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理论性论文

2022-04-22

[摘要]教育部提出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优秀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法学教学的改革。本文以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为例,分析我国法学本科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张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等途径,对民事诉讼法课程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以适应国家对卓越法律人才的需求。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民事诉讼法理论性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民事诉讼法理论性论文 篇1:

论民事诉讼法课程的 “实效性” 教学改革

摘 要: 民事诉讼法是本校正在建设中的精品课程。改革以往的民事诉讼法传统教学模式,凸显教学过程中的“实效性”特色,采用实训、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教学,突破理论教学的限制,快速强化学生的司法实践技能。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 实效性 教学改革

在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民事诉讼法作为一门程序法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解决民事纠纷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民事诉讼法是我校正在建设中的精品课程。就课程结构而言,民事诉讼法课程基础理论部分和程序操作部分,前者注重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基本原理等内容,理论性较强;后者则是各种审级制度的操作程序,实践性较强。如何在有限的课堂中提高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民事诉讼法的教学质量,是法学教学改革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结合我校精品课程的实际建设情况,对民事诉讼法课程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手段,从教学方式到考核方式,从课堂理论知识教学到课外司法实践操作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改革与尝试。

一、在教学内容上用最新的立法知识与最新的典型案例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在本课程教学中,紧扣我校法学专业的最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我校精品课程的建设实际,我们把民事诉讼法的地位提到最高的地位,为了能够与司法考试进行更好的对接,我们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压缩了一些课程的基本课时,而直接将原来60课时提高到75课时。

对照2012年最新的民事诉讼法立法改革的内容,修订了原来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全面更新民事诉讼法的教学内容,真正做到在课堂上不讲过时的知识点,不讲错误的知识点,补充新的知识点,力争用最新的最典型的案例链接每堂课所教的基本理论知识之中,让学生在每堂课中感受到真实案例,并在课堂上用三分之一时间学习知识点,用三分之二的时间解析案例中的民事诉讼法理。

在每堂课的课堂教学中,不受教材内容的拘束,而是尤其突出司法考试的能力培养,结合培养法律专业人才的职业素质应用能力的培养角度,及时补充、修订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司法考试的权威教材或讲义,将知识点讲深、讲透彻。与此同时,在课堂讲授中补充新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以及国内外民事诉讼法基本理论的前沿性研究动态,拓宽学生的民事诉讼法学的理论视野。

二、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随着电子时代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之中。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优点是以电子屏幕代替黑板,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既节省了时间,又增加了课堂信息容量。作为学校的精品课程,民事诉讼法课堂教学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有多媒体课件教学、网络教学、视频投影教学等。

在民事诉讼法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所产生的教学“实效性”,同样体现了“实用”和“有效”的功能。一是实用性功能。所谓实用性,就是指课件要明确解决的实际问题,媒体多样,选用适宜,设置恰当,确实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并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显著。民事诉讼法涉及的典型案例案情复杂,必然有多媒体课件将其原貌化完整呈现;民事诉讼法涉及的典型司法考试真题内容很多,必然有多媒体课件将其条理化归类总结,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达到预期教学效果。二是有效性功能。所谓有效性,就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必须达到一定的传达知识的目的,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针对不同环节的民事诉讼法课堂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表现媒体,在课件中将各种表现与媒体有机结合,在适当的时机选择适当的媒体形式加以介入,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件制作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要紧扣教材与教学大纲,突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并且要有直接的视觉与听觉刺激力,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声光色影恰到好处,不可华而不实,哗众取宠。课件不论包容的知识多少和时间长短,都应起到利用黑板、粉笔和教具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三、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多元化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民事诉讼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法学专业核心课程,必须采取多元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预期效果。

在课堂上的理论教学环节,为了让学生能够迅速地掌握该课程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制度、基本程序内容,教师必须启发式教学法、“教、学、做”合一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能够真正在课堂上消化知识点。在课堂内的教学环节,注重教学过程的完整性[1],侧重于师生之间的“教”“学”的良性互动过程。课堂上不再是以往那种教师单一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而是“学生课前预习-教师重点讲解-司考典型真题检验-专题案例课堂讨论”的能力转化教学过程。

