造成程序利益之损耗。

(二)维护司法秩序说

该学说认为,民事诉讼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维护私权,民事诉讼是国家制度的组成部分,维护国家司法秩序才是民事诉讼的首要目的,只要有利于国家干预经济生活,达到司法秩序维护之目的,法官有权于民事诉讼中在制定法之外去发现活的法律,以完成立法者未能完成的司法秩序之构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私权维护只是民事诉讼的客观效果而已。

该学说是在19世纪末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而产生的,是和当时的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分不开的,其体现在民事诉讼构造上便是所谓的“职权主义”。但职权主义易导致削弱制定法的权威、难以确保个案的公正、无视当事人权利等严重后果。

(三)纠纷解决说

纠纷解决说认为民事诉讼以解决纠纷为其目的而不以确认原有的实体权利为出发点。认为即使不考虑实在法的存在,民事诉讼也可以被看做国家或社会应付自身矛盾的本能反应,其存在的必要性在于以国家强制力解决纠纷。同时,该学说并不完全忽视立法者的意图,但它更倾向于为纠纷解决为目的而支持和鼓励法官造法和自由裁量。

纠纷解决说于二战后为日本学者提出并在日本取得通说地位。该学说着重于法律的妥当性价值,充分肯定法官适用法律的创造性,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该学说也存在以下缺陷:其拒绝把实体法规范作为确立诉讼制度目的的基础,与近代国家法治原理大相径庭;未将实体权利的保护列入民事诉讼目的范围也不符合宪法保护实体权利的宗旨;未能阐述民事诉讼法与宪法的关系。

三、民事诉讼目的的理性分析

(一)民事诉讼法的根本特征之一是具有被动性

当事人享有对其权利的处分权(包括实体的和程序的权利),诉讼的启动需要当事人的参与。而当事人参与诉讼的根本目的在于其欲得到利益的保护,若国家在设计民事诉讼目的时未考虑对当事人利益的保障,则当事人是不会热衷于通过参加诉讼来解决民事纠纷的,国家的民事诉讼目的就不可能实现。因此,民事诉讼目的必须有保障当事人权利的内容,当事人认为其利益有可能通过诉讼来得到维护时才会提起诉讼。

(二)诉讼目的理论是受诉讼价值理念指导的

诉讼目的与诉讼价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首先,后者是针对程序本身的、内在的道德价值而言,而前者除此之外,还具有一定的实体内容。也就是说,诉讼目的主要说明了诉讼活动本身承载的内容,而诉讼是一个同时适用程序法和实体法的过程。其次,程序价值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概念。再次,程序价值与诉讼目的相比,处于更基本的地位。

基于诉讼价值相对于诉讼目的是更高一级的概念,其对诉讼目的有指导作用,所以诉讼目的中必然有当代诉讼价值观的体现。而当代诉讼价值观的多元性决定了诉讼目的的多元性,即诉讼目的不是单一的、唯一的。

(三)每种诉讼理论的产生都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民事诉讼目的理论同样如此

我们认为,此不单单是民法理念的转换,更是我们整个社会法的理念的转换。因此,在社会本位法的理念指导下,民事诉讼目的同样应完成理念的转变,转向社会本位主义,即在注重个人权利维护的同时,兼顾社会秩序的协调,只有如此,才能适应当代之社会现实,更好地完成诉讼的目的。

(四)民事诉讼与其他社会冲突解决方式如和解、仲裁相比較有特征显著

1.对“权利保护”观念的强调;2.纠纷解决的强制性、终局性;3.高度的程序保障要求。这些民事诉讼本身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是联系国家与社会、国家与人民的特殊纽带,是形成“法的空间”的重要保障,起到了维护国家和纠纷当事人利益的作用。

四、我国当前的民事诉讼目的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民事诉讼目的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决定了其不可能是单一的、绝对的。因此,我们将现阶段我国的民事诉讼目的归纳为两点:实现权利的保障和社会秩序的维持。

(一)民事诉讼的目的与诉讼制度设计密切相关,但任何一种单一的目的观都不能准确地表明诉讼制度设计的基本观念

民事诉讼所要保障的当事人的权利既包括程序权利,也包括实体权利。首先,民事诉讼要实现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只有实现了诉权,才能体现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进而实现程序权利,同时也是实现其他权利的基础。其次,民事诉讼通过程序的正当执行,发现案件事实,确认当事人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最终实现其实体权利。

(二)从前述民事诉讼各学说我们可以看出,民事诉讼目的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由一般社会理念转向对宪法理念的探索以寻求合宪性及更加有力的理论支持

宪法对人民权利的保护是毋庸多言的,不论在西方国家还是我国,这一宪法理念都是相通的。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并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此予以贯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其他一切法律不仅不能违背之,更应将其理念在各法律制度中予以体现,诉讼亦是如此。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司法权,其必然要在诉讼中维护宪法赋予当事人的正当权利。这其中不仅包括实体规范规定的实体权利,同样包括体现人的尊严、自由等价值的程序权利。

(三)前面我们已经提及,每种诉讼目的理论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

将我国民事诉讼目的界定为权利的保护和秩序的维持同样是适应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的。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观念渐渐深入人心,个人维权思想日益形成,维护当事人权利成为法治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该权利不仅包括实体法规定的实体权利,同样包括程序上的各种权利。这在人格尊严等人权观念深入人心的当代更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紧要关头,秩序的维持是经济发展和政治改革的重要保障,没有了秩序,发展和改革只能是一句空话,而民事诉讼正是将当事人纠纷引导至国家解决,平息矛盾,从而维持民事秩序的最好工具之一,将维持秩序作为民事诉讼的目的之一是顺理成章之事。

结束语

上述权利的保护和秩序的维持两个方面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同时,我们亦不否认其他民事诉讼目的,但笔者以为,这些目的相对于权利的保护和秩序的维持来说都不是根本的,是相对次要或者说是下位的,不宜将其与该两方面并列起来,否则易导致本末不分。

参考文献:

[1]李祖军.民事诉讼目的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5.

[2]江伟.民事诉讼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4.

[3]章武生,吳泽勇.论民事诉讼的目的[J].中国法学,1998,(6).

[4](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王亚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李大展

上一篇:国际贸易核心能力论文下一篇:抗旱防渗造林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