教师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的民事诉讼理论和程序知识分解、评析案例,从而实现以案说法。课前精心挑选案例,选取的主要是真实、典型、具有教学价值的案例,在课堂组织案例教学,学生讨论案件,讨论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对学生发问,启发他们的法律思维,避免讨论过程冷场,教师点评与总结案例讨论。结合经典司考真题与典型真实案例,通过条分缕析,同时通过提问与引导的方法,建议学生自主思考,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最后教师点拨,提供参考性结论,从而让学生能够更透彻地掌握民事诉讼法课程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在课堂外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庭审观摩、模拟审判、法律实习等教学实践环节,直接接触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的真实案例,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当然这有一个过程,通过一个过程的训练,可望能够更熟悉地掌握民事诉讼法的专业知识。

这种由课堂内与课堂外组合而成的课堂,这种研究性的教学模式改革,这种民主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更重要的是形成了“教”与“学”的双向良性互动[2],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极大程度地培养了学生用法律思维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互动方式推进教学,将法律实践融入学生理论学习之中,以增强学生综合素质”[3]。

四、在考试中引入司考真题检测学生学习能力

考核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信息反馈环节,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改革理念,因此考核方式的改革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4]。我们对民事诉讼法的期末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根据我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之要求,我们对民事诉讼法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虽然考核的方式仍然采取通常做法,即采取闭卷考试与平时成绩(由平时作业、课堂出勤、课堂讨论等构成)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期末卷面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80%,平时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20%。但是,期末考试的试卷内容完全不同于以前的做法,以前的试卷中含有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等内容,其实这些内容都是学生临考前的死记硬背内容,无法真正考核学生的能力。因此,在试卷组成中的客观题主要以选择题为形式,以历年司考真题或同样难度的题目为内容,主观题则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案例诊断的形式出现,也可以出现起诉书、起诉状或代理词、判决书等文书的写作或诊断形式。这样的考核方式,能够真正地检验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文沛.司法考试背景下法学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8):113.

[2]徐瑩,路曼.司法考试导向下的诉讼法教学改革[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1,(1):111.

[3]张邦铺.关于在民事诉讼法学课中实施实践性教学方法的若干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0,(6):85.

[4]李邦军.略论民事诉讼法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6,(1):21.

项目资助:湖南文理学院精品课程项目《民事诉讼法》、湖南文理学院教改项目《司法考试背景下民事诉讼法学课程“实效性教学”研究》(JGYB1103),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重点教改项目《独立学院〈民事诉讼法〉“实效性教学”与司法考试对接的应用研究》(FRjg1203)。

作者:张维新

民事诉讼法理论性论文 篇2:

论本科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摘 要]教育部提出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优秀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法学教学的改革。本文以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为例,分析我国法学本科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张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等途径,对民事诉讼法课程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以适应国家对卓越法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本科 民事诉讼法 教学改革

民事诉讼法是法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的民事诉讼法理论知识和运用民事诉讼法进行诉讼的实践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提出,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法学教学的改革。换言之,如何切实提高和保障本科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民事诉讼法教学改革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实践中,我们坚持以教育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为核心,遵循本科法律专业课程教学之基本要求,结合我院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民事诉讼法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与改革。

一、本科民事诉讼法课程的特点

1.课程实践性较强。民事诉讼法课程可以分为总论与分论,总论部分主要包括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理论性较强,分论部分主要包括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实践性较强。但课程内容还是侧重于程序规则的实际应用。其次,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对法律规范的理解和阐释,与司法实务结合较为紧密。在教学目标上,该课程要求学生能初步运用民事诉讼法学知识和理论解决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程序法素养,增强法治观念,树立公正民主的法律意识。

2.课程理论性较浅。由于民事诉讼法课程重在实践,而民法等实体法教学,重在对法律权利义务的制度性研究,使得实体法教学和程序法教学在理论深度上不可同日而语。由此造成的教学效果就是:民法等实体法的教学理论性很强,具有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能让学生印象深刻;而民事诉讼等程序法教学法条注释所占比例较大,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难以产生兴趣,学习动力不足。

3.课程适用层次较低。民事诉讼法课程一般安排在本科二年级。这个阶段的本科生无论是人格还是品行都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强,具有培养的潜质。通常表现为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对法律具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逐步转变,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学习更加自觉,课堂经常提问,能够与老师交流和互动。基于课程适用层次的上述特征,从事民事诉讼法教学的老师可以加强他们的系统理论知识水平,注重课程的学习,理论的熏陶,同时又能联系实际,启发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模糊。民事诉讼法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教学,不仅要增强学生的公正理念和规则意识,塑造合格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法律职业者,促进公正司法和公正执法,而且基于本课程所具有的操作性和应用性较强的特点,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协调能力和适应能力。但事实上,许多高校的民事诉讼法教学目标不明确,偏重于理论的讲授,程序的操作性和应用性长期被忽略,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程序的本质,致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形同虚设。

2.教学内容滞后。目前全国高校民事诉讼法普遍采用的是教育部21世纪统编教材,抑或部分高校自己编撰的教材。应该讲,这些教材体系完整、资料翔实,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是如果严格按照这些教材授课,在教学质量上至少存在两大弊端:首先,观点缺乏创新。纵观现有的教材,每当论及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时会引用大量的参考文献,稍加比较就会发现文献资料的重复和类同。文献引用的大同小异导致在概念上的相似度增加,比如在论及民事诉讼的诉与诉权的时候,众多教材在同样概念上的解释都差异不大,鲜有创见。其次,内容未与时俱进,书本和现实严重脱节。当前国内的教材在资料时效性方面还有待改进,很多教材因循守旧,没能及时反映当前国内外民事司法实践中最新的实务热点和研究成果。

3.教学方法单一。众所周知,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并且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性。即便现在大部分的教师在教学中借助于幻灯片等高科技手段,但“照本宣科”的实质没有根本性的改变。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此种现象在国内其他高校的课程教学中也普遍存在。究其根源:是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高等院校的应用已十分普遍,其触角已延伸至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并逐渐显示出对教师要素的替代作用。体现在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包括电子图书馆和虚拟课堂的出现。所以,在现代信息技术时期,教师的精力更需要大量地投向非程式化、非常规化、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而这一教学活动无疑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4.教学资源匮乏。影响民事诉讼法课程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教学资源的匮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导思想尚未转变。目前在法学本科的教学中,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仍然存在,许多高校的法学院均重视与实体法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对于诉讼法,尤其是民事诉讼法学科的发展少有给予关注,相应的配套投入也不多;二是师资力量薄弱。民事诉讼法课程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极强,而受过系统学习和培训的诉讼法学专任教师总体上还不够,许多学校都是由其他法学专业的任课教师兼任。这直接导致授课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三、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1.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是我国高校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认为,可以从下述三方面加以实施:

第一,加快民事诉讼法的课程改革。当下,全球化已经成为今天不可回避的事实,这对我国高校的法学课程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诚然,全球化加速了其蕴含的主导价值观或文化霸权,而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在法学教育政策或改革措施方面的相互借鉴也日益增加。以美国为例,卡内基基金会于2007年发布的法律教育报告显示,法学院一般重点强调分析训练甚于对伦理、人际交往和其他技巧的强调,而后者有助于毕业后的学生参与法律实践。为此,包括哈佛大学法学院在内的全美法律院系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在课程设置上做出变革。变革的范围是广泛的,从要求给大一新生增加新课程到扩展法律实践课程,从来年增加选修课程到鼓励法学院的学生选修其他科目的大学课程,而促使变革的推动力基于这种判断:大学所教授的课程以及教授课程的方式与社会实践脱节。改革的目的只有一个,即美国的法学教育应该更加职业化。相比之下,我们因地制宜,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在民事诉讼法课程之外单独设立仲裁法学、证据法学和司法实务基础三门选修课程,通过开设实践教学课程,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以弥补理论教学课程的不足。

第二,强化民事诉讼法教学的基础知识。经验表明,大学本科阶段应该重视专业学习,但却不能忽视基础知识。钱学森曾经提出大成智慧教育的设想,就是教育、引导人们如何陶冶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尽快获得聪明才智与创新能力的学问。其目的是着重于人的培养,着重于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要获得某种专业知识,还要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富有社会责任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广泛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即所谓的“通识教育”。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各种专业领域也无时无刻处在巨大的变化之中,在此背景下,基础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我们认为,高校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机制的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基础的夯实,数学、英语、中文、计算机、经济学等基础课程应该更加受到重视,最好能够在学校学科范围内建立共同的基础课程模块,使学生能有扎实的基础和宽广的眼界。此外,各法律院系的授课教师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必须首先做好对相关专业的回顾和复习,比如在民事诉讼法的课程教学中,通常会涉及民法、侵权责任法、合同法、刑事诉讼法以及行政诉讼法等法律。

第三,推动民事诉讼法的学科建设。在高校法律院系的发展中,学科建设是非常重要的,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首先,在全国法律院系的发展中,几乎都提出将学科建设作为各自发展的主线。换言之,学科建设不仅事关各法律院系硕士点和博士点的申报,也事关重点学校的申报;同时,学科建设也是各法律院系“平台”和“基地”建设的依托。其次,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最根本的基础,没有世界一流的学科就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在民事诉讼法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我们不断的改进,逐步实现了教学方式的民主化、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以期达致本学科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教学水平的提升自然带动学科建设的发展,并且在学院申硕创特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引领和示范效应。

2.充实教学内容。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紧扣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要求,突出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重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课程实用性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诉求,继而确立理论知识的学习内容,做到本科法学教育的专业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以利于本科生规模的扩大和科学化管理。在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上,我们以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国内知名法律院校或重点大学法学院的专业培养方案为参照系,结合我院法律专业之定位,安排课堂教学48学时,实践教学8学时,共计56学时。首先,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重新修订,综合考虑教学的时间、考试的时间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等因素,将该课程分为八个专题,分别是:民事诉讼法概论、基本原则和制度、民事诉讼的主体、审判程序、执行程序、涉外民事诉讼、民事诉讼的改革和发展、实务热点和案例分析。同时,将民事证据规则列入《证据法学》的授课内容。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没有完全拘泥于现行教材中所讲述的内容,而是着眼于国家对高素质法律人才的需求,密切跟踪当下国内外民事诉讼法学理论和实践动态,及时补充、修订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就新《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围绕公益诉讼、恶意诉讼、小额诉讼程序、诉外调解协议效力等热点议题,及时调整、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具有前瞻性的思维。

3.改进教学方法。第一,在本科阶段提前推行研究生的教学方法。我们认为,面对本科生愈来愈大的就业压力和考研压力,应当转变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倡探究性学习。详言之,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教学大纲设定的内容开展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在讲授民事诉讼目的论、价值论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时,并没有照本宣科,要求学生记住知识点,而是布置问答作业,包含以下内容:列出我国民事诉讼法历次的立法时间表、对民事诉讼法学家的访谈、对近年典型民事诉讼案件的评论、涉及民事诉讼法的专业著述、你最关注的民事诉讼法热点问题等。作业要求:自由选择主题,以文字或视频为载体,作出书面报告,一周内完成。有同学在作业中选择的是我国互联网行业第一起反垄断民事诉讼案,即奇虎360起诉腾讯并索赔1.5亿元。这一堂课的作业充分体现出学生的选择,同时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采集信息、探究等学习方法,而不是对知识点死记硬背。这样获取的知识,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而且也是最牢固的。因此,研究性的教学方法不仅突破了传统“纯理论”的模式,走向多元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使师生关系由封闭走向开放,有利于本科生博采众长,拓宽视野与思路,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的方案。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其是兴趣爱好从小就要培养,到本科阶段就不止是培养兴趣了,而是要巩固学生的兴趣,培养专业志向,培养他们坚持志向的毅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同时为了提前让他们进入法学专业领域,大学教师的介入是非常必要的。所以,作为授课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是在大学里及早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实践中,我们借助课堂教学平台,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还随时与学生交流和谈心。不仅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家庭等情况,同时可以把法学专业的具体要求介绍给学生, 让他们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和适用,以便将来能够较快地适应社会。通过交流,我们发现有的学生逻辑思维比较强,有的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好,有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授课中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也要兼顾到学生的个性,向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观察、研究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特点和特长,因材施教。

第三,要求学生撰写课程论文。目前法学本科生科研能力普遍不足,缺乏独立思考和规范写作的训练。在我们看来,课程论文的写作能够促进学生的理论素养,提高书面写作的水平。为此,我们在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中增加了撰写学术论文的要求。具言之,在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就开始布置论文写作的任务:首先,题目选择方面既可以是自主命题也可以是教师推荐,研究范围不能太大,限于民事诉讼法律中的某些具体制度,如“论民事诉讼与仲裁的关系”、“论小额诉讼程序的构建”;要求文献综述,通过给学生提供资料收集的途径,如专业的法律网站和数据库,使学生能够在有限时间内进行文献资料的整理,做到言之有据;字数要求在六千字以内,观点鲜明,逻辑清晰,论证充分;文笔方面要求法言法语,应用专业的法律术语对理论进行阐释,做到形式上的规范化。其次,民事诉讼法属于专业必修课,要求学生在期中提交课程论文,教师在期末结束以前对论文作出公开评阅。同时,将课程论文作为平时成绩,占期末考试成绩的百分之四十。最后,依据公开评阅的成绩,对某些优秀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鼓励和支持他们完善并发表其研究成果。

第四,指导学生参与校内外社会实践。在民事诉讼法的课程设计中,我们降低了理论教学的学时数,相应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重,确保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参与校内外的社会实践。首先,我们加强了校内实践环节,通过让各专业课教师参加法律实务课程的培训,并借助于本学院的模拟法庭和法律诊所,积极对本科生开展案例教学,以应对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以及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其次,充分利用地方法律实务部门的司法资源,通过探索校内和校外的联合培养机制,加强学院与实务部门的合作,在当地的法院和检察院建设了一批校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借助于基地平台,通过司法实务人员的传、帮、带,让学生担当书记员或者法官助理,亲身参与到民事司法的实践当中,切实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继而提高本科生的法律诠释能力、法律推理能力、法律论证能力以及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最后达致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尹弘飚.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课程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68.

[2] 钱学敏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的设想[N].光明日报,2008-10-16.

[3] 江必新.民事诉讼的制度逻辑与理性构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

[4] 任凡.民事诉讼法教学方法之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9):126.

[5] 李玲俐.浅议高职院校司法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2).

[责任编辑:雷 艳]

作者:万宗瓒

民事诉讼法理论性论文 篇3:

论我国小额诉讼程序之完善

作者简介:徐琦(1989-),女,浙江衢州人,华东政法大学2011级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事诉讼法。

【摘要】纵观各国,小额诉讼程序均被纳入民事审判程序中,其作用不可小觑。在经过了多年的学术争论和各地试点之后,我国新民事诉讼法增加了关于小额诉讼的条款。法律移植与法律本土化是该项制度能否发挥其价值的必经阶段。因此,在看到审判程序创新的同时,应结合国外理论及实践,进一步思考该程序在中国国情下能否得以有效服务于我国的纠纷解决及司法价值之实现。

【关键词】小额诉讼;效率;简化

一、小额诉讼程序概述的价值

小额诉讼程序,指立法上为了案件审理的简便、迅速和经济,针对请求小额金钱或者其他替代物或有价证券的诉讼所规定的一种审理程序。[1]新《民事诉讼法》通过之后,关于小额诉讼程序的存废争辩已成定局。但是一项新的制度的理论支持,与其他审判程序的衔接问题,以及实践中具体的操作程序等的思考,都是对立法的进一步完善及解释。小额诉讼程序就是司法制度改革中多方博弈后的产物,其存在及运行有着独立的价值。

首先,小额诉讼程序的设立,是纠纷解决在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间确立的平衡点。公正与效率这一矛盾在程序设计中无法回避。小额程序奉行高效、廉价、便利地解决纠纷,效率的提高必然要以牺牲部分权利为代价。虽然小额诉讼程序将基本的诉讼程序予以简化,但是这种简化使得纠纷处理的效率变高,当事人可以更快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且这种简化不会妨碍当事人行使基本诉讼权利。

其次,小额诉讼程序的设立,是审理模式的结构性矛盾在实践中的趋向选择。一方面,法官必须严格依照司法程序处理案件,实现公正最大化。另一方面,面对实践中,“繁琐主义”、“低效率”的质疑,要建立起快速有效的裁决机制。小额诉讼程序就是在矛盾的两级之间游走平衡下产生的。纠纷当事人请求法院裁决纠纷,往往更在乎个案中的权利是否得到支持,诉讼中付出的多少,并非关注规定的程序是否被全部适用。小额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高度专业化的程序给当事人带来物质上、心理上的负担。

第三,小额诉讼的设立,是对诉讼程序,乃至整个法制体系的补偏救弊。[2]近些年,随着案件增多,有限的司法资源无法满足每个当事人通过寻求诉讼实现权利的要求。现有的简易程序规定过于简单,大量的案件无法找到适用的准则。另一方面,在司法实践中简易程序的适用出现了“百花齐放”的不规范的运作局面,有关简易程序的规定也就愈来愈形同虚设。[3]小额诉讼程序弥补了民事诉讼程序的正式性带来的弊端,实现了司法的大众化。

二、各国立法实践及比较

我国采用类似德国的立法例,在民事诉讼法中设定专门的条文,针对特殊情况适用类似小额诉讼程序的简便秩序性规定。比较并借鉴国外的立法及实践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适用范围。大多数国家或地区主要以诉讼标的额大小来确定小额程序的适用。《日本民事诉讼法》第368条第一款规定了小额诉讼的适用范围是30万日元以下的支付金钱请求为标的的诉讼。《英国民事诉讼规则》第27.1条规定的适用范围是“诉讼请求金额不超过5000英镑,主张人身损害赔偿金额不超过1000英镑,房屋修缮及其他工作费用不超过1000英镑”。我国民事诉讼法草案“一刀切”模式被广泛诟病,于是就有了后来按照各省实际情况为基础的比例性规定。笔者认为,诉讼标的额的规定不仅明确了程序的适用范围,还有效实现了其与简易程序及普通程序的衔接。因此,标的额之规定除了摇参照国外立法,更要立足于国内实践。

第二,程序选择。小额诉讼程序在满足了上述适用范围的前提之下,当事人双方可以约定适用。日本民事诉讼法第368条第2款:“根据小额诉讼请求审理及裁判旨意的申请,应当在提起诉讼之际提出”。台湾地区规定了“当事人合意适用应以文书证之。但法院认为适用小额程序为不当者,得依职权裁定改用简易程序,并由原法官继续审理。”由此可见,赋予当事人小额诉讼程序选择权,体现当事人在诉讼程序上的意思自治。从新民诉第157条关于当事人双方可以约定适用简易程序的规定来看,法律还是赋予当事人一定的选择权。对于选择权的范围学界也有广泛的探讨。有学者认为,在起诉时,即使应当适用简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亦可书面协议选择适用小额程序。[4]但是,诉讼契约中的意思自治与纯私法领域中的意思自治是不同的。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必须受到一定的限制,以防止契约存在不公正现象。

第三,小额诉讼程序的审理。小额诉讼程序的简便灵活主要体现在审理程序上。

1.调解的优先性。台湾地区规定小额诉讼程序实行调解前置。“在美国,法官主动提问,并提出和解方案。一些小额法院专门设置独立的调解程序。[5]”我国民诉法修改中也强调了调解,比如在审前程序中规定了调解前置。此外,最高院关于简易程序规定第14条中指出“诉讼标的额较小的纠纷,应当先行调解。”

2.开庭时间的灵活性,以台湾为例:“小额诉讼程序,得于夜间或星期日或其他休息日行之”。

3.审理方式的多样性。法院审理通常应以言词方式进行,双方通过辩论,实现程序与实体正义的最大化。但是小额程序因其纠纷简单,采用简单低廉的审理方式有其可行性。英国民事诉讼规则规定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非正式性”,“法院可采取其认为适合的任何程序方式”,“在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可以无需审理径行判决”。

4.审理期限的特殊性。审理期限的规定,是司法经济的需要,小额纠纷因其自身特点,要求其尽快审结。目前,我国目前尚未对小额诉讼审理期限做专门的限定。

第四,程序救济。前面已经提及,小额诉讼程序的设置以牺牲部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为代价,其审限及救济途径也受到限制。日本对于小额诉讼的终局判决,不得提起控诉。台湾则对以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的上诉或抗告限于违背法令的情况。英国也是采用限制性上诉制度,只有在严重违反诉讼程序或者适用法律错误时,才可以提起上诉。我国明确规定小额诉讼程序实行一审终审,其目的是为了将纠纷消化在基层。有关小额诉讼一审终审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有学者认为一审终审制是建立在法官有深厚的法理功底和公平正义之心,基于群众对法院权威的一致认可之上,而目前我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6]也有学者在实践的基础上试图构建小额诉讼一审终审制度,实现冲突平衡。[7]

三、我国小额程序之弊端

小额诉讼程序利弊参半。作为一种外来的制度,其在中国的实践土壤中能否有效起到作用,还需要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首先,小额诉讼程序的规定仍然过于笼统,缺乏系统理论性的规定。新民诉笼统地规定了小额诉讼的适用范围、审限等。相比较日本专门的有一编来规定小额诉讼程序,美国专门的一套小额程序法而言,这样的规定显得十分单薄。实践中会面临的问题有:一方面,若没有一些系统性规定,法官无法参照条文来处理案件,在这种简化的程序下,若赋予法官过大的解释权与裁量权,又会带来程序不公的隐患。另一方面,在没有条文系统规定的前提下,程序往往得不到有效适用,当事人可能会选择简易程序或普通程序来审理案件,理论无法与实践衔接,程序分流的目的无法实现。

第二,简易程序规定下的小额程序实现对案件的分流作用不明显。我国民诉法规定的小额程序的特征仅体现在一审终审上,这种简化审限的程序在实践中的作用会带来很多问题。一方面,导致程序之间的界限不清。小额程序、简易程序以及普通审理程序都是由同一法官来处理,司法实践中,法官在程序转化、规则适用上可能会发生混淆,从而影响到案件审理的质量。[8]另一方面,当事人合意选择程序,没有激励机制,无法体现程序的价值。若仅以快速处理为目的,法官又享有程序选择权,会严重损害当事人的权利。

第三,小额诉讼的执行难问题。“一种裁判制度不管多么公正且富有效率,但只要判决执行存在着难点,这一制度本身就不能说是合格的。”[9]执行难是程序设置中潜在的一个问题。即使再高效再完美的审判程序,最终都要面临执行问题。尤其是作为一审终审的小额裁判,执行内容的实现不仅维护了当事人的权利,更体现了审判的价值。如果执行难而采取强制执行,可能会花费相当多的时间、财力、物力,这与小额诉讼的标的不符,违背了费用相当原则。

四、我国小额程序构建之完善

(一)规范适用范围

小额诉讼程序作为一种轻微民事案件的快速处理机制,其选择适用需要谨慎,必须保持一种“底线正义”,不能以牺牲公正为代价。程序的适用范围及标准制定要在满足合理性和可行性的同时,予以进一步规范。目前,标的额的规定建立在各地的经济水平之上,相比较草案而言具有进步意义。但是条文规定的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的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三十。实际情况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差异也非常大。以广东省为例,既有广州、深圳、东莞这样经济发达地区,也有梅州、清远等贫困地区。基层法院审理的小额程序的差异性明显。因此,关于标的额的适用应当结合各基层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裁量范围。此外,笔者建议适用范围仅限于标的较小的金钱类纠纷,排除侵权纠纷、劳动纠纷、家事纠纷等。一方面,相比较其他国家,我国的程序保障本身就比较少,若将小额程序的范围扩大化理解,有可能造成当事人的诉权被剥夺。另一方面,人身损害等纠纷的标的额的计算相对较繁琐,不能仅凭当事人起诉书上所写的标的额作为程序选择的参考。

(二)创新适用方式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小额诉讼程序在性质上并非简易程序的附属程序或分支程序,而是一种独立的第一审程序。为了实现小额程序与简易程序及普通程序的有效衔接,需要创新小额程序的适用方式。

1.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规范当事人合意选择小额诉讼的限度及效力。赋予当事人选择或不选择小额诉讼程序的权利,法官对当事人选择小额程序进行判断,避免出现恶意诉讼的情况。

2.调解与小额诉讼程序的结合。小额程序要强化调解的作用,不论在庭审前或者庭审中,法官要起到缓和矛盾,调解纠纷的作用。

3.提供配套条件。法院内部设立专门的小额诉讼的机构并配备相关人员。由专门的法官及书记员对小额诉讼进行咨询、调解。实现程序的制度化、规范化。

(三)完善执行程序

如果执行无法有效实现,即使起诉是多么的便利、审判是多么地自由、裁决是多么地高效,最终判决的内容却无法实现。有关小额程序的执行,可以结合其自身特点予以完善。

1.调解制度规范化。如前所述,调解机制在小额程序中的运用,可以加速审判。同时,相比较判决而言,经过双方调解达成的协议,当事人会及时予以履行。

2.法院建立小额程序执行专项资金,帮助小额经济纠纷得以顺利执行。

3.建立不履行的制裁制度。对一定期限内故意不履行义务的债务人实施一定的罚款。向其所在社区或者单位寄出执行通知书。对履行不能的债权人,要制作笔录,定期关注其资金状况。

4.加强间接执行的手段。比如对那些有特定的执照才能营业的当事人,经营主多次不履行小额债务,可以考虑运用行政权力来加强执行权力。

参考文献:

[1]常怡.比较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608.

[2]章武生.民事简易程序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68.

[3]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调研小组.民事诉讼程序改革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3-16.

[4]江伟.民事诉讼法典专家修改意见稿及立法理由[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271.

[5]张绍忠.论小额诉讼程序[G].田平安.比较民事诉讼法论丛2009年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291.

[6]试论小额诉讼的审理规则——以民事诉讼法的修订为背景[EB/OL].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7/10/id/271187.shtml.2012-12-26.

[7]张光琼,杨新丽.构建小额诉讼一审终审制若干思考[G].董开军等.民事诉讼法修改重要问题研究2011.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97.

[8]马强.美国的小额法庭制度[J].法律适用,2007,(1).

[9][日]中村英郎.新民事诉讼法讲义[M].陈刚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303).

作者:徐琦

上一篇:农村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论文下一篇:医院公共卫生管理论文